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陽一虎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句是出自詩人杜甫之手,表達了後人對諸葛亮的讚美之情。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中國古代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東漢末年那樣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劉備之所以能夠順利建立起蜀漢王朝,諸葛亮功不可沒。在劉備去世後,他將他的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劉禪順利登上王位。為了能夠實現全國的統一,蜀漢政權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先後向曹魏政權發動了六次北伐。

    據歷史記載,在公元227年,”一出祁山“之前,諸葛亮就向劉禪呈遞了《前出師表》,他在表中委婉的的告誡君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在第二年的”二出祁山“前,又寫了《後出師表》上呈給劉禪,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出自《後出師表》,也是被後人廣為流傳的一句。

    查詢眾多史料,《前出師表》收錄於《三國志》卷三十五;但是在陳壽修的《三國志》並沒有收錄《後出師表》,而在裴松所注《三國志》中的《後出師表》則是引用東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的說法,《後出師表》並不是出自《諸葛亮文集》而是出自三國孫吳張儼的《默記》。除此之外,當時比較著名的歷史典籍中,也都沒有收錄《後出師表》。

    這就讓人非常的疑惑,難道《後出師表》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後出師表》並非是諸葛亮所寫

    我們仔細去分析《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的內容,會發現這兩表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在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中,諸葛亮的態度非常的積極樂觀,是抱著對北伐必勝的信心,並且以一句”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決心。而在其《後出師表》中,所寫的內容不但不是積極的,反而出現了這麼一句“然不伐賊,王業亦之;惟坐待之,孰與伐靈”消極的話語,這句話表示如果不進行北伐,就一定會滅亡,與其這麼坐以待斃,不如拼命一搏,既沒有了往日的雄心壯志,還貶低自己。按照諸葛亮的一貫作風,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我們再來看《後出師表》中,有這麼一句“議者謂之非計”,意思就是說有人反對北伐,但是,當時蜀漢並沒有人反對北伐,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句?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後出師表》中還有一些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的事情,不僅如此,更是寫錯了一些人名。我們都知道《後出師表》上於建興六年的十一月,表中有這麼一句話“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頜、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但是,《蜀志·趙雲傳》則說趙雲“建興七年卒”,而且,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頜、鄧銅等這幾個人名,史書上都是沒有出現過的。所以,不得不讓人懷疑《後出師表》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

    從兩表的風格上進行分析,風格截然不同。《前出師表》言語懇切,風格豪邁;但是在《後出師表》中所寫的,卻有很多意義雷同、辭意庸陋的句子。兩者進行對比的話,有非常大的差距,顯然《後出師表》非諸葛亮所寫。

    《後出師表》並非出自張儼之手

    《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所寫,難道是出自張儼之手?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下,張儼那時候對於諸葛亮的北伐政策是抱有積極態度的,而《後出師表》中,則是一種非常悲觀的態度,這與張儼的積極態度並不吻合,所以也不可能是出自張儼之手。

    《後出師表》可能出自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之手

    諸葛恪在吳王孫權去世後,被任命為吳大將軍,剛剛被任命的諸葛恪為了儘快在軍隊中樹立威望以及掌握兵權,就打算對魏發動戰爭。但是沒有人支援他的這一想法,都對此持反對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諸葛恪就仿造諸葛亮的《前出師表》,為了使自己的伐魏主張名正言順,這也就解釋了《後出師表》中的為什麼會有一句“議者謂為非計”了。

    但是對於這一觀點,有的學者也對此提出異議,他們覺得《後出師表》就是出自諸葛亮之手,因為諸葛亮和諸葛恪是親戚關係,所以,《後出師表》很有可能能被諸葛恪拿到,因此,《後出師表》就是出自諸葛亮之手。

    我個人認為,不管《後出師表》出自誰之手,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至於諸葛亮在寫完《前出師表》後,有沒有繼續寫《後出師表》,這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

  • 2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諸葛亮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古人云“天下萬物,以人為本”

    一件事能否成功,重點在做這事的人。好的計劃和戰略意圖,必須有一群賢明負責的人規劃執行,才能得以實現,而如果是一群奸佞小人把持,只會事得其反。

    所以企業 國家 若想興旺發達,就必須要學會聽取建議選拔人才運用人才,不斷進取。

  • 3 # 湘水微波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征前寫給蜀後主劉禪的。諸葛亮率師北伐時,當時國力並不強盛,然而率兵遠征動搖根本,如何安頓內政讓劉禪放心,盡在表中詳盡陳述。從國事安排,用人之道,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無不盡在其中。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位高權重,且擁兵在外,如何讓劉禪放心更是言辭真切,表達了對國家對君主忠貞不渝的情懷。同時,《出師表》又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佳作,讓人讀來多有感慨。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再度上表,名《後出師表》。表中對歷史重大事件進行了總結,更深層次地表達了自己忠君愛國的思想。尤其突出先帝劉備的匡扶漢室的夙願,表達自己以弱徵強的決心。內容廣泛,文筆優美流暢。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流傳千古之名句。

    我們所知道的《出師表》及《後出師表》均為諸葛亮所作,歷史上還有哪些文臣武將寫過《出師表》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即便是有,也遠不能及諸葛亮的思想境界和文學價值。

  • 4 # 朗文社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與東吳的大戰失利後,在白帝城病危,去世之前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蜀漢力量逐漸壯大。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於公元227年決定北上伐魏,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題主所涉及的《出師表》,在該文中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諸葛亮所做《出師表》由於其文學藝術成就歷來受到文人們的高度讚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出師表》也成為歷代書法達人們爭相書寫的內容之一。題主所問文臣武將寫過《出師表》誰寫得好?我認為南宋岳飛將軍無出其右!

    岳飛,字鵬舉,抗金名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書法家、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雖然是武將出身,但其能文能武。在文學、書法上造詣頗深。留下不少傳世之作。其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其傳世之作,該文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構嚴謹,一氣呵成,充分表達了岳飛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與此同時,岳飛的書法上的成就也不容小覷,其書法作品字型蒼勁豪放、縱橫揮灑、銀鉤鐵書,歷來為世人所重,傳世代表作有《出師表》、《還我河山等》。

    根據岳飛在其《出師表》作品跋中所述,其創造背景為其攻打金國路過南陽武侯祠,細觀文祠、詩賦和祠前石刻兩表,不覺淚如雨下。諸葛亮的過往種種引起岳飛同振共鳴,心靈契合。名人名篇配上名人墨書,成就一段千古佳話,兩位軍事天才,兩位耿直忠臣,共同演繹了這翰墨風流!諸葛亮的《出師表》是不朽名篇,岳飛所書同樣墨舞神飛,驚天地,泣鬼神!通覽整副作品,其格局宏偉,實乃大氣勢大格局大手筆!

    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至於筆法,若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尤足見干城之選,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

    ——南宋文天祥評價岳飛

    筆勢縱橫,飛若驚鴻,矯薦游龍 ——清朝彭玉麟評價岳飛

    END

  • 5 # 登攀

    在封建社會,但凡出師征伐,都會有祭軍旗,發檄文的程式,就是講求出師有名。這裡的“檄文”,性質就類似於出師表——告天地,告人民,更要告訴皇上。廣而告之嗎!而正式成文,並耳熟能詳,影響深遠的,我認為只有諸葛亮寫的《出師表》。為什麼呢?當然是諸葛亮寫的最好。

    一,有人說,諸葛亮寫過《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但《後出師表》的作者至今仍有爭議,我們熟知的是《前出師表》。

    二,《前出師表》寫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之所以寫的好,原因如下:

    1,言辭懇切,直陳要害

    諸葛亮在準備出師伐魏,統一中原的前夕,給蜀國後主劉禪上的一道表章。文章的主旨:為了完成先帝劉備匡扶漢室,還於舊都的偉業,作為臣子,我始終寢食不安,晝夜難寐。今我決定出師北上,掃清反叛,特上此表文。借今將出徵之際,臣請您能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直接說明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比如費禕,董允,向寵等忠貞,可用之才。如果這樣,我走後心中可無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或許我們興復漢室有望也!

    文中沒有華麗的詞藻,言語懇切,委婉,言簡意賅,直指治國理政需要注意的要害,懇請後主能揚長避短,把國家治理的更加繁榮富強,為復國大業打下堅實基礎。

    2,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您看這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我就是個平頭百姓,但先帝卻能那樣看的起我,信任我,重用我,我必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對得起先帝的信任和重託。我今出師,就是為完成先帝遺願,雖死無憾。

    您再看這一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諸葛亮對國家是多麼不捨,對後主劉禪是多麼的難離!儘管如此,為成大業,卻不得不大動刀兵。前途未卜,卻依然慷慨激昂!

    每每看《出師表》,我都眼含熱淚,感慨良多:諸葛亮作為蜀國的核心人物,完全有能力自立門戶。然而,他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為完成劉備的興漢大業,始終忠心於自己的國家,忠心於自己的君主,身體力行,晝夜操勞,直到病逝五丈原。伐魏不成,終成千古遺恨!

    朋友,不妨也說說您的感受!

  • 6 # 文螢之

    以“出師”上表的文章個人知道的不多,也許我讀書少,當然,可能將軍們的寫作能力有限,流傳下來也不容易。可是“表”這個題材,就很多了。個人認為李密的《陳情表》寫得最好。“表”題材文章部分羅列如下:

    1、最著名李密的《陳情表》

    2、樂毅的《報燕惠王書》3、李斯的《諫逐客書》4、賈誼的《論積貯疏》

    5、賈誼的《陳政事疏》

    6、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

    7、魏徵的《十漸不克終疏》

    8、韓愈的《論佛骨表》

    9、王安石的《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10、歐陽修的《朋黨論》

    11、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

  • 7 # 精細陳茗

    目前為止個人認為諸葛亮寫的最好!

    用情真意切來形容這篇表文也不算過分!託孤之重,社稷之憂在這篇表文裡體現的淋漓盡致,用心何其苦,竭慮何其憂!在後世百年的人看來還是那麼強烈。雖然說做不到感同身受,但至少從此表文中感受到了一顆滾燙的報達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小時候看過的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