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希望知道的父母積極發言交流,以供學習。
5
回覆列表
  • 1 # 小也說好物

    如何看待、應對孩子受人欺負?

    1、孩子之間的小矛盾離不開“爭”和“奪”,隨著逐漸進入社會和集體環境,學會與他人相處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要在孩子3歲秩序敏感期的時候,加強孩子規則行為意識,引導孩子遵守紀律準則並強化他們的是非意識。讓他們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這點對孩子世界觀的形成有很大裨益。

    2、沒有可以真正打回來的“面子”,小孩子之間沒有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翻翻歷史,槍林彈雨的背後有多少遺留問題最終很難解決。

    大人們不要激化矛盾,孩子們之間的生氣打鬧有時就是一種相處不和諧的表現,他們的世界很單純,今天打了明天就好,小孩兒的臉六月的天,所以不要把孩子的行為想得太過複雜,讓他們自己學會相處才是解決矛盾的良策。

    3、要讚賞不願用武力還擊的孩子,不要譏笑他們沒本事。這種孩子內心善良,他們明對錯,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會以惡制惡。這不是懦弱,是孩子心底留有美好的種子。

    但也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求助,向家長反映,不要簡單的自我壓制,不要過於忍讓,要想辦法解決,塑造堅強的性格。

    4、家長要讓孩子儘量遠離暴力孩子,多結識友善的玩伴,形成合力,一旦有人被欺侮,大家一起去抵制暴力行為,團結才會力量大。

    5、孩子們之間產生矛盾,也能讓他們逐步瞭解社會規則、慢慢感受如何跟他人和諧相處。產生一些分歧也讓他們有機會深入瞭解彼此,熟悉一些處事方法,逐步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透過不斷磨合、自我調整,也讓他們親自獲取到與人相處的友好之道,這對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不是壞事。

    6、即使孩子受到一些委屈,家長也要保持冷靜,你的處事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切莫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緣由後再確定應對之策。注意與幼兒園老師多溝通,與老師一起尋求教育之途。

    冤家宜解不宜結,客觀向孩子們分析他們各自態度、行為、解決方式的合適與不合適之處,積極化解孩子們之間的隔閡,化敵為友,讓孩子感受到寬宏大量和積極處事方式,孩子也會變得融通和善,長大後會越來越省心,懂得將心比心。

  • 2 # 帶蝸牛去散步

    朋友家的兒子現在是幼兒園中班,好幾次接孩子回家的時候都感覺到小傢伙悶悶不樂的,很不高興,有時候還會突然鬧著不願意上幼兒園,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會說夢話,手腳亂動。朋友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問清原因後,朋友就告訴兒子“被欺負之後要知道反擊,這是一種態度,否則別人就會認為你弱。以後打不過也要打,一直打到他不敢跟你打為止。把他打壞了,爸媽帶他去醫院,不用你管。你只需要讓他以後不敢再惹你就行了。”朋友說兒子剛開始還是有點怕怕的,後來那小子確實把他惹急了,他們幹了一架,兩個人勢均力敵。從此以後,那小子惹別人也不惹別人也不敢惹朋友家的兒子,更好笑的是兩個孩子慢慢地成了朋友。

    有些人會說不是讓孩子以和為貴嘛,以暴制暴肯定是沒法解決問題的。確實我們不提倡武力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永遠是最優雅的勝利。但是如果溫柔的助攻幫不了孩子時,你至少要讓孩子明白人不能太過懦弱、妥協和膽怯。要引導孩子,讓他知道很多事情其實是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的。

    為了避免孩子長期在幼兒園受欺負,以下這幾點你還是很有必要做到的。

    安撫孩子

    當孩子回家後,向你說起在學校打架的事情時,媽媽不要在不瞭解具體過程的情況下批評教育孩子“上學不能打架,要團結同學”“老師最不喜歡打架的孩子”……要知道孩子現在肯定會感覺很委屈,媽媽應該先安撫孩子,告訴他“不要傷心,媽媽會幫你的”。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會信任你,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也願意告訴你。

    問清原因

    當孩子哭著回家說自己被欺負時,作為父母肯定會很生氣,遇到脾氣暴躁的勢必會衝到學校大鬧一場。這是不可取的,遇到類似事情時,媽媽要保持冷靜,認真分析自己孩子在事情中佔幾分理。這是因為小孩子在描述事情時會有意地隱瞞自己的錯誤,誇大對方的過失。

    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

    孩子回家後,媽媽可以和孩子聊一下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有沒有傷痕。

    如果孩子經常受欺負,甚至已經涉及到人身安全,媽媽要積極和老師溝通。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小男孩被五年級女生逼著吞下鉛筆芯,由於被威脅,家長一直到出意外才瞭解到孩子長期在學校受欺負。

    讓孩子變強大

    可以讓孩子學學散打,跆拳道等防身措施。也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孩子受欺負時,要怎麼做,實在打不過別人,要推開趕緊跑,向老師尋求幫助。當孩子不能保護自己時,父母是要提供幫助的,因為這不僅會讓孩子厭學,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 3 # 深淺慧

    這是很多小朋友都會遇到的情況,在幼兒園階段如果處理恰當,就讓孩子認識到外面的世界也有麻煩,需要自己勇敢面對;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父母的支援是保證孩子勇敢面對欺凌的根本。

    1、父母應該養成每天詢問下孩子在園的情況,認真聽孩子的說話,並且換衣服和洗澡時要檢查孩子的身體。

    2、發生了欺凌情況,家長要以平靜、耐心的態度去鼓勵孩子講述事件,判斷是無惡意的小玩笑,還是習以為常的欺凌。如果是無惡意的小玩笑,安慰孩子那是別人淘氣或者喜歡你的表現;如果是習以為常的欺凌,告訴孩子:欺負你的小朋友是壞蛋,你要大聲地告訴TA"你是壞蛋!~",然後第一時間告訴別人的小朋友,請求幫助。接著,必須告訴老師,請老師懲罰TA。告訴孩子:保護自己最重要,不要害怕別人,爸爸媽媽小朋友和老師都會幫助你。別人打你,可以的話,一定要還手,打不過就跑!

    3、發生欺凌情況,家長及時向老師反映。第二天送孩子上幼兒園時,當面和老師友好的溝通,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欺凌的小朋友,和告訴老師。家長的正確支援態度就是給予孩子的最大鼓勵和勇氣!

    4、對經常欺凌自己孩子的“小霸王”,家長在接送時,必須嚴肅地和“小霸王”家長溝通,順便警示“小霸王”。

    5、可以的話,就和“小霸王”化敵為友,以小零食和玩具引誘,做朋友。當然,想改變“小霸王”難度很大,最終,都是孩子自己自強!

  • 4 # 阿娥你好

    “受欺負”這種事不分年齡,好象各種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在爭鬥中處於弱勢,俗稱“被欺負”。

    先講個故事。

    某私營小廠工友A,長相普通,生活習慣有些邋遢,這些都算不上什麼大毛病,只是聽說他老婆為人強勢,對他還很摳門,做的最絕的一次是鬧矛盾後,把家裡的東西全搬回了孃家,A下班回家才發現突然家徒四壁,老婆孩子不見了蹤影,要知道掙錢養家的是A,房子的貸款還沒還完呢。家裡是這個樣子,單位呢,有次言語中衝撞了老闆,老闆直接打了兩個耳光。其實他人還不錯,只是性格有些懦弱罷了。

    筆者覺得想讓孩子在外面不被欺負,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

    一是培養孩子的“氣場”。在家裡和孩子有關的事情,要徵詢孩子的意見,可以提出建議幫孩子正確決策,最後決策權歸孩子,不要凡事包辦,及時鼓勵孩子的正確決定,孩子內心強大的種子由此萌芽。

    二是幫助孩子建立“雙贏”甚至是“多贏”思想。孩子一旦具備這種思想,就能和大部分同齡人和諧相處,人性本身是趨同的,也就是從眾,你的孩子有朋友支援,就算遇到麻煩,也不至於勢單力孤。

    三是加強體育鍛煉,經常跑步、經常打球、經常運動的人在精神面貌和身體耐力上都強於疏於鍛鍊的人,保持運動的人給人更積極、樂觀、堅毅、穩健的感覺,看看王健林,李嘉誠,扎克伯格等人,包括孫儷、劉濤這樣的演員,都有這樣的共性。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5 # 育兒健康說

    針對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尤其是剛剛上幼兒園的小班的小朋友,個人認為家長是不應該灌輸給他們過多的禮讓恭謙的思想的,至少應該讓孩子懂得如何在受到欺負的時候保護好自己。首先,家長應該教給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畢竟還小,不但相互之間的摩擦在所難免,有時真要打在了一起,下手往往也是沒輕沒重的。另外,一個班往往會有三十人左右甚至還要多,故謹付希望於老師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也並不現實。所以,個人認為 : 孩子上學後,家長首先應該教會孩子的不是如何打架或還擊,而是應如何在與其他小朋友的糾葛當中保護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眼睛、頭部和襠部等身體部位!其次,應教會孩子如何和別的小朋友和平相處、資源共享。如今每個家庭的最多也就兩個或三個寶貝,一家之中六口人守著這麼兩三個孩子(有的家庭可能還只有一個寶貝),肯定都是寶貝的緊,所以小朋友們在家大多都是很自我的。進入幼兒園以後,那麼多小朋友要一起玩有限的玩具,所以難免會發生你爭我搶的現象,這個時候性格比較火辣或者體格比較強壯的小朋友肯定是在爭奪中比較佔優勢的,但爭奪必定會帶來爭吵和糾葛也是一定。所以,家長應教給孩子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和平共處、資源共享,而不是要處處爭搶、特立獨行。養成這樣的習慣,對於孩子以後也是很有好處的!最後,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學會適時的還擊,並及時找到老師說明情況,同時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不會怪你,所以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大多家長都會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他們:不要跟小朋友打架,要好好聽老師話。當然,這本身並沒有任何錯誤!但是,家長們可能會忽略的問題是 : 當孩子並沒有任何錯卻被其他小朋友欺負甚至是已經抓撓出傷的那一刻,真的應該讓孩子只懂得意外退讓或現到老師那裡尋找保護嗎?!在我看來,這是萬萬不可的!因為,如果孩子習慣了毫無緣由和底線的忍讓,不到會給他們留下懦弱的心理陰影,對他們將來的性格養成和理人待事都會形成不利的影響!所以,個人認為 : 教孩子學會適時的還擊要比毫無原則的退讓重要的多!

  • 6 # 親子教育成長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排除孩子之間正常的玩鬧不小心導致的小傷,對於這種小事件,家長無需大動干戈去找對方家長,凡事都要找個理的做法,會讓孩子陷入被害者的潛意識中,影響孩子正常心理發展。那麼家長能做什麼呢?首先是訓練孩子的基本能力。孩子的社交訓練,在2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對於搶奪自己東西的,可以大聲地用語言表述,這是我的玩具,或者這是我先玩的。如果對方打人,也先用語言大聲表述,不可以打人。我們鼓勵能用語言解決的,儘量用語言,而非暴力。在這種持續的訓練後,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時期,就有了基本的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氣勢。

    其次是觀察孩子,陪伴孩子,協助孩子解決問題。在發現孩子受欺負後,可以透過情景再現的方式,把事情的過程演出來,爸爸媽媽可以扮演事件中的人物,在實踐中,教孩子是躲避,或是迴應,或是彙報給老師。反覆多次訓練,孩子去幼兒園就可以比較熟練的運用這些方法。

    另外一些比較實用的辦法,可以帶孩子學學武術,跆拳道之類,有點武功至少有些震懾力,孩子會比較自信。

    另外,增強孩子的交友能力,找到一群好朋友,大家一起團結,心理力量就會強大。家長可以請孩子的好朋友到家裡玩,或者經常扎堆出去玩。

  • 7 # 人小事大

    http://www.toutiao.com/i6470006744662671885/這篇文章是講孩子自我保護的,說的很好

  • 8 # 東北大貓

    首先要讓小朋友明白什麼是故意。的,什麼是無意識的。對於小朋友無意識的碰到了自己,這個都是可以原諒的。只要沒有產生嚴重的後果,這個事可以不用跟別人去計較。

    其次,對於故意欺負自己的小朋友,我們要確定首先自己要安全。不會受到嚴重的威脅。要教會小朋友保護自己。如果對方手中拿著尖利的東西或者是年齡比自己大很多,就不要硬碰硬。首先要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這個是最重要的。對於這種情況,可以教小朋友啊,聯絡家長啊,老師啊,來處理這件事情。像這樣的事情,你已經超過小朋友能處理的範圍,就不要自己來處理。

    然後再來說說同齡的小朋友。對於故意欺負自己的小朋友來說。我們要讓小讓孩子自己大聲的說出來對方的不對。他不應該這樣做來欺負我。你這樣做是很無理的。你這樣做,我們都不喜歡跟你做朋友。類似之類的話語,可以讓小朋友勇敢的說出來了,大聲的告訴他。

  • 9 # 半職媽咪育兒育己路

    首先,平時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的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好朋友小美轉學了,我有點傷心、小明拿了我的橡皮我很生氣、剛剛媽媽沒有回答我,我很難過……在孩子表達自己感受時,不做評價。那是他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其次可以問問孩子想怎樣做,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把所有找到的辦法都羅列出來。

    最後讓孩子自己選一個辦法去做看是否有效。再同孩子一起分析為何有效或無效。

    每件事情都有這樣的過程,孩子受欺負時,自然會有辦法解決。家長在家也不能欺負孩子,否則,孩子會覺得自己被人欺負是正常的,哪裡還會去相法解決呢?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繪本故事,比如《凱能行》

  • 10 # 旅途中的跳跳魚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大人可以全方位的呵護他,下雨了給他撐傘,感冒了喂他吃藥,受欺負了給他撐腰。但是未來呢,將來步入社會之後呢,是不是孩子走到哪你就追到哪呢,任何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一顆幼苗的發展既有陽光的呵護,但總也會經歷大風大雨的洗滌,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教育孩子是必須的,但是一旦涉及到人際關係的處理,個人認為不要為孩子強出頭,讓他自己學會以自己的方式處理。如果說一個孩子在幼兒園第一次受了欺負,我們可以同情他,第二次受了欺負我們還可以可憐他,但是如果第三次又受了欺負,那他就是應該受欺負。為什麼這麼說呢,別人欺負你,有很多方式解決,你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你可以和對方面對面抵抗,最低層次的如果碰到受欺負的情況,你完全可以逃跑,如果連逃跑都不會,那我們說, 基本的面對社會的生存技能都沒掌握,那你將來只能是默默無聞,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所以我認為,老師和家長的主要職責是給孩子灌輸一種人際交往的理念與做人的基本準則,而實際生活當中孩子之間的磕磕碰碰完全應該交由他們個人去處理,在這個處理過程中,強勢的孩子懂得了自己的過於強勢會給別人帶來的傷害,弱勢 的孩子更是學會了自己的一味忍讓只會讓自己永遠的成為別人的玩物,這是雙贏,有什麼不好嗎?

  • 11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首先,我認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受欺負,家長要區分清楚是孩子眼中的受欺負還是家長眼中的受欺負。尤其對於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孩子並不清楚欺負和被欺負的涵義,也不是有意去欺負別人,是不是家長過度關注,這時候家長應該首先有所區分。

    同時,孩子剛入園,會面臨突然面臨很多同齡孩子不會相處的問題,我認為家長的重點應該在於引導孩如何正確對待孩子之間的交往問題,比如可以陪孩子玩一些假裝遊戲提前讓孩子演練遇到搶玩具等情況應該如何處理,而不是僅僅是強調讓孩子搶回來。在孩子體力不如人的情況下,盲目讓孩子搶回來,往往很可能會帶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 12 # 沫沫的靜好歲月

    先不說孩子為什麼會受欺負,按照一般情況,受欺負的小朋友大致有這些特點:瘦小,懦弱,膽怯,遇事沒有存在感……所以,父母不妨先從這些方面入手:

    1、父親多帶孩子,給孩子以勇氣和力量的感覺,讓孩子多瞭解男人應該如何處事。

    2、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的事情讓孩子有參與感。當孩子參與的事情多了,就能夠在人多的時候也勇於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3、鼓勵孩子增加鍛鍊,身體強健,受欺負的機率就會小上很多。

    4、教會孩子積極參與班級事情,包括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能夠和老師無障礙溝通。伶牙俐齒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受欺負的機率會小很多。

    5、家長也要積極參與到班級群裡多發言,家長存在感強,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存在感,受欺負的機率也會小。

  • 13 # 謎婷幼教小課堂

    作為家長,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很擔心。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碰巧最近班裡面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受欺負的概念

    我不知道家長對於受欺負是怎樣的一個概念?是孩子整天被人抓,被人打,孩子情緒很低落,很受挫,還是說,你看到了孩子身上有傷痕,你很焦慮,你很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真的受欺負了嘛?

    ①,受欺負?

    先說說我們班的孩子吧。小輝很喜歡跟小智玩在一起,但小智現在處於身體界限不清晰階段,經常無緣無故的就傷害小輝的身體。

    單看行為的話,可能小輝就是家長們口中所說的受欺負了。

    因為小輝身上總有抓痕,家長也很擔心孩子,覺得孩子每天來到幼兒園,都處於一種水深火熱之中,家長覺得孩子每天都很恐懼,因此不願意上幼兒園。

    ②,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我的觀察,儘管小智每天都有這樣傷害別人身體的行為,但小暉依然對他不離不棄。

    當我說小智因為有這樣的行為,需要一直跟老師在一起時。

    小輝依然對他不離不棄,緊緊跟隨在小智的附近。

    孩子的想法真的與成人很不一樣。

    當成人覺得孩子每天都處於被傷害被威脅中時,請蹲下來看看孩子,孩子是否真的如你所想象中的一樣呢?

    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成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是很不一樣。

    請傾聽一下孩子的想法。

    傾聽孩子

    有時間,可以停下來跟孩子溝通一下。

    問問孩子,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

    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驚喜或驚嚇。

    如果,你急著去否定孩子的感受,

    說,你怎麼能這麼想呢?你應該感到很憤怒才對呀!

    如果,你急著去打斷孩子的談話,

    還沒等他說完,你已經說了一大通,

    長此以往的話,

    孩子就會變成聽話的孩子,

    沒有自我,

    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

    因為,他的聲音,是不允許被世界聽到的,特別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可是,如果,你能夠積極傾聽孩子的感受,

    同理他的想法,

    那麼,孩子就會跟你越來越親近,

    對你說很多很多的秘密,

    因為在你這裡,他的聲音真的很重要,你允許他表達。

    真的受欺負

    如果,孩子告訴你,他確實是受欺負了,感覺很委屈,很失落,還有具體的辦法。

    願每個孩子都有五彩繽紛燦爛的童年。

    願每個生命都能被愛所照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寶已經10歲,要不要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