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拿到乾隆的密函後以為可以萬無一失,卻沒想到被嘉慶殺掉,如果再給一個機會,你化身為和珅,你會做出如何的選擇?
22
回覆列表
  • 1 # 閔遊記

    如果我是和珅,再讓我重新再過一次,我會在乾隆死後這樣選擇:那就是跑路。

    沒辦法除了跑路就是跑路了,所謂一朝臣子一朝臣,更何況跟未來繼承人嘉慶不可調和的矛盾,當初站錯隊得罪了嘉慶,自己是乾隆的紅人,又是有名的貪汙權貴,想整治自己的人大有人在 ,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作為第一貪的和珅可想而知有多富有。

    在乾隆死後這段緩和階段,利用自己的權勢轉移財產,為自己跑路制定好方案,先是穩住嘉慶,然後就是到處散錢搏名聲,因為自己的權勢並不能換了新皇帝,所以只能跑路,利用一切條件證明自己已死,然後瞞天過海利用恰當時機義無反顧的跑路,最後隱姓埋名安然度過餘生。

    (圖片採用網路)

  • 2 # 坐今說天闊

    其實和珅最好的結局就是和乾隆皇帝一起去。這也是和珅自己後悔沒做的選擇。仔細想想,是很有政治道理的。

    值得一提的和珅在獄中寫的一組絕命詩。其中第一首是他等待宣判結果之前寫的,第二首是在宣判結果出來之後寫的,不同的境遇下和珅的心理狀態都可以從這組詩中看得出一二。這組詩名為《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

    其一:“夜色明如許,嗟令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

    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斷。

    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事實上和珅赴死前還寫了一首詩,嘉慶賜予白綾一條,揮淚寫下:“五十年前夢幻真,今朝撒手撇紅塵。他時唯口安瀾日,記取香魂是後身。”這首詩留給後人的遐思比較多,甚至有人據此認為和珅轉世慈禧太后報復,當然是無稽之談。

  • 3 # 偷間閒談

    這個問題是不可能實現的,和珅只從開始斂財起,自己已經走上不歸路。最不可原諒的剋扣救災物資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合作,為飽私囊,損國利己。

    乾隆在位時,不是不察覺,只是人選問題和礙於某些具體問題而已。諸如,連乾隆本身都辦不到的事,卻讓和珅辦到;也就說,肯定了和珅的才華與能力,後宮的重大開支和乾隆微服出宮的費用,均由和珅代付;另外一個原因,也就是他兒子豐紳殷德,是乾隆皇帝的女婿。基於這3點原因,才使得和珅在錢與貪的問題上一一越陷越深。

    如果能有重新再過一次的假設,只有從他進入官場開始,兩袖清風,大公無私,忠君忠國,光明正大,鞠躬盡瘁為國為民,再無上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假如,和珅在乾隆死後的第一天,能主動向嘉慶自首,坦白交代,剋扣災款等一系列不軌行為,將一生非法所得,上繳國庫,或許能保一命。這是第一種最可能免於一死的可行辦法。

    第二個方法是:叛國投靠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珅已是合夥人)出面保護。然後,移居英國。但這種可能性也只佔50%的希望,因當時的英國實力,還不敢輕易動“大清帝國”。(離第一次鴉片戰爭還40年之久)。40年時間,對於一個剛從封建(莊園主)社會,才步入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工業革命才進行50年)的英國,不管在尋覓經濟市場和軍事能力的儲備中,均末達到可預見規模和實力,所以說,英國絕不會因為一個和珅,而破滅一個殖民主義者的野心。所以,此路不通。

    乾隆是1799年死,而嘉慶是1796年已登基。且在就位時,乾隆已向其面授密訣,(在實力尚未豐時,切不可動和珅)。很明顯,和珅在三年前,他的命已被嘉慶捏在手中,只待時機成熟。

    所以說,唯有自首一舉,別無選擇。

  • 4 # 醉美木瀆

    嘉慶皇帝在處置完和珅後,在江西巡撫張誠基奏摺上的批示曾經說過:“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也就是嘉慶皇帝認為和珅功高蓋主,擔心權柄下移,皇帝在這一想法的支配下,和珅此時必死無疑,即使和珅此時想要跪舔嘉慶帝,實際上也是來不及了。

    真正造成和珅人生悲劇的恰恰是他的“伯樂”“主子”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退位卻不想放權,和珅成了乾隆皇帝繼續把持朝政的代言人,自然就是掣肘嘉慶皇帝的抓手。乾隆皇帝對和珅的工作有多滿意,嘉慶皇帝對和珅就有多憤恨。乾隆一死,嘉慶不可能對“爸爸”反攻清算,這筆賬自然要記到和珅頭上。

    當年乾隆皇帝皇帝對天盟誓,自己的在位時間不敢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在當時看來,雖然說的誠懇動人,但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康熙即位時不過是一個六歲的娃娃,所以才能在皇位上一坐就是六十年,乾隆成年繼位,按照清朝皇帝的平均壽數,本來絕無可能在皇位上坐六十年。可是天意弄人,乾隆一下子活到了八十多歲,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高壽的皇帝。

    這就很尷尬了,自己發過的毒誓,咋的也得說話算話。於是在萬般無奈之下,乾隆宣佈退位,傳位給嘉慶皇帝。但是在禪位之前乾隆做好了萬全準備,實現了“退而不休”,國家大權還是一把抓。

    一、禪位之前,他就明確宣佈,只是將一些接待、開會、祭祀、禮儀之類的工作交給皇帝,其他軍國大事仍當躬親指教,新皇帝必須聽從我的訓導。嘉慶皇帝只有象徵性權利,屬於“虛君”,乾隆仍是領導中心,國家的“掌舵人”。

    二、退位之後,乾隆仍然稱朕,文武大臣進京都必須請示他的恩訓之後,才能去面見新皇。此舉控制嘉慶皇帝和外臣接觸,對於地方政務,太上皇先定好調子,嘉慶皇帝只能做應聲蟲。

    三、退位之後仍然居住象徵皇權的養心殿,乾隆說:

    “予即位以來,居養心殿六十餘載,最為安吉。今既訓政如常,自當仍居養心殿,諸事咸宜也。”

    “爸爸”不是去哪兒,爸爸就是那都不要去,“爸爸”要當釘子戶,嘉慶皇帝很無奈。同時在舉行傳位大典之時,乾隆皇帝拒絕將象徵國家權力的傳國玉璽交給嘉慶皇帝,這樣一來嘉慶皇帝就變成了“白板天子”,處境非常之尷尬,“,後來劉墉出面協調,乾隆皇帝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把玉璽交了出來。

    四、做好對外宣傳工作,他退位之後接待各國使臣時,還明確的宣佈:

    “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

    面子裡子全要了,可想而知嘉慶皇帝的那個憋屈。

    此時,乾隆太上皇對嘉慶皇帝那是嚴防死守,“防兒子就像防賊”。嘉慶無奈,只能選擇做個乖寶寶,儘量顯得“人畜無害”,對於朝政一般只批示五個字:“聽皇爺處分”。

    乾隆皇帝畢竟是退休了,“雖然是退而不休”,但是難免大臣們不會心向未來,投向潛力股嘉慶帝,傻子都知道老子熬不過兒子,得罪“潛力股”嘉慶帝和找死無疑,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乾隆皇帝心裡明白要死死挾制住嘉慶帝,當然要用自己人把握要害部門,把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位置上。

    嘉慶二年(1797),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病故,乾隆皇帝的“放心人”和珅順理成章地成了領班軍機大臣。此時,大學士王傑因看不慣和珅已稱病告退,董誥丁憂回了老家,和珅在軍機處說一不二,恣意呼風喚雨。後來,乾隆日益老邁,記憶力降落。

    “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

    再到後來,乾隆皇帝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和珅就侍奉在乾隆皇帝身旁做翻譯,乾隆說完臣子們聽不明白,和珅就再說一遍,只是此時乾隆已經糊塗,和珅說的到底是“聖意”還是自己的意思,只有和珅自己清楚了,因此,史書稱和珅:

    出納帝命,口銜天憲,頤指氣使,隨心所欲,

    而所受賞賜又越來越多,自然是讓人眼紅,引人妒忌:

    “封擅甚於前日,人皆側目,莫敢誰何”。

    當然,對於和珅最窩火的還是嘉慶皇帝,這股火要麼不燒,要燒就得把和珅燒的“粉身碎骨”。

    嘉慶皇帝的“乖寶寶”形象,本來是用來迷惑“爸爸”的,沒想到和珅竟然也上當了,可知在封建時代,皇權是能粉碎一切的“洪水猛獸”。“爸爸”死了,和珅肯定會想到自己必然會失勢,心中想著多弄點銀子,好歹做個“富家翁”,只是沒想到嘉慶皇帝出手如此狠辣。

    對於嘉慶,不能說和珅沒有花過心思,作為秉國之臣,自然能預想到得罪嘉慶的後果,只是嘉慶皇帝把自己偽裝的太好了,嘉慶知道和珅在很大水平上能夠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於己不利,所以他韜光養晦,事事依從太上皇,不發表本人的見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張,繼續容忍和珅繼續專權,只把和珅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卻絲毫不動聲色。

    有人向嘉慶皇帝告和珅的狀,嘉慶皇帝反而對和珅十分維護,嚴厲斥責告狀者,並且明確表示,我正依託和珅來管理國家,你們為什麼要反對他呢?以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慶皇帝也會事先徵求和珅的意見,有些事情也有意託和珅代奏,一個方面,是防止和珅倒打一耙,告自己的刁狀,另一方面也表示對和珅的信任。

    因此,在乾隆活著的時候,嘉慶和和珅的關係,在外人,甚至於在和珅自己眼裡都是非常不錯的,沒人料到嘉慶皇帝竟然把仇恨埋得這麼深。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駕崩,第二天嘉慶就忽然解除了和珅、福長安的軍機大臣之職,命其晝夜在大內守靈,不許出入,隔斷二人與外界的聯絡,將其幽禁在宮中。

    正月初八日,在釋出太上皇乾隆遺詔的同時,嘉慶宣佈清除和珅、福長安的一切職務,交由刑部收監,並命成親王永 、儀親王永璇、額附拉旺多爾濟、定親王綿恩及大學士劉墉、董誥,兵部尚書慶桂等擔任查抄其家產,會同審問。

    正月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會議,奏請將

    “和珅照大逆律凌遲處死,福長安照朋黨擬斬,請即行正法。”

    嘉慶表示滿意,認為和珅咎由自取,怎樣處治都不過火,但思索到他曾任首輔大臣,為國體起見,於萬無可貸之中,引入議親議貴之條,免其肆市,加恩賜令自盡。福長安改為斬監候,但是很牛逼的操作是,要讓福長安在牢房裡跪視和珅自盡。

    從乾隆駕崩,到正式拿出處理結果,不過是半個月的時間,可見嘉慶皇帝對於和珅成見之深,和珅之前卻沒有察覺,只能說死的活該了。

    站在上帝視角,和珅要保命善終,就必須在乾隆退位後,立即想辦法急流勇退,不要趟這一場乾隆,嘉慶“父子之爭”的渾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5 # 有得觀史

    和珅的選擇是和珅的宿命,不管是誰都無法改變,即便是重新來過,讓和珅自己重新選,他也仍然是那個結果。

    和珅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有機會和珅一定會展現自己的才華。

    和珅23歲時任皇宮內的侍衛小頭領。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乾隆。

    當時乾隆坐在轎子上外出遊玩,實在無聊就找侍衛搭話,嘮閒嗑,這時認識了和珅。和珅機靈、聰明給乾隆留下深刻印象。

    和珅的才能一旦展現出來,被乾隆發現,乾隆是不會放他離開的,因為乾隆尋找這樣一個人,尋找很久了。

    乾隆發現了和珅,於是和珅便一路坐火箭提升,最後成了“二皇帝”

    為什乾隆離不開和珅?乾隆生於1711年,和珅生於1750年,兩個人相差39歲。兩人認識時,乾隆已經62歲,歲數大了,精力不足,做事情總覺得力不從心,可偏偏他控制慾極強,為了保證對國家的控制力不減,他需要找一個幫手。

    這個幫手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對乾隆要絕對忠誠;第二個條件就是能力要強;第三是年富力強。和珅就是最佳人選,他對乾隆絕對忠心而且能力極強,年齡也正好。

    隨著年齡增長,乾隆越來越離不開和珅。所以,有乾隆拴著,和珅想逃離是不可能的。

    和珅對自己的處境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也試圖和嘉慶搞好關係。但是嘉慶不吃他那一套。

    有人會問,和珅不會改變自己讓嘉慶不那麼討厭他嗎?不會。所謂腹水難收,他跟著乾隆已經陷得太深了,想回頭是回不來了。

    和珅只能是為乾隆而生,為乾隆而死,既便不是嘉慶,換個人當皇帝,他一樣要死。

    我比和珅能耐差得遠,假如我是和珅,重新來過,也沒有更好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去穿越,不替和珅挨宰。

  • 6 # 謙尋木

    首先和珅大才,是極少能在四書五經可以和乾隆對話的。當年朝廷逃了一名重犯,乾隆聽聞龍顏大怒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乾隆說的什麼,一片鴉雀無聲,這時,低處傳來一個聲音:“是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這就是當年身為侍衛的和珅嶄露頭角,開啟了逆天模式。那麼回到問題本身,不管和珅怎麼選都沒有意義,和珅就是留給嘉慶帝的新人禮包,這點和珅是明白的,他唯一後悔的就是當初乾隆帝走的時候,沒有跟著一起走,那樣就不用承擔那麼多罵名了,至少還能落個好名聲。這點在和珅臨死前留下了一首絕命詩可以體現其意。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寒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 7 # 歷史與嬌娥

    感謝提問,既然是假設,那我們就按假設的套路走一遍。

    如果我是和珅,還給我再重新再過一次的機會,我想我應該會努力和嘉慶言和,並和他處好關係。

    為什麼呢?

    1.本身自己已經權傾天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有什麼不滿足?

    這時候有小夥伴可能會說,那為什麼不爭做第一人?

    那麼我會說,槍打出頭鳥,難道沒聽說過嗎?而且大樹底下好乘涼,乘一人之下,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為?

    那這個時候有小夥伴可能會說,你這個人可真是勢利,我為你而不恥!

    嗯,大家都作為成年人,如果教別人去送死這樣有意思嗎?一邊壞,一邊蠢,是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2.如果說想要言和的話,也不是什麼難事,畢竟嘉慶他爹乾隆不也被和珅哄的樂呵呵的嗎?更何況是乾隆的小娃子,只要用心哄一鬨,會很難嗎?

    所以說一邊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一邊是關乎向上人頭的性命,相信明智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應該怎麼選吧。

    3.都已經說是假設的問題了,那麼作為一個現代人,當然已經知道接下來的劇情發展,雖說有的人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是作為一個惜命的人類,非要去以身犯險去送死嗎?

    當然上面是假設我是和珅,而且剛好穿越到正處在嘉慶年間的前提下。

    那如果我因為時空原因穿越的沒有那麼準,一不小心穿越到和珅童年的時候,那又會怎麼樣呢?

    想必我根本就不可能活到嘉慶元年吧。

    因為和珅可謂是歷史上不可複製的人物,文武雙全,文韜武略,這一方面著實令人欽佩,只可惜人無完人,用曹雪芹的一句話來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所以說歸根究底,我會努力保全性命,但是呢,也只能保全自己那一次,後面活的也不可能會很長久,終究是因為自己太蠢了

  • 8 # 縹緲峰下一粒沙

    乾隆禪位於兒子嘉慶帝之後,又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在這期間他可不是退回後宮安度晚年的老爺子,依然執掌朝中大權。而和珅,就是他在朝中的代理人。

    嘉慶雖然當了皇帝,除了有個名份,和當皇子時也差不多,某種程度上,他的權力還沒有和珅大,因為和珅代表著乾隆,而他是乾隆防備的物件。“父子情深”這種事情,不太可能發生在皇帝與太子之間,更不可能發生在繼續掌權的太上皇和擺設皇帝之間。

    那麼,嘉慶安於這種處境嗎?當然不可能,沒有人願意當傀儡,尤其是在擁有名正言順的身份之後。嘉慶十分憋屈,但出於孝道,他不能和父親爭權。

    主要是想爭也爭不了,有句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在他這裡是“兩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不放權,朝中就無法重新洗牌,文武百官都是乾隆提拔起來的,認的還是乾隆而不是嘉慶。

    李世民能讓父親李淵安安分分的當太上皇,嘉慶可沒有這種能耐,他只能無奈的等待著乾隆駕崩。而他對乾隆的不滿,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乾隆的心腹身上。

    也許是積怨已久,乾隆才死了十五天,嘉慶就迫不及待的宣佈和珅的二十條罪狀,下旨抄家,得銀八億兩。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相當於朝廷的十五年稅收,因而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種說法。

    從嘉慶如此神速就能看出,無論是於私還是於公,他都不會放過和珅。於私,和珅讓他這三年來過得很不好,觸犯他作為皇帝的威嚴;於公,和珅多年經營,朝中有很多黨羽,和珅不倒,嘉慶親政肯定受到掣肘。而且,從和珅的身家就能看出他一點兒也不冤枉。

    嘉慶也不是在抄家那一刻才知道和珅貪汙了這麼多財產,而是早就知道了,只是礙於乾隆的存在,隱忍不發。

    那麼,乾隆死後和珅該如何破局?答案是太晚了,沒有辦法。

    一方面,和珅抱乾隆的大腿抱得太緊了,已經得罪了嘉慶,和嘉慶沒有和解的可能;

    另一方面,他的確觸犯了大清律歷,以前有乾隆包庇,乾隆一死,這些事肯定會爆發出來,哪怕嘉慶不刻意針對,他也得付出代價;

    第三方面,每一個權傾朝野的人都有無數政敵,和珅也不例外,他的靠山一倒,當初被他暗害或壓制的人肯定反撲。

    所以,和珅要是在乾隆死後才想辦法,那是沒用的。前因早已種下,只能承受惡果。如果我是他的話,要麼向嘉慶獻出家產,賭一賭嘉慶會不會心軟,要麼收拾包裹趕緊跑路。

  • 9 # 建文錄

    我認為做什麼都已經於事無補了。畢竟,和珅已經因為玉璽的事得罪了嘉靖。

    但是,題主問“如果我是和珅,會怎麼做"那我還是願意做一些努力的,畢竟,努力嘗試總好過無動於衷。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我的做法是:在乾隆死後,給嘉靖上疏,說自己因為太上皇駕崩悲傷過度,身體有恙,乞骸骨告老還鄉,同時把自己的所謂”俸祿“上繳國庫,為大清做最後一點”貢獻“。

    這樣做的原因在於,乾隆明知和珅貪汙甚巨,但卻遲遲不處理他,一方面是因為和珅是個能臣,乾隆喜歡他;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和珅的錢,嘉靖懲治了和珅,既可以把和珅的錢收繳到國庫,又可以在官民中樹立威望。

    所以,如果和珅交出錢來,乾隆或者說嘉靖的大部分目的就已經達成了。准奏之後,嘉靖面前的將是一個無權無勢無錢的和珅,這樣的和珅已經沒有任何威脅,給他一個善終還是有可能的。

    但也只是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機率,也是很難預料的。

    圖片來自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亞10克的鉛筆最多可以拋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