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丶淨丶境
-
2 # 古風小飯糰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不能單純地將語言理解為一種交流工具,否則學習外語的過程將會非常的枯燥。
古人說“倉頡造字,鬼神哭泣”,劉安在《淮南子》裡用“天雨粟,鬼神泣”六個字來形容。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語言不僅是用於交流的工具,還可以將古代的文化歷史,透過文字呈現在現代人的面前,這樣華夏便有了文脈,人類便有了傳承。所以將語言與文化歷史割裂開看,本身就是片面的。
學外語不僅要學該國文學史,還可能要學現代漢語。正如學習中文一樣也要學習中國文學史這樣。每部文學作品都是那是社會的縮影,是不同民族和國家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呈現,是一門語言的精粹,一國文化的沉澱。
如果你是專門學這門語言,那就要了解這門語言背後的文化,畢竟語言是表達文化的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橋樑,更何況,文學作品中的文化也會滲透到該國的口語當中。
同時,學習該國文學史更能系統的瞭解他們的語言創作習慣跟風格,另外文學閱讀中瞭解該國的風土人情,更有利於你語言方面的瞭解透徹。如果不瞭解該國的文學史,那麼語言表達就會受阻礙。
-
3 # 夏天的烏托邦
舉一個例子吧,也是我切身體會比較深的一點,剛好能夠解答題主的這個問題。
siren
意思是誘惑的;勾引的
這個單詞來源於荷馬史詩中《ODYSSEY》一書中,主人公奧德修斯在戰爭勝利後回家的過程中遇到的半人半獸的女妖,是希臘神話中女人面孔鳥身的海妖,擁有美麗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她們是河神埃克羅厄斯的女兒(包括Teles、Raidne、 Molpe、Thelxiope、Parthenope、Lecosia、Ligia和Aglaophonus),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因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翅膀,令她們無法飛翔,繆斯用塞壬美麗的翅膀為自己編紮了一頂王冠,作為勝利的標誌。失去翅膀後的塞壬只好在海岸線附近遊弋,有時會變幻為美人魚,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吸引過往的水手。她們居住的小島就在墨西拿海峽附近,另一位海妖斯庫拉(見Scylla)和卡律布狄斯也在那裡,因此那一帶堆滿了受害者的白骨。英雄奧德修斯率領船隊經過墨西拿海峽的時候,事先已經得知塞壬的致命的誘惑,於是命令水手用蠟封住各自的耳朵,並將自己綁在船的桅杆上,方才安然渡過。阿波羅之子、善彈豎琴的俄耳甫斯也曾順利地透過塞壬居住的地方,他用自己的豎琴聲壓倒了塞壬的歌聲。在其它一些希臘人的傳說中,塞壬是珀爾塞福涅(得墨忒耳和宙斯的女兒)的同伴,珀爾塞福涅被冥神哈得斯劫持娶作冥後,後被其母所救,從此每年在人間過六個月,在地獄過六個月。塞壬由於未能阻止冥神哈得斯而被罰為亡魂的護送者。塞壬的眼淚綠色珠子狀,傳說可治百病甚至起死回生。塞壬所在的島嶼飄忽不定,蹤跡難尋。她們美麗高傲,從不順從,但會愛上沒有被她們歌聲所迷惑而失去自我的人。
學習希臘文學史的過程中,荷馬史詩是不可避免要閱讀的,如果讀過這本書的話,瞭解其中的一些情節,很容易就能記住這個單詞。
並且,大家都知道的星巴克咖啡上的女性角色也是塞壬,意指星巴克咖啡像有致命歌聲的女妖一樣讓你喜歡上星巴克的味道。
-
4 # 草莓茱萸的芝麻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是與此同時西方的古希臘、古羅馬也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流傳至今,我們在汲取自己國家的文化的同時也應該學習一下西方的文化史,取長補短,這對於完善我們的文化,促進我們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西方文化史是從古希臘文化講起的,涉及古希臘文化、古羅馬文化、中世紀的宗教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理性文化、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等。 其中古希臘文化最主要的包括了古希臘戰爭,古希臘藝術和古希臘神話。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地位,其燦爛程度影響力,長久的生命力似只有中華文明方可比擬。古希臘文化的主要特點是理想主義、人文主義、理性主義、悲劇性和雄偉性。古希臘的一個重要的美學思想就是和諧是美,古希臘人很早就提出黃金比例的觀點,並運用於繪畫雕刻。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希臘人重視個人價值,追求自由,享樂,希臘神話中就經常出現半神般的英雄。希臘人也是奔放的,擁有所謂的“酒神情緒”。理性色彩還是比較突出的,希臘人將這運用到哲學,思考世界的本原,探討悖論的邏輯,運用到科學,研究槓桿、滑輪、浮力,發現數的奧秘。自身的追求與命運的矛盾,就形成悲劇。荷馬史詩就是悲劇的代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爾是兩種典型的悲劇人物。前者是自身追求與命運矛盾,後者是自身思想與國家使命矛盾。悲劇不是側重寫悲,而是寫悲壯雄偉。希臘的史詩戲劇大多體現英雄主義色彩,抒情性較強。
古希臘流傳至今最有價值和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古希臘哲學了。早期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同時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其中最為後世所稱道的哲學家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受教於蘇格拉底,並教導了亞里士多德,他們的作品,雖然在許多基礎的方面有關聯,但在風格和主旨方面卻截然不同。柏拉圖最著名的作品是陳述一個關於倫理學、形而上學、推論、知識和人類生命的概要觀點,其突出的思想包括透過直覺所獲得的知識總是會留下困惑和不純的觀點,而且對所謂“沉思的心靈能從世界中獲得‘真實’的知識”感到厭煩。這樣的知識不僅有倫理的重要性,而且有科學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把柏拉圖視為一個唯心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
-
5 # 杖芒徐行
看到問題,我腦海中第一浮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日本各領域在捐贈武漢防疫物資上面寫的短語,想根據這件事聊聊。
熟練掌握外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雪中送炭”……
這些舉動溫暖人心,在感謝日本友人物資支援的同時,我們更驚歎於日本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字及傳統文化的瞭解之深入,運用之精通。
看日本人在疫情期間用的詩詞可知,想在各種場景中熟練運用外語,學習該國文化是必要前提。文學史是文化的理論呈現,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載體,間接表明了學習文學史的重要性。
提升眼界,融匯精華文化,剔除狹隘思想在學好外語的同時,瞭解外國文化可以加強個人文化內涵,這是融入社會的通行證,不同國家文化導致語言交流差異,一個小例子,我們小時候學的初級英語,在對話中經常會碰到“Where are you going? ”在中國,這種見面問候或許可行,西方國家對隱私比較重視,這樣突兀問會顯得比較尷尬。
如果學習完外語,在國外只實行本土文化,不屑於學習其他優秀文化,不說眼界難以提升,生活、發展滯後,思想上也會形成狹隘誤區。
日本捐贈物資上印刷的中國古詩文在網路走紅後,網友發出了不同聲音:
貶本國型:“我們只會說武漢加油。”;
酸日本型:“捐物資也要賣弄兩句。”;
無腦噴型:“剽竊我們的詩句,你們以為你們很懂嗎?”;
文化型:“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日本人民多保重!”
封閉、嫉妒的狹隘思想靠文化交流擴充套件,你來我往,體現的是一個國家人民的智慧與情懷。
如今中國疫情向好發展的同時,國外多個國家迎來爆發期,中國向一些國家提供了救援物資,其中,在比利時救援物資外包裝上寫著“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是比利時國徽上的話,文化交流效果電照風行。
文化的力量文化有一種無形的能量,是軟實力的體現,在必要時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不亞於硬實力。學習本國文化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自信,掌握外國文化展現的是華人的文化素養,提升的是我們國家的民族力量。
日本以中國詩詞鼓舞華人民,向我們展示的是日本人民的漢語水平和文化水準,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感情樞紐,宣傳了日本形象。
“我們只會說武漢加油”此類評論充分暴露出大部分人對中國的文化知識匱乏,缺乏文化自信。瞭解一下便可知“加油”一詞背後的情懷,特別是對武漢這座城市。由此可知,在掌握外國文化的同時要深耕本國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強軟實力,以更加開闊包容的心態積極應對文化交流。
綜上所述,學習外語重要,學習文化更重要,學習文學史就是學習文化。
回覆列表
外語和漢語屬於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因而在語音、語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
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上世紀初美國語言學家就論述了,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不瞭解文化在交際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礙.
要學好外語必須先要了解它的文化,是為了避免在學外語的過程中產生中式外語.你邊學邊瞭解最好了,因為你學好外文課文的同時,也瞭解到了外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