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足球9胖虎不是一個人
-
2 # 流浪歌手黃老邪
袁承志
袁承志是明末大將袁崇煥之子,承志取的是繼承遺志之意。從小拜在華山派神劍仙猿穆人清門下,是穆人清的關門小弟子。在華山學藝期間還和鐵劍門的木桑道長學過功夫,更是繼承了金蛇郎君一身驚人的本領,所以袁承志的武功超越了他的兩個師兄鐵算盤崔真和神拳無敵歸辛樹,最後遠赴海外定居。
《碧血劍》是金庸早期的作品,雖然不是最成熟的作品,但是對袁承志的描寫極盡所能,不僅讓他學到了正宗的華山絕學還學到了亦下亦邪的金蛇劍法。到了《鹿鼎記》中天下第一高手九難神尼說自己和“金蛇王”袁承志還不能相提並論,袁承志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武功第一。
袁承志的武功絕學包括華山派的混元功、鐵劍門的神行百變和金蛇郎君的金蛇劍法。混元功大成後,施展神行百變和金蛇劍法那真是無往不利,無堅不催。除了師父神劍仙猿,他算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李尋歡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說的就是在金鑾殿上中過探花郞的小李探花。雖然身居高位,但是視功名為糞土,最後棄官隱居李園。成名飛刀絕技響徹江湖,"小李神刀,冠絕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虛發"。
百曉生做兵器譜,小李飛刀排第三名,僅次於天機老人的天機棍和上官金虹的子母龍鳳環。雖然不是書中武功最高的,但是他的飛刀確實做到了“例不虛發”,儘管上官金虹有很多機會殺死李尋歡,卻躲不過他的小李飛刀。
他的飛刀絕技來歷神秘,書中並沒有交待他的武功來歷,就連《憐花寶鑑》也是在他成名之後才出現的武功秘笈。 要施展這樣的飛刀必須以強大的內功作為基礎,他的內功已臻化境,就連輕功也令天機老人都讚不絕口:“世人只知道李尋歡飛刀無敵,卻不知道他的輕功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不吹不黑,袁承志的武功再強也強不過上官金虹,連上官金虹都躲不過的小李飛刀,袁承志應該也不能應對,除非是獨孤求敗、掃地僧這樣級別的人物也許可以避開小李飛刀。所以袁承志和小李飛刀兩個人比較,應該是小李飛刀比較厲害一些。
-
3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腦洞作品,不喜勿噴。)
袁承志海外建國“九龍寨”。袁承志遠赴海外渤泥島,和溫青青、何鐵手等一眾人在汶萊島(渤泥島屬汶萊,小說借個名字用。)修築工事,成立了“九龍寨”,島上有精通魯班術之人,丈量畫圖,為“九龍寨”修建了港口碼頭,供往來商船靠泊,數年之間,汶萊島因地利特殊,島上治安良好,往來港口貨物吞吐便捷,一躍成為渤泥島區域最著名的島嶼,袁承志為人仁義,有人投奔,要是無甚劣跡,他都收留,這些人有農戶口,有漁民,有手藝人,有小商戶,經過數年發展,汶萊島儼然成了經濟繁華之地,遠不似以前那般荒蕪,而袁承志也大興工事,讓汶萊島真正擁有和渤泥諸國比肩的實力。
袁承志少年間便行走江湖,先後拜華山派神劍仙猿穆人清、鐵劍門木桑道長為師,學了混元掌和神行百變,後來更是機緣巧合下,得到金蛇郎君留下的武功秘籍,習得詭異無比的劍法,一時間名滿江湖。後來祝李自成推翻明王朝,但李自成一介莽夫,入主京城後倒行逆施,燒殺搶掠,讓袁承志大失所望,故而遠赴他鄉,建立了這九龍寨。
近年來九龍寨一如袁承志心中所想,安寧、平和、富足,所以慢慢的,山寨事務袁承志都交給何鐵手他們去打理,自己靜下心來修習武功,那華山派《混元功》修煉時間越久,內功越甚,而這《金蛇劍法》更是變化多端,袁承志自入島以後,數次潛心研究,又悟出許多變化,當真是又驚又喜。
李探花入海尋蛟龍。李尋歡因多年飲酒,酒毒深入心肺,他和孫小紅喜結連理之後,育有一子,其子“天資聰穎,粉嘟嘟,身輕體健,活潑可愛”,更兼手指修長,李尋歡和孫小紅甚喜,孫小紅對其子寵愛有加,飛劍客阿飛更是收其為義子,但因李尋歡和孫小紅都是江湖人士,所以此子從小便修習內功入門功夫、飛刀手法和劍法。
數年之後,李尋歡之子李曼青已經成長為翩翩美少年,他已經全部繼承了乃父飛刀絕技和阿飛劍法精要,為人謙虛有禮,更因李家世代文墨,李曼青可謂之文武雙全。
但李尋歡卻日日病重,雖有高深內功抑制酒毒,但是此毒已達心肺,再無根治可能,每每毒發,李尋歡就如置身火海,心肺俱碎,疼痛難忍。如今李曼青也可獨當一面,李尋歡瀟灑放浪一生,思慮良久,不忍眾人見他窘相,決定遠去他鄉,自己早年間遊歷各地,常聽人講海外軼事,頗多神往,如今家業有成,或可了這海外探知的夙願。
李尋歡和孫小紅商議此事,孫小紅深愛李尋歡,見夫君日日為病魔折磨,心中更如刀割,她得知李尋歡要去海外,本決意伴隨,但李尋歡自知此去可能再無回還的可能,因此說盡千般甜言蜜語,話盡萬般夫妻恩愛,安慰孫小紅,拒絕了孫小紅的陪同。孫小紅深知李尋歡性情,放聲痛哭,兩人深知此一別無異於人生訣別,當下都悲痛不已。
數日之後,李曼青收到書信一封,拆開看來,卻是父親李尋歡外出訪友,囑咐李曼青照顧好母親,打理好家業等言。李曼青心憂父親身體,急拿信給母親看,孫小紅已知事情原委,將李尋歡出海之事告訴了李曼青,李曼青自知此乃父親之夙願,唯有內心祈福,願父親早日歸來。
李尋歡南下粵地,至潮汕,隨往來客商,出海入琉球、南掌、蘇祿、廓爾咯(東南亞國家在清朝的稱呼)等地域。
李尋歡踏浪入九龍,袁承志英雄惜英雄。話說李尋歡跟隨潮汕商隊,漂洋過海,一路經過很多地方,見識了各種各樣的異國風情,海上氣候不同於陸地,況有時候行船幾個月不見陸地,李尋歡多次斷了酒糧,慢慢幾次過後,這酒毒居然有所緩解,李尋歡又得南粵良醫以海外奇藥醫治,酒毒去了大半,李尋歡恍若重生,一時間心情大好。
後來聽說南洋有一些中原人建了一個國,很多往來客商都在那裡落腳,這國主為人仗義,遇到做買賣風浪攪擾,折了本錢的落難同胞,他們會仗義出手,給予銀兩支援,再不濟也要給足回家的盤纏,這島國人的美譽被眾多飄洋過海的商販稱頌,聽的次數多了,李尋歡也想一睹其人風采,因此跟船前往汶萊。
大海不同於內地的大江大湖,湖再大,泛舟一日也可登岸,海之大,行船幾月難見樹。李尋歡在這茫茫大海,感潮起潮落,觀日升月降,戰急風巨浪,逐海鳥踏波,武功修為比之以前,提升了數倍,因此時常感嘆,這武功一途,窮其變化,終究不過是這世間萬物變化之一種,武道一途,當真是變化無窮,極深極難。
行船數月,李尋歡來到了眾人口中的九龍寨,他立船頭遠翹,此島面積頗大,但房屋修建,街道佈局,又以中國風水玄學為根本,錯落有致,港口車水馬龍,細聽交談口吻,語言多種多樣,但最多語言者,非漢語莫屬。
李尋歡深知此地遠離中土,海外之人粗俗野蠻,然國人建立如此大的島國,實在是令人可敬可佩,一念至此,李尋歡不由得豪情萬丈,仰天長嘯一聲,以抒心懷。
這一聲長嘯,乃李尋歡有感於華人之氣概所發,氣勢恢宏,聲達千里,汶萊島人一聽此聲音,當下都遠遠看向開來的大船,一般人發如此聲響,聞著必然頭痛欲裂,但是李尋歡此嘯,聲音雖直透雲霄,但他內功早已達化境,收發自如,隨心所欲,因此此嘯聲雖強,但聞者如呦呦鹿鳴,令人神清氣爽。
李尋歡此嘯聲雖是心情歡喜所發,但是卻引起了溫青青何鐵手的驚恐,連在密室閉關的袁承志也心下大驚,都禁不住在內心發出疑問?來者何人,武功修為竟恐怖如斯,達如此境界?何鐵手當下調集高手前往碼頭,欲談來人究竟,但袁承志更快,他出密室,施展神行百變輕功,數息間已至碼頭,昂然望著遠處慢慢駛進的大船。
袁承志遠觀其人,來人一手背後,一手持扇,一襲白衣迎風飛舞,海風雖強,但來人身體紋絲不動,在往下看,他居然立在一根拉帆的繩索之上,手中一紙開啟的摺扇在這海風中居然居然不見絲毫波動,宛若鐵扇一般,袁承志心下大驚,平常人單單站在繩索上面都非常困難,但此人居然於強風中立於繩索之上而不動,這份輕功修為,這份內功修為,端的是高深莫測。
李尋歡剛剛發出嘯聲,一是抒發心懷,二是藉此探查島上有無高手,這嘯聲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個聲響,但是在高手聽來,卻是探測氣機的一種手法。李尋歡一探之下,就知道這島上沒什麼高手,最強的人也不過是密室裡面一個正在練功的中年人,但此人修煉的是最基本的拳腳功夫,於武道一途實在是連門檻都沒進,但幸喜根骨頗佳,修習的內功又是穩紮穩打,因此勘破武技入武道,還是有可能的,特別是剛剛他施展的輕功身法,雖然實用性不高,但是變化卻也可圈可點。
“呵呵呵,這位朋友有如此大的氣魄,真令我佩服。”李尋歡指著汶萊島說道。
“朋友過譽了,如朋友不棄,還請裡面稍歇。”袁承志彎腰行禮,態度頗為恭敬,他見李尋歡如此修為,心下非常好奇,又見李尋歡如此氣概,當下折服,心道此人一表人才,舉止談吐有大家之範,當不是壞人,因此有心結交。
“哈哈哈哈哈,謝朋友抬愛,這一路行船數月,當真是悶壞了,既然朋友盛情邀請,我卻之不恭,如此叨擾了。”李尋歡何等樣人物?當年風流瀟灑迷倒萬千男女,大家無不為他的氣度所折服,在者他本人心性純真,為人熱情,不拘小節,於他交往之人,都認為李尋歡是太陽一般的人物,可以融化這世間最冰冷的玄鐵,可見李尋歡的風采。
待大船靠近,李尋歡和船上人打個招呼,和袁承志並肩而行,前往城中府邸。
就在這一會時間,碼頭早就人山人海,原來這袁承志自從把九龍寨事務都交給何鐵手之後,已經很少露面,但是袁承志的大名大家確實如雷貫耳,今天見袁承志現身,當然要來一睹風采了,而這大船的人更令他們驚奇,想袁承志何等人物,居然對他恭恭敬敬,難道此人是袁承志以前的朋友?但是看著不像啊,再者李尋歡顏比潘安,遠非海外蠻夷所比,一時間被大家驚為天人。
李尋歡話玄機,袁承志窺武道。話說袁承志初時還對李尋歡抱有防備之心,但是經過幾日的相處,完全被李尋歡的魅力折服,李尋歡酒毒已除,恍若重生,經過幾年的遊歷,心性淡薄,早已無塵俗人物慾權勢之心。李尋歡對袁承志也非常欣賞,中原人出海做生意,本身就比陸地危險,可謂之九死一生,況海外之人多未開化,民風彪悍,然袁承志能率眾人開闢九龍寨這一方天地,庇護往來漢人,實屬不易。雖然袁承志現在一心練武,但每遇動亂,他必然身先士卒,實在堪稱九龍寨之守護神。袁承志每日間陪李尋歡飲茶(李尋歡已經戒酒,同時在海外,茶葉比酒水要更加珍貴。)述說自己過往的遭遇,李尋歡也講一些自己的事蹟給袁承志,袁承志每每聽聞,內心震撼不已,因為李尋歡所講的武功,遠遠不是自己所見到過的。
這一呆就是半年,李尋歡來時搭乘的大船已經賣完了貨物,並且該進的貨物也都處理妥當,本來可以直接抜帆回中土,但是因為李尋歡的關係,特意繞道來九龍寨,問李尋歡回不回去,李尋歡出海也有幾年,雖然自由,但是每每念及妻兒,也是倍感孤獨,李尋歡此時身體已經痊癒,也想著回家陪伴妻兒,頤養天年。
在離別之際,李尋歡和袁承志單獨在湖邊喝茶的時候,李尋歡為袁承志展露了自己的飛刀絕技,只見李尋歡手指並無任何動作,二十丈外湖水深處的一尾碩大鯉魚忽然飛出湖面,緊跟著湖水如炸裂一般沸騰起來,過了良久才停,袁承志當時只覺的眼前白光一閃而過,並未看見任何事物,但隨後的動靜,可以肯定並非突發,袁承志目瞪口呆,回頭再看李尋歡,只見李尋歡桌前靜靜放著一把小刀,刀長三寸七分,刀尖有一魚眼,魚眼未破,刀身有水霧,但瞬間即幹,刀身明亮如魚鱗。
“此書是我多年武道心得,你可以看看”,李尋歡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錦盒給袁承志,袁承志接過一看,此錦盒用名貴沉香雕刻而成,開啟裡面,卻是一本書~《探花武道》,袁承志心下百感交集。
“剛剛你看清我的手法了嗎”,李尋歡笑吟吟的問袁承志。
“弟子愚鈍,沒有看清楚”,袁承志心下覺得,既然李尋歡饋贈自己武學典籍,當為自己的師傅。
“呵呵呵,沒什麼,我只是告訴你,這就是武道,”李尋歡一字一句的說道。
“大凡常人所練武功,其實是武技,強身健體,遇險自救,但武道卻遠遠不同於武技,武道重在擠境結合,一個習武之人,只有境界突破武技巔峰,配合武技,才能進入武道,而進入武道最簡單的判別方法就是看速度,武道者速度快如閃電,一瞬千里也不為過”,李尋歡侃侃而談。
袁承志渾身如遭重擊,本以為自己武功已屬武者巔峰,那裡想自己只不過是連武道門檻都未入的毛孩子,當下心性頗受打擊。
“武道一途,看似虛無縹緲,其實有跡可循,我這本書記載了我一些練武方法,你可以潛心學習,假以時日,以你的資質,定能入得武道,”李尋歡觀袁承志表情,知道袁承志心性尚不堅定,但此事強求不得,得看個人機緣,因此他告訴袁承志,萬事都可爭取。
袁承志聽李尋歡一席話,如撥雲見日,心地瞬間清明瞭起來,心下暗自慚愧,遂將錦盒貼身收了,為李尋歡敬茶,正式拜師。
後記:李尋歡回到中原後,因為勘破武道,故送信給阿飛,兩人一起結伴遊歷於天地,追求更為高升的道法。而袁承志得李尋歡指點,更是閉了生死玄關,最後在十年之後突破武技巔峰,踏入武道境界,自此出關遊歷,也是後話。
-
4 # 踏浪尋歡
依浪尋歡之見,毫無疑問是李尋歡!
性格決定命運。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就決定了他將來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
袁承志雖然是己故薊遼督師袁祟煥之子,卻也只是個江湖武夫。
他從小就遭遇父親被冤殺的變故,在機緣巧合之下,被人稱“神劍仙猿”的華山派掌門穆人清收於門下,傳其武功。並得師父好友鐵劍門木桑道長傳藝,在山洞裡面得到“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劍,金蛇錐,以及金蛇秘笈,練就一身好武功。
他父親為其取名承志,就是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的遺志,趕走滿清,為國效力。
以袁承志自己的武功和聲望,加上當時華山派高手輩出,領袖武林,以及華山派掌門穆人清在江湖上的地位,在李自成被清兵打敗之後,他本可振臂一呼,建立勁旅,組建大軍,將滿清趕出北京城,逐出關外,讓女真人再也無法踏足中原。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就算不復大明,亦可爭霸天下,建立王朝。
有大志者,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就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曹孟德。
有大志者,性格就是那麼霸氣。
可惜,袁承志並無大志!
也許是小時候的變故,讓袁承志的心靈受創。自己的父親為大明效力,卻被冤殺,他的內心還是對大明懷有恨意的。
而心靈的創傷是很難醫治的。
袁承志的性格木納正直,不善言辭,有乃父之風。
他的武功雖好,但也只能算是頂尖高手,還達不到宗師級別!
與李尋歡的素養相比,袁承志就是個沒文化的山野村夫。
他的人雖然也很聰明,但從小就沒得到好的教育,在文化層次上,不及李尋歡萬一。
李尋歡乃是世家公子。
“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
這是李園大門上的字,足見氣勢。
可見李家家世顯赫,能人輩出。
李尋歡天資絕頂,才氣縱橫,乃是文武全才。
這一點袁承志遠遠不及李尋歡!
李尋歡曾是朝廷殿試的第三名,故人稱其為“小李探花”。他若是安於做官,必然位極人臣。然其厭倦功名,棄官歸隱。
李尋歡不但才高,而且藝絕。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不知有多少武林高手就死在這八個字上面。
就連武林第一大幫金錢幫的幫主上官金虹,也輸在這八個字上面。
因為他不相信,因為他自信地認為自己是個例外。
結果他輸了。
人也死了。
要做到“小李飛刀,例不虛發”,李歡的內力,輕功,出手的準確度一樣都不會差。若是內力不強,就會被別人輕易接住。輕功不好,就會遭別人反擒。出手的準確度不好,就會偏離目標。
李尋歡只所以能做到“小李飛刀,例不虛發”,他的內力,輕功,出手的準確度做到了完美的結合,做到了極致!
袁承志的武功就完全靠勤學苦練。
論悟性,他比不過李尋歡。
論才情,不及其萬一。
論在江湖上的地位,袁承志也不及李尋歡。
李尋歡在江湖上就是個傳奇!
一代宗師!
袁承志最後是帶著青青遠走海外,在江湖上也就慢慢地被人所淡忘。
李尋歡最後和孫小紅隱居,生下一子李曼青。
飛刀,又見飛刀!
小李飛刀傳承下來。
袁承志與李尋歡誰更厲害?
當然是李尋歡!
-
5 # 流年青心
有沒有人覺得,這個問題就像在說金庸和古龍誰厲害。
金庸的小說細膩,不僅僅是人物,情節,包括細節,包括背景都是非常仔細的打磨。金庸一輩子就寫了15部小說,每一部小說平均60萬字,這千萬字的作品,修訂了兩次,總共3版。古龍的小說每個人身上的能力都非常玄幻,來歷神秘,更注重那種出神入化的武功描寫和角色情感的描寫。
金庸書中的袁承志是普通人一枚,除了他有很高的武功天分,其他的才能一般。如果沒有高強的武功,他就是再平凡的人一個。
古龍書中的李尋歡有著非常顯赫的家世,三代探花不說,滿腹詩書又武功卓絕,除了優柔寡斷的性格,簡直是一個完美人格。
袁承志比起李尋歡,應該可以說只是一屆武夫,縱使有高深的武功修為,但從綜合能力來說,還是差一點的。
-
6 # 攻書學劍語
這兩個人的格局決定了,李尋歡完勝袁承志,,,
首先名字方便就是相反的,雖名尋歡,實則代表了正義,正因如此,李尋歡戰勝了實為排名第一,代表邪惡的上官金虹。
而袁承志,攜美遠走海外,其父遺志棄置不理,格局太小。
至於武力方面,我想你是指金蛇錐與李尋歡的飛刀,最多加上金蛇劍,但這兩樣武器都是奇門兵器,帶有邪性,邪不勝正是千古不變的至理。
如果說的是全面的武力值,你去看看他教出來的徒弟葉開吧,完全碾壓袁承志的存在,而且是在不用飛刀的情況下,那麼李尋歡什麼樣就不必說了。
回覆列表
李尋歡厲害多了,袁承志還沒近身就已經被飛刀射的千瘡百孔了,再說李尋歡也比袁承志帥多了
李尋歡曾是朝廷殿試第三名「探花」,故人稱「小李探花」,而後厭倦功名,棄官歸隱;小李飛刀,例不虛發,百曉生所著《兵器譜》上排名第三,最後殺死《兵器譜》上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
袁承志在機緣巧合之下獲得此劍,繼承金蛇劍、金蛇劍法,習得精妙武功,並攜此劍義助闖王,抗擊清軍,也因此與何紅藥、教主何鐵手五毒教有了一段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