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愛我家水晶城店王坤
-
2 # 房段子
按照慣例,我先說結論:人口老齡化在中國幾乎是不可逆的現狀,整體而言,未來十年,會出現較大程度上的人少房多的情況。但是在一線和準一線以及個別熱門二線等城市,依然會形成人多房少的情況,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房價依然會持續穩定的走高。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的標準。依據相關人口資料,截止到2018年末,我國最新的老年人口資料為,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億人,佔總人口的17.9%;65週歲及以上人口1.66億人,佔總人口的11.9%。
不論是從哪個方面看,中國都已經成為嚴重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更何況2.49億老年人口,這個是什麼概念?這比巴西的人口總數還高4000萬,約等於俄羅斯+菲律賓的人口總和,是英國總人口的3.77倍,是10個澳大利亞人口總和。
而從老齡化人口增量來看,2018年就新增了860萬,這相當於每年新增了一個省會人口的規模。其他從省份、城市農村以及養老資源等維度的資料就不一一羅列了。
總的而言,中國以及進入了嚴峻的老齡化社會國家。那麼回到主題,在未來10年內,我們還會卻房子嗎?
那我們先看看目前中國有多少房子。
按照@投資人 整理的一份資料,我們可以看到1998~2016年,這19年來全國的新增商品住宅的竣工面積為98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待我們把它換算成套數,就比較清楚看明白了。我們初步以每套100平方米來計算,則這19年來,中國新增商品住宅為9800萬套。
中國的原生態家庭的人口數量為3~5口人,我們取中間值4人為基準來估算,則9800萬套房子可供4億的人口居住。
不要慌,而這,只是商品房的資料!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元化且複雜的國家,房地產市場也不例外。
中國有著極為龐大的農村人口,即便城市,也很多靠宅基地建房、集體用地建房、工業用地建房(宿舍)、保障性住房、軍產房等等,這些名目繁多的房子在中國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著“小產權房”,而上文提到的商品住房就是我們傳統意義說的紅本“大產權房”。說到小產權房,那麼中國究竟又有多少套呢?
這一直是一個很神秘的資料。但是我們從一些公開的報道還是能夠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據之前新浪房產的一篇報道,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為成熟的深圳,小產權房佔全市總住房套數的比例居然超過了56%,即深圳住房中一大半是小產權房。看到這個資料,我是一點都不驚訝,深圳到處都是村委建的統建樓、城中村等,這個資料我覺得都可能有些偏低。
那麼問題就來了,連最早啟用土地招拍掛制度的深圳,小產權房的比例都佔了一半以上,而那些之前一直基本上都是靠小產權房供應的三四線城市及縣城,這個比例會有多高?只會更高,我們初步估計,全國範圍內,小產權房的套數估計是商品住宅的3倍以上。如果加上這個資料,中國目前的存量居住用房在4億套左右,能夠滿足16億人口的居住。
這麼看來,即便是現在,中國整體而言,根本不缺房子,更何況題主所說的10年後呢?更不缺房子了——要是按照目前的新建商品房速度以及老齡化加劇、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而言。
中國不缺房子,幾乎是既定的事實,那麼為什麼我依然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將“缺房子”,並房價依然能穩步上漲呢?
這主要是基於中國城市化的程序越來越明顯的結果。早些年很多人呼籲著逃離北上廣,但近幾年又出現了了重返北上廣的呼聲,主要就是一線城市有著其他小城市小鄉鎮無法比擬的優勢,人才,終究要大浪淘沙。
良好的教育系統、良好的就業機會,優質的住宅環境,優質是人文素養,友好的政商環境,一流的國際視野,先進的科技文化,這些都是不斷挑選優秀人才的根基所在。
而一線房價並不友好,但大多數諸如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鄭州、西安、長沙、蘇州等新一線城市的強勢崛起,給了大多數人城市化的可能。雖然中國人口老齡化增加,但是新生兒的絕對值數量可不少,這些新生兒未必都是生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裡,因此當新的人口成年,需要不斷的湧入到上述城市裡。
而上述城市的現有房產和新增房產,並不能跟得上新進人口的速度,這樣一個供需不平衡,終將使得大環境下出現小環境,而這種小環境,就是大城市的房產依然極具競爭力。
-
3 # 老孔看房
你好 我是老孔 對於未來老齡化會不會導致人少房多這個情況,我認為:
首先1目前的多數的青年人口都是八零後和九零後,獨生子女佔據很大一部分,所以父母一輩兒多數年齡段是50歲到65歲之間,還不太屬於特別老齡化 ,因此還有很多上上一輩,所以老年人會越來越多。
2就目前的房產市場來說,房子的產能過剩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多的地方房子不再是特別剛需的需求,更多的是置換,所以更多一部分買房子是有兩套房子或者更多,更上一輩買房那種白手起家的購房需求不一樣啦。
3當然國家放開二胎計劃,對於未來平衡社會發展和經濟平衡走著促進性的作用。未來人多啦,生產力上升啦,青年與中年人越來越多,主要生產力都在這個年齡段,也是主要消費能力的人群。
4雖然老齡人群會越來越多,房子也越來越多,但是社會對於房子的需求卻在改變,由一家人在同一套房子居住,變成年輕人跟老人分開住的現狀。所以買房者也會越來越多,需求也是挺多的。
-
4 # 深房圳探
部分地區會出現人少房多的情況。我們可以試著分析看,哪些地方會出現人少房多的情況?
1、 環境承載能力一般,無法承載更多人居住的地區。比如部分寒冷、乾旱地區。
2、 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無法提供足夠就業的地區。 比如部分偏遠、落後地區。
3、 三線以後的多數城市,由於城市集約效應,中小城市可能會面臨很難吸引新移民的尷尬境地。城市發展只有適度集中,才能更有效率,更有活力。過度孤立分散的城市無法聚集有效的資源來發展經濟,難以驅動城市發展的正迴圈。
總的來看,大中型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是大勢所趨。未來10年部分片區出現人少房多的情況在所難免,這部分片區,儘管人口減少,但是可以採取小片區集聚的模式,藉助自身稟賦成為眾多發展的小節點。儘管無法取得規模優勢,在人口減少的基礎上,實現人均產值收入的增加是可以期待的,這些片區同樣是有未來的。
-
5 # 南京樓市諮詢資訊
一項關於流動人口調查的資料解開了中國人口流動的秘密,就是人口最大限度地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流動。
2019年1月2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等釋出《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藍皮書:中國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評估報告No.1》指出,流動人口大多流入了就業機會較多和公共服務較好的大城市。
上述藍皮書以及相關資料顯示,流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其中上海、廣州常住流動人口在900萬以上。蘇州、天津、杭州、成都、寧波、佛山、東莞、鄭州等流動人口也超過300萬,這些城市都是經濟總量大的城市。所以大城市有人口流入房價會漲,至於人口流出的小城市房價有可能下降沒有什麼投資的價值。
-
6 # 十三石
聯合國2019年釋出的《世界人口展望》顯示,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2019年的77億增加至97億,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增至16%,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群體。而中國老年人口占世界總量的1/5,中國人口老齡化關係全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程序。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2.49億,佔總人口的17.9%。人口老齡化已成為貫穿我國21世紀的基本國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子女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十幾年後,中國新一代年輕人將步入社會;而現在的住宅小區一定不能適應,未來十幾年後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年輕人需要更加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發展的居住環境,那將是更加智慧化、空氣質量更好、環境優美的社群。
未來的社會將更加智慧化、數字化,房企會更依賴資料、商品住宅的開發量會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數值內。未來房企商品房開發會應用到數字技術、建模等等,不會讓商品房的供需關係發生大的波動。
隨著社會繁榮發展一些老社群會被淘汰,為了環境、為了珍貴的土地資源部分不優質的房屋會被拆除。
一、城市人口的出生、流動會有新的需求變化,會產生新的房屋交易。
二、未來新技術的應用,會逐步解決供需關係。
三、為了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土地資源的使用和處理一定會更加慎重。
區域性地區可能會出現個別類似情況,但未來大部分地區不會出現人少房多的現象。
-
7 # 大西安城記
要搞清楚這件事,必須先弄明白城市發展的“馬太效應”。所謂馬太效應,簡單點說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事物發展規律。
城市化即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工業越發達的國家,城市化程度也就越高。城市集中了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大多數優質資源。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多的醫療資源、更多的工作機會、更便利的生活氛圍,等等都成為了人才不斷流入的根本動力。
在城市發展中還有一個類似的理論“虹吸效應”。意思即為每個地區都會有一箇中心點,這個點即為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憑藉自身的優質資源和發展機會,會吸引周邊中小城鎮和廣大鄉村地區人口不斷湧入,以尋找更好的生活和個人發展機遇,這些城市是以各省省會為主的二線城市。
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會有數個全國性一線城市,這些城市將在全國範圍內吸引最優質的人才資源和資本進駐。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判斷,未來一線和二線城市人口將繼續淨流入,而三四五線城市將會繼續人口淨流出,帶來的結果是一、二線城市房子會繼續緊俏暢銷,而廣大中小城鎮極有可能出現人少房多的現象。
-
8 # 樓市科學家
會。尤其是人口外流的小城市。
鶴崗就是一個例子,沒有產業,沒有人口,沒有崗位,這樣的城市,房價註定下行。
現在是鶴崗,是玉門,是邊陲小城。再過幾年,縣城的房子也會出現危機,尤其是基本面較差的城市。
本身人口就少,還要被大城市虹吸,這樣的小城市房價,很難上漲,接盤俠不夠。
北京上海,超級城市,暫時不存在這種問題。想去的太多了。
-
9 # 水瓶座房產123
人少房多的局面在很多農村已經出現了,但在城鎮中這種現象還是很少的,未來十年內應該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房多是社會進步發展的正常現象農村人口進城,向城市,縣城靠攏,就必然要捨棄一些老房子,而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都市圈移動,也會造成房產空置,尤其一些資源性城市,隨著資源枯竭,人去樓空的現象也會增多。
城鎮化會推動大量人口遷徙,在此過程中,必然有大量的老舊房屋被拋棄,房產資源不變,而人口不斷減少已經導致十年間近百萬個自然村逐漸被放棄。
經濟發展後房子越來越多,城鎮化推動人口遷徙的大環境下,很多原先建造的老房子就會被閒置,這些問題並非是老齡化造成的,而是社會發展所必然經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些房子會空置,未來也不在會有人口進駐,這些房子已經貢獻了自己存在的歷史意義。
就像在好的房子也只有50年安全居住年限一樣,50年後總會要建築新房子,舊房子一時也不可能全部消失,所以從總體上講房子越來越多是必然的。
如果沒有棚改,所有的房子都按照建設使用壽命計算,在50年的安全居住週期後,所有的房子幾乎都要重新建設一遍才能夠當時的人口居住。也即在人口不變的情況下,房子的數量將會翻倍,且會佔用更多的土地來建設房子。
十年內人不會少人口減少問題並不是我國獨有的,很多發展中及發達國家都有人口減少的情況出現,從某方面來講,越是生活優越,人口出生率越低,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降低,就要不斷的加大用於生活上的支出,而生育屬於“投資大,見效慢,需要持續增大投入性支出,且從產出效果來看,作為父母的資方几乎沒有任何回報。
很多人都覺得未來國內人口會逐步減少,但人口減少的效果,必然要在一個較長的週期後才能體現出來,或者可以說要在一代人的年代後才能體現出來,這樣算的話至少要20年。
人口減少的問題,國家早已開始重視,且在人口下降週期中,會推出刺激人口出生政策,未來的人口總量即使不能再次增長,也可以暫時減緩或抑制住下滑趨勢。
按照各方的統計資料及人口結構情況,世界上大多數人口研究機構都給出了中國人口從2030年後才會出現負增長的判斷,也即是說十年內人口還將維持穩定或增長。
整體人口不會減少的情況下,需求端不會減少,既然有需求就要有供應,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房子夠40億人居住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要建房子的原因之一。
再者,隨著居住面積的不變改善,人均面積也在不斷提高,大部分地區的居住環境早已從原先的一室房變成了兩室起步,也即人均39平米的一室正逐步向人均78平米的兩室改變。
區域性地區不僅不會人少房多,反而會人多房少網路上對於房價的爭吵從來沒有停止過,為何會產生這種爭吵的局面,完全還是因為想買房的人太多了,如果沒有人想買房了,或者房價貴到大部分人都買不起的時候,那麼抱怨房價高的人也就不會那麼多了,而抱怨房租高的人就會變多。
越是爭論某些地區的房價過高,越是代表想購買這些地區房產的人多,區域性地區人多房少或者說人多房貴的局面會更加明顯。
人少房多的情況是從全國總人口和居住總面積的角度上得出的,人均39平米也從側面論證了人少房多的房地產行情,但在整體趨於平穩和下行走勢的未來,我們更要關注房地產區域性地區的發展情況,一味的提及人少房多的整體走勢,對個人解決住房需求的意味不大。
未來將有一億人透過城鎮化進入城市,我們需要關注的點,不應該放在全國已趨於平穩的房地產市場中,應該重點關注這些人口流出地區及流入地區的房地產市場行情,就像有人說過,大興安嶺一千平米,甚至一萬平米的房子也抵不過北京10平米的地下室,非吾之所求,萬而不及一。
觀察未來的房市要隨人口流動調整,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多年前房地產行業長期看人口的理論,現在看來仍然很有先見性。
老齡化人口更需要房子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的不斷增加,老年人其實比年輕人更需要房子。
從出行端來說,年輕人氣力足,應該住在老房子裡,尤其是六七層到頂,沒有電梯的老房子,因為老年人上樓的難度很大,很大老年人上樓都是一項非常頭疼的事情,如果在有點腿部疾病,那麼上樓就是難上加難。
應該讓老年人住在新建有電梯的房子中,年輕人住在老舊小區爬樓,而現在剛好相反,大部分年輕人住在新房中享受電梯上下樓的便利,而老年人大多還在爬樓的間歇休息。
如果在老舊小區中,老年人都在一二樓居住的話那還好一些,但老舊小區的一二樓高價房不可能讓所有的老年人都買下來。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老年人住新房子,大房子的夢想也很難實現。
-
10 # 量化交易月牙亮投
其實我們一直存在人少房多的情況,別看我們有14億人,其實我們的房子更多。不說別的,現在農村基本都是住著兩三層的小洋樓,一層一般都有四個房間。現在農村一個家庭普遍也只是有兩個孩子。那麼十幾間房,就會有很多房子是空的。
比如我老家有三層半的樓房,總共12間房間,就我弟一家五口人加我爸住,也才住了兩個房間,還有10個房間是空著的,就是以後小孩長大了,每人住一間,那也還有六間房間空著,就是逢年過節我回去住,那其實還有一層是常年不住人的。
城市的房子就更多了,現在隨便一個小縣城到處都在蓋房子,這些房子很多都是被投資客買了放著,等房價上漲再賣掉。所以中國的房子現在就已經很多了,十年後會更多,也也是今年房價會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
11 # 1236wsj
末來人少房多,農村已形成人少房多的現狀,農民已將解放前土房已拆完,基上農村農的房子已改造成水泥磚房層高兩層,住的環境農民變的好了很多,但每個村裡年青人基本都出外打工,人少房子空房多,兩層樓一個院子住兩位老人,子女無父母的戶吊銷無人住,確實農村空房多人稀少,城市人有錢買房,房子是固定資產,有錢人把錢壓在房子上,城市戶人每年獨生子女,有房無人住現象比農村不少。
-
12 # 柿霜9527
按照目前的趨勢,未來十年“人少房多”肯定是成為現實。現在每年銷售新房大約17億平方米,這就是中國房地產開發能力的具體體現。而目前,已經有的存量房,超過100億平方米。僅僅從1998年新房改開始,到2018年的20年時間,總的商品房新房銷售總面積大概是130億平方米組左右。
而在中國縣級城市,以及一些地級市,以前新增住房都不是主要靠商品住宅來供應的,而是靠宅基地建房、集體用地建房、工業用地建房(宿舍)、保障性住房、軍產房等等,這些名目繁多的房子在中國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著“小產權房”。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為成熟、也是第一個舉行土地公開拍賣的城市是深圳,深圳的小產權房佔全市總住房套數的比例居然超過了56%。 農村中,還有大量的農房。 這樣算起來,其實目前已經買房子處於房子過剩的狀態。那麼主要就是看城市化程序,因為目前新增商品房,主要就是向城市化的農民銷售。 數億農民確實讓城市化看起來有極大的潛力。目前中國城市化率只有不到60%,與發達國家70%、80%甚至90%的城市化率有極大的空間。 但請注意,在這數億的農民中,有2億左右,是老人家,他們是不需要城市化的:不願也不能。這樣來說的話,未來人少房多確實是存在的。
回覆列表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過程,而我國正處在高速城鎮化,城市人口集中,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每年的人口淨流入量都比較大,很多人在這裡買房落戶,這種城市不會出現人少房多的現象
相比較,對於三四線城市而言會出現住房飽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