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爐邊往事
-
2 # 漠沙先生
首先,從咱們自身的角度看看,在乎不等於控制,那麼會不會是因為告訴自己在乎,而給了自己一個理由,慢慢的演變成了控制,那種控制的慾望在潛移默化中加重。然後,在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之後,情緒落差感就非常大,導致自己的很多負面情緒爆發,難以自拔。那麼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要明確你關心的人去幹什麼了?明確她去幹什麼,也就知道要怎麼和對方溝通了,嘗試著去想想,她當時的環境,是不是方便和你細說詳情,是不是方便馬上回家等等。對於一件事,已知和未知給人帶來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既然在乎,那就不要計較,而是在乎到對的點上,那種自以為是的給予,往往給的是壓力,給的是負擔,那麼時間長了,就會有對抗。
其次,你在乎的人是不是能接受你的這種在乎。如果她不喜歡這樣的方式,那麼無論你怎麼付出,結果都是她不喜歡的,也就是無謂的付出了。你們需要溝通,找一個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時間去探討一下,而不是你獨自一個人失落,委屈,這樣的情緒積攢下來,有一天你爆發了,而她還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你能給予,對方也接受。感情很怕出現失衡,更怕出現一種單方面自以為是的失衡。溝通,永遠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問題是需要去解決的,萬不可積攢。
你們之間這些都是很小的問題,只要兩個人稍加努力,就能解決,烏雲總有被風吹散的時候,那麼就得有人颳起這陣風。
-
3 # 太陽女神晨妹
(瞭解)這種事情在我們家經常上演,在社會上也普遍存在。歸根究底還是我們太需要學習,為什麼這麼說呢?追溯到人類的發展史:①人與物的關係:從追求溫飽物質到②人與人的關係:人是群居的高階動物,ta需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包括掠食,否則就會被孤立而死,在原始社會單獨的個體是生存不下去的。現在也是,在滿足溫飽物質條件下講究團隊作戰。③再到人與無形物質的關係:也就是精神追求,我們開始重視教育、說話、語言方式、表達方式...
(察覺即覺醒)那針對博主提出的問題就出現了。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講話,如何溝通,如何表達?這是一門學問。有的人說了半天講不到重點;有的人講了一堆廢話讓人望而卻步避之不及;還有人好心辦壞事,尤其是自己親近的人到處可見!
做一個穩重能沉得住氣寬鬆大格局的人是很有魅力的。
-
4 # 亍叢薇cw
從題主的描述可以思考一下:她出門前有沒有說過去哪裡?3個電話之間的間隔是多久?打電話時題主具體的詢問方式是怎樣的?
在乎對方本身是好事,但是在乎需要把握好一個度,以及表達在乎的方式。有時候掌握一些表達技巧會促進雙方關係。
1、因為在乎所以期望更高在一段關係中,在乎一個人就會讓自己付出更多去對她好。這樣的付出有時候是需要壓抑一些自己的情緒和習慣的。潛意識中,也會帶著同樣的期待,去希望對方也能反過來對自己好。
越是在乎對方,這樣潛在的期待就越是強烈。一旦對方一次又一次沒有滿足我們的期待,那麼就會轉化成憤怒。覺得“我對你那麼好,你根本不珍惜。”
而對方也有她自己在乎你的方式,她對你也是有期待的。如果你表現出來的和她想象的不一樣,她也會失落,覺得不值,甚至是憤怒。
一個人對你在乎,她才會跟你吵架。如果完全不在乎你,也就沒必要浪費時間去和你爭執了。
2、在乎的方式很重要再親密的兩個人之間,三觀也有差異的地方。而且男女本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表現就不同。如果沒有很好地踩在對方的期待區域,那麼很容易就產生誤解。
拿題主描述的打電話來說:
如果女方出門前已經提過自己的去向,或者在第一次電話中已經告訴你了會馬上回來,那麼接二連三地打電話可能會被誤解為不信任。
並且,打的3通電話之間間隔的時間過短或者過長都是不合適的,只有說明清楚打電話的原因,表達出自己的關愛和在乎,才能讓對方真正地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就是,在具體的詢問中,需要避免出現情緒傾向性的詞句,比如“你怎麼還不回來”、“剛才不是說要回來了嗎”、“你什麼時候回來?這次說的是真的吧”。
就算你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因為心急,因為關心,但是在對方看來很有可能誤解為你在譴責她、質疑她、不信任她,根本就不在乎她。
所以說,表達在乎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程度。不能過度表達壓得對方喘不過氣,也不能用自以為的“在乎”去綁架對方要理解自己。更不能在對方不理解時,就覺得她不可理喻。
3、在乎就要大聲說出來你在乎她,她應該高興才是。但前提是,你得讓她知道你的每一次在乎。同時,也可以問問她在乎你的表現。
有可能你平時不理解的一些發牢騷的點,就是她表達在乎的方式。
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明明表現得那麼明顯了,為什麼她就是不理解。這中間缺乏的就是溝通,而吵架也是釋放情緒,表達出積壓在心裡的誤解的一種方式。有時候吵架的結果反而可能讓兩個人就此說開了。
總結一下就是:吵架說明彼此心裡都還在乎對方,而男女之間表達在乎的方式不同,可能會產生誤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在乎大聲地說出來。
-
5 # 斜風急雨混不怕
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腦回路構造不一樣,男人偏重理性,喜歡邏輯分析,用方法解決問題,女人偏重感性,需要的是愛人的擁抱和安慰。比如女人說我在單位受了委屈,她需要的是安慰和擁抱,和她一起同仇敵愾。男人聽到女人的訴說立刻進行分析,告訴她要如何如何做,錯在哪兒了。結果是女人認為男人不理解,男人認為我分析給你聽,幫你解決問題,你怎麼反而說我不關心你,不體貼你。這樣戰爭就升級啦
-
6 # 東凌情感說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因為相似的事情在我身上也經常發生。
比如說:按照往常的時間,媳婦兒已經該下班回家了,但是等了很久也不見回來,於是就打電話詢問,結果怎麼打都不接,於是心裡就開始著急;過了一會兒再打,還是沒人接,於是心裡就開始犯嘀咕;過一會兒再打,還是沒人接,這個時候就開始著急,開始胡思亂想,會不會遇到了麻煩?會不會出了什麼事情?一旦終於接通電話,還不等對方說什麼,自己開始質問,開始發火,結果弄得兩個人都不開心,甚至會大吵一架。
再比如說:自己的小孩子不小心磕著碰著,心裡明明是心疼的不行,但是卻壓不住內心的火氣,上前就是一頓批評,結果惹得孩子更覺得委屈,於是哭的更厲害了。
那麼為什麼心裡明明是關心對方、在乎對方,但是最後卻變成兩個人的爭吵呢?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問題。其實這個問題還跟當事人的年齡有關:
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有經歷過太多事情,沒有太多經驗,而且脾氣火爆,遇到事情常常壓不住火氣,所以才會把本來是很好的事情變成壞事。
現在,當媳婦兒再有一時不能接電話的情況,雖然我依然心裡很著急,心裡依然很牽掛和擔心,但是在接通電話的時候一定是心平氣和的說話:老婆,你剛才幹什麼去了?為什麼一直不接電話?我都擔心死了。
在瞭解過問題之後,再次提醒她下次無論做什麼都要帶好手機,否則自己會很擔心的。
那麼這種情況下,對方怎麼可能會跟你發火呢?因為她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你是在關心她,而不是責問她,不是在抱怨她,心裡也會感覺到溫暖,所以她才能好好的跟你交流,甚至因為自己的粗心而感覺到歉意,下次會更小心不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呢,愛要大聲說出來,關心的話要心平氣和的說出來,千萬不要夾雜其他的個人情緒,否則只能是將好事變成壞事。
接下來再說說題主的問題根據題主的描述,對方已經明確表示自己的行程,可是題主還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為什麼?
在乎?關心?
我感覺題主在關心和在乎的背後還有其他的東西,那就是患得患失的情緒,嫉妒的情緒,想要將對方掌控在手心裡的情緒。
1.首先說一說患得患失。
對方出去很久,題主是不是在家坐不住了,很想知道她到底在幹什麼?有沒有跟誰在一起?是男的還是女的?他們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等等。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在得知對方的確切行程和目的的情況下,一般男人是不會一而再的催促。
2.再來說說嫉妒
女性外出很久,可能是有事情要忙,或者是有人要見;而男人卻在家裡,熱切的期盼對方能回家陪自己,心裡即嫉妒她有事可忙,又嫉妒別人可以將她約出去,而自己卻好像一個怨婦一樣。
3.接下來再說說掌控
正常情況下,另一半因事外出,自己可能會催促一次,接下來只要安靜的等待她回來就行了,可是題主卻反覆再三的催促,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在乎,而是心理充滿慾望,想要將對方控制在手心裡的慾望。
綜合以上,我希望題主還是更自信一點,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相信對方是不會做出什麼背叛的事情;而且,就像手裡的沙子,如果使勁的攥拳,只會更抓不住,如果將沙子放在手心裡,她才不會流走。
我是東凌,一家之言,如有得罪,見諒。
-
7 # 什麼值得做
本來是在乎,最後為什麼會變成爭吵?
請你先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細細回憶一下當時的具體場景。當時你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空間?空間是大是小?她出去的具體時間是怎樣?離開之後,在你打第1個電話之前,你有沒有什麼心態上的變化?第1個電話和第2個電話、第3個電話具體的間隔時差是多少?當時你說了什麼的內容?語調怎麼樣?仔細想想,越多越好,越細節越好……(在此您先暫停5分鐘,)
關心,需要在乎有兩層內容:一層是關心,一層是需要。關心是由一方發出來的,是對方一種維護;需要是想從對方得到的某種東西,是索取。注意,這兩層都是單向的,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雙方都有各自的需要與關心。
表達關心的語言或行為,對方接收或感受到之後就停止,至於怎麼迴應那是另外一件事。不是你傳達關心別人就必然給你需要;也不是,你有需要別人就一定要關心;這是兩個很細的層面,我們需要細心的去體會它們。
關心不會使人受傷,需要才會。在乎會不會使人受傷?主要看的是你是在表達關心,還是希望對方滿足你的需要。
一旦造成爭吵,就從一個人的受傷到兩個人受傷。而這裡我們需要提到另一個的是“空間”。
空間如我們承認兩個人是獨立的個體,那麼我們就必須承認空間的存在。
我們對情感的一個非常大的誤解是,一旦和對方建立了親密關係(男女朋友關係,婚姻關係),就以為可以完整的擁有對方。
從本質上說,我們誰也不可能擁有誰,最多是安全空間的讓渡:原本要求5米開外的,現在允許你在5釐米之外了,但這個距離始終不會徹底的消失。
有沒有注意到第1次打電話,她的迴應是平靜的,但隨著空間的進一步壓縮,就起了微妙的變化,第2次她可能只是有了一點點情緒,到第3次就直接暴怒了。
第1次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關愛,當得到對方正面的迴應之後,你就產生了需要的期待,空間變小了;隨著時間推移期待並沒有得到滿足,之後你就加大了“關愛”的頻次,於是空間進一步縮小,她感覺到被冒犯,也就釀成了爭吵。
一些方法你這不是孤例,很多爭吵都有類似的情況。
解決這個問題的技術性方法,可試試下面的:
1、承認彼此是獨立個體,有行使獨立意志的權利。
2、承認空間的存在,如有可能,讓自由空間儘可能的大一些。
3、把真正的需要說出來。表達關愛就是表達關愛,如果有需要就直接了當說出來。
4、不要你有需要,別人就一定要滿足你。一則,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的描述自己的需要;二則,對方未必能夠準確理解你的需要;三是,對方即使完全瞭解,未必有條件和能力滿足你的需要。一切都應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之上。
-
8 # 凝紫漫話
你出於在乎她而做的事,卻引發了爭吵,我分析原因是這樣的:
一、你的做法是
內心是出於在乎,但做法上並沒有體現出關心,讓人反感,甚至產生懷疑。
你認為好心沒被理解。
二、她的感受是
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存在著不信任的成分。
虛情假意,憑一點兒小事就可以證明你的在乎嗎?
三、反映出的問題是
1.積怨的爆發。你對她平常關心太少,偶爾關心一次也是事出有因。
2.委屈不公平。她只是偶爾出現這次的反常,結果你就不冷靜了,而這種偶爾在你身上經常發生,她卻習以為常。
說到底,你的在乎,份量有點兒輕,這不是她想要的。
-
9 # 情感營養線上
一般在乎變成爭吵的人,通常是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在面部表情和語言上讓對方產生了誤解,反而導致了彼此的不歡而散。
就像以前我媽媽還在世的時候,我爸爸出去和朋友吃飯。我知道,我媽媽內心的想法,是希望我爸爸能夠多在家陪陪她,內心還是個嬌弱的小女生,但是她打電話就會罵我爸爸,說他不顧家,呆在外面不回家,有人喝酒勾了就走啥的,看上去就像個很兇的女人我爸就是妻管嚴。好在,我爸爸也不爭不辯,回家後還哄我媽媽,所以多年來一直這樣,倒也沒有什麼爭吵。
無論你心裡有多關心對方,如果一開口就是指責和埋怨,甚至是羞辱和怒罵,對方的本能一般就是辯解,否認甚至是抓狂,你爭於要說明你的在乎,他爭於要證明他的委屈,兩個人都不肯聽對方的話,而是顧著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爭吵一番,大家都氣得滿臉通紅,事情沒解決,感情還破個大洞。
從你的描述來說,雖然你沒有爭吵的表現,但是你頻繁去呼叫對方的做法,的確很容易讓人反感。畢竟,打電話的初衷是確定對方的安全,並告知他你的想法,一般如果已經能夠明確表達意思的話,請不要在短時間內頻繁多次呼叫對方。
說是提醒,但更多給人的感覺,像是一種控制慾,或是一種不信任。
-
10 # 嵐說情感
好心在乎還被吼,的確是有點委屈。男子漢嘛,咱們大度點。由於認知水平的原因,很多人對在乎和控制,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你眼中的在乎,可能就是伴侶眼中的控制。那麼,在乎和控制應該如何區別呢?
1.在乎和控制的利益主體不同在乎是希望對方能過得好。如你希望她趕快回家,是因為出門太久不安全,那叫做在乎。
控制是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慾望。如你希望她趕快回家,單純是因為她太久沒回家,所以你不爽。為了讓你變得爽,她就必須馬上回家,這就叫控制。
在這個階段,對方其實是很難判斷是在乎還是控制。你叫她回家的真正意圖,只有你自己清楚,所以第一次她能很平和回你電話。
2.在乎感受到的是愛,控制感受到的是壓迫那對方是如何去辨別在乎還是控制呢?那就來自於她感受到的是愛還是壓迫。其實這很容易感覺得到的。
像很多父母的愛,就是單純愛孩子,所以我們能感受到就是在乎。但是當父母只是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替代品時,我們就會感到壓迫,自然就會抗拒。
你對伴侶的是在乎還是控制,到這裡,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判斷。而不只是來自你單方面的答案了。當然,這也可能是一次短暫的行為,不能作長期如此的證據。
3.在乎允許對方有獨立的人格,控制只會變得依賴和懦弱長期來說,在愛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是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的;而長期被控制的孩子,只會變得依賴,毫無主見。
其實你和伴侶的相處方式,長期來說也會變成這樣。當然,感情複雜的地方就是人不會一成不變的,長期收到控制也有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變得攻擊性十足。
如果你真的是在乎對方,咱們也先別忙著委屈,應該想想如何解決這種理解不同的情況。
1.自信點,多信任對方多點你不停的打電話,肯定是有擔心對方的成分。但你能否定自己沒其他的想法嗎?例如:對方是不是在做對不起你的事。其實有時候我們不妨自信點,多信任對方多點。
退一步說,她是愛你的,你趕也趕不走。她如果不愛你了,你求也求不回。
2.尊重對方感受3個電話說多其實也不算多,但是如果3個電話都是責問式的,那就一個都嫌多了。因為在你的電話,讓對方感覺到的情緒是:都是你的錯,我很憤怒,你快認錯,卻完全感受不到你的尊重。可對方出門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理由,你這樣,對方也委屈,也要反抗,爭吵自然少不了。
所以真的要表達關心,不妨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柔和點,再柔和點,讓對方知道你是尊重她的。
-
1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本來是在乎,最後為什麼會變成爭吵?
表達關心和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就如題主所說的,“她出門很久”,內心擔憂,想要關心對方,但卻在多次電話後被大吼,內心的委屈可想而知。之後便又是爭吵的開始。
諸如此類在情感、親密關係中是比較常見的,明明本來是想表達體貼和關心,但說出口的卻是抱怨、諷刺、挖苦……對方不僅沒有從話語中感受到愛意,反而接收到滿滿的負能量,感覺被攻擊。這很容易激起對方的憤怒,引發對抗、爭吵或是冷戰。這個結果並非我們的初衷,是什麼讓我們難以順利地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愛呢?
雖然有些話說出來,是想表達我們的願望,但卻忽視了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和需要,讓彼此疏遠和受到傷害。這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作者稱之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回覆列表
最關鍵的是雙方都沒有好好的說話,你越是在乎對方,說話就會越直接,有時會更刻薄。而太直接太用情的話,對方反而很難接受。
反過來也一樣,對方越是太在乎你,說話也會越直接,這也會讓你很難接受。
中國古人古人說相敬如賓,就是說兩個太在乎對方的人都應當把對方當做客人,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他,尊敬他,跟他說話。
否則,如果雙方都在乎對方,雙方說話都很直接,最後就可能變成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