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圖片是啟功先生臨摹《玄秘塔》。
9
回覆列表
  • 1 # 李行子

    臨帖、讀帖、描帖的過程,是一個尋書法法的過程。這個法是一個不變的,永恆的法則,這個法則的原理和規律,適應各種書寫體的,不變的是書法的法,變的是書法的形態。切記,一定要讀懂、學懂、臨懂、用懂書法的法度,運用的越話多變越好。否則就不是書法家,頂多是個書匠!匠心就是匠!法意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書法大家。

  • 2 # 子衿書法

    學習書法,分為三個步驟。由生及熟,由熟及巧,由巧及生。

    開始時是生疏。臨帖時盡全力,也不能得其要領。這是眼生和手生。眼生,看不到字中的法度。手生,達不到運筆的規矩。

    中期是熟練。經過了初期階段的模仿臨帖,已經逐漸掌握了用筆、結體的規則,運用已日趨熟練。已經能夠準確的進行臨帖。眼界也上升到了能夠看到字帖中的精微細緻的高度,而手的揮運也能隨其心意使轉。

    高階階段是生新意。熟能生巧,巧能出新。這是任何事物的必然發展。

    啟功所說的臨帖不像就好了。指的是你已經生新意了。已經達到了最高的一個學習階段了。(這只是學習的階段,不是學習的終點)如果把啟功的話理解成“臨帖就是要不像才好”,那麼你就不用臨帖了 。不臨誰也不像,豈不是最好?他說這話,是有前提的。作為一個從事書法教育的教育家,他這麼說,針對的是高層學習者。是具有相當基礎的人而言。

    初學者也把啟功的話當作學習臨帖的指導方針,臨帖還有什麼意義?出新意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由極像到不像。概念不清,就會走向歧途。所以,不要把別人說的話簡單的適用於所有的人當中。他說的沒問題。是聽的人誤解了這話。他不是說給初學的人聽的。

  • 3 # 書法俱樂部

    啟功先生說臨摹得不像就對了,對其理解如下:

    一是此話啟功先生確實說過。大家知道,啟功堪稱書法大家、詩人、國學大師。其一生追求藝術,謙虛做人,值得我們後背學習。啟功先生一生研習碑帖,可以說是筆不離手,創作出來自己的獨到的字型,我們都說啟功體。既然說臨摹不像就對了,自然有啟老的道理。

    二是對這句話的理解。書法,如何寫?重點是如何寫字,這是書法的關鍵。人無完人,人和人即使臨摹古人的字,也是很難一樣的,畢竟用筆、用力、對字的悟解、時代的紙張、對寫字的技巧、性格、藝術的品味等等,這些原因都影響我們無法把字寫成完全一樣。但是,對於我們學書法臨碑帖的人來說,臨摹,就是考慮如何把字臨摹一樣,從中悟其字如何去寫?探尋寫出其字的技巧?無論在筆法、用力、結字和章法方面,從臨摹中來悟、來分析、來吸收。轉化成自己的吸收進自己的大腦。

    臨摹字追求“像”這是基礎,脫骨於其字,創新自己的藝術形式方是至高追求。

  • 4 # 師範小王子

    謝邀。嚴格的說臨與摹是兩種學習方法。臨帖有三種方法:對臨,背臨和意臨。對臨是在認真讀帖的基礎上,看著字帖一筆一畫的寫。“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對臨是要求臨象的。在熟練的掌握筆法和字法的基礎上就可以背臨了。剛開始背臨,也可以看一眼就把這個字寫下來,然後達到透過回憶過去寫過的字帖上的字就能很象得默寫下來。這是成功的前奏。意臨也叫神臨。重在得其神韻,而不追求形體的逼真。這種方法往往被一些書法家所採用,有采花釀蜜的功效。啟功先生大概就是說的這種方法。簡單提一下摹。方法是用透明紙蒙在帖上,將字的輪廓描下來,然後填充墨跡。或者將透明紙蒙在帖上直接描畫字型。這種方法易得點畫位置。適宜蒙童練習。大人在個別字百練不象的情況下也不妨試試。

  • 5 # 中州耕牛堂主

    我認為,啟功先生說得對!因為臨帖“七分像”理論就是啟功先生提出來的。

    但是,既然是臨帖,就要向帖上的字靠攏。向帖上的字靠攏之目的,就是要學會古人的筆法和結字處理規律。近年來,有不少學習書法之人,臨帖時浮漂,不深入,說他臨得不像時,他還說自己是在“意臨”。這也是不可取的啊!起碼是臨帖的態度不端正。這是違背臨帖規律的。

    啟功先生說的臨摹得不太像就對了這句話,主要意思是說臨帖達到七分像就可以了,不必刻意去追求形似和神韻的全像。殊不知,要想把帖上的字臨到七分像,至少須五到八年的功夫,何況根本就沒有人能把帖臨得百分之百像的。

    臨帖,主要是學習、研究古人的筆意和結字規律,並不是讓古人的碑帖再現。啟功先生說的“臨得不像就對了”的說法,就是告訴學書之人不要照搬古人的東西,而是在古人碑帖七分像的基礎上加上自己三分個性,就成為自己的真實面目了。

    學習書法,必須臨帖!

    啟功先生說的這句話,大家一定不要把它誤解了。啟功先生的這句話,是針對有一定臨帖功力之人說的,並不是說給臨帖五六分像的人的。

    最後說明一點,關於“臨摹得不太像就對了”這句話,在我的記憶中,好像不是啟功先生說的,而且啟功先生也不會說這樣說話。但是,關於“臨帖七分像”理論,的確是啟功先生提出的。

    在本問答末了,送給各位看官板橋的詩一首:

    四十年來畫竹枝,

    白天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

    畫到生時是熟時。

  • 6 # 書法講堂

    每個人氣質不同,藝術修養不同,對帖的理解不同,自然臨帖的面目不同。

    如果相同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水平太高,對作者的氣質和人文修養理解太到位,刻意寫成一樣的面目,實為遊戲之作,並不因此而感到卓有成績。

    第二,水平不高,但有工匠精神,能寫的像,形似,僅此而已,刻意追求形似,實為捨本逐末,沒多大意思。

    臨帖,要深入理解作者的風格,修養,出彩的地方,自己欣賞的地方再結合自己的理解,即為臨帖的要領。師古那不要迷信古人。

  • 7 # 千年蘭亭

    關於臨帖,啟功先生認為其目的是學習古人寫字的方法,並運用到我們要寫的內容中去。

    他認為,臨帖不是要當影印機,複製古人的原帖。所以,在臨帖時要有想法,也即意臨。

    當然,我理解,啟功先生的這種觀點,是對具有一定書法功底的書法家而言的,對初學書法者而言,還是要儘可能像原帖的,這樣才可以學到筆法和結構。

  • 8 # 老路書法

    啟功老先生說過這樣的話嗎?

    還是有人故意歪曲。

    臨帖必須像,最好是跟影印機影印出來的一樣,但是難度太大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康有為,康聖人曾經說過,學書必須摹仿,不得古人之形質,何以得其性情也?

  • 9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我認為啟功先生說的還是很中肯的,我們必須承認,臨摹的人不管寫的怎麼樣,他都不會臨摹到和原作一模一樣、臨摹到如假包換的地步。不管他對這個字帖有多麼熟悉,但是臨摹書法的人又一定會臨摹的非常像,絕對不會不像,那種一點都不像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這樣看似非常矛盾的立場和觀點應該作何解釋呢?我認為我們其實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不像?

    只要是臨摹作品。就一定是不像的,為什麼呢?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從書法的本質談起。書法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而存在這是無需質疑的。

    而作為藝術作品他們是以表現人的情感、心理訴求為主的。比如顏真卿的《祭侄稿》就是以表達顏真卿對於他侄子的思念、悲痛的情感而寫下來的書法作品。

    對於一件藝術品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認為是情。就像湯顯祖筆下那個因欲生情、為情而死、又為情生的杜麗娘一樣,情感因素在任何藝術中都必須是主要因素。一切藝術的形式和藝術技巧都必須為表現的藝術中心——情——而服務。如果表達的情感變化了,這個時候藝術的形式和技巧就也得必須相應的發生改變,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比如畢加索為表現二戰時期法西斯暴行的藝術畫作《格爾尼卡》,畢加索大膽的運用了抽象寫實的手法,從一種近乎荒誕的視角表現這一不應該發生的罪惡發生的荒誕性、殘酷性和不可理解性。這些真實而又抽象的概念很難透過傳統繪畫的手法加以表現,因此畢加索拋開傳統藝術的桎梏,以新的手法表現之,但是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是不變的。

    這些情感因素是藝術真正的核心,他們決定藝術的表現和形式。因此在書法上也是如此。書法也是一門主情的藝術。

    瞭解了這些其實我麼就可以看到書法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情感額變化,而書法作品的書寫者和書法作品的臨摹者所持有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不管臨摹者怎麼臨摹,都不會相似。

    這和人的書法水平高低沒關係。比如即便是讓趙孟頫去臨摹王羲之的書法也一樣會不同,不可能100%相似。就算最後我們讓王羲之自己去臨摹自己的書法,也是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相似。

    二、像好還是不像好?

    但是啟功先生說這句話顯然寓意更加深遠一些。我們所說的臨摹臨不像的問題,是對於一個初學書法的人而言的,是相對於一個臨摹書法基礎一般的人而言的,是對初學書法的初級階段的判斷。

    啟功先生認為的“不像”不是我說的那個“不像”,而是要提醒學習書法的人,不可以總是侷限於自己臨摹的書法作品這一狹小的、侷促的內容中,而是在臨摹過程中學習那些應該掌握的技巧和形式之外,有自己的創新和想法。

    其實每一個我們臨摹的書法作品都是一口井,我們就是那個整天坐在井裡的青蛙。青蛙不坐在井裡不行。但是總是坐在井裡待著不動也不行,坐井觀天終究不是一個好辦法。啟功先生所擔心的正是這些“坐井觀天”式的幻想:幻想自己可以臨摹的完全相似,進而不似進取,因循守舊,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所以啟功先生在強調書法臨摹的同時,也告訴我們書法也應該注意創新,不要讓臨摹的字帖限制你的思維和創新。

  • 10 # 翰墨今香

    啟功先生的這句話是非常有深意的,包涵了幾層含義,不能片面的去理解。把這句話理解透了對學書者可以說是受益無窮,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理解:

    啟功先生早期學習書法的經歷

    啟功先生早期的書法師承是從學《多寶塔》和唐人寫經小楷入手的,後來又學習的趙孟頫和董其昌。在這個早期階段,啟功先生的臨摹還是以實臨為主,就是要臨摹的像為目的。這一點從下面這個手稿中可以看出端倪,這個手稿是啟功先生二十多歲時的手稿,很有晉唐楷書的法度和韻味。

    由此可見即使是啟功先生說過“臨摹得不像就對了”這句話,但對於書法初學者而言,實臨階段,追求臨摹的“像”是必需的。

    透過刀鋒看筆鋒

    我見過一些人,臨摹的時候為了追求極端的相似,很多碑刻中的壞筆都臨摹了。初學書法我們大多數臨摹的都是唐碑,但是唐碑畢竟是碑刻,他是書寫之後的二次加工。甚至有些碑帖不是二次加工了,古人得到原版的拓本之後,為了長久保留,有的還會再找人刻一塊石頭,這就是三次加工了,甚至還有四次、五次加工的這種。

    例如我們學習的《九成宮》碑,我們現在看到的最好的就是北宋拓本,其它還有南宋的,元代的,明代的等等。因為我們現在條件好,有很好的影印技術所以能得到北宋拓本的印刷品,可是在以前,哪有這樣的條件啊。

    臨摹碑刻書法的時候,啟功先生提出過一個建議:“透過刀鋒看筆鋒”,在後期的臨摹過程中要透過刀刻的效果,不要完全被碑刻點畫形態所囿,而去琢磨古人的那種自然書寫的狀態。

    不做碑帖的影印件

    啟功先生的這句話還有一層含義是說,很多人臨摹完一個法帖後再去臨摹別的法帖,這個時候你就不可避免的會把上次臨摹的法帖學到的東西,帶入到這次臨摹當中,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但是你說你要臨摹的完全一樣,那就要放棄原來的東西,放空之後再學這家的法帖,才能完全一樣。那你上次不是就白學了嗎?我們學習書法不可能只臨摹一家,往往會多學習幾家,你不能學了這家忘了上家啊。書法學習是疊加的,不是更替。

    啟功先生的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理解透了,受益一生。

  • 11 # 狂喜淡墨a

    啟功先生說臨摹的不像就對了?如何理解這句話?

    臨摹與一定要像,因為臨摹就是仿照原來的樣子及章法佈局而效仿而來,只有臨帖之際,才是真正的學習技巧,因為臨帖是初學的一種基礎性的層面,還沒有臨摹的能力。

    一般都是臨字不一定全然照搬,可以有追求十分有其模樣,但事實上沒有十分像,僅僅有七分足矣,就有了不起,

    啟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理解成,學古人不可全盤照抄照搬,期內有自己的幾分筆墨象,也是一種非常客觀的定義。

    由此凡事學書計較古人筆意,往往會有丟掉自己的意性筆墨的智慧表現,同時很難出帖。i

    客觀的講增加自己的書寫筆意,可以有利於自己創作的想象力。一如寫文章,凡借用他人句讀,有一種依賴性強,很難有自己的見解發揮,都有一個度,過之就會極端化。以自己的情趣,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句,不亦步亦趨的書寫,

    可以說書法的臨摹,是在一定書墨的砥礪基礎上,達到自己的書墨造詣。臨摹過程及結果,達到極致,已經有了一定的書法藝術的臻善。

  • 12 # 翰墨書道

    這是高屋建瓴或高瞻遠矚的說法。

    比如陸柬之的《文賦》,書法水平高不高,確實厲害,但問題就在於幾乎是集字創作一樣的背臨書寫,對於書法創作或書法史的意義除此一人以外的就不大。

    所以,要使得自己的書法有藝術和創新,最終要寫出一個自我的,現影印機那樣的做法,畢竟對書法的發展是不利的,就會失去創作創造的生命力。學習書法這是我們要注意的事,特別是有影響力的書法家。書法的發展或書法的歷史就有可能會進入一個死衚衕。

    啟功先生說的就是不能臨摹得太死板僵化,筆墨要活泛一些,而不能臨摹過程中走向館閣體一類的書法。再說,成熟的書法家的臨摹,都是有目的有方向有選擇的臨摹,就像現在一些書法家要參加國家級的大展之前的熱身學習一樣,主要是取其長補其短而已。這樣的好處還有一個就是使得自己的書法元素更豐富。學習書法始終有一個專精與博取的過程。如盧中南的楷書,雖然說取法歐陽詢,實際上仍然是兼融並蓄的,包括劉小晴的書法,他們都寫出了自己的且符合時代審美特色的一流楷書書法。。

  • 13 # 嘟嘟啊1234

    我認為是對的,練習書法和唱歌一樣,同一首歌曲,不同的人唱出來效果不一樣,雖然曲調都一樣。鄧麗君的一唱就能聽出來是她唱的,李谷一一唱就能分辨出是李谷一唱的,你要非讓李谷一唱的和鄧麗君完全一樣,從聲音上分不出來是辦不到的。有的說某某某模仿鄧麗君演唱太像了,那這只是主觀感受,公安系統早有結論,每個人的聲紋都是不一樣的。寫字也是一樣,啟先生的意思是不要追求字帖的死樣子,而是學習他的結構和用筆。

  • 14 # 無心齋侃畫

    啟功先生說:臨摹的不像就對了!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他一定有前因後果,不能斷章取義。就像吳冠中先生曾經說過得一句話:筆墨等於零。如果不把這樣的話還原到當時的場景中,而是孤立的拿出來理解,那肯定是不正確的,甚至會誤入歧途!

    書畫臨摹學習中也有幾個階段,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水平也有多種方法。

    對於初學者來說。臨摹就是接近傳統、學習傳統。是一個走進古人的階段,所以臨摹得越像越好,越逼真越好,如果能惟妙惟肖,以假亂真就最好。

    經歷過第一階段的刻苦訓練,具有了紮實的基本功了。就要逐漸理解傳統、消化傳統,臨摹的時候就是按需臨摹,而不再是全方位的亦步亦趨的學習。這是鞏固提升階段。

    最後才是得意忘形的學習,臨摹不是為了像古人,而是學習古人的精神氣韻,去表現作品的內涵,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在臨摹學習過程中不是追求形似,而是神似。這也是打破傳統、打破自己已有習慣重新構建的過程。也是一個極其艱難痛苦的過程。很多人一輩子也走不到這裡。藝術的悲哀和偉大就在這裡,藝術攝人心魂的魅力也就在這裡。這個時候就是啟功老先生所說的,臨摹的不像就對了。也就是在繼承、消化傳統的之後,進行新的探索和創新。這也適合高水平的有比較紮實的基本功的人學習。也叫意臨。

    與大家一起交流!

  • 15 # 瀟湘彩虹

    其實書法大家臨帖都是這樣的,何紹基臨《張遷碑》不下五六百遍,臨得都不很象!何也?

    因為好多的大家基本功都很紮實,臨其它的碑帖是儘量做到為我所用,何紹基被譽為“清代第一書法家”。他臨了幾百遍《張遷碑》而不盡其形,一般人可能以為他智商堪憂,也不要以為他眼拙,人家只取其神,在漢碑中尋覓大氣神韻的筆法,再加上對顏體的修煉,形成了獨具特點的書法藝術風格。其實他對顏體也是重神不重形的。

    當代人醉心於描摹雕鏤,機械複製,因為沒有原創者的學書經歷和文化底蘊,單憑機械模仿,喪失了原創作品的靈魂,即使拿著皮尺或鐳射儀描得不差分毫,但書寫的字卻變得呆板、僵化甚至呆頭呆腦。這種風尚給初學者的審美導向插了一塊斷頭路標,等若干年懂書法後悔之晚也!

    肆虐明請時代的館閣體也是描字的結果,一大批書法家只好把目光投向北碑,在恣肆汪洋的北碑研習中才踩出一條路子,主要書家有趙之謙、何紹基、康有為以及後來的於佑任等大家,是他們花費了大量心血才把館閣體的萎靡之氣扭轉為鮮活朗逸的氣象!

    因此,個人認為,書法要突圍,臨碑帖是繞不開的途徑,如果象當今的x楷一樣描摹,學書者就基本進了死衚衕。所以,有很多大家只臨其神而輕其形是非常正確的,給當今學書者指明瞭一條光明之路,都該靜下心來仔細琢磨琢磨,試想當初何紹基象拿著皮尺一樣臨《張遷碑》,並且臨得不差絲毫。又拿著皮尺臨顏體書,並且臨得象原版一樣,試問《張遷碑》和顏體書法怎麼相容呢?

    本不想費神寫這玩意兒,看現在的好多入門級的描摹了幾天楷書就罵這罵那,又不好說他們太直白。一家之言,到此打住!

  • 16 # 空谷山人

    臨摹的目的是什麼?

    臨摹什麼很關鍵!

    臨摹用筆!

    臨摹結體!

    臨摹章法!

    臨摹的目的不是像不像,臨摹的目的是研究書法的規律。

    會用筆。

    結體怎樣達到合情合理的視覺效果。

    章法的運用如何合理的運用章法原則表現不同的情感。

    不研究的結果,只是抄書匠,頂多是個集古字沒啥出息!

    外行說書別當真!

  • 17 # 無跡書法

    臨摹,像與不像,這個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初學者,臨的絕對像是不可能的,但要想盡辦法臨的越像越好,只有無限的接近原帖的心態,才能從帖體會到結體和用筆的奧秘,但像啟功先生,學書幾十年,早已有自己對書法的歸納和總結(已成風格),所以臨帖已經不是表象的去抓個形,考慮的東西會更深層次,比如用筆,會神,章法佈局等等。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添磚加瓦,豐富自己的書法語言,這也是大多成熟的書家,為什麼我們看起來總臨不像,其實是不想像,歷代書家臨蘭亭序,從表面看,沒有一個臨的逼真的,看起來還沒有一些民間臨摹高手臨的像。書法,要的是個性的表達,而不是複製,所以臨像是學習技巧手段,而不是終極目的。

  • 18 # 一葉小舟82704

    啟功老所言極是。所謂的不像就對了,那是告訴書者在臨帖過程中,從形似始,而到神似,融入了自已的個性。神似即謂:像又不像,不像就對了。換句話說,臨之形似即入帖,臨之神似即出帖。出帖即像又不像,不像就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算13-15w落地,可以買什麼品牌車?suv車型的?從油耗和效能方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