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感和外觀
外觀上最能直接感受到二者的區別。
木吉他屬於一種簡約美,而且基本都是原木色。
為了發聲,空心的琴體普遍都比較大,弦也更粗。
依靠物理振動發聲的木吉他基本沒有什麼電路,最多也就加一個拾音器。
而電吉他看起來就會“繁瑣許多”,雖然大體結構還是吉他的樣子,卻有著五顏六色的漆面(很少有原木色的電吉他),而且多了許多的旋鈕和檔位,給人感覺是另一種的科技美。
由於電吉他的發聲原理不同,一般都是實心體(當然也有空心與半空心的爵士電吉他),所以它的體積看起來會小巧一些,但實際上卻要重許多。
從手感上而言,木吉他標準用弦一般是12毫米到53毫米,而電吉他一般是10毫米到46毫米。
吉他弦越粗,拉力就會越大,手感也就會偏硬,但是聲音渾厚悠長。
反之,弦越細則拉力就會變小,手感也就會偏軟,更適合電吉他揉弦,推絃等大幅度的左手技巧。
2. 音色與技巧
一把木吉他的音色往往都是時間的沉澱、良好的木材和完美工藝的結合,簡約卻不簡單。
而電吉他的音色則是琴、音箱和效果器等裝置的統一體,缺一不可。
儘管我平時更多時候在彈電琴,但在錄音或平時創作的時候,還是更喜歡彈原聲木吉他,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是電吉他替代不了的。
如果給木吉他和電吉他各找出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技巧的話,我認為木吉他應該是它獨特的打板技巧,在指彈吉他中被大量的應用,透過敲擊吉他琴體的各個部位,能夠模仿出軍鼓,底鼓等部件的聲音,讓演奏更加豐滿。
1. 手感和外觀
外觀上最能直接感受到二者的區別。
木吉他屬於一種簡約美,而且基本都是原木色。
為了發聲,空心的琴體普遍都比較大,弦也更粗。
依靠物理振動發聲的木吉他基本沒有什麼電路,最多也就加一個拾音器。
而電吉他看起來就會“繁瑣許多”,雖然大體結構還是吉他的樣子,卻有著五顏六色的漆面(很少有原木色的電吉他),而且多了許多的旋鈕和檔位,給人感覺是另一種的科技美。
由於電吉他的發聲原理不同,一般都是實心體(當然也有空心與半空心的爵士電吉他),所以它的體積看起來會小巧一些,但實際上卻要重許多。
從手感上而言,木吉他標準用弦一般是12毫米到53毫米,而電吉他一般是10毫米到46毫米。
吉他弦越粗,拉力就會越大,手感也就會偏硬,但是聲音渾厚悠長。
反之,弦越細則拉力就會變小,手感也就會偏軟,更適合電吉他揉弦,推絃等大幅度的左手技巧。
2. 音色與技巧
一把木吉他的音色往往都是時間的沉澱、良好的木材和完美工藝的結合,簡約卻不簡單。
而電吉他的音色則是琴、音箱和效果器等裝置的統一體,缺一不可。
儘管我平時更多時候在彈電琴,但在錄音或平時創作的時候,還是更喜歡彈原聲木吉他,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是電吉他替代不了的。
如果給木吉他和電吉他各找出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技巧的話,我認為木吉他應該是它獨特的打板技巧,在指彈吉他中被大量的應用,透過敲擊吉他琴體的各個部位,能夠模仿出軍鼓,底鼓等部件的聲音,讓演奏更加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