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虢先生

    在《西遊記》中佛教和道教相當於友好鄰邦,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分別是中土和西方最大的神。二者互不隸屬但是又互利互助。

    西遊記開始不久孫悟空大鬧蟠桃宴然後反下天庭,玉帝先後派出李靖哪吒父子、四大天王、二郎神前去剿滅花果山失敗。然後孫悟空大鬧閻王殿,又打到凌霄寶殿,天庭各路神仙被打得落花流水,玉皇大帝也束手無策。在緊要關頭西天如來佛祖出手相救,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解救了玉皇大帝的天庭危機。

    觀音菩薩的地位很特殊,她應該是佛教護法,是在如來佛祖手下供職的,但是和道教交往相當密切。觀音菩薩在凌霄寶殿和玉皇大帝以及諸神都很熟悉,應該是作為如來佛祖的特使在佛道之間協調關係和傳遞資訊的。

    西遊記中的佛教和道教同時出現,應該是反映出吳承恩生活的明清時期中國民眾多神崇拜,兼信佛教和道教。

    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2 # 臨池逸志

    西遊記本身是崇佛抑道的古詩。裡面的道教為現實中的本土教,而佛教為外來教。佛教想在中土傳教,遇到一系列的攔截阻撓。

    玉帝和如來的關係~玉帝是整個三界的主宰,如來也要聽命於玉皇大帝,這個可以從輩分上可以看出。1~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並稱三清,是道教輩分最高的人物,他們的老師是鴻鈞道祖2~如來佛祖原是接引道人,菩提祖師原是準提道人,他們的老師是混鯤祖師3混鯤祖師和鴻鈞道祖,女媧,陸壓道君是同一輩的人物。所以如來和太上老君是一個輩分的。三清也聽命於玉皇大帝,如來自然也不例外

  • 3 # 正一小道

    想要知道如來和玉帝之間的具體關係,我們不妨看下西遊記中的這幾件事情,結合一下去推敲就能明白了!

    第二件事、如來在西遊記中是佛教的最高領導人,而玉帝是道教的,說白了兩人的宗教信仰不同,而且佛教在西遊記中是有一定勢力的,說白了如來有自己的軍閥!

    結合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如來有自己的軍閥和信仰,天庭出事了自己有義務營救,而且自己的領土上面的瑣事天庭可以干預,比如下雨,如果是這樣只有一個解釋才能說明玉帝和如來之間的關係,那就是天子與諸侯國的關係!

    因為只有諸侯才能擁有自己的兵權,在天子有危難的時候自己可以出面營救,自己領土上面的小事天子可以干預,這也就是如來為什麼要喊玉帝為大天尊的原因!

  • 4 # 民警小唐

    《西遊記》,成書於明朝末年,是披著浪漫主義神魔小說偽裝的批判現實的作品。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家長壽星君的坐騎梅花鹿,居然想吃掉小子國全國的孩子;佛家的觀賞魚,一年也要吃一對童男童女。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佛道哪家(其實還有妖界、地仙),都只代表了當時的統治階級。他們都有大的神通,對人民群眾任意而為。

    在小說中,佛祖是玉帝的下屬:玉帝住在天上,佛祖住在大雷音寺;玉帝掌管一切世界,佛則處於西牛賀州; 佛祖與觀音菩薩均屬於五老級別,低於三清四御;玉帝是行政權力的最高體現,佛祖屬於宗教領袖(還有道教、地仙等)。需要說明的是原本這個行政體系的建立是由道教的原始天尊建立的,在書中還有老子西行化胡的說法。

    但是作為一個地方性宗教組織,很明顯佛教是不安分的,透過兜售死亡恐懼,讓人間的帝王主動派人西行求法,達到佛法東傳的目的。甚至有很多人懷疑孫悟空的師傅菩提老祖就是佛祖本人的一個化身,所以孫悟空與悟淨、悟能名字如此合規,取經以後還成佛果。整個西遊記的過程,就是一個佛教向東土入侵,成為國教的過程。 取經途中,有大量的國家和妖族的地方勢力被佛掌控。

    由此以後,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的局面。

    還需要再強調的是,西遊記不是一部宗教專著,本人所述與任何宗教經典無關,僅僅為對《西遊記》原著的世俗化解讀。

  • 5 # 縱侃天下

    《西遊記》依照同時期社會的官僚體系,依照民間已有的帶有官職名稱的神仙的稱號,建立了一個官僚體系為主的神仙體制。而這個神仙體制,主要是由道教負責的。

    也正是如此,當孫悟空表現出了某些了不起的能力,首當其衝的都是道家。這個設定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在中國古代民間文學中,也有了能力,敢跑到官老爺那裡鬧事的,是英雄,跑到隱士那裡搗亂的,是頑童。而這種潛意識中區別對待的態度,使得孫悟空的個人形象莫名地更為“光輝”。

    然而,嚴格來說《西遊記》對於故事邏輯架構來講,是客觀嚴謹的。儘管孫悟空最開始表現出了一定的“逆天”的屬性,但當孫悟空真正在取經隊伍中進行修行(主要是對自己內心進行磨鍊)的時候,孫悟空在客觀上認可了天庭的“正統”能力。包括遇到了有後臺的妖怪,知道第一時間找天庭去“查戶口”,遇到地方勢力較大的妖怪團體,知道找天庭派兵協助圍剿。儘管主觀上,孫悟空沒有承認天庭,只在金箍棒為青牛精奪走的時候對天庭表現出了形式上的尊重,但從孫悟空的“利用對待”態度上,我們是可以看得出,孫悟空對於天庭地位,是認可的。

    而道家除了天庭代表的“中央皇權”力量,同時也包括了諸如“真武大帝”、“蕩魔天尊”等類似諸侯割據的武裝,甚至還有類似於二郎神這樣的地方獨立部隊。

    而拋開了官僚體系,在此之外,還有以海上神仙——海上三星、東華帝君等——為代表的隱士團體。這類神仙,完全就是當時社會中民間高手在神話故事中的影射。

    可以說,道教在《西遊記》中表現出的勢力,是以官僚體系為主體,覆蓋了社會全方位層面的。

    而對於原本已有的神仙,《西遊記》情節中也是進行吸納的,包括漫天星星(星座)的守護神,比如九曜星君、二十八宿等。

    可以說,在《西遊記》故事中,道家神仙,是宏大而完整的。

    甚至,《西遊記》中道家的領軍人物,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模糊化”了,對於天庭,我們可以透過大鬧天宮時的細節——太上老君晉見玉帝,玉帝親自迎接,然後太上老君給玉帝參拜——得出玉帝是天庭的負責人,太上老君相當於前輩顧問、長老;

    而後文引入的鎮元子大仙,似乎又為道教在“另一個層面”開創了一個神秘分支;

    至於說大鬧天宮故事給讀者造成的道家如何如何的情況,嚴格來說,是一種感官錯覺。畢竟,人們總會被一些特例的事物所吸引。我們會發現泥土中的一個黃金,而將其放進金庫中,我們便會對這個金塊感到無足輕重。我們會厭惡米飯中的一粒沙子,卻不會因為土路上的石礫過多困擾。

    相對於道家,佛家在《西遊記》故事明顯單薄。儘管有著各地不同的菩薩但佛家的領軍人物——如來佛祖的形象十分單一明確。

    而佛家的體系結構,也是十分明瞭的,老大是如來佛祖,其次是各種佛,再其次就是菩薩……

    感覺,就是一個新興的教派,想要跑到道家領域去發展勢力,而道家接觸到這個事件的所有人員都表現出了支援的情況(當然,妖精除外,嚴格來說,妖精並不能夠代表道教)。

    可以說,在《西遊記》中,佛教最多就是為了社會信仰多元化而提供的一個選擇餘地。

    而單獨地,對《西遊記》中道家和佛家的負責人進行分析,也能看出,在《西遊記》故事中,佛家的地位可能真的是稍遜一籌。

    太上老君第一次拿出金剛鐲的時候,向觀音菩薩做介紹,明確提到了自己“過胡化佛”的故事。儘管此刻我們承認這個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可以對他人宗教進行貶損。但畢竟,《西遊記》故事將這個說法作為了故事背景,由太上老君親自向觀音菩薩講述出來。

    於是,託塔李天王作為大元帥,不適合出面;

    於是,觀音菩薩囑咐惠岸童子(木吒)去幫忙,而自己僅僅打算 用個瓶子砸一下;

    ……

    於是,玉帝最終請來了如來。

    也就是說,在玉帝眼中看來,如來的水平,也就是來收服這個猴子的。

    而玉帝唯一一次直接和如來面對面的溝通,完全就是和太上老君相互溝通的翻版。玉帝來迎接,如來給玉帝見禮,並且口稱“貧僧”,即,在玉帝面前,如來,也僅僅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大長老而已。

    一起讀書,一起思考,一起探討,一起領略文化的樂趣。

  • 6 # 平凡的帝企鵝

    樓主你這是兩個問題,道教和佛教什麼關係,這是一個問題。然後玉帝並不能完全代表道教,所以第二個問題應該是玉帝和如來到底是什麼關係?

    既然兩個問題都已經丟擲來了,那我就分別解釋一下這兩個問題。

    先說道教和佛教的關係吧。

    其實按照西遊記中的說法,道教和佛教的關係相當的曖昧,既是敵對,又是縱容,其實按照中國道教文化的傳承來說的話,中國興起的佛教完全就是道教的分支機構,只不過是這個分支機構有點做大了,類似於地方王爺割據,不受朝廷管轄是一個意思了。

    因為佛教的諸多大能之士,幾乎全部是道教的人化身而來,包括佛教的大佬如來都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化胡而成的,其中四大菩薩,三位是道教中人,而且上古七佛,四位是道教出身,看看這個陣容大家也就明白了,佛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佛教前身就是封神之中的西方教,而創始人就是西方的二位聖人,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而這而為聖人其實是和三清一樣的出身,都是屬於鴻鈞老祖的門下,只不過三清是嫡傳,這二位算是記名弟子,所以西方二聖和三清的關係很複雜,既存在著師兄弟關係,同時又摻雜著許多的利益關係。

    而在封神完畢以後,整個三屆幾乎就是元始天尊一人做大了,誰也不好使了,元始天尊直接全面接管了天庭,整個天庭成了元始天尊的囊中之物,而在封神徹底完成以後,元始天尊直接歸隱了,不問世事,只求早日能達到師傅鴻鈞的境界。

    而這時的西方二聖,因為西方西牛賀洲確實是比較貧瘠之地,所以西方二聖插手封神大會只是為了在大戰之中撈得一些弟子,能夠為以後西方教護法充門面,並且因為是元始天尊向西方二聖求助,所以肯定是跟西方二聖達成了某些協議。

    而當元始天尊徹底隱居之後,其他幾位聖人也都陸續開始了退居幕後,整個三界都交給了聖人之下,給諸多準聖那麼一絲成聖的機會。而因為諸多聖人的退隱,佛教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短短几百年之間,就有了萬佛朝宗的盛況,但是因為道教的勢力是在太大了,佛教一直都是偏居於西牛賀洲發展,而隨著佛教人員越來越多,西牛賀洲的資源已經遠遠不夠諸多修士修煉了。

    所以佛教開始了長達八百年的東進計劃,但是因為當年的道教實力是在太強了,而在三十三天外居住著的三位大佬,一直也沒個明確的態度,所以佛教教東進一直是謹小慎微,直到到了唐朝時期,這時的佛教似乎已經和幾位聖人達成了某些默契,所以這時的佛教才敢利用取經計劃開始真正的東進。而這時的道教因為已經沒有了真正的領導人,所以最後達成的默契就是佛教和道教各自出題,以取經隊伍為導火索,大家重新劃分人間界的資源,所以這才有了九九八十一難,其實 每一難的背後都是資源的重新分配。

    但是不管佛教如何的在人間界折騰,他們是萬萬不敢去真正的天界折騰的,因為三十三天上的那三位和紫霄宮中的那一位,都是他們打死不敢得罪的存在。

    而冥界就沒那麼多的顧忌了,因為冥界沒有聖人坐鎮,冥界只有一個酆都大帝和后土娘娘坐鎮,所以佛教派了地藏王進入冥界,表面上是超度冥界的惡鬼,實際上就是找個藉口進冥界準備奪權。

    說完佛教和道教了,再來說說如來和玉帝的關係。

    要說到這個玉帝和如來,這兩人的關係可就比較複雜了,兩人別看是分處於兩個不同的陣營,但是兩人私底下的小動作著實是不少。

    而玉帝的地位遠沒有大家看到的那麼高,因為玉帝雖然是名義上的天庭的最高管理人,但是實際上玉帝能夠管轄的只有五方五老之下的職位,四御和五方五老都不在玉帝的管轄範圍之內,因為四御本就是和玉帝平級,而五方五老更是像五位王爺一樣,根本就不怎麼理會玉帝的政策,都是一些聽調不聽宣的存在,而天界一共分為三十六天,只有三十三天玉帝是可以管轄的,而其上 的三十四天,三十五天,三十六天,玉帝連上去的資格都沒有,而玉帝平時居住的地方也只是在九重天之中,所以玉帝的地位在天庭更加像是一個高階管理員的存在,並不是真正的統治者,真正的統治者是三十三天之上的那三位,而且一直我就有一個疑問,封神的玉帝和西遊的玉帝可能就不是一個人,因為封神的玉帝得罪了元始天尊,所以玉帝被元始天尊給換了,後來換的這個玉帝雖然也是玉帝,但是本領肯定是差了很多的。

    而隨著佛教的蠢蠢欲動,玉帝也開始坐不住了,因為只有玉帝自己明白,自己的這個職位有點尷尬,所以玉帝決定透過這次佛教鬧事的機會,自己要大力鞏固自己的地位,並且得多從那三位的手裡拿出來一點實權,所以玉帝決定和如來合作了,而如來也是一直想要一個能夠共謀大事的人,所以兩人一拍即合,兩人這就開始了長達一千年的合作,而在西遊記中一開始玉帝那麼由著猴子胡來,就是因為玉帝必須給如來創造一個名正言順出手的機會,這樣兩人的大戲就可以開唱了,而這時的三清完全是處於撒手不管的情況,所以三界就由著這二位開始折騰了,最後的結果就是,玉帝將一些不聽自己話的神仙想方設法的弄去下屆,然後藉著孫悟空的手開始一個個處理,玉帝徹底的將天庭給清理的一遍,而如來藉著玉帝清理天庭的機會,一步步的將佛教的文化帶進了東方,最後玉帝和如來兩人是雙贏,玉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權利,如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源。

    而最後輸的慘的,可能就是那些天庭中正經的道教人士,因為他們一直不怎麼服從玉帝的管轄。

  • 7 # 鄉下老果

    在《西遊記》第五回,孫悟空在管理蟠桃園時,偷吃了蟠桃,因蟠桃會沒有請他,攪亂了蟠桃大會,喝醉了酒,轉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又偷吃了“九轉金丹”,最後反下天去。王母去見玉帝,備陳前事,又有四位天師前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

    在第七回中,太上老君輔助二郎真君捉住孫悟空,在孫悟空在斬妖臺下,遭受眾多刑責而毫髮無損,玉帝不知如何處治情況下,太上老君即奏道:“不若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化為灰燼矣。”玉帝聞言,即教六丁.六甲將孫悟空交與太上老君,老君領旨去訖。

    從王母與玉帝親自出迎,可以知道太上老君很受王母與玉帝的禮遇,但太上老君對玉帝恭稱陛下,並說自己煉了些九轉金丹,是用來伺候玉帝做丹元大會用的,連被人偷了,都要親自來向玉帝稟報,另外,太上老君最後領旨去訖,可以看出太上老君雖然是道祖,也要受玉帝管理,一切奉玉帝旨意而行。

    孫悟空在老君煉丹爐中,被煉了七七四十九天,開爐取丹時,孫悟空跳出丹爐,老君上前抓他,被他摔個倒栽蔥。孫悟空大鬧天宮,直打到通明殿前,被眾神將圍住亂鬥,驚動玉帝,遂傳旨命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如來問:“玉帝何事,煩二聖下臨?”二聖即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通,並說事在緊急,玉帝特請如來救駕。

    如來收服了孫悟空,把他壓在五指山下,即想回轉西方極樂世界,被玉帝挽留:“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玉帝傳旨,即著雷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同謝佛恩,並請如來高坐七寶靈臺,最後眾神向佛祖奉上明珠異寶,壽果異花,以示陳謝。

    太上老君貴為道祖,在《西遊記》中成了玉帝御用煉丹師,雖然也受玉帝最高禮遇,地位不高;而如來佛祖常年在西方極樂世界,像是唐朝時一方節度使,平時自己管制一方,一旦玉帝有事,必須奉調聽宣,聽命於玉帝,但幫玉帝解決問題後,玉帝還得給些好處,獎賞一番。

    太上老君代表道家,以“道”為核心,主張大道無為,道法自然。東漢末年以黃.老學說思想,承襲春秋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道教。印度佛教從東漢時斯傳入中國後,初期因文化背景不同,被視為與道教同類,僅在少數王公貴族之間通行。到了漢末三國時,佛教逐漸被大數人認可,並由洛陽.長安等地向南方發展。

    魏晉以後,各地戰亂不堪,時局不穩,一些傳統大儒名士,為避世趨附老莊學說,以“無為”思想蔚然成風,因為立意玄妙,被後人稱為“玄學”或“清談”。當時有道安大師及門下弟子,學通儒道,博學多識,在道“貴無”的思想上,有系統的融和,擴充套件佛教般若“性空”之學,一些玄談名士都以“般若性空”充實學識,或增加了清談話資,使佛教得到最大傳播。

    兩晉時期,玄學盛行,使在玄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佛教般若學也達了鼎盛。“般若”豐富了“玄學”,“玄學”也成為佛教傳播的媒介,被史上稱為“格義佛教”。直到鳩摩羅什.僧肇等人的努力導正,才成為正統的中國佛教風格。

    縱觀三教之理,儘管在目的上的所用存在著一些不同,儒家講究“仁愛”,道家講究“無為”,佛家講客“性空”,但三教義理的核心,都是力求追尋自然的本質規律與狀態,所以說三教合一,本來就是一家。

  • 8 # 春風化雨沐東方

    一、一揚一抑的關係

    很多西遊記的讀者都得出過相關結論,那就是西遊記裡唐僧取經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抑道揚佛的過程。

    一路西行,唐僧逢人便說欲往西天拜佛求經,這就體現了對佛教思想的宣揚。取經之後,唐僧再開壇講經、宣揚佛法,更是擴大了佛家的勢力範圍。

    無論從神仙角度看,還是從凡間角度看,大乘佛經都給了人們一種高大上的感覺,老百姓已經無形中開始了或加深了對佛教的信仰。

    二、上級下級的關係

    思想是內在的,體制是外在的。從思想上分析完,下面再看看體制上的表現。

    原始的神仙體系早已經形成,在這個體系裡,玉帝與如來是上下級的關係。

    玉帝高居九重天,掌管三十三層天,管不了的只有再往上的三重天,地下的四大部洲也在管轄範圍內。而如來住在西牛賀州的西天大雷音寺,正是玉帝的管轄範圍內。

    三清四御五老,玉帝是四御之一,如來又是五老之一。玉帝一聲:宣如來,如來是要來的。絕不是電視裡演的那樣,玉帝嚇得躲在桌子底下,然後大喊請如來搬救兵。

    三、體系對等的關係

    佛教與道教,一個外來教、一個本地教,一個新生教、一個原始教,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

    佛教逐漸發展壯大,慢慢的可以與道教抗衡,甚至大有超越道教的意思。

    而西遊之前的故事,大多認為如來是接引道人,是原來道家世界裡的重要人物。這一個重要人物創立佛家,自立一派,大有獨立自主的意思,已經遠遠不是原來的五老之一那麼簡單了。

    從書中看,玉帝與如來的關係大抵如此,而且從神佛永生不滅的角度看,他們的關係也將持續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麵涼皮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