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講汽車知識
-
2 # 狂風暴摧
首先我們要全方位瞭解牛在什麼地方,和各國之間比較那才能得出好的結論。但是華人還是要多贊中國的嘛,比方中國高速是依託地形修建有侷限性,另外優勢就是車多,交警多,電子眼多,移動測速多,限速多,罰款多,路旁垃圾多。中國才是最牛逼的嘛。
-
3 # 牛叔股聞
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和汽車工程師,德國對我而言就是一個殿堂級的存在,如同梵蒂岡之於信徒,布達拉宮之於文藝裝B範。而關於德國的高速路,在我們天朝也是有著很多傳說,比如“世界上唯一不限速、不收費的高速”就讓對速度充滿渴望的同胞們豔羨,從而把國內的高速路批的一無是處。
德國的高速真有這麼傳奇嗎?
前不久,我因私事去了一趟德國,也是趁著這個機會,把這個汽車王國傳說中的高速公路好好地體驗了一把。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所見所聞。
“速度黨”的天堂:不限速
德國高速不限速這個傳說,確實是存在的,只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高速都不限速(網上那些宣稱德國沒有限速的高速公路,完全是瞎扯了)。據統計,德國有12500公里的高速公路,只有2/3的路段不限速。德國交規對不限速的路段還有一個建議行駛速度,為130公里/小時。從法蘭克福去往斯圖加特的高速上,就幾乎全程不限速。我的車開到了130,但仍有不少車嗖嗖從旁超車,據估計起碼在160以上,甚至會到200。
▲不限速路段的建議行駛速度是130公里/小時
德國高速之所以不限速,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當然是德國的高速路設計的科學,考慮很周全。對於高速公路,德國有完善的國家技術標準,4車道路面的路基寬度統一為29米,每一車道寬度為3.75米,兩邊設定寬3米的路肩緊急停車道,中間設寬4米的分隔帶。路面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佔27%,瀝青路面佔73%,表面平整,粗糙度好,行車安全、迅速。
此外,德國高速公路全部採用統一醒目的路標線和標誌牌,合理簡潔,絕沒有多餘的文字,當然也絕不少一塊標牌。緊靠高速公路的路邊絕不允許豎立商業廣告牌,以免分散司機的注意力,偶爾可以看見一些安全駕駛教育性質的公益廣告。
中央分隔帶上設定連續的安全護欄和防眩目柵,路基兩側在必要處也都設安全護欄。為防止噪聲,近城鎮處設隔聲牆。沿線還設有呼救電話、沿路廣播、電視監視、交通量自動記錄和調節設施等。
高速公路沿線每隔一定距離設定完善的服務設施,如加油站、休息停車場、餐廳、汽車旅館等。相比起中國某些高速路段,我真的只能呵呵了。
其次,除了產品質量穩定,德國車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高速行駛的需求。在高速路上開200km/h或以上都讓人沒有覺得很快,整體行駛很穩,就像車子緊緊咬著地面。即使出了車禍,德國車良好的安全設施可以保證車主最大程度減輕傷害。德國車的緊急剎車的敏感度很高,因為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中,剎車是極其重要的。
第三,我覺得德國高速不限速跟德華人嚴謹的態度和超強的“安全意識”有直接關係。德國駕照是出了名的難考,且又貴。在德國,個人考取駕照的平均花費在1500歐元左右,並且考試很難一次透過。因為路考時只要一點小錯,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在德華人看來,那些讓人不及格的“小錯”,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因為安全意識不強造成的,所以必須要用最嚴苛的標準進行考試。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是,德國高速公路上有明確的遊戲規則的。你遇到比你快的你就讓,不要一直佔用左道(超車道),佔用可以,除非你是最快的,如果後面來了比你還快的,你就讓。如果你的車馬力較小,超車也可以,但超了後應立馬回到右道。大家都遵守這麼一套規則,所以在德國高速上才可以不限速暢通無阻的走。而德華人的遵守規則也是出了名的,不管有多急的事,德華人還是會遵守這些交通規則。
正是基於這些,德國高速即使不限速,交通事故率也很低。相比中國高速上那些觸目驚心的事故,德國的高速簡直可以被視作天堂了。
此時仍免費,明年起收過路費
德國高速公路的免費政策其實是這樣的,嚴格地說是採取了分類計費:客車免費,12噸以上貨運卡車則要收費。客車無論其行使里程多少均不收費;而12噸以上貨運卡車則根據其行駛里程的多少,由安裝在每一臺貨車上的自動計價裝置,監控車輛的實際行駛高速里程數,並繳納相應費用,每輛車每公里1.5歐元。這個自動計價裝置與安裝在德國高速公路上的300個讀取裝置以及GPS衛星監控系統相連線,形成一套無縫監控網路。貨車高速通行費用的繳納可在各個加油站的自動繳費機自助進行,也可以透過貨運公司統一收取。德國高速公路出入口並無收費處,這既節省了人力物力,也保障了高速公路不會出現收費口擁堵的狀況。
高速上不收費,並不代表不需要交錢。歷屆德國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思路非常明確:作為公共交通設施的高速公路,應由政府出資建設,而使用者則透過支付燃料礦物稅、車輛稅以及累加於礦物稅之上的增值稅,來間接支援高速公路建設。這一透過稅費抵扣高速使用費的辦法,充分體現了誰使用誰支付的原則。
不過根據最新的訊息,德國高速公路以及聯邦公路將於2016年開始引入過路收費,看來又一個神話即將破滅。儘管如此,想起中國高昂的高速過路費和逐漸上漲的燃油稅,心中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
旅行車真多,SUV少見
在德國的高速上,放眼望去旅行車真的很多,SUV則特別少。這和我們國內SUV的火爆局面真是兩重天。
德華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旅行車?在車轍前幾天推的《德華人是怎麼看待汽車的?》一文中,古牧兄對此有過較為詳細的闡述,我就再簡單囉嗦兩句。幾天接觸下來,我發現德華人真的都很愛旅遊,除了常規的帳篷、睡袋、野餐用具以外,他們經常還要裝載大量的旅行用品和娛樂用品,比如球具、滑雪板、充氣橡皮艇、山地腳踏車以及寵物等等,因此德華人對於車內行李廂空間有著苛刻的要求,非常看重實用性。同時德華人開車還有一個特點,他們非常在乎車的操控和運動性,要結合這兩點,SUV和MPV是很難實現相容的。雖然有高效能的SUV車型,但這些車往往存在著不夠低碳環保的缺點,且價格較高,一般消費者很難承受。但是旅行車可以完美的把家庭高度的實用需求和駕駛樂趣完美的結合起來,造就了旅行車在德國的火爆。其實不止在德國,在全歐洲旅行車都是很受歡迎的車型。德華人一般還會在旅行車的行李架上裝一個行李箱,裡面放置一些必須的物品。
在國內,SUV的火爆也是有理由的,除了崇尚車大愛面子這些表象,SUV底盤高視野好,可以基本應付各種複雜坑窪的路面(理由有些牽強?那我想不出大家為什麼這麼喜歡SUV了)。
小車多,大車少
除了旅行車現象外,在德國的高速上,Polo、A3、Golf這樣的小車都是出鏡率很高的車型,反而類似奧迪A6、BMW7 Series之類的車相比之下倒見得不是很多。
在德國大街小巷走一走,看一看,你會發現,汽車對德國民眾而言就真的只是代步工具而已。開著省心,停著方便,選擇什麼車全看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德國的年輕人一般都靠自己賺錢,如果特別熱愛和需要一輛車,便宜又實用的小車自然是他們的首選,甚至很多時候第一輛車一般買的都是二手車居多。等到財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或者年齡到了一定階段,確實需要兼顧到社會身份或者家庭需要,才會考慮選擇大車。
計程車真的是賓士
在德國大街小巷跑的計程車,基本都是賓士E Class。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是心裡還是被小小的震驚了一下。不過細細一想,也挺正常。本來汽車在德國就是一個必需品。在德華人的眼裡,賓士也只是稍微比大眾檔次高一點點而已。再加上我所去的巴伐利亞地區,就是賓士的大本營,看到的計程車都是賓士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一方面,德國的公共交通發達,各種S-Bahn、U-Bahn不僅貫穿城市,而且將臨近城市連線起來,稍遠點的有德鐵DB(最近罷工鬧得沸沸揚揚的公司)的ICE和廉價的FernBus,且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車,用到計程車的機率並不是很大,因此德國的計程車費用不菲,自然計程車也不能太掉價。此外,德國的計程車很少有到處跑著尋客的,多是電話叫車或預約。不知道最近風靡全世界的Uber在德國市場如何,很遺憾這次並沒有體驗和感受到。
傳說中的德國高速不限速、不收費,基本是正確的。相比中國,德國多旅行車、少SUV,多小車、少大車。造成這些原因主要是消費者對待汽車的觀念不一樣,德華人主要將汽車作為代步工具,而華人則附加了太多東西,這是汽車文化不夠普及和消費觀念的不成熟,也是中國特殊的國情所造成的。無所謂孰好孰壞、孰優孰劣,只是汽車產業和文化發展到不同階段的結果而已。
-
4 # 瑞寶媽媽在北歐
我們多次開車行駛在德國高速上,親身感受後,我只想說,能給人安全行駛感覺的路,才叫牛逼哦。
你沒法想象,車速130了,身邊的車經過還能讓你一顫,搜的一聲,你就只能望見車尾了。不限速的高速路,對於經常開在限速路上的車確實有很大的刺激感,但刺激感過後,不安全感怎麼辦?
我們就曾經歷了八輛大卡車追尾,被堵在路上3個多小時的經歷。當車禍來臨時,我才覺得安全通暢的路才算真牛逼呢。
(圖片拍攝於2014年)
-
5 # 嘻嘻嘻嘻44
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euroschirm風暴傘抗13級颱風
-
6 # 瑞士哈哈媽--塔牌外語
剛剛昨天在德國高速上體驗了一把那種速度與激情的行駛,高速不限速,車輛的確風馳疾駛的,但是也依然感覺很安全,這源於司機們都很守規矩,一路來,沒有遇到一輛會從右側超車的車輛,超車之後,也會及時迴歸到中間車道正常行駛;在超車道上行駛,如果後車速度很快,都會及時回道,讓出超車道由他人超車。低事故率來源於所有行駛在路上的人都嚴守交通規則,有禮讓他人,照顧他人的意識。而且車開得快了,司機的自我警覺意識也強了,開車注意力更加集中。
-
7 # ChrisSeaw
德國高速不是最牛逼的,也是整天的修修補補,沒完沒了的,路況比法國的差很多,遇到點事也要堵車,就是不多而已。
其實說德國高速好,誰都說不出來好在哪裡,有人說不限速,那是胡說八道,只是個別路段不低於120km/h,但也不能超過180km/h,但都是全免費的。
德國的高速路在修建之前,要經過嚴格的測算,怎麼根據地貌修路才能更安全,彎道的起始和路面的傾斜角度等。從不會出現下坡後遇急彎的事,都已保證安全為第一,才能保證高速駕駛的安全,而且很少見到高架路。
-
8 # 回到火星CC君
自己在德國工作 喜歡有事沒事黑個德國 算是樂趣,但是唯獨就是在交通法規的紀律意識上真心黑不起來。自己開車,尤其是在autobahn上也是有樣學樣,快速超車透過,不佔用左道,儘量以130的時速在右道巡航。實際上德國的高速路上也有很多的限速路段,尤其是靠近城區的往往會限速在100 或 80。有些車道較少的路段限速120。但是平均時速和秩序卻是是挑不出毛病。我覺得這主要得益於駕校對於安全意識和法規方面矯枉過正級別的強調和實踐以及對於大客車和大貨車行駛的嚴格規定。順帶一提的是在德國過於慢速的駕駛同樣也是違法的,所以沒有腦殘司機會在高速路上慢速駕駛觀望路況和出入匝道。還有還有的就是德國高速路上時常會有一些高速路警的隱形戰車偽裝成普通家用車混在交通流裡監控狀況,如果被抓到超速或者佔用坐左車道巡航肯定逃不過警方戰車的追擊,處罰也十分十分嚴厲。所以也比較少會有駕駛者會去冒風險違規駕駛。
-
9 # 幕府青衫
對於我來說,美國的高速公路大多數情況下比德國的更好,開起來更舒服,因為美國的高速公路通常情況下要寬得多。開個玩笑,在美國高速上,偶爾打個盹,你還在車道里面,在德國的話,你就很可能“出界”了乃至出車禍了。在德國開車,經常會遇到一些快車,從你身邊呼嘯而過,一眨眼就沒影了,在美國就很少見,因為大多數州有最高限速。美國地大,一路的景觀也比德國更為宏偉,不過這是題外話了。有問必答,敬請點贊,謝謝!
-
10 # 劉金子
一,路好。
二,車好。
三,人素質好。
四,開車技術好。
五,高速就是快好。
-
11 # 言情細語
我覺得最主要是地理環境問題,道路設計要求比較高,主要包括坡度、彎度、路面平整度與均勻的牽引力度
。
-
12 # 暴走黃豆
德國高速為什麼不限速,各種豪車可以盡情撒歡兒?
一、德國是全世界最早建設高速的國家,因此建設技術和標準高。德國高速路寬,路面平整,高速標線和提示標誌設定合計路上沒有任何廣告牌保證了行車安全。
二、德華人做事情態度嚴謹,德國駕駛員素質普遍較高,車輛安全係數高,汽車自產自銷,輪胎對路況適應性強。
這樣的高透過率和低事故率,造就德國高速的超高評價!
-
13 # 歷史地理儲存站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質量高超和設施完善的高速公路。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高速公路網的基礎上,於60~80年代不斷修建完成的。它提供了安全、迅速、低耗能、高效率的運輸條件。
中文名
聯邦德國高速公路
地點
德國
時間
1932年
型別
立體交叉的汽車專用公路
歷史沿革
1932年德國試建從科隆到波昂的雙向 4車道全部立體交叉的汽車專用公路,是遠端公路中技術標準最高的一類公路, 路上車流連續高速行駛, 取名Autobahn,英譯為 freeway或motorway,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1933年後,德國大規模規劃、設計和建設高速公路,截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6年期間共建成3440公里,形成以柏林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高速公路網。在大戰進行期間,繼續搶修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地區的高速公路,至大戰結束時全德國建成的高速公路達3860公里,尚有2500公里處於施工中斷之中。德國修建高速公路的意義和經驗得到世界性的公認和推廣。
聯邦德國高速公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邦德國為振興經濟,以境記憶體留的2128公里高速公路為基礎,進行整修擴建。到1970年全國總里程達到4460公里。1970年後在工業現代化程序中,經歷了1970~1985年的三個五年計劃,使里程超過8000公里,全國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
技術狀況
聯邦德國制訂了完善的國家技術標準,將4車道路面的路基寬度統一標準取為29米,每一車道寬度為3.75米,兩邊設定寬3.0米的路肩緊急停車道,中間設寬4.0米的分隔帶。高速公路路面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佔27%,瀝青路面佔73%,表面平整,粗糙度好,行車安全、迅速。設計車速為100~120公里/時,但行駛時無高速限制,一般可行駛到120~150公里/時,最大時速有時可達200公里/時;上路最小時速為60~80公里/時。
安全和服務設施
全部採用統一醒目的路標線和標誌牌,中央分隔帶上設定連續的安全護欄和防眩目柵,路基兩側在必要處也都設安全護欄。為防止噪聲,近城鎮處設隔聲牆。沿線還設有呼救電話、沿路廣播、電視監視、交通量自動記錄和調節設施等。高速公路沿線每隔一定距離處設定完善的服務設施,如加油站、休息停車場、餐廳、汽車旅館等。
-
14 # yangdianbj
各位大佬,這事能辦不?現在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大資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能否每個私家車出行都像航空公司的航班一樣申請專用的線路。比如,從西三旗橋到機場,我們第一天在手機上點選交管局釋出的APP,申請出行線路,約定好線路和出發時間,一路綠燈,以最優的路線,最短的時間到達。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所有路網,充分利用路網24小時的每分每秒。消失所有的紅綠燈,所有的車都裝有攝像機相關的感測器精確定位車輛動態,駕駛臺上有交管局配發的專用指路裝置,包括路線指導,語音提示等。按照交管局設定的車速,方向精確行駛。裝置廠商和保險公司結合,所有的車都是全險,出問題全部賠償,所有 車輛繳納使用路網的費用,存在路網使用服務費用,也能發揮地鐵的價格優勢。車上有交管局發的路線,速度,駕駛必須嚴格執行,不執行第二天再申請路線時會被拒絕。這樣在大資料的指導下,所有的車輛出行都在控制下,最大限度發揮路網的執行能力,發揮車輛最佳的車速。總之,出行就要申請路線,和飛機申請航線一樣。
-
15 # 談了個車
牛逼,只是相對的。
德國的高速不限速,這就很厲害了,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啦。在國內再厲害的跑車,也就和我們這些買菜車一樣被堵在路上,在高速路上還要預防超速拍照,留意哪裡有減速,哪裡有攝像頭。
在國內,因為都習慣了,也就覺得沒什麼了,相對比較認可限速的這個模式,因為華人多,有車的人更多,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還是限速的好。
德國的高速路設計很人性化,換言之就是很捨得花錢,對於路面的顏色都很講究,紅的白的黑的,顏色分明,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含義。
敢不限速,也有自己的驕傲,就是路面平整,很少有坑坑窪窪。做的排水系統真的很贊。
-
16 # 汽車很聽話
德國的汽車產業位居世界首位,知名的汽車品牌賓士即是在這誕生。德國不僅汽車行業十分發達,其公路運輸系統也是十分強大。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公路系統,同樣也是最先開始修建高速公路的國家,且德國境內,大部分高速公路對於車速都不設限制,那麼為什麼德國可以做到這樣呢?
首先,德華人對於建築細節的追求舉世聞名,德國是最早開始修建高速公路的國家,對於質量的要求十分高,此前據說德國的高速公路的路面比其他國家修建的高速公路要厚一些,且厚度是依據道路實際條件的變化再次進行調整。德國的高速公路路面的厚度基本在55-58釐米之間,相比較美國的洲際高速公路,足足厚了2倍。而且德國的高速公路坡度較為平緩,坡度角最高不超過4%。
德國的汽車行業最為發達,汽車製造上也更為嚴謹,對於汽車的效能、安全性等方面十分注重,德國的汽車抓地力非常強,剎車的靈敏度也非常高,所以對高速公路路面的損害也從源頭降到了最小。
最後則是高速公路的維護和管理。德國擁有專用的通訊系統用來檢測溫度、天氣以及車流量等,每年為高速公路所耗費的保養費達46萬歐元。
所以說,不論是造汽車還是修公路,都得投入大量的技術和人員,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路上不斷前行,總會得到好的成果和產品。這也造就德國在修路和造車上都有不小的成就
回覆列表
德國是世界上唯一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國家,德國的高速公路也不是很寬,車流量大,車速也比較快,但安全性高,是怎麼做到的?
德國很早就開始建高速公路,1932年就有高速度路了,很多高速路也是雙向四車道,國內絕大部分高速路是不限速,德國交規要求高速路上的車速要達到時速130公里以上,這在中國簡直是要命哦。
德國高速路的車速這麼快,但是卻很少發生交通事故,這首先是它們高速路設計得科學合理,四車道路基寬29米,兩邊設定寬3米的緊急停車道,路面水泥佔27%,瀝青佔73%,表面平整,粗糙度好。
它們的高速路採用統一醒目的路標線和標誌牌,指示明確清楚,一看就知道去什麼地方往哪裡走,路上不設廣告牌,免得分散司機注意力。德華人開車比較守規則,大都不超車,就算超車也是快速超完後馬上回到正常路段,不佔用超車道,這一點值得華人學習。還有他們開車久了就會自覺在服務區休息下,不疲勞駕駛。
最後一點就是德國車好,更重要的是汽車保養得好。德華人開的車不論檔次高低、新舊如何,只要是上路的,車況都非常好,很少因為剎車失靈、方向失靈、輪胎爆裂等原因出事故。
德國的高速路現在也是不收過路費的,德國也是車輪子上的國家。他們的國民也非常愛旅遊,每天節假日高速路上的車流也是非常多,但得益於公路條件好、人員素質高、汽車保養好,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我們從中不是可以學到什麼嗎?中國還是輸在了管理水平和國民素質上,你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