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食那些事兒
-
2 # a阿甘哥
1.《逍遙騎士》美國·1969
披散的長髮、怪異的服裝、鋥亮的高把摩托車。懷特和比利兩位“逍遙騎士”就以這樣的形象在《尋找美國》的歌聲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進行了一場反抗壓制追求自由的長征。60年代的動盪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體現。
2.《愛情故事》美國·1970
1942年,美國出品了第一部以《愛情故事》命名的電影,直到今天,幾乎每年都有以這個名字註冊的電影被製造出來,但事實上,只有派拉蒙公司於1970年出品的那部影片才是這個名字的真正主人。 60年代的好萊塢陰雲密佈,慘淡經營,正是《愛情故事》拯救了派拉蒙並復甦了整個好萊塢,隨著《愛情故事》上映後的巨大成功,十年的蕭條終於結束了。 《愛情故事》出現後,這單純美好但嚴重脫離現實的青春愛情成為主流,那些充滿反抗意味的青春和殘酷愛情的電影不復存在。這種狀態—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中期。就這樣,作為見證時代的先驅,《愛情故事》成了一段獨特的經典。
3.《發條橙》美國·1971
《發條橙》是根據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最初在美國發行的時候,發行商堅持將小說描寫亞歷克斯長大後最終放棄了暴力,並結婚生子的最後一章刪去了。而伯吉斯一直對這一章耿耿於懷,一直認為沒有這一章,他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來。因此,他一直不滿意美國版的《發條橙》,不管小說或是電影。 紐約的電影評論界評價《發條橙》為美國1971年的年度最佳電影,而庫布里克則為年度的最佳導演。它還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電影剪接的提名。
4.《青春祭》中國·1985
該片根據張曼菱的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改編,由張暖忻執導。該片在取景、攝影、錄音、美術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水準,在如散文詩般娓娓闡述中,表現出知青成長過程中對文化、對美的覺醒。
5.《站在我身邊》美國·1986
羅伯·Verna本人最得意執導電影。四個男孩相約尋找一具死人的屍體,三天的時間讓他們經歷了一個成人的半輩子,尋找的過程讓他們體味到了死亡的隨時隨地,從而使他們更加珍視友情、熱愛生活。這個以青春覺醒為題材的影片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可惜在中國,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6.《死亡詩社》美國·1909
該片表現“青春”這一主題是以協奏曲似的起承轉合構成:矇昧———解放———鎮壓———覺醒。該片的結局雖然“不盡人意”,但充分地表明愛和真理的種子已在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他們終於學會了用自己的聲音喊出內心深處野性的咆哮。該片走出了眾多藝術青春片的虛無主義結局,讓青年觀眾充分相信我們自己身上蘊藏的青春力量。
7.《我心狂野》美國·1990
在大膽、非常規、混亂的背後是相當傳統的情節。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衝破阻力和陰謀,找到屬於自己的“綠野仙蹤”。尼古拉斯·凱奇帶來了一個另類版本的貓王,我們擁有了一部青春的激情史詩。
8.《野性騎手》美國·1954
該片細緻描述了當時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車同電吉他、朋克頭、嬉皮風格一樣曾作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標誌。騎著摩托車風馳電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後呼嘯而去,它就是這麼幼稚,但當時青年把它視為對抗社會的手冊。該片被稱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遙騎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9.《無因的反抗》美國·1955
該片集中表達了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對被理解和認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滿情緒第一次得到了大規模的合法發洩。影片任何一點看上去都算不上經典,包括它的首創性。它之所以成為經典,只有一個理由———詹姆斯·迪恩。
10.《精疲力竭》法國·1959
有人說《精疲力竭》的出現是一次電影觀念、形式和表現方法的革命,以至於影片所賦予的青春主題幾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惡”———米歇爾死前的詛咒,無論警察還是觀眾都感到迷惑,但這正是那個時代法國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義所說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惡的。
11.《青春殘酷物語》日本·l960
該片是佳作頻出的大島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對日本電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影片中大島渚冷靜地審視著青年的反抗和憤怒,傷感地反思著自己的青春,最後得出了悲觀的結論。有許多以殘酷為名和標榜殘酷的影片,但沒有哪一部像大島渚的《青春殘酷物語》那麼驚心動魄。
12.《畢業生》美國·1967
畢業的含義一語雙關,105分鐘的時間集中展示了大學畢業生從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從社會大學畢業的過程。沒有哪部電影像它那樣真實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後期的青春。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看《畢業生》唱《寂寞之聲》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一種青春的標誌,包括80年代初的中國。
13.《邦妮與克萊德》美國·1967
強盜片歷史上劃時代的經典之作。一對沒有歸屬感、反傳統、反社會的青春情侶一路搶劫並大肆宣揚他們的暴力行徑。他們透過搶劫抒發對社會的憤恨和反抗;施暴的過程中他們確認了自我價值,即使是死亡都那麼浪漫和詩意。既然悲劇早已註定,他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14.《青木瓜的滋味》越南·1993
該片充滿了東方文化的氣息和佛教的滲透力。畫面十分精緻。燈光、攝影、音樂、音效的完美結合營造出了唯美的影像。緩緩的民間絲竹樂、晶瑩清亮的鋼琴曲,加上柔和的光線,使影片畫面始終流露出一種安靜、素雅、略帶神奇的東方神韻。影片透過這些細節努力,表達了人們對平靜心靈、浪漫愛情以及幸福生活的嚮往。
15.《情書》日本·1995
該片是巖井俊二執導的第一部在電影院公映的劇情長片,上映後立即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引起轟動。這部清新感人的《情書》已經成為九十年代最為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文藝片。《情書》中對過去的追憶和有關生死的描繪都極具東方氣質,含蓄優美、感而不傷地表達了影片的主題———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寶貴的愛情。
16.《Sunny燦爛的日子》中國·1995
該片曾被評論為是20世紀中國最好的青春電影。 姜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則有點憂傷又不失快樂的青春故事。不是每個人都有大院成長的經歷,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趕上文革,但每個人都經歷過16歲的夏天,每個人都曾身處在六月正午燦爛的Sunny下。它記錄的是一段未經整理的生命,雖然帶著點淡淡的時代印痕,但更多的是所有走過青春的人都能體會的灼熱,在你的面板上炙出成長的傷痕。
17.《野蘆葦》法國·1995
《野蘆葦》是對已逝時代浪漫化的描述,對青春的詩意和困惑的緬懷。回憶裡的一切Sunny燦爛,儘管那是一個太不尋常的年代。人們終於看到了不那麼苦大仇深的關於60年代的描繪。
18.《猜火車》英國·1996
繼六十年代之後,世紀末的世界再次出現了年輕一代的精神坍塌,同六十年代不同的是,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網路時代的來臨,這種精神坍塌具有超越地域的全球性,《猜火車》即是表現這種題材的代表作。因此它一問世,就得到了新人們的追捧和保守派們視作洪水猛獸的惡毒攻擊。
19.《夢旅人》日本·1996*
巖井俊二這部以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作品,透過對三個精神病患者的刻畫,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片中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人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撲面而來的清新氣息使你感覺不到他們是一群病人,蔚藍的天空、浩瀚的大海、金色的夕陽、多彩的生活,一切美好的東西與殘酷的現實形成巨大的落差,讓觀眾心生嘆息。
20.《壞孩子的天空》日本·1996
影片中表現出壞孩子的成長更為孤單落寞、更為痛徹心扉,因為骨子中的異質;壞孩子的友誼要求相互支撐,更需要信任,因為心態的迥異;壞孩子的天空也有豔陽高照,也有影子相隨;壞孩子的青春可以是揮霍,也可以是節省;可以自由飛翔,也可以重重跌落。 北野武的半自傳作品,把少年的理想與迷茫、憤怒與哀傷盡化在了拳手的蠻勁和悠悠的單車路上。
-
3 # 衣食住行i中國
推薦《初戀這件小事》和《我的少女時代》。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人,每次想起他的時候,會覺得有一點點心痛,但我們依然願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裡,他在做些什麼,但至少知道,是他讓我瞭解,什麼是初戀這件小事。"——《這初戀這件小事》這的確是大部分青春期少女的必經之路,懵懂、幼稚、羞怯、卑怯、感性、自我投入,那是毫無價值卻足以撐過無聊時光的情懷,少女的心和世界只有那麼大,既好取悅又好滿足,也許《初戀這件小事》中為了內心喜歡的人而努力的橋段砸中了青春期有遺憾的我們,那些、藍藍的天空、白白的校服、長長的影子、美好的初戀情結和故事中,總是有你也有我。
很久很久以後我們才知道, 當一個女孩說她再也不理你, 不是真的討厭你, 而是她很在乎你,非常非常在乎你。——《我的少女時代》時隔多年,再見面,依然是記憶中彼此的樣子。你依然記得我喜歡的明星,我依然留著你送的鑰匙扣,這樣的感情未曾改變。多少錯過了那些年懵懂感情的我們,是希望重逢時依然可以續寫那些未完的故事。
回覆列表
我們從未後悔,從未放棄,畢業啦,十部不同時空的經典,紀錄了曾經成長的光影瞬間,不容錯過,無法忽略,因為它,講述的就是你、我、我們自己身邊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總有一位老師難以忘懷
國家:法國
年代:2004年
時長:97分鐘
故事梗概: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少年,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閒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開啟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昂克,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雖然最後因一起失火事件克萊門特被校長解僱,但其卻與臨近畢業的這班同學建立起如父如友般的感情,漫天的紙飛機,天使般的歌聲,同學們想用他們獨有的方式留住自己親愛的老師。
綜合評分:9.2
《三傻鬧寶萊塢》:總有幾個死黨形影不離
國家:印度
年代:2011年
時長:170分鐘
故事梗概:法罕、拉加和蘭徹是同寢的大學同學,他們都在印度的著名學府就讀。法罕想成為一名野外攝影師;拉加的家庭十分貧困,而蘭徹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每個人都發生了改變,尤其是成績優異、整蠱且具有創新意識的的蘭徹,讓屢犯校規,畢業前夕,院長把象徵著榮譽的“太空筆”贈送給了蘭徹,並告訴蘭徹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學生……
口碑評分:9.1
《側耳傾聽》:總有一段旋律百轉千回
國家:日本
年代:1995
時長:111分鐘
故事梗概:正在讀初三的月島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她每次都能在借書卡上看到一個叫天澤聖司名字,因此她對這個人充滿了好奇。滴滴一直喜歡寫詩,有一天她跟好友夕子在討論寫詩的事,夕子告訴滴滴自己收到了情書,但事實上夕子已有了喜歡的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夕子喜歡的杉村喜歡的是滴滴,滴滴一時間感到十分困惑。滴滴無意中來到了一個小店,原來店主是聖司的爺爺。認識了聖司之後,聽到了聖司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後,也激發了滴滴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念。當聖司離開了到義大利學習做小提琴時,滴滴決定要專心寫作。當滴滴完成了作品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高估了自己,就這樣她選擇繼續考高中……
口碑評分:8.8
《戀愛這件小事》——總有一種愛清純見底
年代:2010
時長:117分鐘
故事梗概:家境平平的初中生小水,因喜歡上帥氣的學長阿亮,人生從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的故事。畢業後的兩個卻沒再相見,直到9年以後。
口碑評分:8.3
《戀戀風塵》:總有一種情結無法抗拒
國家:中國臺灣
年代:1986
時長:100分鐘
故事梗概:初中畢業後,因家境不許,15歲的農村少年阿遠(王晶文)放棄學業來臺北做事,初嘗人生的辛苦,卻仍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一年後,阿遠青梅竹馬的戀人阿雲(辛樹芬)也來到臺北,瞭解到現實的臺北同阿遠信裡所描述的,是兩個世界。可是困頓的環境並沒減少他們的快樂,因為他們擁有彼此。
口碑評分:8.2
《假如愛有天意》 總有一種緣是命中註定
國家:南韓
年代:2003年
時長:132分鐘
故事梗概:大學生智惠,無意中找到母親主熙留下的日記,重溫她的初戀。也許是命運中的安排,智惠的愛戀物件就是母親昔日的情人……
口碑評分:8.2
《畢業生》 總有一種領悟刻骨銘心
國家:美國
年代:1967年
時長:106分鐘
故事梗概:年輕的本恩剛從大學畢業,雖然他的父母正忙著籌備一場熱鬧的家庭晚會來為他慶祝,但本恩自己卻對未來生活感到十分茫然。在他的畢業晚會上,來客中的魯賓遜太太對這個小夥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讓本恩開車送她回家。在這位風流夫人的不斷挑逗下,加上日子過得越來越無聊,本恩不久後便開始了同魯賓遜太太的約會,也因此邂逅了太太的漂亮女兒伊萊恩。伊萊恩的純潔善良使本恩怦然心動並深深地愛上了對方……
口碑評分:7.9
《中國合夥人》總有一個夢想值得堅持
國家:中國香港/ 大陸
年代: 2013年
時長:112分鐘
故事梗概:由20世紀80年代至今,大時代下三個年輕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擁有同樣的夢想至一起打拼事業,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後功成名就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口碑評分:7.7
《難忘中學時光》總有一段時光
國家:中國內地
年代:1986
時長:90分鐘
故事梗概:黃海中學高三(2)班在畢業前夕的一次郊遊中,同學們暢談前途和理想,不少同學把自己的理想拴在爹媽的腰帶上,田寶玉強調這是80年代中學生的特點。全班公認的考大學"一號種子選手"周毅認為,當代中學生應該邁開雙腿去走自己的路。但周母想讓周毅高中畢業就工作,託人為周毅找好了工作,周毅得知,堅持要考大學,但因為家庭原因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放棄,高考發榜了,多數同學實現了願望,考上了理想大學。。周毅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振旗鼓,決心開始高爾基式的"人間大學"生活,走另一條自學的成材之路。
口碑評分:7.0
《將愛情進行到底》 總有一個人為你而存在
國家:中國內地
年代:2011年
時長:103分鐘
故事梗概:本片是1998年電視劇版的電影版續集,由原班人馬打造。王菲、陳奕迅傾情獻歌《因為愛情》。
口碑評分: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