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九魚

    下面有幾個方法、可以根據你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點,參考一下!

    孩子表現好時,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獎勵。但是獎勵也是分方法的,好的獎勵措施會讓孩子繼續努力;不當的獎勵不則會把孩子引向錯誤的方向。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獎勵孩子呢?

    物質獎勵。

    很多父母經常用錢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比如倒垃圾一次2塊錢。孩子倒一次,我們給2塊錢,付出了勞動獲得報酬,很公平。那如果有一天我們不給孩子錢了,他就不倒了。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有!

    記得看過一部電視劇,爺爺每次讓孫子倒垃圾都給1塊錢,有一天沒有1塊零錢了,於是只給了孩子5角錢,結果孩子拿了一半的垃圾回來了。

    在孩子的心裡:倒垃圾和賺錢掛鉤了。當他不願意乾的時候,就不要錢了就不幹了。家長的初衷是想用錢的獎勵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以獎勵作為激發孩子勞動的興趣是對的,但是孩子倒垃圾這個勞動,當孩子的焦點始終停留在2塊錢上,即使讓他倒再多的垃圾都不能夠培養他勞動的意識。

    父母偶爾買一、兩次禮物獎勵孩子也未嘗不可,切忌每次都用物質來獎勵孩子。如果每次孩子變現好你就給他買禮物,這種獎勵會直接讓孩子把學習與物質掛鉤,學習的本質會產生變化,變成為得到某禮物而學習,在這種獎勵行為下,孩子不會有長期努力學習的動力。相反,孩子如果通過幾次努力都達不到父母要求的分數又得不到他想要的禮物時,孩子就會說:“我不要我喜歡的禮物了……”從此孩子就會放棄努力。

    無獎勵。

    現在社會壓力很大,很多父母忙著工作賺錢,對孩子的表現不聞不問,學習好壞既不過問也不關心。這種教育環境下,有一部分孩子不愛讀書,不願意學習,也沒什麼進取心,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成績特別差,在班級裡混著;還有一部分孩子是家裡很窮,父母受的教育有限,幫不上孩子也不干擾孩子,孩子從小立志要改變生活,知道學習改變命運,學習是是為自己的責任感,從而發奮讀書,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這種孩子在心理和思想上都比同齡人成熟,而且大部分都是在艱苦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精神獎勵。

    孩子表現好時,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內心的喜悅,為他取得的成功而欣喜,鼓掌;當孩子學習受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要理解和體諒孩子,鼓勵孩子超越自己。

    那麼如何精神獎勵孩子?

    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行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有研究者將表揚分為三種:a.肯定孩子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你很用功。”b.誇獎孩子的成果,如,“你畫的畫真好看。”“你考了100分!真不簡單。”c.對孩子品質的評價,如,“你真乖。”“看你多聰明!”

    研究發現誇獎孩子的成果最有助於孩子恰當的評價自己,正確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從而增強能力和信心。

    例如孩子期末得了三好學生證書,我對孩子說:

    “洋洋,老師有沒有表揚你啊?”

    “那老師表揚你時,你高不高興?”

    “老師給你頒獎的時候你高不高興?同學有沒有羨慕呢?”

    “爸爸媽媽會不會高興”

    這樣的對號來引導孩子,誇獎孩子的成果,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能把學習和他良好的情感體驗連在一起,向孩子傳達的觀念是學習是為了他自己。孩子就能慢慢地從心裡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平時孩子要買他喜歡的玩具時,儘量不要對孩子說“你考得好我就買給你”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要給你買玩具,不一定是你學習好才買給你,爸爸想買給你的時候就會買給你。”有時兒子看到我買禮物給他時會很吃驚:“媽媽,你為什麼買禮物給我啊?”“,媽媽買禮物給你,不一定是你有什麼好的表現,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只要想給你買禮物了,不管你學習好不好,媽媽都會買給你。”孩子就很感動,覺得媽媽對他真好,因為這是他意料之外的禮物。

    精神獎勵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只是口頭表揚,家長還可以透過成就感、自主選擇、獲得更多的自由等方式來驅動孩子的進取心,幫助孩子建立內在的驅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都是怎麼追到你們物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