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風飛揚徐濤
-
2 # 遇見曉C
孩子擇校這一直是父母比較頭痛的事情,尤其很多父母都會在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中徘徊,一般孩子成績比較好的,家庭經濟條件又比較可以的,會選擇送孩子去讀民辦學校,現在政策出來民辦學校小升初要搖號,很多人就在擔心民辦學校怎麼生存?是否要漲價?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很多家長願意給孩子選擇民辦學校?
雖然現在很多公立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免學費,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會選擇送孩子去讀民辦學校,因為現在公立學校是劃片招生,就近入學,一個市區裡面有名的公立學校就幾所,並不一定能劃分到公立名校。
所以大部分沒有劃分到公立名校經濟條件還可以的家庭會送孩子去讀民辦學校;還有一部分家長對於公立學校的教學政策不滿意,比如不分重點班等,家長對於孩子成績和班級同學比較看重的,也會選擇送孩子去讀民辦學校。
大部分的民辦學校都是會分重點班,普通班,根據成績來劃分班級,然後在管理方面也是全封閉式管理,這也是民辦學校的優勢所在。
即使現在民辦學校搖號,對於有需求的家長還是很有市場的,也不用擔心民辦學校怎麼生存。
相比於過去民辦學校掐尖,提前招生,現在搖號,在民辦教育資源方面會比較公平一點,運氣好一點的,即使成績不掐尖也可以上到民辦名校,學費相對來說,也是會上漲的。
-
3 # 還行157117953
中國有句古話,叫兩害相權取其輕,小升初全搖號當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面對越來越焦慮的家長,越來越浮躁的社會,越來越早熟的孩子,搖號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原本正常的小學教育,孩子們要學的東西也就那麼多,但隨著民辦初中的出現,一切都變了,那麼民辦初中的優勢在哪裡,可能說出來許多人不信,民辦初中最初的優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寄宿,因為寄宿了,許多從一年級開始到六年級結束,因為監督孩子學習而煎熬了六年的家長們,尤其是媽媽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而寄宿,又可以讓初中三年的孩子們集中在學校裡,每天至少多出二個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每天兩小時,三年加起來總量也相當可觀了,再加上民辦之初學校自己的努力,於是民辦很成功,而成功之後家長們的追捧以及透過優厚報酬對優秀教育者的吸引,更是讓這種成功的優勢不斷擴大,於是出現了好的辦學條件,好的師資力量,好的生源過度集中,那麼到這裡問題就來了,太多的學生都想來,於是門檻越來越高,門檻是什麼,奧數一等獎,可以,入學考試過關,也可以,花錢託關係,當然也是可以的,留出三分之二的名額給那些聽話好學的孩子來保證學校的成就,再留下三分之一的名額照顧方方面面的關係並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呢,所以這些年奧數很熱,奧數當然很有意義,可成千上萬的孩子只是為了一個初中而去學奧數意義又何在呢,入學考試當然也很重要,可小學的東西就那麼多,都是一百分還怎麼考,於是初中的知識是提前要學的,於是奧數,課外輔導紅紅火火,其實無非就是把將來的知識提前灌進去,既毫無新意又撥苗助長,苦得卻是那些焦頭爛額的家長以及心智未開的孩子們,不可否認,這裡面一定會有一些孩子因為心智早熟一些而走在社會的前列,但絕大多孩子仍需未來的努力才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所以絕大多數孩子沾不了光,而一些開竅晚的孩子卻暫時吃了虧,那麼對國家來說國家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呢,愛因斯坦、牛頓當然需要,但一個兩個就行了,更多的卻是千千萬萬有一技之長或踏實肯幹的普通人,一路名校到清北固然好,但清北之後也還是要實實在在做有用的人或事的,所以最好的教育應該是,既不埋沒那些真正的天才,更可以讓絕大多數人成材,特別是讓那些開竅晚的尤其是男孩子不至於早早落下,更需要廣大的家長也調整心態,與其憂心忡忡,不如面對現實。
-
4 # 垚777777
能執行嗎,又是一空文而已。這樣做,民辦學校就失去特色啦。還要花幾十萬。有錢就可以去,生源不保證,讀不讀要考慮下。
-
5 # 掃除害人蟲全無敵
義務教育法是法律,不是兒戲劇本。所有適齡學生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收費就是違法。私立學校要嗎不許收費,要嗎變成公立學校。
-
6 #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民辦中學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之前的民辦學校大多經歷過掐尖過程。這也造成了為什麼很多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特別好?
就拿我所在的城市來說,每年高考95%以上的清華北大學生都是民辦學校。因為民辦學校在初中升高中的時候,把很多優秀的學生都招到自己的學校裡面。
所以對於民辦學校來說,他們的生源要好一些,但是更可惡的是,一些民辦學校為了保持升學率,再上高二的時候就開始篩學學生,把考試成績在後面的學生沒有任何理由的給勸退。
那些被勸退的學生不得不再回到公辦學校上學。所以導致了很多公辦學校對民辦學校的這種行為特別的厭惡,於是所有的公辦學校聯合起來,只要是民辦學校勸退的學生,公辦學校一律不接收。
這件事後來鬧到市委裡面。最後不得已初中升高中開始實行劃片制或者是搖號制。但是還是治標不治本,那些有權的有錢的子女都跑到民辦學校。
因為對於公辦學校來說,民辦學校雖然他們可能生源比較好一點,但是也不可否認的是老師比較敬業。學習壓力也比較重。
就拿我朋友的孩子來說。每天回來都有厚厚的一沓子作業,而且上課的時候有時後都是站著聽課。寒假暑假都有要比公辦學校佈置的作業多的多。
-
7 # 叫我隔壁老王好吧
學生搖號,還真不如老師搖號,老師搖到哪個學校就在哪個學校代課三年到他的學生畢業,再次搖號換學校代課。這樣子家長還有什麼好擇校的呢
-
8 # 思維數學小課堂
小升初搖號是為了規避一些擇校生的以及擇校的一些學校的規違規操作。
為了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源的均衡化分配。現在是不提倡捨近求遠的一些擇校行為的一般倡導就近入學然後我們在教學分配上良好是要進行我們的一些優生與差生的一些生源的分配,能夠讓每個學校都有機會教育出的教學成績。
而這樣分配學生生源的情況下,民辦學校是否會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學費?其實要看學校的定位,我們普遍情況下應該是不會的,因為現在我們教育的普及性越來越高因為,然後民辦學校的生源其實很難穩定下來,每年學生的流失以及教師的穩定性都很難去,因為這些都是根據一個學校的管理,而教師隊伍是簽訂勞動合同的,他們的工作是根據勞動去完成,而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個人也有原因可以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但是我們不排除未來的一些精品化然後和精英化的一些學校定位,這些學校將會打造更多特色和國際化的一些教育模式,然後讓這些學校區別於我們一般普通的公辦學校的一些課程資源豐富性,讓這裡的學生能夠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和一些更先進的教育課程,然後這樣能夠讓自己的收費標準進一步的提高,為一些有高要求,或者是更想去接觸到這個層面的群體,去提供高收費的服務。
-
9 # 羊毛狐狸
取消民辦,公辦也會有重點和非重點,取消重點和非重點,也會有教學質量得偏差,你噴民辦,無非就是民辦教學厲害罷了,你覺得不公平了。但是,教育這個東西,請問你怎麼保持公平?就算取消所有民辦,取消所有重點,但比方某校出現了一個名師,這個名師的資源就是唯一的,那麼你說這個資源如何平衡?道理一樣的,即便所有的學校教學教研都統一了,那麼也無法改變最後教育資源的差異——因為每個老師的個體是有差異的,優秀的學校,是因為一群優秀的老師聚在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制度下最後形成了一個教學環境。所以你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去避開這個差異。這和民辦不民辦沒什麼關係。
-
10 # 百里汐薇
公立各有各的優點吧!自己孩子在民辦小學,選擇的主要原因是離家近,5分鐘的路程。民辦小學會注重口碑,成績和孩子的綜合發展,例如每單元結束老師都會總結髮群裡,孩子的學習狀態老師也會經常跟家長溝通。各種趣味性比賽也經常組織,減負後基本晚上回家很少有寫的作業(低年級),都是複習預習閱讀,對閱讀量是有一定要求的。作業在學校由老師安排時間完成。當然作為家長壓力也是大大的啊!公立學校也只是透過朋友瞭解些,並不全面,也不好評價。 哈哈哈,有點偏題了,抱歉哈!
-
11 # wstiancai
看回答全都是一些教育門外漢,或者就是一些普通老師,根本沒有接觸過核心。實行全面搖號民辦學校的應對措施:1、大幅提高學費,嚇退一部分想來蹭學的差生。2、大幅提高獎學金,對成績好的學生大幅獎勵,讓其的學費不漲或者少漲。3、按成績進行分班,對成績差的學生要麼不管,要麼就嚴管,讓其自動轉學,空出學籍讓之前沒搖中了好學生轉學進來。4、以各種名義,比如合辦企業,合辦高校等,控制一部分的名額不參與搖號,用來安排給好學生。5、借讀。讓好學生在民辦學校借讀,回原公立學校考試,但是中考後一定回民辦學校的高中讀書。這個世界哪有公平,最公平其實就是發奮讀書,別想著人為拉低所有人的努力。
-
12 # 我的數學我做主
民辦學校學費漲是必然,搖號並不能影響擇優
首先漲學費是必然的,學校的學費變動是隨意經濟市場的增長而增長的,但學校提費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主管部門層層審批,站在民辦學校的角度來講,當然希望年年漲學費,但是按照政策,是不滿三年不許調整,而相關主管部門一般也不會滿三年就批覆,往往需要五到八年才可以讓民辦學校漲一次學費,畢竟是觸及民生的教育問題。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出現。
搖號並不能徹底杜絕擇優,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雖說是全面搖號,但大多情況下,學校一定會預留一部分學位給優等生。搖號並未跟學籍等完全掛鉤,比如給你這個民辦學校1000個學位,搖號就只能搖一千個,教育主管部門也只給你建1000個學籍。但事實往往是1000個對外公佈名額,最終自己再招二百優秀學生或者走後門的,學籍還是可以建1200人的。
其次,差生進去後,跟不上學校老師的節奏,老師天天找家長,家長扛不住或者學生自己扛不住就轉學了,當然有一部分也是被勸退的,這時空餘出來的學位又會被其他優等生佔用,從而又相當於做了一次優勝劣汰。
再者,借讀的情況依然大面積存在,雖然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不得空掛學籍,但有需求就有市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最後,優等民辦學校依舊搶佔了大多好的生源,並不會因為搖號而使生源質量下降。
要徹底解決擇優問題,需要更多的手段來制約民辦學校,搖號只是第一步。比如空掛學籍一經發現,就給學校主管領導相應的處罰與降低下一年招生比例。每年學生流出與流入也做一定的比例限制,比如百分之二,高一個百分點,降低百分之十的招生計劃等。
-
13 # 天外飛傳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呢?最大的區別就是收費,公辦學校是國家實行義務教育,現在的物價對比學費幾乎是免費的,國家投資撥款,特別今天,教師劃公務類,是鐵飯碗,民辦學校的收入大致有兩個來源,一是國家補貼,二是學費,而開支也是寵大,民辦學校招生一是靠口碑、二是靠成績,民辦學校的危機意識、風險意識比公辦學校強很多,而實行搖號制,對民辦學校既是危機,也是機會,機會和挑戰並存,特別是名氣小的民辦學校是崛起的重要機遇,好的民辦學校也並非危機,至少他們和公辦學校比,招生比較公平了,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了。
-
14 # 小茶181818
民辦學校提高學費只能死路一條,以西安為例,西安的五大名校之所以難進,就是因為升學率高,大家都想進,但升學率高最重要的是生源掐尖,自然會高,如果以後搖號自然生源保證不了,那升學率自然和公辦一樣,也沒那麼多人想進了,再提高學費,只會惡性迴圈。甚至學費有價無市時面臨的只有倒閉。
-
15 # 高山有水2070
這個問題一言難盡!去民辦的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1.公辦重點小學你沒有學區房,你所在的學區小學都是墊底存在*2.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平時沒有精力輔導孩子學習,例如我家,除了過年,一年標準休息7天,每天從早到晚,盡力輔導孩子學習真是天方夜譚*3.對普通百姓而言,孩子比較好的未來只有學習成績,根本不敢放手,教育投入多,機會依然會大些*4.民辦學校孩子整體差異不大,老師兇的狠,搞不好班主任是孩子老師一塊收拾,孩子又是集中生活,家長相對更安心些*5.一天9-10節課,週末還有很多作業,孩子自己也付出了很多*6.不要噴民辦,也別說什麼貴族學校,家長大部分還是普通百姓,只不過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捨得投入*7.等重點小學都抽籤了再來說民辦吧!
-
16 # 黑燈瞎火喝涼水
現在的大多數私立學校其實是偽私立,很多都是拿著公辦學校的補貼、優惠政策和師資,乃至公辦學校的校長在搞所謂私立學校。一所私立名校的校長同時兼任著某所公辦學校校長實在太平常不過。這就導致,私立學校兩頭的好處都沾,公辦自然無法抵擋。
要改就讓私立學校純粹化,變成真正的私立學校。公辦的好處徹底切割,學費你完全自己定價。當然這樣的話,私立學校的學費漲到目前的三到五倍是正常現象,否則就得破產。頂級私立名校學費漲十倍也不奇怪。我覺得這樣挺好。你收費足夠高才能吸引到名師來效力,但你若高到許多優秀生源交不起,你的成績就受影響,進而被迫降學費。最終會被市場調節到均衡的定價。
只有徹底完全切割,私立和公辦各自的優缺點才能均衡,而改變私立學校全面碾壓的不公平局面。
-
17 # 龍人農心
這個問題十分複雜,表面看是小升初,幼兒園都是搖號拿學位,實際是我國的教育現狀令人擔憂。我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各地高樓林立,但在修建高樓同時,為什麼就容不下一所幼兒園和小學呢?
我是60後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們那時在極度貧窮落後的年代,每個村都有小學校。後來合併成中心校,再後來變成了民辦學校。公立學校越來越少,導致出現上幼兒園,上小學都是搖號拿學位,拿不到學位就只能出高價錢,讀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是民生的需要,培養黨和人民事業接班人的搖籃,也是共和國公民享受受教育權利的保障。如果忽略公立學校,將教育大任甩手私立,民辦學校。毫不疑問,將加大老百姓的教育投入。象成都一個私立幼兒園一年的學費超十萬元人民幣,幾萬的更多,幼兒園呀?
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就近入學,應收盡收。如果不重視公立學校建設,毫無疑問,民辦學校提價收費就是必然的結果。而且現在的孩子,如果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都和私立學校,資本運作掛上了勾,將來對祖國,對人民的認識和依戀從何說起?
真誠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幼兒園,小學初中教育,做到應收盡收。願意出高價讀私立學校的不強求。讓義務教育與民辦脫勾,不是被迫出高價解決子女教育問題。
-
18 # 今酌
支援公立學校,反對私立資本行為,但絕不能用搖號這種方式,在努力奮鬥而沒有得到認可的時候,這種行為很有可能給我們的孩子埋下仇視種子,尤其帶有仇恨的有可能是優秀,努力的未來。這種搖號的方式絕不能用,會害了我們的孩子,害了祖國的教育。
-
19 # 隱鯓守候LIKE
大部分民辦都有自己的初中,沒有的也在迅速整合,透過民辦中小學合併來解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在招外面的學生,不如讓自己學生直升,好歹在小學已經刪選過
-
20 # 平淡是真oymlq
小升初都要搖號了,民辦中學反而有利於生存。民辦學校的學費等由物價部門審批,因此明裡大幅提高不太可能,不過“打擦邊球”收取一些費用倒是有可能。
新招生政策:
我們這邊城裡初中學校實行搖號、農村初中實行劃學區招生已經有4年了。
農村學校招生政策。按照劃片招生政策,各學區(鄉鎮)的學生就近入學,不能跨片招生。也就是說,鄉鎮學校的學生不能到縣城優質初中就讀。
城裡學校招生政策。城裡學校實行搖號招生,搖在什麼學校就在什麼學校讀書。
帶來的問題:
一個縣(區)的優質初中是有限的,一般就兩三個,所以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讀到優質公辦初中。
結果:
一部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農村家庭和城裡的部分家庭因為孩子進入不了優質初中,選擇外地市的民辦學校。
民辦學校生源大增,當然就門庭若市,容納不下,這樣就必然提高分數,提高收費標準,生源好了,收費高了,教師待遇提高了,教學質量就提高了。
吃虧的還是老百姓。有許多家庭條件一般,也硬著頭皮把子女送到民辦中學,這樣經濟負擔很重。
回覆列表
1、這次教育制度改革並非針對民辦學校
政府一直是鼓勵民間辦教育的,當初在教育領域引進民辦的力量辦教育,其初衷是借用民間的力量,在教育界闖出一條素質教育的新路。結果事與願違,民辦學校把應屆畢業生的尖子生掐掉後,比原來的應試教育更應試,更題山卷海。而且它帶來的副作用是廣大公辦學校,生源差了,哀聲一片沒有積極性,要知道一所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更大程度上並不是名校成就了好學生,而是好學生成就了名校。本次改革,公、民同招,民辦學校100%搖號,就是為了讓好生源相對平均到各個學校,提高公辦學校的積極性。
2、全面徹底的推廣素質教育
原來九年的義務制教育,表面上看小學並沒有壓力,可以直升對口的公辦學校。其實不然,由於民辦的名校出現後,各所小學比拼的就是當年的應屆畢業生,有多少學生能夠考入優質民辦初中,在許許多多家長的心目中,也把這一點作為衡量小學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在公辦小學的高年級當中,學生們沒有了體育課,沒有了副科,甚至連下課十分鐘都不讓出教室,晚上回家作業做到11點鐘以後,成為了一種常態,一個班的孩子,近視率高達70%至80%,這難道是我們想要的一個結果嗎?
另外一個方面,優質民辦學校有對生源的選擇權和拒絕權,他們可以動用面談或者考試等手段來選擇優等生,客觀上也促使了社會上各種培優機構,各種競賽專案大量湧現,孩子的童年基本上都在競賽班上課,或者去競賽班上課的路上度過。
過往幾年的教育制度改革檔案均出自於教育部辦公廳之手,然而各地改革舉措收效甚微,功利教育、應試教育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本次教育改革的意見是出自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之手,此乃中國黨和行政機關的最高規格之檔案。由此可見,中央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心。
要實行素質教育,就要從根本上斬斷小學和所有公辦,民辦初中之間升學和分數的關係。只有升學和分數的關係被徹底斬斷之後,我們的小學才會出現一些生氣勃勃的氣象。未來數年之內,各種特色小學、意在注重孩子綜合成長,綜合發展的素質教育的好學校才會不斷湧現。
3、教育體制改革淨化了教學環境,淨化了社會風氣
以往教育部的文規定公參民的學校要在招生的區域內至少40%搖號,剩餘的名額才能自主招生。然而所有的公參民學校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那個最少的比例40%,這是為什麼?利益使然。
先說說這個40%,即使是選擇了這個最低的比例,幾乎所有的公參民學校也不願意真正拿出所有名額的40%來搖號。如果他們要招1000個學生,往往對外宣稱只招500個學生,於是那個40%就是500個學生的40%,而不是實際的招生數的40%。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人配合,那個配合方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接下來說說剩餘的學生怎麼招生,你以為真的就是你成績好就能夠被招進來嗎?這裡面有很多潛規則。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級代理,二級代理,三級代理等等。如果在我們認為本應該純潔的教育上都如此,那我們社會風氣會如何?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教育改革的文,徹底斬斷了民辦學校自主招生的權利。有些地方上的教育局長也當眾宣佈不給民辦學校名額外一個自主招生的權利,政策如果真能實施,我們的教育風氣,我們的社會風氣會純潔很多。
4、教育體制改革,讓所有的學校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教學上
往年,你知道對民辦學校的校長來說,他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嗎?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生,召進一批全市拔尖的好苗子,這樣的好苗子,背後常常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好家庭,這樣的好苗子,可以讓教育者事半功倍,可以不用揚鞭自奮蹄,是成就名校最大的推動力。
當拿掉了民辦學校的選擇權和拒絕權之後,民辦學校也好,公辦學校也好,在生源上都沒有了絕對的優勢,那麼所有的學校會把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教學上,這才是比拼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