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良7786
-
2 # 語文偷懶君
說的特別好,我也是非常認可。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你不讓我感受一下,怎麼證明我就錯了,你不讓我受苦,我怎麼知道苦原來是這個味道。
所以,確實是說和做,感受不一樣,就像大家都知道創業會失敗,但是但是大家還是前赴後繼。
所以,我覺得能不能有一個虛擬技術,先讓我們感受一下,然後再聽這句話是不是效果更好,更有說服力。
-
3 # 華4402
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文字》。但卻從古到今被文人墨客引用。
大意:良藥多帶苦味、但卻有利於治病。
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不怎麼受聽,但有利於教人改正缺點。
現代引申旨:人要勇於接受批評教育,正確對待批評指正。雖然話不怎麼順耳,但有助於我們的一言一行。
-
4 # 宇宙時空聯盟
理論上是對的,實際應用時也可能會被當事人經常用錯了!
很多人會把毒藥當良藥去要求自己的親友必須吃下,都以"都是為了你好"之名義去毒倒親友才放心了!
-
5 # 時光情書cc
在學生時期,老師難免會對你進行責罵。無非就是考試成績的不理想,現在回想起那時都是老師的關愛啊。正所謂嚴師出高徒,老師的責罵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放棄自己。
2.離開學校馬上對接的是工作,工作最難應付的莫過於上司的無理要求,這裡的上司領導其實可以分為兩種人:欣賞你和討厭你的人;欣賞你的領導對你的要求會很高,有時候你一點沒做好就會面臨謾罵以及教育,這時候需要自己判斷上司到底是要培養我還是單純的拿自己出氣,所以平時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合格的上司是很重要的事情,影響未來的工作待遇;另外一種領導就只是單純看你不順眼討厭你罷了,這種人在現實中並不少見,這也是工作和學校最大的區別,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3.進入社會除了工作你還需要關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這時候有一句名言就不自覺又由腦中冒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我已經深刻印在腦海裡了,很多事情只靠著知識是無法完美完成的。工作除了不停的學習還需要積累經驗,技術性崗位經驗的積累會是以後最大的財富。
-
6 # 邁科破碎錘
忠言不一定逆耳,也不一定利於行。忠言只是忠心之言,不一定是正確的,觀點也不一定科學。良藥不一定苦口,也不一定利於病,關鍵是看藥性與是否使用得當。否則醫生的作用就可以忽略了,這怎麼可以呢?
-
7 # 使用者悟真如
我小時候父母常對我說:“有人罵你要感激,有人誇你要警惕!”想要害你的人多數用甜言蜜語來引誘,說出來的話都是很好聽;反之多數忠言卻逆耳,帶有批評的口氣;但對你前行有好處。
-
8 # 龔鼎皓
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良藥並非需要苦口。在實現言語表達功效上,訊速讓人接受成效最高。在治病的過程中,讓病人的痛與苦最少,是良策。
逆耳也好,苦藥也罷,沒有更好的選擇時,治病是迫切的根本。
-
9 # 扁舟一葉27704241
這個當然沒錯。但忠言一定要逆耳,良藥一定要苦口嗎?為什麼不能說順耳忠言?你看良藥已經包裝上一層糖衣或膠囊了,那忠言為什麼不能也包裹上一層“糖衣”——說得順耳,委婉,好聽一些,讓人家能欣然接受呢?
-
10 # 夏冬初
韓非同學二千多年前就把話挑明瞭,忠言說給誰,誰聽呢?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後世有多少故事,不是這樣翻版嗎?
-
11 # 笑對明天817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這兩句成語的大概意思就是,一個人有不好的錯誤的行為,別人給出的建議和忠告雖然不好聽,聽起來會很刺耳但是聽進去了,改變了自己的錯誤行為,在今後的行動就不會犯錯,做各種事情才會順利。在生活中,能治病的藥吃起來都很苦,但是能治病,勸誡和忠告的話都是難聽的,但聽進去了就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我們村有一個比我小兩歲,從小就逞強鬥狠,鄰居們對他說:你娃兒這麼逞強,什麼事你都爭個輸贏,又不講道理,長大了會危害社會,會進牢房的,他媽媽經常罵他說他,依然我行我素,九十年代在福建搶劫致死人命,判死刑從逮捕到槍斃他家人都沒有去看過他。都說他從來不聽勸告,造成這樣結局是自找的。
所以有時不聽勸告時,人們都會講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好自為之吧。
-
12 # 建築工人聯盟ZLK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或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當年漢帝劉邦十萬義軍攻破嶢關,在藍田大敗秦朝關中守軍,領先天下義軍,進入秦朝的咸陽宮後,劉邦留戀宮中的美色,這個時候,張良入宮直諫,很嚴厲地批評了劉邦一頓,並且說了這麼一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劉邦這才聽取了張良忠言離開了秦宮,命令軍隊開出城市,不許擾民。從此得到了百姓的擁戴與支援!建立了漢朝。
-
13 # 簡單的人945
謝邀,首先是兩句名言,忠,忠誠,忠敬比如說自己對上輩說話辦事都是以忠敬和忠誠去做的,反過來無論是長輩親戚對你的親和對你成長或辦事都為自己好所說的話,我認為都是忠言。逆耳,我認為是自己不聽或者是不按照長輩和關心自己的人說的話去做,所以就不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我覺得對,沒法解釋。
-
14 # 手機使用者6937527238
不一概而論,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以接受為準則,藥也放糖或膠瓤包著。
事實上大多是在罵狠話,罵可以是殺,殺人用良藥粉飾,中國式的毒,何其毒矣!
-
15 # 教育原理
這兩話,從表面上說是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是言行思想,另一個是身體機能,可以分開說一下。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變一個人是有多難,一個人的改變,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習慣、有品性還有價值觀。說到這兒,難免有人會疑問,是啊,為什麼要改變?為什麼?所以這就有一個普世的價值觀、一個衡量的標準橫梗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人生在世,人並不是孤獨,存在的,我們不僅是一個自然人,更是一個社會人,站在生命的角度,人類是其中一個物種,每一類物種都有他的生活品性,都有他的處事標準,都有他的行為準則,而且從生物鏈的角度,鏈上的每一層生物,千百年來的物競天擇,形成了自己物種獨有的特點,這就是這個物種普世的價值觀,個體若想生存,若想改變,通常是不被允許的,這條法則不僅有利於種族的繁衍,也有利於物種的生存。所以從人類的角度,尤其是古代的教育,三綱五常,風俗倫理,無不在塑造著一個人,無不在改變著一個人,尤其在代表著制度,代表著傳統,代表著倫理當老人面前,他們的諄諄教誨,聽者往往不厭其煩,這就是所謂的“忠言逆耳”。現代的教育,更加傾向於人性化教育,尊重個性,尊重人性,但這並非沒有一個底線和原則,而是底線和原則更加的深沉,也更加的寬鬆,比如忠孝是難以改變的。
第二句,良藥苦口利於心,機體被侵蝕,往往是在被口蜜腹劍的背景下形成的,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也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所以人是感覺不到痛苦的,而透過日積月累量變質變,最終機體的痛苦會呈現,所以要挽救機體,就得服藥,而要考慮藥性,就得忽略口味,要考慮效果,就得忽略過程,在機體被侵染、侵蝕的過程中,所有享受到的舒服都要變成痛苦,來一飲而盡,這就是這句話帶給我們的人生道理。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後半句是敘事,前半句是講理,所感悟到的道理,我感覺人生一輩子,苦難和幸福都是有定數的,前半生承受了苦難,後半生就要享受幸福,而如果前半生享受幸福,後半生必然要承受苦難,沒有誰會可以一輩子享受幸福,也沒有誰會一輩子承受苦難,上天是公平的。
所以,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有敬畏和謙卑的思想,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勇氣,更要有反省和改變的意識,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要有一個人生的高度,來接納,來理解,來踐行。
-
16 # 東風先生987
這兩句話確實給予能夠接受的人很好的幫助和啟發,在生活中也有人會不接受這兩句話的用心良苦!希望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逐漸豐富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習好並達到理解這兩句話的精華。
-
17 # 山水常相守
不管是家長,老師,師傅還是同事和鄰居有時會聽到對某人的勸告和訓斥,被訓斥的人則常會感到不舒服,或難受,或煩感。
被訓斥的人至少當時很少能認識自己的過失或錯誤,有的人甚至起了反心。這樣的感受誰都有過,我也一樣,因為當時的心裡來不急思考自己的對錯和別人訓斥的用心。
通常情況下能訓斥你的人,往往是關心你的人,而這些人也往往以暴力的語言提配和警告你,讓你趕緊改錯,可是有的人從來不想跳出自己的錯誤圈,別人的訓斥變成了仇恨。
所以,在人的社會里就出現了;順的好吃,橫的難嚥,黃蓮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的,多少人死在夢中的怪象。
-
18 # 婁200736793
古人的生活所得經驗。有道理,而且還是實質性質的。然而,現實卻難有名主,這可能是我們文化的劣性。不論什麼人,用什麼途徑,一但登頂,對於笑臉和甜言蜜語,都如枕,那個愛啊!讓人迷惑。所以,輪迴是大道,無解,無破。
文化!是沃土,更是歸宿。社會!需要文化,但其支撐點必須是制度。制度獨立於文化之外,不易!中國文化!特重情,而制度呢?則忌情!兩相撞,結局在人,無樣。
-
19 # 南海180538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這從本質上是對他人、提醒或者說出謀劃策、有的也是一種警告、讓人醒悟過來。
由於生活與工作環境、地位、位置人與人之間觀點不一致、對未來想法也有差異。在這樣情況之下人的觀點不統一、立場也不一致。此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就不能發揮作用。甚至還可能反目成仇。
-
20 # 阿蓮137767579
每個人的脾氣,性格,愛好都不一樣,說話的時候也得要動動腦子啊。既然是幫助別人,總是希望對方能接受吧。所以說話的時候得注意方式方法,把事情辦好,辦成功。
回覆列表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此話應該是一帖人生最好的藥,它能使人進步及治好病,遺憾的是現實往往相反,如果這樣做了一定適得其反並會得罪很多人,總之還的對人對症下藥出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