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楊
-
2 # 思維技術
演講的時候特別容易緊張,表達不好,怎麼克服心理障礙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
緊張,擔心表現不佳的心理是口才活動中常見的毛病。職場演講、賽場演講的大忌就有緊張和恐懼。事實上,許多具有豐富舞臺經驗的老手也有這樣的毛病,最富實踐經驗的語言高手也常常要和緊張的情緒作戰。與人談話發怵,在陌生人面前說話緊張,特別是面對大庭廣眾的發言,心慌意亂,眼睛不知看誰,手不知放哪兒,想說的話丟三落四,甚至腦子一片空白,不知所云,這恐怕是很多人當眾講話都曾有過的體驗。緊張是人類的通病。由於面對眾多的觀眾,身處特殊的環境,表達者都會產生一種膽怯害怕的心理,以至失去自控能力,要麼是過高地估價了觀眾,擔心自己表達不好,表現出自卑;要麼是由於即時即事地講,不能整體把握,出現前後不協調、語詞貧乏、思維混亂等情況;要麼是對錶達環境適應不過來,在掌聲、笑聲或光線的衝擊下不知所措。如美國的口才大師詹寧斯·伯瑞安初次上臺演講時兩個膝蓋顫抖地碰在一起;美國諷刺作家馬克·吐溫第一次當眾朗誦時口中像塞滿了棉花;古羅馬雄辯家西塞羅開始演講時臉色蒼白,四肢和整個心靈都在顫抖……講話或演講時許多人的緊張和恐懼度要高於對蛇、蜘蛛、老鼠、戰爭、疾病、離婚甚至死亡的恐懼。
人為什麼會緊張?說話時為什麼會緊張?尤其演講時容易緊張?因為當演講時,演講者的身體和精神全部當眾暴露,在觀眾面前,難以避免的錯誤全都無處藏匿,於是緊張感便產生了。演講的緊張幾乎人人都經歷過。
既然大多數人有這種體驗,那就說明這緊張感不是某個人的缺陷,只是那些成功演講大師是多上過幾次場,因此他們也就多擁有了幾分臨場的經驗,並因其良好的應戰經驗,他們已能將緊張情緒減輕到最低限度,不至於外露而已,當眾講話時心裡也不會那麼緊張慌亂了,講話也就有內容、有重點、有條理,從容不迫了。
心理素質是口語素質修養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優秀的口才家不僅要以良好的人格素質、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作保證,而且還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樹立自信心,調整好情緒,克服緊張恐懼感,是演講必須要做的心理調適。自信心是具有理性的理想思維色彩,自信心的強弱會成為認識和實踐活動中的一種習慣性心理,成為性格特點。有了自信心,在任何活動中就能使自己處在良好的競技狀態,這是公眾演講中必需的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質。在講話中,自信心強會使自己的演講水平得到正常的發揮甚至超水平的發揮,演講時神態自若、心緒鎮靜、記憶準確、表達流暢,把興奮度控制在最佳狀態。
演講時之所以會緊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因單純的恐懼而產生的緊張感;因自卑而產生的恐懼緊張感;因害羞而產生的緊張感。
一、因恐懼而產生的緊張感及調適這是一種單純的害怕和恐懼。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的心理活動狀態,通常被稱為情緒的一種。從心理學角度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其本質表現是生物體生理組織劇烈收縮(正常情況下是收縮伸展成對交替執行),組織密度急劇增大,能量急劇釋放。
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失敗。每個口才家都有過失敗的經歷,但他們卻能從失誤或失敗中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並在實踐中刻苦地磨鍊自己,因而不斷地提高口才,最後終於獲得成功。其關鍵就是要有不怕失敗的韌性,樹立勇氣和自信心,鼓勵自己敢於戰勝懼怕。
1.樹立勇氣,藐視恐懼
恐懼也許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不妙的感覺,但要堅強起來,學會敢於面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地去解決。在許多時候,取勝的原因就在於自己是否有勇氣。
恐懼主要是擔心觀眾的反應。要清醒地認識到觀眾並非單獨撇開你,將你棄之於不顧。事實上,你的觀眾也許正在瑟瑟發抖,暗自慶幸站在臺上的是你而不是他們。他們希望將控制權交到你的手裡,而他們自己只須傾聽和學習。因此,此時的你只有表現得自信大方、大權在握時他們的傾聽才是最有效的。無論內心有多麼緊張,偉大的演說家總能夠向觀眾證明他們的完全控制能力。如果講演者看上去侷促不安,觀眾也會難以放鬆;只要演講者充分展現出自信的一面,就能贏得觀眾的欣賞。
2.擔心遭遇尷尬,堅信自己能妥善處理
許多人害怕站起來開口講話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他們會被某些詞語嗑拌住,會磕磕巴巴,還會忘掉甚至是最關鍵的要點。尷尬場面確實時有發生,而與此伴隨而來的則是恐懼。但這些觀眾是能夠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觀眾更想知道的是怎樣巧妙地應對和處理。演講者的堅信能處理好問題並妥善處理則是最好的選擇。
3.端正演講動機,明確演講目的
正確看待榮譽,真心真情演講演講不是為了個人的得失,而是為了堅持真理、宣傳真理、弘揚正氣。不是為個人利害得失而作的演講,才能坦坦蕩蕩地挺立於大眾面前併為大眾所接納。一個演講者單純想透過自己的演講活動獲得成功,以圖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這無可厚非,但這樣的自我動機必須同大眾的利益一致,與演講的社會功利相統一,否則,演講者的自我表現不僅是自私的,而且是有害的,並有損其個人形象,得不到公眾的認同,其演講勢必最終失敗。
同時,從事公眾事業必須清醒認識榮譽和成功是對自己辛勤勞動的回報,是要靠努力獲得,而且也要認識到榮譽和成功要透過正常的途徑去獲取,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不擇手段、愚弄公眾。任何對榮譽有奢望和不良動機的演講,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4.擔心準備不足,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博覽群書、博聞強識
演講的準備主要是主題的確立、材料的準備和練講。仔細研究演講的任務主題,儘可能充分地閱讀各類自己工作領域或領域之外的書籍雜誌,對演講稿反覆修改,練講時對語音、語氣、語調等再三體驗、揣摩、斟酌,精益求精。
如果已將演講主題研究透徹,那麼就不會對此感到害怕。擔心演講內容不夠充分主要是材料準備的不夠充分問題,這是最容易克服的恐懼,因為完全可以透過事先的充分準備材料圓滿完成演講使命。曾有說話高手說:“為了與人談話,訊息一定得十分靈通才行,為了訊息靈通,一定得多讀書。”閱讀是說話的基礎,有了豐厚的知識儲備,也就擁有了豐厚的內涵,演講、說話的底氣就特別足。因為,知識豐富、資訊量大、說出話來就會有內容、有真知灼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旁徵博引、信手拈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學識的人,理論修養高,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深刻、透徹,對生活有獨到的見解,使人聽後受益非淺;有學識的人,善於闡明事理,論證嚴謹,邏輯性強,講話很有說服力;有學識的人,語言表達能力強,說起話來,語言流暢,運用自如,妙趣橫生,形象生動而且幽默詼諧;有學識的人,文化修養高,眼界寬廣,心胸開闊,豪爽熱情,開朗大方,談吐中充滿了感染力和感召力;有學識的人,看問題既能由此及彼,深入淺出,又能從過去看到未來,引導人們向前看,激發人積極進取。“要用一種全面、完整的知識作底蘊,作為源泉。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信手拈來,口若懸河。”
5.反覆練習,情境預演,創設熱血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境預演能夠以它人事的激發性和場景的真切感自然引起演講者的情感活動。所以高明的演講者特別善於透過預設情境來刺激自己的心理反應,以個人的情感投入感染觀眾。
設想總會有某種實現的方式。如果認為臺下的觀眾對你充滿敵意,你可能會採取防衛性的姿態,那必定使得觀眾疏遠你。事實上,如果希望如願以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與觀眾融合為一,那也要創設你所希望的情境。這對於許多演講者都是很有用的。閉上眼睛,憧憬著、想象著最完美演講效果的場景,試想觀眾都是和藹可親、心胸開闊和願意接納新鮮的有意義的事物,因此,激情澎湃、激動人心的演講,也就有了觀眾們善意的迴應。將該場景當成現實保留在腦海裡,因為興奮了,所以也就來不及覺察自己是否緊張了;同時,也知道如何用興奮的情緒去感染觀眾,因為興奮情緒具有傳染性。情景預設時,要充滿激情,情感投入能使演講者想象著自己在演講過程中把內心的真實情感和真實想法自然滲透到演講的情、景、事、物、理之中,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情境預設是獲得信心的強有力的武器。透過情景預設,自信會在你身上自然顯現,完美的演講巔峰狀態出現了:想象著,成功預演了未來——在心中、腦海中反覆預演和彩排著想要達到的目標的理想背景、理想色彩、理想聲音、理想動作、理想情緒……
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細緻、清晰,歷歷在目,內心,對自己的演講主題充滿
了極大的熱情,滿懷信心,心潮起伏,喜怒愛憎情感自然流露與傾瀉,沒有
顧慮,勇敢表達了真實的自己,因此,你所表現出來的激情和活力就能感染、啟用和激勵了觀眾……
6.最佳小貼士——建立起永遠的信心和決心
不妨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就對自己、對世界大聲地喊三遍“我是最棒的!”從而每天都能滿腔熱情、充滿信心地去面對所有,戰勝所有困難。每一次的演講,很堅定、很堅決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二、因自卑而產生的緊張恐懼感及調適實驗調查表明:90%以上的人都為自卑苦惱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其自卑的原因,相貌、身材、地位、閱歷、環境、能力、體力等。自卑感易使人孤僻、離群,抑制自信心和榮譽感,這種消極心態帶入表達過程中往往容易產生恐懼因此導致表達的失敗。
1、培養自我意識,增強主體能動意識,有利於更好地認識自身。
2、自我強化,透過自己的行為結果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古希臘著名的演講家德摩西梯尼,其先天條件極差,口吃,但為了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表現力,他每天在大海邊,口含石子,面對大海的狂風駭浪呼喊著進行語言練習,終於,改掉了口吃,併成為古希臘十大演講家之首。這一事實有力地證明一個人演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完全可以事在人為。
3、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勵。可以經常用以下的話提醒和鼓勵自己:“我行!”“我並不比別人差!”“他行我更行!”“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會出錯的。”“我已走到了最惡劣的地步,接下去不會再有更糟的情況出現,只會越來越好。讓自己充滿信心吧!”
三、因害羞而產生緊張感及調適害羞無礙溝通。絕大多數的人有過害羞的經歷,或至今依然害羞。對於初學演講的人來說,害羞是一種克服恐懼的反應。許多事業有成的名人原本極其害羞。如在保險業界備受推崇的醫療糾紛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利文斯頓非常開朗,但他說他小時侯“害羞得不得了,連話都不敢講”。他為了改變自己的缺點,鼓起勇氣與人談話,注意觀察別人尤其是說話高手的自信的外表、儀態及風度,並注意聆聽這些人及其談話物件的反應,對自己的說話進行及時的修正。他博覽群書,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終於,說話能力開啟了利文斯頓的個人和職業生涯。如何克服害羞呢?
1、克服害羞。因為說話能力是就業、從業的最基本環節。
2、與人為善。習慣微笑著,以眼神相視。害羞的人較能專注於說話的物件,不會邊談邊飄動眼光。
3、隨時練習。講述身邊發生的事,或引用別人的生活經驗。內容可以豐富多樣,或是對工作環境、老闆、度假、小孩的想法,或引用電視節目中的臺詞,自然、有趣、有激情或引人側目。多參加表演或即興演講。隨處、隨意進行。
四、巧用肢體語言,化解演講緊張情緒1、呼吸法
如演講前情緒波動大,心跳快、呼吸急促,則可調節自己的呼吸。深呼吸能使人鎮靜,幫助緩解和控制緊張的情緒。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站立,全身放鬆,深呼吸,注意正確地呼吸,用鼻子深呼吸,這樣不會輕易感到口渴;心想“放鬆、放鬆”,這樣可以使血液迴圈減慢,心神安定下來;長吸一口氣,然後有力而緩緩地撥出。如此重複幾次,用意念控制自己均勻地呼吸一段時間,心神就安寧了。
2、放鬆法
放鬆頸部肌肉。從一側肩膀至另一側肩膀活動頭部,這可以有助於放鬆你的喉嚨和聲帶。然後,逐步放鬆。暗暗使勁收緊身體各個部分,從足部開始,再逐一放鬆。濡溼出汗的情況和緊張情緒將會因此得到緩解。
3、按摩法
用右手按握左手無名指,右手拇指按壓左手無名指頂,持續做1~2分鐘,可減慢心跳,舒緩壓力。
4、臨場活動法
由於正常的緊張情緒也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所以可以在上場前稍稍活動活動,使熱量散發。可走動、小跑、搖擺、踢腿;可以雙手握緊再放開,讓全身肌肉縮緊再放鬆。
5、凝視法
將目光移向某物稍做觀察或想一件有趣的事,確定一個距離較遠的明朗的物體,凝神並細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顏色與遠近,轉移過度緊張的注意力,分散自己的部分注意力。
五、全文總結綜上所述,要想克服緊張恐懼感,你就只能做你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向自己證明你能處理好它,能戰勝它。敢於直面緊張和恐懼,你就能一次又一次地贏得勝利。信心不可以從外部獲得,也沒人賜予你。信心來自挑戰自我的過程,透過戰勝困難而產生。信心來自一系列勝利的累積,不管這些勝利是大還是小。
人類溝通的一項神秘法則就是,當一個人在給予的時候,他的生存就會變得有價值有趣味了,緊張恐懼感也就消失了,因為要實現的目標不再侷限於狹隘的個人,他在肩負著神聖和使命,正因為這樣的承擔和責任,魔力效應就會出現。所以,尋找到激發自己興趣的理由去做正在做的事情,這一理由會吸引並引導勇往直前。此時,要有所作為的願望比收到恐懼煎熬的念頭更使人興奮;高尚的希望要強於內心的恐懼,正是這些引領著我們克服恐懼。每一次演講、每一次溝通,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對人類的貢獻,都會或多或少激發起別人的積極和進取的勇氣和信心,促使事情成功。因此,我們勇敢自豪地登上了演講臺,自然、順暢、激情澎湃、興致勃勃地演講、宣傳,引領著人們朝著理想、朝著真理,勇往直前,事業成功,創造輝煌。
-
3 # 霖士心理
當眾演講很多人都會膽怯,哪怕知道那是一個人生重大的機會,都會緊張的要死,這很正常,因為越期待完美的掌聲,越會陷入強迫行為與內心的焦慮...(我會將演講技巧融合心理角度給一些建議...)
我第一次上臺當眾演講是在15年前了,當時臺下1500人,害怕嗎?是的,很害怕。不僅手抖的厲害,唾液分泌還旺盛,並且緊張的口乾舌燥,當我站在臺上時,雷鳴般的掌聲讓我更加慌張,兩手都是汗。我把一隻手放在背後,死死攥著,就這樣我的第一場演講結束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200人、400人、600人、2000人的場已經對我無法形成壓力了,當然方法更加重要,你只要做到這幾點:
積攢素材不確定你的演講領域,假設你是心理學吧,那麼我們就要多吸收個體心理學、社會心理、變態心理、犯罪心理以及更多的研究資料和個案...這些素材不是要背的,而是長時間吸收的。如果要做到短時間,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解它們。
素材的作用其實就是建立我們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架構,你的大腦會將它們一個個的加工為短小便於記憶的故事。當你提到殺人狂魔,就會自動迸發一個故事,從而達到豐滿你知識點的整體宣講氛圍。
演講邏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演講邏輯,因為個人頻率不同。有的是總分、有的是總分總,有的則是丟擲問題自己來結...
這種邏輯與我們日常的談話結構相關,如果你知識結構變的廣泛了,你會發現別人在說些什麼,你都可以接過來,並且用自己知道的案例或者故事封裝它們,這就自然形成了說話的邏輯。當你有了吸引人的說話邏輯,別人才會願意聽你分享,而此時演講和臺下聊天最大的區別就是聽眾的數量。因為,我們一直在做說服他們觀念的講話...
想象練習這是用來降低現場的緊張感覺一種特別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走到演講臺在沒有觀眾的時候,走遍場,想象下面的聽眾在聽你說話,你要拿著麥克風去多講話嘗試。因為你在臺上用麥克風前幾次一定會覺得不適應,下意識都會說:“我還是不用麥克風了!這樣大家聽的見嗎?”(顯然是聽不見的...)因為你害怕自己說錯,才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不想讓自己表現的不完美,從而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缺點。
所以,想象練習很有必要,如果不能經常走場,就在家裡來做,給自己全新演講錄個音,感受一下自己的演講給別人的感覺。
總之,這些方法都是我之前用過的,很好用,不必嘗試太多的方法,只要結合自己的認知,在演講那一刻知道自己想得到什麼就可以了...
-
4 # 良輝演講口才
1、心理上接受緊張
劉德華、吳京、馮小剛、謝娜、楊瀾等名人都有演講緊張的經歷,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只要你是正常人,都會有緊張的情緒,與其控制緊張,不如接納緊張,適當的緊張對發揮特別有幫助,這是眾多演講者的經驗之談。
2、內容上有底氣
要想不緊張,在內容上一定要下功夫,你要了解聽眾的興趣和需求,然後有針對性的準備,你對內容越有底氣,你就越自信,當聽眾對你內容感興趣時,你也就不緊張了。
3、嘴上承認緊張
越裝著淡定,心理越發緊張,與其紙裡包不住火,不如坦白從寬,我承認自己緊張,當你說真話的時候,反而放下了包袱,這也是以弱勝強的一種策略。
4、聊天而非演講
為什麼你那麼緊張,就是因為你在演講,而非說“人話”,客套話,場面話,官方話,書面語,這些都是你緊張的源頭,它會讓你緊張,關鍵聽眾也很討厭,請你正常說話,找到聊天的感覺而非演講的感覺。
5、節奏感
剛上臺最容易緊張,語速也飛快,然後就開始口誤、口頭禪、廢話、錯話,然後你就更加緊張了,請放慢語速,適當停頓,等一等自己,也等一等聽眾,把控好你的節奏。
6、動一動
緊張的時候,肌肉都是緊繃著,因為“戰鬥-逃跑綜合證”讓你做好了拼命的準備,如果你傻站著,肌肉的緊繃會導致你手抖、腿都、聲音抖,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的走一走,適當的運用一些手勢,找一找雙肩放鬆的感覺,調勻呼吸,緊張感會逐漸消失。
以上的方法都很管用,是我這些年教授演講和實踐的經驗,只是知易行難,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到一個演講訓練班,就像學英語找到一個英語培訓機構一樣,它一定是最快的方式。
回覆列表
記得看過一個記錄片,也是演講這一方面的。那個人的內心獨白就是:別害怕,別緊張,你面對的是一片大白菜。哈哈
然後這個人面對一片大白菜,演講成功。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