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維修工程師666
-
2 # 香否科技
在電池技術與相機模組沒有重大突破之前,很難實現。過去手機的輕薄感,個人認為是iPhone5以及5s(當然這兩個的厚度不是最薄的)。第一次上手的輕薄感在那時是前所未有的,當時這兩款手機的畫素是800萬,電量1440mAh,和當今動輒4800萬畫素,4000+mAh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為了不使攝像頭顯得過於突兀,手機厚度的增加自然不可避免,也導致了很多“醜的設計”的出現。
手機上各個部位的技術發展不是平均的,這也體現在了手機的外觀妥協上,我相信大家都喜歡平滑不突兀的設計,我也相信遲早這天會再次到來。
-
3 # 你是我的ok繃
5G已經叩開時代的大門,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當中,國內外除了蘋果交了白卷,大都發布了自家的5G手機,外觀設計方面都各有特色,水滴屏、打孔屏、機械升降全面屏甚至劉海屏幾乎全都輪了一遍,然而卻都有一個出奇一致的相同特點——那就是機身越來越厚重。
筆者此前所上手過的5G手機的厚度幾乎都在8mm至9mm間,重量接近或者超過200克的“板磚”(當然略誇張了一些)手機比比皆是,雖然經歷一段時間的“臂力鍛鍊”之後最終都能漸漸適應,但是長時間連續使用手機真的很疲憊,尤其是躺床上打盹被手機砸臉的深有體會.5G手機要同時支援2G、3G、4G、5G網路下的多個頻段,再加上NFC、藍芽、Wi-Fi等天模組以及雙卡雙待雙通的需求考量,機身天線安置起來極為複雜,對內部設計要求更高、成本更大。另外在5G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沒有手機能把5G基帶整合到SoC之內,佔用了本就不寬裕的機身內部空間也會起到一定影響。
-
4 # 小夜數碼
確實,目前釋出的大多數5G手機,不僅僅是厚度增加,重量也在不斷增加。厚度和重量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相對4G手機,5G手機的天線更多,還要增加相應的5G網路模組。
而更大的資料傳輸量無疑是對續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應對5G網路耗電問題,大多數廠商都會選擇加大手機的電池容量,加之5G手機散熱部件勢必更多,使得原本有限的空間就更加緊湊了,為了容納這些裝置,所以手機廠商只能增加厚度。
-
5 # 黑米桃
應該說,只要說後面的攝像頭有突起的,都是為了將手機的厚度降低,但是因為鏡問的問題,沒有把辦法把攝像頭的厚度降下來,所以說,手機商家當然知道手機的厚度對於的手機時尚性和把握性的影響了。
不過對於現在人們來說,手機的厚度並不是人們特別的關注,這倒是因為第一因素是手機的電池必須要夠大,讓手機可以重度使用達到一天是所有手機商家對於旗艦手機的要求了,所以現在手機的電池也基本上都要在4000毫安以上就是這個原因了。
對於出在的智慧手機來說,如果不能在電池方面有所技術的突破,想手機的厚度降到8MM以及是有一點兒難度的。但是相信手機商家會向這個方面努力的,2020年的手機厚度就不會太理想了。
-
6 # 芯科訊
5g時代,中國產手機厚度還能不能找回原來的輕薄感?
三星能穩坐銷量第一的寶座, 總是要拿的出一些東西的。 三星的工藝技術絕對是手機屆最牛逼的。由於在note7上的失利,三星現在都把電池換成了凝膠電池,雖然它也是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一種,但實際上要比我們平常使用的電池更輕。
凝膠電池有著一些優勢,第一就是安全性特別高,就算在暴力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電池燃燒,第二是,持續性特別強,上千次充電放電也能保持90%以上的電池容量。 但是也有一個硬傷,凝膠電池,最大的問題就是用不了快充,主要的原因就在能量密度比較低。所以說三星即使再貴的手機,它的充電功率都不是特別高 。
接下來講中國產手機, 中國產手機想要在回到輕薄的體驗很難。 除非投機取巧用的一些塑膠材質, 比如說reno 3pro這款機型,171g 7.7mm的厚度,但是人家使用了塑膠邊框 ,而且不支援無線充電什麼的 。
現在的旗艦手機一般都會支援5G, 這樣就多了很大一部分元器件了;支援無線充電,就得在內部增加充電模組等等。 在國內各大廠商, 只有魅族的機型不忘初心,兼具手感。所以說建議等一等魅族最新的17系列
-
7 # 黑蝴蝶168059524
想要輕薄的手機其實並不難做,只是現在中國產手機都在拼配置,配置越堆越多,即便不用,放在那也會耗電,耗電又增加了電池容量,然後手機厚度、尺寸都增加了。
電池方面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手機處理器以及GPU速度翻翻的漲,但電池容量基本是線性增長,其中還有手機電池變大的因素。這不僅存在於手機行業,在汽車等領域也頗為棘手,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能夠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和方法。
無線充電的加入也增加了電池厚度現在中國產旗艦手機很多都支援無線充電與有線充電,還有不少支援無線反衝,手機中就有兩套充電系統,佔用了空間增加了重量,當然無線充電是趨勢,等都支援無線充電時,就沒必要這麼麻煩了。
5G、高重新整理率螢幕功耗增加今年除華為外,中國產旗艦都上驍龍865晶片了,865並沒有整合5G而是外掛基帶。在5G網路時,耗電量大幅增加,天線數量也大幅增加,導致廠商不得不增加電池容量。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高重新整理率的螢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90Hz重新整理率的手機就開始流行,今年有不少甚至上到120Hz,高重新整理率自然帶來高功耗。
其實中國產旗艦中還是有比較輕薄的,OPPO的Reno3 Pro厚度7.7mm,重量也只有171g,各方面配置也不錯,如果不看價格,也算是一款不錯的手機,只不過其3999的價格搭載765處理器可能不太受人喜愛。
-
8 # SAMSANG
短期來看,5G時代的中國產手機已經進入“重量級”組別了。
導致5G手機厚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
一、5G技術缺陷
之所以現在5G手機普遍厚度增大,是因為5G晶片本身對功耗的要求就是比較高的。想要保證續航和散熱,手機本身必須做兩項升級處理:一是大電池、二是散熱片面積。現在的5G手機電池容量普遍在4500mAh以上,這麼大容量的電池本身厚度就是比較驚人的,再加上撒面積的散熱片,5G手機想要做輕、做薄是很困難的。
二、鏡頭模組
與5G時代伴生的是億萬畫素時代,為了追求更好的拍照體驗,6400萬、1億畫素感測器接連出現。這種大畫素感測器的尺寸要比以往的1200萬畫素感測器大的多,想要放進如此大的感測器,機身厚度也必須增加。所以我們能看到,現在的手機鏡頭基本都是凸出來的。
想要在5G時代將手機做輕、做薄,電池技術就必須有革命性的突破。目前來看,智慧手機電池基本以鋰電池為主,只有三星在用凝膠電池,所以近兩年市面上每一代手機中,最輕、最薄的往往都是當年的三星旗艦。然而,凝膠電池由於技術限制和成本因素,目前還沒有被大規模推廣,5G時代,中國產手機的厚度應該指揮不斷被增加。
電池技術是整個手機行業都難以突破的瓶頸。如果不出意外,十年之內電池材質還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
9 # 評科技前沿
現在手機重量及厚度的增加是由於電池容量、屏下指紋、前置攝像頭等多方面變化導致的。
首先說一下電池容量方面。最新發布的華為Mate30系列、三星S20系列以及其它品牌近期釋出的旗艦機的電池容量均超過了4000mAh,相對於前幾年2000mAh左右的電池容量有了很大提升。相對於手機電池容量的快速提升,我們在如何壓縮電池體積方面進展緩慢,所以手機電池的厚度一直在增加,導致手機厚度增加。
另外屏下指紋方面。因為近年來市場對於全面屏手機的需求異常旺盛,屏下指紋技術應運而生,並且很快佔領了各品牌旗艦機市場。但屏下指紋發展初期,相關模組厚度較大,會增加手機整體厚度。雖然近期各廠家均表示屏下指紋有了較大進展,但要避免增加手機厚度還需要一定時間。
最後前置攝像頭方面。同樣是因為市場對全面屏手機的追求,現在手機出現了兩種模式:升降攝像頭、屏下攝像頭。目前升降式攝像頭應用較廣,但因為升降攝像頭需要安裝相應的機械零部件及跌落檢測等感應器,所以使用該模式的手機厚度普遍較厚。
至於為什麼三星等國外品牌的手機厚度較薄,主要原因在攝像頭等硬體的佈局、設計不同。
5g時代已經盡在眼前,但上述三方面技術均不成熟,所以在5g時代初期想要恢復輕薄難度較大。
-
10 # 科技一格
答案是:5G時代,手機已經很難做成超薄的了。
目前手機厚度增加和大家所想的其實都一樣,就是一把雙刃劍。還記得前兩年智慧手機旗艦的賣點還是超薄嗎,但是為了應對如今人們越來越嚴苛的要求,現在的旗艦手機已經不得不為此作出犧牲了。
手機變厚的原因有哪些?
純注重外觀體驗的人變少了,兼顧手機效能和外形的變多了,極致追求效能的廠商不得不為外形讓步。同樣追求外觀體驗的廠商也不得不兼顧效能的追求最終變成的結果是 一個傑出廠商的產品,必須外形好看,而且效能必須是旗艦級別的水準,否則將會引來鋪天蓋地的詬病。手機變重的原因是什麼呢?無非是為了效能提升而作出的妥協,邊框不用金屬或者陶瓷就沒得挑了,後蓋不做得精緻有內涵就沒人買了,手機不帶雙攝就是弱雞,以及為了標新立異而做的許多許多裝飾等,無一不在增加機身的厚度和重量。
我們想想,電池技術還沒有革新的今天,電池在內部空間的佔比可是怎麼樣也無法縮小的,同理主機板和感測器也是,那麼手機還能怎麼薄下去,前幾年功耗低功能少,2000的電池能中度用一天,2600就宣傳大電池。因為功耗低大家都願意輕便些。
現在晶片,攝像頭都是費電的,處理器螢幕越來越費電,手機最重要還是有得用,電量很重要,所以電池要越做越大,現在4000都是很平常,那麼大的電池往哪堆啊。NFC,無線充電,紅外,等等等等占上了,只能加厚了。
綜上所述,現在發展的趨勢就是手機功能配置越來越高,重量一直維持在中等偏高,元器件功能變多變強的同時,元器件本身的大小並沒有大的改變,總之在保證電池不縮水的情況下,手機體驗要好,必須犧牲一些東西,手機機身就那麼大,變厚是必然的,除非電池效率變高。
目前而言。就像電池一樣,電池的厚度大小一定是隨著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只能等待下一輪技術革新了。或者只能在視覺上“做薄”了。請廠商們不要再做磚塊了好不好,產品應當迴歸產品本身,手感是我們每天感知的體驗,遠遠比把引數做上去更能打動我們這些人。
-
11 # 嘟嘟聊數碼
5G時代,中國產手機厚度目前真的不容易變薄了,如果變薄也不難,那就砍配置唄!電池容量減少,無線充電不要,攝像頭數量減少,這樣整機重量和厚度都會降下來,只是為此帶來的減配你能不能接受罷了,現在OPPO Reno3系列就是這麼幹的,厚度和手感確實很棒,但是續航一般,也沒有無線充電,有得必有失。
所以就目前來看,那些高階5G手機還是很難降到一個讓人滿意的厚度的,僅僅是4500mah的電池和無線充電模組就要佔據很大的手機空間,加上動輒4顆以上的攝像頭和6.5寸螢幕,整機厚度能降下來才怪了。高通新款驍龍865還必須外掛5G基帶,需要額外的天線和射頻,散熱配套也要做好,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手機厚度不降反升就不奇怪了。
想要找回中國產手機當年的輕薄,目前來說只能買一些中低配的機型,或者有所妥協的中高階機,如果想等大範圍的輕薄手機,那麼只能希望未來5G晶片的整合度提高,功耗發熱降下來,然後電池密度和充電技術的進步了,總的來說,未來5G手機肯定會變薄,回到4G手機時代。
-
12 # 全速熱愛
目前手機厚度變薄一直有個很難的問題,內部密度整合,續航增加5g對電池要求更高,電池在不斷加大,充電介面是很難突破的
-
13 # 追科技的風箏
電池與晶片的技術。手機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放置更大的電池。隨著手機效能提升,對功耗要求越大,手機電池已經躍升至5000mAh,僅是4500mAh電池和無線充電模組體積已經不小。高通驍龍865外掛5G基帶也加大了功耗,所以手機厚度不降反升。今後要研發新型的電池材料,並且進一步提升5G晶片的整合度,降低功耗發熱,有利於使5G手機變薄。
鏡頭的技術。手機厚度增加了另一個原因是放置更大的攝像頭模組。過去多是單攝,現在四攝五攝都很平常,有的還使用潛望鏡結構、升降結構的攝像頭,有的還整合補光燈、鐳射收發器,這樣的機械結構必然會佔用更大的面積。而且,主攝像頭尺寸也由以前的1/3寸提高到1/2寸,比如榮耀20 PRO、vivo X27 Pro等手機使用1/2寸超大CMOS 感測器IMX586,厚度基本在8毫米以上。據悉,國外已經研發出平面鏡片,利用光線折射聚焦來得到高質量畫面,今後可能會改變攝像頭的形態。
-
14 # 使用者金融初學者
5G最為當今世界最最佳化的通訊網路以其低延時,高速為新經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作為最先收益的終端也提升了使用者體驗,高畫質影片,VR遊戲線上辦公等應用場景產生了巨大的流量,也或多或少的提高了使用者線上時間,因此對手機的待機時間有了更高的要求。電池在手機的物理結構上是比較大的,提高電池的效能是手機輕薄的根本,所以,一旦電池技術有重大突破的話,待機時間長且輕薄的手機將指日可待。
-
15 # 電工電器技術分享
5G手機肯定比4G手機的耗電量大,在手機軟體做好功耗最佳化外,要想超常待機,只有增加電池厚度,
那為什麼在5G網路下5G手機手機為什麼比4G手機費電呢?原因是5G手機需要處理的任務更多,比如說網速更快的情況下,手機的資料處理能力以及資料處理量都會得到相應提升。完成更多的任務量,則需要更.大的頻寬,這是導致5G手機更費電的原因之一,5G手機擁有更快的網速和更高的頻譜利用率,犧牲手機耗電量是必然的。”這體現在以下方面:5G終端裝置採用Massive MIMO(大規模多入多出)天線技術,需要在手機裡內建至少8根天線,而每根天線都有自己的功率放大器,在5G覆蓋率低的情況下,首選5G網路就會造成手機頻繁搜尋訊號,這本身也就是加重手機處理資訊的任務,搜尋訊號本身也帶來功耗壓力。
在有就是透過外掛基帶的方式,也會增加手機的功耗,特別是7nm的驍龍855外掛28nm的X50或者8nm的Exynos 9820外掛10nm的Exynos 5100,這種工藝上的差別也會帶來更高的功耗。
解決方法,
晶片廠商或者手機廠商正在為智慧的晶片核心排程方案來緩解5G手機耗電大的問題,使用新材料、手機內建更好的晶片、採用AMOLED螢幕等低能耗的配件、增加電池容量或增強CPU處理能力等也可以降低手機能耗,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5G還是會找到以前的輕薄感。
-
16 # 科技奇點
如今隨便拿出一款旗艦手機,無論是機身的設計感還是效能,早已不可與過去同日而語了。但是在手機的輕薄、便攜性方面,各大手機廠商彷彿商量好似的,集體沉默,並逐漸的拋棄了這之前炒的熱火朝天的一大宣傳賣點。
為啥今天的手機不再拼輕薄了呢?還會有手機廠商去做輕薄的旗艦嗎?我想恐怕很難。
1,硬體上的提升,對手機有了更高的厚度要求
很早之前的手機還是單攝,一個配置1200萬畫素的手機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今天呢,大家對手機的拍照功能有了更高的需求,4800萬、6400萬再到一億畫素應運而生,同時鏡頭也由一開始的單攝,提升到了現在的三攝、四攝。
我們知道,鏡頭模組很難縮小,在如今比拼拍照質量的條件下,想要保證成像質量更加優秀,只能犧牲手機的厚度。像之前的一些廠商為了在成像質量和機身輕薄上做到兼顧,結果將手機攝像頭做的很突出,像蘋果手機就是遭到很多人的嫌棄。
2,更大的續航對手機電池的容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手機的續航更長久,就必須增加電池的容量。電池的容量越大,體積就越大,體積越大,手機越厚越重。以前的手機續航一般是2000毫安,而現在呢,增加了一倍之多,誰要是沒有4000毫安的電池,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來。所以,現在的手機這麼重也就不稀奇了。
想要在有限的體積下,承載更多的電池容量,只能依賴新的技術和新的材料。但是現在的鋰電池技術想要得到發展,要從正負極材料入手,找到比石墨和鈷酸鋰更高效更便宜的搭檔材料才行。之前有研究表明,石墨烯是極好的材料,它導電性強、導熱性高,機械強度高,但由於目前批次生產工藝不成熟、價格高,效能不穩定,不知道何時才能應用到手機電池上面去。
3,螢幕尺寸越來越大,做得太輕薄,穩定性較差。
以前是4.0、5.2的屏,而現在呢,隨便拿出個旗艦沒有低於6.0以下的。如果刻意追求輕薄,越輕薄其機身強度就越差,折彎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我們隨身攜帶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壓彎。比如之前的iPhone 6就被大家噴慘了。
在如今還沒有找到更高強度的機身框架材質前提下,手機廠商們也不敢貿然的提高手機的輕薄性。
總結:
當手機廠商們發現一味地強調手機多麼輕薄已經不能夠再吸引消費者,輕薄性的手機雖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如果前提是犧牲實用性的話,消費者也不會答應,畢竟更多的人需要的是耐用的智慧手機、拍照更出色的智慧手機、續航時間更長的智慧手機。
如今5g已經到來,對手機也有了越來越強悍的效能要求,除非是技術上的突破,否則輕薄性的手機可能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5G時代廣場開啟,雖然新冠疫情導致許多釋出會改成線上釋出,但各大廠商熱情不減,我們已經見證多款產品釋出,可仔細一看,除了處理器和拍照以及重新整理率等所謂重大升級,為了平衡使用時長和高功耗,手機厚度居然幾乎往9mm左右看齊,尤其是國產品牌,想找到輕薄的太難,可看看大佬三星,咋就能魚和熊掌兼得,也許手機廠商還得在電池技術上再下點功夫了,別整天快充快充的。
回覆列表
在手機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2020年的手機市場將會是以5G手機為主。不同的人群,各有著不同的購機側重點,vivo為了讓人們擁有更多選擇,推出了多款5G手機。繼前段時間iQOO 3、vivo Z6、vivo NEX 3S釋出之後,vivo已經確認將會推出新品5G手機vivo S6。一時間,關於它的每一條預熱訊息都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焦點。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關於vivo S6的已知資訊。
3月13日,vivo官微表示:全新S6,超乎想象的輕盈。同時在預熱影片中還可以看到氣球、羽毛等彰顯“輕”特點的物品,以及“意想不到的輕盈”和“1__g機身”等字樣。顯然,這些內容都在預示vivo S6將會有著非常輕的重量,與那些“半斤機”形成對比。不得不說,在5G時代,這一特點著實難能可貴,我相信會有更好中國產手機,支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