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析天

    佛家講四大皆空,也就是說,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覺到的,以及嘴巴嚐到的,頭腦思想的,即,六識,都是“空”。也就是說,除了人的本元,其餘都是空,都不是永恆不變的,在各種機緣條件下都會轉化為其它形態。身,菩提樹,也是空,也是可以轉變為其它形態的,身不是永遠的此身,菩提不會永遠的保持為菩提的形態。如果認為自己的身已經修到了菩提正果,那麼說明其實還沒有真正明白佛家的要義,沒有明白四大皆空的本意。所以沒有身非菩提的領悟境界高了。

  • 2 # 太上邪神

    菩提樹在佛教裡代表真理、代表科學,身是菩提樹,那就是給真理、給科學設定了一個不可超越的高度,目標是有限的,違反了佛法無邊的科學精神。菩提本無樹,說明了真理是可以被認識、被描述的,還有不認識的真理、不被認識科學,需要繼續去發現、需要繼續去探索,學海無涯,符合佛法無邊的科學精神。

    身是菩提樹像一潭死水,菩提本無樹像汪洋大海,孰高孰低呢?

  • 3 # 使用者和言悅色

    菩提本無樹,是說菩提裡沒有樹,代表什麼都沒有,即所有相皆是虛妄假相,沒有相是實相,實相無相,斷相即佛。

    身是菩提樹,是有樹有相,即住相,住相即凡夫。

    這時佛高還是凡夫高呢?

  • 4 # 來龍去脈a

    為什麼“菩提本無樹“比“身是菩提樹”高明?答案:一個就是沒煩惱,一個就是有煩惱。

    我們也常聽到一句佛語,菩提即是煩惱,煩惱就是菩提。

    一:身是菩提樹,就是說明自己的身體與菩提樹相應,就是自己的身體與煩惱相應。

    下一句就是時時勤佛試,就是一個人的修行,還在學習中,沒有把自己的煩惱給修斷,也沒有悟到空性。

    從這句話來說,講明還在學習當中,沒有把自己的煩惱給修斷。

    二:菩提本無樹,就是六祖的名句,剛才講了菩提即是煩惱,煩惱即是菩提,菩提連樹都沒了,還有什麼煩惱?

    下一句就是本來無一物,就是悟到了空性,也是沒有了煩惱。

    總結:

    身是菩提樹與菩提本無樹,上一句就是還有煩惱,還在修行當中,下一句就是沒有煩惱,也悟到了空性的意思。

    南無阿彌陀佛

  • 5 # 晨起天寒著僧袍

    在《六祖壇經》當中有記載:禪宗的五祖弘忍大師要傳衣缽的時候,沒有傳給當時的首座神秀,卻傳給了不識幾個大字的南方蠻子慧能。當時神秀半夜在牆上寫了一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神秀這個偈子,顯示出他只是在生滅無常的色陰以及虛妄的六識上來用心,他時時注意自己,不要被外境所迷而生起貪、瞋等等煩惱。五祖知道這是神秀寫的偈子,就找了神秀來,告訴他說:“你作這個偈,顯示你還沒有見到本性,只到了門外,但還沒有進入到佛法的殿堂內,像你這樣的見解,想找到無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謂無上菩提,必須要在言下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個本心是真實而如如、本不生滅的,如果能找到這個出生萬法的本心,則一真一切真,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而無有凝滯;如果能找到這樣的心,這才是無上菩提的自性啊!”而六祖慧能在聽到神秀所作的偈子之後,也立即作了一首偈,那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六祖這個時候雖然也還沒有找到真如自性,但是他所說的偈子,已顯示出他是有菩提根性的,已經能夠跳開世俗五陰,知道不應該在虛妄的五陰六識上來用心,所以後來五祖才把禪法的衣缽傳給了慧能。

    不過自古以來,誤會佛法,跳不開五陰六識而總是在意識心的種種變相上來用心的人,一直都是很多的。在《景德傳燈錄》當中就有記載:在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出來弘法以後,有一位臥輪禪師也很自豪他自己能夠壓伏妄念,保持意識的靈明覺了,所以就自以為已經證悟菩提心了,也認為像他這樣的修持,菩提就會日日增長;所以,他就寫了一個偈子說:“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景德傳燈錄》卷5)但是當六祖大師聽到了之後,就說:作這個偈子的人並沒有證悟明心,如果依照他所說的方式來修行的話,不但不得解脫,繫縛反而會更為加重!六祖大師也就因此很慈悲地說了一個相對的偈子,他說:“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景德傳燈錄》卷5)慧能大師的意思是說,找到真心自性、具有般若智慧的人,他時時可以觀照到:真心看來好像呆呆傻傻地,什麼都不會!祂從來不起念——從來不曾對六塵境界起心動念過,無論意識心如何思想,對境時怎麼起心動念,而他自己的菩提自性卻仍然是本來、寂靜、自在,不與萬法為侶的;祂也是從來不增不減的,哪來菩提增長的事呢?

    我們聽了前面所說的五祖弘忍大師以及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相信大家應該已經很清楚,佛法的修行最主要的是要找到真心本性來,才能夠產生般若智慧;如果只是在虛妄無常的意識心上用心,就將會永遠在佛法的殿堂外打轉,是無法進入到佛法的內門中的。

    ——摘錄如下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GkY9rztmAbAl067C1QdJiw

    另,六祖大師開悟如下:

    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舂米。一日,五祖弘忍來到慧能舂米的地方,問慧能:“米熟了沒?”慧能答曰:“米早已熟了,只是欠篩而已。”五祖弘忍就在慧能舂米的石器上敲三下。慧能知道五祖的意思,當天晚上三更,慧能就到五祖方丈室內。五祖以袈裟遮掩,不讓他人知道慧能在此。當五祖為慧能開示《金剛經》當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就在這一句話下大悟徹底,說了一首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效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摘錄如下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YoHmm0kdZcOE8PsXW7aqzg

  • 6 # 無名草2020

    “菩提本無樹”,是觀空入了理。

    “身是菩提樹”,是著相趨於事。

    你說哪個境界更高?

  • 7 # 史文今

    您好;首先說這兩首偈的來歷,這是出在六祖壇經裡的兩首偈,說慧能大師在客棧買柴,聽見有人詠《金剛經》慧能有所悟,就問詠什麼經典,答《金剛經》是在五祖弘忍大師處得到的。於是慧能安頓老母起身上黃梅找五祖。到了黃梅五祖讓慧能到後廚房做務,有八個月之久。

    當時講經師是神秀大師,五祖有一天叫門人說我三年後就辭世了,你們每個人作一首偈拿來我看。作得好的就傳位第六祖。門人都知道神秀大師修行高六祖肯定他得,所以都不作詩,神秀大師一看都不作我作吧,輾轉反側作一首偈,不敢給弘忍大師看,於是就偷偷的寫到牆上了,內容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第二天有人看到了稟報五祖,五祖說依此偈修行永不落入惡道,有個小和尚到後院也念這首偈,慧能大師一聽就知道沒明心見性。於是叫小和尚領到這首偈前面,因為不識字也不會寫,正好有個官員在這看偈,慧能大師就請官員又寫了一首,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真是祖師降臨。

  • 8 # 佛道堂小羅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心經》

    全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從這部心經裡面可以看得出來,菩薩得大自在滴時候,心是無掛礙的。不僅僅是諸位大菩薩智慧最深的時候是這樣。就連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多而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也就是宇宙中最至高無上的智慧。這樣的智者是心無掛礙的。心無掛礙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如同心經裡描述的樣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是括號裡面那個樣子的。其中有這樣幾個字(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宇宙人生就是這個樣子的。而且佛教還有一句最經典的話(一念不生,萬法莊嚴)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達到潛意識裡都沒有任何雜念,那就是很高深滴境界了。

    如果說有淨有垢的話,那就是這個人的修行還不夠,不夠菩薩的果位。是有自己的知識和見解的。還沒徹底的覺悟。

    現在我們可以看看神秀和慧能法師的這兩首偈語了。神秀說(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大家要時時刻刻關照自己這顆心,不要被汙染了。顯然這是沒有徹底開悟,與心經裡面所描述的佛菩薩的至高無上的境界相距甚遠。

    我們再來看看慧能大師滴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無論我們的身體或者是心念,本來都是虛妄不實的。更不存在什麼清淨與汙染之說。這種境界正與心經所描述的諸佛菩薩的高深境界相契合。所以說慧能大師的境界要高於神秀的境界。

  • 9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壇經》這個典故是玄要處,你與普通讀者近似,可能有誤解,把經義看偏了。下面從實悟角度,解析幾句,供參考。

    神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寫偈背景是解讀的前提】

    五祖弘忍大師要選接班人,心裡早就有數,只是走個過場,以服人心,平穩交接;又因他是見性的祖師,不需誰寫偈,見聞即知誰能繼承祖位,故設題考問,還重在進一步勘驗繼承者的能力。什麼能力?沒別的,就是“是否見性,能自然發揮一脈相承的般若妙理,普度眾生”。但般若無形,從覺顯發,六根施慧,後能鑑別,故答題要點是對般若的實修證悟,不在偈語的具體措辭和如何寫。另,般若屬於大乘心法,是眾生的本能,明心才顯,迷心必暗,需靠內觀至極,別無他法。換言之,五祖要求寫大乘法,不能寫小乘法,否則違背禪宗法統,不能做接班人。注意,五祖的本意不是否定小乘法,也沒表示出“大乘法勝於小乘法”的傾向,而是要人“必須寫成大乘法”,才合乎要求,所以在他這個出題人眼裡,不存在“神秀偈比惠能偈低”的問題。從後來五祖要弟子“恭敬奉修神秀偈”的做法,也能看出他這個態度。所以,讀者不要簡單以為“五祖選定惠能,就否定神秀,看不上他的偈語,以之為低”,絕無這個問題。

    【2、兩偈的“五同和五異”】

    很明顯,兩偈反映的也是達摩大師在東土弘揚禪宗時遇到的傳法困境和機緣差異,直到弘忍大師的第五代時,依然存在,即佛教對“有和空”法義主張的大小乘派別之爭,也是佛涅槃後歷史自然形成的局面。具體講,兩偈的對立統一關係為:(1)都講身心,證悟相反。神秀講的是“修行時,有身有心,故有修有證、有得有失、有出有入,最終有人有佛”,這是小乘法“從有入空”的根本觀點,以“在空”為成就。惠能講的相反,是“修行時,不見身心,故無修無證、無得無失、無出無入,最終無人在修,無佛可成”,因為眾生本性皆是佛,本來就空寂自在,身異心同,全在心覺與否,無所謂“拂拭和塵埃”,這是大乘法“有空不二”的根本觀點,以“無心”為成就。(2)都講觀修,做法相反。神秀講的是“先觀身心相,後起修得淨”,也叫“住相修行”,是佛門度初學人的小乘漸修方便義。惠能講的是“觀身心即覺幻、覺空、覺有,身在相而心不住相”,也叫“無相修行”,是佛門度宿根深厚人的大乘頓修實相義。(3)都講身心之淨,解義相反。神秀講的是“以修得淨”,其實人有此心就是“有相”,就是不淨,這種自相矛盾會造成無法真達“不惹塵埃”的目標。惠能講的是“無修本淨”,因為心本不有,空寂不實,是個假名,無塵能落在其上,也就沒有“染”的問題;既然無染,還修什麼身心之淨?(4)都講學佛,用心相反。神秀講的是“聞教起修,除唸作佛”,其實真相為“心即佛,念即慧”,故無佛可作,本性就是;無念可除,只需轉變,而惠能講的就是這個真相,點明“人有迷誤,生身心見,就以為有法可修,有佛可證”,此為顛倒,不是實相法。(5)都講智慧,落實相反。神秀講的是“隨緣起修,以淨增智”,沒懂“心本即淨,具足智慧,不從外修得”。惠能講的正是此義,人無身心見叫“淨”,不動身心叫“智“,不住身心相叫“慧“,只需在心上“轉有為空”,不論別修。

    【3、兩偈的邏輯本質】

    神秀偈的佛教主張是“以有為真,以修為證,以念為塵,以除為行,以空為佛,以勤為進,以得為上”,實質是住相的“有為法”,這種小乘法修行的最終是“多積福,少功德”,偏離正法方向,困難重重,不易成就,屬於不了義法。惠能偈的佛教主張是“心即佛,不必修;身即施,天然行;無即智,隨緣明;相即慧,不生淨”,這種大乘法修行的結果是“當下明心見性,立在佛地”,就叫作佛,屬於了義法。五祖說的“人不見性,學法無益”,講的也是此理,因為“見相不見性,常陷有為坑;見性不見相,就是無為佛”;佛法之真在“無”,而不在“相”。

    【4、兩偈的統一性】

    《法華經》講過,十方三世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故小乘法、大乘法都是同一佛法,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教而異、因言而異,本質沒有區別。換言之,神秀講的是方便法,惠能講的是實相法,法法無二,本就是一。人若生心,就以為神秀講得對,而不解惠能;若不生心,當下即悟“神秀偈=惠能偈”,隱義相同,所以評價兩偈的關鍵在“聽聞見時的心念有無”,兩偈的真義不在文字相上,而在每個人當下的覺悟。也因此,並不存在真正的“惠能偈高於神秀偈”的問題。也就是說,心不平等,就見“異”,心若平等,就見“同”,只需要自問,爭論偈語的文字表述有何區別,意義不大。

    【5、兩偈的引申解】

    主要有三個:(1)對佛教三學的定義。在度人的方便法中,有“戒定慧”可學可修,有“佛和涅槃”可證可得,但在實相法中,戒是無相,定是無心,慧是無住,三者皆無。故佛法真義是無學無修、無佛無涅槃,當下入無,就叫“戒定慧”,就叫“佛涅槃”,再無第二義。神秀不悟,不能繼祖;惠能有悟,故被授衣。(2)空有皆般若,與心言無關。“空”為法性,“有”為法相,“心”為法名,“佛”為法用,“無”為法門,“見”為法幻,不空自如如就叫“自在”,不有不見相就叫“無掛礙”,合稱“般若”,不離眾生,故迷此義是神秀,覺此義是惠能。(3)一切即佛,一切即心,一切即智慧。身是佛化,心是佛義,修是佛在,行是佛施,推廣開去,物是不言之佛,人是有言之佛,佛不離佛,哪有修證?人迷心為眾生,修也無成;人覺心為佛,轉念就是修,一剎那為佛。故神秀是惠能的昨天,惠能是神秀的明天,二者不二,都是佛表演,明白此義,就叫“見佛”。

    【6、故事的同案例】

    《壇經》的別例就不說了,在《維摩詰經》也有,如弟子品裡,舍利弗在樹下打坐修行時,大士開導他說的“不見為坐,不定為坐,不迷為坐,不住為坐,不相為坐,不得為坐”之義,其實也是兩偈主張的先例。又如,菩薩品裡,光嚴童子出城修行,大士開導他說的“直心是道場,發行是道場,深心是道場,菩提是道場,六度是道場”等義,其實也是兩偈主張的分說。又如佛道品裡,文殊問佛道,大士答的“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等義,也是對兩偈主張的妙說。

    【7、兩偈與《金剛經》、《心經》的關係】

    五祖提倡“參悟金剛般若,當下作佛”,所以般若經是他評判兩偈的依據,將此二經與二偈對比,是正解的另一個方法。很明顯,在《金剛經》裡,神秀偈是“住四相、有為法、夢幻泡影”,不能見如來;惠能偈是“無四相、無為法、非夢幻泡影”,則見如來。在《心經》裡,神秀偈是“五蘊不空,五蘊各異,心有掛礙”,惠能偈是“五蘊皆空,五蘊不異,心無掛礙”,故依神秀語修,容易陷於顛倒夢想;依惠能語修,容易究竟涅槃。

    總之,五祖大師的繼位題是在考“般若”,考“無心、無相、無見、無住”的實修功夫,神秀迷心說方便解,只是不合乎要求,跑題了,而不是錯;惠能覺心說實相解,再次合乎要求,經受了考驗,繼承法衣佛脈,更能普度眾生而已。今人別輕易否定神秀,也別隻認可惠能;若將兩偈對立起來,自心有高低,見到高低,就哪個也不懂,變成笑話。

  • 10 # 浮木盲龜

    這和“白馬非馬”講的是同一個哲學問題。【菩提本無樹】講的是“菩提樹”這一概念,這是語言概念,這是主觀概念,該概念的合集中並沒有某一棵或者任意數目的具體菩提樹。主觀、語言的概念沒有實體性,當然【何處惹塵埃】。合起來就是說,我們言說的話、寫的文字僅僅是主觀概念的集合和演繹,是文字遊戲,非關“實體”、“實相”。那麼什麼是“實體”、“實相”呢,我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絕對與文字、言語無關,假定“實體”、“實相”存在,必然得出一個結論,除語言、文字外,人還具備一種對內外世界的認知能力,用梵語即是“菩提”,“菩提”僅僅是表達一個音,就是一個音,什麼也不是,又回到了雙關語【菩提本無樹】。

    【身是菩提樹】何解,我的感覺、情感、思想等等對我是真實可信的,是“實在”,和別人能否認知、理解無關。那麼我唯一能確信的、正在經歷的個體性經驗,即佛教用語的“當下”是不是就是“實體”、“實相”,神秀認為是,所以才能【時時勤拂拭】。

    兩人的觀念,是人類兩種基本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反而是一種客觀,雖然找不到什麼依據和標準)的代表,不存在誰高誰低,兩者會一直共存下去。

    說句題外話,【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風為【菩提本無樹】、幡為【身是菩提樹】,相當於群體意識和個體意識之間的關係。我國古人認為一匹白馬不等同於馬這一群體概念,這屬於人之判斷,其根源不在於對錯而在於人的價值判斷和情感傾向,即是“心動”,那麼我們又如何、或依據什麼武斷的說,風動、幡動不存在,唯心動才是真實呢,這本身和【菩提本無樹】自相矛盾。

  • 11 # 瑞瑞務農

    雖然六祖的境界比神秀禪師高,悟透佛理,也許六祖具足慧根和天賦。

    但我們凡人,能做到神秀所講的,心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去好好修心,已然很了不起。若跳過神秀,直接去悟六祖的“空”,也許更不得其法。

    神秀禪師也是一位高僧。

  • 12 # 蕭晗之十二子門

    這裡是覺性的高低,裡面有禪意。那麼什麼是禪呢?簡單的意思就是明白,而這樣的明白與不明白實則是相隔萬重天,那麼你再來看這句話,菩提本無樹實則是啊不為外在事物所羈絆,就是那些看不開的人內心裡也都放下,並且事情已然發生,就不要再多想了,但是身是菩提樹顯然境界比較低,對於身外之物仍然有牽掛,倘若真的是這樣的留戀已失去的東西,而久久不能釋懷,那麼其自然是放不下!這裡不是要你當和尚,而和尚本身不過是一個以乞討為生的落魄人,所以對於其言談話語不要放在心上而至於是不是切中你的所思所想還在於你是不是心中有鬼,倘若你是一個世俗之人,自然就與之沒有太多瓜葛,假如你真的有內心的羈絆而放不下無法釋懷,其言談話語對於一個局外人還是可以給你點化一二。但是這是佛語,與世俗而言是沒有關係的,並且外人是聽不懂的,而就這兩句話的意思解讀,則是一個放下,一個庸俗,自然是當下的境界更高一些,或者當你真正的心無雜念生活在世俗之間的時候,你自然就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忙碌,而那些身似菩提樹的人則在這裡看又是多麼的庸俗,所以於世俗而言,佛家的東西是不要粘連的,而於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有志青年來說,只要去努力並且講究策略,朝著目標努力就能夠成功,而所得的則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境界自然就有高低,只是這是佛語,而與世俗是沒有關聯的,所以,這裡不是要你當和尚,而是人生境界要有高低以及只要肯自己努力,又有什麼羈絆會限制你的無限人生奮鬥之前程呢?所以於生活計自然是要有追求有理想有奮鬥目標更好一點?!

  • 13 # 楚天神運算元

    南天竺僧菩提達摩,梁武帝時從海道來到中國傳播他的禪學,達摩的禪學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所謂見性成佛,意思是覺悟到自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達摩為禪宗一祖,五傳至弘忍,住黃梅雙峰山(今五祖寺)門徒達千人以上,據說他的本領是“緘口於是非之場,融心於色空之境”弘忍門徒中,神秀為上座弟子。一日弘忍宣稱要選擇法嗣,令門人各寫一偈,讓他挑選。門人都推崇神秀,不敢作偈。神秀遂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見偈,說你作此偈,只到門前,還未入門,你回去思考,再作一個來,如入得門,我傳法衣給你。神秀苦思幾日,作不得新偈。一個春米行者慧能,不識文字,請人代寫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從空無的觀點看來,慧能的空無觀比神秀的徹底多了。與一祖達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正好吻合。弘忍見偈,認為找到了滿意的傳人,教他帶著架裟連夜逃回南方。

    神秀的偈語,認為人生下來都是帶有劣性的一一塵埃,只有隨時掃掉塵埃,從而達到完美(成佛)這就是漸悟。而慧能的偈語則是頓悟,所謂見性成佛,意思是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既然淨心自悟,心絕妄念,不染塵埃,頓時成佛,自然比漸悟簡便多了。

  • 14 # 揚生解史

    首先,現在人們傳誦的是“菩提本無樹”,而不是“身是菩提樹”,可見“菩提本無樹”意境應在“身是菩提樹”之上。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說的類似於我們今天的3正5s,強調心如明鏡,勤於整理。

    惠能不識書,但卻能悟出“菩提本無樹”,其境界己突破常人所能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中無物,何物能淫?

    我等凡人,終無法完會參透以上偈句!

  • 15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菩提本無樹,是說法身佛無形無相,是說的無相的究竟法!是佛無修無證,本自具足!是破四相!

    身是菩提樹,是說的有相的,有增有減的,有修有證的世間法!有佛可成,有法可修!是著四相!

    兩個人看世界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羅拉和思域差2萬元,買卡羅拉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