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紀弘福六福姓名能量學
-
2 # 赤腳中醫學堂
善求陰者,當陽中求陰,如陰虛陽盛者,清虛陽而得陰現也。善求陽者,當陰中求陽,如水溼阻陽者,當祛溼而陽回也。
-
3 # 也摩羯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意。不能將陰陽分開對侍。不能流於學術。耍結合人的身體。仔細體會玩味其中之奧妙方可查見陰中確有一陽,陽中確有一陰。若是不能掌握這個道理,臨床施治要達陰陽平衡是不可能的。百分百空談耳。
-
4 # 李愛國健康管理師
世事萬物,皆歸陰陽。中醫學裡,身體健康就是陰陽,氣血平衡狀態,所以善求陰者,或善求陽者,無不通曉陰陽對立制約,互相依存,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之理。
-
5 # 飲食有方
一種調治法門,其實也很簡單。比如這次疫情,表面看起來症狀比較多,如頭暈、咽喉發炎、又發冷、乏力等症狀,其實就是上實下虛,難在下虛不敢妄瀉上實,解表又氣虛,清火又傷元陽,補陽又生溼熱……所以老年人或者體質差的人特別難治。人體講究的陰陽和合,人體陰陽表現越來越明顯就預示越來越危險,所以身體見陽證時必陰虛,如低燒、咽喉腫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降火,因為人體已經很虛弱,最好是透過引陽氣下行,使人體氣機順暢後自然腎精就充足,陰虛症狀會得到改善,這就是陽中求陰,陰中求陽只是同理不同法。中醫博大精深,以上個人觀點斗膽妄言,歡迎各位批評指正不足之處。
-
6 # 丹醫道貫三神灸
中醫裡面的陰陽學說
一陰陽相對平衡
如果我們假設人體的陰陽值分七個等級
即陰40陽40,陰50陽50,陰60陽60,陰70陽70,陰80陽80,陰90陽90,陰100陽10O
這時身體不會有生病症狀出現
但低於70為亞健康狀態
高於70為健康狀態
但在日常生活中人體的陰陽是處於一種動態的陰陽平衡
陰陽會產生偏離值
也就是日常環境、受寒熱邪的影響
假設其偏離值超過5%的話人體就會生病出現症狀
那麼陰陽值低的則抵抗力低下
受寒熱易生病
這就是中醫講的掋抗力或免疫力
所以
要想抵病毒能力強
生體健康不生病
就必須身體氣血充盈
中醫裡,善求陰者,陽中求陰
如一個人由於陰虛火旺
津液不足口乾
則應補陽讓身體熱起來
這樣身體的氣化功能好了
則冰飲溼邪氣化後輸布全身
自然津液充足
這就是陽中求陰
善求陽者,陰中求陽
如人陽虛畏寒怕冷
虛不受補一補就上火
好比小的花盆栽花
澆一點水就多了會流出盆外(土少不保水)
如果我們換個大盆
就是一次澆很多水
盆裡的土還沒溼潤
所以
我們把陰補足補到很多
陽會自然隨著增加
因陰陽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雙胞胎
否則不平衡的話人就會出症狀生病
這就是陰中求陽
-
7 # 6佛心道骨6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由於陰陽相偶,二者之間具有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特殊關係,陽虛會損及陰,陰虛亦可損及陽,故臨證往往不能單純地補陰或補陽,而是補陽當於陰中求陽氣之生,補陰當於陽中求陰精之長。因為陽氣的機能活動需要以陰精為物質基礎,故在補陽的同時佐以滋陰,則陽氣得到陰精的資助而生生不息;陰精的不斷化生需要陽氣的推動、溫煦,故在補陰的同時佐以補陽,則陰精得到陽氣的鼓動、氣化而源源不絕。此條剖析了“以精氣分陰陽,則陰陽不可離”的原理。
-
8 # 李居易先生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交合之始,陰陽偏離之終。在人其是生死之屬性。
先陰後陽,陰得陽合,陰大你陽,陽大傷陰。中醫理論的實質就透過各種辦法,調合陰陽使其平衡實現健康。
-
9 # 勤習太極
不管善求陰還是求陽只是治病的一種入手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為達到陰陽平衡,世上萬物都離不開陰陽,陰陽失衡視為病態。
-
10 # 遊戲人間198
你可以理解成:善於捕魚的人,上樹捕魚。善於摘果的人,下海摘果。就這麼理解,準沒錯[捂臉][捂臉][大笑][大笑]
-
11 # 陳恩佳阿佳
聖人面向南方,上為陽,下為陰;腹為陰,背為陽;左為陽右為陰,表為陽裡為陰,形為陽象為陰⋯。如人要飲水,溫水為宜,若人要長壽,靜心養身。
-
12 # 古玩錢幣李老師
簡單的說,陰陽互生,陰是物質基礎,陽是動力,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立。一派滋陰無陽何以蒸化,亡陽陰亦亡,陰竭則陽脫。陰平陽秘才能生生不息。
-
13 # 追求卓越184448811
其實大夥需要通俗易懂的理念,我的理解是這樣我陰是我們的固有軀體的營養含量,陽我們運動代謝能力的具體活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存在我們生命的全過程中,再通俗點就像燜米飯,陰是米,水,電飯鍋,陽是電,熱,結合在一起蒸米飯的過程就是生命的全過程!
-
14 # 劉老107409131
中醫的陰陽我理解是平衡關係,如果把陰陽看成對立是個錯誤,黃帝內經中所敘陰陽是相互置換關係首先陽來至陰而陽執行一定的週期就生陰,我想陰是陽的休整儲備只有足夠的陰才能儲備足夠的陽,黃帝內經中敘述補陽必須補陰補陰時也須補陰,我想也就是善求陰者陽中求陰善求陽者陽中求陰,具體我們曰常生活也就是勞中有息動中有靜這些要平衡,飲食習慣也要注意養陰陽及寒熱食物要合理善食。
-
15 # 春天的陽光
中醫中的陰以血為主,精,津都是陰的表現,陽是氣也,聲音大小都是氣的表現,陰靠陽來推動,陽靠陰來生長,也就是常說的氣由血生,血由氣養,氣又是看不到的,理論上血旺者陰旺,血旺者氣足,實際中有氣與血不成正比例的人很多,有的人血不虛,也可能陰虛,理論與實際有一定差距,我不是中醫,只能以我個人的皮毛知識發表一下,不足之處希奇理解。
-
16 # 浴火重生之鳳凰2018
很多人不知道人體中的陰和陽是什麼,甚至很多學中醫的人,對陰陽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陰,其實就是物質,我們身體裡所有看得見、摸得著的都是陰。例如、骨,肉,雪臟器甚至我們的毛髮指甲。陰虛,實際是說身體裡缺少物質了。 陽,指的是我們身體的功能,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又確確實實存在的。例如,眼睛有眼睛的功能,能看,鼻子有鼻子的功能,聞,肌肉,心臟,腎臟都有各自的功能,陽虛其實就是這些身體的臟器功能衰弱了。說的簡單形象一些,人體的陰陽就像汽車,要想拉的多、跑的快,車就要結實,發動機要大,還要加滿油。或者像電腦,你想讓它運算速度快,就要裝高階軟體,但是必須要有硬體支援。說完這些,大家對善補陰者易在陽中求陰,善補陽者易在陰中求陽這句話就明白了吧。
-
17 # 王糕工
一,有些問題是二次問題,不是一次問題。解決了一次矛盾,由一次矛盾引發的二次矛盾就自然解決了。
二,中醫,是智慧的結晶。所以提高了自己的智慧,就自然明白了智慧結晶的內涵和指向。
三,目前我們是以科學的態度,邏輯的推演來研究中醫,當然是不得要領的。故,多有誹謗。
四,如能修道(唸佛經,打坐,冥想,少進食),使得自己的根本智開了,讀《黃帝內經》就有味道了。
五,最主要的是心,一顆為病人服務的心,若和物質掛上勾,則,智慧永遠被矇蔽了。
真心希望有志者,有心者,為了病人,為了他人,踏上尋找真理的路程。也真心祝福他們能早日成道,來救度我們每個人。
-
18 # 雲端美
中醫注重陽氣,李可大師說治病就是恢復陽氣。陽主陰從,陽是身體的主導。抓住這個綱,才能綱舉目張。
陽能生陰,人體的陰需要陽的轉化而成,並不是吃下去補陰的藥就自然補足了陰虧 ;在病患久病虛弱的時候,補陰的藥無法轉化成為人體之陰。這時需要先提振陽氣,再滋陰,或陰陽雙補。
陰能潛陽,孤陽不生,陽需要存在於陰。當陰不足的時候,就像水比較淺,陽無處藏身,造成虛陽上抗;此時陽未必多麼強壯,只是陰不足而已,浮陽上炎是很多陰虛病患的證候。
如此分析之後,就能理解:善求陰者,陽中求陰;善求陽者,陰中求陽。
精滿不思淫,精滿即陰足,多麼的強陽也可以潛入其中。熱衷於壯陽往往是對中醫陰陽理論理解偏頗。
-
19 # 心靈新天地c85
傳統中醫認為,陰陽平衡百病不侵,陰陽相依,又陰陽互制,陰陽獨立,(陰陽魚)陰陽二者,天地也,人也就是天地之間產物,陽光空氣水,生命之源,
-
20 # 離坎623
中醫萬病皆為陰陽失衡,陰陽本是一體,陰盛則陽虛,陽盛則陰虛,就像地球一年四季,夏天日長夜短,冬天夜長日短。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指的是,比如對陰盛陽虛的證,陰盛就用洩陰藥把陰洩掉,陽自然回補,至陰陽平衡。同樣的道理,陽盛陰虛,陽中求陰一樣。這種方法不適用陰陽兩虛的病症。
回覆列表
中醫講陰陽失衡即為病。陰陽是一種辯證哲學思維。陰陽互根,陰陽互變。
所以中醫治病的核心法則就是讓人體陰陽回到相對平衡狀態。平人無病也,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陽氣越來越衰。所以陰陽二氣中,要陽主陰從,相對平衡。因為人身陰陽不可能絕對平衡。
所以陰中求陽,陽中求陰。講的就是陰陽互變,陰陽互根。這是治療的一種辯證法。
中醫的精髓在於悟。不在於你掌握多少藥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