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V5之師

    1.對地攻擊,摧毀岸防工事和灘頭陣地。

    2.攻擊敵方艦艇。

    3.攔截巡航導彈和超低空飛行器。

  • 2 # 航空視界

    大炮曾經是世界上海戰的主要武器,從古老的前裝是火炮到如今的先進的後裝式火炮,火炮始終是軍艦裝備不可缺的武器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導彈驅逐艦朱姆沃特級甚至裝備了2門155毫米先進火炮系統。

    雖然導彈越來越先進,但是主炮的作用依然存在,主炮可以實施打擊水面目標和陸地目標,另外還具備一定的對空能力。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炮的精度越來越高,美國的朱姆沃特級的155毫米火炮具備對陸遠端精確打擊的能力。

    隨著目前海上反海盜形勢的發展,主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主炮可以實施對海盜的震懾作用,這是其他導彈一類的武器無法獲得的效果。

    目前除了美國的朱姆沃特級驅逐艦裝備2門主炮之外,其餘的水面艦艇都只有一門主炮。現在主流的火炮口徑在127毫米和130毫米等。

  • 3 # 科技之重

    就現代的海戰來說,驅逐艦上的主炮並沒有什麼作用。現代的海戰已經是反艦導彈和魚雷的天下了,由於傳統火藥的限制,火炮的射程難以再有大的突破。所以驅逐艦的主炮射程也是有限,在現代的海戰中根本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別說什麼對岸支援,那根本就不現實。現在所有的國家都裝備了反艦導彈,驅逐艦的主炮射程再遠也不會超過反艦導彈,驅逐艦根本就不敢靠近敵方海岸線太近,害怕遭到敵方反艦導彈的攻擊。更何況任何國家的重工業和重要目標都不會靠近海岸線太近,所以說,驅逐艦上的主炮沒有什麼作用。什麼攔截反艦導彈,反飛機在實戰中都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近防炮和艦載防空導彈對現役的反艦導彈都不能做到絕對的攔截。更別說射速慢,反應速度慢,彈丸少的主炮了,根本是不可能的。隨著導彈的發展,對陸攻擊,防空都由導彈來完成了。一般來說,現有的驅逐艦上都裝有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和防空導彈。主炮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海戰時作用已經不大了。所以說,驅逐艦的主炮已經沒有了二戰時期的作用。不過隨著電磁炮的出現,驅逐艦也將使用這一新興大炮。由於電磁炮射程遠,彈丸速度快,可以用來執行反艦作戰。電磁炮的炮彈速度都高達數倍音速,現有的防空系統根本無法攔截。在未來,也只有電磁炮能夠令驅逐艦的主炮煥發新的生機。只不過目前來說,驅逐艦的主炮的確是沒有作用的。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上可防空打飛機,下可炸島擼戰艦。一個極速射的火力投送量超過一個炮兵連,也可發射精確制導炮彈進行遠端精確打擊。而且在軍艦上下都是導彈的情況下,一門主炮更具有很好的美觀搭配作用。有時候花一塊錢能解決的事情幹嘛要花一百塊錢去解決呢?所以相比價格高昂的導彈,主炮的炮彈具有很高的價效比。

    在平常演習中如果只是模擬導彈攔截而聽不見響的話就像過年不放鞭炮一樣沒有氣氛,所以演習時主炮射擊也可以增加氣氛,這也是海軍的必修科目,就像美劇《末日戰艦》中一樣,如果艦上所有的雷達導彈都失靈了,那麼主炮將是唯一的也是最有用的武器,所以艦炮也是軍艦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有時候在選擇打擊武器的時候也會考慮價效比的因素,哪怕是藍星第一土豪美帝也得考慮像對付一些海盜船啊岸上的小目標啊什麼的總不能也拿造價幾千萬元的導彈去打吧,所以價效比高是艦炮存在的根本因素,除非海軍擁有比艦炮炮彈價效比更高的武器,不然艦炮依舊會活躍在軍艦的甲板上

  • 5 # aircraftone

    驅逐艦上的主炮只要是打擊近距離的威脅目標。如:魚雷快艇,近距離肉搏戰,打擊海盜船和近距離威脅軍艦安全的近距離軍艦,潛艇和水雷等等。如果是150毫米的大口徑炮。還可以打擊距離比較遠的軍艦和距地軍事設施。

  • 6 # 一葉楓流

    現在軍艦上的艦炮除了自衛就是近距離防空。或者對民用船隻進行威脅。在海戰中是用不上了。連對岸炮擊都不行了。反艦導彈分分鐘打沉軍艦。

  • 7 # 使用者111280439416

    主炮說用途是話,還是有一點的。

    用途一,廉價的反艦武器。

    研究表明,五英寸級別的主炮,五發就可以摧毀甚至擊沉一艘一兩千噸級的軍艦,而這個級別的軍艦在很多國家已經是扛把子了。

    你說反艦導彈,一方面有一種情況叫海上衝突,不是一定要動導彈的;另外一方面,導彈有時候就是那麼回事。

    比如加百列II反艦導彈,最大射程36公里,國產C-801也才40公里,相對的MK45 最大射穿29公里,發射增程彈超過導彈射程也不用奇怪。

    用途二,對地火力支援。

    這個用途以驅逐艦主炮來說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馬島海戰了,英國的114主炮在這裡教阿根廷人做人。

    雖然艦炮口徑不如陸炮,但它火控完備,射速快,持續能力強,加上軍艦不斷機動,陸炮難以瞄準,基本上一門艦炮最少相當一個炮兵連的火力。

    用途三,警告和威懾。

    海上封鎖是海軍的主要任務之一,而臨檢是封鎖的重要手段。

    想想,發現一艘貨輪要進入封鎖海域,你是一發反艦導彈打過去還是在它前面來一炮把它逼停呢?

  • 8 # 海研會

    驅逐艦是現代海軍中的主力艦型,在導彈化的時代,軍艦對空、海乃至對潛的打擊手段,都以導彈/反潛火箭為主,其對艦作戰藉助雷達和反艦導彈的遠射程,可以實現視距外打擊。

    在這種局面下,作為傳統對艦作戰武器的主炮,其地位確實顯得有些尷尬。但是至目前為止,各國海軍還無法自信滿滿地徹底放棄驅逐艦上的主炮,大要而言,主炮的用途還是下面的老三樣:

    一、對艦。

    在低烈度衝突,以及與近距離的目標作戰,或者實施海上臨檢、抓捕等活動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對艦攻擊的主力武器。反艦導彈雖然威猛,但並不是任何場合都適用,不可能一言不合就發射導彈。

    二、防空。

    現代的大口徑艦炮,通常仰角都很大,都可以實施對空射擊,對低空目標仍然頗具威力,是軍艦防空火力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對岸。

    現代驅逐艦上安裝的主炮,大多射程較大,動輒一二十公里,美國海軍的MK45 mod4採用增程炮彈,射程甚至可以達到90公里以上。無論遂行海軍傳統的“炮艦威懾”政策,還是真的要對岸實施火力壓制,艦炮仍然具有其使用價值。

  • 9 # 海螺008

    海戰主力是導彈

    今天的海戰已經是遠端精確制導武器了,不會用密集炮火,10多發導彈攻擊1艘驅逐艦就算是飽和攻擊。

    因為現在海戰的雙方距離是120公里~400公里,而艦炮的射程大約是20~50公里。比如我最新130mm艦炮,射程30公里,使用曾程彈能超50公里。一般反艦導彈射程都是120公里以上。我現役的主力反艦導彈鷹擊83,射程250公里;鷹擊18,射程近400公里;鷹擊62,射程500公里。

    那麼驅逐艦的主炮有何用?

    我想,是因為需要而保留吧。這就像手持AK47的戰士,腰裡也別把匕首。也像F22還保留了機炮。不過,不帶匕首也許能多帶一個彈匣,我殲20也根本沒有帶機炮。

    艦炮很佔地方。

    外露出來的只有炮塔,甲板下面則是10m多的主要部分。艦炮不同於陸上大炮,它的自動化程度很高,精度高,幾乎是超大口徑的重機槍,射速是地面火炮的10倍。而這樣的射速,需要龐大的輔助系統才能保證高度自動化。我76mm主炮,總重量11t。我130mm主炮重量達50t。

    如果這個空間和重量換成反艦導彈,可以放約4*3=12個垂直髮射彈坑,如果是1坑4彈,就是48枚導彈。就攻擊力來說,48枚導彈強於130主炮,但持續力不如艦炮。如果出現小型炮艇來騷擾,也用昂貴的導彈嗎?大概就是這個原因,現在水面艦艇多數都保留艦炮,且只有1門。

    艦炮的價值很像筆記本的光碟機。隨著時間推移,我想艦炮還會有,但大口徑主炮會退位,讓給近防炮。

  • 10 # 軍武次位面

    目前,現代各國海軍的驅逐艦的主炮口徑主要在100毫米到155毫米之間,比如美國的AGS型155毫米艦炮,MK45系列127毫米艦炮,俄羅斯的AK-130型130毫米艦炮,義大利的“奧托”系列127毫米艦炮,法國的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中國的H/PJ-87系列100毫米艦炮和H/PJ-45型130毫米艦炮等

    那就現在這些驅逐艦上面的主炮來說,其主要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防空,對於當代驅逐艦上面裝備的這些主炮來說,其一般都配備有專門的防空炮彈,加之其基本上都採用自動裝填技術,射速較快且配備了先進的火控系統,故而可以對來襲空中目標(比如飛機、導彈等)進行較好的攔截,其次是對水面目標進行攻擊,這個可以說也是艦用主炮的最傳統也是最主要的任務了,加之現代驅逐艦上面的這些先進主炮的射擊精度、射速以及彈藥的毀傷能力都遠非此前一二戰時期驅逐艦上面的主炮所能相比的,因此,在對水面目標進行攻擊時會顯得更加的得心應手。

    而除了防空和對水面目標進行攻擊外,現代驅逐艦上面的主炮另外一個較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對陸進行攻擊,尤其是現代一些驅逐艦的主炮都配備的火箭助推滑翔增強制導炮彈不僅射程較遠(一般最遠距離可達100公里甚至接近200公里的水平),且精度非常高,故而在對陸攻擊時也擁有較好的打擊效能。

  • 11 # 崑崙駿馬立

    驅逐艦火炮作用很大,如果對地攻擊,它的打擊能力,可以頂替一個炮營的火力,遠端打擊靠導彈,摧毀重要目標後,主炮可以對地面大量目標,進行廣泛打擊,打的遠,射速快,一打一大片,所以驅逐艦主炮是有作用的,

  • 12 # 老連長15

    軍艦的主炮,在艦炮時代舉足輕重,特別是巨型戰列艦曾300多毫米的三連裝巨炮,可見威力之強大。隨著導彈武器的誕生,主炮越來越被邊緣化,但並非毫無用處。

    咱們的055型驅逐艦主炮威力就相當強悍,一門主炮就相當於一個炮兵營的火力。雖然我們陸軍炮兵營所裝備的是目前在世面上比較先進的155毫米的自行加榴炮彈,但因為缺少水冷裝置,在長時間持續打擊威力上無法超越055驅逐艦主炮,雖然每分鐘40發,但可以長時間持續發射,而一般的炮兵營雖然能達到90發每分鐘的發射量,但無法做的持久發射。

  • 13 # 咖哩咖哩醬

    就現代海戰而言,驅逐艦上的主炮是無用的。現代海戰已經由反艦導彈和魚雷主導。由於傳統火藥的侷限性,炮兵很難在射程上取得重大突破。因此,驅逐艦的主炮射程也很有限,並且在現代海戰中沒有任何實質性作用。不要談論跨岸支援,這簡直是不現實的。現在所有國家都配備了反艦導彈,而驅逐艦的主炮射程不會超過反艦導彈的射程。驅逐艦不敢靠近敵人的海岸線,以免擔心被敵人的反艦導彈攻擊。而且,任何國家的重工業和重要目標都不會離海??岸線太近,因此驅逐艦上的主要槍支毫無用處。在實際戰鬥中不可能攔截任何反艦導彈和高空導彈。即使是近距離的槍支和艦載防空導彈也不能絕對攔截現役的反艦導彈。更不用說緩慢的射速,緩慢的反應速度以及主炮只有很少的彈丸,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隨著導彈的發展,導彈已經完成了對地攻擊和防空。一般說來,現有的驅逐艦裝備有巡航導彈和防空導彈,用於對地攻擊。主炮已失去應有的作用,在海戰中的作用已不再重要。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驅逐艦的主炮已失去作用。但是,隨著電磁槍的出現,驅逐艦也將使用這種新型加農炮。由於電磁槍射程遠,彈丸速度快,因此可用於反艦作戰。電磁槍彈的速度是聲速的數倍,並且現有的防空系統根本無法攔截它們。將來,只有電磁炮才能為驅逐艦的主炮帶來新的活力。但是就目前而言,驅逐艦的主炮確實沒有用。

  • 14 # 科技改變生活2018

    驅逐艦上的主炮具有口徑大,射程遠,威力大等特點。常見的口徑有76毫米、100毫米、130毫米口徑,艦炮一般射擊距離十多公里至五十多公里之間。而且驅逐艦艦炮的射速是比較快的,由於軍艦是在水裡的優勢,炮管冷卻用水冷迴圈降溫,從而保證了艦炮的不間斷射擊。由於射速快,短時間內所傾瀉的炮彈量與一個炮兵營相當,火力相當猛。

    艦炮兼有對海對艦,對空射擊,對陸攻擊火力壓制等多重任務。雖然現代驅逐艦普遍裝備有對空對海導彈,但艦炮的傳統優勢還是導彈無法比擬的,艦炮靈活,持續打擊力強,造價便宜,單位火力成本低,可以大批次裝備使用。現代兵工科技的發展又賦予了艦炮精確打擊的功能。艦炮可以根據任務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炮彈,用於殲滅敵海面空中和陸上目標。

  • 15 # Shirley滄海1

    首先,這是一種傳統的繼承。人類戰船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幾千年,但無論哪個時代,戰船都是以對陸作戰為主,最早是運兵工具,相遇時雖然會彼此開戰,不過是以船為平臺,移植了陸上作戰的方式,如著名的赤壁之戰。堅船巨炮時代,戰船再次迴歸對陸作戰為主,近似於坦克吧。現在雖然船有很多分類功能,但還是以對陸作戰為最終目的,至少是保證對陸的封鎖與通行渠道。

    驅逐艦是現代戰船功能細分的一種,名字也就是其主要功能,即驅逐,是大型運兵、運輸、航母的帶刀護衛,對艦、對潛、對空作戰的單一主力戰艦,但始終沒有徹底擺脫傳統戰船的影響,所以也始終保留有“炮”的裝備。

    其次,是一種相對便宜的裝備。現代軍事已經是導彈為主,導彈徹底能夠高中低、遠中近全空域火力覆蓋。但導彈畢竟是導彈,所以戰力強大就是因為其具備的被引導能力,這並不是戰鬥部,而是一種配套裝備,系統複雜、技術先進、代價昂貴。作為戰艦裝備的導彈,比陸地上的更昂貴,畢竟無論戰船多大都有空間限制,大,是其在更遠作戰的標誌,補給與消耗是大問題,所以追求一彈克敵,想不先進都不敢的。

    眾所周知,作為世界最先進的大國大驅,也才108個發射單位,三方向分配,也就是單一方向只有36枚攻擊彈藥!

    主炮就不同了,發射的是炮彈,成本只是導彈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是幾百分之一。不僅可以補充導彈火力,也可以用來打擊小价值目標。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就是現在的炮與傳統的炮,艦載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句話:速射炮。每分鐘至少能射擊幾百枚炮彈,甚至高達幾千枚——大國速射跑的極限是9000枚,出口型都是4500枚。這是現代艦船近程防衛的最有效手段,在十公里範圍內,作戰能力、反應、效果比導彈更好用,對防衛導彈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一片空中彈幕,建立不可逾越的火力防線。

    所以,現代驅逐艦,裝備的並不只有主炮,常常還有副炮,並且有再新增炮的位置預留。

    另外,艦載火炮,也是和平時期打擊海盜的主力裝備。

  • 16 # 崑崙安全周總監

    武器的作用其實從它孕育期就開始逐步明確了,打擊目標,範圍,效果,成本,持續性等都在考慮範圍內。現代驅逐艦艦炮大多在100—150毫米左右,主要射程在50公里以內,增程彈可以達到一百公里以上,射速最大可到每秒二到三發,主要用於攻擊對海對地對空中小型目標,其最大的優點是效費比高,也就是在艦載武器中,除了機槍等個別武器,屬艦炮效果好,價格低,射速快,抗干擾。對於水面空中小型目標,例如快艇,帆船,漂浮水雷,無人機,氣球等目標,用導彈打太浪費,而且近距離還不好打,這時候都是艦炮的攻擊範圍。另外,對海對陸面火力支援時艦炮也最合適,陸軍兵器中按口徑算艦炮算大口徑火炮了,加上射速高,精度高,對陸支援很爽,有一門艦炮相對於一個炮兵營的說法。

  • 17 # 武器簡史

    1:由於反艦導彈突防能力及毀傷性的飛速發展,現在的戰艦已經無法像二戰時期那樣單純依賴裝甲防護了。現代戰艦多為“裸奔”狀態,因此其非常注重主/被動防禦防禦,但近防系統並不是萬能的,一旦有“漏網之魚”就有可能會造成武器系統的損毀,因此主炮也被認為是一種最後的反制手段。

    2:戰艦的主炮可以打一些低價值目標,比如反海盜打小艇就非常有效,這比使用昂貴且彈藥有限的近防系統和反艦導彈要划算的多。

    3:主炮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現代戰艦主炮射速遠高於地面火炮,高射速的主炮可以對地面目標實施火力壓制,掩護登陸部隊。

    4:是一種威懾性的存在,導彈是有最小發射距離的,而且帶彈量有限,就算不考慮成本有時候也無法做到任何目標都使用導彈攻擊,因此一艘軍艦如果沒有艦炮也會失去近距離的威懾力。

  • 18 # 空林松屋

    呵呵,現代海戰真打起來都是超視距導彈對攻了,主炮就相當於子彈打完拼刺刀用了,另外就是欺負沒有還手之力小國時對岸火力覆蓋發發威風,最後就是給軍艦平衡當配重,沒有主炮壓著導彈發射的後坐力還不把軍艦晃盪成瓢了?呵呵

  • 19 # 風神來也

    你的意思是有槍還用刺刀嗎?我覺得擁有一把刺刀是很有必要的保證!什麼特殊情況都有!軍艦雖然具有攻擊性,但也具有被攻擊性!

  • 20 # 鐵桿軍迷

    自從導彈出現後就有人極力唱衰艦炮,但幾十年過去了,驅逐艦仍然保留著艦炮。那麼現代驅逐艦上的主炮有什麼用?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406毫米主炮開火

    一、二戰時代,戰列艦、重巡洋艦上的主炮口徑越來越大,炮管越來越長,相應的裝甲也越來越厚。二戰中後期,航母強勢崛起,航空兵改變了整個海戰形態。戰列艦主炮引以為傲的射程和威力在艦載機面前黯然失色,大艦巨炮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

    ▲俄羅斯的AK-130型130毫米艦(主)炮

    目前,現代各國海軍的驅逐艦的主炮口徑主要在100毫米到155毫米之間,比如美國的AGS型155毫米艦炮,MK45系列127毫米艦炮,俄羅斯的AK-130型130毫米艦炮,義大利的“奧托”系列127毫米艦炮,法國的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中國的H/PJ-87系列100毫米艦炮和H/PJ-45型130毫米艦炮等。

    ▲美國海軍DDG-85麥坎-貝爾號驅逐艦主炮開火

    現代驅逐艦上的主炮的首要任務不再是反艦對轟,而變成防空和對岸攻擊。當敵人的飛機、導彈從低空突防,快艇等水面目標靠近軍艦時,就需要艦炮的快速反應能力和速射能力。艦炮還有豐富的彈種,如薄壁爆破榴彈、煙幕彈、照明彈、高殺傷破片榴彈、鐳射制導炮彈、穿甲彈等,可以完成不同任務。

    那麼現代驅逐艦上的主炮有什麼用?

    第一,艦炮是軍艦的象徵,是一種文化傳承。美國海軍佩裡級護衛艦將艦炮移至上層建築之上,曾被業界廣泛詬病。

    第二,導彈雖然打得遠、精度高,但是費用也很高,在支援兩棲作戰時為摧毀、壓制敵灘頭陣地,或在近距離交戰時,艦炮可持續射擊,效費比要高於導彈。

    第三,防空,對於當代驅逐艦上面裝備的這些主炮來說,其一般都配備有專門的防空炮彈,加之其基本上都採用自動裝填技術,射速較快且配備了先進的火控系統,故而可以對來襲空中目標(比如飛機、導彈等)進行較好的攔截。

    第四,對陸進行攻擊,尤其是現代一些驅逐艦的主炮都配備的火箭助推滑翔增強制導炮彈不僅射程較遠(一般最遠距離可達100公里甚至接近200公里的水平),且精度非常高,故而在對陸攻擊時也擁有較好的打擊效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一輩子最後悔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