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詩雜談

    周朝初期,由於滅商以及東征的勝利,周統治者開始分封諸侯。受封的主要為同姓子弟,同時也有異姓功臣。利用冊封,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賜給受封的諸侯,他們在封地內建立諸侯國。諸侯有權管理封地內的居民,有權將自己的封地及居民分封給自己的親族。但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命令,定期進行朝貢,還應隨時準備率領自己的武士和軍隊,接受周天子調遣。目的是為保證王室強大與拱衛王室,對各諸侯國有效控制,加強統治。

    但西周後期,隨著諸侯國日益強大,王權日漸衰弱。例如:春秋時楚王問鼎,則是諸侯國對其的公開挑戰。春秋戰國,大國兼併小國,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形成諸侯爭霸局面。周天子管不了,戰國末年,周王室完全喪失分封大權。秦朝統一後,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結束。

  • 2 # 立刻懂知識

    這問題導致了後來的春秋戰國諸侯割據,所以後來漢武帝才改革推恩令,使得諸侯封地越來越小了,漢朝也穩固了很長時間 根本原因在於權力分散,沒有集中到周王手中,所以中國歷史就是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的過程,清朝軍機處的設立達到了最高峰

  • 3 # 展忘

    這個問題,我沒有深入的瞭解過,但從春秋早期的一些歷史典故來看,應該也是立嫡立長的傳統,即正室長子繼承封地,以此類推。至於說國君還封不封其他的土地,這個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明顯的限制,本身當時的國君的主要封賞手段還是土地。

  • 4 # 大意覺迷

    理論上是每一代都會有封賞,但未必每一代都是分封。早期的幾代分封為諸侯,帶領軍隊出去開疆擴土。但是到了後面幾代就不一定大封諸侯了,雖然不封諸侯,可以冊封官僚,給予一定的職務,然後封一小塊地作為俸祿。這樣基本可以解決宗室子弟的待遇問題。同時另外一個方面,各種宗室子弟也會有子孫,家族也會逐漸膨脹,但是他們的地位一般不能和父輩祖輩相比,等級和待遇都會下降。有一些宗室子弟繁衍的家族可能會變得非常囂張,可能會侵佔其他等級相似的貴族利益,甚至不惜與周王對抗,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引發區域性混亂,那麼一旦朝廷出兵將他們鎮壓,他們原有的待遇會被收回重新分配,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無限封賞帶來的壓力。其實不僅僅是周朝,歷朝歷代都有可能面臨類似情況。朝廷透過戰爭消滅過強的宗室,也能強化中央的權威性。要麼就是在宗室沒有造反之前就採取類似削藩的手段。周王室對於分封在外的諸侯也曾經有用兵的記載,但稍大一點的諸侯就很難消滅或裁撤,頂多就是插手諸侯的立嗣干預一下。對於身邊的官僚相對好對付一些,有時候就會提前剝奪某些宗室官僚的既得利益。不過到了東周時期,周王這種行為很有可能遭到宗室官僚的抵制,所以東周王朝內部經常發生叛亂,雖然基本上都鎮壓下去了,但混亂過程使得本來就已經虛弱不堪的周王室更加困窘,難以重振雄風了。

  • 5 # 隱語

    答 | 亞歐研究寮·獬執事

    理論上來說,西周的分封制並沒有把“蛋糕”做大而一直在分“蛋糕”,的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陷入無地可分的情形。但是西周一朝直到最後也沒有出現這一情況,其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西周時期真正被開發利用的只有中原及黃河流域拓展的部分地區,中原以外幾乎都是無主的蠻荒之地,將這些“外臣”之地分封出去不僅不會影響中原政權對土地的掌握,反而有利於開發周邊土地,並對中原進到藩籬的作用,既“以藩屏周”。

    第二:西周所封之國除個別諸侯土地面積較大(如齊國、魯國、衛國等)之外,很多封國的面積基本只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市縣,比如曹國就在山東定陶,杞國就在河南杞縣,皖國就在安徽潛山,這些國家就算來個幾百個,以當時周朝之大也還是綽綽有餘的。

    我們現在覺得一個諸侯國至少也抵得上一個省,這個印象其實源於東周。《荀子·儒效》中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之語,由此看來,西周之初有71個封國。這個數字在春秋時期到達了兩百個,箇中自然是過度分封的緣故——也正是這時,西周漸漸出現了無地可封的情形了。這一情形再加上中央王朝實力的衰退,各地方於是戰事頻發,土地兼併嚴重,國家的數量變小而各國的面積變大,最終進入戰國時期時只剩下戰國七雄與中山國了。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周王有可能將已經不在自己控制範圍的土地分封給諸侯,比如周平王東遷後封秦國為伯國並賜予西周故地,這時西周故地大部分還被犬戎點著,也算是慷他人之慨了。

  • 6 # 熊148590486

    事實上到東周也確實無地可封了,東周遷都之後,只有京畿那點地方,導致實力不振,諸侯國逐漸疏離王室,最終只是名義上天子,而逐漸強大的諸侯國甚至蠶食天子之地。還拿什麼分封?當然如果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也必然走到無地可封的境地。人的私慾無止境,隨著時間流逝,親情疏遠,同姓相互征伐也正常不過。而且後世一旦有強大的諸侯,幾乎必定謀反。那種分封制在前期確實可以促進那些諸侯幫忙打敗四周蠻族,穩定地方統治,後期也必然導致內亂不已,各種勢力重新洗牌。

  • 7 # 孤狼嘯月31600808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居於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他們在各自封國內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裡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長子世襲繼承,其餘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是大小宗關係,也是上下級關係。

  • 8 # 米勒2006

    肯定是會的。因為西周的土地就那麼大。而西周的宗室子弟是隻會多不會減的。你把一片土地封給了一個人這樣的話,那個人就是死了,這片土地也會留給他的親信。所以可以分封的土地是越來越少的。

  • 9 # 林屋公子

    我們所瞭解的西周制度,很多是戰華人的總結,並進行了一定政治構想。新封諸侯確實是天子的兒子,但不代表,天子的兒子就一定被封為諸侯。否則,這套政治設計實在是弱,無地可封幾乎是必然的,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

    我們注意到,我們所瞭解的分封,更多集中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這就是《左傳》說的“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並建母弟,以蕃屏周”,為什麼這幾代能大規模分封呢?因為這正是周族劇烈擴張時代,所以打下的土地需要守衛和融化,這就是分封產生的時代背景。而到了昭王、穆王之後周族由盛轉衰,與淮夷、戎狄戰爭經常失敗,我們能看到的分封自然也就不能和周初相提並論了。

    而到了春秋,自然更不用說。春秋時期周室有很多人叫“王子某”“王孫某”的,這些人都是沒有分封的王族,聚集在周天子的族內。而真正能夠分封的並不多,且往往會產生動亂,很典型的就是王子帶。王子帶是周惠王的兒子,周襄王的弟弟。本來因為母親受寵要立嗣君,但被齊國阻礙後還是受封甘地,稱為甘昭公。之後甘昭公又聯合戎狄造反,驅逐了周襄王。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也能看出,在土地人口都稀缺的情況下,沒有特殊原因是不太可能分封的。而周天子完全成為傀儡,也是因為兩次分封所致,一次是西周國的分封,一次是東周國的分封。而這兩次分封也明顯都有不同尋常之處:西周桓公分封的時候,正值周室一連串弟弒兄事件,那麼桓公作為王弟被分封可能也是天子的補償;東周國的分封是韓、魏兩國軍事導致西周國的分裂。

    感謝閱讀!

  • 10 # 欲雲談史論今

    這一問題,理論上是如此,東周王室的窘境就已充分說明了這點。

    為了討好曾經幫過自己的諸侯國,東周王室將岐豐之地賞給了秦國,洛陽平原周邊土地賞給了鄭國,汾水流域土地賞給了晉國;後來,周襄王為獎勵晉文公救援自己的功勞,又將舊時衛國都城朝歌以南的黃河北岸土地賞給了晉國。

    上述這些土地,讓這些諸侯國土地大大增加,可週王室自身呢?只能龜縮於洛陽周邊一帶,陷入了無地可封的境地,實力還不如一般的諸侯國!

    周的滅亡,已指日可待!

    其實,不光是東周,在西周時分封制的麻煩就已降臨。

    周王室在建立分封制後,還限定了諸侯國領土範圍:“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者,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孟子·萬章章句下》)也就是說,各諸侯國最大也不能超過百里之地。

    為避免周王室的金枝玉葉們到偏遠山區去挨窮受苦,經受蠻夷們欺凌之苦,後來周王所封之地多是接近周王畿的繁華地帶。所以,後世周王要分封叔伯兄弟,很多情況下都只能從周王畿內“割肉”了。典型案例,晉國和鄭國的分封,就是在周王畿內的分封。經過兩百多年後,歷代周王不斷地分封諸侯,其直轄領土、即周王畿內領土已經大大縮小。從周成王到周幽王,共有十一位周王。即便是每位周王僅分封一位諸侯,且分封的諸侯都是等級最低的“子男”爵位,兩百多年十一位周王的分封,也足以讓周王畿之地銳減了。

    所以,到了西周後期,周王室賞賜給親近大臣的土地,都大大縮水。透過對西周各期青銅器銘文簡單研究與分析,就可知道這一事實。

    在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中,可以看出那時的周王室是名符其實的“土豪”,經常會慷慨地授予大臣某“土”。但到西周中期以後,“土豪”也開始捉襟見肘,往往就只能看到周王室授予大臣們某“田”。從字義上分析,毋庸置疑,“田”的規模當然要比“土”小上不止一兩倍。(《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李峰 著)

    這充分證明,在周王室直轄土地日漸稀少之後,周王室對親信大臣們的土地分封面積也在逐年縮小——地主家也開始沒有餘糧了!

    綜上所述,周王室沒落的根因,就在於分封制——這讓周王室最終陷入了封無可封的窘境,並最終造成了自身的沒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時,家中的寵物們究竟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