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迷妹愛剪輯

    曹丹姝,是宋仁宗的皇后,她出身名門,典雅大方,於後宮裡是皇帝的賢內助,於國之中則是德行完美的一國之母。唯獨在面對她的丈夫時,總有一層隔閡,始終無法與趙禎完全交付彼此,互相信任,終成為心中最深的遺憾。

    宋仁宗是她心心念唸的男子,她愛他並願意為他做一切能做的事。可是,宋仁宗因聽說曹氏貌醜而在大婚之夜消失了。這個現實,讓曹丹姝清醒地意識到一點:宋仁宗娶她是因為大臣們要他娶她,中宮需要一個像她這樣有才華又有管理能力的皇后,而不是因為愛她。這個成了曹丹姝的心結,都快成了魔咒。每次她和宋仁宗發生不愉快,她都要提醒自己一遍:宋仁宗不愛她,而是需要她而已。

    但事實上,最初,宋仁宗娶皇后是出於功用,他的確需要一個能掌管中宮的人。可是,在他見了曹丹姝後,被她的美貌和智慧折服了,喜歡上了她。曹丹姝不知道啊,她一直感受不到宋仁宗的愛意,這點在夫妻生活中是致命。

  • 2 # 黑水布衣

    一、 名門之後

    宋仁宗趙禎的第一位皇后郭氏由於嫉妒心強、且無子,後來被廢掉。而繼任的皇后並不是受寵的張氏,而是平時低調的曹氏。

    曹氏是史稱北宋第一名將曹彬的孫女。因為出身於世家,所以從小就接受了非常傳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當然,這也算是一樁政治婚姻,所以宋仁宗並不算看重她。

    “性慈儉,重稼穡,常于禁苑種穀、親蠶,善飛帛書。”——《宋史》

    這就是宋史對她最初的描寫,曹氏不僅善良溫柔,而且知書識禮,落落大方。從她重稼穡、善養蠶來看,絲毫沒有皇后那種飛揚跋扈和強烈權力慾的野心,且保持著難得的節儉操守。非但如此,她還是一位飽讀詩書,在書法上很有成就的賢淑女子,可謂才貌雙全。

    二、從容大度

    曹氏出身將門,骨子裡有著大將般的從容大度和沉著冷靜,在面臨大事之時處變不驚。

    慶曆八年正月,皇宮內發生了禁軍軍官謀反,宋仁宗一時慌神,想要一探究竟。曹氏馬上攔住了皇帝,她處亂不驚,指揮若定:先是命令殿中值班軍官守住殿門,然後令宮女和宦官准備水桶,防止叛軍縱火焚燒;為了甄別敵我,曹後命令外出行動的宦官和宮女都剪掉一綹頭髮以示標識,諭之曰:“明日行賞,用是為驗。”宮中之人在曹後鼓舞之下個個奮勇,爭先效命,一場禍及蕭牆的叛亂被曹後的臨危不懼、佈置有方所迅疾平息。

    曹氏的這種風範也讓宋仁宗十分佩服,仁宗雖然說不上多喜愛曹氏,但是十分尊敬曹氏的。

    三、 垂簾聽政

    宋仁宗在位42年後去世,由於沒有兒子留下,所以選擇了宗室的趙曙為太子,即宋英宗。趙曙在位時間很短,而且一直患病,無法理政。在執政大臣敦請下,曹太后垂簾聽政。

    在這段時期,諸事紛雜,曹太后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到繁雜的政治事務中,每天都要批閱數十道中外奏章,而且從來不獨斷專行,總是耐心聽取宰執的建議和意見,每每經過深思熟慮後才下旨。即使與眾臣意見不一時,也總是引經據典,慎重對待,且賞罰嚴明。

    等到英宗恢復後,曹太后馬上撤去珠簾還政於英宗,英宗深受感動。由此可見,曹太后並不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烈的女強人,她這一切的出發點,還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的穩固,且深謀遠慮,她為英宗朝短暫的清明政局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有個小插曲就是,曹太后對於外戚一直是抑制的,她的親弟弟曹佾,長期任地方官,政聲極好。英宗想要重用,曹太后都不允許。這位曹佾就是八仙之一曹國舅的原型。

    四、政治保守

    宋英宗在位4年就去世了,繼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宋神宗趙頊,神宗即位時比較年輕,已經是太皇太后的曹氏,還是送了孫子一程。當然不得不說的是,曹氏作為女性還是有著保守的一面。在神宗朝著名的“王安石變法”中,曹氏是反對的,但也並沒有完全阻礙變法的進行,給了皇帝很大的面子。應該說曹氏大節無虧,且高風亮節,垂範後世。

    曹氏還曾援助過當時的第一才子蘇軾,蘇東坡當時因為“烏臺詩案”很可能遭到重判,由於曹氏的求情,神宗皇帝只是將他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並很快開釋。

    公元1079年,太皇太后曹氏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諡號為“慈聖光獻皇后”,諡法曰:“揚善賦簡曰聖”,“聰明睿哲曰獻”,可見後人對其評價之高。曹氏一生從未恃權弄寵,謙和善良,勤勉政事。同樣是垂簾聽政,800年後的慈禧老佛爺與之相比,高下立見。

  • 3 # 獨自成山

    《清平樂》皇后曹丹姝無寵的最大症結有二:

    一則在於,她深愛仁宗,所以,她計較了,生分了,然而,又因為深愛,她護著,周全著,隱忍著,剋制著。

    大婚當夜,獨守空房,次日,仁宗想和,她計較了,藉著善解人意的殼兒,把仁宗往外推。後續,她用敬而遠之的禮儀規矩,遠著皇帝,大有你若無情我便休,若非深愛我便走的架勢。

    計較,恰恰正是因為太愛,所以,才不想要一個三心二意若即若離的男人。而正是因為深愛,所以,她情不自禁,毫無保留,義無反顧地護著仁宗,家事國事天下事,面面俱到,處處周全,事事操心,不捨得為難牽絆皇帝。

    剋制,隱忍,大度,善解人意,溫良謙恭,福慧雙修,做皇后,她無可挑剔,做妻子,她即周全疼惜。

    二則在於,她的家世,閱歷,見解和眼界,甚至性格,都容不得她像一般普通的小女子一樣,她的眼裡,是星辰大海,不僅僅有兒女情長。

    武將出身,博古通今,聰慧大氣,眼界高遠,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這樣的女人,怎麼可能跟張貴妃一樣狹隘自私呢?她不會委身,不會諂媚,對待夫君,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她太能幹,太聰慧,太完美,反而成了缺點。一個沒有缺口的人,會讓人自慚形穢,無地自容,讓人有壓力,會恐懼,會緊張。反倒是張貴妃,一個處處是缺點的女人,入了君王的眼,這並不意外。

    所以,曹氏無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必然。

    如果她不愛仁宗,一心爭寵,魅惑皇帝,以她的聰明才智,多少個張貴妃也不夠死的,正因為她太愛,才會處處周全,剋制,隱忍,想要仁宗全心全意地愛,又想以最好的樣子侍郎君,侍君主,侍天下。

    這就是《清平樂》裡面的曹丹姝,作為皇后,她聰慧,大氣,周全,剋制,作為妻子,她純粹,計較,隱忍。

    其實,現實當中,很多夫妻也是這樣,明明很愛,出口卻是言不由衷,明明相愛,出手卻把人往外推,太較真,太清醒,反而更不容易幸福。有時候,難得糊塗,反而更容易幸福。

    自古情深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這讓我想起甄嬛,真心錯付,惹得君王怒,虛情假意,卻得天子榮寵。說來真是諷刺。

    有時候,女人寡情薄愛,多愛自己一分,反而更容易獲得寵愛。

  • 4 # 觀劇團長

    文 / 劇姐

    《清平樂》目前劇情已過三分之二,劇姐終於能好好地來說說它了。

    不是它不值得早說,而是如同很多網友說的那樣,這部劇的劇情太過緩慢,加上人物眾多,以至於要等到很多集的累積之後,才能將某個人的特質比較全面地刻畫出來。

    而在眾多角色中,劇姐最心儀也最心疼的角色,當屬曹皇后莫屬了。

    作為本劇(名義上)的女主,曹皇后的出場其實算不上早,戲份也不算多,但卻已經很能將她一生的愛恨與矛盾,歡愉與苦楚說明白了。

    1 曹丹姝

    現在看來,在還是曹丹姝的身份時,應該是她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了。

    身為大宋開國名將曹彬之後,丹姝自幼長在極鼎盛的家族裡,上有父兄庇佑疼愛,言傳身教,從小詩書禮儀、騎馬射箭、兵法武藝樣樣給教,還帶在身邊去過不少地方。

    近有高門貴女做閨蜜,插花品茗、點茶釀酒做得也是可圈可點,不落人後。可能只有女紅做得稍差些,但與其他眾多技藝加在一起,這點瑕疵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可以說,丹姝這一身的本事,比當時的許多文人士子都要高出了許多。

    除了技藝出眾,丹姝的性子也是當時閨閣女子中少有的灑脫開闊。劇姐覺得,這源於她天生的武將血統,和後天家庭的薰陶。

    從劇中為數不多的描述裡可以看到,作為名將之後,雖然父兄對丹姝的教育極為嚴苛,但依然能容許她頂替兄長的名額,跑去全是男子的應天書院裡讀書,可見家庭氛圍的開明和父兄的疼愛之深。

    而正是由於這段在書院裡讀書的經歷,才讓丹姝能從過去狹小的閨瑋之中走出來,認了閨閣女子根本不可能見到的范仲淹為師,結識到了後來成為國家肱骨的諸多能人,知道了關於朝政和百姓的真實情況,打開了心胸和眼界,為她日後成為歷經三朝而尊譽不減的一代賢后,奠定了寶貴的思想基礎。

    這段求學經歷雖然描寫得不多,但從入學時和畢業後的兩件事情上,就能明顯地看到她進步與成熟。

    年少入學時,她撞見被貶的范仲淹在學堂外被學生和學監欺負,嘲弄他不像文人。雖不認識范仲淹,但她也出手替他解圍,可卻是揚言要讓伯伯上書給官家,直接撤了書院。

    雖然她彼時年幼,但好歹也是大家族出身,說話做事卻如此莽撞虛張,仗勢唬人,一見到更大的官來了,撐不住就要拉范仲淹開溜,要不是范仲淹說:“頑童愚昧是因無正道教導”,恐怕她真的就要跑了。足見那時的她,還是個說話做事完全不考慮後果的任性孩子。

    但,幾年之後她學成歸家,在面對和自己完全不相符的娃娃親時,又顯得比任何人都要從容,心平氣和、毫無怨言的在新婚之日與丈夫和離。從她的種種行為和情緒中可以看出,這一切早在她的盤算和掌握之中。

    劇姐猜想,就算丈夫不與她和離,依她的性子和夫家不高的地位,她在婚後也依然能過得如魚得水,輕鬆自在。因為此時的她,已經學會了長遠的思考問題和謀劃未來。

    此時曹丹姝的才氣與智慧,已經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前朝才子。放到現代,肯定是妥妥的事業型女性。

    然而,也正是這份才氣與智慧,成了她日後入主中宮,卻始終無法得到官家之愛的最重要的原因

    2 曹皇后

    能成為皇后這件事,大概是曹丹姝從未曾想到的。但她會愛上官家,也並非意料之外。

    正如前面所說,她出身名門,從小飽讀詩書又見多識廣,在書院的經歷更是讓她對時政瞭解頗多。這樣的女子,除非原生家庭有大缺陷或大變故,否則一般都會愛上讓自己仰慕,且三觀相近的男子。

    但在那個時候,怕是沒幾個男子可以讓能文能武、能藝能秀的丹姝仰慕的了。除了那個站在最高位,且幾乎所有政令都能深得丹姝之心的官家。

    其實這種心理和很多追星族是相同的,而且她也和很多理智的追星族一樣,因為愛豆的優秀而讓自己也變得更加優秀起來,甚至慢慢開始變成和愛豆很像的人。

    是的,從愛上官家開始,她成長的就和官家越來越像。所以她才以為自己當了皇后之後,一定會得到官家的喜愛,會成為最懂他的那個人,會成為他的良配。

    然而,這也成了她最大的失算。

    如果官家想要一個最好的皇后,那麼丹姝可能是最好的人選。但若是趙禎想要一個愛人,那丹姝卻難以成為。

    因為官家想要的和趙禎想愛的,是性情截然相反的兩種女人。

    即使從表面上看,趙禎與丹姝的能力旗鼓相當,是很相像的兩個人,但從兩人完全不同的成長經歷來看,丹姝從小衣食無憂、家人疼愛,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不順與勾心鬥角,出嫁前一直隨性而為的活著,她的精神世界被教導和保護得很好,所以才會有心思和底氣去追求更好的另一半。

    但趙禎卻是完全相反,雖然從小錦衣玉食,但他早早的就被立為太子,更在十三歲這個青春期開始的當口被推上皇位,過早地接觸了這世間最難的學問和最至高的權力,在本該跳脫叛逆的所有年紀裡,他都被自己的身份和國家大事壓抑著,拉扯著,從未活出過真的自我。

    丹姝想要更好的,可趙禎自己已經是最好的了。所以,他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幫他釋放壓力,能在他可以護得住的範圍裡,不斷挑戰各種規矩的女人,而不是另一個壓抑的自己。

    可是,丹姝做不到跳脫,做不到不守規矩嗎?當然不是。就連官家都說,從她小時候敢冒名去書院讀書,就知道她也是個不愛守規矩的人。

    只可惜造化弄人,官家在新婚當夜的逃避,給原本滿心歡喜,想按自己的想法去愛去做的曹丹姝一記重錘,讓向來順風順水的她遭遇重挫,一夜之間為自己造出了一副軀殼,把所有的少女情懷和不守規矩都縮進了這個殼裡,再也不敢輕易拿出來示人。

    於是,在她說出那句“既然當不了他的妻,那就先當好他的臣”之後,她就將自己從曹丹姝變成了曹皇后。

    既然已決心先做好皇后這個唯一的角色,那麼也就必須從“守規矩”開始做起,而且為了能長久地留在官家身邊,她也必須做一個合格的皇后,理性的做好每一份差事,寬容官家納的每一位美人,才能讓官家不被後宮瑣事分心,不讓前朝挑出錯處,也就不讓自己重蹈郭皇后的覆轍。

    只是以丹姝的本事,不小心就把“合格”做成了“優秀”,成了整個後宮裡除了張妼晗之外,所有人公認德賢的完美皇后。

    可他兩之間並非也沒有轉圜的餘地。按理說,那個年代的女子對丈夫服軟低頭是慣例,就連丹姝的母親對父親也是如此,可怎麼到她就十幾年都未能成功呢?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在於:她的成長經歷讓她在成為一位知識女性的同時,也生出了知識分子所獨有的傲氣——寧折不彎。

    在與官家長達十五年的名義夫妻生活裡,他們有過多次的彆扭和意見不合,甚至是激烈爭吵,但丹姝每次的處理方式,本質上來說,又與前朝那些沒有被採納諫言的朝臣們有什麼區別呢?

    就像丹姝每一次鬧脾氣都拒絕官家留宿,和王拱辰、夏樞相鬧脾氣自閉在家,拒絕上朝時的彆扭心態,簡直一模一樣。

    連官家有一次都忍不住吐槽,說自己在前朝聽完那些言官的進諫,回到後宮還要聽皇后的諫言。可想而知,官家其實已經指出了丹姝的問題,可她依然無法主動改變。

    只因為,這種知識分子的傲氣已經被深深地刻進了她的骨子裡,這也是她愛他的底氣和她所認為的身為皇后的職責,只要她一天還只是官家的”臣“,這份傲氣就無法在官家面前被化成“妻子”的繞指柔。

    這也是她每每在拒絕官家,或在官家那裡受了委屈誤解之後,只能一個人暗自神傷,痛苦不已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們之間更多的是在商議後宮大事,或者飲酒暢談詩書趣事,或者開解彼此在他處所受的委屈,在十幾年的陪伴和相處中,漸漸的過成了一對互敬互愛、患難扶持的“好朋友”。

    這種朋友,其實也就和你我在職場中遇見的意氣相投、並肩作戰的團隊同事差不多,最多就是下了班還能一起喝酒,週末能一起打牌逛街的那種。

    但,絕不是真正的夫妻。

    即使趙禎最終也愛上了丹姝,兩人也圓了房,卻終是相敬如賓、溫淡如水,全然沒有了與張妼晗在一起時,那般濃烈的心勁了。

    他兩太像了,在感情裡都太被動,又太孤傲,即使能成為一代明君賢后,成為後宮眾人所仰慕和倚仗的物件,但曹丹姝最終還是隻照進了趙禎的心裡,卻沒能照亮他的整個人生。

    所以,這注定會成為一場長久的虐戀。好在曹皇后的結局是好的,也算能讓我們有些許欣慰。

  • 5 # 小生活與大世界

    劇中幾乎人人都愛曹丹姝,我也很喜歡她,只是覺得她活得好累,明明那麼愛皇帝,卻不表現出來一點點。

    一、未出嫁的曹丹姝在別人的眼裡什麼樣的

    曹丹姝出生於顯赫的諸侯世家,曾祖父為魏王曹芸,祖父曹彬是北宋開國功臣,父親曹玘。除了這些包括叔叔都是戰功累累的大將軍。而她從小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還會舞劍釀酒烤鹿肉,皇帝對她的酒和鹿肉是愛不釋手。曹丹姝曾經女扮男裝在書院學習並拜范仲淹為師。並深得范仲淹的喜愛,感嘆她是個女兒身。

    二、曹丹姝的婚禮

    曹丹姝嫁給皇帝之前有一個有個定親的未婚夫,曹丹姝明知道未婚夫對婚姻只是不感興趣,只愛修仙,但是她還是為了家族的信譽嫁了過去,哪怕是結婚當日和離落了一個貌醜的名聲。而曹丹姝對宋仁宗一見鍾情,萬分期待嫁給他後卻發現自己只不過他被迫要娶的女人,就連洞房花燭夜都不願意來看她一眼。於是曹丹姝收起了自己少女的愛情,決定做最好的皇后,愛宋仁宗所有愛的人,愛他的江山,愛他的子女,甚至愛她的女人。把後宮大大小小的事宜安排妥當。哪怕是突發地震時或者瘟疫都是處理得有條不紊。

    三、婚後的曹丹姝是的孤獨的女人

    婚後的曹丹姝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孤獨的,每次皇帝想要親近她的時候她都是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或者是用規矩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不給任何人機會親近她。就連她收養了宗室子趙宗實也是嚴厲多過慈愛,從來沒有母子之間親近之感。後來仁宗的親生兒子出生後,宗實的地位十分尷尬,在一次仁宗的教考中,宗實急於表現但適得其反,內心更加不安。可能也是因為他們夫妻二人對宗實過於嚴厲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所致吧!而曹丹姝雖然擔心宗實,卻只是讓高滔滔前去安慰,自己的關心一點也不表現出來!用距離的話就是:“娘娘是想和宗實一起,用聖賢書管住自己過分的怒和怨,甚至過分的喜歡。”然而她的孤獨只有最關心她的張茂則看了出來,說“娘娘心中有千種柔情,萬般委屈,卻只是在勉強自己。在官家跟前只有正宮的雍容端莊和不可侵犯的威儀。倒叫官家把溫柔疼惜都給了那個既會撒嬌更會撒潑的人。”也許是婚後的宋仁宗對她關心不夠,所以導致她的孤獨吧!

    三、把自己捆綁在規矩中,愛宋仁宗愛的一切

    曹丹姝給我的感覺很嚴厲、正直。但是她的這一切都源於她太愛宋仁宗了,二從開始宋仁宗就傷透了她的心。但是她卻不能控制自己不愛宋仁宗,導致後來她只能愛他所愛,愛宋仁宗所關心的一切。正是因為這一切太重,壓得曹丹姝喘不過氣,所以她不再有小女人的撒嬌,也不再給宋仁宗惹一點點煩心事。每次她和宋仁宗聊天發生了衝突,她就跪下來認錯,其實她不過是想變著方法的想不讓宋仁宗為難,卻不想這樣的做法卻讓宋仁宗離她越來越遠!

    她本是個天真無邪活潑浪漫的女孩,卻因為從開始沒有得到宋仁宗的喜愛,慢慢的壓抑著自己,愛宋仁宗愛的一切,把自己圍困在層層規矩中,硬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中規中矩的冷冰冰的模樣。所以喜歡她,卻又無比的心疼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娃娃菜最適宜的播種時間在幾月?怎樣播種才能長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