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洪武爺,還有萬曆爺。
26
回覆列表
  • 1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爺”就是“老爺”,是家奴對主人的稱呼。

    在清朝,不光皇帝叫爺,旗人彼此都這麼稱呼。因為不僅皇帝是旗人的主子,滿人同樣是漢人的主子。旗人不種地、不做工、不經商,提籠架鳥無所事事,靠政府發的錢糧生活,這就是“爺”的生活。

  • 2 # 皇帝不稱朕

    這個問題其實有“問題”。

    啥呢?並非“其他朝代皇帝都不叫爺”,只有清朝皇帝喊爺;恰恰清朝皇帝“喊爺”,很可能是沿襲自明朝的習慣。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稱皇帝為“爺”(“萬歲爺”),是口語和俗稱;正式的稱呼,是皇上或陛下。

    對此,明朝末年的太監劉若愚,在所撰《酌中志》(該書是明代唯一的一部由宦官撰寫、專門記載宮廷之事的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自序》裡,就其對皇帝的稱呼,有這樣一段說明:

    “按皇城中舊制,凡內臣奏事,稱呼列聖,則某年號老爺;今上,則萬歲爺。”

    他說,宮廷的規矩是:宦官凡提及皇帝,對歷代先帝(即“列聖”),均以年號相稱,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稱“太祖老爺”,宣宗朱瞻基,稱“宣廟老爺”,神宗朱翊鈞,稱“神廟老爺”(亦有稱“太祖爺爺”“宣廟爺爺”和“神廟爺爺”的);而對“今上”,則稱為“萬歲爺”。

    這就是明朝皇帝也“喊爺”的明證。

    劉若愚為什麼要在自序裡做那樣的說明呢?他解釋道:

    “若愚既已失身中涓,焉敢沒其口吻?文章家必笑其俚,在史家自存其質也。”

    中涓就是閹人宦官,劉若愚是讀書人出身,不幸做了宦官,如今寫書,不敢改變宦官的“口吻”,平日怎麼稱呼列聖和今上的,文章裡仍怎麼稱呼。雖然將俗俚之語(口語)入於文章,有些不雅,但這對於史家來說,卻是存其“質真”的。

    對此,我要給劉若愚100個贊!如果他不如實記載,我們怎麼知道宦官怎麼稱呼皇帝呢?過去的“文章家”為了雅的需要,喜歡修飾潤色,雅固雅了,卻也失去了真實。我舉一個例子,皇帝在日常談話中,說到自己時,都跟普通人一樣說“我如何如何”,而不會像書面寫字,開口閉口“朕如何如何”。可是臣子在記錄皇帝言論時,往往將俗語“我”改為“朕”,這就失其“質”了。

    同樣是上面的原因,外朝大臣見到皇帝,是否一如內官之例,稱皇帝為“萬歲爺”,不是太清楚,因為我們所見到的記錄文字都經過了雅的改造。但我想,當面對著本人,與提筆寫奏疏還是有很大不同,大臣(特別是想跟皇帝套近乎的大臣)見到皇帝口稱“萬歲爺”的可能性非常大。當然,拘謹、謹守禮法的大臣,應該還是隻稱“皇上”,畢竟“喊爺”在君臣名分之外,還有一個主奴的意思在內。

    在明清時代的北方,人們是習慣“喊爺”的(一直到民國都是如此),普通尊者、在上者都是“爺”,姓劉的是劉爺,不知名的是“這位爺”,老大是大爺,老二是二爺,作相的是相爺,當兵的是軍爺,做官的是官爺、青天大老爺,等等。皇宮雖在“天門”之內,但畢竟還是在人間,民間的語言習慣很自然地會帶入宮廷,那麼皇帝便是“萬歲爺”,東宮太子便是“小爺”,宗藩某王便是“王爺”……

  • 3 # 營三千

    並非如此,事實上,早在明朝,“萬歲爺”的稱呼就很普遍了。

    一開始把皇帝叫成“萬歲爺”或者“萬歲爺爺”,大概是明朝宮廷中太監創始的。(“萬歲爺”在清朝用的更多,反而是“萬歲爺爺”的叫法,明朝用的多,而在清朝非常少見)。

    在明朝重臣高拱的《病榻遺言》中,就曾經記載了一個太監奏報皇帝時說的話:

    【有一近侍太監殷姓者,年七十餘,亦即跪奏曰:“萬歲爺爺不要聽他,那高閣老是個忠臣……”】這是太監當面稱呼皇帝是狀態,就是“萬歲爺爺”。

    而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中亦曾經記載了司禮監太監馮保的一封奏文,其中就有一句:“隆慶六年五月內,聖躬不豫,特召內閣輔臣同受顧命。以遺囑二本,令臣宣讀畢,以一本恭奉萬歲爺爺,一本投內閣……”馮保雖然是太監中地位比較高的,也頗受寵信,但是當他面對皇帝的時候,還是很謙恭的使用“萬歲爺爺”這種稱呼方式。這是一個太監背地裡用第三人稱稱呼皇帝的例子,也是“萬歲爺爺”。

    這種稱呼方式,在明朝太監劉若愚的書《酌中志》中也得到了印證:

    按皇城中舊制,凡內臣奏事,稱呼列聖則"某年號老爺",今上則"萬歲爺"。

    直到崇禎朝,太監對皇帝的稱呼,依然是“皇爺”之類:

    上(崇禎帝)曰:『京營兵何在?李國楨練兵何在?』奄(閹,即太監)曰:『皇爺安得有兵?京營兵皆散,今惟有勸皇爺走耳!』

    “皇爺”二字用於稱呼皇帝,看來也不是清朝首創。這幾個例子,有嘉靖、有崇禎、有隆慶,可見至少在明代中後期(嘉靖直到崇禎),內宮中的宦官太監,對皇帝的稱呼就是“萬歲爺爺”,而對太子的稱呼則是“小爺”。後宮中是如此,那麼民間稱呼是如何呢?當然了,自永樂以降,明朝平民百姓很難有直接面見皇上的機會,所以看不到以第二人稱的“萬歲爺”稱呼皇帝的情況,不過,根據明朝民間通行的話本、小說的情況來看,在第三人稱的情況下稱呼皇帝為“年號+爺”如“萬曆爺”、“嘉靖爺爺”的情況還是不少的。

    我們先來看最經典的三言二拍中的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開頭“頌聖”部分:

    到永樂爺從北平起兵靖難,遷於燕都,是為北京。只因這一遷,把個苦寒地面,變作花錦世界。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

    在明朝,三言二拍系列是暢銷書,賣得非常火爆,基本上街頭巷尾都有流傳,在三言二拍之中,“萬歲爺”之稱就屢見不鮮,可見民朝老百姓對“萬歲爺”這一說法並不陌生。而另一部明朝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中,“萬歲爺”的稱呼也很多見。例如:

    “碧峰長老無分春夏秋冬,起早睡晚,哪一時不在說法,不在講經?這時正是永樂爺爺登龍位,治天下,聖人作而萬物睹。”

    透過上面的事例,我們能很容易的發現,明朝民間百姓在講到皇帝時,經常使用“某某爺”、“某某爺爺”之類的稱呼,已經習以為常。而明朝的宦官呢,因為地位低下,需要諂事皇帝,因此,更是“萬歲爺爺”不離口。這種稱呼方式流行的趨勢,我個人猜測是自上而下的,宮裡的太監先喊出來,漸漸的引發民間的跟風。太監稱呼先帝為“某某年號老爺”,在民間則進行了進一步省略,把“某某老爺”縮減成了“某某爺”,如萬曆爺、永樂爺等,因為上口。好記好念,同時也完美地表達出了對皇帝的尊崇,這種稱呼方式在民間影響深遠,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在清朝繼續發揚光大。

    至於明朝大臣如何稱呼皇上,根據現有的奏議、召對錄情況來看,應該還是以“陛下”、“皇上”的稱呼為主流,畢竟身份與太監、百姓不同,還是要注意一下體統的。當然,也不排除大臣在寫文章時對內容加以潤色、修改的可能,不過總體而言,明朝大臣對皇帝的稱呼和太監還是不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康熙王朝》裡沒有佟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