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藝復興佛羅倫薩的一縷陽光
-
2 # 雨夜構想
確切的說應該是那個時代殺了岳飛
岳飛的死因,罪魁是趙構,禍首是秦檜,但岳飛確實是死在了那個時代之下。
岳飛所處的時代,就是一個殺人的時代。論軍事才華,人品性格,岳飛在今天的社會必將是一個人中龍鳳,在任何一個崗位都可以獨當一面,足以勝任封疆大吏之職。可是在那個時代就算岳飛再怎麼優秀,也就是一個被人奴役的物件,趙構手中的一枚棋子。
岳飛在軍中名望極高,率領岳家軍一路勢如破竹,收復大片失地。就在岳飛準備一鼓作氣再進軍的時候,趙構的十二道金牌陸續送到,召岳飛回朝。其實岳飛已經料到回朝以後自己將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可是皇命在身自己不得不回。如果岳飛執意不回,就憑軍隊在手,皇帝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可是就是岳飛的愚忠害死了自己,也直接導致了宋朝在他以後再也沒有機會收復失地。
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斷送了一代名將,一位民族英雄的性命。這是岳飛的悲哀,也是宋朝的悲哀,更是華夏民族的悲哀。那些在封建禮教的愚昧思想下苟活的生命,把自己的人生前途全部交到了那些所謂的真命天子手裡,讓自己大好的年華出眾的才幹完全毀於一旦。就為了那麼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秦檜,趙構固然可恨,是他們直接殺死岳飛。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殺死岳飛的就是當時的社會制度,和混亂的時代背景,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制約時代發展,矇蔽人民的思想體系。這些才是殺死岳飛的真正凶手。
-
3 # 歷史任人打扮的小娘子
要論岳飛之死,先說說趙構與秦檜之為人。
趙構何等人?皇帝兼大哥宋欽宗要他當河北兵馬大元帥好勤王。金兵破汴梁,靖康之恥。趙構自己在河北開大元帥府,夏天在商丘稱帝。金兵南下,趙構不通知百官與宰相,自己一路從揚州逃到鎮江逃到杭州,一度逃到海上,一輩子都在試圖跟金國請和。
父親、兄長、姐妹、天下、百官、社稷、體面,趙構是都可以不要,都可以拋棄的。所謂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不可謂有生人氣也。
秦檜何等人?都不提他殺岳飛的事,說其他的:
殺岳飛,成和議後,將趙鼎貶去潮州,將王庶貶於道州,將胡銓貶於新州。即便遇赦,也永不再用。趙鼎在流放地,每天都被人監視,奏報秦檜“趙鼎怎樣了”,趙鼎於是絕食而死。
大權獨攬後,秦檜開始盤查言論。浙江與福建發大水,右武大夫白鍔說“燮理乖謬”,被刺配到萬安軍。太學生張伯麟題壁諷刺:“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的父親嗎?”被杖脊刺配到吉陽軍。控制了言論後,秦檜又禁止民間自撰野史,令自己兒子秦熺監修宋朝史書,有做野史者告發。
秦檜有所謂:“益堅鄰國之歡盟,深思社稷之大計,謹國是之搖動,杜邪黨之窺覦。”
秦檜是一個為了結敵國歡心,為了自己的權柄,可以橫行無忌,封殺言論自由的臭流氓而已。
一個是沒有血氣的利己主義皇帝,一個是酷愛搞封殺的權奸流氓宰相。
所謂岳飛太高調不聽話之類,我們看看岳飛是怎樣對趙構的。
平了襄漢,岳飛立刻辭制置使,請讓其他重臣經營荊襄。懂得避嫌。當朝宰相趙鼎,大概不會覺得岳飛不會做人。岳飛年少愛喝酒,趙構讓他到河朔別多喝,岳飛便從此戒酒。與曹成作戰時,岳飛特意叮囑張憲,“誅其酋,撫其眾,慎勿枉殺,累主上保民之仁”。不要亂殺,要成全陛下的仁德。他是處處給趙構留面子。
劉豫兵馬要打來,中興四將另外二位劉光世和張俊慫了,想撤。岳飛當時眼睛有病,但一聽到宋高宗宣召,立刻帶病趕來。他來時,劉豫的兵已經撤了。趙構卻很滿意,親口對趙鼎說:“劉麟敗北不足喜,諸將知尊朝廷為可喜。”他也是知道,岳飛給足自己面子了的。
還有人說岳飛曾經勸趙構立太子。然而,岳飛當時做這事,是出於忠心;他是悄然上奏的,給趙構留足了面子。之後趙構立了太子,岳飛見過後,立刻大喜說中興基業有望。處理得極為精妙。張浚說岳飛的風格是“避寵榮”。他是懂得避嫌的,不斷推讓各色封賞。並不讓自己處於嫌疑之地。
所謂岳飛不聽話,完全胡說八道——此前,趙構可是親自認證了精忠岳飛的。
當然,岳飛有脾氣。但看他脾氣怎麼發的?
劉光世自請解兵符。張浚認為可以將軍隊五萬人移交給岳飛。趙構親自下御札,讓劉光世麾下王德等聽岳飛節制,而且說岳飛就基本代表自己。
朕惟兵家之事,勢合則雄。卿等久各宣勞,朕所眷倚。今委岳飛盡護卿等,蓋將雪國家之恥,拯 海內之窮。天意昭然,時不可失。所宜同心協力,勉赴功名。行賞答勳,當從優厚。聽飛號令,如朕 親行。倘違斯言,邦有常憲。
但之後,趙構變卦,不給了。岳飛覲見,趙構說要留這支部隊保護都城,岳飛無言而退。
岳飛回去自請解軍職,留在廬山,給母親守喪。趙構很不高興,後來跟陳公輔訴苦。陳公輔給皇帝面子,就說:然飛本粗人,凡事終少委曲。
所以所謂劉光世事件,說穿了就是:趙構自己的主意,又臨時變卦;還嫌岳飛不高興了,是給自己臉子看。說到底,趙構就是自己撒潑打滾翻臉不認人都可以,在他心目中,岳飛必須狗一樣的聽他使喚。不聽使喚了,就不好。
趙構是個極其缺乏安全感的混球。
再看看三大將解兵權。
趙構召集韓世忠、張俊與岳飛,解出兵權,在朝為官。三人並無異議,三個宣撫司取消。韓世忠和岳飛都故作閒適,並無怨言。而且岳飛“固請還兵權”,是自己要求還兵權的。
但秦檜和趙構又來了。《三朝北盟會編》中,張俊、岳飛往淮東撫定韓世忠之兵,要讓張俊和岳飛一起去弄韓世忠的軍隊。
張俊跟秦檜沆瀣一氣,就說把韓世忠的背嵬軍拆散混編,徹底摧毀韓世忠嫡系。岳飛則反對這麼做。總之這麼一來,岳飛不肯落井下石,給秦檜和趙構當槍使去坑害韓世忠,就越加讓他們看著不爽了。
所以岳飛與張俊回到杭州後,張俊又被派去鎮江了,與此同時,岳飛遭到万俟卨那個流氓的彈劾,理由是出師慢了。於是岳飛辭職,回了廬山。然後王俊去向王貴告發,說張憲要反;還說是岳飛寫信唆使的,但信已經被燒了。之後張憲與岳雲被擒。之後就是臭名昭著的要搞岳飛了。
所以說穿了,要弄岳飛,是因為趙構和秦檜兩個混球沆瀣一氣。趙構想解兵權順便議和,秦檜想議和順便專權。
至於說岳飛真要反?韓世忠去逼問秦檜時,秦檜說什麼?“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秦檜權傾朝野,拷問如此之久,最後還是“雖不明”。說明確實沒鐵證。到了最後,只能用莫須有搪塞,逼得韓世忠吼“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但凡岳飛真有一點點可以被抓的小辮子,怎麼秦檜抓不出來?所以,岳飛唯一的過錯,就是本身實力太強,又沒有下作到昏君奸臣讓他幹啥就幹啥的地步,在昏君奸臣眼裡,他不夠恭順,沒有像張俊那樣“我是天子一條狗,天子讓我咬誰我就咬誰”。
這就是岳飛為什麼一定要死的原因。
-
4 # 朗朗的鵝雪
從當時的政治環境上說,岳飛輸在了政治,死在了趙構和秦檜手上。
一,岳飛主張抗金,迎回徽宗,欽宗二聖,他的信念就是收復河山,他的口號就是迎回二聖。這本無錯,但是在一心求和的高宗趙構眼中就是錯的,你岳飛迎回二聖,那將置我趙構於何地?此刻岳飛對趙構的忠心在他心中就已經打了問號了。(即使岳飛精忠報國!然岳飛精忠報國的是收復河山,百姓團圓,華夏完整,忠於人民!無奈岳飛沒有當時政治的遠見,看不清封建王朝的政治忠心!)再加之,岳飛手握重兵,宋王朝一貫猜忌武將,高宗亦猜疑岳飛。所以,高宗已有殺岳飛之心。
二,奸相秦檜嫉妒岳飛。以岳飛勢不可擋之勢,收復河山只是早晚的事,屆時功勞蓋過他,職位高過他,名望莫不能及,所以他唯有殺岳飛!
三,當時準備議和,金國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就是這麼個契機,秦檜在趙構授意下,以莫須有罪名將岳飛殺害了。
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臨終前,始將此事告知其子。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岳飛冤獄終於平反。隗順之子告以前情,乃將岳飛以禮改葬在西湖棲霞嶺。淳熙五年(1178年),為岳飛追贈諡號“武穆”,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宋理宗時改諡忠武。
-
5 # 空中流浪者
眾所周知,岳飛當初是被陷害致死的,而害死他的人就是秦檜,但秦檜只是一個執行者,決策還是宋高宗趙構。所以最後岳飛才會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皇上想讓你死,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所以這樣一個朝廷重臣才會這麼輕易的,就被一個文官給陷害了。
原因不外乎就是功高震主,掌握軍權。特別是軍權,這是任何一個封建帝王不允許的。岳飛當時好像掌握了全國三分二的軍隊,而且戰力特高。
宋朝的開國老祖宗就是透過兵變取得的帝位,所以讓宋朝的武將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如:岳飛、楊家將、呼延樓、狄青等等。
-
6 # NatureVoice雨人
南宋初年的岳飛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的被害也成了千古之恨。關於宋高宗與秦檜殺害岳飛的原因,一直有很多的說法。
【說法1】
第一種看法是岳飛跋扈不知韜晦。這一點是有點道理的。確實岳飛是比較剛直的那種,他在兩件事上得罪了宋高宗趙構。
第一件事是岳飛辭職。宋高宗起初答應岳飛把淮西軍交給岳飛,但是過後又反悔了。岳飛一怒之下就辭職不幹,回家了。這件事在宋高宗眼裡就是一種要挾。沒他還真不行,宋高宗當時只能對岳飛好言相勸,才把岳飛重新請回來。
第二件事是岳飛建議高宗立儲。這個是高宗的隱恨。因為他自己沒有孩子,所以引以為恥。岳飛卻偏偏要提這件事,觸犯了高宗的忌諱。這兩件事可以說是岳飛和宋高宗之間的私人恩怨。由於岳飛過於正直不懂迎合,所以高宗不喜歡他。
【說法2】
岳飛要抗金,甚至要迎回二帝,這與高宗的主和主張格格不入,。說的東西是正確的。確實岳飛在這方面沒有能夠琢磨透帝王的心思,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如果二帝還朝後,高宗趙構的皇位該怎麼處置。岳飛是堅決抗戰派,高宗是求和派。這沒錯,不過不能夠構成高宗下殺手的原因。岳飛雖然自負,但還是聽話的。求和也未必就一定要殺了他。
【說法3】
上面說了,即使高宗想要求和也未必就一定要殺岳飛。有人就說,金人要求“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是金人要求的求和的基本條件。
其實也不是。金人當然是希望岳飛死的,當時岳飛是金人最畏懼的對手。不過兩國之間的議和也並不是那麼簡單是金國壓著宋朝亂提要求。兩國來來回回討價還價很多次,也是一邊打仗一邊談判。所以“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只不過是希望,未必就是必須。事實上,岳飛的死是在紹興議和已經簽訂之後的。
【說法4】
岳飛、韓世忠等武將地位極速上升,集軍權政權財權於一身,成了宋朝尾大不掉的包袱。高宗殺岳飛是為了剪除武將軍閥。
這個說法對一半。對的是,在南宋初年的時候,由於戰爭需要,岳飛等武將確實權利很大,成為方面大員。職位是“節度使“,恢復到了五代十國時候的稱呼。
不對的一半是,岳飛並沒有割據的主觀行為和意願。而且要剪除武將,為何韓世忠、張俊等都沒事,唯獨殺了岳飛呢?
【說法5】
以上的各種原因不能完全說錯。不過,我始終認為,高宗殺岳飛不是為了議和,他更重要的還是在執行宋朝所謂的家法,要做到殺雞儆猴的目的。武將的專權是令高宗寢食難安的事情,但他並不會對所有武將都下殺手。他選擇的是對岳飛下手,殺雞給猴看,讓他能夠震懾其他的武將,方便將來駕馭他們。再加上岳飛因為剛直而幾次得罪了高宗。所以岳飛就不得不死了。
宋高宗作為一個皇帝,只圖安逸於南方,而不惜殺死精忠報國的武將,是千古遺恨。岳飛墓前跪著的除了幾位奸臣外,最該跪的難道不是宋高宗趙構本人嗎?
-
7 # 實話常說
英雄岳飛死於封建體制的黑暗和人性的醜惡
生活在“兩宋”時期的岳飛,面對金兵入侵,生靈塗炭,義無反顧地走上抗金的道路,一生的戰功數不勝數。他所率領的岳家軍從幾千人發展到十餘萬人,在與金軍進行的百多次戰鬥中鮮有敗績。尤其是北伐中原,岳飛在河南郾城與金兀朮精銳騎兵發生激戰,大破由金軍侍衛親兵組成的“鐵塔兵”和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柺子馬”,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等地,並乘勝向金軍大本營進軍。這種情勢好轉的南宋抗金斗爭,如果再向前跨出一步,北宋失去的半壁江山就可望一舉收復。岳飛也興奮地對將士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誰知主張議和的投降派趙構、秦檜等人連發12道金牌,將岳飛從前線撤回,解除了兵權,然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和長子岳雲、部將張憲殺害,鑄成了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寒心的千古冤案。這位曾令金軍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抗金英雄,臨死前在供狀上只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留下了對抗金形勢毀於一旦的悲憤呼喊和對奸佞當國的無盡憤懣。
這一天大的歷史冤案,與其說是秦檜一夥的罪惡,不如說是擔心岳飛北伐成功,接回被金軍俘虜的徽宗欽宗父子,自己做不成皇帝的趙構的陰謀。岳飛收復失去的山河,迎回徽、欽二宗,可以挽回宋王朝和漢民族丟失的尊嚴。但對宋高宗來說,卻是一大忌。徽、欽二宗,一個是他爹,一個是他哥,兩人迴歸宋廷後,已在皇帝位置上的宋高宗還不得將位置讓出去?
所以,真正殺死岳飛的,是封建體制的黑暗以及人性的醜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奈何昏主偏安策,空使英雄淚滿襟”。忠奸、善惡對比鮮明,秦檜等人招人唾罵理所當然,只是糟蹋了一堆鑄造這些佞臣的生鐵,掩蓋了佞臣背後更加可恨的苟安的宋高宗趙構。
岳飛傳奇的一生,更多的是悲劇色彩。但他精忠報國、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氣,依然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人們在誦讀他那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時,依然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8 # 摸頭仔
岳飛的死本身冤,而岳飛之死並不冤。封建社會岳飛的死絕不是秦檜所能完全構陷的,想岳飛死的是趙構,而根本原因是岳飛成為趙構的絆腳石。
說岳飛死本身冤,是因為:在多年的抗金戰鬥中,岳飛率領“岳家軍”,連戰連勝,威名大震。但由於宋高宗與金求和心切,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於是奸臣秦檜乃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是年岳飛僅39歲。寧宗死,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自此,岳飛”精忠報國“的高大形象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愛國典範,一首《滿天紅》成為激勵歷代愛國人士建設祖國的精神動力。站在岳飛的立場,一生為國搏命,百戰百勝,直搗黃龍,確被“莫須有”逼死,一杯毒酒赴黃泉,豈能不怨。
說岳飛之死不冤,要站在趙構立場看。封建皇朝,皇帝為大,無論如何岳飛是趙構的臣子,在抗金問題上,岳飛還是應該按照趙構的心意行事。
一是“奉迎二聖”只可說不可做。趙構為凝聚人心,保衛半壁江山,打出迎回二聖的口號,滿朝大臣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幌子,可是岳飛卻“直搗黃龍”,在戰爭上勝了,在政治上徹底敗了。趙構的十二到金牌,從滿懷希望到失望,從失望到絕望,從絕望到猶豫,從猶豫到否定,從否定到恨意,從恨意到殺意,從保命符到絕命符,迎回二聖,趙構如何處之,岳飛功高蓋主,趙構又如何處之。
二是不理解上意。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岳飛沒有找準效忠的物件。岳飛的行為和觀念始終是為了宋朝,可是當時的宋朝以不是北宋王朝,北宋王朝已經敗在“二聖”手裡,而宋高宗趙構是在亂世中開創了南宋。南宋從對外用兵到對內政策都要按照趙構的意思來,如果趙構這一生立志要收復故土,那麼南宋的主要工作就是練兵,北伐。可趙構現在不想北伐,只希望安安穩穩度過這段時期,先要南方這個物產豐富的地方站穩腳跟,好好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岳飛就偏偏不跟著趙構的思路走,屢屢觸犯逆鱗,加之軍力最盛的岳家軍只知岳飛,不知趙構,這也是趙構要岳飛的重要原因。要知道當年的淮西軍變可是讓趙構看到軍權不在手的巨大威脅。
三是妄議社稷之本。趙構因金兵圍困受驚,不能生育,這也就更說明了立太子的敏感性。岳飛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想讓趙構抓緊立個太子,可在趙構沒有明確表態之前把趙伯琮塞到了趙構跟前,這不是帶有點武將逼宮的感覺嗎?這種不把皇上放在第一位的舉動直接降低了岳飛在趙構心中的信任程度。雖然最後趙構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趙伯琮(後改名為趙眘),還在自己在世的時候來了個平穩交接,由此可以看出趙構也怕宋太祖這一支在他死後來個反攻倒算。
可能很多人覺得岳飛“精忠報國”是個大英雄,是個愛國者,這個我同意,站在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岳飛的死是冤枉的,我們也確實需要弘揚岳飛的精神。但是岳飛不是革命家,雖有樸素的愛國之情和對老百姓的同情之心,但是他也自認為是宋朝臣子,講究“盡忠”報國,逃脫不了時代禁錮,否則他完全可以在中原亂世自立家門。既然始終認為自己是趙構的好臣子,又沒有與趙構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麼死的就不冤。
-
9 # 要我的煙火怎麼就這麼
嶽王之死可以說近千年來,我們民族最大的遺憾!!!
關於岳飛之死,最想岳飛的的無非就是趙構,趙九弟!!!自建炎南渡,除了吳介兄弟拼死守住四川。中興四大將也就岳飛,能在正面戰場上橫掃金軍,尤其是第四次北伐,宋金雙方在穎昌決戰,宋朝第一次在雙方成建制下,打敗金朝軍隊!
而且岳家軍的戰力遠在金國之上,岳飛無論在戰術,還是在戰略上的運用,都是當時無人能及的!!!也才有了讓我們這些後人無限的遐想,畢竟當時若趙構放手讓岳飛打,收復幽雲十三州也不天方夜譚!
只是趙構也是衰人一個,先是杜充叛逃金國,在揚州萎了,害得趙構逃到海上過年(也是這時唯一的兒子了)!又有苗劉兵變,讓趙構當太上皇。再有酈瓊帶走五萬左護軍叛逃金國!
岳飛第四次北伐時,總覽天下兵馬(除韓世忠,張浚不受節制)!打的正歡不受趙九弟節制,才有了後來的十二道金牌!
岳飛又是個完美的人,不貪財不好色,趙構已經沒有控制岳飛的手段了!所以岳飛死於功高震主,不受節制!!!
回覆列表
當然是趙構害死的啦!趙構如果不想殺岳飛,就是借給秦檜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殺岳飛。再說樞密使張俊與丞相秦檜是平級,一個是武將的最高級別,一個是文臣的最高級別。都沒有權利管控對方。只有趙構下令,秦檜和張俊才敢動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