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途觀

    慈禧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孃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闢才)衚衕。所以,這裡應該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 2 # 風影大人的世界

    現在有兩個說法

    一.滿洲鑲藍旗人

    這是最常見的看法,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二.漢人

    據劉奇考證,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徵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后。

    詳細情況可見劉奇論文《揭開慈禧童年之謎》

  • 3 # 超凡博弈

    慈禧太后的父親名叫惠徵,道光期間曾在吏部任筆帖式,後屢有升遷。

    根據清宮檔案《內閣京察冊》中記載:慈禧的父親惠徵,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是筆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察被定為吏部二等筆帖式。十九年(1839年)時是八品筆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次考察定為吏部一等筆帖式。二十六年(1846年)調任吏部文選司主事。二十八年(1848年)、二十九年(1849年)因為考察成績又是一等,受到皇帝接見,被外放道府一級的官職。同年四月,任山西歸綏道。咸豐二年(1852年),調任安徽徽(徽州府)寧(寧國府)池(池州府)太(太平府)廣(廣德州)道的道員。咸豐三年(1853年)初,太平軍進攻安徽,惠徵擅離職守逃往江蘇鎮江避難被革職。咸豐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惠徵病故於鎮江。

    惠徵是滿洲鑲藍旗人,屬於下五旗,咸豐帝死後,慈禧成為了皇太后,於咸豐11年12月18日釋出上諭宣佈:“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成了上三旗。所以《清史稿》等著作提到惠徵都說他是鑲黃旗人。

    惠徵生年不詳,但據咸豐2年安徽巡撫蔣文慶的密摺中說,這一年惠徵48歲,這樣算來他出生於嘉慶10年(1805年),又據內務府光緒28年《差務雜錄》記載,慈禧曾於這年的9月29日告祭父母,很可能是惠徵的生日。該《雜錄》還記載說慈禧稱呼其父親為“先考惠二太爺”,其母為“先妣惠二老太太”,足見惠徵在家行二。

    當然,也有人考證,說慈禧根本不是滿人,而是一位身世曲折離奇的漢家姑娘。說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叫王增昌的貧窮農民家庭,並取名為“王小謙”。由於家境貧寒。小慈禧在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作女兒,並改名“宋齡娥”。但等慈禧長到12歲的時候,又被賣給了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惠徵為婢,改名為“玉蘭”,並收作乾女兒。個人以為, 這些差不多都是無稽之談吧,也沒有太多的史料為憑,大家還是以正史為準。

  • 4 # 史學長空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惠徵的女兒。

    惠徵是鑲藍旗的人,後來因咸豐帝去世後,慈禧太后掌控大清朝的統治權。才將自己孃家升至上三旗。他是監生(用來錢捐來的官職,沒有品位),起初擔任筆帖式之職。

    咸豐二年,慈禧入宮,賜號蘭貴人,才外調安徽做道臺,在咸豐三年,因太平軍進攻安徽,因擅離職守,逃往江蘇鎮江,咸豐帝革除他的職務,同年惠徵因病去世。同治元年(1862)追封惠徵為“三等承恩公”,諡號:"端恪"。

    根據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史料記載,惠徵生於嘉慶10年,在道光十一年時,職位是筆帖式,沒有官品,到了道光十四年,吏部對其考核,晉升為八品筆貼式,直到道光28年,吏部在年終考核時,他的成績特出,皇帝接見他,同時外放道府為官。同年四年調往山西任職歸綏道。

    咸豐二年(1852年),因他的女兒慈禧被選入宮,皇帝賜她蘭貴人,作為老丈人的惠徵,當然也會受到重用。咸豐調惠徵到安徽任職道臺(正四品)。大肆斂財,後來洪秀全攻陷安徽後,得到庫銀30萬兩和40萬石糧食。可想而知,江南是朝廷的重稅要地,惠徵位居肥缺,逃亡時,都不忘攜帶銀票。

    咸豐三年,太平軍進攻安徽,惠徵擅離職守,逃往江蘇鎮江避難。咸豐革其職位,閒停在家,同年因病而死。

    在光緒年間,惠徵的弟弟惠春之女,也被選入宮中。《雜錄》記載:慈禧稱其父為“先考惠二太爺”,其母為“先妣惠二老太太。”由此可看出,惠徵在家是排行老二。

    根據《清史稿》和歷史館檔案資料顯示,惠徵是慈禧太后的父親無疑。

  • 5 # 海學390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生於葉赫部(今四平附近)。

    有民間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關於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說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其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山西長治說,山西長治當地傳說:說慈禧為漢人,是惠徵出錢買的女兒來頂替自家的女兒。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徵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儲存著一處娘娘院,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她孃家六代侄孫還儲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但其實這些都缺乏證據。 那封信後也經過鑑定,非慈禧的筆跡,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爛不堪,大打史實折扣。傳說也只是傳說而已。 慈禧確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根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 6 # 影之所向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生於葉赫部(今四平附近)。

    據史書記載她是葉赫那拉·惠徵(1805—1853)的女兒,惠徵是滿洲鑲黃旗(原是鑲藍旗,後被慈禧升至上三旗)人。曾長期擔任筆貼式之職,後歷任文選司主事、驗封司員外郎、保源局監督、山西歸綏道、安徽寧池廣太道等職。咸豐三年(1853)被革職後不久病死於江蘇鎮江府。

    但據劉奇撰寫的《揭開慈禧童年之謎》,的論文裡面講到,慈禧生父卻有另外一種說法,說的是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謙”。當時因為家裡貧困,在她剛4歲的時候就被賣到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養女,改名“宋齡娥”,在她12歲時,卻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在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徵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后。

    但近幾年,北京的學者從清宮檔案中找到了新的史料,就是清朝皇帝選秀女的名單,這在檔案中叫做“排單”。其中有咸豐五年慈禧的親妹妹被選為秀女的記錄。

    慈禧的這位妹妹後來成了醇郡王奕的側福晉,光緒皇帝的生母。“排單”上明確記載:此女屬滿洲鑲藍旗,姓葉赫那拉氏,父親名叫惠徵,最高官職做到五品的道員。一些學者主要根據這份“排單”認定,咸豐五年之前,慈禧的孃家住在北京西單牌樓北劈柴胡同。

    所以,專家猜測這裡應該是慈禧的出生地。按照京師八旗分城居住的規定,乾隆三十五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在阜成門內華嘉寺衚衕;到民國初年,鑲藍旗滿洲都統衙門舊地在阜成門內華嘉寺14號。劈柴胡同距華嘉衚衕很近。慈禧的父親屬於滿洲鑲藍旗,應當住在劈柴胡同一帶。

  • 7 # 戰鬥大黃蜂

    慈禧是葉赫拉拉惠徵的女兒,是滿洲鑲藍旗人,屬於下五旗,咸豐帝死後,慈禧成為了皇太后,於咸豐11年12月18日釋出上諭宣佈:“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鑲黃旗滿洲”,成了上三旗。所以《清史稿》等著作提到惠徵都說他是鑲黃旗人

  • 8 # 瘋狂的影視吖

    慈禧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皇帝的生母。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前後掌權多達45餘年,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她的一生功過是非飽受爭議。

    但是關於慈禧的身世一直是謎中之謎,她到底是誰的女兒?到底是漢人?還是滿人?

    正史記載,慈禧為滿洲鑲藍旗人,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有學者認為慈禧是漢人

    近年來更是出現了慈禧是山西人的說法。

    具體內容是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為婢,改名“玉蘭”(蘭兒)。

    有一次玉蘭在伺候知府夫人洗腳的時候,知府夫人說她腳心有個瘊子,洗的時候不要扣它。玉蘭無意的說了句,我腳心上各有一個瘊子。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知府夫人心想我一個瘊子就能做知府夫人,她2個不是要上天。此後知府夫人就開始關照蘭玉。

    後來咸豐皇帝選秀,在當時的形勢普遍能拿民間的女娃代替就絕不讓自己的家的女娃去選秀。潞安府知府也接到選秀,他們下決定把丫鬟玉蘭送到宮中。

    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徵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得到咸豐的寵愛,直至變成最後的慈禧太后。

    但是據考證,在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知府的共有七人,其中沒有惠徵。

    既然惠徵沒有在潞安府擔任過知府,同時,在惠徵的履歷中,也沒有在山西潞安府擔任過知府的記載,那麼,所謂的慈禧在潞安府被賣給惠徵的說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這是一個鐵證。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的說法。

    慈禧太后到底是不是正史所記載惠徵的女兒?還需要史學家不斷努力去研究,才能給人們一個正確的答案。

  • 9 # 醫道傳真陳皮

    慈禧太后,滿族,1835年11月29日,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慈禧確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 10 # 呂亞偉律師

    慈禧是誰家的女兒?這個除了電視劇中,還真沒發現歷史正文記載。簡單介紹一下慈禧吧!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陽曆11月15日)未時(下午2時左右),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 11 # 抹茶味的瑞萌萌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生於葉赫部(今四平附近)。

    有民間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關於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說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   其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山西長治說,山西長治當地傳說:說慈禧為漢人,是惠徵出錢買的女兒來頂替自家的女兒。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長治市)長治縣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兒,名叫王小慊,4歲時因家道貧寒,被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齡娥。到了11歲,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轉賣給潞安府(今長治市)知府惠徵做丫頭。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發現齡娥兩腳各長一個瘊子,認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乾女兒,改姓葉赫那拉氏,取名玉蘭。後來玉蘭被選入宮,成了蘭貴妃。說慈禧是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王姓家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續譜到現代。王氏家譜上更寫著:“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2)當地還傳說:在西坡村外邊的山腳下,還有據說是慈禧生母的墳。墳前有碑,原來是木牌,後來豎立石碑。說慈禧是宋家的女兒,當地提出的根據是:(1)在上秦村裡至今儲存著一處娘娘院,是慈禧入宮前住過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當年慈禧給宋家寫的家信等,她孃家六代侄孫還儲存著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說:“慈禧太后是咱家的。”為此,宋家曾聯名寫信,要求政府調查澄清這件事。上面的傳說,有文有物,具體生動。長治地方眾口一詞,畫押證明,說慈禧是長治人。長治市還為此專門成立“慈禧童年研究會”。但其實這些都缺乏證據。   那封信後也經過鑑定,非慈禧的筆跡,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爛不堪,大打史實折扣。傳說也只是傳說而已。   慈禧確實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   根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今闢才衚衕

  • 12 # 文靜視角

    葉赫那拉氏是滿清的一個部族,當年努爾哈赤建立滿洲國之前平定了滿洲各部族,葉赫那拉氏就是其中的一個,當努爾哈赤打敗葉赫那拉部族時,其中的一個大將指著天發毒誓說,我葉赫那拉氏就算剩下一個女子也要報仇雪恨滅掉滿洲國!這就是葉赫拉氏的詛咒!

    這樣民間就有了這樣的傳說,滅滿清者必葉赫那拉!慈禧太后就是姓葉赫那拉!這個傳說無疑給慈禧太后的身世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但是慈禧太后的身世確實在學術界有不少爭議,最離奇的是慈禧並不是滿族人,而是漢族,是山西長治人。

    故事是這樣的: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農民家庭,父親叫王增昌,慈禧被取名為「王小謙」。由於家境貧寒,慈禧在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家作女兒,改名叫「宋齡娥」。等慈禧長到12歲的時候,又被賣給了正在潞安府做知府的惠徵為婢女,改名為「玉蘭」。惠政是一個滿足官員。有一次,玉蘭在服侍惠征夫人富察氏洗腳的時候,看見她的腳底有一顆痣,便說自己的兩隻腳底都有痣。富察氏一聽大驚,兩腳底都有痣,那可是做皇后的命。於是,他們不敢再讓她做婢女,而收她作乾女兒,並在後衙中精心培養。到了咸豐二年( 1852年),宮中秀女大選得時候,玉蘭便以惠徵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的身份,被選入宮。這個說法是被長治的“慈禧童年學術研討會”研究出來的,說得有鼻子右眼,還有28條證據作證,但是這種頗有傳奇色彩的小故事沒有任何歷史依據。

     可是百餘年來,長治縣西坡、上秦兩村村民及附近村莊的老人,都說慈禧是本地人。寫成書面材料表達此意的,就有150餘人。長治縣有慈禧出生地遺址和慈禧生母之墳,分別位於西坡村刑部角田花則老人舊宅西面、西坡村外羊頭山西麓荒灘岸邊。上秦村關帝廟後,有儲存完好的“娘娘院”。慈禧進宮當“朝廷娘娘”後,村裡鄉親就稱慈禧童年住過的宅院為“娘娘院”,並且一直流傳至今。長治市城區原潞安府衙後院保留有“慈禧太后書房院”。

      慈禧後裔儲存著5件相關的文物:西坡村王培英家的家譜,其中有慈禧的乳名及“王小謙後來成為慈禧太后”等文字記載。上秦材宋六則和宋德文家祖傳的光緒、宣統年間清廷製作的皮夾式清代帝后宗祀譜。還有,宋六則家中的慈禧寄給其堂兄宋禧餘的信件殘片和慈禧本人的單身照片。

      慈禧用長治七里坡村韓印則的二老奶奶當奶媽,用長治小常村陳四孩作御廚,安排長治史家莊村原殿鰲擔任御前侍衛,並袒護他。原殿鰲任御前侍衛期間,因觸犯刑律,本當處斬,慈禧念其是同鄉,免其死罪,並讓他到江西作官。慈禧特別關照長治籍官員、長治地方官和山西商人。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8月29日,慈禧與光緒逃至大同,在此留住三日。”兵荒馬亂中,仍“召見潞安知府許涵度”,“擢冀寧道”。

      慈禧喜食長治人常吃愛吃的蘿蔔、糰子、壺關醋、襄垣黑醬、玉米摻粥、沁州黃小米等;好吸長治人愛吸的水煙,不吸關東煙(旱菸);愛看上黨梆子。《壺關文史資料》記載,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壺關上黨梆子戲“十萬班”進京為慈禧太后祝壽演出,轟動一時。慈禧看後親筆題詞“樂意班”,並欽旨不支官,不納稅。

      慈禧善唱小曲,且多是山西民歌。一次,咸豐皇帝問慈禧:“為什麼山西等地的民歌唱得好而滿歌卻唱不了?”她說:“我幼年隨父在潞安府長大,對那裡的民歌熟悉。”

      臺灣史學家高陽在《慈禧前傳》中說,慈禧“只認識漢字,不認識滿文”。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齡在《清宮二年記》中寫道:太后說,“我喜歡鄉村生活,我覺得那比起宮裡的生活來自然得多了’;西太后還有自己的田莊,每隔四五天,就要到田裡去看一次。

      “慈禧太后本是山西漢人”的觀點得到有關專家學者的支援和認同,並被《明清四大太監叢書·皇妃身邊的貼心人——安德海》(北方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和《西風瘦馬——恭親王奕忻傳》(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等著述所採納。

      山西大學教授姚奠中認為,劉奇的研究成果“初步解決了慈禧童年這段歷史空白問題”中國史學會副秘書長、原華人了大學歷史系主任王汝豐教授和張革非教授在《慈禧童年考》(劉奇主撰)的序中寫道:本文“言之有據,並非憑空臆斷。這本書的出版,是對慈禧研究中一個範弱環節的重要補充。”“如果否定其著述中的個別論據或某些枝節,比較容易;但如果全盤否定其結論,沒有充分根據,似亦很難。”華人民大學一位近代史教授說,關於慈禧的出生地,以往有5種說法,目前北京說和山西說可暫時並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虎隊那麼受歡迎,現在的tfboys卻有那麼多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