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秋筆談

    這句話即是宋室的祖訓,也是宋朝的基本國策,為大宋帝國之後的輝煌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後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的國策道理是一樣的。

    那麼,“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家訓是如何影響大宋帝國運轉的?

    1、營造了開明寬厚的政治環境,孕育了一流的治世理念

    “不得殺士大夫”的意思是要尊重讀書人,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和理念,讓他們不必擔心來自政治方面的阻撓和迫害,激發他們匡扶正義、關愛蒼生、效忠國家的獻身精神,包括不殺上書言事者也是一樣的道理,鼓勵讀書人進言獻策,促進國家的良性健康發展。

    在這一政治理念的指導下,北宋文人以天下為己任,他們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心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積極入仕、報效國家。

    最難能可貴的是,寬厚的政治環境,孕育了一流的經世理念,包括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虛君制度”,進一步約束了皇權。宋朝人認為,“天下者,中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這種開明的政治理念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2、激活了社會學術思潮,豐富了華夏人文內涵

    得益於寬厚的政治環境,民間社會各種思潮非常活躍,產生以理學為主體的宋學,同時洛學、新學、蜀學、心學與浙東學派等都大放異彩,催生了宋代知識分子的創新思想,宋代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先秦諸子以後又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成為儒學發展的又有一個巔峰時期。

    3、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成就了大宋的繁華

    政治環境寬容、社會思潮活躍,民間條條框框社會禁忌比較少,又進一步促進了市井文化的繁榮,有宋一代,無論詩詞、音樂、繪畫,還是瓷器、書法等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尤其是在商業經濟、民富方面,沒有一個朝代可以和宋代相比。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思想、經濟與文化最繁榮的朝代,離不開趙匡胤立下的這個祖訓。

  • 2 # 曹老師xixi

    一、“有志者事竟成”——漢光武皇帝 劉秀

    故事:劉秀對大將耿弇受傷仍然堅持平亂的稱讚。

    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漢昭烈皇 劉備

    故事:劉備在病逝前,對太子劉禪遺照中的囑託。

    三、“以銅為鏡,以正衣冠,以人為鏡,以知得失”——唐太宗 李世民

    故事:唐朝宰相魏徵去世後,李世民的感慨。

    四“人有善惡之分,無貴賤之別”——清世宗 胤禛

    雍正皇帝在避暑山莊對制度改革的訓誡。

    古代很多英明的皇帝其實都留下了涉及勸誡的言語,我覺得這幾句人人都知道,而且還很積極,我認為影響力很大。

    還有一些皇帝留下的名言,雖然比較流傳,但並不積極,比如魏帝曹髦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宋太祖趙匡胤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還有晉惠帝司馬衷的“何不食肉粥”。

  • 3 # 歷史之談

    民之所所欲,天必從之(周武王 姬發)

    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周成王 姬誦)

    克左右亂四方(周穆王 姬滿)

    參堯舜,下配三王(漢武帝 劉徹)

    夙夜憂危,思改其弊(晉元帝 司馬睿)

    以人廢言,君子斯戒(梁武帝 蕭衍)

    民間情偽,鹹欲備聞(隋文帝 楊堅)

    為政之要,務全其本(唐太宗 李世民)

    講信修睦(元世祖 忽必烈)

    綏懷諸國,薄海內外(元成宗 鐵穆耳)

    先正紀綱(明太祖 朱元璋)

    違者詰治(明孝宗 朱祐樘)

    擾民行私,無異動奪(清世祖 愛新覺·福臨)

    君臣惟崇儉樸擾民行私,無異劫奪(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

    ..............

  • 4 # 神鉦迴響

    中國古代自北宋時期,各官署的大堂前都矗立有“戒石坊”,上刻有"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的警示語。目的是對吏勤政廉政進行警示,要求官吏進出熟規,銘記不忘,也稱“觸目驚心坊”。

    那麼,這四句詩出自哪裡呢?原來出自於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親自撰寫的《頒令箴》。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34年,後蜀孟知祥稱帝后,為了酬謝昔日患難與共一同打江山的將相大臣,給了他們諸多寬厚的特殊待遇。然而這些官吏藉此機會肆無忌憚地害民虐庶,搜刮民脂民膏。如:掌管禁軍張業,後任丞相,在家裡私設監獄,專用殘酷的刑法對後蜀百姓橫徵暴斂,百姓對官吏非常痛恨。

    孟昶繼位後,為整飭吏治,也鑑於前朝國君王衍因吏治腐敗而亡國的前車之鑑,於廣政四年(公元941年)親撰《頒令箴》24句:"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惠綏。政存三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朕之爵賞,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頒於郡國,提醒官吏自己的俸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老百姓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要愛民為民,公正廉潔,秉公辦事,不能徇私枉法,欺負老百姓,更不能貪贓枉法,魚肉百姓。

    孟昶執政時,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孟昶還題寫了中國第一幅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後蜀後被北宋滅亡,雖然只享國32年,但孟昶卻留下振聾發聵的治世名言。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戒石銘”至今對我國的黨員幹部仍有警示教育意義!

  • 5 # 歷史微觀細說

    我覺得是唐太宗常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的原始出處是荀子說的,他認為人民與君王的關係是君舟民水的關係。經唐太宗引用並在治國理政上有一些具體體現,這句話逐漸成為歷代統治者告誡自己不良行為的警示格言。

  • 6 # 小高讀書

    【康熙的教子庭訓中有曰“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

    教子庭訓即是家庭教育,他告訴兒孫事物有它的發展規律,經歷一個階段就會跨越過去,在對人對事時,不要因小事大動干戈,要善於管理情緒。

    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化繁為簡、通俗易懂,至今仍被世人廣泛應用。

    康熙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胸懷和眼光,和他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他的生母不得順治皇帝恩寵,所以出生時也並未得到父皇的太多關心。也正因為沒有太多庇佑,自5歲發矇開始,他就勤奮讀書,早出晚歸,從未中斷。7歲得了天花,僥倖活下來,8歲父親離世,9歲喪母。之後他更加努力,專研儒家經典,練習騎射,不恥下問,甚至因為學業太過繁重而咯血。磨練,造就了他的自立、自強。

    另外,康熙的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在他的成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激勵他要有抱負、有作為,教育他要“寬裕慈仁,溫良恭敬”,所以,康熙的性格中疊加了雄心壯志、胸懷豁達的因素。

    事實證明,早年磨難、個人勤奮、家庭教育的影響最終讓康熙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驅逐沙俄,大力發展經濟,開創康乾盛世。

    當然,個人努力,家庭薰陶,歷經困難挫折,不會讓人人都成為康熙那樣的人,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條件,在成長以至成功的道路上也必不可少。

    人生路,各人走各人的,但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以及對待萬事萬物的態度,對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大有裨益。

  • 7 # 竹史鐵驪

    帝王治世名言就有許多,但那些所謂的君王之道,離平民老百姓真有點太遠,遙不可及,啥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其實聽聽也就算了,一般咱們也就是修身齊家算齊活兒了。

    可其中唯有兩句,一聽真的就感覺特別接地氣。不一定要帝王將相,對普通人也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由小及大,對後世影響也特別的深遠。

    這兩句都來自漢朝:一句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來自劉備臨終遺囑。一句是:“有志者事竟成。”來自劉秀《後漢書》。我想不用解釋,應該都知道,這就是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作用了。

    劉備給他兒子留的遺言,最重要的話竟然是教他,別瞧不上那些不起眼的好事,壞的事再小也別幹。這是自制向善。

    這兩句不知算不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真是讓我不禁對劉備這個人,再次刮目相看,也不禁暗暗反思自己,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一點。自律,為善,也許就是成就高質素人生最重要的兩個品質吧。我真心覺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教人自律的話,都沒劉備這句走心。

    劉秀的話是誇他一個手下耿弇:“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這話得合著上句一起看,從一個全域性者的高度,認為自己並沒能給到下屬足夠的支援或百分百信心,促成事情完成的,正是你堅韌不拔的意志,誠意滿滿。

    不得不說,這也太會鼓勵人了,連我們這些千百年後的局外人都給深深鼓勵到了。吹吹打打就不必了,至少我們可以就此肯定,有志這件事,它多多少少應該還是有點小用的。

    說話的藝術也許就是這樣吧,越簡單就越高階,越謙和越有檔次,大漢朝,還是很有文化底蘊的。不僅教做人,還教說話。

  • 8 # 大江侃歷史

    我覺得三國時後蜀漢皇帝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的影響最大。

    這句話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目的是勸勉劉禪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我都熟知的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個孩子,很小就沒了父親,因此母親非常溺愛兒子,有一次,兒子把鄰居家的針偷了回來,鄰居知道後便過來討要,但母親不僅沒有責怪兒子,反而千方百計地為兒子開脫,後來兒子長大,變本加厲。最終因偷金而被判死刑,臨死前,兒子滿含熱淚地對母親說:“小時候要是你不縱容我偷針,現在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下場!

    每個人的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所以平時我們做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深深地影響著自己的未來。是選擇惡小而為之,還是選擇善小而為之;是選擇惡小而不為,還是選擇善小而不為,的確關係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

    所以,我覺得三國時後蜀漢皇帝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的影響最大。

  • 9 # 房蘇州張磊

    曹操煮酒論英雄

    劉備在依附曹操時,曹操約劉備喝酒閒聊,曹操問劉備當今世界誰是英雄,劉備假裝不知。故意提起袁紹、袁術等以轉移曹操視線。誰知曹操對袁紹等人早有成熟的看法,他認為袁紹“多謀而無決,幹大事則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不算英雄,並直接了當地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當時的劉備窘迫到寄人籬下的地步,而曹操卻一眼看出其為英雄,後來果然與曹操三分天下,可見曹操確有知人之明。

    朱元彰評論陳友諒、張士誠。元末群雄割據時,朱元彰恰被陳友諒與張士誠夾在中間,西邊陳友諒,東邊張士誠。在討論先打誰時,有人提議先攻實力較弱的張士誠,再打陳友諒。朱元彰在分析了形勢後認為,張士誠性懦,打陳友諒時張必旁觀。陳友諒高傲、性燥,如果攻打張士誠,陳友諒必抄後路來攻。因此,要首先攻打強敵陳友諒。果如朱元彰所言,朱元彰攻陳時張袖手旁觀,終於使朱元彰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拼掉了陳友諒。

    宋太宗

    宋太宗識呂端。呂端歷仕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面對皇帝,他一向直言敢諫,“得嘉賞未嘗喜,遇抑挫未嘗懼”。就在宋太宗打算重用呂端的時候,卻有人反映他“為人糊塗”。早已看準了人的宋太宗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他任宰相期間,正值北宋與西夏交惡,北宋軍隊俘獲了西夏首領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本已決定將其問斬,呂端卻堅決反對。他主張善待那位老太太。宋太宗採納了呂端的意見,果然收到了爭取西夏人心的效果。在宋太宗逝世、一些大臣串謀廢黜太子而另立皇子為帝的緊要關頭,呂端不動聲色地採取多項有力措施,迅速穩住了局面,使太子得以順利登位,避免了一場迫在眉睫的動亂。

    劉備看馬謖。馬謖極聰明但華而不實。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問諸葛亮對馬謖的看法,諸葛亮還認為馬謖通曉兵法,精明強幹,是個人才。劉備說:馬謖言過其實,終無大用。後來諸葛亮還是啟用馬謖去守街亭。馬謖死啃兵書,硬背教條,不聽從有實踐經驗的王平的勸告,終於痛失戰略要地,被諸葛亮揮淚斬首。

  • 10 # 那段影視JJ

    縱觀歷史,治世賢君也不在少數,如我們所知的: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康熙、雍正等都是治國有方,勤政愛民,創造出強大盛世的皇帝。

    而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說過的那句治世名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表現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體現出了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等的賢君之道。

  • 11 # 沒聽過你心事

    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對曰:“天地草昧,群雄競起,攻破乃降,戰勝乃克。由此言之,草創為難。”魏徵對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亂,覆彼昏狡,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天授人與,乃不為難。然既得之後,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恆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則難。”太宗曰:“玄齡昔從我定天下,備嘗艱苦,出萬死而遇一生,所以見草創之難也。魏徵與我安天下,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所以見守成之難也。今草創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者,當思與公等慎之。”

  • 12 # 九頭鳥漫談文史

    在古代,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也理所當然的要成為道德標杆,他們的言行都會對整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我們的先輩們有記錄歷史的習慣,皇帝的言行更是特別要專門記載的,因此,很多皇帝的言行能夠完整的儲存下來,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在中國古代的所有皇帝中,我認為唐太宗李世民不斷強調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影響最大。

    這句話不是李世民的原創,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發明人是孔子,在戰國時期出現的《荀子·哀公》和孔子後人編纂的《孔子家語》中都有相關記載,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孔子的影響力雖然不輸於了李世民,但後人記住這句話卻是因為李世民的緣故,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李世民所講的“水”是泛指老百姓,其實未必。

    從中國歷史的程序上看,廣大最普通的老百姓確實是一個王朝從興盛到衰亡最根本力量,從秦朝開始,普通老百姓代表的“水”不斷的在顛覆君王代表的“舟”,從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不管他們的初衷和成功後的行為是什麼,這些底層民眾引發的反抗都能影響到一個強盛王朝的敗亡。

    不過,“水”對於皇帝來說雖然很重要,但至少在封建王朝時期,這個“水”的含義還未必就是普通老百姓,即使他們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無數次讓君王們難堪。孔子的原話倒是點明瞭“水”是“庶人”,可在李世民的感悟中,就未必真覺得“水”是“庶人”,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和唐朝的社會形態有莫大的關係。

    在唐朝,還是屬於貴族政治時期,世家、門閥等控制住了社會上的方方面面,權力、資源、土地、知識全部壟斷在貴族手中,李家皇室也只是他們的代言人,或者說是貴族中實力最強的一家。普通老百姓是無法對皇帝的寶座和統治造成任何威脅的,即使唐朝是建立在農民大起義顛覆前隋的基礎上。

    別看隋末到處都是所謂的農民起義,可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起義全是貴族在掌控,大家最熟悉的瓦崗寨起義到最後換上的領導人李密也是貴族,因此,隋末的這些起義只是當時的貴族內部更換掌控者的一種有效方式而已,“水”也只不過是貴族手上的炮灰,和唐末、元末、明末的農民起義相比,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水”既然對皇帝沒有威脅,那唐太宗李世民為何又要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從唐朝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李世民所說的“水”可能指的就是貴族,而非普通老百姓,實際上,在唐朝之前,不管是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也好,還是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也好,最後的獲利者都是貴族,也只有貴族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把皇帝真正拉下馬。

    至少在李世民執政時期,民這個“水”要是翻起風浪,最多隻是讓皇帝受點顛簸之苦,而貴族這個“水”要發起脾氣來,才真正的能讓皇帝頭疼,因此,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李世民的這句名言中的“水”很大可能就是指支援他統治權力的貴族們,是指的關隴貴族和“五姓七望”,也只有這些貴族們才能顛覆李世民這架“舟”。

  • 13 # 山人聊歷史

    中國封建皇帝大大小小几百位,見諸於史書記載的治世名言雖然不少,但對後世有影響力的畢竟不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恐怕要算唐朝唐太宗留下的一句名言。

    該名言句子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意思是: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按現代語法修辭看,唐太宗的這句話,用了類比法,先以照鏡子可以讓人把衣服穿戴整齊這種看似平常的行為,進一步開發“以史為鏡”到“以人為鏡”的現實意義,表現了唐太宗李世民對如何治世的感悟和對魏徵人品的高度讚賞。

    唐太宗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好皇帝之一。史載唐太宗李世民喜歡並善於納取各種建議,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的道理。其直諫大臣魏徵曾上疏數十,當面指出過失,勸太宗宜內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難得是李世民竟能“從諫如流”,致有後世盛讚“貞觀之治”的清明政治局面。因為“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蘊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它警醒後人:對於個人來說,就要把品德高尚的人當做鏡子對照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取長補短;對於治理國家,要以歷史為教訓,就可以知道世間興衰更替的規律,做好事為人民造福,鞏固統治政權。所以唐太宗的這句治世名言對後世影響極大。無論史書,還是名言、格言、警言錄都少不了這句話, 一些有作為的社會各界人士,往往把它作為座右銘,請書法家書寫慎重裱褙掛在會客室或廳堂顯眼。

  • 14 # 於光亮1969

    三國時期劉備去世前曾經留下一段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對於中國官場文化有著重要影響。不管劉備是出於真心,還是一種姿態,這句話對於一般官員的道德修養還是起著正面引導作用的。起碼它比曹操的“寧使我負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負我”的道德取向要高明的多,也積極的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一根魚竿上千,魚漂上百,釣一場魚從幾百到上萬,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