回覆列表
  • 1 # 奕天讀歷史

    楊鐵心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虛構的人物,生活於南宋末年,是南宋初年,岳飛手下大將楊再興的曾孫。

    楊鐵心歷史上並無其人,但楊再興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英雄人物。

    據《宋史》、《金佗粹編》等史料的記載,楊再興在投入岳飛帳下之前,是容州團練使、知郢州事曹成的麾下。

    因為金國入侵,北宋滅亡,曹成叛服不定,不聽南宋朝廷號令。於是,宋高宗派岳飛前往鎮壓。曹成兵敗後,楊再興被岳飛麾下將領張憲生擒。岳飛愛惜人才,就將楊再興收入麾下,任為副將,跟隨左右。

    楊再興此後跟隨岳飛平定吉、虔兩州的叛軍,戰無不勝,屢立戰功,受到高宗嘉獎。紹興六年(1136年),楊再興跟隨岳飛北伐偽齊,收復長水,殺敵五百餘,俘虜上百,奪糧兩萬餘石,馬萬匹,並燒燬偽齊蔡州糧倉。紹興十年(1139年),楊再興再次跟隨岳飛北伐。郾城之戰,楊再興直奔金軍統帥完顏宗弼,單騎衝陣,斬殺數百人。之後,楊再興率三百輕騎,巡邏郾城北部時,在小商橋與金軍遭遇。楊再興率軍大戰數十倍於己的金軍,殺敵兩千餘人。最終,楊再興寡不敵眾,身中數十箭,英勇戰死。

    楊再興英勇善戰,為國捐軀之舉,頗有北宋初年,守衛邊關,為國捐軀的楊業家族,即天波楊府楊家將的風範。因此,在清人錢彩所著小說《說岳全傳》中,說楊再興是楊家將中楊景的玄孫。楊景即六郎楊延昭。

    如果按照小說的脈絡,楊再興的傳承是這樣子的:楊業>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楊懷玉>(楊再興應該在這一代)。不過,又有小說中說楊再興是楊懷玉的曾孫,比較的亂。

    按照《宋史》等的記載,山西楊家將總共傳承了三代,楊業之子楊延昭,楊延昭之子楊文廣。楊文廣去世後,其後人史書上再無記載,所以,並不能確定楊再興是山西楊家將的後人。

    因為《宋史·楊再興傳》中並未記載楊再興的身世,有人就開始查詢史料尋找線索。目前所知的線索,出自元人虞集所著的《道園學古錄》,其中收錄的《跋宋高宗親札賜岳飛》記載:“飛之裨將楊再興,則邦乂之子也。”按此記載,楊再興是宋人楊邦乂之子。而《鴻山楊氏家譜》也記載,楊再興是楊邦乂季子。

    楊邦乂,吉水縣楊家莊人,即現在的江西吉安吉水縣人,是北宋徽宗時期的進士,抗金英雄。建炎三年(1129年),金軍入侵,直逼健康(今南京)。時為溧陽知縣的楊邦乂奮勇抵抗,兵敗被俘,寧死不降,大罵金軍統帥完顏宗弼,慷慨就義。之後,其被追贈朝奉大夫,諡號忠襄。

    楊再興到底是不是楊邦乂之子,現在也是各執一詞,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有人按照《鴻山楊氏家譜》的記載,推測出楊再興投歸岳飛時,才年僅8歲。這麼小的孩子,想要做到《宋史》中所記載的,劫岳飛大營,還殺死了岳飛的親弟弟嶽翻,以及神武軍的一名將領,實在是有難度。而且,家譜上攀名人之事,並不少見,確實不是最可靠的史料。

    而《道園學古錄》的成書較晚,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根據傳言所記,或者後人所加。特別是籍貫問題,楊邦乂是江西人,而楊再興則可能是河南人(《三朝北盟會編》,岳飛說,我與汝是鄉人,岳飛是河南湯陰人),亦或是其他地方的人。兩人的籍貫似乎不同。

    因此,楊再興到底是楊家將哪位英雄的後代呢?還有待專家學者們的繼續研究與考證。而我們現在至少可以知道,楊氏一族,在歷史上的確有很多譜系都是英雄輩出,也時刻激勵著世人砥礪奮進,熱愛祖國。

  • 2 # 史味人生

    依照金庸書中的描述,楊再興的武功當在郭靖之上,一個人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應該不成問題。《射鵰英雄傳》中僅在第一章提及了楊再興,就是為了證明楊鐵心是忠良之後,書中說到:要知楊家槍非同小可,當年楊再興憑一杆鐵槍,率領三百宋兵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四萬,奮力殺死敵兵二千餘名,刺殺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百戶長一百餘人,其時金兵箭來如雨,他身上每中一隻敵箭,隨手摺斷箭幹再戰,最後馬陷泥中,這才力戰殉國。金兵焚燒他的屍身,竟燒出鐵箭頭二升有餘。這一仗殺得金兵又敬又怕,楊家槍法威震中原。

    楊再興身體中中了多少箭沒數過,但是有2升,即使鐵箭和水的密度相同,那麼想一下4瓶普通的礦泉水有多少箭頭了,就這樣還支撐著戰鬥好久。

    一個人殺了2000人,其中包括千戶長、百戶長等戰鬥素質較高的人,放眼金書有這樣水平的人不多,君山會議上百丐幫普通弟子就讓郭靖沒什麼招架之力,金書中提及金蛇郎君說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那也是突出夏雪宜的身法神出鬼沒,而像楊再興這樣正面對剛,一人殺敵2000人的應該沒有其他人了。

    歷史上的楊再興

    《宋史》對於抗金名將楊再興的結局跟《射鵰英雄傳》中一樣,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力竭而亡。

    但是《宋史》中對於楊再興的身世沒有其他記載,而楊再興的確是岳飛麾下的大將之一。

    除此之外,對於楊再興祖籍的記載便沒有了,可以肯定的是正史中的楊再興和楊家將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從現存的野史、地方誌和族譜中卻能找到一些脈絡,廣泛認同的一種說法就是:

    楊再興是湖南崀山(今新寧)人,是當地豪族,兩宋交替之際,天下大亂,巨寇曹成在地方聚眾起義,楊再興被裹挾著加入了曹成的部隊。

    隨後曹成兵敗,楊再興便追隨岳飛成了不世之功。

    而作為岳家軍的大將之一,沒有理由不追溯其身世來歷,可是史料中並沒有。

    這很可能和當初秦檜為了編織岳飛、張憲、岳雲的罪名而毀掉的那些有關岳家軍的資料和物件有很大的聯絡,現存的岳家軍的史料大部分都是由岳飛的兒子岳珂重新收集整理的。

    而元人在編撰《宋史》的時候,所留下的資料已經非常少了,自然不能胡亂穿鑿附會。

    所以,楊再興的身世來歷就這樣無影無蹤了。

    研究歷史必須小心求證,不存在大膽假設的說法,所以不能說楊再興和楊家將有什麼關聯,只能說他是“楊姓”族人中可以和楊家將齊名的武將。

  • 3 # 美國兩百五十年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的後代叫楊沂中,而楊再興根本就不是楊家將後人。

    在小說《岳飛傳》中,岳飛手下有一名大將叫楊再興,書中交待是楊家將後人,曾在考武舉的小校場門前與羅成後人羅延慶私下爭奪入場資格,但兩人都被岳飛所敗後楊再興放棄入場,後來在九龍山落草為寇。岳飛領兵征討過程中楊再興用回馬槍殺死岳飛之弟嶽翻,岳飛夢中得楊再興祖上楊六郎傳授殺手鐧收服楊再興,並不計其殺死兄弟之仇,楊再興深受感動,於是歸順岳飛。在小商河之戰中,楊再興單槍獨騎力挑大金國四名先鋒雪裡花東、西、南、北,並殺散二十萬金軍,後因大雪掩蓋,誤入小商河淤泥中不能動彈,被金兵亂箭射死。而楊再興在死前仍用一手摺斷箭頭,另一手挺槍指北,大呼殺賊,死後金兵焚燒其屍,竟然得鐵箭頭兩升有餘,端的是慘烈異常、令人慷慨悲歌。

    但實際上北宋滅亡時楊家正宗後人名叫楊沂中,時為大宋西軍有名大將,在高宗建南宋後與岳飛等十四名力主抗金的將領一起結拜,發誓定要收服中原,當時楊沂中排名第十,而岳飛年齡最小排第十四。但在後來嫉妒岳飛功勞太大,投奔奸相秦會,並助紂為虐殺死岳飛,雖然事後又深感後悔,但悔之晚矣。

    而楊再興實際上是湖廣人,其家庭出身都極為普通,與楊家將毫無關係。在歸順岳飛後一次與楊沂中見面時,楊沂中瞧不起楊再興,自稱是楊家將後人,問楊再興祖居何處?意若羞辱楊再興,而楊再興則直接回答說自己是山野草民,只靠自己一杆槍、一匹馬建功立業,自然比不上祖上庇廕的楊沂中,楊沂中聽後羞愧難當,從此恨上岳飛也未可知。

    錢彩在《岳飛傳》中將楊再興寫作楊家將後人,估計只是為了突出楊再興槍法絕倫、且為國盡忠的慷慨豪邁,畢竟楊家槍法獨步天下、且天波楊府無佞臣的說法聞名天下。

    金庸在《射鵰》中寫了楊鐵心是楊再興後人,而沒說是楊家將後人估計也是不認為楊再興是楊家將後人。

    其實這些都是小說家語,大家聽聽而已

  • 4 # 棲鴻看紅樓

    我來大致梳理一下。

    傳說中的楊家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不過故事大半是虛構,而人物也文學化了許多。一干女眷,基本都是移植;男丁之中,楊繼業是楊業的化名,楊延昭實有其人,也確是楊業之子,但沒有證據表明他是第六個兒子。

    請輸入圖片描述

    楊延昭的兒子也是北宋時邊關將領,名字叫楊文廣。沒錯,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而楊宗保呢,歷史上可沒有這個人。

    我懷疑“楊宗保”是古代小說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就像今天的“小明”之類。因為在《金瓶梅》中也有一個楊宗保——把《金瓶梅》當黃書看的朋友,大概不會記得這個人。他是孟玉樓的前小叔子,是孟玉樓第一任丈夫楊宗錫的弟弟。

    請輸入圖片描述

    書歸正傳。楊家將三代從軍,都在山西北部,鎮守邊關,主要是從事對遼的防禦工作。而這段故事,發生在北宋建立初期。

    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到了1127年,北宋滅亡,漢族士民為了抗擊金人(是的,金朝,或者叫金國。北宋的老對手遼國,已經被金所滅。而北宋原來的盟友金國,這時成為北宋的主要對手。不過別急,再過一百多年,蒙古崛起,又會滅亡金國,比南宋的滅亡還早一點),在時代的巨瀾中湧現了許多英雄人物。

    請輸入圖片描述

    岳飛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而題目中所說的楊再興,是岳飛的部將。他死於與金人的作戰之中,中箭無數。相傳死後金軍得到他的屍體,焚燒之後,共得到箭鏃竟有兩升之多。

    請輸入圖片描述

    到了《射鵰英雄傳》這個虛構的文學故事裡,作者安排楊嘯天(楊康之父)是楊再興的後代,時間上是大致對得上的。至於說是父子,只能是題主記錯了。因為作品中這樣說:“楊兄,你祖上楊再興是嶽爺爺麾下的名將。”並沒有提到父子。

    至於楊再興和楊家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有任何血緣關係。

  • 5 # 靜說歷史

    清代小說《說岳全傳》裡有記載說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代,但並沒有說明是哪位英雄的後代。正史裡寫了楊再興是楊邦乂的兒子,楊邦乂是江西吉安人,傳說是楊業的後代。

    楊邦乂是也是個英雄好漢,是很有義氣的,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黃橋鄉雲莊村)人。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人,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時,他考中了進士,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陽縣知縣。時任溧陽知縣的他,在邑內“除苛政,重教化,均徵搖”,並訓民為兵,加強民防,整肅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盜不入境”,邑人“唯恐其去,傾邑請留”。

    楊邦乂任職十五年內,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徽、欽二帝被俘,發生了震撼的“靖康之恥”,後健康被破,很多沒骨氣的官員紛紛頭像金軍,楊邦乂嚴詞拒絕,還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字字泣血,句句令人落淚,他寫道——“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楊邦乂後被金兀朮殘忍殺害,但十分坦然自若,不愧為民族英雄,中華民族之脊樑,百姓們感念他,為他立廟祭祀,他也被譽為“廬陵五忠一節”。

    楊再興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後來降了岳飛,依然忠心耿耿,成為岳飛得力助手,他曾經單槍匹馬衝入敵營,生擒金兀朮,不成功,但是還能逃命回來,單騎而返。

    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死後金人焚燒楊的屍體,共得到箭鏃竟有兩升之多。(《宋史.楊再興傳》)

    有人說,楊再興是楊家將後人之事,是徹頭徹尾的杜撰,因為楊家將的後代除了楊延昭、楊文廣之外,也沒啥名人可言,正史更少有記載,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人。

    不過歷史上確實有楊再興這號人物,還是個“戰神”,而歷史上真實的楊再興,也比《說岳全傳》中記載的優秀很多,他是一個不輸於岳飛的光輝人物,我們的民族英雄,但在小說裡卻被貶低,讓人誤以為他不過如此,不是什麼人物,在岳家軍還排不進前三。

    綜上所述,楊再興是歷史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在演義中被虛構成楊家將的後人,正史中他是一個令岳飛都佩服的大英雄,戰鬥力爆表,稱為“戰神”也不為過,最終為國捐軀,他表現出來的民族之大義跟岳飛是一樣的,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崇拜的,至於他是不是英雄後代,是哪個英雄的後代,這個重要嗎?英雄不論出身,他就是英雄本尊,他是一生,就是英雄的一生。

  • 6 # 博物館的狐狸

    楊再興,是江西人士,和北方人出身的楊家將並沒有交集。清朝的《說岳全傳》把楊再興說成楊家將後人,純屬攀附歷史名人,是明清演義小說的一種惡習。

    據虞允文五世孫虞集記載,楊再興為楊邦乂之子。楊邦乂在《宋史》有傳,邦乂字唏稷,江西吉安人。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完顏宗弼率軍入侵建康時任建康府通判,因留守杜充叛逃而被俘,後被宗弼殺害,時年44歲。宋高宗賜諡號“忠襄”,併為其造墓、建祠、立碑。

    紹興元年(1131年),曹成擁眾十餘萬佔據道州、賀州,當時楊再興為曹成部將,跟隨曹成南下劫掠嶺南。

    1132年,岳飛率軍攻打曹成,楊再興先後擊殺岳飛部將韓順夫及岳飛弟嶽翻。但隨後楊再興等人被擊敗,於廣西被張憲俘虜。岳飛則收留了楊再興,讓他為國效力。直到1140年大戰中原,楊再興激戰小商河壯烈戰死。

    楊家將的始祖楊業,是北方麟州人,也就是陝西神木,後人則主要生活在山西。後來西南播州地區的楊氏,和楊家將後人聯了宗,勉強也可以算在內。這兩家分別屬於山西和貴州,但是都和江西楊邦乂沒有什麼關係。

  • 7 # 筆說文史

    清代小說《說岳全傳》裡有記載說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代,但並沒有說明是哪位英雄的後代。正史裡寫了楊再興是楊邦乂的兒子,楊邦乂是江西吉安人,傳說是楊業的後代。

    楊邦乂是也是個英雄好漢,是很有義氣的,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黃橋鄉雲莊村)人。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人,在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時,他考中了進士,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陽縣知縣。時任溧陽知縣的他,在邑內“除苛政,重教化,均徵搖”,並訓民為兵,加強民防,整肅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盜不入境”,邑人“唯恐其去,傾邑請留”。

    楊邦乂任職十五年內,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徽、欽二帝被俘,發生了震撼的“靖康之恥”,後健康被破,很多沒骨氣的官員紛紛頭像金軍,楊邦乂嚴詞拒絕,還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字字泣血,句句令人落淚,他寫道——“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

    楊邦乂後被金兀朮殘忍殺害,但十分坦然自若,不愧為民族英雄,中華民族之脊樑,百姓們感念他,為他立廟祭祀,他也被譽為“廬陵五忠一節”。

    楊再興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後來降了岳飛,依然忠心耿耿,成為岳飛得力助手,他曾經單槍匹馬衝入敵營,生擒金兀朮,不成功,但是還能逃命回來,單騎而返。

    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死後金人焚燒楊的屍體,共得到箭鏃竟有兩升之多。(《宋史.楊再興傳》)

    有人說,楊再興是楊家將後人之事,是徹頭徹尾的杜撰,因為楊家將的後代除了楊延昭、楊文廣之外,也沒啥名人可言,正史更少有記載,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人。

    不過歷史上確實有楊再興這號人物,還是個“戰神”,而歷史上真實的楊再興,也比《說岳全傳》中記載的優秀很多,他是一個不輸於岳飛的光輝人物,我們的民族英雄,但在小說裡卻被貶低,讓人誤以為他不過如此,不是什麼人物,在岳家軍還排不進前三。

    綜上所述,楊再興是歷史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在演義中被虛構成楊家將的後人,正史中他是一個令岳飛都佩服的大英雄,戰鬥力爆表,稱為“戰神”也不為過,最終為國捐軀,他表現出來的民族之大義跟岳飛是一樣的,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崇拜的,至於他是不是英雄後代,是哪個英雄的後代,這個重要嗎?

    英雄不論出身,他就是英雄本尊,他是一生,就是英雄的一生。

  • 8 # 一半秋色

    《射鵰英雄傳》第一回,丘處機在牛家村,遇到了楊鐵心,二人把酒言歡,後來聊天聊到楊鐵心的曾祖父是楊再興時,丘處機更是陡然生出許多敬意來。

    金庸在旁白中,介紹了楊再興的人生巔峰時刻,也是人生結束時刻,即小商河血戰:

    當年,楊再興憑一杆鐵槍,率三百宋兵在小商橋大戰金兵四萬,奮力殺死敵軍兩千餘名……,最後力戰殉國。

    楊再星真是無敵了,以三百對四萬,實力懸殊如此之大,居然殺了敵軍兩千人,如此驕人的戰績,真是震古爍今。

    可能有人會說,金庸寫的是小說,有不少誇大成分,那咱們來看看《宋史》是如何記載這件事的:

    兀朮憤甚,併力復來,頓兵十二萬於臨潁。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正史比《射鵰英雄傳》更加離譜,更為誇張,是以三百對十二萬,這就好比螞蟻與大象打架,簡直可以挑戰人類認知極限了。

    看來正史也有水分呀,需要擠一擠,金庸大概也覺得不太合理,於是擠掉了一多半,變成了三百對四萬。

    除了團體戰之外,楊再興還有個人表演: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單槍匹馬就敢深入敵陣,想要上演一次“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可惜最終失敗了,然而,楊再興並沒有空手而回,而是順手殺了數百名敵人。

    如此強悍的實力,就算關羽、趙雲再生,呂布轉世,怕也難以望其項背。

    說了這麼多,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人嗎?

    《說岳全傳》中說楊再興是楊六郎的玄孫,事實上並非如此。

    楊業有七個兒子,楊延昭就是楊六郎,楊六郎有個兒子楊文廣,楊文廣的後人是誰,已不可考,後來有人說,梁山好漢楊志是楊文廣的後人,但經專家考證,這是錯誤的。

    楊再興的父親是楊邦乂,江西人,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說他是楊六郎的後人,之所以出現了張冠李戴的情形,應該是說書的“善意之舉”。

    中國自古講究個傳承,楊再興如此厲害,應該有個極為厲害的祖宗才對,否則就顯得不是那麼有說服力了。

    事實上,楊再興不是楊家將的後人,但畢竟都姓楊,往前數個五百年,說不定是一家人了,從這一點來說,似乎也沒錯。

  • 9 # 楚風說歷史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楊再興不是楊鐵心的父親,而是楊鐵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楊再興是存在的,而楊鐵心不一定存在,因為史書中沒有說楊再興有什麼後人。

    至於楊再興是楊家將哪位的後人?答案是哪位也不是,楊再興根本不是楊家將的後人。

    楊再興的父親在正史中也有記載的,叫做楊邦乂。楊邦乂是一位非常有氣節的人,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黃橋鄉雲莊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選登進士第,後來又任除通判建康軍提領沿江措置使司等職。

    金軍南下時,建康城破,大多數官員都投降了金軍。只有楊邦乂嚴詞拒絕,並咬破手指。在衣服上書寫“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後來被金兀朮殘忍殺害,楊邦乂英勇就義,無半點懼怕之意。後人為了紀念楊邦乂為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廬陵五忠一節 ”。並且在就義處,立廟祭祀。著名歷史學家朱加雁說他:真古今第一人也。

    所以楊再興的父親是江蘇人,歷史上也沒有資料記載楊邦乂是楊六郎的後人。楊家將的後人除了比較有名的楊延昭、楊文廣外,後人變得碌碌無為,乃至正史上都沒有記載。由此可見楊再興根本不是楊家將的後人。

    之所以有這一問,肯定是受了《說岳全傳》的影響,在小說中楊再興是楊家將的楊六郎的後代。小說這樣寫也是為了突出將門虎子,增加民族認同感,並且可以吸引到讀者。其實在正史中楊再興一樣是無敵的存在,甚至比小說更厲害,在小說裡楊再興的武力表現被貶低,甚至不如高寵、陸文龍這樣的純虛構人物,於是很多看過《說岳全傳》的人,會覺得楊再興在岳家軍裡排不到前三。

    歷史上真實的楊再興

    其實翻看歷史書籍發現,楊再興是一個與項羽一樣厲害的人物。 正史中的楊再興 楊再興,原為曹成部將,紹興二年隨曹成與岳飛戰莫邪關,殺岳飛之弟嶽翻和第五將將官韓順夫,後為張憲所擒,歸附岳飛。

    紹興十年,郾城之戰,楊再興曾經單騎衝入敵陣要擒拿金兀朮,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楊再興能於萬軍之中做到全身而退也是奇蹟,不得不說楊確實勇猛。後來楊再興只帶三百人與金軍主力相遇於小商橋,楊再興拼死力戰,雖然部下以一當十,可是由於寡不敵眾,最後身中數箭,力戰而死。死後金人焚燒楊的屍體,共得到箭鏃竟有兩升之多。

    兀朮憤甚,併力復來,頓兵十二萬於臨潁。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出自《宋史.楊再興傳》)

    綜上所述,楊再興雖然在演義中是楊家將的後人,其實正史中根本和楊家將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楊再興確實是一位猛將,小商河一戰,楊再興部隊殺金軍達兩千餘人,據說僅楊再興一人便斬殺了金軍數百人左右。縱觀軍史,能擁有這樣戰績的人實仍少數,被稱之戰神也不為過。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楊再興,雖然與楊家將無任何關係,但是他和楊家將一樣是保家衛國的大英雄,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 10 # 先進文化1

    楊再興是一位抗金名將。是楊發祥的長子。其出生地是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西巖鎮資水村(原水東村)。筆者為楊發祥之後裔,藏有族譜!

  • 11 # 畫素說

    楊再興是《射鵰英雄傳》裡面的人物,至於歷史上到底有無其人這個並不好確定。

    不過楊鐵心的“父親”楊再興在歷史上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不過他並不是楊家將的後人,是後人演繹出來的。

    “楊家將”這個起源於北宋初年,揚名於北宋中葉的故事,雖經後人多加演繹,但不可否認他們真實存在於中國歷史之上。如果楊家以楊業、佘賽花為第一代算起的話,第二代便是楊延平、楊延昭等人,第三代為楊宗保、穆桂英,第四代楊文廣。

    然後“楊家將”的故事好像消失了一般,沒有了下文。

    一直到南宋初期岳飛軍中出了個猛將“楊再興”,“楊家將”的故事才有了續集,只是這個續集有點牽強。

    楊再興的父親楊邦乂,是江西人,歷任歙州婺源縣尉、蘄州學教授、宣教郎、溧陽縣知縣等職位。在金兵攻打北宋之時,楊再興的父親寧死不降,最後被金兵剖腹取心,壯烈犧牲了。

    臨死前留下血書:“寧做趙家鬼,不做金狗臣”。看得畫素悄然泣下,心中熱血沸騰。

    虎父無犬子,有如此英雄的父親,楊再興也是猛人一個。曾在九龍山落草為寇,手持一杆金槍,耍的虎虎生風,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概。

    後來岳飛勸降,楊再興不從,更是連砍岳飛數員大將,其中還包括岳飛的弟弟,可以寡不敵眾,最終還是敗給了岳飛手下的大將。岳飛更是大人有大量不計較個人恩怨,以抗金為重認為將才難得,不僅赦免了楊再興的死罪,讓他跟隨帳下。

    楊再興大為感動,從便此追隨岳飛南征北戰,遂成南宋抗金名將。可惜天妒英才,在小商橋巡邏時,楊再興突遇兵主力部隊,陷入重圍。楊再興浴血奮戰,斬亂2000餘人,其中包括萬戶撒八孛堇及千戶百人。最終因寡眾懸殊,再興與率領的300人全部英勇殉國。後來檢其全身所中箭孵,竟有2升之多,可歌可泣,真英雄也。

    不過楊再興並非楊家將後人,只是《說岳全傳》為了凸顯楊再興的勇猛所演繹出來的。

  • 12 # 談古論金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一開始,就很清楚地寫出了其時代背景是南宋寧宗初年的公元1199年,距離楊再興殉國的1140年將近60年(與說書人張十五的那句『只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正好契合),而『白淨面皮的漢子』楊鐵心與郭嘯天年齡相仿,大概二十多歲,自然不可能是楊再興的兒子,事實上,書中提及楊再興,原文說的是楊鐵心的『祖宗』,提及楊鐵心,說的是楊再興的『後代』,這是比較準確的描述。

    在金庸先生的設定中,楊鐵心使祖傳的楊家槍法,這麼聯絡起來,楊再興自然也是楊家將的後人。然而,這與真實的歷史是存在差別的。

    就目前所見,並沒有史料記載真實歷史中的在『小商河之戰』殉國的岳飛部下楊再興與楊家將有關——有學者指出同時代有一個祖籍江西吉水的楊再興,也在岳飛軍中,他是楊邦乂之子,可能是楊業的後代,但這個楊再興犧牲時只有15歲,當不是獨當一面的先鋒楊再興;另有一個祖籍山西太原的楊再興,紹興十八年(1148,已在岳飛去世之後)曾經領兵北上克復太原及汾州、解州、渭州等地,先後被授官為河東路節度使、武寧軍節度使,這位也被認為是楊家將的後代;然而,上述這兩位都不是以小商河之戰名垂史冊的楊再興。

    (京劇《小商河》中楊再興的扮相)

    (《宋史》記載『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演義及由此衍生的連環畫也表現了他中箭犧牲這一點)

    補充一點,上述這個祖籍太原的楊再興是否存在比較有疑問,紹興十八年似並無南宋軍隊打到太原等山西境內地區的情況,南宋軍中也沒有這樣一個做到節度使這樣高階職位的楊再興。

    回到岳飛賬下勇將楊再興,史稱這個楊再興是『賊曹成將也』,從歷史上的曹成佔據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賀州(今廣西賀州市),並曾經南下劫掠嶺南看,楊再興不太可能是有的人認為的與岳飛同鄉,其祖籍比較大的可能就是通常的觀念所認為的,也就是說,楊再興是新寧崀山人也就是今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崀山鎮及周圍——然而這個楊再興並不是祖籍武岡軍城步(湖南省邵陽市城步縣,鄰近新寧縣)的起義領袖楊再興,此處不贅。

    要之,從楊再興的祖籍與出身看,他不太可能是祖籍北方、武將兼官宦世家的楊家將後人,同時如前述就目前所見也沒有史料證明他是楊家將後人。

    說這麼多不是為了指出金庸先生的『錯誤』,事實上這完全不是錯誤。

    楊再興是楊家將後人其實是清代小說家錢彩在《說岳全傳》中這麼描寫的。在錢彩的筆下,楊再興是楊景(楊六郎)的玄孫,書中嶽飛還有許多諸如『將軍乃將門之後,武藝超群,為何失身於綠林?』『你楊門世代忠良,豈可甘為叛逆,玷辱祖宗!』的臺詞,因此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緣此,金庸先生借用這個現成的人物關係或許也是從受眾的角度考慮。

    金庸先生曾經如是解釋《射鵰英雄傳》以『張十五說書』開場的理由:『中國傳統小說發源於說書,以說書作為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那麼在我們看來,在《射鵰英雄傳》一開場就同時借用《水滸傳》與《說岳全傳》的人物設定,或許也可以算得上是現代武俠小說向其淵源之一傳統演義小說的一種致敬。

  • 13 # 執筆灬寫史

    在現實生活中,倘若我們遇上兩個同一姓氏的人,或許會在下意識認為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絡,而在他們當事人看來,同姓氏之人也往往會更容易產生好感,甚至會有“五百年前是一家人”的錯覺。既然同姓氏有這種潛在的聯絡,那麼問題來了——楊鐵心、楊再興以及楊家將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聯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他們各自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先從楊鐵心說起,楊鐵心是金庸小說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在小說中他是名將楊再興之後,而歷史上的楊再興一共有三個兒子,他們分別是楊正拱、楊正修和以及楊正心,楊正拱和楊正修膝下都沒有子女,而楊正心在其父親戰死後便改名為義,從此隱居山林。

    所以,楊鐵心是虛構出來的人物,而楊再興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二者並沒有任何關係。

    再來看看楊再興。南宋時期的楊再興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他的確是著名的抗金名將。

    楊再興,新寧崀山人,他早年是曹成的部將,跟隨曹成南下劫掠嶺南,後來曹成的部隊被岳飛打敗,楊再興被俘,岳飛見他相貌堂堂又武藝不凡便收服他做了自己的部下,而後楊再興便追隨岳飛抗擊金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楊再興還曾單槍匹馬衝陣,試圖擒獲金軍將領金兀朮,在失敗之後仍能衝破重重包圍安全歸還。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部隊在小商橋相遇,雙方部隊進行激烈交戰,此戰中楊再興共殺死金軍士兵二千多人、金軍將領萬戶撒八孛堇,以及一百人千戶。但是由於敵我實力差距過大最後仍是以失敗告終,楊再興也因中箭過多而死。後來金軍將他的屍體焚燒過後,竟然得到了兩升之多的箭鏃,由此可見他的驍勇善戰。

    (楊再興劇照)

    那麼楊家將又有什麼歷史呢?楊家將第一代領軍人物是楊業,楊業本名叫楊崇貴,是北漢的降將。楊業在軍事上有著非凡的才能,他在為北漢駐守邊關的時候就曾屢次和遼軍交鋒,征戰了三十多年也未落過下風。

    後來楊業歸順大宋,他因為有著防禦遼國的豐富經驗而被委任掌管代州一職。在雁門關交戰中,他更是上演了一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好戲,楊業率領數百騎兵從小路出發,一直繞到了遼軍背後,然後與友軍部隊前後夾擊遼軍,這一戰他僅僅用幾千人的隊伍就大敗遼軍十萬鐵騎,從此威震天下。

    (楊業劇照)

    楊家將的第二代領軍人物是楊業的第六子楊延昭,歷史上楊延昭所擁有的真正戰功就是遂城保衛戰。遂城是一個在平原上孤立無援的城池,被遼國大軍圍困後變得岌岌可危,為了守住城池楊延昭在半夜用冰冷的井水澆灌城牆,等到第二天整個牆面直接變成了冰牆,大大加強了城池的防禦力,就這樣他最終保住了孤城,使得遼軍無功而返。

    楊家將的第三代,並非《楊家將演義》中的楊宗保,而是楊文廣。不過此人的一生可以說是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可圈可點之處。而後的楊家也就再也沒有產生什麼名人了。所以總的來說,楊家將的威名僅僅為維持了三代,等到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的實力早已不復存在了。

    那麼楊再興和楊家將又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他們二者並無關係,楊再興也不是楊家將的後人。在小說《說岳全傳》曾提到楊再興的曾曾祖父是楊文廣,但是小說畢竟不是歷史,其真實性和準確性我們很難保證,僅僅憑藉三言兩語就強行確認二者的關係未免太過武斷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的歷史證據能夠證明楊再興就是楊家將的後人,所以就目前來看,南宋的楊再興和北宋的楊家將並無血緣關係。

    一切的歷史聯絡都必須建立在證據之上,無中生有、臆造聯絡就是對於史實的不尊重。

    歷史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實性和嚴謹性,尤其是在各種真假資訊混雜的資訊時代,歷史就更具有研究價值。

    所以對於歷史人物彼此之間的聯絡,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並去求證,但千萬不能無中生有去主觀臆造一些不存在的聯絡,這不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對他人求知權的不尊重!各位讀者朋友們,你們怎麼看?

  • 14 # 漫步文史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一個。

    歷史上有兩家楊姓很出名,其中之一便是山西太原五侯楊令公楊業家;另一是江西吉水楊家,祖籍是湖南邵陽。我們熟知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金庸先生是取了兩家之長的。以下分別說下兩家楊家。

    山西楊家

    楊業楊令公北宋太宗時期名將。原為北漢劉崇部將,任保衛指揮使。宋太宗滅亡北漢後,因其驍勇善戰、素有威名,拜鄭州刺史,授右領軍衛大將軍。雁門關外大破遼軍,威震契丹,後營奸人王侁陷害,力戰而死。

    楊業生有七個兒子楊延昭、楊延玉、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各個英勇善戰、忠心愛過。其中楊延昭,也就是平時說的楊六郎,繼承了其父楊業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屢次與遼軍交戰,威震邊廷,宋真宗趙恆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楊延昭有個兒子叫楊文廣,西征西夏,建功立業,歷任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侯。之後遼軍代州挑事,楊文廣獻出楊家地圖並提供攻取幽燕計策。梁山好漢青面獸楊志便是楊文廣後人。

    江西楊家

    始祖楊輅生楊銳,楊銳生楊宏嗣,楊宏嗣生楊延規,楊延規生楊克弼,楊克弼生楊亨,楊亨生楊同,楊同生楊邦乂,楊邦乂生楊再興……

    “飛之裨將楊再興,則邦乂之子也。單騎入陣,幾殪兀朮,身被數十創,猶殺數十人而還,一時聲勢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復之業系焉。”——趙構

    楊再興是江西楊氏,楊邦乂的兒子,而不是小說《說岳全傳》中講的楊六郎你的玄孫。楊再興是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岳飛攻破莫邪關、擊殺曹成後,見其相貌驚奇、英勇善戰,就讓他一起報效國家。之後跟隨岳飛四處征戰,曾單槍匹馬擒獲金朝名將金兀朮,之後在小商橋遭遇戰中,中箭身亡。

    楊再興有子楊繼周,楊繼周生子楊鐵心,楊鐵心與郭嘯天有八拜之交,二人隱居臨安牛家村。金朝六皇子完顏洪烈(原型是完顏忒鄰,金章宗完顏璟的六兒子)南下刺探軍情,牛家村附近被丘處機殺掉所有親兵,自己帶重傷逃進牛家村,被楊鐵心之妻包惜弱所救。完顏洪烈傷好之後,為得到包惜弱,恩將仇報,殺害郭嘯天夫婦與楊鐵心,致郭嘯天身死,妻子李萍逃跑,楊鐵心未死之後四處漂泊。

    郭嘯天遺腹子生子郭靖,母子二人遠赴大漠生活。楊鐵心生子楊康,包惜弱一直以為楊鐵心已死、楊康是遺腹子,母子二人跟隨完顏洪烈一直生活在金朝,楊康自稱完顏康。郭靖、楊康名字也是根據靖康之恥而取得,祖上為抗金英雄,其實就是在說楊再興。之後楊康死於歐陽鋒的蛇毒。

    楊康與穆念慈生有一子,名叫楊過,楊

    過有隻大雕,人稱神鵰大俠。自從楊過和小龍女隱居古墓之後,江湖上就在沒有他們的動向了。

    又過了一百多年,一位小女孩帶著一個黃衫女子出現在丐幫,黃衫女子幫助小女孩奪回了丐幫幫主之位。此女曾說:“終南山後,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 15 # 佳寧姐姐說歷史

    首先糾正一點,楊再興不是楊家將的後人,也不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楊鐵心的父親,楊鐵心是金庸老爺子虛構的人物,但楊再行確實是真實的,他是南宋抗金明將岳飛的部下,有興趣的可以隨著我的文章瞭解一下楊再興此人。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他原來是曹成的部下,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岳飛降服,後便死心塌地的跟隨岳飛抗金,曾經多次試圖單槍匹馬刺殺金兀朮,失敗以後依然頑強抵抗,後單騎回還。

    楊再興的父親是楊邦乂,並無任何史書記載,他們和楊家將有關係,除了都姓楊之外。沒有任何關聯,說他是楊家將的後人大概是受了清代錢彩古典小說《說岳全轉》裡的影響,在小說裡,楊再興是楊六郎的玄孫,在九龍山落草,使一杆金槍,武藝超群。嶽元帥岳飛勸說楊再興離開綠林投靠大宋未成,二人大戰。岳飛夢中跟隨楊景學殺手鐧,陣前打敗了楊再興。楊再興從此歸了宋營,與岳飛結為八拜之交,跟隨岳飛抗金

    以上出處只是小說,歷史並無此事,楊再興只是岳飛的部下,並未與岳飛有過八拜之交,兩人只是上下級的關係而已,楊再興跟隨岳飛南征北戰抗擊金兵,為當時的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1140年,金將完顏宗弼撕毀和約,再次集中兵力出擊南宋,岳飛派遣李寶,孫彥與金兵在曹州開戰,又派遣楊再興,前去領兵接應,與金兵殺了個天昏地暗,大破金兵二十萬之多,完顏宗弼北打的落荒而逃,但是不久之後又集結援軍殺了個回馬槍,這次兵力有十二萬之眾,岳飛再次調兵遣將派遣張前去增援劉錡,又派楊再興,其子岳雲前後包抄敵人,楊再興率領眾將士奮勇殺敵,,但因最後寡不敵眾被敵人亂箭射死之後,金兵還是不解恨,後來便焚燒了楊再興的屍體。

    總結:楊再興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抗金名將,此人驍勇善戰,在戰場上以一當十,多次殺敵於陣前,是岳飛帳前有勇有謀的並且不可多得的大將。

  • 16 # 歷史伶俜者

    楊鐵心是是金庸先生《射鵰英雄傳》裡的人物,他的兒子是獨臂大俠楊過,但這兩人都是金庸老爺子虛構出來的,至於問題中提到的“楊鐵心的父親楊再興”其實是錯誤的,楊再興是楊鐵心的祖宗輩,並不是他的父親。

    至於楊再興這一人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也是楊家將傳奇斷續多年後的銜接,楊家將中的楊延昭、楊宗保以及穆桂英的故事我們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是北宋時候卻很沒有聽到關於楊再興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楊再興和我們廣義中理解的楊家將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楊再興是南宋時期的人物,而楊家將則是北宋初中琪的故事,所以楊再興只能算作是楊家將的後輩。

    楊再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後岳飛攻打曹成,楊再興戰敗被岳飛勸降收入軍中,成了岳飛手下的一個將軍,在小康橋與金人相遇,當時楊再興只有三百人,奮勇殺死敵軍兩千人後最終寡不敵眾,戰死沙場。

    關於楊再興是那麼楊家將的後代這個問題有兩種說法,《說岳全傳》中說楊再興是楊六郎楊景的玄孫,還有一說是楊文廣的後代,至於到底是誰,我們也不得而知。

  • 17 # 蘭臺

    (楊再興)

    楊再興和歷史上“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一系沒有任何關係。

    同時,他與楊業弟弟“楊重勳——楊光扆——楊琪——楊畋”這一系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所以,楊再興和歷史上的“楊家將”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是麟州楊氏的後人。

    首先,無論是楊業這一系還是楊重勳這一系,到了宋徽宗時期都已經“泯然眾人矣”,楊業的後人因為楊文廣做過“管軍大將”緣故,可能在北宋末年開封一帶擔任低階武官,而楊重勳這一系在楊畋這一代就已經“以武轉文”,很可能到北宋末年完全是平民了。

    而麟州楊氏這兩支都生活在開封。

    而楊再興是哪裡人呢?

    雖然《宋史楊再興傳》沒有記載楊再興的出生地,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根據《宋史楊再興傳》合理推測。

    《宋史楊再興傳》說楊再興是“賊曹成將也。”

    曹成,是南宋紹興元年活躍在今天湖南道州、廣西賀州一帶農民軍領袖。

    自古以來,農民軍將領組成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農民軍領袖的老鄉或者親戚,部下。

    比如李自成和張獻忠麾下重要將領都是陝西人、甚至岳飛的岳家軍重要將領裡岳飛同鄉都不少,比如王貴。而曹成是江西人,所以楊再興有可能是江西人。

    、(黃巢起義)

    第二種,農民軍流動作戰時從某地投軍的。

    比如太平天國裡的航王唐正財就是太平天國打到湖南是投軍的,比如黃巢大將秦宗權就是在河南被黃巢擊敗後投降黃巢的。

    而從曹成農民軍的進軍路線看,曹成是在江西起兵,轉戰江西、湖南、廣西三省,最後被岳飛、韓世忠平定的,也就是說如果楊再興不是江西人,那麼他只可能是湖南或者廣西人。

    (楊再興)

    前面說了,歷史上楊家將祖籍陝西,後人在北宋末年都居住在開封,麟州楊氏無論如何不可能有江西、湖南、廣西籍貫的後人。

    另外,楊再興屬於長江以北民眾的可能性非常低,因為當時北方流民逃亡南方,首先都會被駐紮在湖北、江蘇一帶的宋軍吸納,而以楊再興的勇力,他不太可能被湖北江蘇一帶宋軍忽略掉,楊再興如果真是麟州楊氏後人,那麼他的父親在靖康年間也是低階武官,他在軍官家庭長大,不太可能南渡長江後不去投靠官軍而是遠赴江西去投奔“造反”的農民軍領袖曹成。

    綜上所述,楊再興和麟州楊氏(楊家將)雖然都姓“楊”,但是他們之間應該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

  • 18 # 西遊夢紅樓

    楊鐵心有個女婿叫楊康,不認識沒關係,因為楊康又生了個兒子叫楊過,沒錯,就是和小龍女戀愛的獨臂大俠,一場十六年的相思,一場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愛情。呵呵,扯遠了,咱說回楊鐵心,楊再興是曾祖父,不是父親,所以呢張飛打岳飛的常識不要常犯,歷史可笑侃,輩份不能亂!

    一、楊再興其父是南宋抗金名將楊邦乂

    對於楊再興,我們就按金庸小說來侃。楊鐵心在小說中是抗金名將楊再興的後人,楊再興當然就是跟著岳飛那個在小商河以三百騎兵衝殺掉金兵二千餘人的牛人,最後陣亡,傳說遺體中箭,不是按支算的,而是按斤算的,總共兩升重!

    在《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楊康取名是有來歷的,合起來就是靖康之恥!楊鐵心的名字也不是亂取,是在指一座橋,鐵心橋!

    鐵心橋牽涉到一個南宋抗金名將,被金兀朮剖心仍不降的楊邦乂,一句“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的赴死壯語在歷史上留下厚厚的一筆,楊邦乂正是楊再興的父親。

    趙構:飛之裨將楊再興,則邦乂之子也。二、楊邦乂被俘後慷慨赴死,後世建鐵心橋祭奠

    楊邦乂,字唏稷,諡號忠襄公。“廬陵四忠”之一,江西廬陵吉水的楊家莊人。實行“除苛政,重教化,均徵搖”的治政方針,建立鄉勇,整頓治安,使轄區“在任三年,盜不入境”。

    1129年,楊邦乂時任建康府通判,因留守杜充叛逃而被俘,其“四日”只求一死的事蹟流傳後世,一身錚錚鐵骨訴氣節,一股浩然正氣寫春秋,從容就義的民族氣節可歌可泣!

    1、首日,金兀朮令楊邦乂投降,楊邦乂以血書“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示之,跪天跪地跪君王跪百姓,獨不跪外族賊子!

    2、次日,金兀朮派人勸降,楊邦乂一頭撞在石柱,只求速死,不做外賊的臣子,勸降者灰溜溜而去。

    “世豈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動者?速殺我!”

    3、三日,金兀朮招待降將,想以富貴打動楊邦乂,因此叫人帶來楊邦乂。哪知被楊邦乂一頓正義言辭,把李稅、陳邦光的等叛將罵的無地自容,慷慨寫下酣暢淋漓的一個“死”字,青山埋忠骨,一死而已。

    4、四日,大地悲慼,楊邦乂直罵金兀朮為賊子,謀奪中原大地,最終殉國,被完顏宗弼剖心要看楊邦乂是不是鐵石心腸!後在剖心處建橋,是為鐵心橋!

    結語

    楊再興其父楊邦乂也是抗金的名人,是民族英雄,在民族大義上保持了民族的不屈和大無畏的精神,慷慨赴死,從容就義,寫下了一曲氣節的正義之歌。

    楊邦乂的父親是楊同,在楊邦乂還未出世就已經過世,其始祖是楊輅,所以與楊家將中的金刀令公楊業沒有任何關係。

    廬陵楊家也是名人倍出,除了抗金名將,還有“江西三瑞”的楊丕、閩學鼻祖楊時、“中興四詩人”之楊萬里、“元詩四家”之楊載、四朝宰輔楊士奇、明代狀元楊慎等等,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大家族,具有良好的傳統之風的另一個愛國楊家。

    楊再興是廬陵楊家楊邦乂的兒子,也是另一個真實存在的楊家後代,其家族愛國之風並不遜於楊業的楊家。

    就以忠節總祠的神臺柱題詩作結,因為這已經道盡了楊家的該有的一切,我就不畫蛇添足了。

    吉水啟祥,分廬陵分泰和分安福分萬安永豐,六邑濟美;

    廬陵種德,若忠襄若文節若貞靖若文惠文貞,五諡傳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戀愛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