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諾雅媽咪
-
2 # jessica宣
晚睡或者睡眠不足對孩子身體健康不好,比如孩子長不高,傷害心臟等。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熬夜。可以試試這樣的,也許有作用:
1.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時間到了就必須睡
肝臟在下午三點就已經開始進行同化作用,所以下午三點以後不宜再讓孩子吃太多東西,晚餐簡單就好,這樣才能讓孩子早早上床睡覺。
有的父母以為孩子只要玩累了,就會自己乖乖去睡,所以也不督促孩子養成定時睡眠的習慣。孩子玩到筋疲力竭,最後當然會昏潰而睡著,但是這當中通常會先經歷一段過度亢奮或緊張不安的情緒階段,變得無理取鬧。
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會自動發展出來,需要大人協助養成。到了睡覺時間孩子還不想睡,大人需要多用一點心思,準備一個固定的上床睡覺儀式為他們養成習慣。
例如講床邊故事,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不需要鬧到筋疲力竭才睡著,而是能夠滿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滿足地醒來。這是孩子的理想作息模式。
2.要督促孩子早睡,首先得自己生活得法
大人之所以無法督促孩子早睡,多半有幾種原因。有可能是全職照顧孩子的母親,一個人分身乏術,沒有把一日的生活節奏安排得當;也可能是父母工作到太晚,孩子等待父母陪伴入睡,結果等到三更半夜;
還有可能是父母下班回到家都已經晚上六七點,煮好晚餐,吃完飯,時間已過八九點,等到上床睡覺就自然是十點以後的事了;還有的是晚下班的父母珍惜親子共處的時光,也就延後了孩子的就寢時間;
而和爺爺奶奶同睡的孩子,有時看到家裡還有人醒著,就捨不得去睡,於是養成和大人一樣晚睡的習慣。
良好的睡眠能強化腦部功能,並養成容易放鬆的特質,讓孩子經常保持在最佳狀態。家長就得自己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早點上床入睡。
3.7歲前要透過讓孩子早睡,給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
人體健康的良好運作,有賴於七歲前打下的穩固基礎。為孩子經營規律生活,以便培養身體的節奏感,便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任務,而睡眠正是營造規律生活節奏的重大關鍵。
睡眠當中,白天接受的各種知覺,都會轉化進入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協助其成長髮育和修復,舉凡迴圈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無一不是如此。
也只有在熟睡的時候,幼兒的身體才得以休息和成長,並恢復足夠的生命力,供應第二天使用。而參與這一切活動的最重要器官就是肝臟。
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
-
3 # 小獸媽媽
看兩個小時電視已經對眼睛來說非常的不好,如果她比較喜歡看動畫片的話,可以給他用手機播放一些故事,或者買個故事裡,我們老大有自己的故事機,我給他下載了一些她喜歡的歌曲和故事,每天都會聽故事睡覺。
-
4 # 糯米麻麻Coco
如說是你家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直接把電視挪走。6歲的孩子已經養成了愛看電視的不良習慣,家長真的有必要反省,為什麼孩子愛看電視?如果家長多些時間陪伴孩子,估計孩子不會這麼迷戀電視。以前覺得孩子小,看一會沒事,大人是輕鬆了,但是孩子養成了壞習慣,不但對眼睛不好,看電視多了還會影響孩子的思維。我的經驗就是隻要我陪著孩子做手工,玩遊戲,給他看電視孩子都不看。
-
5 # 為你踮起腳尖
如果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我覺得你家的電視完全有必要撤了,電視已經很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休息,這點必須重視。其次你肯定會說,那樣他就會哭鬧,哭唄!我的看法就是隻要是哭過鬧過,都沒有辦成的事情,我相信下次他肯定不會用哭鬧來解決,等到明白如何做都不可能看電視了,也就死心了。
-
6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父母沒有提前給孩子制定規則的原因,如果父母給孩子規定好看電視的時間,如果超出會受到懲罰的話,孩子就會對此有所敬畏。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要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害,並關上電視,可以選擇其他孩子喜歡的方式,比如進行親子閱讀或一起做舒緩溫和的親子游戲等方式,幫助孩子儘快入睡。但是,首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睡眠習慣,讓他們定時、定點入睡,尤其是過度用眼對孩子的身體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
7 # 美羊媽咪
孩子拿哭鬧來抵制你不給看電視的行為,不管他怎麼哭你就是不能妥協,一旦妥協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要制定一個規則,讓他遵循才可以看電視。可以給他看,但要規定時間,看完就不可以再用無理取鬧的方式來要求。
看電視的時候可以提醒一兩次,還剩多少分鐘讓孩子有個心裡準備。也可以睡前和孩子玩一些互動遊戲,看看書、講講故事,父母陪伴在身邊轉移注意力,孩子的那些抵制情緒很快就消失的。
-
8 # 九皮皮
你這不僅是孩子睡眠習慣的問題,還有孩子時間管理的問題。 為什麼要給孩子看電視呢,孩子對電視都痴迷成這樣,為什麼不採取一些措施呢。孩子6歲了,早該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了。首先家長要有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家長在家不要看電視,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其次,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
-
9 # 蛋仔嘛嘛成長館
在我看來,如果6歲的孩子晚上不睡覺,哭鬧著要看電視,那麼首先家裡面肯定要引起相當的重視,不能讓這樣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因為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睡眠是最重要的,而作為家長,更應該考慮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然後進行相應的整改,比如說電視該撤就撤,不能因為看電視的問題而影響了孩子的發育問題。
-
10 # 凌兒媽媽
孩子都已經六歲了,怎麼會養成這個習慣的?前期不注意習慣的培養,後期想糾正就沒那麼容易了。
就象我侄子四歲了,每餐吃飯都說要看電視。然後家長就給開啟電視,一邊端著飯碗喂他吃飯。難道等到六歲了他就自己會覺得這是不好的習慣而自發改正?我覺得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都是家長嬌慣養成的。若不及早培養好習慣,等到後來再來問應該如何培養某種好習慣都是空話了。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那麼誰支招也沒用啊。
-
11 # 黃衣心理
首先要說的是:孩子的情緒是真實存在,並且需要被媽媽關注的。那就是,他想看電視,不想睡覺。媽媽一定要記得這個此時此刻就要做的事情,理解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的情緒,才是正確的做法。
接下來我們要理一理愛看電視的原因,等孩子睡著了哈。原因肯定會有的,不管是家裡人喜歡看電視,還是孩子缺少家長有效的陪伴,甚至是家長給孩子的規則不足等,都需要家長去認真思考對待。
那麼培養好的睡眠習慣,一定要先找出愛看電視的原因,並改善一下,使得孩子在睡前不用堅持看電視就能夠睡得著。
然後我們要說說好的睡眠習慣養成,家長可以充分的陪伴孩子,試試晚上不開電視,晚飯後開始遊戲,玩的開心些,然後洗漱,一起休息,逐漸讓過渡到依賴睡前故事,而不是睡前看電視。
當然了,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充分的耐心,足夠的陪伴哦,記得理解孩子的情緒,但又要幫他去做別的事情,千萬不要理解了以後就給他看電視啊!
-
12 # 小小天空飛
如果孩子不睡覺,非要看電視,如果偶爾一次兩次就允許孩子放縱一次讓他看一下也無妨。但是如果長期是這個習慣,那一定要引起重視。
首先我們要找到孩子不睡覺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後來對症下藥,解決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如果是家裡人經常有看電視的習慣的話,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孩子,孩子的模仿效應會非常強大,也會不由自主的喜歡看電視,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改變這種壞習慣。
如果是,給孩子的時間規則沒有制定好,不知道該幹什麼,在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那麼就給孩子制定一個計劃表,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有一個嚴格的計劃,按時睡覺,按時完成作業。另外的話,我一般認為孩子喜歡看電視,主要是因為他沒有找到比看電視更有意義的事情,平時在家裡孩子看電視的時候,我說帶孩子到外面玩耍或者說和他做手工,說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他就會主動把電視給關掉的。很開心的和我一起玩耍。可以豐富一下孩子的課餘生活。他的注意力就不會只集中在電視機前了。
-
13 # 上善若水利不爭
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要從小做起,給孩子固定一個相應的形式和程式。比如到了固定的時間就要上床,睡前講個故事。家裡人也儘量不要看電視,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入睡環境。通常大人如果不睡的話,孩子也會很興奮不會睡。
-
14 # 田小築
這樣的吐槽我聽的太多了:孩子晚上總是很晚也不睡,就算好不容易把TA按上床,一會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又多讀了五本故事之後,熊孩子才睡著,我們早已經身疲力竭。那一刻,你會覺得, 這世上沒有比熟睡的孩子,更美好的東西。
我被朋友問了無數次,你家孩子幾點睡?熊孩子如何才能早點睡?
作為兩個男孩子的爸爸,我也經歷過各種抓狂,不過,現在倆熊孩子都是作息規律,吃嘛嘛香,當然99%的功勞都是媳婦的,她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今天分享一下——
1.制定適合孩子的睡眠生物鐘
這就需要媽媽提前觀察寶寶困的訊號,是否情緒煩躁;是否揉眼睛、打哈欠、眼神迷離;這都是寶寶發出“現在我要睡覺”的訊號。
挺慚愧的,大兒子創創小時候,有天我在臥室收拾房間,好一會兒沒有聽見客廳有動靜,出去一看,孩子在沙發上睡著了。想起有時七八點他會莫名其妙的發火,為娘我都沒有意識到他是困了。
孩子跟大人一樣,在一天要結束的時候,該玩的東西還沒夠也會不甘心就這麼睡了。所以儘量白天滿足完孩子的玩樂需求,讓他耗掉他大部分的體能,玩過癮,累了自然就睡了,不過睡前不宜讓孩子做劇烈運動哦。
2.建立孩子固定的睡前程式
孩子小的時候,睡前程式包括洗澡、撫觸、聽音樂,和他們說說話,在有睡意的時候,放到小床讓他們慢慢進入睡眠。
大一些的時候,就會改為刷牙洗漱、讀繪本、講故事或者跟他們在床上玩個安靜的遊戲,最後擁抱說晚安。這一系列的行為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現在到了要“睡覺”的時候了。
寶寶的睡前程式內容由媽媽自己來決定。只要確保這些活動能幫助寶寶內心平靜下來就好。儀式感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誘導及一步步達到睡覺目的,讓孩子也好慢慢接受,有個緩衝接受過程。
3.營造全家統一的入睡氛圍
有些媽媽,愛追劇,守著電視一分鐘都不落下,連廣告都不放過。兩集看下來9點半了,這才督促孩子洗澡洗漱,全部完成都至少10點了,再讀個繪本啥的,早就錯過深度睡眠最佳時間點了。還有些父母陪睡的時候自己拿著手機玩,即使關了聲音,但手機的光線也非常影響到孩子的入睡。
所以,當父母的自己都拖拉,捧著手機,盯著電視,孩子怎麼會早睡?如果準時給他們洗澡洗漱,睡前程式到位,調暗燈光,沒了噪聲,孩子也會漸漸習慣。
當然,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不可能早睡,我自己就是一個晚睡熬夜的人,所以,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創創一歲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十點或者更晚睡覺,這一度我讓覺得抓狂。
可是,當我真的把讓孩子早睡當成最重要的事兒,什麼事情都等孩子入睡後再來處理,讓孩子逐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之後,每天早上喊他起床時,他不再是閉著眼睛點頭或者被叫醒後有時會發火,而是每天七點準時醒來,還在被窩裡唱歌。
當然,有了老大的經驗之後,小兒子倍倍在睡眠問題上沒讓我頭疼過。
調整孩子作息習慣不要心急,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接受,每天提早十分鐘到半個小時讓孩子上床,比如孩子現在十點睡覺,實在是有點晚,那麼你第一週提早半個小時,讓孩子慢慢適應,如果適應的好,下週就再提早半個小時。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媽媽會問,關於孩子睡眠有沒有一個標準呢?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睡眠協會(AASM)釋出的兒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時間共識。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下~
具體睡眠時間建議如下:
年齡4-12個月
睡眠時間:12—16小時(含午休)
年齡1-2歲
睡眠時間:11—14小時(含午休)
年齡3-5歲
睡眠時間:10—13小時(含午休)
年齡6-12歲
睡眠時間:9—12小時(含午休)
年齡13-18歲
睡眠時間:8—10小時(含午休)
看看吧,你的孩子睡眠可以保證嗎?
【本問題回答者,黃濤,系二兔動漫、二兔親子自媒體聯盟的創始人,田生萬物創始投資人,夏土冬河樂隊主唱,快樂親子教育倡導者】
-
15 # 小蘋果兒科醫生
這個問題是很多媽媽的困擾。
寶寶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新奇的,同時他們的可塑性也非常強,這個時候應該著手培養寶寶的良好睡眠習慣——好的睡眠習慣能夠幫寶寶受益終身哦。
那麼如何來培養寶寶的好睡眠習慣呢?
1.晝夜分明的作息習慣:現代社會雖然沒有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麼準確,但讓孩子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是很重要的,因為生物鐘和體內激素的調節也還是遵循古老的法則。方法比如晚上換了紙尿褲立馬抱他去睡、如果寶寶不舒服開燈檢查後立即關燈睡覺等等。
2.仔細觀察並記住寶寶的睡眠“提示”:孩子在想睡覺的時候通常會做出一些習慣性的動作(比如揉眼睛、打哈欠、煩躁、玩也不起勁兒等等)來提示爸媽,這時候就要立即會意並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長此以往,孩子的睡眠會越來越好——因為有研究發現在孩子有睏意的時候讓寶寶自己入睡,睡眠效果更好,睡眠質量也更高。
3.白天小憩。孩子都很貪玩,且大腦皮層興奮性低容易疲勞,所以透過白天小憩來讓寶寶充分休息。當然日間睡覺不可時間太長,這樣反而會影響寶寶晚上的睡眠。
4.建立固定的睡覺儀式:當孩子兩三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開始培養寶寶入睡習慣和儀式了,比如孩子想睡覺了,這時候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固定的活動,然後將其放在小床上入睡。每天都經過這樣的儀式或者習慣後,孩子會形成反射,以後只要開始做這些動作孩子就會準備睡覺,從而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反射。
5.獨立入睡。如果寶寶哭鬧,可以短暫安撫一下後即可離開;離開一小會之後可以返回來檢視寶寶是否睡著,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獨自冷靜下來入睡,另一方面也讓孩子知道媽媽就在旁邊而很有安全感。
這些都是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方法。zj
-
16 # 錦鯉媽咪
現在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不愛睡覺,讓家長很為難,下面這幾個方法,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1. 家長是不是睡得也晚
孩子不早睡,是不是家長也不早睡呢?如果家長早早就睡了,家裡一片黑暗的,孩子自然也就沒興趣看電視了。
2. 睡覺別總讓孩子玩
孩子玩起來就會興奮,看電視也一樣,入迷了就會一直看,孩子睡覺前應該讓孩子做一些靜靜的事情,看看書,或者和孩子聊聊天。
3.養成習慣
就像我們習慣刷牙洗臉睡覺一樣,孩子也要培養這種習慣。到時間了,孩子就要去洗漱,然後將燈管調暗,營造一個睡覺的氣氛。
-
17 # 綠葉老師的育兒反思
我先講一個故事。
安安每天上學總是遲到,而且總是在上課時犯困,甚至經常是帶著一對熊貓眼來到學校,作業也不多,為什麼總是睡眠不足呢? 於是老師上門去做家訪,安安媽媽無可奈何地跟老師說,安安晚上總是不肯上床睡覺,一直得玩累了,甚至直接睡著在沙發上或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之後,安安媽媽才能把安安抱到床上去。
老師問安安媽媽為什麼不能讓孩子早點上床呢?安安媽媽說一旦讓安安早點上床,安安就會發脾氣,而且更加不肯睡覺,為了不惹怒安安,想到安安困了後,反正自己就會睡著。所以索性等孩子玩夠了,再把孩子抱上床。如果主動讓孩子提前上床,那一定會與孩子在此過程中發生爭執,和孩子氣氛緊張,而且給自己造成壓力。
老師於是問媽媽家裡頭氣氛是否因此而不緊張的呢?孩子是否因此就不發脾氣了呢?,媽媽茫然地說:不知為什麼,孩子缺脾氣更大了,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
老師接著問媽媽有沒有給孩子制定睡覺的規則呢?比如說什麼時候睡?媽媽搖搖頭說這些都是孩子自己來決定。雖然偶爾也會提醒孩子,但孩子經常會提出晚睡的要求。我若不答應他的要求,他便哭鬧,所以我只能讓他捱到困了。
老師在家訪的過程中間聽到安安媽媽嘴上說的最多的是"生怕孩子生氣"或 "孩子想怎樣怎……"老師於是告訴安安媽媽,這樣子教育孩子,雖然看起來有時少了一個衝突,孩子沒有生氣,但事實上矛盾卻更大了,衝突更多了,孩子不僅不聽話,甚至學會討價還價,因為為媽媽總是會讓步。這種驕縱放任的教育方式容易把孩子慣壞。
安安媽媽不停地點頭,並且尋問老師是否有辦法。老師於是建議安安媽媽召開家會議,在家庭會議上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來建立晨起和就寢的慣例,並提前告知安安媽媽,如果孩子不遵守決定,那麼要採取啟發式的方式提醒孩子,孩子如果再不聽的話,就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比如無論晚上多晚睡覺,早上一定要及時起床,否則媽媽就不會送安安去上學。
最後雖然在執行過程中,媽媽偶爾還會放縱孩子,但是老師總是及時跟媽媽溝通。在老師的幫助下,安安終於做到了晚上及時睡覺,早上及時起床的好習慣,不僅很少遲到,上課精神狀態也好多了。
所以說,孩子看電視不睡覺是誰的錯?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吧!
孩子6歲晚上不睡覺,要在客廳裡看電視,哭了快2個小時,我把他放到床上,關燈跟他說床上睡覺,他就不幹了,大哭大鬧,2個小時後哭累了就睡著了。怎麼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
回覆列表
孩子的睡眠習慣是受環境影響的,而晚睡晚起往往是跟隨大人晚睡的習慣造成。要糾正這種現象,首先要培養孩子能自己入睡的好習慣。其次,要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到了睡覺時間,要給他創造一個睡眠環境,如保持室內光線柔和舒適安靜,不要大聲吵鬧,睡前不要過分逗弄孩子,不要讓他太興奮,也不要講驚險恐怖的故事,上床前讓小兒解好小便。如果孩子一時睡不著,不要嚇唬他。否則,會使孩子睡不好。
再則,要培養孩子按時起床的習慣。如果小兒晚上睡得早,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第二天早晨是容易被喚醒的。
最後,家長不要因為看電視或忙於其他事情,使孩子不按時睡覺,這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早上不要睡懶覺或在被窩裡與孩子逗玩,讓孩子在床上吃早點等,這些無形之中會養成孩子懶床的壞習慣。
一旦孩子有了規則的睡眠習慣,就要保持這種習慣,不要輕易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