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奴隸
-
2 # 託土屯山
我的家鄉是榮成,我自當兵離鄉後,由於那批當兵的數量比較多,口音也就沒怎麼改,到現在仍然改變不大。我認為,我們那裡的口音與普通話差別主要有三點,一是語“音”差別,榮成話,腔音上挑,舌尖少卷,尾音高揚,拖長腔。外地有些朋友說,榮成人說話像“唱歌”。二是咬字風格有時輕飄,有時音量超大,也體現膠東人性格。三是語"言"差別,榮成方言特色極濃,如吃飯稱歹飯,喝說哈,幹什麼說成是弄麼,衣服稱衣裳,誰稱學,叔喊徐,榮成讀勇成,崖頭念崖鬥,豬肉說成豬有,食鹽稱鹹印。還有方言:如丟人百賴的(非常丟人);烈烈豬(蜘蛛);挑白挑白的(非常的晢);彤紅彤紅的(紅彤彤);溜光滑的(光亮);錚明瓦亮(非常光亮);慫臭(很臭);真代親(真可愛);真反霧、真代狠(討人厭);灰巨巨(汗腺團);哦死人(噁心人);不稀斯的(不喜歡);黑燈下火的(黑天裡的);倪萍小時曾在榮成一段時間,她學榮成話很地道。有一年在春晚的《天氣預報》小品節目裡,就是純味的《崖頭》方言。
我現在離家也有很多年頭了,改掉家鄉話吧,感覺有些費勁、不習慣。然而,這畢競是孩童時期地域的一種文化教養所形成的,但由於身處異地他鄉,天天與周圍不同地區的朋友相處,你用自己家鄉的語言去交流,又頗感困難與不便,對方聽來很費勁。因此,注意語言修養,學好普通話是生活環境的需要,是處事交友的需要,也是建立語言和諧"大家庭"的需要,普通話是國家的標準語,不但娃娃要學好,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要認真地學習掌握好。
-
3 # 石頭實記
大家好,我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從事這著文化方面的工作,在文化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於家鄉話與普通話的區別,下面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一、 四川話與普通話在語音方面的差異
1、 四川方言語音中比普通話多出有聲母。 四川方言多出的聲母為[ni:]和[gn],均為濁音. 1.[ni:]。發[ni:]時,氣從舌顎間出,舌扁平;發音位置比普通話拼音字母的"n"靠後;發音時,摩擦通道較長,摩擦力較大。如宜、義(含儀、議等義與形旁組合字),你、泥、擬、凝,等。宜賓口音與普通話一樣,也基本上沒有這個聲母,而分別成為宜賓口音和普通話的"y"(如宜、義等)和"n"(如你、泥、擬、凝,等)。 2.[gn]。氣從舌、顎最後部(近喉部)發出,摩擦力也較大,有如"g"的軟濁音。四川方言語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餓、鵝、娥等)、惡(及如堊)、額、厄、鄂(及如顎、萼、鱷、顎等)、訛、遏、……等。宜賓口音中除個別字使用這個聲母(如我、惡、厄等)外,大多數與普通話聲母相同(如哦、俄、餓、鵝、娥,訛,等);而重慶口音中,連"我、惡、厄"等,都幾乎與普通話相同,只不過音節中口形變化的過程沒有普通話清楚。 記得,四川方言語音多出的上述聲母,在50年前的漢語拼音字母表中,分別排列在g、k與h,和j、q與x之間,與其他由4個一排的聲母,組成了較為整齊的方陣。即: bpmfdtnl gk[gn]hjq[ni:]x zhchshrzcs 。
二、普通話中比四川方言語音多出有聲母。
普通話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數地區的語音多出的聲母就是人們熟知的翹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數地區的居民,在學說普通話時,都要下相當大的功夫,才能從自己的全部z、c、s中,準確剝離出zh、ch、sh來。 "大多數"以外的少數地區,即由自貢市市區及富順縣,內江的隆昌縣及宜賓縣北部(靠近自貢市區部分)、瀘縣靠近富順縣的邊界地區組成的連片翹舌音地區;宜賓市筠連縣大部、成都市原溫江地區個別縣的部分地區等較為"孤立"的翹舌音"飛地"。四川這些"少數"翹舌音地區讀和不讀翹舌音的字,是否完全與普通話一致,LTY沒有統計和研究。不過,在學說普通話時,想來總會佔很大起手。 四川這些"少數"翹舌音地區的由來或形成原因,至少對LTY是個迷。
三、四川方言語音與普通話語音所採用的聲母不同
四川方言語音與普通話語音所採用聲母的不同,主要還是表現在"f"和"h"。其中,又有兩種情況: 1.四川大多數地區,有自己統一的"f"和"h"劃分標準。而且,幾乎所有聲母為"h"的字(如火,和、或,何、河,海,活,黑,貨、賀,合、含、會,回、灰,很、恨、狠,橫、衡、亨,行……,等。很多!)都與普通話一致(當然,韻母就不一定一致了)。問題和難點,在於四川方言語音中聲母為"f"的字,普通話卻要分成"f"和"h"(後者如戶、滬、護,乎、呼,胡、湖、糊,互、壺、虎、狐、滸、扈、祜,打麻將的"和",水果的"核",……等等)兩種聲母。 2.四川一些地區(例如並不連成片的川中和川北的一些地方)的一些居民,經常作為取笑物件地"f"、"h"不分。不是隻有"f"、沒有"h",就是隻有"h"沒有"f"。最愛作為取笑例子的一句話,就是"菜籽花花蜚黃"。
四、語音方面
1、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 聲母,四川話有20個聲母,總數比普通話少。只有舌尖前音,沒有舌尖後音。[n]與[l]不分等特點。 韻母,四川話有36個韻母,總數比普通話少。聲調,四川話通常有陰平、陽來、上聲、去聲4個聲調,古入聲字絕大多數歸入陽平調。4個聲調的調值分別為55、21、53、213。 2、四川話與普通話在詞彙和語法方面的異同 1、名詞,名詞約佔四川話方言條目總數的三分之一,特點是其與普通話的詞幹相同,詞綴不同。四川話常在名詞後加“子”、“巴”等詞尾構成方言。 2、動詞,四川話的普通話差異較大,有的與普通話的動詞貌似相同,但詞義和使用範圍不同;有的由於語音和詞義不同。四川話中動詞一般不用重疊式。短暫動作常用動詞後面加“一下[i21 xa213]”來表示,例如“轉一下”、“看一下”,不用“轉轉”、“看看”。 3、形容詞,四川話裡的形容詞,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來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壯等)。有的借用普通話中的同音字,如湯水[tan55 suei53]。四川話中形容詞的生動形式相當豐富,在形容詞詞根的前後都可加單音節或多音節詞綴構成生動形式,表達各種不同的狀態、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還常說“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4、代詞,四川話的代詞主要有哪個[na53 ko21](誰)、啥子[sa213 ts53](什麼)、哪陣[na53 tsen213](什麼時候)、咋個[tsa21 ko213]、啷個[nan53 ko213](怎麼)等。 5、量詞 四川話的物量詞,如: 匹:一匹瓦、幾匹肋巴骨。 坨:一坨錢(一萬元)、一坨線。 動量詞,如: 道[tau213](遍、次):他試了一道又一道。 6、副詞,四川話表示程度的副詞較多,如: 多[to55]:她對你多巴適的。 飛[fei55]:飛辣。 焦[tciau55]:焦苦。 文白異讀:四川話由於受北方官話的長期影響而產生了文白異讀系統,白讀音主要出現在高頻日常生活用語中,而文讀音主要出現在書面語、新詞彙中。四川話的文白異讀系統也在不斷變化中,但主要的趨勢是文讀越來越佔優勢,部分字白讀已趨於消失,固定為文讀讀音。 在語法方面,除了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詞彙外,語法跟普通話基本一致,能逐字互譯。被動句中的“被”字一般說為“遭”,但此時帶有不情願、不高興的感情色彩,所以平時被動句使用較少。如“他遭開除了。”普通話中說為“他被開除了。” 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不能不提的形容詞,白,不說白,說“迅白”;黑,不說黑,說“去黑”;輕,不說輕,說“撈輕”;重,不說重,說“幫重”;快,不說快,說“飛快”;甜,不說甜,說“抿甜”;酸,不說酸,說“溜酸”;等等。 總之,四川話與普通話再常用名詞方面的差異在詞彙方面的差異主要是名詞,其次是動詞、形容詞,再其次是副詞、助詞,量詞,代詞。。如四川話“擦黑,菜頭兒,滴滴兒,丁丁貓兒,摸哥兒,梭梭板”等名詞對應的普通話是“傍晚,青菜頭,一點兒,蜻蜓,小偷兒,滑梯”等名詞。
有些四川方言與普通話詞根相同,只是詞綴不同。一些常用的名詞,四川話詞綴帶“子”。而普通話卻不帶。如:“羊,蝦 樹 蔥 煙 胃 衣架 螞蟻 今年 明年 哪年”等還有一些常用的名詞,四川話帶詞綴“子”,而普通話帶詞綴“兒”如,棗子 桃子 肝子 火苗子 煙盒子 腳印子等對應的普通話則是:棗兒,桃兒 肝兒 火苗兒 煙盒兒 腳印兒等。四川話裡有不少名詞沒“兒”詞綴,普通話則有 ,如:半截兒 火鍋兒 花瓶兒 墨汁兒 笑話兒 門口兒等。四川話裡還有一些名詞帶詞綴“巴”普通話不帶“巴”如,泥巴 鹽巴 牙巴 刺巴 肋巴骨等,普通話說:“泥 鹽 牙 刺 肋骨”等。
四川話裡有很多由疊音形式構成的名詞,其中有部分詞的第二個音節是兒化韻,普通話裡除對親屬的稱謂(爸爸 媽媽 哥哥 姐姐 妹妹 弟弟等)常用這種形式外,名詞中的疊音詞很少。四川話的一個疊音詞,表示一個或多個意義,普通話是用一個或多個非疊音形式的詞語來表示。如:粑粑 普通話用粑 餅子 糕 表示。再如 索索。普通話中是說繩子。四川話是疊音詞,普通話是相同的單音節詞。如“蔥蔥兒 草草 鍋鍋 坑坑 毛毛等對應的普通話是蔥 草 鍋 坑 毛等。 四川話里名詞後面加“些”表示人或事物的多數;普通話在表示人的名詞後加”們“表示人的大多數;表事物的名詞不加任何成分,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大多數。如:四川話說“學生些,東西些 桌子椅子些 鍋碗瓢瓢些等,普通話說“學生們 東西們 桌子椅子們 鍋碗瓢勺兒等四川話里名詞後面表示方位和時間,空間範圍的“頭,後頭”普通話用“裡。裡面,裡邊表示,如四川話“屋頭 學校頭 城頭 瓶瓶後頭”普通話說“屋裡 學校裡 城裡。
回覆列表
家鄉話與普通話差別
家鄉冀南的方言接近普通話,但話說出來有點生硬。與漳河對面的豫北差距大了,安陽人柔多帶兒話音,顯得那麼親切,而我們在公交車說話更吵架一樣。
在早年間我的家鄉流傳著父親的一些趣事,父親是建國初期走出窮鄉僻壤的農村大學生,接觸外面的新生事物及語言。暑假回到村裡,長輩們要問候一下,啥時回來的,(什麼時間回來的)吃了清道飯沒有?答我剛吃了早飯。我昨天晚上回來的(我夜個黃乎回來的),你穿布衫不賴(衣服好),我這是中山裝。長輩沒太聽懂,臉一沉哼了一聲,好好說話,此事作為笑談傳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