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經,一個臨海國家依靠蒸汽機成為了世界的工業中心;曾經,一個無人問津的民族透過海上爭霸而獨佔鰲頭;曾經,一個透過野蠻手段進行圈地運動的國家成為了殖民帝國。它便是大英帝國,自詡“日不落帝國”。然而就是這個令眾多國家好生羨慕的民族卻在二十世紀中期慢慢隕落。其中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4
回覆列表
  • 1 # Bowen26482961

    帝國起來了,就意味著自己建立起了一套標準和行為準則,同時也就意味著所有其他國家都要被納入這套規則中去,而檢查和規範所有國家進入這套規則就是花費帝國的最大精力和資源。這是所有的近代帝國都逃脫不了的宿命。就連明清不是也要去協調藩屬國之間的狗屁事情麼?英國衰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要在全世界推行他的那一套標準,悽慘的是當時世界上還有太多的落後地區,這些地區都要按照標準基本改造那就是非常龐大的事情,比如1720年英國廢奴後,皇家海軍在全世界就有責任臨檢所有船隻,發現一艘奴隸船就要釋放一艘,還要負責安置。在比如佔領澳洲和馬來亞之後,派出大量的當地部隊搜尋並監控食人部落,不准他們繼續出來抓人吃。這項工作直到1965年前後還由澳大利亞士兵繼續在新幾內亞叢林執行。還有對於非洲部落的征服和改造也花費了極大量的部隊和精力,去消除諸如部落酋長死了就要上百少女殉葬這些陋習,都是透過一場一場戰爭慢慢解除的。在這個時候,如果遭遇到文明世界後期國家集中全力的一擊,帝國就很可能左支右絀最終完蛋。這也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內部叛亂和外部入侵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就算是帝國也很難倖免。

  • 2 # 弘揚俠義道

    英國這個國家有一個特點,格局太小往往只注重自身利益,作為一個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卻沒有世界觀沒有對於全世界和全人類的責任感,只看利益不論是非,不匡扶正義,可以說英國除了工業革命帶領人類進入工業化以外幾乎沒有對人類社會幹什麼好事兒,這種自私自利貪婪無恥的國家根本擔當不起世界領袖的角色所以它的衰弱是必然的

  • 3 # 菩提aakk

    小編說的不完全正確,英國確實在地球上顯得比較衰弱,但這只是表象,大英帝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隨著時間發展,在地球上已經無敵了,於是於1846年派出了星球艦隊遠征希瑪星系,並於1849年全面佔領希瑪星系,在1850年組織了大批技術人員準備對希瑪星系全面移民,但移民過程中發生了一點點意外,他透過政府採購,所有飛船採用的是澳大利亞生產的膠皮墊來保證飛船的氣密性,但由於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因為磁場的關係和北半球生產的飛船在整合上出現了問題,所有飛船在旅途中漏氣墜毀了。飛船的製造中心主任為了逃避責任引爆了製造中心,自己逃往希瑪星系了,這樣地球上不能生產出飛船來抓他了。所以經過這個事件,英國所有技術人員隕落了,技術缺失了,所以在地球上有些沒落了,但最早抵達希瑪星系的英國人現在發展的很好,總有一天他們會回到地球來接其他英國人的。

  • 4 # 關東風土誌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新航路開闢以後,英國憑藉著國境多良港、軍事科技發達等諸多優勢,漸漸奪取了海上霸權,建立起了地跨除南極洲外世界上所有大洲的殖民帝國,故號稱“日不落帝國”,取世界各地均有英國殖民地,永遠可看到太陽之意。英國約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時期,其後漸漸衰落。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美、德、法、俄等歐美新興工業國的崛起,逐漸擴大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英國逐漸喪失了獨霸歐洲的壟斷地位。兩次工業革命期間,歐洲各主要強國紛紛完成工業革命以及資本主義革命,逐步邁向殖民帝國行列,在英國的主要根據地歐洲、非洲和亞洲開始大肆搶佔殖民地,漸漸形成了可以與英國分庭抗禮之勢。英國實行的“光榮孤立”政策使得它的國際環境不斷惡化,英國漸漸失去了在世界上說一不二的絕對強權,淪落到只能與其他列強鼎足而立的地位。

    二是兩次世界大戰給英國造成了極大衝擊,使英國元氣大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作為協約國的一員,被推上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直接對抗的最前線,連同其主要殖民地在內,英國一戰共付出了228.2萬人的巨大損失,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其主導的對德綏靖政策,歐洲大陸迅速淪亡,英國本土遭到德國精銳海空軍的嚴重打擊,許多主要的工業中心被希特勒的炸彈所摧毀,許多軍民船隻被德國如同狼群一般的潛艇所擊沉,整個二戰英國總損失34.924萬人(包含其主要殖民地)。兩次世界大戰時間相隔僅僅21年,連遭兩次世界大戰打擊,英國元氣大傷,為美蘇兩強爭霸提供了機會。

    三是二戰後被剝削、被壓迫民族的逐漸覺醒,瓦解了英國殖民體系的最後基礎。聯合國成立後,頒佈了《世界人權宣言》及其附屬檔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透過二戰洗禮,許多被列強殖民的亞非拉美第三世界民族的自決意識漸漸覺醒,謀求民族自決、國家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成為第一個脫離英國統治的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印度獨立在巴基斯坦獨立次日,隨即印巴分治;美國被英國殖民前並無統一政權存在,如按殖民地獨立順序,不看其在被英國殖民前是否建國,則獨立於1776年7月4日的美國是第一個脫離英國的殖民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成為第三世界最早擺脫列強殖民壓迫的半殖民地國家。受到美蘇二元格局影響,本世紀5-60年代,英國殖民地獨立風潮漸漸高漲,到1960年代末,也即中國文革期間達到最鼎盛時期,英國殖民體系基本崩解。1984年1月1日,位於東南亞的汶萊達魯薩蘭國獨立,成為最後一塊脫離英國獨立的前殖民地,至此,英國殖民體系徹底滅亡。

    當今,為了維繫和前殖民地的關係,1965年,英國和前英國51塊殖民地國家代表在倫敦決定成立英聯邦秘書處,從此,英聯邦誕生。英聯邦是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元首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而其餘的成員國幾乎全部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其後,亞洲的緬甸、馬爾地夫,歐洲的愛爾蘭,非洲的辛巴威和甘比亞先後宣佈退出英聯邦。如今的英聯邦多側重於倡導成員國之間在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藥和農業等方面的合作,是一個政治因素已經十分淡化、主要依靠經濟和文化來進行聯絡的國際組織,這自然不能與當年的大英帝國同日而語。

  • 5 # 有思想的英語搬運工

    真不明白中國人如此狂妄自大,瞧不起這個和那個,自己國家真的很厲害麼? 英國衰落到打不過中國了麼?衰落到已經還在和美國領到世界?英國的世界制海權,以及英聯邦國家選首英國女王是英聯邦三軍總司令,英國有難,振臂一呼,結果可想而知,英美的特殊關係及世界同盟, 中國不要太輕視別人,抬高自己

  • 6 # 紫殊

    衰落的英國,何以輕視?

    在我們許多人印象裡,英國,不過是個沒落的帝國,是和侵略掠奪殖民之類貶義詞聯絡在一起的壞國家,是被許多人群痛恨、批判、嘲諷、輕視的國家。這在近代斯拉夫化人群中,是幾十年來的普遍情緒和簡單認知。

    但是,詭異的是,曾經被斯拉夫化人群高奉神壇的恩格斯,卻如此評價這個國家:

    “如果有人問,(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多的是哪個民族,那誰也不會否認,是英國”(《馬恩全集》第1卷,第679頁)。

    是的,在恩格斯眼裡,這一至高榮譽應該給與的,不是跪拜在他腳下的斯拉夫俄國,不是他自己也被公認非常優秀的祖國德意志——而是英國!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恩格斯這一評價,是客觀的、公正的。

    如果從人類文明進化的臺階來看,過往幾十萬年中,社會文明形態經歷和包含了原始漁獵採集,遊牧、農耕、手工業和商業,而把人類帶入工業化時代、現代文明的,就是英國!

    人類文明進入工業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就開始於十八世紀末的英國。

    被100多年後的滿清仍然視為“奇技淫巧”的蒸汽機,在18世紀被英國人發明並經瓦特改良後,引發了一系列的技術革命,實現了人類千百年的人力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的轉變,成為促成工業革命的重要原因。

    英國工業革命之後,美國、法國、德國等學習跟進。結合其後的電力發明應用、亨利•福特的流水化生產理念,人類才進入了大規模生產的時代,才有了我們今天富足的物質生活條件。

    人類歷史上,以一國的能力,把全人類帶入社會文明新高地的第一個國家,就是英國!

    其他所有國家的工業化,都不過是她的模仿和跟隨者;甚至,地球上大部分的國家,跟從模仿了200多年後,時至今日,連抄襲她都沒有抄成功。

    說到這裡,許多槓精可能會不屑了:不就偶然發明了幾臺機器嗎,怎麼就新時代、就了不起了。

    也許,蒸汽機之類的機械發明,被其他國家的人們也能發明出來,但是,這些發明,沒有成為無用的玩具,能夠成為新的生產力模式,那就不只是單純的幾項發明那麼簡單,而是需要相當文明高度的體系性、創造性社會環境了。

    現代工業文明的誕生,不是單純的幾件發明,而是建立在英國科技文化基礎體系之上的。

    對現代科技文明影響深遠的三個偉大人物:培根、牛頓和達爾文,就是典型的英國文化代表。培根創造現代歸納法,開啟現代實驗科學,打開了人類思考和認識未知世界的思維空間;牛頓的力學理論,為現代工業興起,奠定了物理學基礎;達爾文的進化論,為現代社會科學建立了根本性的科學原則。

    在現代科學領域,眾多學科的開山鼻祖,都來自英國,這些人類文明史上光彩熠熠的偉大名字,包括: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

    進化論之父:達爾文;

    現代實驗科學之父:培根;

    電學之父:法拉第;

    工業革命之父:瓦特;

    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

    化學之父:波義耳

    原子學說之父:道爾頓

    無機化學之父:戴維

    電波之父:麥克斯委

    生物學實驗方法之父:哈威

    免疫學之父:詹拿

    抗生素之父:弗萊明

    人工智慧之父:圖靈

    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次;

    克隆羊之父:維爾莫特

    DNA之父:克里科(以及沃森和威爾金斯)

    CT之父:亨斯費爾德

    市場經濟之父:亞當•斯密;

    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

    .........

    科技專家們如此感慨:沒有牛頓,哪裡有什麼物理學;沒有法拉第,何來現代的光明!沒有詹拿發明疫苗、沒有弗萊明發現抗生素,今天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會超過45歲...

    這些人物,任何一個,放到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足以印上鈔票,光耀民族的頂級文明貢獻者。

    只有在肥沃的文化基礎上,才能誕生出如此眾多的科技文化巨匠,才能產生工業革命乃至現代文明所需要的重要發明;

    而也只有這樣的文化基礎,也才能讓偉大的發明,轉化為社會進步的澎湃動力,而不是蠻愚人群眼裡沒有實用價值的“奇技淫巧”“旁門左道”。

    在這樣雄厚的文化基礎上,不同於人類歷史上某人單純地發明出某種東西,英國人的發明創造,是創造出一種體制、一個系統,開拓出一個全新的領域。現代科技、現代經濟、現代政治、現代法律、現代工業、現代郵政、現代金融——跟現代金融有關的銀行、股票、證券、保險、信託,....等等,無一不是誕生於英國、或者是和英國密切相關。

    從文明的高度,毫不誇張地說,英國就是現代文明的發源地,是英國帶領人類,走向文明。英國為現代世界創立了種種標準,多數國家,再自我膨脹的國家如美國,都不過是在英國創立的標準下,延伸發展。

    當然,決定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方面,是政治文明的高度,英國的憲政文明、法律文明,數百年沒有大規模內戰內亂的國家治理能力,更是讓人佩服,對於信奉拳頭決定話語的猴群文化人群,這是敏感話題,不多談。至於我們許多人頭腦中條件反射的侵略之類,不談他們的智商理解不了的那些是非曲直,只想簡單問問:體重300斤的大漢被四五十斤的小孩打敗,彪形大漢只會找藉口不會反思自身問題,還上百年祥林嫂一樣到處喊冤控訴,唯恐人不知,你覺得,這大漢是值得尊重高看的、要臉的人物嗎?(幾億人的大國被幾千萬人的小國打敗啊)

    高大上的科技政治經濟之外,即使在玩樂方面,今天全世界的人們,也一樣被英國影響和帶領——也就是說,怎麼玩,也是跟著英國學!

    現代體育已經不僅提供了人類健康愉悅快樂的功能,而且,成為了一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產業部分。而可以作為產業來經營的絕大部分運動專案,除了籃球和排球,其餘的如足球、橄欖球、高爾夫球、曲棍球、保齡球、羽毛球、乒乓球、板球、檯球....統統都是英國的發明創造。連羽毛球比賽的最權威獎項:湯姆斯杯和尤伯杯,都是以英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喬治•湯姆斯和貝蒂•尤伯的名字命名的。即使有爭論的網球,公認的說法也是“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高潮在美國”。

    雖然英國的親生子國美國,是現在比英國牛的體育大國,但他的拳擊是英國人搞起來的,美式橄欖球是英式橄欖球的變種,棒球是由英國人的板球發展而來的;乒乓球,羽毛球,成為了我們津津樂道的國球;高爾夫,則成為了我們有權有錢階層炫耀自傲的身份標籤;一個足球,則把一個本來自信膨脹的龐大人群,踢入數十年都懊惱羞愧的顏面無光中。即使這個最沒有智慧門檻的方面,對我們及世界的影響,顯然也超越了大多數人群的認知。

    文學就不談了,現代中國人,連孔子孟子的書都讀不懂,中華經典也沒碰過幾本,談莎士比亞、雪萊、狄更思、奧斯丁....,更多隻能是不明所以的天方夜譚、對牛彈琴;談這些英國大師對世界文學的影響與貢獻,許多人構造簡單的腦回路里,本能的動物條件反射是:洋奴、慕洋犬、外國好你不快滾去....

    無論你如何反感西方,反感英國,仇視歐美,今天,你從頭到腳,從髮型到服飾,從鞋襪到內衣,你知道是從哪裡學來的嗎?——去查查!

    再談談英國人牛氣的語言:英語

    今天的世界,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超過七十多個;在100多個國家,英語被列入第一外語的角色,到2000年,世界上有近1/4的人口能熟練的使用英語。在國際交流當中,英語的地位更是其它國家語言無法取代的,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只要涉及對外交流,無論政治領域、商貿溝通,英語都是當今世界最便捷的橋樑。核武器再多、軍事力量再強大如希特勒斯大林,都無法用德語或者俄語,取代英語國際交流的中間地位。

    一個人數不算多的民族的語言,成為了通行全人類的世界語言,應該說,這最能說明一個民族對世界的影響程度。

    是因為英語是世界最簡單的語言,全世界的人都容易掌握嗎?

    雖然相對某些語言,英語的確具有簡明性、靈活性的特點;但是,要明白,英語的詞彙量,高達200萬之多,而且,每年創造的新詞彙,增長迅速,絕不是簡單易學的語言。而為什麼全世界的各類人群,就不去選擇一種更簡單的語言,非要犯賤去面對頭大的200萬海量詞彙呢?

    背後,一定是這種語言包含的高含金量。

    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當今世界最發達、最先進的國家,都使用英語。據統計,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科學技術著述,都是用英語書寫的;75%的電視節目、電郵內容,都使用英語。不懂英語,實際上,就意味著,你和現代科技、現代文明隔絕。

    而英國對世界各地的政治影響,說歷史事實,現在都政治不正確,那就不說只想吧:我們不妨想想,英國人沒有到達之前,南非、辛巴威、澳洲、紐西蘭,是什麼樣的原始蠻荒;而英國人放棄走人後,緬甸、辛巴威、南非...又變成了什麼樣子?

    當然,一個優秀的民族,不只是有一群出類拔萃的精英群體,即使普通的民眾,他們,也有迥然不同的群體面貌。

    在全世界絕大部分人口都是文盲的19世紀,家庭藏書,在全球大多數地方都是上層社會的專屬;而當年英國諾福克教區,在對66戶家庭的調查中發現,只有6個家庭沒有藏書!21世紀的我們,有多少家庭有藏書?敢說達到這個比例了嗎?

    想到遊行示威,你的腦海裡會出現什麼樣的畫面,憤怒激動的表情、狂呼口號、扔石頭、燒輪胎,砸汽車、搗店鋪......而19世紀,勞資矛盾最尖銳的年代,全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無產階級最集中的英國,工人開展遊行示威前,許多人會特地去租來禮服、禮帽,邁著紳士不慌不忙的方步行進。不是歇斯底里的發洩,而是理性地表達、講理!

    而代表底層民眾的英國工黨,最終上位執政,靠的,不是拳頭、不是槍桿子、不是血腥暴力。而是法律、是程式。

    泰坦尼克悲劇,我們都不陌生。今天,不計代價的話,我們也完全有能力製造出更豪華的郵輪。但是,我們想想,大難臨頭時,什麼樣道德高度的人群,才可以做到:把生存的機會,讓給弱勢的婦女兒童?死亡來臨,樂隊仍然鎮定自若演奏,船員仍堅持職守!

    你能想象,即便今天,其他哪個民族、其他哪個人群,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此道德高度的人群,在許多低維人群眼裡,國家的標籤卻只有一個“壞”字——究竟誰才是真的“壞”?

    即使紳士精神被左化浪潮稀釋後的今天,即使英國最低維的人群,仍然有其特別之處。

    拿英國著名的足球流氓來說吧,這些以體育之名發洩原始獸慾的人群,多是社會底層的低維人士,平時辛苦勞累,省下點錢來,到歐洲大陸去看比賽,結果卻習慣於在球賽現場大打大鬧,只求宣洩。

    但是,大家注意過細節嗎:在新聞媒體的攝影機鏡頭前,這樣的人群,卻一個個用上衣把頭蓋住,居然怕丟人現眼!而其他國家如俄國的類似足球流氓,他們對著鏡頭,忙著秀肌肉、做鬼臉還來不及呢!——再底層的英國流氓,也還是保有羞恥感!

    毋容置疑,相比於18/19世紀顛峰時代,今天的英國,在文明世界的非理性左化浪潮中,的確衰落了。但從某種意義上,這種衰落,不過是英語民族分家成為了美加澳新等新國家,雖有別於我們大一統的概念,但它們加起來的分量與地位,仍然是讓他人仰望的文明高地。

    就英國本身而言,能夠在極端理想主義的泛濫中,成功實現脫歐這樣的大動作,證明了其文明依然所具有的理性慣性。

    我們中國人,曾經是富含創造能力民族。在地球大部分還是一遍蠻荒的時代,我們中國人,就用腳下的泥土,創造出精美的瓷器,用醜陋的蟲子,創造出美麗的絲綢。不同於天養天收的自然文化、或者蠻暴血腥的掠奪文化,中華文化,是地球上不多的,具有發明創造基因的文化,是和英國文化同類的創造文化。

    今天,從蠻蒙困頓的歷史泥潭中艱難掙出,正在文明覆興路途奮力跋涉的我們,要在人類文明的序列中,找回我們本該有的位置,為人類文明的明天,重新有能力釋能發熱,很明顯,應該遠離的,是文明邊緣沒有創造貢獻能力的毛黑綠拉蠻昧勢力,畢竟,在它們面前的優越感、喝彩掌聲,含金量都太低了;更多應該親近學習的賢能,是英國這樣的文明創造力量。

    親賢遠小、親能遠愚,由此,才能幫助我們掙脫愚暴文化異化的束縛,強化我們自己的內在文明功力。才有助我們早日爭回華夏祖先曾經的榮光,讓中華重新成為推動人類前進的新文明引擎。

  • 7 # 廣雅君觀世界

    歷史上稱得上帝國的國家很多,但沒有一個是能夠長盛不衰的。羅馬帝國當年牛吧,可還不是抵擋不住蠻族的進攻而亡了?羅馬帝國當年曾統治了英國,並在英國土地上留下了哈德良長城。而且羅馬帝國可能也把建立帝國的雄心傳給了英國。千年以後,英國發展成為了世界帝國,曾經主宰世界200年。然而英國現在也像當年的羅馬帝國一樣衰落了,但不是因為蠻族的入侵。

    英國曾經擁有廣大殖民地,殖民地可以給英國帶來巨大財富,但也帶來了隱患:由於殖民地太大,英國資本家不用怎麼更新技術、提高生產率照樣可以獲得巨大利潤,因此久而久之英國在工業技術創新方面表現越來越不積極,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反應遲鈍。而後起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德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在科技創新、提高工業生產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遠遠將英國甩在後面。美、德生產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也超過英中國產品,壓縮了英中國產品的利潤空間。英國從此時起逐漸開始衰落。

    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英國與德國長期對立,也因為這樣英國被捲入了兩次世界大戰,使英國國力大大衰減。一戰後英國還參加了武裝干涉蘇俄的戰爭,使國力進一步被損耗。而兩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不少英國殖民地透過鬥爭脫離英國獨立或者實現了“自治”,使英國喪失了發展經濟所需的廣闊市場。這種情況更使英國國力一落千丈。

    英國多年來一直實行自由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國家宏觀上調控經濟的能力較差,一旦遇到全球性經濟危機,英國一般都會元氣大傷。二戰後,英國在國家產業結構上長時間內主要還是傳統產業(例如鋼鐵、機械、造船、紡織等)佔大頭,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比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慢了半拍,結果在國際競爭中便處於了不利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內木門安裝,大家都選擇裝幾片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