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只是杖責馬謖並降級使用,日後馬謖憑才華會重新被諸葛亮重用,馬謖追隨諸葛亮征戰多年,經驗豐富,在諸葛亮死後,馬謖應該和姜維一樣會得到重用。
22
回覆列表
  • 1 # 坐在公交站臺吹風

    誰說馬謖必成大才,誰說的?和諸葛經歷了那麼多次的戰鬥,叫沒有戰鬥經驗?他臨陣更改主帥主張,看看王平是怎麼做的,再看看馬謖是怎樣做的?還有,蜀國哪有那麼多家底給他敗?他自己立的軍令狀能怪誰?這問題問的莫名其妙,這又諸葛什麼事?諸葛他做事歷來賞罰分明,所以大家都很服他,當然,除了情商不夠的人。

  • 2 # 北斗七星2017

    馬謖駐兵街亭,攔截馬司大軍,是當時諸葛亮身邊確無大將所派,是馬謖以自己全家人性命作為擔保,簽訂軍令狀去駐守街亭的,諸葛亮深知馬謖從小飽讀兵書,應該深知布兵排陣之道,駐守街亭應該是不成問題,但是孔明當時心裡還是不踏實,就派王平助馬謖一起駐防街亭,並要求把佈防圖及時報知孔明,誰知馬謖妄自狂大,一個小小街亭還不相信於他,當時就把重兵佈於山上,安營紮寨,王平見狀,據理力爭,可謂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王平只得請求分了一小隊人馬當道安營據守,並繪圖快馬送至孔明,孔明見狀,拍案捶胸,大罵馬謖一代庸才,只會紙上談兵,後來至街亭失守,馬謖留得一命逃回軍中,最後留下史實,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幕,大家試想,雖然說兩軍交戰,忌斬大將與謀士,但軍中無戲言啊,更何況還有一個頭生反骨的大將魏延,時間在孔明身邊討價還價呢?如果孔明當時不把馬謖就地正法,那今後如何服眾,那先帝的託孤之事又如何能實現?馬謖雖然是一代軍事天才,但是持才輕薄,缺乏穩重,既是當時不斬他,也成不了大氣候,無法繼承諸葛亮之位!

  • 3 # 傑迷莊挺

    現在的讀者、觀眾都喜歡將失街亭、斬馬謖都推到諸葛亮的身上,但是,是馬謖自己請令要求去守街亭的,如果馬謖沒有請令諸葛亮點名派馬謖去守街亭那的確是諸葛亮的責任,諸葛亮沒有點名派遣馬謖守街亭而馬謖自己請令要求去守街亭並且立下了軍令狀,如街亭失守甘願守軍法處置!那就怨不得諸葛亮了。諸葛亮知道馬謖沒有實戰經驗所以派有勇有謀的王平作為馬謖的副將,諸葛亮一再叮囑馬謖要當道安營紮寨,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叮囑,拒絕王平的正確建議,導致街亭失守,馬謖罪當斬首,一點都不冤枉!不殺何以服眾?諸葛亮斬馬謖沒有錯!另外,馬謖只適合當參謀人員,不適合領兵,馬謖教條主義,拘泥於兵法卻又不顧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不知變通!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適合領兵作戰。正如粟裕大將所評價的-諸葛亮、馬謖都熟讀孫子兵法,諸葛亮懂得活學活用,馬謖卻讀成了書呆子!

  • 4 # 會拍拖的麻雀

    只能說他該死。言過其實,連劉備都能看的出,更不用說諸葛亮了。奈何沒有可用之人(他信任的),而他又立了軍令狀,沒法只好他了。臨行前還為他說了作戰計劃,為防萬一還派了王平去協助。誰知放棄了原先制定的,又不顧王平的勸阻。可想只會紙上談兵的他,街亭註定失守。正史上記載,吃了敗仗以後還畏罪潛逃了。哎,不殺他殺誰,哪條罪不夠他受的。至於關羽放走曹操那段,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人家重義真性情,有勇有謀將才帥才也。再說了。他還是劉的結義兄弟。真要說劉備最信任的是誰,非他們兄弟莫屬。其次才是亮。真要是動了他,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

    唉唉,他死的真是太冤了,明知道他只會紙上談兵還派他去,可以說必死無疑嘛。從另一個方面來看,蜀氣數將近,可用能用之人少之又少

  • 5 # 小鴻哥

    諸葛亮是不想殺馬謖的,多次流淚就是證明。可是馬謖太不爭氣了,違背諸葛亮安排,還舍水上山。浪費了諸葛亮多年的謀劃,損兵拆將,失去了大好機會。在決定誰去街亭是眾人推薦的是魏延吳懿,用馬謖眾人的不同意的。馬謖成功了還好,失敗不處理馬謖諸葛亮是無法交待的。不處理馬謖,魏延吳懿及他們背後的人能沒意見嗎?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安排,打了敗仗,打敗還跑了。如不處理,日後別人犯錯犯法,諸葛亮如何處置?如何服眾?所以諸葛亮自己砍自己一刀,殺了馬謖。(雖然馬謖是在獄中死的)王平戰前連規諫馬謖,戰中鳴鼓自持,戰後收聚敗兵。然後王平封亭侯,加拜參軍,當營事統五部。王平是唯一沒有處罰反而升官的。這不正是體現諸葛亮依法治國,有功獎有過罰。誰都知道馬謖是諸葛亮的人,怎麼處理可是有無數雙眼睛看著諸葛亮怎麼處理馬謖。所以才有揮淚斬馬謖。

  • 6 # 知未是也

    不斬馬謖,敗誰之過?所以馬謖必斬。如果不斬馬謖,讓其經過戰場厲練,能否成大才,我認為不能!先主曰,謖乃言過其實之人,不可大用。劉備打仗不如曹操,但識人用人馭人絕不在阿瞞之下。從先主對馬謖的評價可以看出,謖乃言過其實之人,即馬是一個嘴皮子還行、愛耍小聰明之人。這號人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見的比較多,這號人小事聰明,大事抓懵,唯書為上,死搬硬套,剛愎自用,缺乏變通,不可開化,這樣的人再鍛鍊,也會難成氣侯。凡成大才者,首先不是一個書呆子,而諸葛亮重用馬謖,對其委以重任,因為孔明也是一個喜歡讀書之人,所以他便重用了喜歡讀書的馬謖,豈不知讀書的人比較多,讀懂善用的人太少太少,這正是孔明悔恨的地方。也許馬謖實踐經驗太少,這也是他導致街亭兵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誇誇其談,目空一切才是馬謖失街亭致蜀敗的根本原因,也是他本性所致。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馬謖再鍛鍊也難以成大器,勝重任。謝謝!

  • 7 # 歷史的天空下

    看問題的處理決斷,要看後果是怎樣的,也要看所處事物是怎麼樣的。這是第一次北伐,這次北伐離穩定南方,已經過了三年,三年準備,軍資豐盛,初次北伐必是志在必得。在戰略安排上還分了趙雲,鄧芝做疑兵,來了個聲東擊西。大軍出岐山,拿下三郡,成果頗豐,如果能穩定戰線,在此做一個根據地,對北伐來說是大大的好處。此時卻因他失了街亭,一切玩蛋,此後北伐再也沒這麼大成果,出漢中伐魏,本身就很艱難,一次不成,讓對手知道了你要搞事情,肯定防著你,你就再無奇兵之用,此後北伐也只好正面相扛,沒有根據地,運糧困難,此後北伐多是糧盡而還。這是當時事情所處的情況,後果是諸葛亮自己也請罪降職。出師之前就曾說過,不效,則治臣之罪,北伐大旗握在手中,沒有成績怎麼辦,你說。

    頭一次北伐想必內部意見不是統一的,這沒想到敗戰而回,有反對意見的肯定更會做文章,事情總要有落地,不殺他是不可能的。記載中殺他時用的字是戮,戮字的意思是侮辱,羞辱,在實際中多是做標準,對某種行為警示,多有給別人看的意思,或著立威。諸葛亮給劉禪留了輔佐的人,說它們若沒有興德之言,則戮等以彰其慢,你看,這個戮就說明,犯了大錯,要終極懲罰,以彰顯這個錯誤,諸葛亮毫無辦法,只能讓他一個背。

    最後關於說不殺之後,好好培養,必成大材,這顯然不符合歷史規律,歷史的走向在那裡。可以這樣告訴你,就算諸葛亮多活十年,蜀國也估計沒戲。各種因素擺在這裡,糾結一個人的作用,太渺小了。

  • 8 # 使用者6572311521

    馬謖必成大才,不知道那個人說的,你怎麼那麼肯定馬謖會成大才。本性中的有些東西很難改變的。從一點我就覺得,馬謖就是經歷了戰爭也不會成為大才,那就是目中無人。不要小看這個弱點,這個弱點才是最致命的。

  • 9 # 滄海一滴

    諸葛亮已經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歷練馬謖了。他培養了一個姜維還不夠嗎?再說姜維也不比馬謖差呀!關鍵在於姜維沒有像馬謖那樣自以為是,嚴重違反軍紀丟失戰略要地街亭。所以馬謖必須斬殺!

  • 10 # 銫媒體

    談馬謖前必須要談賈充。

    當年賈充鼓搗成濟把曹髦砍殺,司馬昭經歷了一次政治危機。司馬家盟友陳家陳泰要求司馬昭斬殺賈充,賈充相當於司馬昭的馬謖,司馬昭不捨得殺,於是把成濟砍了算交代天下。

    實際諸葛亮也一樣,北伐失敗必須有人背鍋。什麼人背鍋就是蜀國內部荊徐派與益州派的談判結果。諸葛亮想殺馬謖嗎?估計不想,捨不得;益州派想殺馬謖嗎?估計也不想,殺馬謖有何用,諸葛亮自裁才對得起北伐失敗。馬謖這個即重要又不重要的人物,剛好又是失敗責任人,是兩派談判的理想選擇。殺了馬謖算砍了諸葛亮一條臂膀,削弱荊州派力量;對諸葛來說棄卒保帥,繼續取得北伐的益州派支援。可惜諸葛亮的權勢沒有司馬昭那麼大,否則殺一個裨將就解決問題了,何必殺愛將。

    殺馬謖跟諸葛什麼軍法完全沒關係,就是政治鬥爭的結果。

    另外再扯下街亭之戰。當時諸葛說過大軍在箕谷皆眾於賊,卻敗給賊,此戰責任在一人爾。有人說是馬謖,也有人說是諸葛自己。我個人認為,諸葛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殲滅曹真的主力,剛好曹真的主力就是在箕谷,而蜀軍兵力是多於曹真的部隊的。只要箕谷打敗敵人,其它戰線都顯得不重要,那麼箕谷的蜀軍主將是誰呢?沒錯就是趙雲。魏軍主力是曹真,偏師是張郃,郭淮等;蜀軍這裡除了說馬謖的先鋒,另外就是趙雲的疑軍,吳懿魏延去接受武都等城,諸葛亮身邊沒兵。那麼蜀軍的主力去哪了?那麼大一場戰鬥蜀軍主力不見了?趙雲的疑軍比敵軍主力還多?這怎麼可能,說明趙軍率領的就是蜀軍主力。被曹真大破,諸葛亮說的坑貨就是趙雲。諸葛為保趙雲撒的一句話。

    結論:北伐失敗諸葛先把馬謖關起來。益州派要求斬殺趙雲,諸葛跟荊州派談判驚動劉禪(趙雲救過皇帝),於是保住趙雲。益州派讓步,諸葛斬了馬謖算是交代完畢,益州派繼續支援諸葛北伐。

  • 11 # 葉公好龍177224125

    馬謖能夠料事如神,你可以說他很聰明,但不能因此斷定他一定就俱備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諸葛亮寧願聽信馬謖而不聽劉備臨終之囑(“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足可見馬謖絕非誇誇其談之人,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及自身魅力,能左右及影響諸葛亮,不然如何讓諸葛亮力排眾議(即“違眾”,不用沙場老將魏延、吳懿)而一定用馬謖為將,專門要讓他去建立功業,可見馬謖確有過人之處。如此看來說馬謖是“智囊”毋庸置疑。設想一下,讓張良、韓信互相交換一下位置,讓張良率大軍去作戰,讓韓信做謀士“運籌帷幄”,會是如何?所以作為統帥,使用人才,一定要把他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才能人盡其才,才是明智的。不然適得其反(會鬧出笑話來)

  • 12 # 偽裝的觀點

    首先,您這判斷哪裡來的?

    其次,諸葛和馬謖背後的蜀漢經不起任何一場不在計劃內的失敗,馬謖失街亭,就是一場不容有失的失敗,既然敗了,必須要有人來負責。

    諸葛揮淚斬馬謖,他未嘗不知道經歷這麼一場失敗,再加以調教,馬謖日後必成大器!

    但是現實不允許啊,不斬馬謖,找不到別的負責方式,若是強留,諸葛的政敵絕對會以此做文章,扳倒他,而他並非代表著自己一個人,而是背後諸多支援他的人和他的下屬。

    綜合起來說,沒有馬謖,蜀漢不會馬上就亡,留下馬謖,諸葛就要面臨很快就死,一大堆人要玩完的命運,隨便換誰,也做不到犧牲自己和很多人去成就一個人,所以,明知道留下他會更好,但是現實就是要弄死他。。。

    人的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孤立的看一個選擇當然是有千百個可能,但是真的讓你到真實情境裡做選擇,你根本就沒有選擇!

  • 13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雖然只是假設性的問題,但前提還是要以歷史作為依據。

    《三國志》裡明白無誤地記載 : 街亭戰敗後,馬謖並未被斬,而是畏罪潛逃了。諸葛亮殺的是李盛、張休兩位將軍。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而且馬謖不僅畏罪潛逃,等諸葛亮死後,又偷偷溜回蜀國當官了。

    另據《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中寫道,“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馬謖是被關進大牢裡,最後是死於獄中。

    而《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又變成:“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同一個人在同一部史書上,居然有三種相互矛盾的結局,這在歷史上是很罕見的。

    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明顯是釆納了最後一種說法,即諸葛亮斬了馬謖。

    斬馬謖確實錯了

    馬謖是從縣令到太守直至當了參軍,一直都是擔任文職或參謀的工作,從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諸葛亮派馬謖當先鋒守街亭,緣於兩人的私交。按現在的話說,兩人就是哥們。

    自從諸葛亮將馬謖調到成都當上了蜀國的參軍後,經常促夜長談。而談論的話題,又多是軍事謀略上的。

    馬謖這個人也確實有點本事,多次向諸葛亮提出建議,均被採納。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對馬謖的器重,更多的是想把馬謖打造成自己的接班人。在諸葛亮的眼裡,馬謖的見識與自己相似,又同是文人,同樣從沒帶過兵,都是滿腹經論具備戰略眼光。

    因此,雖說當時的蜀國猛將如雲,諸葛亮卻偏偏置眾人的勸阻和劉備的遺言不顧,非讓馬謖充當先鋒,領兵鎮守街亭。這無非是想讓馬謖儘早建立戰功,還為了證明自己在用人上眼光獨到。 馬謖在街亭的軍事部署上,沒有重大的錯誤或過失。諸葛亮為馬謖配的副將,是有多次作戰經驗的王平。最初的設想是讓馬謖帶著部隊堅守街亭,拖住曹軍,給突襲祁山的諸葛亮十萬大軍爭取時間,讓曹軍顧此失彼。

    馬謖按照諸葛亮的預先指示,帶領一萬多人(《三國演義》說是十萬,與事實不符。)先於曹軍都督張郃率領的五萬人馬到達街亭。

    結果,馬謖的部隊到了街亭一看,徹底傻眼了。此處原先有個要塞,因為地處偏僻無人看管,早已破爛不堪,這一來就成無險可守。若要堅守的話,除了重修工事別無選擇。而這時,曹軍的五萬人馬轉眼就到,修築工事已然來不及。

    再看看街亭的情況,街亭是一條大路,兩側是高山,大路可以走騎兵。按現代戰爭講,只要提前在兩側的山上埋伏,這地方就是個打伏擊戰的絕佳地形。北面的高山過於陡峭,只適合攀爬,馬匹上不去。而南面的高山有一條路可上,且山頂上有大片平坦的開闊地,馬匹可以上去,部隊也可以駐紮。

    馬謖作為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只能根據戰場的實際情形,作出相應的部署。而此時的副將王平及其黃襲等將領,仍堅持按原計劃堅守不動。馬謖只好以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為由,留下一千兵馬給王平,率剩餘部隊上了南面的高山。

    馬謖的舉動是迫不得已,就算諸葛亮親自到街亭,作為三軍統帥,自然可以有多種選擇來進行修正。譬如放棄街亭,率大軍先行撤退。但馬謖卻不行,他深知這一戰的利害關係,部隊撤回去,除了要接受違抗軍令的處罰,還可能辜負了諸葛亮的一片苦心。況且,堅守在山上,部隊所帶的糧草應該可以應付一段時間,張郃的部隊若經過,自己還可以從上往下利用弓弩滾石檑木來對付,並非全無勝算。若在破敗的要塞堅守,兵力上無法與張郃進行抗衡。

    等一切佈置好以後,偏偏遇上個經驗豐富的張郃,部隊只圍山而不往前走,還切斷了水源,缺水少糧的馬謖只好從山上衝了下來。

    在不瞭解戰場實際情形下,貿然把一個從未帶兵打過仗的文官推到戰場之上。街亭戰敗,作為統帥的諸葛亮應負主要責任。

    而《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既為了樹立諸葛亮紀律嚴明、治軍有方獎罰分明的形象,也要在創作上達到前後連貫的要求。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把街亭失守的責任,全推到了馬謖身上。

    如果不斬馬謖,經過戰場歷練,是否必成大才?

    當初挑選馬謖當先鋒的決定,諸葛亮是不顧眾人勸阻,馬謖打了敗仗回來,諸葛亮受到的壓力肯定不少,最起碼也是用人不當。若不軍法處置,繼續讓馬謖戴罪立功讓其重新領兵歷練,又恐難以服眾。就算以丞相的身份壓下去,還得挑選合適的時機和戰場才敢有所行動。而馬謖戰敗逃回,諸葛亮的內心多少還是會對其評價有所改變,甚至大打折扣。

    反觀馬謖,真要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也未必成才。首戰失敗落下陰影是肯定的,自信不足再加上手下將領末必信任,再讓其歷練,多數也會縮手縮腳。

    如果單從這個角度分析的話,同時亦可解釋為何陳壽在寫《三國志》時,會犯下前後自相矛盾,模稜兩可的錯誤了。

  • 14 # 山村的鼕鼕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並非歷史。三國志記載,馬謖在丟了街亭之後,並沒有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自縛向諸葛亮請罪,而是選擇了逃跑,後來被王平緝拿歸案,直接送到了牢裡去。

    也就是說,馬謖在丟了街亭後,並沒有見過諸葛亮就被下獄了。諸葛亮雖然有下令斬馬謖,但還未到執行的時候,馬謖已經病死獄中了。

    所以,馬謖並不是諸葛亮殺的,也壓根不存在揮淚斬馬謖的橋段。

    有人可能會覺得馬謖有才,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戰陣,只要在戰爭中稍加磨練就能成為一員虎將。我個人覺得這樣說的人,可能是一廂情願。先不談馬謖的才能,就僅馬謖的性格而言,他註定成不了大將。從他守街亭的過程中,他自大輕狂,獨斷專行、膽小畏死的本性一覽無遺。

    諸葛亮在委任馬謖擔任街亭守將之時,千叮囑萬囑咐的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然馬謖到達街亭後,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的把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一個不服從命令的軍人,如何成為名將?

    副將王平進行勸誡,馬謖不僅不聽從勸告,反而引兵法言論把王平罵了個狗血淋頭。獨斷專行的名將有,但向他這樣違抗軍令,還苛責勸諫的部將的又有誰?

    兵家雲“水無常形,兵無常勢,置之死地而後生。”但並不是所有的置之死地都可以後生的。換句話來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無奈之舉,適合與奇異或強攻的時候,並不適合在有絕對優勢下的守軍。

    第一,身為守軍,上到將軍,下到士兵並沒有那種深入骨髓的恐懼感,沒有恐懼感,就不可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士兵的潛力。

    第二:作戰對手,實力強悍,且以逸待勞,並沒有要快速的拿下街亭的做法。只要圍而不攻,街亭自破。

    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一種拼命時期的凝聚,但對手要是不和你進行拼命,你士氣再高,也找不到可以拼命的對手,時間一長,這種拼命的氣勢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是所謂的一而再再而衰,衰而竭。

    馬謖雖然通曉兵法,然卻是紙上談兵,並不能在戰場上靈活運用,他可能更適合做參謀,而不適合獨領一軍,故而難成大將。

    馬謖在請命守街亭的時候,向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但丟了街亭後,不思己過,反倒是畏死逃跑。要想成為名將,需要有不畏死的膽魄,像馬謖這樣,成為大將的膽魄都沒有,如何能成為大將。自己都怕死,又如何能要求士兵悍不畏死,行置之死地而後生之事。

    縱使馬謖不死,也不可能成為大將之才。

    諸葛亮殺馬謖,也並不僅僅是因為馬謖丟失了街亭而伏法。

    街亭是漢中咽喉,街亭失手,整個蜀漢人心惶惶,而蜀漢政權又是有荊州派系和蜀地本土派系組成的。馬謖作為諸葛亮看重的荊州派系的少壯派。諸葛亮若要是徇私免其一死,又如何能讓蜀地本土派系做到令行禁止,嚴明軍紀呢。

    諸葛亮斬馬謖,一方面是因為馬謖違抗軍令,丟了街亭,另一方面是為了安撫蜀國惶惶的人心。另一方面,是為了殺雞儆猴,更好的嚴肅軍紀。

    街亭雖然地理位置關鍵,但卻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諸葛亮派馬謖去守,也是存了歷練他,讓他去戰場上鍍金的心思。只要馬謖按他的指令安營紮寨,中規中矩的排程,再加上王平這道保險。街亭可謂萬無一失,然諸葛亮縱使聰慧過人,卻沒算到馬謖會自大輕狂到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家裡兩個寬頻併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