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丹心傳藥醫

    答,和孩子回農村老家,農村過年大致還是原汁原味,原年味,很熱鬧,吃年糕,殺豬宰羊,拜年磕頭,比在城區有年味!

  • 2 # 兔子小姨

    現在很流行什麼都有儀式感,在家裡多佈置父母小時候過年的場景,讓孩子多感受,對聯,福字,掛貼(五顏六色)小時候的糖果,家裡掛紅燈籠,放小鞭炮,年糕,地瓜丸等。我記得我小時候就這些。

  • 3 # 玉寶愛美食

    過年習俗

    12月24日送灶神過小年

    12月25~29日 大掃除

    12月30日除夕 祭祖 貼春聯

    12月30日先吃年夜飯 再發壓歲錢 再守歲

    大年初一到初四 拜年

    大年初九 子時(11點~1點) 午時(11點~1點)拜天公

    正月十五元宵節 拜天公 (三官大帝上元聖誕) 逛燈會

  • 4 # 芬

    可以讓孩子積極參與到過年的氣氛中,比如二十四掃屋子,大年三十貼春聯什麼的,多給孩子講過年的故事,可以帶孩子回老家,跟家人一起體會過年的氣氛,讓孩子明白過年就是要一家人團聚,一起辭舊迎新,總結今年,展放明年,瞭解過年的意義

  • 5 # 農家英子

    1、多和寶寶講一講年的來歷,然後就是多講一講過年的習俗,進入臘月開始備年貨,備年貨時帶著寶寶一起,讓寶寶參與到其中,並且講一講相關的典故,孩子小可能理解不了,但心裡潛意識裡會留有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年都帶著寶寶一起準備年貨,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2、家裡根據春節的習俗,掛上紅燈籠,佈置彩燈,然後還有貼對聯,貼福字等等。

    3、帶著孩子給長輩拜年。

    總之隨著自己的心就好,家人團聚,開心平安健康就是最最有年味的事情。

  • 6 # 南山有獸焉

    方法很簡單,就怕你做不到。

    只需要兩點,

    一,斷網,

    二沒收手機。

    這兩點做不到,其他都是白搭。

  • 7 # 九品帶磚侍衛

    掃塵是舊時臘月年節將近時,打掃室內外塵埃的習俗。亦稱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淨淨地迎新春。大家小戶準備過年。在祀灶前後至除夕,例有一次衛生大掃除,牆角床下及屋柱屋樑等處一年的積塵,均須於此日以掃帚清除乾淨;箱櫃上的金屬把手等,也應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 8 # 溫言與安歌

    1.穿新衣:儘管現在社會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就算不逢年過節,也會買新衣服,但是穿新衣服向來都是孩子們的期待。

    2.拜年(走節):家鄉習俗是男孩要跟著爸爸拜年(向長輩磕頭拜年)

    3.串親戚:過年串親戚是傳統。

    4.營造年味:家裡面自然少不了貼對聯、窗花剪紙、各種福字;置辦年貨;燃放煙花爆竹(在允許的時間內);準備年夜飯(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合影留念全家福)

    以上無論哪個都需要孩子親身參與其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年味兒。

  • 9 # 小九56789

    首先大人要有過年的喜慶勁,現在過年都是給孩子準備的,要單是大人,現在條件好了,哪天都是年節,想吃好的穿好的隨時可以買可以吃,不像我們小時侯,盼著過年,有好吃 好玩的 還有新衣服穿,家家掛著各種漂亮的紅燈籠,掛著小彩旗,還有家家門上貼上對聯 掛錢和福字,屋裡牆上貼上各種喜慶吉祥豐收的年畫,掃灰除塵這些勞動並快樂的事情,大人們從小年開始就往家置辦著各種年貨,魚 豬肉 小雞是必備的,熬皮凍,蒸乾糧(饅頭髮糕豆包啥的)炸丸子 肉段的各種好吃的,在買些水果,糖塊 瓜子花生,還要買鞭炮,有大人燃放的各種煙花炮竹,還有小孩玩的小洋鞭,小呲花,家中老人還會準備幾個小紅包。三十那天一大家子人,從早晨就開始忙著做團圓飯,吃飯前先放鞭炮既喜慶迎新年除舊歲,又能把自己的 黴運晦氣都蹦泡。三十晚上還得在吃一頓餃子,在餃子裡會包兩個乾淨的硬幣,誰吃到錢,就代表誰這一年抓大錢行好運(意思是抓金元寶)。到了初一,就開始到親屬長輩家拜年了,買一些新年禮品,白酒 水果 糕點什麼的,然後又是開吃了。小時候街上扭秧歌的人也多,看熱鬧,溜達的人也多,總之那時過年熱熱鬧鬧,哪都是歡樂的喜慶氣息。

  • 10 # 陪咚咚玩耍

    買一身漢服,唐裝之類的,帶著他包餃子,貼春聯,讓他一起大掃除。

    這些活動都讓他參與進來,不要認為孩子還小,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你不給她做的機會,他永遠做不好,讓他有了參與感,多少就有點年味兒了吧

  • 11 # 富平柿餅的前世今生

    柿老大富平柿餅,預祝您新年快樂!

    特色美味的食品,是孩子過年感受最強的事情!

    ‎年貨倒計‎時12天‎

    有可能提‎前結束‎哦

    備‎年貨一‎定‎要提前

    單‎位‎送禮,走親訪‎友‎

    一定提前‎

    柿‎餅的‎保質期‎一年呢

    ‎大家‎不用擔心哦

  • 12 # 小楊家

    在家準備年夜飯,把家裡佈置的喜慶一點,放喜慶歌曲,準備一些紅包(錢多少不重要),可以放炮竹煙花(可以放的話),晚上一起看春晚包餃子…

  • 13 # 南方說數

    家鄉傳統的年怎麼過?

    吃團年飯,一家團圓,弄一整天,弄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孩子一定會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中華傳統的年味。

    放鞭炮,小時候我們盼著過年放鞭炮,不是一串串放,而是一隻只放,那才是小孩的年味。

    年三十洗澡,現在雖然很多地方天天洗澡,但這個澡有不同的意義,洗完澡換上全身的新衣服,叫除舊迎新,這是傳統年味之一。

    拜年,拜年其實就是走親戚,給長輩拜年,小孩接紅包,最喜歡了。

    當然還有……

  • 14 # 遠嫁廣西人

    一打掃衛生生

    二買年貨(給孩子們買新衣,買過年用的東西。

    三貼春聯(年畫

    四包餃子

    五帶孩子去拜年

  • 15 # 冰清韻a

    一、紿孩子講過年的來歷

    二、領著孩子買年貨。鞭炮可能不讓放了。買窗花、福字、春聯同孩子一起貼。

    三、買個小紅燈籠,晚上領孩子溜達一圈。放煙花可以的活,去江邊放煙花。

    四、買新衣、玩具 。

    五、給老人、長輩拜年。準備些紅包給孩子。走親訪友也可以。

  • 16 # 可愛的姐姐弟弟66666

    買多多的零食[呲牙],買新衣服,買些過年用的掛在家裡,把家佈置有新年的味道,買點紅包,給孩子些壓歲錢,走親竄友,在去個遊樂場玩一天

  • 17 # 俊媽育兒

    “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充分展現了我們過年時的熱鬧與除舊迎新。

    隨著禁放煙花、炮竹令範圍的擴大,很多地方過年已經聽不到炮竹聲了,總覺得年味不夠濃。對於從小害怕炮竹聲的我,倒覺得這樣挺好的,附合社會的飛速發展,同時更安全、更環保。

    想給孩子一個年味十足的春節,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我們過年的一些傳統習俗中,比如置辦年貨、貼春聯,準備年夜飯、收壓歲錢、守歲、拜年、吃湯圓、鬧元宵等等,這樣的春節,年味十足。一、年味習俗之置辦年貨

    年貨指的是過春節的應時物品,在過年前置辦年貨是我們中國老百姓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列好長長的年貨清單,帶著孩子去置辦年貨,就是體會年味的第一步。拎著大包小包回到家中,除了滿載而歸的喜悅,更多的是對過年充滿了美好的期盼。

    提醒:買年貨的時候人會非常多,要注意安全,切勿走散。

    二、年味習俗之貼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對聯”、“門對”,據說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至今仍然是我們過年時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和福字等)的時候,意味著過年正式拉開序幕。

    雖不能讓幾歲的孩子爬高上低去貼春聯,但可以讓孩子幫忙遞春聯,看看春聯貼得正不正,只要參與了,孩子就會非常開心。北方的朋友可能還要貼窗花,這個工作可以交由孩子來完成。

    三、年夜習俗之準備年夜飯

    每個地方的年夜飯菜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共同點就是年夜飯非常豐盛,菜品繁多。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準備年夜飯,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

    比如我家小淘氣三歲多時回老家過年,就喜歡幫忙燒火,順便烤個紅薯吃吃,真的好幸福!要是家裡打豆腐,他還會幫忙舀豆漿,比我還忙碌!

    提醒:對於很少回老家的小朋友,看什麼都稀奇又新鮮,要做好安全看護。

    四、年味習俗之收壓歲錢

    壓歲錢,又名壓祟錢,由長輩派發給晚輩,中國年節習俗之一。年夜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有的地方是年初一給)。傳說中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祝福晚輩平安度歲。收壓歲錢,既有傳統習俗意義,也是小朋友所喜歡的。小淘氣要把壓歲錢放枕頭底下,宣佈主權,時不時摸上一摸,自我感覺良好。

    五、年味習俗之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是中國民間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讓小朋友幫忙把家裡所有燈都開啟,相信非常容易做到,也非常喜歡去做

    猶記得小時候還要熬夜守歲,吃過年夜飯,把家裡所有燈開啟,一家人圍坐一起通宵守夜,通常小朋友能守到過了12點就可以去睡覺了,而大人往往是通宵不眠的。這個熬夜守歲的習俗現在應該很少人使用了,因為實在太困啦!

    如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吃過年夜飯後,一家人邊看《春晚》邊嗑瓜子、吃零食,邊聊家常。《春晚》結束後,大家便各自休息,以飽滿的精神迎接大年初一,小朋友也同樣如此。

    提醒: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不缺零食,但要注意不能讓小朋友盡情地吃零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六、年味習俗之拜年

    拜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從大年初一早上開始,就可以互相與親朋好友拜年。除了傳統的面對面拜年,還可以電話拜年、簡訊拜年,隨著無線網路的普及,現在更是可以使用影片拜年,非常方便。不管哪種拜年方式,拜年時都要說些吉祥話,祝福語,帶著小朋友去拜年,最能體會濃濃的年味。

    七、吃湯圓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要吃湯圓快來買,吃了湯圓好團圓……”一首耳熟能詳的《賣湯圓》,伴隨著我童年記憶中的春節,而吃湯圓,也是年節時的特有習俗。

    有的地方從年初一就開始吃湯圓,也有的地方只在元宵節這天吃,又分甜、鹹二種口味。

    置辦年貨時買上些糯米粉,讓小朋友自己做些小湯圓,就跟玩手工泥一樣,非常有意思。

    提醒:湯圓不僅圓滑,吃的時候還容易粘嘴裡和喉嚨裡,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儘量不要吃。湯圓以糯米與糖為主材料,吃多不容易消化,小朋友們以品嚐為主。

    八、年味習俗之鬧元宵

    鬧元宵是中國傳統習俗,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其樂融融。

    和孩子一起做一盞花燈,看一場燈會,有的地方還有舞龍、舞獅等精彩表演,真想天天過年哪!

    提醒:燈會上人會比較多,注意牽好小朋友哦。

    以上,僅是過年的一些常見習俗,各地還有許多特色過年習俗在這無法一一列舉。雖然很多地方過年沒有了炮竹聲,但我們可以根據小朋友的年齡,選擇一些合適的年俗習慣,參與其中,與家人一起過個幸福的團圓年!

  • 18 # 是小元啊

    孩子對年是沒什麼感覺的,要大人潛移默化的期待轉移給孩子,讓他參與過年的氣氛,包餃子,貼春聯,準備個大紅包[呲牙]

  • 19 # 小心眼的憨憨

    和一群小朋友在某某家裡一起玩,給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弄些他們愛吃,好似孩子的派對一樣,讓他們在一起互相交流,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好好頑皮幾天,這多開心,我小時候就喜歡這樣的過年,和同齡人一起瘋玩,真的好開心

  • 20 # 魯召軍

    一、正確定義:年味是一種儀識感受、心理體驗。

    二、注重儀式: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和孩子一起孩子買年貨、掃房子、剪年花、寫對聯、貼對子、做年夜飯等,讓孩子全程參與,透過勞動,把過年的儀式感在孩子腦海中固定下來,讓孩子產生一種快感。

    三、強化體驗:吃年夜飯的時候按著長幼有序的原則,科學安排座次,對孩子講一些尊老愛幼小故事,和中國民間有關年的一些傳說等,強化孩子對你年味的體驗。

    四、固化體驗:年後,讓孩子口述一下過年的感受,或者是讓孩子寫一篇關於過年的作文,這樣既可固化孩子的體驗,又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做菜嗎?你會為你所愛的人做怎樣的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