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路上有鵝娘
-
2 # 漫漫育兒路
孩子和父母都需要教育,只是我覺得父母最需要教育,並且應該在生孩子前就開始。
在做父母之前,多多學習,明確育兒理念,學習正確的育兒方法,在孩子出生後不會手足無措,也不會從小因方法不當,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孩子出生後,父母要繼續學習,瞭解孩子成長各階段身心發育的情況,適時的引導,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做什麼事,家長不大包大攬。讓孩子在成長各階段得到正確的指導,給孩子創造輕鬆愉快的生長環境,順其自然地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習慣,更是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養成的。父母必須身體力行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好的榜樣,正確的教育方法,持之以恆,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家長最需要受教育。
-
3 # 青黛琉璃之時光隨記
我覺得最需要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每每去廣場玩兒,女兒最是喜歡盪鞦韆。小區有一個差不多五六歲的小女孩每次都是跟媽媽安靜的坐在長廊下排隊等著,不急不鬧!如果是我們這種一兩歲的小寶寶在蕩,她就安靜的等,如果是跟她差不多同齡的寶寶,等一段時間她會自己去問:“我可不可蕩一會兒鞦韆?”而幾乎每次都能如願以償!
我仔細觀察過她們母女,媽媽話不多,鮮少與人閒聊,只是微笑致意!總是安靜的陪在孩子身邊,從沒見她玩兒過手機。也未見過她大聲說話,更別說訓斥孩子。小女孩特別乖巧懂事,從不哭鬧!有一次女兒蕩了許久無論我怎麼商量就是不肯下來,我很無奈又抱歉的對她笑笑,她沒有說什麼,只是低頭輕聲問女兒:“要不我們先去玩兒滑梯?”小女孩就安安靜靜的跟她走了。說實話,我真是好生羨慕,羨慕她的好脾氣,羨慕她乖巧的女兒!雖然我女兒也乖,但很調皮很淘氣,也有一些任性!很多時候我覺得真是跟自己的日常的表現大有關係。我的脾氣有些急躁,一個人帶孩子,一日三餐,,洗洗涮涮,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有時候忙碌到火氣騰騰,對孩子的態度就難免疾言厲色!
我發現同樣一件事,只要我輕聲細語的跟孩子說話,她多半都能接受也會去做,而如果我說話的分貝猛然提高,嚴肅的命令或是指責她,她多半是短路的狀態,只會呆呆的看著我,手足無措!後來就反省自己,對孩子再耐心一點兒,儘量好好的平心靜氣的說話。其實孩子也是需要一個思考的過程,所以反應才會慢一些,並不是她不聽話!我現在每次跟孩子說完話都是耐心的多等一分鐘,結果往往是皆大歡喜!
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修行!父母強大了,孩子才優秀!向這位優秀的媽媽學習!
-
4 # 大董老師slmg
當然是學生!
古語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一語道出了教師這一職業的真諦。傳道,也就是教孩子們為人處世的道理;而解惑呢,即是回答孩子們的疑惑,而孩子們的疑惑,不僅有學習上的,他們問的更多的是他們對人生的困惑!
而所謂的家長接受教育只是老師透過家校互動溝通的方式提升家長的教育方式,怎樣來讓學生的學業有所進步!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孩子!
-
5 # 知識花園
當下要受教育的是父母。
其實教育總體來說,要分三塊:家庭、學校與社會。缺一不可,單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孩子的學齡前時期大多與父母一起度過,如果此時缺少父母的陪伴或是父母的教育不注意方式方法,這樣的小幼苗的幼年教育就有點營養不良了;
其次,學校的教育需要父母的配合,體系化的教育才能達到優異的效果,學校教育跟上,而忽視家庭的作用,只會是一頭熱一頭涼,形不成合力,自然效果不彰了;
再次社會教育,這個是一個大環境,有正面有負面,家長不能做好引導與教育,孩子的三觀也會出現比較不合理的情況;
由此看來,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貫穿始終,有主導,也有配合,密不可分。因此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主導者當然是最需要教育的物件。
-
6 # 假假個大正經
父母,是父母自己打破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的平衡。父母不是教育孩子,是盲目攀比,是在實現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主體是孩子,教育也應當是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進行的。但現在的大多數父母又有多少理會過孩子的訴求?大多都是憑自己想當然的認為怎麼怎麼樣!給孩子報培訓班的理由:
要麼是聽培訓機構銷售“老師”說的那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課程可以提高智力”之類的話。
要麼就是看著“隔壁家”的孩子在學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的盲目攀比。
那些課程有用嗎?除孩子自身有訴求外,那些按父母要求所報的班絕大多數個人認為都是沒有用的。在最該進行素質教育的年齡段,卻讓孩子過早的揹負了“能力”的負擔,不僅“能力”沒學到,素質教育落下不說,連孩子本該有的快樂都失去了!
曾經朋友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問過朋友,孩子在幼兒園之前有沒有上過什麼幼教?“沒有,孩子嘛,開心就好!”
本末倒置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大家都知道: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後複習,查缺補漏。
何為預習?預習可謂四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因為它培養的是孩子主動學習並發現問題的能力,預習是一個自主的過程!
可現在有多少父母真正理解過預習的意義?問答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暑假要不要報班預習下學期的內容?”那叫預習嗎?那叫提前學習!不僅培養不了孩子相應的能力,憑空增添孩子學習的負擔,還讓孩子在學校裡的時間變的沒有意義!
學校的課程,和教育方法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學習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在該過程中孩子容易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但培訓機構不一樣,培訓機構目的性,功利性都比較強,他們只關心每節課要教內容,至於孩子懂沒懂,懂多少的問題他們多半是忽視的。而孩子對於懂了的知識點幾乎是不會在聽第二遍的。
補習班的正確使用方法應該是學校的補充,是孩子查缺補漏的途徑。但現在許多父母把這個過程反過來了,“補習班學習,學校查缺補漏?”
-
7 # 我看鑑
如題,孩子接受教育,提升素質,成為更有用的人。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問題來了,家長要受教育嗎?當爸爸媽媽似乎成了最容易的事。
君不見,在廣泛的動物界,爸爸媽媽們為了確保幼崽健康成長,自發本能地做出令人敬畏的舉動。雄帝企鵝用嘴將蛋撥到足背上,放低腹部,把蛋蓋住。彎著脖子,低著頭,不吃不喝站立6天多,承擔起孵蛋的重任,只能靠消耗自己身體的脂肪維持體能。
怎樣愛孩子,不用學,是本能。
然而,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要當好家長,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會。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這是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方面,現實生活所提出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
對孩子的教育取決於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孩子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社會環境。
我教學的班級裡,作業長期不能按時完成的孩子有3--5個。
用盡各種辦法,不能改變。如放學留下補做,電話請家長配合。家長說,孩子不按時吃午飯會餓壞身體,能不能帶回家,晚上再補做。晚上讓把作業拍下,上傳圖片給老師檢查。家長說,我在外面,很遲迴家,老師,我能不能明天再發給你。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孩子欠下無數作業沒有完成。在班級平均分達到85分以上時,這個孩子的期末考試成績是39分。
因此,學校教育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地反映出來,而學校的複雜的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學校開辦了“家長學校”。家長們在自己的孩子入學的兩年以前就報名參加家長學校,在那裡聽課。直到他們的孩子從中學畢業為止。
做到讓每一位父親,每一位母親把在家長學校裡學到的理論知識,能夠跟自己孩子的實際聯絡起來。
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從以下幾點思考:1.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楷模。
2.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3.培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4.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
5.培養孩子的自主獨立能力。
現在資訊發達,獲取資訊的途徑,變得異常容易。想要學習的家長不一定待到家長學校其實可以自主學習。
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給我們啟發。愛孩子,要為之計深遠。做父母,雖然可以不需要考試,直接上崗。但是還是應該多學習如何做好父母。
-
8 # MHlove1982
活到老,學到老。所以說,都該學習。而不是教育。成年後的人是自律性學。在學校學是父母掙錢給孩子安心學基礎知識。
回覆列表
孩子和父母都需要成長。
教育孩子是大事,小樹苗的長大需要Sunny雨露的呵護,更需要正確的修剪和扶持。除了精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培養各種好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孩子全方面發展,做一個正直的有用的人。
李嘉誠說,任何事業的成功 ,都彌補不了教育上的失敗。孩子的教育是有時效性的,錯過了就來不及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你是否取得上崗證,你都要硬著頭皮往上衝,而且還要努力做好榜樣。言傳身教,你就是孩子的榜樣,不學習能行嗎?
所以孩子和父母都需要被教育,一起學習,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