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不喝酒酒的醉貓

    在儒家各賢者中,孟子自有一股子英氣,硬氣,浩然之氣,讀之自覺胸中正氣渾然充沛,源源不斷,蕩曳生姿,讀罷起身再看這個世界,便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從容。

    孟子,生於戰國中期。那個時代,一方面時局殺伐征戰,混亂不堪,另一方面處士橫議,眾說紛紜,在此背景下,堅持儒家學說的孟子不受各國國君重視,“見以為迂遠且闊於事情”,他便成了一個士層之上的失意人,不過,他退而著書,給後人留下了一股長流不斷的浩然力量,那就是《孟子》。

    “仁者無敵。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己矣。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梁惠王》這一卷的主要內容是孟子不斷以仁義之說試圖教育不那麼賢德的幾位君王,糾正他們的態度和行為,而且孟子並沒有止於說仁義本身是“好”的,更要使幾位君王相信仁義會給他們自己、給他們的國家帶來好的結果。

    舉個例子,齊宣王是幾位君王中比較坦誠的一個,既表示自己有開疆拓土進而統一天下的“大欲”,也承認自己有耽於享受的“樂”,與其說他想做一個好國君,不如說他想做一個強國之君,因而便可以享受更大的快樂。

    孟子採取的策略是,第一步用“以羊易牛”這個比喻誇讚宣王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這樣的讚譽即使是一個純粹的惡人也願意接納的,何況宣王這樣一個“俗人”式的君王;第二步,試圖使宣王相信,政治的美善和君主個人的幸福是統一的,一方面,採取暴虐的政治榨取百姓獲得的快樂,在價值尺度上被否定,不是一種“高尚的”、“善良的”快樂——即使是俗人也希望自己被讚譽,所以君王應該把個人的私慾如“好貨”、“好色”等與百姓“同享”、“同樂”,以自己的慾望體會民眾的慾望,如此則可在價值上升華自己的私慾,從而安心地享受;另一方面,暴虐的政治不會長久,甚至會使君王面臨緊迫的危險,良善政治不僅在當前可以積聚民心,而且可以流芳後世,這是適合於君王的理性選擇。

    如何對付像孟子這樣境界的人?

    很簡單,富貴權勢,金錢美色誘之,貧賤迫之,威武加之。只要他服了,言行不一,那你就贏了。

    但是如果他真的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言行如一。那他就是真聖人,大丈夫。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是打不倒,擊不敗的,即使你毀滅了他的肉體,千秋之後,他的名字依然會在豐碑上閃耀,而你不過是妄圖挑戰崇高的小丑罷了。

  • 2 # 靜裡水聲1

    民為貴的理念是他最大的貢獻。這理念與西方民權至上的理念是一樣的。民為貴,江山次之,君為輕。與西方民權民主民生,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總統已及官員相近。

  • 3 # 倪嬌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始祖神農文化,大愛精神,是人類開路文化首創人,但是中國有著好多文化創新,其實人類生活不斷改進,不斷創新,到每個改朝換代,都是文化的創新和改進,孟子那時代,也是一種創新,也是一個特色,總的來說,要與時代吻和,但是文化要改善創新,目地一樣是造福人類,就是換湯不換藥,宗旨善為根本,要是離了善根和善本,那就變味變色了,以人為本,以善為根,以民為主!當下要是都以那時代,那樣的方法應用,是不協調的,其實文化歸心,無論在哪朝代,都是以人為本,以文化得人心,都是換湯不換藥,治心中的邪惡,貪婪腐敗,天下根基善在人心????這是本人自己的理解,和領悟?

  • 4 # 荒原牧雲

    我認為人心是由兩部分組成:一天性一物性,一陽一陰。天性是善良的,物性是自私的!我認同`性相近,習相遠",環境造物造人,不同環境不同事物;垃圾堆旁蒼蠅多,鮮花叢裡蝶翩翩!若把一母同胞的兩個孩子,放到兩個迥然不同的國度生活,我想他們的人生成就也會迥異

  • 5 # 中華德孝文化

    孟子有很多的貢獻: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古代賢哲總結和發掘中華民族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產物。在這個總結和發掘的過程中,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貢獻尤其重大,他所提倡的"與民同樂"的博愛..

    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內容十分豐富, 不僅涉及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也涉及到封建社會的國家的各種經濟政策和法令。其主要內容包括: 制民恆產, 實現小康; 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鼓勵交換, 保護工商; 提倡恭檢, 反對腐敗。

    孟子;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孟子( 約公元前372 年~前289 年) , 名軻, 鄒人( 今山東鄒縣東南) 。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 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晚期。這個時期, 各諸侯大國先後透過變法和改革, 已經相繼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隨著封建政治制度和生產關係的確立和鞏固, 代表落後生產關係的奴隸制社會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 而從分裂割據走向全國統一已經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發展趨勢。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大動盪、大變革、大整合時代的孟子, 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傑出思想家, 從鞏固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發展封建經濟, 開創繁榮、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的實際出發, 高標“仁政”、“民本”兩面旗幟, 在全面創立王道政治學說體系的同時, 提出了一系列的“貴民”、“愛民”、“惠民”、“富民”的經濟思想和主張。

    一、制民恆產, 實現小康

    孟子一向主張實行“王道”政治, 反對“霸道”橫行。孟子對“王道”和“霸道”作了如下界定:“以德行仁者王”, 即以德服人, 實行仁政就是王道;“以力假仁者霸”即假借仁義名義為號召, 憑藉武力征伐就是霸道。“制民恆產”, 這是孟子構想的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 也是孟子主張實行王道政治的重要施政綱領。

    所謂“制民恆產”, 就是透過國家法令, 規定授予黎民百姓一定數量的產業。在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社會, 老百姓最重要的產業就是土地。孟子認為:“民事不可緩也”, 就是說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問題拖不得, 必須當作政府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黎民百姓有一個基本情況:“有恆產者有恆心,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 放辟邪侈, 無不為已。” 這段話的大意是: 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黎民百姓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壞事都會幹得出來。非常難能可貴的是, 亞聖孟子在這裡用中國古代的樸素辨證思維講述了社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

    怎樣“制民恆產”呢? 孟子首先提出“制民恆產”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故明君制民之產,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飽, 凶年免於死亡; 然後驅而之善, 故民之從之也輕。” 即賢明的君主規定百姓的產業, 一定要使他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 好年成, 豐衣足食; 壞年成, 也不至於餓死。然後再把他們引上善良的道路, 老百姓也就很容易聽從了。其次, 孟子提出實行“制民之產”的具體辦法: 每戶農民分得“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 分得“百畝之田, 勿奪其時”, 這樣“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最後, 孟子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飢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即使整個社會的老年人都達到“衣帛食肉”的小康水平, 一般人都達到“不飢不寒”的溫飽水平, 這樣就實現了王道政治。

    孟子還注意到在積極建設社會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其具體辦法是:“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即辦好各級學校, 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開導青少年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長上”。加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建設,提高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孟子反對農民貧困化, 他非常尖刻地指出:“今也制民之產,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苦, 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奚暇治禮義哉?” 這樣每個人為了拯救自己還怕來不及, 哪有閒工夫學習禮義呢?

    二、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民本思想是孟子的王道仁政學說體系的核心內容。孟子認為, 諸侯有三樣寶貝:“土地、人民、政事。”要實現天下“定於一”即實現天下統一, 安定和諧,統治者必須實行“保民而王” 的基本國策。只有這樣, 才能得到黎民百姓的真心擁護,“民歸之, 由水之就下。” 保民的具體措施就是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孟子主張, 統治者應該“膏澤下於民” 即造福於全國黎民百姓, 把好政策落實到每個老百姓身上。“膏澤下於民” 的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易其田疇, 薄其稅斂, 民可使富也。”就是說, 要調動農民種好地的積極性, 就必須實行惠農政策, 減輕農業方面的稅收, 使百姓真正富起來。孟子提出了幾種農業稅收政策, 提供給統治者施政參考。一是“耕者助而不稅”的農業稅收政策, 即八戶農民為一個基層單位, 共同種植一百畝公田, 全部上交公糧; 而私人的每戶“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就不再上稅了。二是“耕者九一”[1]26的農業賦稅政策, 即農業的稅率是九分抽一。三是“野九一而助, 國中什一使自賦。” 即郊野用九分抽一的“助法”, 城市用十分抽一的“貢法”。農業稅減少, 農民才能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農民, 其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出現“鄉田同井,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百姓親睦”的新氣象。富裕的農村才會出現“文明的村社”。

    孟子主張, 國家應該減輕人民的徭役負擔。各地政府徵調農民服徭役應當做到“不違農時”[1]5, 即不在春播、夏鋤、秋收的大忙時節徵調農民服徭役, 保證農民在農忙時節把主要精力用在農田上,“不失其時”,透過辛勤誠實的勞動, 用汗水換取了“谷不可勝食”( 糧食吃不完) 的勞動成果,“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 王道之始也。”[1]5 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了, 養家活口、婚喪嫁娶沒有什麼遺憾了, 這就是王道政治社會的開端。

    孟子主張, 封建統治者應當“取於民有制”即政府的稅收一定要按照政策法令辦事, 不能亂攤派、亂收費。孟子尖銳指出, 許多諸侯國高稅收造成了黎民百姓家破人亡的嚴重惡果:“為民父母, 使民然, 將終歲勤動, 不得以養其父母, 又稱貸而益之, 使老稚轉乎溝壑,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1]83 即一國的國君號稱是百姓的父母, 卻讓百姓一年到頭辛辛苦苦, 而結果卻連他們的父母都養不活, 還不得不借高利貸來交足稅款, 終於一家老小拋屍露骨于山溝之中, 這算是哪門子“為民父母”呢? 真是揭露得淋漓盡致, 切中時弊。

    孟子堅決反對社會嚴重兩極分化。孟子指出:“庖有肥肉, 廄有肥馬, 民有飢色, 野有餓莩, 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 且人惡之; 為民父母, 行政, 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即富貴人家廚房裡有肥肥的肉, 馬欄裡有健壯的馬, 老百姓卻面色菜黃, 荒郊野外有餓死的屍體, 這等於居高位的統治者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自相殘殺, 人類且厭惡它們; 而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來主持政治, 還不免率領野獸來吃人, 這又怎麼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這些話把社會上的大小貪官汙吏罵得痛快淋漓, 切中要害。

    三、鼓勵交換, 保護工商

    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除了“制民恆產”、“輕徭薄斂”、“取民有制”等“惠民”思想主張,還有贊成社會合理分工、鼓勵產品公平交換, 大力保護和積極發展工商業等思想主張。

    在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論壇上, 孟子在與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的辯論中, 明確提出社會分工理論。在孟子看來, 社會成員劃分為從事國家政事管理和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心者”與從事物質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的“勞力者” 。兩者之間相互聯絡, 相互依存。沒有勞心者, 就沒有人管理勞力者; 沒有勞力者, 就沒有人供養勞心者。孟子的社會分工理論, 主要是指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分工, 同時還包括兩者內部的分工。如勞心者內部, 有人分別管理治水、農事、教育、司法等; 勞力者內部, 有人分別從事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孟子認為, 社會分工是“天下之通義也。”即通行天下的準則。如果不實行社會分工,每件東西都要自己製作而自己使用, 就會使天下的人都疲於奔命。這說明, 孟子的社會分工主張, 既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有利於民生的需要, 又是維持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需要。孟子的這一思想, 是前無古人的。

    在社會分工的理論基礎上, 孟子又提出鼓勵“百工交易”的主張。在孟子看來, 實行社會分工, 必然有相互之間的產品交換。譬如勞心者與勞力者之間,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心者”與木匠車伕等勞力者之間, 既具有不同的社會分工, 又具有一種產品交換關係。前者教習禮義可以滿足後者精神生活的需要,後者從事生產可以滿足前者物質生活的需要, 兩者之間體現了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交易關係。就勞力者內部的產品交換而言, 農夫“以慄易械器”,“陶冶亦以其械器易慄”,“以其所有易其所無”“農有餘慄, 女有餘布”, 相互交換,“通功易事, 以羨補不足”,即將各行各業的產品互相流通, 用多餘的來彌補不足的, 透過不同行業的人們之間互相交換產品, 就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在中國思想史上, 孟子第一個從生產力發展與產品交換的層面上論證了社會分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這是孟子在這一領域中所作出的重要的理論貢獻。

    孟子主張國家應該用減少稅收的辦法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一是,“市, 廛而不徵, 法而不廛, 則天下之商皆悅, 而願藏於其市矣。”即在市場上, 劃出空地來儲藏貨物, 卻不徵收貨物稅; 如果滯銷, 依法徵購, 不讓它長久積壓, 那麼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 願意把貨物存放在市場上。二是,“關, 譏而不徵, 則天下之旅皆悅, 而願出其路矣。” 即關卡上, 只稽查而不徵稅, 不亂設卡, 亂收費, 那麼天下的旅客都會高興, 願意從那裡的道路透過。三是, 對於城市的手工業者, 只抽什一稅, 即所謂“什一使自賦”。 孟子還主張:“有布縷之徵, 粟米之徵, 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 緩其二。”孟子認為“用其二而民有殍, 用其三而父子離。”即按政府法令要徵收布帛的賦稅, 徵收穀米的賦稅, 徵收人力的賦稅。但開明的當權者應該採取三種中的一種,那兩種應該暫時不用。如果同時用其中的兩種, 黎民百姓就會餓死; 如果同時徵用三種賦稅, 老百姓就會飢寒交迫、家破人亡、父子不相顧了。孟子的保護工商的主張, 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實用價值。

    四、提倡恭儉, 反對腐敗

    孟子站在安邦治國平天下的歷史高度, 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當權者中大力提倡恭儉, 並且倡議各諸侯國君應該首先做到恭儉:“賢君必恭儉禮下。”“恭”,其原意一為恭敬; 二為敬業。此處是“敬業”之意, 亦即“勤政”。“儉”, 原意為“節儉”, 此處意為“廉政”。就是說, 賢明的君主一定要敬業、節儉, 勤政、廉政, 禮遇臣下。在敬業、勤政方面, 孟子主張君主要深入實際, 體察民情, 多為百姓辦好事, 辦實事; 把好事辦實, 把實事辦好。君主下去視察, 要問民疾苦。“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就是春天巡視耕種情況, 對貧窮農戶加以補助; 秋天考察收穫情況, 對缺糧農戶加以補助。在節儉、廉政方面, 孟子對當時各國流行的上級到下邊巡視, 吃拿卡要, 揮霍民脂民膏窮奢極欲表示深惡痛絕。孟子認為, 這種不顧人民死活的揮霍浪費,“飲食若流”, 揮霍老百姓血汗如流水, 只能造成“飢者弗食, 勞者弗息, 胥讒, 民乃作慝”的嚴重社會後果。就是說, 由於政府的腐敗, 使黎民百姓飢者不得食, 勞者不得息, 常年累月在死亡的邊緣線上痛苦掙扎, 老百姓人人怨聲載道,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 只能鋌而走險, 揭竿而起, 造統治者的反。

    在孟子看來,“恭者不侮人, 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 惟恐不順焉, 惡得為恭儉? 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 就是說, 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 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侮辱掠奪人的諸侯, 只怕別人不順從自己, 又如何能恭敬和節儉呢? 恭敬和節儉難道可以靠甜言蜜語和笑容可掬裝出來的嗎? 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奪其民時, 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 兄弟妻子離散。”“陷溺其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對這類昏暴之君, 賢明的君主有權力和責任“誅其君,吊其民”,“救民於水火之中。”

    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而勞民喪財。孟子指出: 統治者毀掉民宅, 挖掘人工湖供自己遊樂, 使“民無所安息”; 統治者毀壞良田營造園林,“使民不得衣食。”淪為難民。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花天酒地,“流連荒亡”的腐敗行為。所謂“流”, 就是統治者用公款去遊山玩水, 順流而下, 樂而忘返; 所謂“連”, 就是統治者溯流而上去旅遊娛樂, 樂不思還; 所謂“荒”, 就是統治者把打鳥獵獸當作專業行當而樂不知倦; 所謂“亡”, 就是統治者成天聚眾喝酒而毫無節制。如果一個國家, 用這樣一幫敗家子去久安又從何談起? 戰國時期, 已經出現了多起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和“華人”暴動, 孟子從實踐中清醒地認識到, 腐敗是造成社會動亂、政治危機的根源, 因此他大力提倡恭儉, 反對腐敗。

    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是他的王道仁政學說在經濟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孟子的經濟思想極其豐富, 涉及經濟活動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 也涉及經濟活動中的政府政策和法令。孟子的經濟思想, 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其本質上也是為封建統治階級“王天下”, 即“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 服務的, 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孟子經濟思想的人民性和進步性。西漢以來的開明封建統治者, 都極其重視孟子的經濟思想, 他們以孟子為師, 以亡秦為鑑, 制定安國利民的經濟政策。西漢前期高、惠、文、景、武、昭、宣七位帝王, 接受秦施暴政二世而亡的教訓, 採取了“輕繇(徭) 薄賦, 與民休息”[2]57 的基本國策, 出現了“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以“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隋“煬帝恃其富饒, 侈心無厭, 卒亡天下” 為借鑑, 認為“賦重則民愁, 民愁則國危, 國危則君喪”, 採取了省徭薄賦, 使民衣食有餘的“安人治國”的政策, 出現了後世有口皆碑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大帝也採取了減輕徭役、寬租輕賦的措施, 營造了“康、乾盛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後人認真總結的,從中汲取對我們今天的建設和發展有益的東西,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孟子思想的影響與意義

    戰國時期,孟子游說各國諸侯,因其“民為貴,君為輕”的治國

    思想與“仁政”的政治主張,使得當時百姓免災了諸多戰火洗禮。然

    而其“仁政”思想還在經濟、文化、生活各方面取得了深遠的影響和

    良好的效果;

    “愛人者,人恆愛之”的道德觀念不僅緩解了戰爭時期

    人們的利益心理,更促進了中國傳統美德的建設;

    “富貴不能淫,貧

    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準則展現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和不屈的

    靈魂,也鑄就了華夏民族得以繁榮昌盛,屹立千年的深厚文化。

    當今社會,發展迅猛,人們大多迷失自己,利益燻心。學習孟子

    思想,有利於人與人之間善良對待,多一點“惻隱之心”

    、多一些關

    愛;有利於民族發展,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

    與時俱進,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已是一種使命,一種責任。孟子的諸

    多思想在教書育人、治國、

    做事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學習孟子思

    想無疑將是最好的選擇。

    當我們今天做事時,總會不由的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

    患意識,當我們面對災難,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不禁要感慨:

    4

    華夏兒女的優良傳統與善良之心。

    愛人者人恆愛之,

    這是千年前儒家

    學說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後千萬年不變的美德、傳統。

    孟子,先秦浩渺文化星辰中的一顆璀璨,承古人思想,揚千年文

    化。研究孟子,學習孟子思想,這是一種心的交流,更是一個民族的

    孟子生前雖未能實現其平治天下的願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啟荀子的先秦儒學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對後世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重要的政治影響和思想影響,同時對東西方文化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書中.性善說,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貫穿於整個思想體系之中.為人的自我修養、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為用教育的方法來解決人的問題乃至社會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他主張人生來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仁、義、禮、智的發端.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他系統闡述了“仁政”型社會和諧理論,這一理論以經濟和諧為基礎,以道德和諧為核心,以上下和諧為主幹,以善政善教為兩翼.他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暴力治國,認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重民輕君”是他“仁政”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還十分注意人格修養,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對於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對中國曆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更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心.他讚揚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他認為,生命與義,都是人所珍貴的,當生命與義不可兼得時,應當捨生取義.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視培養賢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最大的樂事.他認為“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尊賢使能,俊傑在位”是國家富強的根本.他繼承和發揚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了“明人倫”的教育目的,特別強調學習過程中要有獨立思考和見解. 孟子離開我們已經兩千多年,他的性善說成為中國傳統人性論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學說,歷代王朝奉為施政準則;他的良知說,啟發了宋明理學的革新派;他的養氣說,為後來心性論提供了可貴的思想資料;他的仁者無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為後世外交軍事的最高指導原則;他關心農業生產,使人民不飢不寒,幾千年來被為政者奉為圭臬;他的社會和諧理論是中國古代社會和諧理論的代表,對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啟迪意義. 42 內蒙古地磅 選擇鐘王電子衡器廠 鐘王內蒙古地磅 具有抗腐蝕能力強... 免費諮詢:地磅多少錢 呼和浩特市鐘王電子...廣告 內蒙古地磅 首選呼和浩特市金鑫電子 內蒙古金鑫內蒙古地磅 為您提供各種... 免費諮詢:地磅多少錢 呼和浩特市金鑫衡器...廣告 相關問題 孟子對中國的影響 【摘要】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內容十分豐富, 不僅涉及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也涉及到封建社會的國家的各種經濟政策和法令。其主要內容包括: 制民恆產, 實現小康; 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鼓勵交換, 保護工商; 提倡恭檢, 反對腐敗。 【關鍵詞】孟子;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孟子( 約公元前372 年~前289 年) , 名軻, 鄒人( 今山東鄒縣東南) 。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 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晚期。這個時期, 各諸侯大國先後透過變法和改革, 已經相繼完成了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隨著封建政治制度和生產關係的確立和鞏固, 代表落後生產關係的奴隸制社會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 而從分裂割據走向全國統一已經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發展趨勢。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大動盪、大變革、大整合時代的孟子, 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傑出思想家, 從鞏固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發展封建經濟, 開創繁榮、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的實際出發, 高標“仁政”、“民本”兩面旗幟, 在全面創立王道政治學說體系的同時, 提出了一系列的“貴民”、“愛民”、“惠民”、“富民”的經濟思想和主張。 一、制民恆產, 實現小康 孟子一向主張實行“王道”政治, 反對“霸道”橫行。孟子對“王道”和“霸道”作了如下界定:“以德行仁者王”, 即以德服人, 實行仁政就是王道;“以力假仁者霸”[1]52, 即假借仁義名義為號召, 憑藉武力征伐就是霸道。“制民恆產”, 這是孟子構想的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 也是孟子主張實行王道政治的重要施政綱領。 所謂“制民恆產”, 就是透過國家法令, 規定授予黎民百姓一定數量的產業。在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社會, 老百姓最重要的產業就是土地。孟子認為:“民事不可緩也”, 就是說老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問題拖不得, 必須當作政府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黎民百姓有一個基本情況:“有恆產者有恆心,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 放辟邪侈, 無不為已。”[1]82 這段話的大意是: 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黎民百姓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壞事都會幹得出來。非常難能可貴的是, 亞聖孟子在這裡用中國古代的樸素辨證思維講述了社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 怎樣“制民恆產”呢? 孟子首先提出“制民恆產”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故明君制民之產,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飽, 凶年免於死亡; 然後驅而之善, 故民之從之也輕。”[1]17 即賢明的君主規定百姓的產業, 一定要使他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 好年成, 豐衣足食; 壞年成, 也不至於餓死。然後再把他們引上善良的道路, 老百姓也就很容易聽從了。其次, 孟子提出實行“制民之產”的具體辦法: 每戶農民分得“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 分得“百畝之田, 勿奪其時”, 這樣“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1]17- 18 最後, 孟子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飢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1]18 即使整個社會的老年人都達到“衣帛食肉”的小康水平, 一般人都達到“不飢不寒”的溫飽水平, 這樣就實現了王道政治。 孟子還注意到在積極建設社會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其具體辦法是:“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1]5 即辦好各級學校, 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開導青少年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長上”[1]7。加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建設,提高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孟子反對農民貧困化, 他非常尖刻地指出:“今也制民之產,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苦, 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奚暇治禮義哉?”[1]17 這樣每個人為了拯救自己還怕來不及, 哪有閒工夫學習禮義呢? 二、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民本思想是孟子的王道仁政學說體系的核心內容。孟子認為, 諸侯有三樣寶貝:“土地、人民、政事。”[1]256要實現天下“定於一”[1]9, 即實現天下統一, 安定和諧,統治者必須實行“保民而王”[1]10 的基本國策。只有這樣, 才能得到黎民百姓的真心擁護,“民歸之, 由水之就下。”[1]9 保民的具體措施就是輕徭薄斂, 取民有制。 孟子主張, 統治者應該“膏澤下於民”[1]136, 即造福於全國黎民百姓, 把好政策落實到每個老百姓身上。“膏澤下於民” 的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易其田疇, 薄其稅斂, 民可使富也。”[1]234 就是說, 要調動農民種好地的積極性, 就必須實行惠農政策, 減輕農業方面的稅收, 使百姓真正富起來。孟子提出了幾種農業稅收政策, 提供給統治者施政參考。一是“耕者助而不稅”[1]55的農業稅收政策, 即八戶農民為一個基層單位, 共同種植一百畝公田, 全部上交公糧; 而私人的每戶“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就不再上稅了。二是“耕者九一”的農業賦稅政策, 即農業的稅率是九分抽一。三是“野九一而助, 國中什一使自賦。”[1]85 即郊野用九分抽一的“助法”, 城市用十分抽一的“貢法”。農業稅減少, 農民才能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農民, 其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深刻變化。農村出現“鄉田同井,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百姓親睦”[1]85 的新氣象。富裕的農村才會出現“文明的村社”。 孟子主張, 國家應該減輕人民的徭役負擔。各地政府徵調農民服徭役應當做到“不違農時”[1]5, 即不在春播、夏鋤、秋收的大忙時節徵調農民服徭役, 保證農民在農忙時節把主要精力用在農田上,“不失其時”,透過辛勤誠實的勞動, 用汗水換取了“谷不可勝食”( 糧食吃不完) 的勞動成果,“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 王道之始也。” 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了, 養家活口、婚喪嫁娶沒有什麼遺憾了, 這就是王道政治社會的開端。 孟子主張, 封建統治者應當“取於民有制”[1]82, 即政府的稅收一定要按照政策法令辦事, 不能亂攤派、亂收費。孟子尖銳指出, 許多諸侯國高稅收造成了黎民百姓家破人亡的嚴重惡果:“為民父母, 使民然, 將終歲勤動, 不得以養其父母, 又稱貸而益之, 使老稚轉乎溝壑,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1]83 即一國的國君號稱是百姓的父母, 卻讓百姓一年到頭辛辛苦苦, 而結果卻連他們的父母都養不活, 還不得不借高利貸來交足稅款, 終於一家老小拋屍露骨于山溝之中, 這算是哪門子“為民父母”呢? 真是揭露得淋漓盡致, 切中時弊。 孟子堅決反對社會嚴重兩極分化。孟子指出:“庖有肥肉, 廄有肥馬, 民有飢色, 野有餓莩, 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 且人惡之; 為民父母, 行政, 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 即富貴人家廚房裡有肥肥的肉, 馬欄裡有健壯的馬, 老百姓卻面色菜黃, 荒郊野外有餓死的屍體, 這等於居高位的統治者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自相殘殺, 人類且厭惡它們; 而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來主持政治, 還不免率領野獸來吃人, 這又怎麼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這些話把社會上的大小貪官汙吏罵得痛快淋漓, 切中要害。 三、鼓勵交換, 保護工商 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除了“制民恆產”、“輕徭薄斂”、“取民有制”等“惠民”思想主張,還有贊成社會合理分工、鼓勵產品公平交換, 大力保護和積極發展工商業等思想主張。 在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論壇上, 孟子在與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的辯論中, 明確提出社會分工理論。在孟子看來, 社會成員劃分為從事國家政事管理和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心者”與從事物質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生產的“勞力者” 。兩者之間相互聯絡, 相互依存。沒有勞心者, 就沒有人管理勞力者; 沒有勞力者, 就沒有人供養勞心者。孟子的社會分工理論, 主要是指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分工, 同時還包括兩者內部的分工。如勞心者內部, 有人分別管理治水、農事、教育、司法等; 勞力者內部, 有人分別從事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孟子認為, 社會分工是“天下之通義也。” 即通行天下的準則。如果不實行社會分工,每件東西都要自己製作而自己使用, 就會使天下的人都疲於奔命。這說明, 孟子的社會分工主張, 既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有利於民生的需要, 又是維持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需要。孟子的這一思想, 是前無古人的。 在社會分工的理論基礎上, 孟子又提出鼓勵“百工交易”[1]88 的主張。在孟子看來, 實行社會分工, 必然有相互之間的產品交換。譬如勞心者與勞力者之間,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心者”與木匠車伕等勞力者之間, 既具有不同的社會分工, 又具有一種產品交換關係。前者教習禮義可以滿足後者精神生活的需要,後者從事生產可以滿足前者物質生活的需要, 兩者之間體現了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交易關係。就勞力者內部的產品交換而言, 農夫“以慄易械器”,“陶冶亦以其械器易慄”[1]88,“以其所有易其所無”[1]74,“農有餘慄, 女有餘布”, 相互交換,“通功易事, 以羨補不足”,即將各行各業的產品互相流通, 用多餘的來彌補不足的, 透過不同行業的人們之間互相交換產品, 就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在中國思想史上, 孟子第一個從生產力發展與產品交換的層面上論證了社會分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這是孟子在這一領域中所作出的重要的理論貢獻。 孟子主張國家應該用減少稅收的辦法鼓勵工商業的發展。一是,“市, 廛而不徵, 法而不廛, 則天下之商皆悅, 而願藏於其市矣。”即在市場上, 劃出空地來儲藏貨物, 卻不徵收貨物稅; 如果滯銷, 依法徵購, 不讓它長久積壓, 那麼天下的商人都會高興, 願意把貨物存放在市場上。二是,“關, 譏而不徵, 則天下之旅皆悅, 而願出其路矣。”[1]55 即關卡上, 只稽查而不徵稅, 不亂設卡, 亂收費, 那麼天下的旅客都會高興, 願意從那裡的道路透過。三是, 對於城市的手工業者, 只抽什一稅, 即所謂“什一使自賦”。[1]85 孟子還主張:“有布縷之徵, 粟米之徵, 力役之徵。君子用其一, 緩其二。”孟子認為“用其二而民有殍, 用其三而父子離。”[1]256 即按政府法令要徵收布帛的賦稅, 徵收穀米的賦稅, 徵收人力的賦稅。但開明的當權者應該採取三種中的一種,那兩種應該暫時不用。如果同時用其中的兩種, 黎民百姓就會餓死; 如果同時徵用三種賦稅, 老百姓就會飢寒交迫、家破人亡、父子不相顧了。孟子的保護工商的主張, 對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實用價值。 四、提倡恭儉, 反對腐敗 孟子站在安邦治國平天下的歷史高度, 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當權者中大力提倡恭儉, 並且倡議各諸侯國君應該首先做到恭儉:“賢君必恭儉禮下。”[1]82“恭”,其原意一為恭敬; 二為敬業。此處是“敬業”之意, 亦即“勤政”。“儉”, 原意為“節儉”, 此處意為“廉政”。就是說, 賢明的君主一定要敬業、節儉, 勤政、廉政, 禮遇臣下。在敬業、勤政方面, 孟子主張君主要深入實際, 體察民情, 多為百姓辦好事, 辦實事; 把好事辦實, 把實事辦好。君主下去視察, 要問民疾苦。“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1]24 就是春天巡視耕種情況, 對貧窮農戶加以補助; 秋天考察收穫情況, 對缺糧農戶加以補助。在節儉、廉政方面, 孟子對當時各國流行的上級到下邊巡視, 吃拿卡要, 揮霍民脂民膏窮奢極欲表示深惡痛絕。孟子認為, 這種不顧人民死活的揮霍浪費,“飲食若流”, 揮霍老百姓血汗如流水, 只能造成“飢者弗食, 勞者弗息, 胥讒, 民乃作慝”[1]24 的嚴重社會後果。就是說, 由於政府的腐敗, 使黎民百姓飢者不得食, 勞者不得息, 常年累月在死亡的邊緣線上痛苦掙扎, 老百姓人人怨聲載道, 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 只能鋌而走險, 揭竿而起, 造統治者的反。 在孟子看來,“恭者不侮人, 儉者不奪人。侮奪人之君, 惟恐不順焉, 惡得為恭儉? 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1]128 就是說, 恭敬別人的人不會侮辱別人, 節儉的人不會掠奪別人。侮辱掠奪人的諸侯, 只怕別人不順從自己, 又如何能恭敬和節儉呢? 恭敬和節儉難道可以靠甜言蜜語和笑容可掬裝出來的嗎? 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奪其民時, 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 兄弟妻子離散。”“陷溺其民”[1]7 於水深火熱之中。對這類昏暴之君, 賢明的君主有權力和責任“誅其君,吊其民”,“救民於水火之中。”[1]105 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而勞民喪財。孟子指出: 統治者毀掉民宅, 挖掘人工湖供自己遊樂, 使“民無所安息”; 統治者毀壞良田營造園林,“使民不得衣食。”[1]109 淪為難民。孟子堅決反對統治者花天酒地,“流連荒亡”[1]24 的腐敗行為。所謂“流”, 就是統治者用公款去遊山玩水, 順流而下, 樂而忘返; 所謂“連”, 就是統治者溯流而上去旅遊娛樂, 樂不思還; 所謂“荒”, 就是統治者把打鳥獵獸當作專業行當而樂不知倦; 所謂“亡”, 就是統治者成天聚眾喝酒而毫無節制。如果一個國家, 用這樣一幫敗家子去久安又從何談起? 戰國時期, 已經出現了多起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和“華人”暴動, 孟子從實踐中清醒地認識到, 腐敗是造成社會動亂、政治危機的根源, 因此他大力提倡恭儉, 反對腐敗。 孟子的惠民富民經濟思想, 是他的王道仁政學說在經濟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孟子的經濟思想極其豐富, 涉及經濟活動中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 也涉及經濟活動中的政府政策和法令。孟子的經濟思想, 有理想主義的色彩, 其本質上也是為封建統治階級“王天下”, 即“中天下而立, 定四海之民”[1]232 服務的, 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孟子經濟思想的人民性和進步性。西漢以來的開明封建統治者, 都極其重視孟子的經濟思想, 他們以孟子為師, 以亡秦為鑑, 制定安國利民的經濟政策。西漢前期高、惠、文、景、武、昭、宣七位帝王, 接受秦施暴政二世而亡的教訓, 採取了“輕繇(徭) 薄賦, 與民休息”[2]57 的基本國策, 出現了“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以“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隋“煬帝恃其富饒, 侈心無厭, 卒亡天下”[3]513 為借鑑, 認為“賦重則民愁, 民愁則國危, 國危則君喪”, 採取了省徭薄賦, 使民衣食有餘的“安人治國”的政策, 出現了後世有口皆碑的“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大帝也採取了減輕徭役、寬租輕賦的措施, 營造了“康、乾盛世”。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後人認真總結的,從中汲取對我們今天的建設和發展有益的東西, 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楊逢彬.孟子[M].楊伯峻註譯.長沙: 嶽麓書社, 2000. [2]( 漢) 班固: 漢書[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 [3]( 宋) 司馬光: 資治通鑑:第三冊[M].長沙: 嶽麓書社, 2002. 13瀏覽1454 2017-12-16 孟子想和你談談作文800字 孟子想和你談談 當我走在這片廣袤而深厚的土地上時,耳邊總是縈繞著悠揚綿長的鐘聲,我知道這是你亙古的吟誦,千年之前的齊魯之聲。 孟子,我總在想,在你仰望千年前那片蒼藍色的天空時,看見巨大的飛鳥鳴叫著飛過聲音破碎而嘹亮,留下透明的痕跡,你是不是也會淚流滿面,想起飛鳥可以向著自己的夢想不顧一切地飛翔,而你卻站在風裡,找不到方向,這麼懦弱。 於是,孟子,你依然是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當作看到百姓在現實中掙扎時,你是那麼難過。於是,你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可是,哪一個君主會心甘情願地讓自己從天降落到最底層,看到那些愚蠢的王,我不知道你會怎麼想,我只是想知道,那些飛鳥的影子是不是又落進你清冷的眸子中,你的表情那麼哀傷,彷彿聽到鐘聲裡掩蓋的死亡。 可是,孟子,你依然是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當你發現你再也無法用你的雄辯去感化那些愚昧的王,你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於是,你悵然離開,如果不能感化他們,那也不能讓自己同流合汙,看到你離去的背影,我不知道你的眼裡是不是湧滿了淚水,我只是想知道,你的表情是不是同你的背影一樣,孤單而落寞。 1瀏覽64 2018-04-22 搜尋"在孟子的影響下"的相關作文 認識孟子是從認識孟子的文章開始的,當我第一次讀到那樣氣勢磅礴的文章時,心已被這位“亞聖”折服了。在那一句句連珠妙語中,我彷彿看到一位大家穿梭於各諸侯國間的身影。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寬廣胸襟註定了他要心憂天下,情繫百姓。孟子其實不是聖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學者,普通的孟子有著常人的喜怒哀樂,他哀民生疾苦,他樂國泰民安。 孟子是寂寞的。曲高和寡,孟子的寂寞在與他站得比別人高,看得比別人遠,憂得比別人多。於是孟子便站在高崗上獨自品味著孤獨的寂寞。 寂寞的孟子不甘於寂寞,他不斷的在各國遊說,他只是為了實現“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無飢色”的理想,然而在那個戰亂紛紛的時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樣遙不可及。他不斷地寄希望於各國君主,而那些醉心於戰爭的君主們卻一次次將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也許孟子在想:總有一天我會成功。那一刻,我突然佩服起他那堅定的信仰來了。人,是不可以沒有信仰的,沒有信仰便失去了生活的價值,孟子的信仰源於那顆博大的仁愛之心。 孟子終究沒有成功,他還是孤獨的站在高崗上,品味著的孤獨,堅持他的堅持,努力著他的努力。 這使我想起了莊子,那個消極避世,那個整天唸叨著“逍遙遊”“至人無己,聖人無名”的老莊,與其說他自在,不如說他自私。為了替自己的自私找一個心安理得的藉口。雖然他曾經努力過,但最後他選擇了放棄,他沒有孟子的韌性和堅強,於是他冷眼旁觀,觀世間種種荒唐與罪惡。無可否認,莊子在放縱,在自暴自棄。 莊子的文章極美,美得飄然,美得輕逸,我喜歡莊子猶如孟子,卻無法苟同莊子的人生觀。莊子追求自由事實上追求的是一種享受,在那樣烽火連天的時代,莊子卻享受著內心的悠閒自得,彷彿這個世界與他無關。他完全可以繼續努力,他也曾有過那樣的機會,但他怯於踏出看似渺茫的第一步,因此,我要說莊子是懦弱的! 莊子也是寂寞的,他的寂寞不是站在高崗上的寂寞,而是想要自由實則自由不了的寂寞,在那個大家都不自由的時代,莊子怎能獨自超然與物外呢?正因為莊子不是站在高崗上,所以他沒有孟子的視野開闊,所以他也寫不出如孟子般大氣磅礴的文章,他更說不出“生與憂患死於安樂”“德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樣嬸富哲理的至理名言。 孟子和莊子都沒有成功,然而卻各自賦予了失敗以新的意義,孟子是努力後的無怨無悔,莊子是放棄之後的一事無成。孟子,莊子,孰高孰低? 5瀏覽47 急求~孟子來到現代社會會怎樣評價現代社會,以《孟子新說》為題寫一篇三百字的作文 HOHO~~~~~~ 1瀏覽292 急求!!古代哲人對現代影響的作文 自 20 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利益,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深刻的危機和隱患: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追求在社會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則被忽視和淡漠。在中國,人文精神危機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弘揚人文精神,尋覓失落的精神家園已成為當代教育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課題。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其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應當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一的人才。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認為,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養只能算半個人,他反對“半個人的世界”,強調教育要“理工與人文結合”。中國優秀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融合統一的中華民族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是“究天人之際”的探索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經世濟民”的責任精神,“和而不同”的和合精神等等。這些精神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寶貴財富。[1]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為目標指向,培養大學生最終成為有獨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現代公民,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哲人一直在思索著三個問題:人與自然(包括神與宇宙)的關係、人與群體的關係、人與自身的關係,由此而闡發出如下的文化論述:   (一)天人合一   季羨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合一”“,人與大自然應‘合為貴’”。[2]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順利發展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概念,“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意義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律。第二層意義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人類道德規律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產生長遠而廣泛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一脈相承的整體思維模式。人們以“天道”為一超越時空的至健至剛的大秩序,人即遵循此秩序而行事,以“天道”“人道”為生動活潑、生生不停的恆久的生命歷程,人為天地立心,則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以參贊天地之化育。[4]實現天道、地道、人道的統一,可達致人類理想境界;實現天時、地利、人和,可保國富民強。“天人合一”所蘊含的尊崇自然之道,啟發人們順應自然和歷史發展規律,追求和諧一致的生存境界。特別是儒家所推崇的“誠明合能”的人生修養哲學,強調人性修養當與人我的和諧、天地的和諧融為一體,把品德、精神逐層提升至道德、天地之完美境界,對於我們完善自我人格和昇華人生價值,至今仍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二)中和中庸   中國古代哲人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理論。《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它表明儒家之和諧理論———生命的和諧,觀其永珍,天地各得其所,各有其位,自成和諧之系統;人各有位,方可加入天地的和諧中。若德行有失,偏離當居之位,便失去天地中的和諧。儒家強調的是,人需要在生命的體驗中,透過內在生命與外在世界的調適,使自己心靈復歸和諧。己性和,則能人性和,人性和,則能物性和,物性和,則能天地和,從而實現與天地人倫的和諧。   如何達致心靈的和諧呢?儒家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以中庸為手段,達到中和的目的。何為“中庸”,朱熹解釋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中庸”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現平衡狀態,但它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點。如秤錘依所秤之物的輕重而在秤桿上移動,找準平衡點,才能把秤桿擺平,把重量搞定。中庸之道並不是不講原則的折衷主義,是告訴我們去除偏激,追求恰當合理的處置。它體現的是端莊沉穩、守善持中的博大氣魄和寬廣胸襟,是對中庸之道“無過而無不及”恰到好處的把握。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標,它已經深深滲透到了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每一個元素和成分之中,成為構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會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三)仁禮道義   崇尚道德修養是古典聖賢做人的基本標準。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倫理思想,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五德之中“仁”居於首位。《禮記•中庸》中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豐富的道德內涵中,其核心是愛人。儒家思想中的“博愛之為仁”的道德主張,進一步把仁愛之心推廣到每一個人身上。孟子倡導的“仁政”思想當中“,親親”是一個重要的基石。“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由親人之愛推及對百姓之愛,由百姓之愛推及對萬物之愛,這是儒家對愛逐級昇華的典型步驟。“仁者愛人”的道德觀,使得中國成為禮儀之邦,也使中華民族成為有強烈道德意識的民族。   (四)修身養性   中華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修正身心。儒家經典“四書”中的《大學》一開篇就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弘揚靈明的德性,將個人之善澤及天下萬民,以至於進入“至善”的境界,這種“內聖外王”理想狀態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要實現這一理想境界,就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具體方法,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終目的,所以《大學》說:“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為做人之根基,孔子的名徒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孟子則宣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並主張士人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代先哲的這些“修身”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文明,諸如勤勉、仁愛、禮讓、自律、自省、自強、慎獨、溫良恭儉等等,已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二、傳統文化精神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養成   多年來,在西方文化、網路文化、休閒文化的衝擊下,傳統文化被淡化,人文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連同它的精萃,大學生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應試教育,使傳統文化在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腦海裡沒有紮根,什麼是民族精神、民族責任,什麼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麼是道德與智慧,什麼是立德、立身、立國之根基,很多大學生知之甚少,或鮮有思考。作為擔負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艱鉅歷史重任的當代大學生們,應當積極主動地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中汲取豐厚的精神滋養,並內化於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當中,使自己成為人格健全、靈魂高尚、意志堅定、具有強烈使命感和遠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今天的大學生,要傳承民族的精神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人文教養,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文化即人化”是長久不衰的一個文化命題。所謂“人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人成為人的動態過程。就是依“人”的價值,向“人”的理想美化、完善化的歷史過程。[5]人在不斷的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過程中,在創造豐富的文化成果的同時,又使人性得以高尚、完美和更為自由的全面發展。文化是塑造人性的力量。文化不僅滿足人的需要,而且還在創造、限制、改造甚至禁止人們的某種需要,以此來改造、限制、修飾和掩蓋人的動物性特徵和反社會傾向,使人“成為人”,具有“人模人樣”。[6]正是因為文化有如此改造人、塑造人的力量,當代大學生更因該從文化的滋養當中尋覓人生的智慧,提高人文素養。當今大學生有兩個重要的功課———“為學”與“為道”,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第四十八章)在“為學”與“為道”關係處理上,老子告訴我們,知識的積累用加法,每天學習,知識會不斷增多;而個人的私慾、武斷、偏執,要用減法步步否定,最後達到“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第四十八章),從而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人生境界。儒家學派在人文教養上有頗多教導,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的“仁愛”觀,從“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和”理論,乃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的人生態度,都可帶來人生的啟迪和精神的滋養,使人的思想境界更超越。   (二)培養審美心胸,追求詩意人生   德國著名哲人海德格爾提出,人類應該“詩意的棲居於這片大地”。所謂“詩意的棲居”就是“審美的生活”。當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身心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精神疾患成為難以控制的世紀病、時代病。大學生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乃至走上社會後要面臨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等等,是他們人生路上的每一個挑戰。如何在充滿壓力的世界當中“詩意的生活”,中國古代賢達人士的生活態度為大學生提供了典範。   孔子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孔子還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仁者要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一種悅樂。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尋得“閒情”,也就是孔子講的“一張一弛”。 所謂“閒”,就是從直接的實用功利活動中暫時擺脫出來,迴歸精神的家園中得到休憩與快樂。宋代大儒程顥有名的詩“: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的詩表達“閒”帶來的從容境界。有了“閒心”,人方可從天地萬物、風雲變幻中獲得一種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脫貧富貴賤等等實用功利的煩惱,心胸自然變得豁達。   大學生要擁有審美的人生,就要擁有審美的心胸和審美的眼光,這樣才會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發現美,世界的一切就會變得那麼有情味,有靈性,與你息息相通。清代大畫家鄭板橋會在“十笏茅齋,一方天井”的宅居中感受到“竹石之愛”,寫出傳世佳句“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閒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鄭板橋集•題畫》)乃是進入了審美的活動當中,用審美的眼光將竹子與人結為一體,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不可言說的詩意。   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要做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因為珍愛生命才會用發現的眼光、飽滿的熱情去體會生活中的各樣美———自然的生態美、節慶的風俗美、異彩紛呈的藝術美、充滿理性的科學美等等,才會從極度緊張而又極度單調、乏味的生活中解放出來,使自己保持一種豁達、和諧、愉悅的精神狀態。   (三)加強修身,提升人格   修身,即透過學習、培養和鍛鍊,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倫理學說當中,修身思想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修身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親睦族、安邦治國、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說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當代大學生要把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與個人奮鬥目示結合起來,要將個人聰明才智心甘情願地奉獻給國家,奉獻給社會,不做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之人,不做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人。惟其如此,大學生才會胸襟開放,蓬勃進取,在歷練中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獨自省。《禮記•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即使一人獨處時,也要謹慎檢點,小心翼翼地遵循道德規範,加強自我監督意識,自覺抵制一切不良行為的影響和形形色色的誘惑,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嚴謹自律,保持內心的純潔,逐步培養起良好的道德品質。魯迅先生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和更無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看來他深諳“慎獨”的重要。慎獨之心時刻提醒人們: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有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現代大學生則更應見賢思齊,力爭達到這種修身的境界。   

      孟子在哪些方面塑造了中華民族?

    因為士的地位很高,所以他們才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他們才自信、自大、自負,他們才敢以一個匹夫的身份議論天下。實際上孟子提倡人性善,是要解決一個特別重要的道德問題,那就是確立道德的基石。

    關鍵詞:孟子中華民族大丈夫成人讀書人齊宣王人性善美文隨筆民貴君輕

    “孟子時代”的兩副面孔

    我今天講一講孟子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塑造了我們這個民族。

    有一個思想家叫雅斯·貝爾斯,他把人類歷史上的某一個時期稱之為軸心時代,人類這個時期裡,從矇昧的狀態進入了現代。這個時代在西方就是古希臘時代,在中國就是春秋戰國時代。一講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就不得不向春秋和戰國投去特別尊崇的眼光。那是中國民族文化最富有創造性的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都是在這個時代建立起來的。

    這個時代有這樣的兩個基本特點,我把它稱之為“孟子時代”的兩副面孔。第一,這個時代是一個非常殘忍的時代,是一個血腥的時代,殺伐征戰,合縱連橫。《孟子·離婁章句上》對這個時代戰爭的描述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司馬遷《史記》上記載,戰國時期戰爭的規模,以及每次戰爭死亡的人數是觸目驚心的。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最後光殺死的俘虜就是40多萬人。

    在戰爭以外又怎麼樣呢?《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寫著:“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就是這些諸侯都集體犯了一個病,什麼病呢?嗜殺,殺人對他們來說不是軍事需要,不是政治需要,而是心理需要。

    如果我們說這個時代僅僅是這樣子,那怎麼能夠說這個時代是一個大時代呢?這個時代還有什麼魅力呢?為什麼這個時代還值得我們去尊敬呢?因為這個時代還有另外一副面孔,就是“處士橫議,眾說紛紜”。

    “處士”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官職的讀書人,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孟子就是士,莊子就是士,荀子、韓非子都是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裡說:“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什麼意思?賢明的君王沒有出現,諸侯亂來、無所顧忌,這些“士”在那個時代幹什麼?橫議,就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諸侯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讀書人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正因為士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所以才出現了百家爭鳴。所以這個時代才有自己的光榮,才不僅只有殘忍,還有人道;這個時代才不光有諸侯的刀鋒,還有這些處士們的筆鋒、詞鋒。

    所以,歷史已經走過那麼多的時代了,這些諸侯們曾經造成的血腥,已經遠去了,但是這個時代的處士們所創造的文化,還深深地植根在我們民族的血液裡面,這就是這個時代給我們留下的偉大的文化遺產。

    那個時代的讀書人為什麼如此傲慢?

    孟子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在中國後來漫長的時期裡,一個讀書人如果沒有考中科舉,沒有做官的資格,他在社會上一點都不受尊重,他受尊重是因為有權,或者說將來有可能掌權。但是,在孟子這個時代,這些讀書人正是因為沒有做官,才有特別的自由,才特別受人尊重。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舉兩個例子。有一個普通的讀書人,顏斶,有一天他自己來了情緒了,想去見齊宣王。兩個人講話聽不見,因為距離很遠。後來齊宣王就說,“斶,前!”意思是說,你走近一點。顏斶站在老遠的地方也說,“王,前”。齊宣王一聽,臉色就不好看了。齊宣王手下的人就看不慣了,說你這樣做可能不好,你看我們上面是國王,你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難道你認為一個讀書人比國君尊貴嗎?顏斶說,當然,一個讀書人尊貴,一個諸侯不尊貴。回答得非常的乾脆,一點猶豫都沒有。這個時候齊宣王就生氣了,說你講出根據來我就放過你。顏斶就說,以前秦王帶著大軍來討伐攻打齊國,給他的軍隊下令說,你們要是敢到柳下季這個人的墳墓五十步以內砍柴就殺無赦,柳下季是讀書人,而“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千鎰”,一個死去的讀書人的墳墓比活著的齊王的腦袋還尊貴。齊王覺得挺有道理,就要請他做老師,說這樣你的妻子、兒女都可以穿名牌服裝了。讀書人怎麼說的呢?他說我沒有興趣,我“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我還是要做我的鄉野之民,我不要車,我要吃飽了以後安閒地散步,我吃飯沒有肉不香怎麼辦呢?我餓的時候再吃就香了。

    那個時代的這些士為什麼如此傲慢?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骨氣?是因為他們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無產。沒有產業,所以沒有顧忌。第二,無國。讀書人朝秦暮楚,就是描述那個時代讀書人的生存狀態的。無國就表明他自由。說荀子是趙華人,莊子是宋華人,孟子是鄒華人,孔子是魯華人,我們只是說他出生在這個地方,沒有我們今天講的所謂祖國的意思。

    當然,光有這兩點還不行,普通的老百姓也無國、無產,為什麼國君不尊重他?因為還有一條:有用。有什麼用?他們是高階智囊。“有士自重”,誰有更多計程車,他的國家實力就更強,他在國內的政治鬥爭中就更佔優勢。所以,在那個時代有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家裡面養士。

    因為士的地位很高,所以他們才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他們才自信、自大、自負,他們才敢以一個匹夫的身份議論天下。

    孟子確立的中華人格:大丈夫

    我們今天的第二個話題就是中華人格:大丈夫。在先秦的時候,關於理想的人格有好幾個不同的觀點,孔子是試圖建立一種君子式的人格。莊子是隱士型的人格。荀子是小白領式的人格。孟子給我們樹立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格理想呢?就是大丈夫人格。

    孔子是一個脾氣特別好的人,見到誰都特別謙恭,孟子是一個脾氣特別壞的人,他看到誰都特別不順眼,為什麼?因為他被慣壞了。舉一個例子大家就知道。有一天早晨,孟子的心情比較好,就跟他的學生說,我今天準備上朝,上朝就是見見齊宣王。洗漱完畢,穿戴整齊,就要出門的時候,齊宣王派了兩個人來請孟子,怎麼說呢?說我們的國君昨天就想到你的住處來拜見你,但是很不巧,齊宣王昨天感冒了,現在國君特別想見你,不知道孟先生今天上不上朝。孟子準備是要去的,可是現在孟子怎麼說呢?說對不起,我也感冒了。後來孟子做了一個解釋,說我自己去表示是我自己的願望,你叫我去那等於是我要接受你的使喚,這是原則問題。今天使喚我去一下我去了,明天使喚我去了,使喚三次以後習慣了,那怎麼可以呢?

    在孟子看來,一個真正的大人,真正的人格,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人跟孟子講,公孫衍、張儀是大丈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發怒,天下就震動,可見這幾個人好厲害。孟子就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沒有文化,這種人就叫大丈夫了嗎?真正的大丈夫是什麼呢?“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廣居不是大房子,而是仁,正位不是領導地位的意思,而是“禮”,大道當然也不是大路,而是“義”。

    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叫做大丈夫。這是孟子給我們中華民族塑造的人格精神,這種人格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個性,民族的性格,民族的風度和氣質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孟子確立中華民族的道德基石

    孟子對中國傳統道德所作的貢獻,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人性善。程頤曰:“孟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對這個世界有大的功勞,就是因為他講性善。

    人性善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為什麼要確立人性善?孔子本人對人性問題是不說話的,因為他講不清。但是,到了孟子以後,他為了證明人性本善這句話花了很多的功夫。

    實際上孟子提倡人性善,是要解決一個特別重要的道德問題,那就是確立道德的基石。

    假如一個社會老是讓我們感覺到好人沒有好報,壞人活千年,這個社會的道德就很難保持。這個大難題怎麼解決的?

    西方用宗教的解決辦法。在西方,假如有人問為什麼做好人?因為做好人將來可以上天堂,可以跟上帝坐在一起吃蛋糕,做壞人要下地獄。

    中國沒有全民性的宗教信仰,沒有宗教為國家的道德體系提供保障。那麼,中國解決這個道德的難題,靠的是史官文化,史官文化就兩個字“不朽”。死了以後怎麼辦?精神可以不朽。不朽有三層:立德、立言、立功。看看立德是成聖,立言是成賢,成聖、成賢就是“成人”。“成人”就是人性中善的全面發展,到這裡我們就看到人性的重要性了。做好人是符合你的本性的,你只有做好人你才能夠完善自己,你才能完成自己。

    所以,孟子用這個辦法解決了道德非常深刻的問題,為我們這個沒有宗教的民族確立了我們自己的獨特的道德基石。從人性出發,我們照樣可以獲得崇高與尊嚴,一樣可以實現道德的自我完善。人性善可以使我們獲得對自我的肯定,對人類自身的信心,對人類在沒有上帝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過一種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的信心。

  • 6 # 亦有所思

    中華民族千古罪人!

    不但沒有貢獻,中華民族的多災多難最起碼有一半要追溯到他身上。

    如果說孔子是因為慈悲為懷而創立了儒學。

    那麼傳承到孟子完全就是因為天真而毀了儒學。

    歷史上的記載可以證明一切,一方面是張儀兩為秦相,縱橫天下,而當時的孟子呢,無非是從這一國跑到另一國,結果除了一點賢者的名聲什麼也沒有得到,不論哪個國家的君主對孟子都是以禮相待,也僅僅是以禮相待。

    孟子很虛偽,他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更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無能。

    那一篇《富貴不能淫》越讀越覺得是自我安慰,越讀越覺得虛偽。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有作為男子麼?他們一生氣,連諸侯都害怕。

    孟子卻搬出一大瓶破道理,裡面裝滿了什麼周禮,孝道,順從,道義,理想之類的毫無營養的蒸餾水。

    在國家危難或危機時刻,講道德?

    文人的虛偽、迂腐、清高、空泛、不務實事,不知輕重,在小可看來,都是源於孟子。

    在孟子眼裡,保護秦國安寧保護百姓不受六國侵害的張儀不是有作為的男子,而堅守道義的人才是大丈夫。

    孟子的眼裡明明沒有老百姓,偏偏叫囂著一讀必吐血的“民為貴,君為輕”這種連豬都不信的廣告語。

    從孟子之後,文人便變得越發討厭起來。為了操守和所謂的名聲,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他們說什麼“邦無道則隱”,努力為百姓做實事的馮道反不如除了道德一無是處的海瑞。

    受點委屈就辭職,就隱居,然後眼看著黎民百姓受苦,默默地對自己說一聲“窮則獨善其身”。為了道德他們可以獻身,為了百姓他們卻不管不顧。反清復明為什麼失敗?說穿還是百姓心裡有一杆稱!

    孟子的學說不能為國家增加糧食,不能為國庫增加銀子,不能為士兵增加勇氣,除了把道德抬到凡人看不見的高度以外,什麼實際用處都沒有!

    因為不守規矩你不能把我怎麼樣!結局的正義仍然是守規矩的人站著,然後不守規矩的人發了一篇致歉宣告。而且受到壓力的原因不是道德,也不是法律,竟然只是網路。

    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的案例時間應當不少於四千年吧?

    孟子解決不了,反而強化了這種行為。

    不守規矩你能把我怎麼樣?我不講道德你能把我怎麼樣?除了罵我一聲小人,又能怎麼樣?

    舒服坐著的是我,疲憊站著的是你!

    古代有許多聰明人,高尚的人,勇敢的人,正義的人,他們完全可以為中國民族做出更大的貢獻,可偏偏受了孟子的毒害,四處飄零,命運多舛,而究其原因,是不是因為他們太在意名聲,太在意德操了?

    德操很好,但兔子面對野狼也要講什麼德操麼?

    小可承認對孟子有巨大的偏見,因為如果沒有孟子,或許杜甫會成為愛民如子的好官,韓愈也會成為一代名相,蘇東坡更會將一個省的GDP創歷史新高,岳飛也會平定金國曆史上不會有什麼南宋。李鴻章也不會因為簽了幾個名字而飽受文人的謾罵。現在更不會有那麼多潛規則。

    正如小可之前在別處的回覆,若是儒學可行,中國不可能有二十四史!

    孟子,中華民族千古之罪人!

    至少,從某一方面說是這樣!

  • 7 # 使用者9610265037192

    孔孟之道的貢獻就是惡人用他,讓人們看清了他們猙獰的嘴臉,好人用他,讓人民看清了他們的無能!一個歷史的哈哈鏡而巳!

  • 8 # 鯊魚讀書

    孟子作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僅次於孔聖人,所以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無疑是一顆閃亮的明星,儒家思想在孟子這裡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延續,對後世影響深遠,貢獻巨大。下面筆者就和大家說說孟子對中華民族的具體貢獻。

    一是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建立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基礎:人性善。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這是一個古今中外至今還辯論不清的一個哲學問題。其實,人性是善還是惡,這不是一個事實問題,而是一個價值問題。不同的時期對善與惡都有不同的定義,所以很難給人性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人們如果相信人性本來是善的,對社會是有著巨大的正面作用的。非常難以想象,如果這個社會大家都相信人性是惡,那麼我們的國家現在會是個怎麼樣的一個陰暗恐怖社會。孟子透過各種方式讓人們相信人性是善的,並在此基礎上,對“大丈夫”、“義”進行了闡述,進一步發展了儒家學說。

    二是孟子提出了“以德行仁”的民本政治,這點類似於今天的“為人民服務”,可見其影響之大。

    孟子的仁政繼承於孔子,孔子對仁政立下了若干道德原則。孟子向統治者提出了民心的重要,也強調為政必須以民為本。在《孟子·離婁上》篇裡,孟子說道:“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之所慕;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意思是說只要統治者能掌握好民心所向,不違背賢明的卿大夫的意願而行事,就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孟子在《孟子·盡心上》篇則強調了善於教育人民的重要性:“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援,也是徒然。對於民生的重要,《孟子·公孫丑下》進一步闡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興盛除了倚靠天時、地理環境,最重要的還是“人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依靠施行“仁政”。孟子最引人矚目的民本思想,在於他曾在《孟子·盡心下》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首度將君的位置拉低,突出了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這點和如今的“政府是人民的公僕”類似。

    三是孟子還提出了財富均分的概念,我個人覺得這是最早的“社會主義雛形”。

    孟子的理論是避免貧富懸殊或國富民窮的糟糕局面出現,那麼民心自然就會依附於明君的統治之下。《孟子·梁惠王上》篇建議的劃分法為“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國君要達到“推己及人”,就必須以身作則,做到《孟子·梁惠王上》篇所提及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小恩惠從自身出發,然後擴展出去,很快就會惠及老百姓。在政治方面,孟子反傳統,打破階級的隔閡,強調人人平等的概念,這些概念和社會主義觀念大都不謀而合。

    總的來說,孟子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他抬高了人們心中仁義的價值,強調了以德行政的重要性,對世人良好價值觀形成作用非凡。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轉變在於將君權與德行緊密聯絡,不僅推翻了君主至上特性,也否定了舊傳統中有權力即有道德的合二而一論。自古以來,無論是階級觀念或尊卑秩序,都是“君尊民卑”。孟子擁護民本思想而提出“君輕民貴”,反映了歷史的鉅變,可以說是從觀念上打破了階級壁壘。因此,“亞聖”之稱當之無愧。

  • 9 # 幸福有你3833

    孟子的生平定位:為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那麼,孟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也是些學術上的獨特思想。我認為,他的思想雖出於孔子,但又勝於孔子,具有進步性。首先,他發展了孔子“仁”的觀點,提出了符合社會現實要求的“仁政”思想;其次,他主張“民貴君輕”說,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目的“驅而之善”,認定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他;第三,他反對武力兼併,認為不殺人者才能贏得民心而統一天下,應當“法先王”和“行仁政”;第四,極力改革並恢復井田制度,省刑薄賦,使“黎民不飢不寒”,以緩和階級矛盾;第五,他肯定人性生來都是善的,也注意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第六,他還揭露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的歷史事實。……孟子,著作有《孟子》,為儒家經典之一,對後世的儒者影響深遠。

  • 10 # 陪你狂浪

    提起孟子,大家都會感到熟悉,那麼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孟子吧。

    孟子,戰國時期人物,約公元前372年出生於今山東鄒城市北鳧村,姬姓,孟氏,名軻,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後人尊稱:亞聖,他的主要代表作是我們熟悉的《孟子》,他於公元前289年去世。

    孟子究竟對我們中華民族做出了什麼樣的傑出貢獻呢,或者說什麼影響呢?

    我個人認為主要有3個方面吧

    一、孟子母親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大家對孟母三遷的故事都很熟悉吧,它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在孟子之前沒有多少人談到母親對自己的教育,縱觀歷史,中國文化很多名人,大學者的成才都離不開母親的教育。而孟子就作為了一個典型,告訴世人因為母親,它才成為了偉人,母教傳統在孟子之後越來越明顯,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特點,更是中華文化的特點。

    二、孟子對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

    1、自強、自尊、反省:孟子所講求的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體現的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樣一種正直剛大的氣象,而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透過自我反省,自我修養慢慢養成的。同時孟子強調自己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刻一高於一般人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對後世人的有著很大的幫助。

    2、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善良的,並用了很多方法去證明。這個觀點對後人影響也是很大的。

    3、知人論世,以意逆志:孟子說的“知人”主要是從讀書角度談的,並提出了“知人論世”說。這是中國最早具體談到讀書的方法,對後世的學術傳統有著重要的意義。

    4、好辯:孟子論辯中有氣勢,有修辭,能夠隨機應變,語言也很豐富,它代表了語言說服的一種典範,對中國後來特別是寫文章與演講的人影響很大。

    5、孝道:孟子提出孝不是照顧好父母就行,父母有錯,我們要勸誡,這也是孟子開啟的,它對孝道的鞏固對後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孟子對中國政治的影響

    1、法制:孟子提出了人治與法制的相結合。

    2、治國思想:孟子所表達的民貴君輕、民本思想、仁愛仁政等等思想,都一直對中國歷史政治產生著深深的影響。

    所以孟子的思想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國家都時時刻刻被影響著,這不就是孟子對整個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嗎?

  • 11 # 好風讀書

    孟子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我覺得這個問題寫一篇論文也未必論述得清,我就試著簡單說一下吧。

    首先,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儒家學說,提出的“四端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所擁有的,這四種善端是後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所以被稱作“四端說”。

    “四端說”成為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漢代以後對整個民族的心理構建都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孟子試圖建立起來的秩序感,也影響中華民族的等級、親子等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我個人認為這是在孔子提出的“禮”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中國現在家庭很少有子女喊父母名字的,還有官本位思想等都是受孟子思想的影響。

    最後,說一說孟子的其它思想。

    如“民貴君輕”在那個時代是有突出意義的,後世的很多明君也立志踐行這種思想。

    如“興庠序之教”,孟子很早就認識到教育的意義,並不斷推廣,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如“數罟不入洿池”,細密的網不要撒到魚塘裡,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於我們民族的處事方式也有影響。

    以上只是自己的淺見,疏漏之處,望指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再塗層有什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