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愛曼聯
-
2 # 胡說的說
《偶成》
——李清照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在李清照的諸多詩詞作品中,這首七言絕句的普及率算是極低的一首,現代鮮有人讀到過它。
從題意來看,這是信手偶得的一首詩。
詩中,花還是還年的花顏,相差無凡;作者的情懷與十五年前卻大不一樣,含蓄地表達了一個人在成長道路上所必需經歷的種種變故。
這是一種成熟的象徵,亦是一種心境的升化。十五年前賞花,如少女般天真爛漫;而今重來賞花,花還是當年那般顏色,可感觸卻有了變化。頗有一種“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的感覺。人生在不同階段,看到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感想,此詩將“物是人非”的情思表達得恰到好處。
當然了,除去《偶成》這首詩本身的詩境,它還有一個難得之處在於,這首詩是李清照生涯中唯一一首被收進了《永樂大典》的作品,堪稱經典。
-
3 # 學海無涯(雲飛)
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詞人作品風格大多是婚後哀傷,《南歌子》這首詞,在李清照的集寫裡算不上名篇。但是仔細品讀我們卻能發現,它在藝術表現上十分成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這裡短短二句十六個字,卻選用三個”舊時,令人觸目驚心,一股難以為懷的幽怨之情被作者渲染得淋漓盡致。
-
4 # 沐心語
李清照的詞大都有名,被吟誦,被傳唱,甚至還影視化了。
像是900多年前的一葉蓮舟,載著這個清婉飛揚的女子,沿著歷史的長河,一路順流而下,就在我們身邊。
在李清照的詞裡,個人覺得這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很有意境。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曾經的梅花,曾經的輕雪,是賞雪賞梅的輕鬆愜意。
國破家亡,歷經北宋到南宋的鉅變滄桑之後,
年老的李清照再看到雪,蕭蕭北風的寒冷裡,梅花都成了一種奢侈。
處境的艱難,一言難盡,盡訴筆端。
-
5 # 八卦研究室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景常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1084——1151年),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18歲和太學生趙明誠結婚。金兵佔領汴京後,避難南方。建炎三年丈夫病逝,她便過著漂泊、淒涼的生活。她是著名的女詞人,詞風早期爽麗清秀,晚期淒涼幽怨,被視為正宗婉約派,但也不乏豪放之作。
上半闕。風停塵土香花已落盡,晚上懶得把頭梳。風物依舊人已非,事事不能如意。還未開口說話眼淚就先淚出來了。
下半闕。聽說雙溪的春色很美好,打算雙溪水上蕩小舟。只怕雙溪的舴艋舟,載不動我心頭上的許多愁。
這是一首淒涼幽怨的詞,丈夫趙明誠病逝估,李清照的詞變得孤獨哀怨起來,用小船來形容載不動的愁,其意蘊令人耳目一新
-
6 # 梅蘭小芳
釣臺(夜發嚴灘)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一一李清照
-
7 # 桃紅細雨
李清照,宋代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彿夢魂歸帝所 。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
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雲相接,晨霧繚繞,銀河轉動如輕舟在舞動千帆。
夢魂依稀回到天庭,聽到天帝熱情的聲音,他善意的問我要去哪裡。
我對天帝說路途還很漫長啊,如今已經是日暮,時候不早。即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也是毫無用處的。
大鵬鳥往長空九萬里一飛沖天,風啊,莫要停,我乘著輕舟,請將我送到蓬萊三仙島。
這是李清照南渡之後的作品。描寫了詞人夢中與天帝對話的景象,其中包含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嚮往。不拘以往填詞風格,落筆豪放,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
8 # 念懿39622
我認為李清照詞集裡最不出名,但很有價值的是《南歌子》這首詞。
南歌子•李清照
天上星河轉,
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
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南歌子》這首詞是才女李清照在夜闌人靜時,難以入眠,思念起亡夫,哀嘆生活狀況的變化,憶起點點舊事,不由萬分感慨,同樣的天氣,同樣的衣衫,只是經歷了不堪滄桑的心情,如今已不再和以前一樣了,睹物傷懷落淚,情緒低落時寫下的一首詞。短短的兩句詞,巧妙的用三個“舊”字,抒發出了當夜的心境:長夜漫漫反側無心睡眠,悲傷哭泣發洩出內心憂愁和無盡的悲悽。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李清照傳世的詩詞大約有60多首。《南歌子》一詞,應用“涼生枕簟”一句透露了舊時封建社會女子詞人獨守空閨的孤寂情懷。在極度壓抑,情不堪時的暗自傷悲。“夜何其”一句點明瞭漫漫長夜的清宵。下片“銷金貼翠”,所指用金、翠裝點衣上的花色,極其美妙;“蓮小藕葉稀”,暗示來的愛情如此短暫。結尾部籠括上下片:以天氣一如疇昔,唯有服飾依舊,情懷不似從前,來描寫出不變的是氣節,衣物,而隨時易變的只有人情。細品上下片看似平平淡淡,只將閨中人的心思娓娓道來,而才女綿長,更深沉的把這種情感以淡化,淡雅的手法描寫出她孤寂失落的情懷。沒有大的波瀾起伏 ,這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這一首詞,雖不算是很出名,但拿來細細品讀時回味無窮,整篇詞中展現一種平淡深處現濃郁的感情,作者用隱喻的手法表達了對丈夫的熾熱真情和思念,彷彿在喃喃細語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又不失執著和堅韌,使得這首詞充滿著一種感人至深的力量,讀完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是李清照詞集裡面一首最不出名,但很有價值的詞。 -
9 # 寄北非池
我覺得是:《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為何選這首詞在這首詞之前,我對於李清照的印象是婉約一派作風。
眾所周知,李清照的詞作大多詞藻華麗,感情委婉含蓄,多是描寫大家閨秀和深閨婦人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記錄的是作者怡然自得的少年時光。“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表達的是作者思念遠在他鄉的丈夫的纏綿悱惻之情……
在這首詞之後,我對李清照有了新的認識。
這首詞的畫風,與易安居士那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一樣,頗有些豪放派的畫風。也是這首詞,讓我重新瞭解了李清照。
為何最有價值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它獨樹一幟的風格。
這首詞創作於南渡之後,寄情與夢,頗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邁。那時的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人情冷暖,也失去了內心的依靠、心靈的慰藉,從此只能獨自堅強、自我依賴。當你沒有退路時,你只能獨自負重前行。
時光不留人,命運也總會作弄於人。歷史是把利劍,宋朝的典雅優美,最終被碾碎在洪流之中。在那個戰亂紛擾的時代裡,即使是自詡獨立的我們,在面對雙重打擊之後,都很有可能喪失鬥志,鬱鬱寡歡,不得而終。而李清照,卻是重拾舊志,堅強振作,來了場自我的心靈救贖。你走後,我會帶著你的夢,匍匐前進。
有感而發宋代是一個端莊典雅的時代,男子多溫柔有情,女子多柔弱體貼。而李清照以及這首詞作,讓人重新定義宋朝:原來宋朝也有巾幗不讓鬚眉,女子也有著鐵骨錚錚的傲氣。
當我有軟弱之心時,這首詞也激勵著我:你看,別人在國破家亡時都能重新出發,而我只是遇到了一點點小挫折,怎能輕言放棄呢。
-
10 # 夢醉江南三月天
李清照的《採桑子》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
11 # ing我想靜靜ing
《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我不知道這首詞算不算得有價值。我們從學校課本學到李清照的詞都是什麼樣的,也就是我們認為的李清照都是《聲聲慢》那種悽悽慘慘慼戚的詩句。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她的詞都和“愁”字脫不了關係。
這首詞的是年芳16歲的她,初試筆墨!此時的她是一個少女,這個時候不諳世事,但是具有少女的靈動,完全沒有哀愁!
但是寥寥數語的詞給我的畫面感是十足的!
幾個姐妹盪舟出遊,玩的盡興不想回家,誤入了滿是荷花的世外桃源,整顆心,整個人都沉醉其中!
在她們找路的同時,飛起了一灘鷗鷺!
美好的一日遊結束了!也許李清照的安逸的、靈動的少女不知愁滋味的時代也要結束了!
回覆列表
我認為應該是《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借寫暮春景物的不堪,來表現自己內心的愁苦。塑造了一個孑然一身的才女形象,令人動容。這首詞是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此時她的丈夫已經病故。家中的金石文物也已經遺失殆盡,這時的李清照經歷了國破家亡,孑然一身流落在外。經歷了生活的種種磨難、坎坷,處境悽慘,內心非常愁苦。所以這首詞表現的主人公的心境也是如此。詞的大意:風雨停歇了,枝頭的花朵也落盡了。只有花落下碰到的塵土,還有著微微的香氣。日頭已經很高了,但是我沒有心情梳洗打扮。花開花謝,事物依舊。但是想到那些傷心事,就淚如雨下。聽人說雙溪的春色很好,我就去那裡划船吧,就當散散心。但是我又擔心,雙溪那裡的小舟,載不動我內心的這許多憂愁啊!詞的上片,首句寫詞人眼前所見。應是狂風暴雨,花朵落盡。但是李清照只用了四個字“風住塵香”,來表現之前的狂風暴雨造成的結果。暮春景色,是蕭瑟的,是不堪入目的。花朵都飄落盡了,什麼都不曾留下。太陽已經老高了,但是我無心梳洗。這是為什麼?下一句就交代了。三四兩句直接點明自己的悲苦只因為“物是人非”,這四個字其中的情感,誰能體會得到?家國變故、無盡的痛苦,還沒有仔細說,就已經淚流滿面。心情之悽楚,唯有有此經歷的人,才能體會。詞的下片:從遠處著筆,詞人想要舒緩自己的情緒,想要去雙溪遊覽一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是詞人去之前自己想的,自己內心的痛苦太重,恐怕雙溪的小舟載不動這憂愁。這個設想非常新穎,讓人們可以知道她到底有多憂愁,能夠讓別人真切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這首詞可謂句句是經典,尤其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一句更是千古絕唱。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實在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