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末小北

    如果撇去咱們看的《三國演義》來說,小北自認為還是張遼更勝關於一籌。

    1、兩人因為陣營不同,但卻都是雙方陣營中,戰績赫赫的大將。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2、單憑張遼來講,他給疑心病的曹操的感覺都是令人放心的,而關羽則不同了。他給人的感覺就是魯莽,有勇無謀。為什麼叫關二哥?估計就是有點犯2(個人玩笑,笑笑就好)。

    3、兩人的勢力來說,張遼有勇有謀,曾今打過很漂亮的勝仗,以至於張遼在世時,無人敢找他打仗。但是關於則不同了,他只是在戰場上驍勇善戰而已。論智謀,真的不及張遼。

    4、這一點純屬小北個人見解,略懂皮毛,所以獻醜了。其實咱們可以從官職上來區分的。關羽,他和劉備是什麼關係?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把兄弟。對於這樣的一個尷尬位置,你覺得他是臣麼?小北不認為。再有就是張遼,人家本就是臣子,對主子中心那是真的邀功。所以,如果憑心而論,在下還是覺得張遼略勝關羽!

  • 2 # 臧風2

    個人認為關羽更勝一籌。

    雖然兩個人都是威震當時的名將,而且性格,脾氣,武藝都很相似,交情也不錯,算得上惺惺相惜。張遼孤軍據守合肥,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孫權有語:張遼雖病,不可當也。關羽北伐中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戎馬一生的曹操決定遷都以避其鋒芒。

    兩人都是閃耀當世的名將,但在當時的陣營中地位卻不相同。關羽是蜀國軍事方面當之無愧的二把手,劉備創業時如要分兵必給關羽,入蜀之時把荊州交給關羽,其信任可見一般。關羽也確實有能力,當時公認的觀點是:關張皆萬人敵;蜀小國爾,名將唯羽。關羽的北伐也打得很漂亮,圍攻襄樊,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而且敵後工作也做得很漂亮,中原之地起義響應關羽的無數。要不是東吳捅刀子,劉備馬上從漢中出兵響應,按隆中對的方略來,天下唾手可得。

    除此以外關羽萬軍中斬顏良,周瑜攻打南郡時絕北道等等,都打得非常漂亮,一番大將的智勇雙全之風。

    張遼的命運就比較慘了,在呂布手下,官位並不高,高順,魏續,宋憲之流皆在其上。後來還是關羽勸說,保得性命,被曹操收歸麾下。先不說曹操最信任的還是曹仁,夏侯惇這些親族,在外姓武將中,于禁,徐晃的地位在其上,朱靈,樂進,李典也和他不相上下。他也很少有機會獨統一軍,曹操一般會親自出戰,分兵多給曹仁,夏侯等人,所以光芒不顯。

    直到合肥之戰,曹操忙於北患,留了三千兵給他守城。孫權帶了五萬兵,號稱十萬來打,結果被張遼帶八百人一衝,潰不成軍,得了個孫十萬的外號。

    現在看來,關羽張遼基本持平,甚至關羽兵敗身死,張遼還有勝過之勢。但其實不然,關羽作為一方都督,劉備的左膀右臂,作戰動輒萬人,還要兼顧糧草,外交,打的是大兵團作戰。對手是曹操最信任的曹仁,有周亞夫風範的徐晃,還有呂蒙,陸遜這些不下於他的名將在背後捅刀子。一般人處於這個位置都會直接抓瞎。張遼呢,在曹操心裡不過一員普通的驍將,統兵不過萬,任務權力都小,面對的是孫權,孫權被孫策評價說:“相機於兩陣之間,定進退,決勝負,卿不如我。”豈止不如,孫權打仗就是送,真正的大勝都是周瑜,陸遜打的。所以一個衝陣殺退孫權,其餘大政方針都不用考慮,只需勇猛,判斷戰場時機即可。難於關羽的難度相提並論。

    所以,從綜合素質來看,張遼遜與關羽。但絕對不是說張遼不行,只能說曹操手下猛將眾多,又多親信曹家的人,使張遼的才能沒充分發揮出來。但估計能超過關羽的可能性也不大。

  • 3 # 沉默的虎

    憑價一個人要客觀,全面,不能僅憑個人好惡而妄加憑論!三國演義必定不是正史,很多事物都嚴重脫離事實。

    要論功,論德,張遼一生建樹以及做人做事的作風都遠在關羽之上!

    關羽性格孤傲,是其一生最大的敗筆!但是忠心不二,義薄雲天,坐懷不亂,正氣凜然,真是君子之風,古今未之有!

    張遼,關羽都是國之棟樑,名將之材,至於是非成敗,暫且不論,各有千秋,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 4 # 魁哥說歷史

    如果關羽和張遼兩人對戰,誰更厲害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三國演義》中,毫無疑問是關羽更厲害一些,張遼和關羽相比,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差太遠了。那麼,正史上,關羽和張遼,誰更勝一籌呢?

    下面從關羽和張遼兩人的名氣、武功、戰績三方面,分析如下。

    比名氣,關羽更勝一籌

    關羽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而張遼則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兩人各自代表蜀漢、曹魏的巔峰戰力。表面上看,關羽和張遼旗鼓相當,不分上下。可是張遼只是“五子良將”之首,而曹魏最高級別的是“曹魏宗親八虎騎”,“五子良將”只能算是“二線將領”。因此,關羽在蜀漢的地位,應該和曹魏宗親八虎騎之中的佼佼者夏侯惇、曹仁相提並論。

    公元200年,白馬坡之戰,關羽於千軍萬馬之中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後,受到曹操嘉獎,被漢獻帝封為漢壽亭侯。而此時的張遼,僅僅是一個名義上關內侯(關內侯比漢壽亭侯差一個等級)。直到公元206年,張遼才受封為都亭侯,比關羽遲了整整六年。因此,比名氣,關羽勝過張遼。

    《三國志》: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比武功,還是關羽厲害

    演義中,經常見到武將單挑,誰和誰大戰三百回合,誰把誰一槍挑於馬下。而在正史上,很少見到雙方大將單挑的記錄。正史上,被明確記載是“萬人敵”的大將只有關羽和張飛兩人。其中關羽的戰績有目共睹,他曾千軍萬之中斬殺顏良。同時期的謀士們對關羽的評價也非常高,如郭嘉和程昱都認為關羽是“萬人敵”,周瑜評價關羽為“熊虎之將”。

    演義中,張遼也不是超一流武將,只是準一流大將,他很少有斬將記錄。在正史上,張遼更加沒有斬將記錄。因此,比武功,自然是“虎將”關羽比“良將”張遼厲害。

    比戰績,張遼厲害

    關羽是“虎將”,也是鎮守一方、獨當一面的帥才,在敗走麥城前,各項戰績還是可圈可點的。如他在曹營時,幫忙斬殺河北上將顏良,替曹操解了白馬之圍。關羽的這項戰績,是當時曹營之中其他戰將所“羨慕嫉妒恨”的。後來,關羽常年坐鎮荊州,荊州在曹軍、東吳兩方的眼皮下,固若金湯。如果關羽不是盲目北伐,被曹操和孫權聯手夾擊,身首異處,關羽肯定是三國時期的一員“常勝將軍”。可惜沒有如果,關羽在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之後,沒有見好就收,最後功敗垂成。

    張遼雖然沒有關羽的官大,也很少獨當一面。可是張遼的戰績卻比關羽耀眼多了。如白狼山之戰,張遼面對人數眾多的烏桓軍隊,他第一個衝向了敵軍,俘虜了二十多萬敵人,受到曹操的讚譽。唐朝昭文館大學士將張遼與衛青、霍去病相提並論,認為張遼是繼衛青、霍去病之後的又一個平定少數民族的大將。

    《三國志·武帝紀》: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

    張遼除了白狼山之戰,他還取得了以八百士兵大破孫權十萬大軍的戰績,成功守衛了合肥。試想,換做其他人,看到孫權浩浩蕩蕩的十萬大軍,腿肚子都軟了,提不起戰鬥的勇氣了。

    結語:

    以上從名氣、武功、戰績三方面比較關羽和張遼兩人在正史上的表現,可知在名氣和武功方面,關羽略勝一籌,然而,在比重最大的戰績一塊,卻是張遼厲害。誰勝誰負,不看過程,看結果。即使關羽威震華夏,可是他卻經歷了一場大敗,導致自己身首異處,丟城失地。而張遼卻沒有這樣的敗績,反而是以弱勝強,保全了合肥。

    其實,除了上述三點,還有一個方面,可知張遼確實比關羽強。那就是關羽是劉備集團的元老派,早早地跟隨劉備,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劉備集團的二把手,主要靠的是資歷老,和劉備關係硬,其次才是能力。而張遼本來是呂布手下大將,在呂布殞命白門樓後,才歸順曹操。

    在哪兒,降將都不受待見,幹最苦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資,甚至還可能被當作“炮灰”上戰場。張遼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成長的,他經過多年的拼殺,從一個降將,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足以證明張遼的能力。

    綜合考慮,在正史上,張遼比關羽稍勝一籌,讀者們,這個答案是不是有點出人意料啊。

  • 5 # 襄陽賈芸

    先說總論:張遼的戰績強於關羽。關羽能力很強,但他的平臺太小。一:襄樊之戰,關羽被徐晃擊敗,但這並不代表兩個人的實力。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襄樊之戰較個真,是關羽水淹七軍麼?曹操、曹丕害怕的又是什麼?》講過關羽威鎮華夏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水軍,陸戰能力不行,接連被龐德和徐晃攻敗。不過也必須承認,關羽在襄樊之戰中陸戰乏力,主要是缺少優秀計程車兵。因為優秀計程車兵被劉備、諸葛亮等人帶到四川去了。留給關羽的精銳很少,江陵本地兵強於水戰而弱於陣戰。

    二:兩者戰績對比 ,張遼遠勝關羽

    翻開張遼的履歷,參與的戰鬥非常之多。有兩次經典戰例:一個柳城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張遼陣斬踏頓;一個是合肥之戰,張遼帥八百壯士,在吳軍中橫衝直撞,無人可擋。這充分體現了張遼的勇猛,在整個三國曆史上都比較少見。

    合肥之戰後,張遼長期鎮守合肥一帶,防止東吳的進攻,東吳還真到張遼死都不敢輕易上合肥。魏文帝曾經詳細詢問過張遼八百壯士的事蹟,把張遼比作古之召虎。

    張遼還隻身入昌豨營中勸降,關羽在曹營之時,亦與關羽關係良好,以至於曹操懷疑關羽要走的時候,讓張遼給問關羽的意思。所以張遼不僅作戰勇敢,其個人魅力也應該不錯。三國志魏書在編寫列傳的時候,把張遼列在五子良將第一位,是有道理的。

    翻開關羽的履歷,其能力是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的。但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就是陣斬顏良。史書的記載也很精彩: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後世小說裡說他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似乎不虛。

    但是關羽的戰績僅限於此,襄樊之戰固然是威鎮華夏,但畢竟打輸了,即便沒有孫吳的偷襲,關羽也敗了。徐晃已經擊敗關羽,解了樊城之圍。只是襄陽仍然被關羽用水軍圍著,徐晃缺少水軍,沒辦法。

    三:兩者的差距主要還是在於平臺,這當是職場之鑑

    其實細究張遼關羽,他們的能力似乎差不多,曹操在徵袁紹的時候就派他們兩人當先鋒的,這才有關羽陣顏良的故事。後來關羽走了,只剩下張遼給曹操打先鋒,又有了張遼斬踏頓的故事。

    所以兩者的差距在於平臺。不管是徵柳城,還是守合肥,曹操在把握著整體局面,給張遼很大的展示空間,尤其是合肥之戰,是張遼事業的頂點,足以成為五子良將第一。

    但是劉備能給關羽的舞臺太小。在徐州的時候,本來就沒多少兵,對面呂布、曹操這樣強大的對手,關羽一員武將,左右不了局面。跟劉備到了荊州,大部分時間還是閒著,偶爾偷襲下北方,也很快退回。曹操徵荊州,劉備也無力對抗,只能南逃。劉備奪四川的時候,又把關羽留在荊州駐守,直到他發動襄樊之戰,才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威震華夏。細看關羽的一生,作戰時間不長,發揮的空間不大,這顯得非常可惜。

  • 6 # 一壺清茗品春秋

    關羽和張遼,一個是蜀漢五虎將之首,一個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而且兩人又曾有過一段共事時間,相交莫逆,但要說到誰更厲害,那就是各有千秋了。

    論武藝

    兩人都是十分勇武之人,而且都有著顯赫的戰績。提到關羽,自然是著名的斬顏良,這是正史中記載的少有的成功的“斬首”戰術。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張遼個人戰績也是非常顯赫,曾經陣斬單于,特別是與孫權合肥大戰,以八百破孫權十萬之眾,還取得“殺數十人,斬二將”的戰績。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雖然兩人戰果都是可圈可點,但是,從難易程度上來說,無疑關羽的更難,關羽是真正實現了以一人之力,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傳說。而且,還勝得那麼從容,能夠斬下顏良首級,全身而退,確實千古少有。關羽被成為萬人敵,可以說是名不虛傳。從這一點看,張遼雖然也是十分勇猛,但是仍然是帶隊衝鋒,明顯與關羽拉開了差距。

    論戰績

    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和張遼失去了一次交手機會。當時,關羽藉助秋水暴漲,水淹于禁援軍,斬殺將軍龐德,使得聲威達到人生頂點。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這時,曹操考慮遷都來躲避關羽,並徵召張遼等各路援軍。在張遼趕赴前線之時,不想前方徐晃已經擊退了關羽軍隊,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擒殺。兩人再無交手可能。

    但從《三國志》記載看,張遼一生鮮有敗仗,而且一直在曹魏抵抗東吳的前線,可謂威震東吳,即使病中,仍然令孫權十分忌憚。並且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然大破東吳。

    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遼病篤,遂薨於江都。

    從這一點說,張遼用兵自然要勝過兵敗被殺的關羽了。

  • 7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這個提問要是在30年前或更早的之前中,是不會出現和存在的。關帝爺義薄雲天,掌中青龍刀,胯下赤兔馬,闖關斬將,世人誰不讚譽。

    張遼,區區一員曹將,縱有幾場勝仗,又怎能和關二爺比肩較量呢?

    但是在今時訊息化、資料化秒暢秒通的時代,這個提問出現,到不再是顯得突兀。反而能讓人們津津樂侃一番。

    這說明什麼?時代在高速發展了,人們的認知在多角度思維中上揚了。

    越來越多的當代百姓,看到了關羽之所以稱神,其中是有為封建帝王統治成分服務的因素,而現在的新社會,人們已不崇信君權、天命、龍種等理念。

    關羽雖然有其忠肝義膽正能量的價值觀,但被封建王權利用為人臣標杆的模範成分,也佔比不少。這點上讓關羽的形象,在當代人的新認知中有所打折。

    張遼在影響中國數百年中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戲份不及關羽十之一。但現代人文化普及率比之古時,翻天覆地般變化。網路媒體的盛行,更是讓史傳類的古代典藉,不斷由各媒介、史研愛好者,通俗化的傳播至近大眾化。要知道,古藉史傳是文言文性質,又缺乏傳奇性、趣味性,在古代很難進入尋常百姓之家。

    如今,訊息每日翻滾如潮的時代,讀、視、聽的更加便利,讓《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等與三國那段歷史有關的素材、典故,越來越方便的能引起對歷史感興趣的童鞋的細讀,越來越與歷史演義類小說的腳步接近,讓更多的百姓去自我糅合、自我理解,去全面的展開新思維。

    關羽與張遼同列唐宋時帝王祭祀武廟中人,說明二人的軍功武略,皆為後人敬佩挑指。唐、北宋時朝庭,尊奉前朝名將,多是由史家典冊紀事中參考認評,那時關於三華人物的演義性流傳雖已有,但還未形成民間化擴大。

    正史中二人的功績大致為:

    關羽:白馬坡斬殺顏良,掛印封金追尋舊主、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實為蜀漢之頭號名將。

    張遼:白狼山力破烏丸陣斬單于蹋頓;東海降叛昌稀;天柱山破匪陳蘭、梅成;合肥逍遙津一戰,八百精騎衝陣揚威,大滅東吳勢氣,生出‘張遼止童啼’的典故。

    二人各為其主,披肝瀝膽,較真的話功業真在伯仲之間。

    關羽威震華夏,雖然那時華夏非今時所言華夏,是單指河南中原一片,但也驚得曹操如座針氈。

    張遼力破烏丸,一戰定曹操北方後院安穩數十年;合肥奮威,打得東吳每談其,心生憚意。

    要說誰比誰厲害,真的是可令後人各花各眼的評品不一。

    要說論結局,關羽是敗而亡,張遼為病逝,按華人的常規思維,關羽是不該有張遼於青史名聲大的。

    可世事變幻,運道無常。南宋時皇權偏安江南、元朝時漢人受欺,土族與底層的憋屈心理有一致的觀點,三國時劉備諸葛亮力懟中原的事蹟,便成為了最好的寄願排遣之議。百姓中流傳歌頌蜀漢人物英雄的故事,隨之不斷豐富增大。

    元末明初羅貫中以史傳與民間流傳評話相結合,寫成了至今不朽的名著《三國演義》,書中立場尊蜀揚劉,原本三國中地盤、人口最弱的劉備勢力光環加身,成為正角。關羽等膀臂人物亦隨之躋身為主角身份。

    小說為抬主角,揚立場樹正能,有所文學提練誇張,也是常理。於是關羽擁有了溫酒斬華雄、過關斬將、義釋曹孟德、單刀赴會的等膾炙人口的‘美顏’橋段加身,由此開始邁向神壇。直至清朝時追為天神、大興關廟,成為民間皆曉,世人敬羨的典範。

    反觀曹操方班底,演義中雖也有筆力觸及到誰豪誰雄,但卻沒有著力的做為單體去描幕的。實際從文學性小說角度來講,都是有故事的人,作者要想精心刻畫誰,還真不是難事。倘若演義以曹正劉邪來下筆,能把張遼演繹成戰神級,也不是沒這可能。

    如果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歷史小說就是這小姑娘長成了豔婦的態勢。讓讀者沉浸在美眸皓齒流盼之間,更難去讀懂或不屑讀懂它原本的素顏。

    用美女來形容關羽、張遼之別,一個化妝濃些,一個化妝淡些,但都是美女。至於看誰入眼,那就各人各意了。

    早些年,企業評選勞模,披紅掛花,燃鞭放炮。近些年這種形式少了或是沒有了,即凡還有,員工深深羨慕的目光也不大放光了。之前關羽累世勞模,張遼何曾能與其比肩過,現今將其二人平論的話題增多,想來也是近年少於推模形式的原因吧。

    絮叨了半天,散發弄舟也沒正答出關羽、張遼誰厲害。因為我的觀點是兩個人都是‘一線能實幹的技術員工’,只不過關羽運道好些,上面看順眼,有‘勞模’的歷年慣性加持。

    #三國志

  • 8 # 虎哥亮劍

    張遼是曹操的名將,智勇雙全,合肥之戰,張遼以少勝多,大智,大勇,是個帥才,關羽傲視天下英雄,自命不凡,最終給蜀國帶來滅頂之災,自己也落得個身首異處,只能為將,不能為帥。

  • 9 # 優己

    兩個人在各自勢力裡扮演了同樣角色!由於兩個人從沒正面交鋒過,且分屬不同領域,在真實情況裡,關羽是水軍統領!張遼是騎兵統領!兩個人所帶領的兵種不同,所精通的戰法也不同!作為各自的巔峰之戰,張遼在逍遙津中屠殺吳軍如砍瓜切菜;關羽在襄樊戰役中先勝曹軍但是最終卻戰敗,還丟了荊州,從這點看張遼略勝一籌!

    在襄樊戰役中,關羽擒于禁,由於關羽率領的是水軍,而當時的水師更像現代海軍陸戰隊,特別適合兩棲作戰,比如,秋水上漲,窪地多淺灘,于禁軍無法集結,被灘塗窪地分割在各個區域,而關羽軍團則不受此限,這是于禁戰敗的主因!也是曹操議定要遷都的主因,因為在曹操看來這是一個新的兵種,新的作戰方式,需要研究對應戰法!只是被司馬懿叫破,這不是一種新兵種新戰法,僅是一種特殊的地地利優勢!再來一次未必能成!

    在逍遙津戰役中,張遼使用弓騎兵飛射,這是一種北方健騎的戰法,對東吳也是一種沒見過的軍事碾壓,這支軍隊在平原上打仗很佔優勢!比如,曹操曾用虎豹騎攆狗一樣攆劉備。因此,兩人沒有相應的可比性!

  • 10 # 史於嫣然

    關羽河東郡解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張遼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時馬邑之謀的發起者聶壹的後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兩位名將相較之下誰更強大呢?

    關羽的英勇事蹟

    《三國演義》尊關羽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關羽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

    此後,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關羽,千里走單騎

    當時,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重加賞賜想要留下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但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將這段故事稱為“千里走單騎”。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關羽斬殺龐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佔據漢中,自稱漢中王,關羽被任命為前將軍。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

    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關羽阻擋,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被潘璋部擒獲,被殺於臨沮。

    張遼的英勇事蹟

    張遼早年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的領導下,恪盡職守。建安三年(198年),張遼在曹操於下邳攻破呂布後,率軍歸降曹操,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張遼

    建安六年(201年),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得知昌豨答應投降,便隻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並拜候其家人,昌豨減張遼坦誠相對,心中歡喜,便隨之往見曹操。曹操先遣昌豨還東海郡,隨後訓責張遼隻身赴敵巢穴,並非大將所為。

    後來,張遼攻袁氏而轉戰河北,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待譁平定新軍叛亂,勇登天柱山擊滅陳蘭和梅成,此後,馳聘於江淮。

    建安二十五年(215年)的合肥之戰,令東吳軍隊全都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其後,再次擊破孫權、淩統、甘寧等人,威震江東。曹丕登記後,仍令張遼抵禦孫權。

    張遼抱病擊破呂範

    黃處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

    拋開《三國演義》,關羽和張遼誰更強大

    人們認為關羽比較厲害,其實根本原因是受了《三國演義》的誤導,對於關羽的事蹟,《三國演義》有點誇大其詞,其實在正式中關羽並沒有那麼突出。

    關於個人能力,關羽雖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可張遼也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關羽和張遼其實是好友

    作為一個將領,張遼能不計個人得失,以大局為重,而關羽則性格孤傲,好大喜功,這是為將的人最大的缺陷。

    張遼有良好的大局觀,能發揮己方最大戰力,給予敵人致命打擊,關羽目空一切的性格也是他的缺陷。

    所以我認為張遼比關羽強大。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請勿噴!

  • 11 # 青梅煮酒品三國

    綜合能力關羽強過張遼。因為關羽可以稱為帥才,而張遼只能算是個將才。

    關羽

    說關羽是帥才不為過,不然劉備、諸葛亮也不會把荊州軍事重地交於關羽鎮守。如果不是自己剛愎自用,也不會失了荊州讓自己慘死。雖說正史中對關羽評價的沒有《三國演義》中高,但是一生中功績大半以上都是真實發生的。例如水淹七軍中大敗於禁,于禁在五子良將中排名第一,這一戰也將關羽的威名推到了巔峰。荊州幾個郡,雖然是三方互相牽制,但守軍將領的武力、謀略都非一般大將所能擔當的。

    張遼

    張遼屬於將才。因為張遼在正史以及《三國演義》中,多是在帳下聽從調遣。很少以主帥的身份出征。一生中隨曹操東征西討,戰功無數,也是曹操收下五子良將之一。一生最耀眼的一戰應當屬於合肥保衛戰。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命張遼、李典以不足萬人的兵力阻擋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北上,讓孫權無功而返。這一戰威震江東,算是張遼一生中最耀眼的戰役了。

    兩人對戰

    正史中關羽單殺顏良文丑是假的,顏良是關羽、張遼、徐晃三人合力擊殺的;過五關斬六將和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中虛構的。如果兩人對陣的情況下個人認為勝算各半,一個是五虎上將、一個是五子良將都是各國的名將不會三五下就分出高低強弱。

  • 12 # 子由拍案驚奇

    如果說涉及到記載關羽與張遼的歷史事蹟以及其它情況的正史那就應該是陳壽所撰寫的《三國志》了。

    而在現實當中,人們更熟悉或習慣小說《三國演義》之中對關羽和張遼的描寫與塑造。

    在小說《三國演義》當中,關羽與張遼屬於惺惺惜惺惺,英雄相惜。最是那一刻,張遼做為呂布手下的衛隊長被曹操擒獲,呂布變顏祈憐,而張遼則高聲大罵曹操,直欲求死。

    這個時候,關羽挺身而出,跪下求曹操,為張遼求情,這樣,張遼才得以存活下性命。

    在《三國演義》當中,關羽不但先是救了張遼的性命,而且在後來的華容道狹路相逢之時,也是出於義字當先,讓開一條道路,放了曹操與張遼一干人馬。

    如此,張遼何德何能值得關羽如此這般的敬重他呢?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據說張遼是漢武帝時期有名的聶壹的後代。而一提起聶壹,當然就會想到歷史上很有名的馬邑之謀。

    所謂的馬邑之謀是這樣的;漢朝元光元年,匈奴向漢朝提出和親,經過廷議爭論,漢武帝同意了臣下這個請求。最後漢武帝同意了和親。

    漢元光二年,也就是元光二年,馬邑地區的大商人聶壹漢朝廷獻計說:“匈奴在邊界經常侵犯,總是一個禍根。現在趁剛跟他們和親的機會,把匈奴引進來,我們來一個伏擊,準能打個大勝仗。我經常在邊界上做買賣,匈奴人都認識我。我可以借做買賣的因頭,假裝把馬邑獻給單于。單于貪圖馬邑的貨物,一定會來。我們把大軍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單于一到馬邑,漢軍就可以截斷他們的後路,活捉單于。”

    之後,幾十萬漢軍埋伏起來,單等聶壹把匈奴人馬引進來,一網打盡。可是,最後關頭,由於邊關內部出了奸細,洩露了漢軍的計劃,使得匈奴軍隊驚惶撤退,功虧一簣。

    而這個張遼張文遠,正是漢武帝時期聶壹的後人。

    另外,張遼為人穩重,為人處世為曹操所推崇,也與關羽相處默契。

    論及武功當世,張遼尤其勇猛,他在白狼山戰役中殲滅且殺死烏恆單于蹋頓,擊潰遼東柳毅所部。又于飛登天柱山全殲陳蘭,梅成所部軍兵。被稱之有萬夫不當之勇。

    關羽在《三國演義》當中被描述的盡善盡美,武功超群,而在《三國志》當中,對於關羽文治武功的記載卻為數不多,其中所提到的關羽指揮的最精粹、完美的戰役應該就是襄樊之戰了。

    漢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的軍事進攻力量準備工作已經完成,所以,以關羽所部率先向荊州發起軍事攻擊。

    戰役進行不久,就成功的將曹魏大將龐德圍困在樊城,也正是在這次戰役過程當中,關羽被箭矢所傷,就有了刮骨療毒之佳話傳頌至今。但是當時的戰事確實一日三變,刻不容緩。

    戰事正酣之際,曹操派于禁率領曹魏大軍殺奔樊城,一時之間,關羽軍兵不足以與城內城外的曹魏軍隊抗衡,大無畏的關羽與對手鬥智鬥勇,引漢水,水淹于禁的七軍,此一戰,活捉曹魏大將於禁、龐德,關雲長威名大震。

    而在張遼能征善戰的一生中,最經典的一次戰役卻是在建安二十年與東吳孫權的一場殊死大戰。

    當時孫權親臨戰陣,所謂御駕親征,指揮兵力達到十萬人,再看張遼,真是英雄有膽,不懼虎穴龍潭。

    在這一戰當中,張遼親率八百軍兵,陡出奇兵,突然出擊,斬殺東吳大將孫武,幾乎砍倒了孫權的帥字大旗。就以這八百軍兵,連番破陣,多次出擊,驚的吳國一地,老幼震恐,“張遼止啼”即出典於此。

    綜上所述,關羽樊城一戰,強敵環伺四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關羽依然能夠幹掉于禁的七軍,活捉于禁與龐德,可以說是戰役中的經典。

    張遼僅以八百軍兵,幾進幾齣,視吳軍若草芥,斬殺吳軍大將,幾乎活捉孫權也是軍陣對敵當中的奇蹟。

    所以,子由以為,此二人若論當時影響,正史當中,張文遠可謂名揚一時。百代之下,關雲長則威名遠揚,盛譽空前。

  • 13 # 張亮196440673

    關羽對張遼英雄惜英雄,張遼以關羽為榜樣,且行事穩妥,膽大心細雖無關羽武力高強,但後期行軍打仗應該更勝一籌。

  • 14 # 公元前

    關羽比張遼更厲害有四點:

    一、在武功上,關羽比張遼更勝一籌。從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就可以看出。雖然張遼不敵關羽之勇,但是張遼並不是匹夫,他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曾帥兵評定荊州的叛亂。當時拿下荊州後,城內一片混亂,張遼作為統帥。準備去荊州平亂,不料,軍中有人造反。張遼告訴手下:不要驚慌,軍中用人造反,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於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喝茶,沒過一會,造反者就被緝拿。

    二、在軍事指揮上,張遼比不關更勝一籌,當初關羽水淹七軍,主要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張遼名聲威震逍遙津憑的是自己的本身和才能。

    三、在個人品格戰術謀略上,張遼其實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將領,他能以大局為重,不會計個人的得失。關羽也很霸氣,但是關羽的性格卻很孤傲,而且好大喜功,這和後來關羽丟失荊州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作為一個統領者的最大缺陷。

    四、在地位上,關羽是劉備的兄弟,也是五虎上將之首,所以劉備很器重關羽;張遼也是曹操的座上賓,更是五子良將之首,所以曹操父子對張遼看的很重,後來由於關羽被東吳斬殺,劉備因關羽被斬殺而喪命,曹操父子因為有了張遼使得東吳孫權不敢攻打魏國。

    總結:關羽和張遼兩人不在同一個層次上,關羽是一個將才,可以單打獨鬥,在千軍萬馬中可以殺個七進七出,但是張遼可以作為主帥。關羽是藉助劉備的名聲,才在三國中有了很大的名聲,在後人的傳承中,關羽才成為了中華民族敬仰的聖人。

  • 15 # 陽明悟行學宮

    1 相似點:

    關羽和張遼有許多相似點。

    比如,都是山西人。

    比如,都是驍勇無前,冠絕當時。

    比如,都喜歡脫離部隊陷陣到對方中樞。

    比如,都與同僚不睦(關羽看輕士大夫,張遼與李典不和)。

    比如,都傲。

    比如,都有一個值得提的汙點。關羽失了荊州,跟過曹操。但張遼……他跟過丁原、董卓、呂布、曹操,四家。而且,他的每個主子,都殺了他前一個主子。

    當然,小節不提了。

    2 評價

    《三國志》,蜀志不如魏書記載周詳,只說評價。

    則關羽得到的評價:周瑜說他熊虎之將。程昱、郭嘉都認為他是萬人敵。劉曄說蜀小地也,“名將唯羽”。

    張遼呢?曹丕說他是“古之召虎”。孫權被他打怕了之後,認為“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論武勇,關羽的評價冠絕當時,南北朝依然被當做猛將典範,但魏書裡又說曹仁之勇,賁育弗加,張遼其次。說明張遼至少也是魏國前二的猛將。

    關羽有萬軍斬顏良的戰績,這個“突陣斬敵大將決定一場戰役”,三國僅此一個,日後都沒什麼。然而張遼也有合肥突襲孫權,使吳國士氣大喪的事實。

    那麼,為什麼說關羽勝過張遼呢?

    3 張遼

    張遼的戰績,包括:

    與關羽一起打顏良。

    跟隨夏侯淵圍昌豨。

    隨曹操討二袁。

    隨曹操北伐,擊潰塌頓。

    天柱山擊潰陳蘭等。

    以及:與樂進、李典等,合肥退孫權。

    特別聊聊合肥之戰。那場戰役的真相是:

    孫權會大軍圍合肥,張遼募集八百壯士,天亮突擊,嚇得孫權躲進高壘。張遼回城。吳軍士氣低落。圍不下城,回家了,張遼追擊,差點弄死孫權。

    曹操的書信其實很簡單,張遼李典出戰,樂進 守城。大家都迷糊時,張遼來為曹操解釋:這就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計程車氣。

    這時最關鍵的細節出現:李典認同張遼。要知道,李典叔叔是張遼殺的。這種時刻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

    於是張遼招募八百勇士,吃牛肉,喝酒,突擊。這八百勇士是精選大膽,加上吃飽喝足,加上突然,加上張遼本身的勇猛,加上東吳的凌亂,於是突擊成功。可惜孫權逃得快,上了壘,還能指揮合圍。這裡就是張遼指揮藝術的體現:

    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陷落在後,殺回去救回來,是個人勇武、自信和愛兵如子的完美體現。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張遼這麼一殺,東吳士氣全潰。之後圍不下來,撤退,張遼反擊,那其實是另一次漂亮的戰術了,和八百破十萬是兩回事。當然,八百破十萬是此次大戰的基礎。

     

    綜合而言,張遼能完成此次壯舉,靠的是:

    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解決內部矛盾。

    本身的勇武和兇猛做派——這是他的天生將才。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參考潘璋和甘寧那些糟心事兒就明白了。

    最後,當然,還有孫權這個天生經驗包的慷慨程度。打老虎時坐個坦克車,何其驍勇;張遼突到他面前,他就慫了。

    可以想象當時的場景:

    四十六歲的張遼早晨殺到中午,血濺盔甲,揮長戟,指著孫權,用山西話說:你下來!

    三十三歲,身披虎皮的孫權縮在壘裡不動,說:他們人少,快圍他媽的!我這次沒坐坦克車來,這老虎我不打了!

    但這裡有個問題:

    張遼的一切戰績,幾乎都是隨徵,或者合作。

    他是夏侯淵的副手,是曹操的副手,哪怕在合肥,他也不是主將。樂進、李典與他是平級。

    張遼開始守備合肥時軍號是蕩寇將軍,無法指揮樂進與李典部。他們是隊友,張遼幾乎沒當過隊長。

     

    4 關羽

    好了,說關羽。

    關羽的事蹟,記載不夠詳細,但有著名的絕北道。這事兒說來太複雜,但基本上,是周瑜圍南郡打曹仁一年多,魏國北面援軍確實沒到達南郡。關羽乾的。

    至於說關羽防禦弱……所以東吳要靠背盟偷襲?所以他在荊州十年曹魏完全動他不了?

    而且,關羽在進攻端,有一個張遼從未達到的高度:

    作為軍事統帥,而非部將。關羽在人生最後一戰,達到了全三國絕無僅有的四個字:

     

    “威震華夏”。

     

    5 威震華夏

    還原事實:

    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曹操派了徵南將軍曹仁(嗯,應該是曹操部下最好的三位將軍之一了吧?),假節,鎮守荊北,對付關羽。

    那年十月,曹仁治下宛城守將侯音結連關羽謀反。曹仁回去平叛,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屠了宛城。

    關羽抓住時機,自江陵出發北伐。他出徵後,南郡太守糜芳留守江陵本部。按關羽出兵之前,南郡城中失火,燒了軍需,關羽本來要找糜芳的麻煩,問題是:

    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糜夫人的兄弟,跟關羽算是平級,所以也沒法動他。

    先前,孫權曾經想要跟關羽結親,被關羽罵回去了——你可以說,關羽不近人情;但反過來想想:一個地方守將和他國諸侯結親,這事兒劉備倘若知道,會怎麼想呢?所以,陰謀論一些:孫權這玩法很陰險,明擺著離間嘛。

    關羽北伐,曹仁不敵,關羽自江陵突進五六百里,圍了襄陽,又把曹仁圍在了樊城。

    曹仁敗給了關羽。

     

    曹操當時剛從漢中敗歸,只好先讓于禁、龐德出戰,是為七軍,再讓徐晃湊了支軍馬,去宛城接應。  

    值得一提的是:漢中一戰,曹操喪了夏侯淵、丟了漢中地,鏖戰近年,當然元氣大傷,但蜀中那邊,其實也“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人民都得上戰場了,真是山窮水盡。所以,劉備稱漢中王后,派了費詩去關羽處

  • 16 # 大國藏美

    先說觀點:以《三國志》所載的歷史論,個人戰鬥力關羽與張遼難分伯仲,領軍能力張遼略勝一籌

    個人分析關羽後來影響深遠直至封聖,與華人反抗異族和懷念漢唐正統的觀念是有關係的。

    咱們這麼想:蜀漢人才匱乏,選出五虎上將,關羽榮登榜首,獨當一面是有迫不得已的情勢,要不然“寢則同床”的三兄弟肯定願意待在一起嘛;曹魏人才如江如海,選出五子良將,張遼都能入選。

    因為說正史,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及《三國志集解》

    一、張遼

    1.史書對張遼的評價

    《三國志 魏書十七 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末尾說:

    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引用三個人的評價:

    曹操說張遼“太祖大壯遼”太祖表漢帝,稱進及於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孫權說張遼“張遼雖病,不可當也”

    曹丕說張遼“此亦古之召虎也”“國之爪牙”

    2.張遼的主要戰績、戰力和領導力分析

    白狼山臨陣指揮,陣斬敵酋,聲名遠揚。

    張遼是文官出身,後來被迫當了小軍閥。一直到白狼山之戰前,他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升職的。但是在“持麾”,並陣斬烏桓單于蹋頓。臨場指揮和戰力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合肥荊州,當過很長時間主官。在多人的列傳中,李典、樂進都列名在張遼之後,處於輔助地位。而張郃、牛蓋,則明確歸張遼領導。很多處描述是,張遼等人破權將某某。說明作為四徵將軍之後,張遼已經獨當一面了。

    率兵守衛合肥,多次獨領偏師,多次擊敗東吳軍隊

    因為800破孫權,積功拜為徵東將軍,進入獨立領軍大將的行列。

    武力過人,陣斬單于,800破孫權

    三國志中,對於張遼的個人戰鬥力,具體描述很少。但從多次以少勝多,平叛時數十人立於營中,獨自勸服昌豨等描述來看,屬於藝高人膽大的型別。

    從關羽等人願意與其相交來看,他的個人能力顯然是受到關羽認可的。

    3.官職爵位

    張遼年輕時在雁門當郡吏,後來被丁原招去,帶到漢末三國的大舞臺上。張遼在呂布敗亡時降了曹操,被封爵為“關內侯”(漢),拜中郎將。後來“數有戰功,遷俾將軍”。勸降昌豨,隨曹操征討袁氏之後,拜蕩寇將軍,期間曾領偏師。獨立領軍攻打荊州,攻下江夏諸縣,被封為“都亭侯”。 廬江平叛,“增邑,假節”。合肥大破孫權後,“拜徵東將軍”(曹仁、夏侯淵一個級別的將軍),不再是雜號將軍。曹操死後,曹丕即魏王位,張遼進爵“都鄉侯”,(建安25年)任“前將軍”。曹丕稱帝后,封張遼為晉陽侯(魏)。死後,諡號“剛侯”。二、關羽

    能屈能伸,忠勇有加,略顯自負,剛愎自持,結局略慘

    個人戰鬥力爆表,領軍能力略有不足。

    1.史書對關羽的評價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萬人之敵,國士之風,剛而自矜。

    2.史書記載的個人戰力及戰績

    因為說正史,“三英戰呂布”正史沒有記載,就不能作為關羽戰鬥力的參考。

    斬顏良、敗於禁、殺龐德、“走麥城”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3.史書記載的官職

    斬顏良後,經曹操推薦,為“漢壽亭侯”。劉備佔領荊州後,“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雜號將軍)”。劉備去益州後,關羽“督荊州事”,獨當一面。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建安24年)封關羽“前將軍”(張遼獲得這一軍銜是建安25年,當然魏蜀兩國對前將軍的地位多少有點差異)。兵敗被殺後,追諡羽曰壯繆侯。三、總結

    1.個人戰力,關羽有斬顏良,張遼有斬單于,兩個難度說不上高下,實在是難分伯仲。

    2.領軍經歷,顯然張遼要比關羽豐富得多。當然,這個跟《三國志》是晉朝人編的多少有點關係,晉奉魏為正統,對蜀、吳的歷史就編的多少有點偏頗和草率。

    3.結局,關羽死於戰陣之上,張遼病死,以現代人的平均年齡來看,他們都不算長壽,但關羽的結局要更悲壯。

    4.後世影響,顯然關羽要高於張遼。

  • 17 # 帝國烽火

    曹魏的五子良將以張遼為首,蜀漢五虎上將以關羽為首,歷史上明確有曹魏五虎上將的說法,而五虎上將只是出自於小說和民間傳說。不過關羽和張遼兩位在三國都可以稱得上 比較全面的軍事將領,那麼他們兩的誰更厲害一些呢?

    張遼是有自己嫡系部隊的人,關羽是一心中於劉備的人。

    張遼參加呂布也好、曹操也罷,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三國志》記載:”何進遣(張遼)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卓敗,以兵屬呂布。”後來呂布失敗,張遼也是“將其眾降”。可見張遼一直有一支屬於自己的嫡系部隊,這支部隊戰鬥力也非常強。

    關羽則不同,他是劉備募兵的時候加入劉備,後來劉備為平原相的時候,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所以關羽在劉備如此對待之下,也是對劉備忠心無二。

    張遼與關羽各為其主,但是兩人還是好友。

    張遼和關羽一人屬於曹操,一人屬於劉備,而且兩人對自己的主公都是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但是這並不妨礙張遼和關羽的關係,關羽大張遼,張遼非常敬重關羽。當年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讓張遼去問下關羽是否會忠於曹操,關羽回答說“曹公待我厚恩,然則悟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意思就是自己一心跟著劉備。

    當張遼問道這個結果的時候,他非常糾結,因為他擔心將這個結果告訴給曹操後,曹操會殺了關羽。史書記載:“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雖然張遼在糾結之後還是以君臣大義為重,告訴了曹操,但是從張遼的糾結之中也能感受都張遼與關羽關係很好。而曹操也並沒有因此殺了關羽,最後還是放關羽走了。

    兩人並肩作戰,關羽先出風頭。

    關羽投降曹操之後,為感謝曹操的大恩,也幫助曹操抵擋叛軍,當袁紹派遣顏良帥大軍進攻東郡的時候,曹操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這應該是關羽與張遼唯一一次並肩作戰,而最終的結果是,關羽“策馬刺良於萬軍之中,斬其首還。”從這次張遼與關羽並肩作戰的結果來看,關羽要更勝一籌。

    張遼單刀赴會、關羽刮骨療毒。

    歷史上講單刀赴會,大多數都輸是關羽,要不也是魯肅,其實上關羽沒有這樣的舉動,而張遼是確實有過。在張遼與夏侯淵攻打昌豨叛亂的時候,張遼圍攻一段時間後,發現昌豨抵抗力降低,就準備去說服昌豨投降。張遼單兵匹馬的就到城牆下勸說昌豨,昌豨也的確有投降的意思,如是“(張遼)聊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也是因為張遼這樣的舉動,昌豨投降曹操。

    關羽療毒的故事同樣體現了關羽的膽略,《三國志》記載“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可見關羽也是神勇膽識過人。

    張遼威震合肥,關羽水淹七軍。

    張遼最經典的一戰當屬於在合肥面對孫權10萬大軍圍攻的時候,當時張遼率領800人,進攻孫權的十萬大軍 ,張遼“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打呼自名,衝入壘,至權麾下。”最後孫權大驚,退兵而走。張遼此戰也威震江東,從此孫權不敢直面張遼。

    關羽同樣有非常精彩的軍事戰績,圍攻襄陽的時候,曹操讓于禁率領大軍來救援,結果“秋、大雨,漢水氾濫,禁所督七軍皆沒。”此戰關羽不僅打敗了同為“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而且讓曹操都產生了恐懼,準備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

    關羽強在大軍統帥,張遼強在戰場把握。

    從關羽和張了的戰績看來,張遼在戰場上對戰場形勢的判斷極為準確,能做到“攻心為上”,這也是張遼能以少勝多的重要原因。並且從張遼的戰績中來看,張遼是一員勇將,這一點與趙雲非常相似,不過比趙雲多了一些對戰場的判斷能力。但是張遼沒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這是他軍事上的一個遺憾。

    關羽則不同,關羽經常是坐鎮一方的大將,在蜀漢陣營中從來具有極高的威望,雖然他最後被殺,但是不能否定他在軍事上的造詣,尤其是關羽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很強,是獨當一面的將才。

    張遼和關羽在三國時期都是不可多得的帥才,從軍事指揮能力而言,關羽要強,從戰場形勢判斷而言張遼要強,但是由於此二人並沒有交手,所以不能從歷史中看出誰弱誰強。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三國志》魏書記載,“(太祖)召聊及諸軍悉救仁,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仁圍解。”這次救援曹仁的戰鬥本來有可能是張遼與關羽的一次絕佳交鋒,但是最後因為徐晃打敗了關羽,張遼錯失了與關羽交手的機會。

    關羽此戰失敗之後,接著被東吳從背後偷襲,最後失荊州,敗走麥城,並被東吳誅殺。關羽的死,是關羽性格所致,相比較而言,張遼的性格沒有關羽那麼驕傲,所以張遼的性格更加適合作為軍事統帥。

    張遼和關羽正面作戰誰勝誰負,沒有辦法衡量,因為兩人都有比較高的軍事才能,但是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張遼要厲害一些,他的隱忍和爆發更像是一個老虎,等待機會就將敵人致命。關羽就想一頭獅子,威風凜凜,可以號令八方,統帥千軍萬馬,而也正是因為關羽的性格,他以忠勇、義氣,最終可以在後世被人所記住,為人所稱道。

  • 18 # 曹老師xixi

    關羽

    關羽是民間所說的五虎上將之首,正史為四大將軍之首,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對於四個人,普遍認為他們都是衝鋒陷陣型,而非領軍征戰型,但恰恰關羽確實是蜀漢集團中少有的綜合性軍事人才。

    早些年關羽跟隨劉備征戰,由於劉備自己本來就很弱小,使得關羽也表現不出來,自從關羽歸順了曹操後,在官渡之戰爆發了突出了軍事能力,一舉打破曹操被動的僵局,因此關羽也成為了曹操最想得到的將領,沒有之一。

    後來關羽又回到了劉備處,在赤壁之戰後,由於其出色的綜合實力,被劉備任命鎮守荊州,讓曹操和孫權都不敢輕易動兵。在劉備去的漢中之戰的勝利後,關羽北上伐曹,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幾乎逼迫曹操遷都鄴城,曹仁最終抱著與城同亡的心態拼了。于禁和曹仁都是曹操高階軍事將領、是集團領袖,被關羽打成這樣,不得不說關羽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

    《漢書》中說道“驕兵必敗”,關羽確實是驕傲了,最終被他一直輕視的東吳抄了家,兵敗被殺,雖然最終兵敗,但也不能否認關羽傑出的軍事才華。

    由於張遼是降將,因此在曹操時期,張遼的地位不是太高,曹操說是唯才是舉,實際上他還是按照嫡旁有別來對待的,比如曹操集團的大權都是在曹家的將領以及嫡系將領手中,比如集團總司令夏侯惇,集團副司令于禁,西部戰區總司令夏侯淵,南部戰區總司令曹仁,東部戰區樂進,在合肥之戰中,我們感覺好像都是張遼的功勞,實際上在正史當中,合肥之戰,樂進官職右將軍,張遼還是一個雜牌將軍,屬於樂進的手下,不然為啥樂進守城,張遼出戰來著?後來樂進在合肥病逝了,張遼才成為了東部戰區總司令的。

    張遼的戰功主要是,幾次合肥之戰,怒刷孫權十萬大軍,孫權的軍事能力就不多說了,菜的摳腳,但剛才也說了,合肥之戰的功勞也不僅僅是張遼一個人的。

    曹丕繼位後,張遼受到重用,官任前將軍,隨曹丕南征東吳,不久在江都病逝。(並非像演義裡說的中箭陣亡)。

    縱觀關羽和張遼的一生,其能力其實不分上下,都是文武雙全之帥將,武力值不好判斷,因為現實中不存在PK的情況,謀略上也都很突出,但畢竟關羽和張遼沒有比劃過,但是根據戰績來看,關羽的能力還是比張遼略高一點,但張遼似乎比關羽要沉穩很多,畢竟經歷不同,關羽是劉備的小寶貝,張遼確實降將必須要剋制。

  • 19 # 寧白首說歷史

    關羽跟張遼是同鄉,而且兩人的友誼也是非同一般。至於兩人誰更厲害,我覺得關羽更厲害一點。但是如果我是主公,那麼我會選張遼做我的手下。

    《三國志》中主要記載了關羽這五件事:

    1.解白馬之圍 2.要跟馬超比試 3.刮骨療毒

    4.水淹七軍 5.兵敗被殺

    而張遼主要記載了這五件事:

    1.投降曹操 2.斬單于蹋頓 3.沉著應對叛變 4.合肥大破孫權 5.帶病出徵

    下面我們就分別從兩人的武力以及統帥能力對比一下吧。

    首先武力,關羽解白馬之圍,於萬軍之中斬顏良,這可以說是關羽的巔峰之戰了。請看原文: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如果張遼能斬顏良,那麼曹操就不會讓張遼去請關羽了。

    三國正史上能斬敵方統帥的只有三例,分別是關羽斬顏良;黃忠斬夏侯淵;張遼斬單于蹋頓。

    我們再看看張遼斬單于蹋頓的原文:從徵袁尚於柳城,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這裡張遼雖然斬掉敵方統帥,但不知道單于蹋頓當時身邊到底有多少人,而關羽是斬顏良於萬軍之中。

    由以上分析可知武力上關羽是比張遼強的。

    再來看看兩人的統帥能力。

    關羽領導的最精彩的一戰就是水淹七軍了。請看原文: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威震華夏”這四個字足以說明關羽此戰所取得的成效。

    再來看看張遼領導的最強一戰,請看原文: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以八百破孫權十萬,自古以來雙方兵力,沒有比這場戰鬥更懸殊的了。留下了“張遼止啼”這樣的典故。

    綜合兩人取得的成績,關羽的統帥能力更強。

    綜合:雖說關羽的武力強於張遼,所取得的成就也更高,但一個武將,不僅僅是看他的武力和行軍作戰的能力,我們還要看看他的人品。

    關羽要跟馬超比試,顯示出關羽爭強好勝的性格,而且關羽高傲自大,導致他不得人心,所以有荊州之敗。

    而張遼,記載的全是優點。可以說是有勇有謀,是一個忠勇之士。

    如果我是主公我會選張遼做自己的臣子,而不是選成就更高的關羽

  • 20 # 五音山人1

    論武藝難分伯仲,論成敗關羽丟城失地,被東吳一無名呂蒙擒殺,而張遼守土有功,殺得孫權丟盔棄甲,功成名就,終老床第!成王敗寇,高下立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輛別請問下大眾朗行和馬自達CX4哪款好點,有入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