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岷山
-
2 # 光量子宇宙
量子力學的困惑是把物質與物質的運動沒有區分,物質與物質具有的能量沒有區分。最重要的是忽視了真空中存在著作隨機碰撞的混沌光子。
-
3 # 程俊傑70559097
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就不請自來說說個人觀點。
題主的問題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但不是什麼絕對時空和相對時空問題。,而是真空空不空的問題。
①愛因斯坦認為量子糾纏即便存在,也是有隱變數的存在,但是個人認為並非“隱”變數,所謂“隱”是受限於檢測手段,這個岷山老師回答了,@長江1號船長 老師又是這方面專家,就不多說了。
②個人觀點是所謂糾纏是介質波的區域關聯,而所謂量子大機率是粒子叢集而非粒子,所以才有了所謂波粒二象性。
③在糾纏問題上個人贊同愛因斯坦的定域性理論,疑問是潘院士的超遠距離糾纏問題,但個人表示懷疑原因第一,人類事實上根本沒有有效手段檢測單電子,也就不用說單光子了,電磁波可以讓電子躍遷這應該是達成共識的問題了吧,那麼電磁波就會造成所謂測不準,單光子如何做到了檢測?第二,潘如何確定糾纏的光量子是來自墨子號的?如何規避的空間固有的光量子?
④個人觀點是微觀世界的理論,應該以場是什麼為突破口,個人堅信以太物質的存在,並且是空間固有的得非光源和波源發射出來的。所以個人堅信所謂隱變數實際上是以太物質傳遞的力的作用!
-
4 # 宇宙譜
不請自來。
量子糾纏的理論困境並非由對自然界的時空認知不清造成的,實質上整個理論體系都是一團亂麻,將清清楚楚的自然演化規律被不同點面的觀測現象搞得遍體鱗傷,造成的最終根源應追查到對宇宙的根本哲學問題,由認識論根基的錯演化為到處都出現錯,看似經過觀測檢驗的觀測理論為何不能擴大超越觀測範圍的普遍應用,從以牛頓至現代量子糾纏的理論許多中途科學大家都是推手,以本題為例的量子糾纏概念到現在為止整個全世界的科學研究體系的人都沒有人對量子作完整的描述,描述什麼呢?量子到底在自然界中是怎樣產生?怎樣執行?量子在自然演化中充當什麼成分?演化機制怎樣?最重要的問題是量子為什麼要這樣運動?量子的力學機理機制是否是由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宇宙大爆炸論創立的時空膨脹論是否是力或量子的作用形為?如果去仔細分析問題還有很多,業內研究者面對這許多問題想用現有的理論加在一起來考慮,只能是連續的頭痛,最後放棄,從奇點創世,建立原子電子躍遷模型,天體引力塌縮時空彎曲模型,量子最小尺寸最小質量點的不動不變模型,光的二性量子疊加貓論機率物質羅意波多維時空等等理論,這些都是科學大家理論,這些理論如果用來解釋自然界的萬物和諧自洽性,萬物不相同性,萬物不重複性,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都是雞肋理論。
當今的研究方向應從整個理論界的根源去進行修正,從宇宙大爆炸的創世開端論入手,建立萬物演化體系理論,拋棄定質定態的不動不變世界觀,建立萬物動態演化模型,對演化過程的動態演化體進行各種自然現象的從新規範定義,對整個自然界進行整體演化模型的機制建立。
本題的量子糾纏概念不清的原因是什麼呢?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形為是人為設計概念,不是自然界的存在現象,任何物的作用都是相鄰作用,其形為由所處環境決定,熱脹冷縮壓強增減都將使物態發生改變。關於時空與時空體與空間其概念對應於自然是不同的自然存在形為,現代對量子力學相對論的立論根基不進行完善修正,科學發展困難重重。
-
5 # 董加耕
不存在量子糾纏的理論困境,因為根本就不存在量子糾纏現象,或者更嚴謹的說是,所謂的量子糾纏,根本就無法實測驗證,無法驗證那兩個所謂糾纏著的量子,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所說的那種糾纏,不是試驗的技術達不到,而是僅從邏輯分析,就知道無法實測驗證。
關鍵要搞清楚,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量子糾纏?物理學界所說的,那些關於量子糾纏的驗證試驗,那些關於貝爾不等式的驗證試驗,究竟驗證的是什麼?
設一個自旋為0的粒子,分裂成兩個粒子,一個自旋為S,根據自旋守恆定律,另一個自旋必定為-S。如果把這兩個粒子分送兩地,你只在一個地方測量,假設你發現你這裡粒子的自旋為S,那你就立馬知道了另一個地方的粒子自旋必定為-S。這是量子糾纏嗎?這太簡單了,學過自旋守恆定律的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像愛因斯坦和玻爾這樣的人去討論。愛因斯坦的問題是,按照哥本哈根學派標準解釋的說法,在你沒有測量你這邊的這個粒子之前,它的自㫌是不確定的,處於一種自旋為S和自旋為-S的疊加態,就像那隻薛定諤的貓,在觀測之前,處於死去與活著的疊加態,一旦你對它進行了測量,它的這種疊加態就立馬坍縮,變成你測量到的S態,由不確定狀態轉變為確定狀態。同樣,發往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在你未測量它之前,也處於自旋為S和-S的疊加態,但沒有對它測量,僅僅是你對你這邊的粒子進行了測量,你就立馬知道了另一個粒子的自旋為確定的-S,它的狀態也就同時被確定,那它這時就不應該再處於那個疊加態了,它就應該同時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但沒有人去測量它,它為什麼會自發坍縮呢?只能認為,你這邊的粒子在因測量而坍縮的同時,超距的發信息告訴另一個粒子說:“我己經坍縮為S態了,你也立馬坍縮為-S態吧”。這才是愛因斯坦等人所說的量子糾纏。
有人認為,量子糾纏中沒有超距的資訊傳遞,但根據上述的愛因斯坦論證,顯然,量子糾纏中存在著超距作用或超距的資訊傳遞,只不過這種超距的資訊傳遞並不是發生在兩個測量的人之間,而是發生在兩個量子之間。
愛因斯坦是不認可“粒子在測量前,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態,但一旦測量,它的狀態就會立馬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這一說法的,愛因斯坦認為,如果這種說法成立,則上述的過程中就必然存在著超距的相互作用。 玻爾的回答是,原來的一個自旋為0的粒子,儘管分裂成兩個粒子,並被分送到兩地,但描述它們的波函式仍然是唯一的一個波函式,你對你這邊的粒子進行測量,使波函式坍縮,則坍縮的必定是這個描述兩個粒子整體的那個唯一的一個波函式,所以,當你這邊的粒子因測量而由疊加態,由不確定狀態坍縮為確定狀態時,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也就必定同時由不確定的疊加態坍縮為確定狀態。當然,這個波函式的書寫形式可能有些講究,它要能體現出兩個粒子之間的這種關係。顯然,玻爾的回答相當於承認了兩個粒子之間存在著超距作用,只不過這種超距作用是在唯一的一個波函式內部進行的。
由玻爾和愛因斯坦的爭論可以看出,關於最終所測量到的兩地的兩個粒子的自旋,兩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即如果你測量出你這邊的粒子自㫌為S,則另一個粒子的自㫌必定為-S,因為這是由自㫌守恆定律所確定的,這個守恆定律,不論是在經典理論中,還是在量子力學中,都是成立的(愛因斯坦最早用的是動量守恆)。也就是說,對於測量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狀態之間的關聯,按經典理論還是按量子力學,關聯的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測量出兩個粒子的自旋之間的關聯程度,並不能說明究竟是愛因斯坦的觀點正確,還是玻爾的觀點正確,只能說明守恆定律在量子力學中成立還是不是成立。 顯然,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焦點,並不是測量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如何關聯,而是愛因斯坦和玻爾都認為,量子糾纏現象中有超距作用,但愛因斯坦認為超距作用是不合理的,而玻爾卻認為是合理的。
超距作用導致了兩個粒子同時由疊加態坍縮為確定態,但一個坍縮為S,另一個坍縮為-S,卻是由自旋守恆定律決定的。糾纏,是指兩地的兩個疊加態坍縮事件之間存在著糾纏,而不是指坍縮後形成的S態和-S態之間存在著糾纏。
但是,這一問題到了貝爾手中,卻完全變樣了。貝爾推匯出一個不等式,認為檢驗這個不等式是否成立,就能檢驗愛因斯坦和玻爾誰的說法正確,但貝爾不等式卻不是關於有無超距作用的,而是關於兩個粒子自旋的關聯程度的。我認為,貝爾在這裡偷換了概念。貝爾使用了一個新名詞,叫兩個粒子自㫌的關聯程度,並且認為,按經典理論,與按量子力學,計算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的關聯程度居然是不同的。這是不是說,如果守恆定律在量子力學中成立,在經典理論中就不能成立?或在經典理論中成立,在量子力學中就不能成立?
實際上,在貝爾給出的說明中,如果對兩個粒子的自旋在同一方向進行測量(自旋是個向量),則不論按經典理論還是按量子力學,都是如果一個為S,另一個必定為-S,只有當兩個粒子自旋的測量方向不同時,按經典理論與按量子力學,給出的兩個粒子的自旋的關聯程度,才會不同。但為什麼僅僅是我們的、外在的測量方向改變,而不是粒子本身的改變,也不是計算所依據的理論發生了改變,就會導致按經典理論與按照量子力學計算出的粒子自旋之間的關聯程度,由完全相同改變為互不相同?
仔細分析貝爾不等式的推導過程就會發現,貝爾不等式,實際上是建立在如下的一個前提之上的,即,如果粒子的自旋存在於某一方向上,則必定不會存在於其它方向上。但是,量子糾纏的理論和實驗給出的光子自旋違背貝爾不等式的理由中,卻是把光理解為電磁波,把光子的自旋理解為電磁波的偏振。即使把兩束光的偏振方向過濾為同一方向,但電磁場在任何方向上都有分量,因此,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別測量兩列電磁波的偏振,則測量出的兩列電磁波偏振的關聯程度,必定會大於貝爾不等式所給出的限制。
顯然,如果把光理解為電磁波,即使這兩列電磁波沒有任何關聯,甚至是不同光源發出的光,不同頻率的光,不同時間發出的光,或在不同時間進行測量,這兩列電磁波偏振的關聯程度,都會違背貝爾不等式。所謂的量子糾纏實驗,並不是驗證出了光子之間存在著什麼神秘的糾纏,更不是愛因斯坦和玻爾討論的那個量子糾纏,這兩列電磁波之間其實就沒有任何糾纏,而只是證明了,光,在有些情況下會表現為電磁波。
強烈建議有試驗條件的人,驗證一下我的這個觀點。
我認為,在標準解釋的語境下,愛因斯坦和玻爾討論的那個量子糾纏,實際上根本無法實測驗證。請問,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另一地的另一個粒子究竟有沒有因糾纏而由不確定的疊加態坍縮為確定態?如果我們不去測量它,我們怎麼知道它究竟有沒有因糾纏而狀態坍縮?但如果我們進行了測量,我們又怎麼區分它的狀態坍縮,究竟是因糾纏引起,還是因為我們對它的測量引起? 顯然,不論這種糾纏是不是超距的糾纏,都無法測量驗證。
無法測量驗證的根本原因,是疊加態不能進行觀測,一旦觀測,疊加態就會坍縮為確定態,我們只能觀測到疊加態坍縮後所形成的那個確定態。我們只能看到結果,我們根本無法觀測到疊加態坍縮的全過程,當然也就無法觀測到這個疊加態的坍縮是由什麼原因引起,包括是不是因糾纏而引起。
愛因斯坦不承認,粒子在測量前處於一種狀態不能確定的疊加態,認為測量前後粒子的狀態應該是一樣的,而玻爾的標準解釋卻認為,測量前,粒子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疊加態,測量或糾纏導致了疊加態的坍縮,使粒子的狀態坍縮為我們所測量到的那個確定狀態。這就是愛因斯坦和玻爾在“實在”觀念上的區別。
當然,測量的過程,必定會對測量的物件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會大到能使瀰漫於整個空間的波,突然坍塌為只出現在空間一個位置上的粒子嗎?這種影響會大到能使死活疊加態突然坍縮為一個明確確定的死狀態,或一個明確確定的活狀態,不再死活疊加了嗎?你說測量會對測量的物件產生影響,你肯定不是隨口胡說,你肯定是測量後才這麼說的。既然這種影響能夠測量得到,我們為什麼不在我們的實測資料中,減去這個測量的影響,得到一個不含有測量影響的、關於測量物件的實測資料呢?
-
6 # 使用者2934860766879
量子理論的發展與對時空認識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量子本身就是時空的存在的"形式",同時又與人類的認識水平相關。歸根到底還是人類的認識水平或說智慧智慧水平與時空的關係。
-
7 # j菸嘴
不好意思人類目前對時空的瞭解幾乎是零!糾纏現象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幾乎可以遠距離同步!實驗室裡存在的現象宇宙中隨處可見!如果整個宇宙沒有瞬間聯絡的機制它就無法達到某種平衡!
-
8 # 語境思維
是的。對於時空的性質,人類到目前為止,依然稀裡糊塗,而且越來越糊塗。這與迷信兩個支柱理論有很大關係。
量子糾纏論的若干困惑量子糾纏的意思是:從同一原子發射的兩個自旋光量子A,一個是上旋A⁺,另一是下旋A⁻,無論這兩個量子相距多遠,這兩個量子總是上下旋的共軛關係,此稱量子糾纏。
▲這是一幅很流行的量子糾纏示意圖,顯然在暗示量子糾纏有資訊傳遞,與主流解釋格格不入,說明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道不明。這種糾纏的意義在於:如果知道地球上一個量子是上旋,那麼月球上另一個量子就是下旋。這樣,就不必透過電磁波的物理溝通,就立即得知對方的資訊。
有一個典型比喻是母女糾纏論:遙遠相隔的兩個量子,好比母女二人。女兒生了孩子,母親成了祖母。母女身份關聯,無需資訊傳遞。
-
9 # 齊御
就像人如果是沒結婚的時候,每個光子或者亞原子粒子都是獨立執行的獨行俠,可以上旋或者下旋。一旦結婚了,夫妻量子產生糾纏,他們的結合方式就會形成旋轉方向相反而且各自一直以這個方向執行。如果這個時候你把它們分開了,它們依然舊習難改,依然沿著原來的旋轉方向轉動。所以無論多遠你發現其中一個是男的,另一個毫無疑問是女的!就如此簡單並不神秘!其間兩者距離多遠沒有任何資訊傳遞,只是最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已!夫妻量子被分開無限遠,如果你知道男的在地球上,一定知道在宇宙邊緣那個一定是個女的!簡單不?
-
10 # 明貞
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至少現在不存在。比方愛因斯坦是唯一一個超越了牛頓而得到主流科學界廣泛認同的科學家,他的理論仍在指導啟發著當代科學,但他逝去了,世界對於他來說己不復存在。所以,人類沒有真理,起碼沒有永恆的真理。因為,人都會死,如果死了一切都沒有了,那真理將永遠不會存在,歸零就是終極真理。除非,人類能夠突破老病死,真理才會發生信仰才會統一。
-
11 # 垂天之雲
肯定是你說的那樣了,我看這個理論那個理論,都是不能把事情說園了,可能是理論需要數學模型去證實,我覺得先提出一個合理的假想再去證明不行麼。我個人結合我所瞭解的知識做了一個至少能大部分情況都能說園的模型,簡單來講如下:個人理解,空間是能量場,大爆炸首先展開了空間,空間由無數連續的弦構成三維世界,當弦有相交時組成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構成物質,所以越大質量的物質意味著糾結的弦越多,空間也就越彎曲。引力是不存在的,如愛因斯坦的觀點,暗物質也不存在,空間可不是啥都沒有,它是個能量場,在場裡形成的物質都掛在弦上,怎麼分散?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也可以理解了,尺度越小的粒子越表現波動性,越大的越表現粒子性,量子糾纏和電子遷越也可以理解了,你把基本粒子分開但他們還在一根弦上,他們之間當然是有聯絡的。電子遷越理解為原子尺度內,組成電子的弦散開,又再不同地點重新相交了。h的意義可能是指到蟻人小到那個程度就可以看見弦了,沒時間啥事,他就是個想象出來的東西,應該換種說法叫弦的密度,因為質量越大的地方時間流速越慢。密度大到弦被破壞了就是黑洞了。
-
12 # 中科院氫博士
建立在德布羅意物質波和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之上的量子力學,是基礎不牢靠的理論。這種量子力學頂多是一種建立在假說之上的、對微觀粒子的運動進行描述的數學模型。它完全缺乏物理意義的基礎。所謂的量子糾纏,無非是從理論到理論,從假設到猜想,從數學模型硬套到物理現實之中。比如,量子如何糾纏?其物理機制是怎樣的?這類問題完全沒有任何解答。這種不去研究物理機制,只管根據數學模型進行胡亂猜測所謂物理學理論,把整個理論物理學研究風氣帶壞了!近年來,理論物理完全走火入魔,進入神學、玄學領域不能自拔!
回覆列表
愚以為,量子力學面臨的困境,主要是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手段造成的。與時空觀基本沒有邏輯聯絡。廣義相對論主張的時空觀,在解決微觀世界物理難題方面,並不能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廣義相對論時空觀只是人類探索宏觀宇宙空間的一種科學假說,它完全不能解決微觀世界探索遇到的問題。
眾所周知,現代應用物理學探索微觀世界的主要手段是電子顯微鏡和高能加速器等。從微觀世界角度考察,電子顯微鏡和高能加速器接觸的都是微觀粒子或者微觀現象,在觀測手段和觀測物件之間,很難避免相互作用。由此就會造成觀測結果的隨機性非常明顯。所謂的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諤的貓”的邏輯悖論,其實都是觀測手段和觀測物件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量子力學要從科學假說轉變為科學真理,必須找到觀測手段與觀測物件脫離相互作用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