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州棍哥

    我完全贊同!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裡的頂樑柱,是掌舵人。中年人如何健身運動?我認為首先有良好心態,其次清楚自身身體狀況,再次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

    一、要有年輕人心態和運動的激情。

    自己還是小夥子,只要鍛鍊,就會有結實的肌肉、健美的體型、敏捷的思維靈活的身手,享受健康生活。

    二、運動方式因身而異。

    運動要以安全為前提,否則會適得其反,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這就要求運動負荷要有個標準。

    一般以運動時的心率來衡量運動負荷,運動時的最高心率,102次/分~120次/分或100次/分~116次/分;體質好的人可以酌情提高標準,體弱者應酌情降低標準。

    考慮到此年齡階段人的身體功能、身體素質等的差異,應根據自身體質特徵和耐受程度來決定每次運動的時間。專家建議,最好以主觀運動強度來決定運動時間,以“稍感費力”為度,每週3次~4次,每次持續30分鐘~60分鐘。

    推薦健身方式

    1.快步走,快步走雖然是比較快步的走路,其實與鍛鍊看似沒什麼關係,其實關係還是很大的,我們快步走的時候就是可以很好的鍛鍊自己,也不會太累。

    2.鍛鍊太極拳是很好的一項運動,簡單易學,長久鍛鍊還能增強體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3.廣場舞,廣場舞雖然是對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我們現在階段的時候,是不可阻止的。

    4.可以鍛鍊一下騎腳踏車的,騎腳踏車也是一項全身心的鍛鍊方式,是很適合人們的。

    5.選擇的時間段也是需要注意的,時間不能太早,很多的老年人天沒亮就開始鍛鍊,這是不科學的。

    6.另外呢,游泳也是很適合中年人的運動的,很多的老年人是應該練習下游泳,不光是有益身心,還對面板有著好的幫助。

    三、健身計劃。

    如果你以前一直注意體育鍛煉,你現在仍然是肌肉健美,骨骼強壯,肺活量和新陳代謝狀況良好。如果此時你覺得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那往往是因為體育鍛煉活動突然減少,運動量不足造成的,有的人這種現象還極為明顯。因此,對中年男人來說,堅持鍛鍊、毫不鬆懈是最大的挑戰。我今天就為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請不要錯過。

    健身計劃的內容與40—50歲的健身內容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只有一點不同。骨質疏鬆症從此逐漸出現,對脊椎的影響比對其他部位的影響大兩倍。

    週一、週五的內容:

    20分鐘增氧健身運動,保持心跳平和(心跳次數60—70)。儘量做游泳、騎腳踏車、瑜伽、太極拳、健身氣功等不劇烈的運動,以免受傷。

    20分鐘力量訓練。任選兩種專案,每種做12—15下,要在訓練中加入背部訓練,曲臂,雙手摸耳,頭、胸慢慢上抬,頸部伸直,重複做10—20次。

    5—10分鐘伸展運動。

    週三的內容:

    45分鐘迴圈訓練。

    適合本年齡段的體育運動有散步、太極拳、健身氣功、騎腳踏車、游泳、打Golf球和網球等。

    日常健身鍛鍊的禁忌:

    1.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爬繩等這些需憋氣的運動專案,老年人不宜參加。

    2.忌爭強好勝。

    不論參加哪些專案運動,重在參與、健身,不能運動過於激烈,不要一心想與別人爭高低。

    3.忌急於求成

    在運動時應有較長時間適應階段,一定要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

    4.忌晃擺旋轉

    四、科學合理的飲食。

    消化代謝變慢 飲食要有忌口吃得科學合理才能促進健身效果?

  • 2 # 杏子姐姐

    人到中年,保持健康很重要,這話很對。因為伴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身體機能會出現諸多變化,這個時候,我們的身子骨已經到比較關鍵且敏感的時期,各種小問題隨之而來,不能像年輕人一樣來回折騰了。保持樂觀的心態。1.吃得好人到中年,勞心費神,吃得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轉,2.勤鍛鍊人到中年,四肢不勤,那麼很可能只有一個後果:大腹便便。所以鍛鍊身體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使我們更加有精神,而且一定程度上趕走一些中年病 如果上班很忙,又經常加班,那麼就只有夾縫中求生存,工作間隙伸伸懶腰吧!

  • 3 # 順其自然LY

    一、運動可以讓人心情愉快,促進身體健康。

    1、科學證明運動可以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讓人心情愉快。

    2、當生活工作中遇到困惑煩惱時,走一走,跑一跑。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聽著鳥鳴,聞著花香,看著風景。可以讓身心得以放鬆,忘卻煩惱,心情愉快。

    二、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身體健康。

    現在,人們富裕了,生活條件好了。食品加工精緻,種類繁多。飲食方面容易吃得太多太好。出行方面有私家車、計程車、公交車,走路越來越少。吃得多,動得少,人容易發胖長贅肉。胖就容易讓人得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毛病。運動可以促進新陳帶謝,減少能量堆積。使人保持勻稱身材,有利身體健康,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

    總之,心情愉快,身材勻稱,可以讓人身體更健康。朋友們,運動起來吧!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

  • 4 # 使用者我是農家

    我是農家,是這樣,除了日常的保養身體以外,還要做一些適量的運動,比如跑步,跳舞,爬山,打太極,等等,很多。,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就好,我覺得旅遊也算是一個不錯的 運動,是一個身心合一的運動,心情不好的時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身心都得到了鍛鍊。非常好,

  • 5 # 皮皮三愛健身

    人到中年,要想保持身體健康,除了心態好,還要多運動,這個觀點我也很認同。

    人到中年,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如果不運動,那就會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身材走樣,就衰老的也更快了。

    而適當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保持體形,使人看起來更精神。

    選一項適合自己並能長期堅持的運動,天天鍛鍊,像快走慢跑都可以,每天堅持30分鐘,可以起到減脂瘦身作用。

    我本身就屬於中年人,我一直堅持運動10年了,每天晚上鍛鍊30~40分鐘,中年女人主要是腹部贅肉容易堆積。我主要每晚晃15分鐘呼啦圈,可以減肚子贅肉,然後聯絡100個負重深蹲,力量訓練,主要練習臀部和腿部肌肉,使臀部不至於下垂。然後我再做15分鐘原地踏步,這一套下來就會出一身汗,特別舒服。

    經過這麼多年的堅持,我的身材保持的不錯,體重始終不變,渾身幾乎沒什麼肥肉,肌肉比較多,所以看起來比不運動的同齡人至少年輕5歲。而且我的抵抗力增強,平時幾乎不感冒。氣色紅潤,看起來很健康。

  • 6 # 王茜新疆舞原生態

    人到中年在保持健康.樂觀心態之外.還要加強鍛鍊。

    因為年齡大了.血液迴圈慢.整個身體免疫力下降.所以.多運動對健康很重要哦。

  • 7 # 金刀415

    人踏進社會後,為了生存求學求職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不懈地工作,一轉眼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中年。也許這時再回首已是滿面蒼桑,成功與否莫論,經過時間的摧殘和現實生活的洗禮,已經使你面目全非不再光彩,這時心底不免增添一份愁腸。再看看身體也沒以前那麼健壯了,各種隱形病顯現,健康問題提到了重要位置。那麼怎麼鍛練身體呢?以我個人的實證談點體會。我從30歲左右就得了嚴重胃病,多處求醫問藥就是不好,醫生幾次要求切除以防病變。禍不單行腰椎滑脫又出了大問題,壓迫神經走路都成問題。面對這種狀況人生走到了底谷,求生欲讓自己選擇了鍛練。首選太極拳,一年下來身體大有好轉。接下來我求師問友專門修煉內丹功,一練就是十多年,不但全面掌握了內功心法,身體健康如初,同時還幫助很多人解除了病痛。以上是我的體會,當然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每個人都健康。

  • 8 # 馬曲小小

    人到中年,要想保持身體健康,除了樂觀之外,適當多運動也必要,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保持樂觀心態,促進身體健康,是人生更加從容、自信。“笑一笑,十年少”,人生路上,連疾病也會向你讓道。

    經常適當運動,可以有效減少中老年的疾病發生,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

    經常運動能放鬆肌肉,緩解身體疼痛,使身心處於舒適安定的狀態。現在有很多老年人,六七十歲的年紀,擁有三四十歲的心態,就是經常運動的原因。

    經常適當地運動,能促進大腦細胞增長,延緩衰老,使思維更加敏捷。

    適當地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強健的體魄,還可以振奮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人到中年,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邀一二好友,笑談人生,足矣!

  • 9 # 使用者義薄雲天

    這話說的沒錯。

    人到中年,除了保持心情的樂觀、豁達,更要注重自身的保養與鍛鍊。一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強調身體的重要;二說生命在於運動,突出一個“動”字,常言說“流水不腐,戶樞不 蠹”嗎!

    道理歸道理,但能做到這兩點的似乎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說樂觀,有些人天生不苟言笑,尤其遇到不開心、不順心的事容易往心裡去;加之中年人生活壓力又大,難免為生活所累,有時要做到樂觀通達還真不易。這就要求我們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以一顆淡泊之心來對待生活,學會順其自然的去處理事情,這樣自然也就看開了,心情就不至於蒙塵。

    再說鍛鍊,中年人不象小夥血氣方剛,十八般兵器隨你使;運動要有所選擇,要量力,要適可,切不可盲目跟風。比如跑步,適合自由跑,目的性不宜太強,要能做到跑前熱身、跑後拉抻;尤其是注意膝蓋的保養。當然,中年人有條件的打打太極、練練八段錦等一些有益的養生功法還是蠻好的。總之,中年人的活動關鍵是注意一個“度”的把控。

    基於此,我給出的建議是,人到中年心情樂觀是必須的;而多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貴在堅持,同時注意方法得當。

    最後,祝所有的中年人擁有一副健康的體魄,為後半生的幸福生活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 10 # 地理風水文化

    如果,我們拿這個問題向人請問,得到的答案總離不開“品德”、“時間”、“友誼”、“金錢”、“學問”、“誠實”、“信用”、“名譽”、“生命”等等,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很少人提到“權力”、“地位”或“愛情”或許多大部份人尚無法覺察出這三者的重要性;也許因為他們在正式的課本上未曾見過這些說法,所以念頭未轉到這方面來;或許心有所覺,但羞於啟齒。

    記得從前我曾在某報副刊看到一篇方塊文章,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大便暢通。”當時頗覺深獲我心,儘管“大便暢通”四個字不太高雅,但的確說出了許多真理,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大便通暢”是健康的先決條件,而健康乃人人所共追求,其重要性不問可知。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古聖先賢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前人遵守古訓,少有人敢提出異議。但時代愈後,人心競尚浮華,喜立異以鳴高,美其名曰“創見”,於是異說紛起,卒至於人人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到頭來受害最烈的便是年輕人。面對著目前思想混亂衝突的現象,青年人往往陷於徨迷失之中,不知何處何從,思念及此,能不令人黯然神傷?從學生的作文中我發現,一般青年對這一問題不耐思考,以致於寫出來的文章普遍缺乏深度與說服力。如果說當今青年的徨迷失乃至於墮落是由於這一問題不得解決並不為過。說得更徹底一點,目前整個人類會走向文化的末路,也未始不是由於對這問題缺乏認識使然。

    盡人皆知,人貴有志,有志則內心有個目標,有個定向,如此自然會將全副精神心力集中在那上面,因而內心能得到某種程度的安定。一般來說,立志並不難,難的是立個高遠正確的志。一般人懶得思考追問,容易人云亦云,不知不覺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跑;他們未嘗無志,但是他們的志不是經由自己判斷選擇得來,他們是以別人之志為志,所以往往自陷歧途而不自知。有些人立志之前也曾經過思考判斷,但是思考得不徹底,做出的決定也就難免有偏差。所以,“志”當然是很重要,但是有了“志”並不一定就是個光明正大的人。小人未嘗無志,但仍難免為小人,所以我們寧願他們無志。因此,有沒有立志不是最關緊要的事,最關緊要的是你立了什麼“志”,那個“志”是不是夠光明遠大,圓滿無瑕。

    先談“品德”:品德包含了一切做人的修養,如誠實、信用、仁愛、禮讓等等,品德好也就是做人做得好。大家都知道,讀書的目的是做人第一的,學問第二。一個人學問淵博,如果做人失敗,也只是人群之敗類,所以品德的重要是難以否認的。但是做人須先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做人之道如何去做人呢?要懂得做人之道卻又不是那麼簡單。我們常聽說:“做人難”。可見做人本身即是一種高深的學問,儘管老生常談的做人口號盡人皆知,但是真正懂得做人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世間聖賢難逢的緣故。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當今社會上真正有道德涵養的人不多,原因實在是真懂得做人的人太少。如果懂的人多,自然而然有涵養的人就會多。所以品德之上,尚有一樣東西更重要,更優先,那就是道理;須先懂了這方面的道理,努力去實踐,品德才能產生出來。所以道理是根本,品德是枝末,本末先後不可倒置。孫中山先生說:“知難行易。”這就是王陽明先生真知乃能力行的思想。因此所貴者在知,有了知自然有行。所以身為人師者要著重闡明為人之道,而不是一味教學生應該如何如何,而是要把道理說出來,學生懂了道理,自然會去行。

    至於說“時間”是人生最珍貴之物,真是有欠思考。許多人惑於“寸金難買寸光陰”之語,以為時間無疑是天下間最寶貴的了,殊不知時間和金錢一樣,是中性的東西,不好也不壞,當你善用了它,你會好好把握,做出許多有意義之事。當你不善用它時,它變成一種累贅。所以有人度日如年,苦於無法打發消磨。舉例說,對於一個熱心於學術的人來說,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一個百無聊賴的人,一個開刀房裡的病人,卻巴不得時間趕快過去。自殺的人為什麼要提早結束生命呢?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時間已失去價值。所以時間的價值乃是因人而異,唯心所造,無客觀的標準。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道”是比時間生命更可貴的東西。

    金錢也一樣。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可是他們沒想到金錢也同樣是萬善之源。金錢本身無善惡可言。它可以帶來幸福,也可以帶來禍害。要說金錢很可貴當然是可以的。俗語云:“有錢可使鬼推磨。”又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錢若非可貴,何以有那麼多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求財?但是我們要知道,金錢有一定的來路,不懂得求財之法,貧困的人只好永遠貧困。有了財,也要懂得護財、理財,否則到頭來還是會失去。世上有許多幸運兒,繼承了祖宗不少遺產,可是眨眼之間,虧光、蝕光、被騙光或自己揮霍光,到頭來還是窮措大。有什麼用?以顯然有一樣東西比金錢更為可貴,那就是生財之道與理財之道,懂得這些道,沒錢的人慢慢也會變得有錢,有錢的人會變得更加有錢。記得《戰國策》上馮諼為孟嘗君市義的故事嗎?馮諼把許多債券當眾燒掉,目的就是要為孟嘗君積點德,可見有比金錢更為珍貴的東西。金錢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它不是一種目的,是枝末而非根本;沒有金錢固然不能生活,但是窮畢生之力於金錢的追求上,無論如何是不值得的。

    有人不重視金錢,卻很重視名譽,為了名譽可以拼命,可以打腫臉充胖子,可以犧牲金錢、親情、友誼。我曾聽說有一對夫妻,丈夫是位工程師,後來雙雙到美國去,因為無法申請到永久居留權,又因美語能力太差,無法找到理想工作,只得夫妻倆到工廠做零碎夜工度日,很想回國,但男方的父親卻為了面子問題,不許他們回來,這就是為了名譽而犧牲親情的例子。名譽是人人喜愛的,但名與實應該相符;名不符實,一旦讓人窺破,便自貶身價,為人所不齒。所以實際的才學道德才是根本,名譽只是枝末。

    談到學問,很少人敢忽視。世上一切事業都要靠學問為基本。學問幾乎與工作、待遇、地位產生密切關連。所以一般人總要千方百計使子女受更多的教育,求更多的學問。但是千萬學子一同受教育,成就參差不齊。有人死命讀書,日以繼夜,卻始終不成氣候;有人慢條斯理,悠哉遊哉,卻能名列前茅,其故安在?在於悟性、記性之差別而已。善做學問的人事半功倍,不善做學問的人事倍功半。學問乃是客體,智慧乃是主體,智慧不高,最寶貴的知識擺在眼前也是視若無物,不知取得。所以顯然學問之上有更高階的東西存在。老子說:“絕學無憂”;又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可見老子並不重視學問。老子所重視的是“道”,他寧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此中道理一時說不完,且待讀者好好去研究一番。老子不是鄙棄學問,只是認為學問乃是次要之物。正如孟子所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由博返約可以說是一切聖哲的歷程,可見真正可貴者不在學問,而是透過學問的簡約的原理、原則。

    至於生命的珍貴,當然不在話下;求生存,乃是人類的本能。為了治病,人可以花光他的積蓄,可以殘殺物命以肥己。如果不是為了生存,人就不必辛苦地賺錢,不必為謀生而受氣,不必患得患失地積蓄。為了維護這條命,人類不知付出了多少代價,以致於生命變成了痛苦的根源。所以老子很感慨地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樣一來,原來可貴的東西,在老子心中反而變為累贅了。有人“捨身取義”,有人“殺身成仁”,西諺更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 故,兩者皆可拋。”所以生命的價值是否最高實在是大成問題。

    有人以為,其他都是枝末,只要抓到權位便不愁其餘的名、利。更有一些人幾乎是權力狂,百種計較,千般鑽營,只是為了爭權,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志得意滿,不可一世。事實上他們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私慾與驕慢是已。殊不知權力有權力的取得與運用之法,倘取之無道,用之無方,便敗不旋踵,立見消亡。地位與權力往往相關,但非絕對相關。有人有位無權,雖非炙手可熱,但其位尊高,又享受一定的福祿,處處受人敬重,亦有足可樂者。所以地位也成為一般人爭取的目標。但我們平心而想,權力地位都不是可以平白得來之物,若無才德衡智以為本錢,縱然僥倖得之,亦難保久遠。所以這樣看來,權位也不是根本,權位之前還有更重要者在。

    最後談到愛情,有人特別重視愛情,認為若無愛情,生命便為之暗淡無光,所以有人不愛江山愛美人;有人寧冒不孝之名,寧與所愛者比翼雙飛;更有大部分的人千方百計以吸引異情的青睞,為了異性的愛,人類所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殊不知“被愛”只是一種結果,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便會被異性所愛。要獲得“愛”,自己先要有足夠的本錢,先要有足以令人愛慕之處。此中離不開學識、健康與正當職業。而一旦你具足了以上這些,你不僅不愁沒有異性來愛你,而且你不一定會渴望它,因為你已經達到了圓滿獨立,自足自樂,不假外求的境地。許多大哲學家、宗教家之所以能保持獨身而高壽,理由在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是真的龍井茶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