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河南Z先生
和親,也叫做”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統治者與外族或者外國出於各種目的而達成的一種政治聯姻。最早的和親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清代,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數不等、緣由各異的和親和親的型別也是有多種多樣的。有些是為了兩個不同敵對地區之間的和平,謀取兩國共同發展,減少流血戰爭和人民苦難;還有一些是兩個關係非常親近友好的國家之間,為了進一步加強兩者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與聯絡,謀求更多的合作。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時期,襄王欲伐鄭,故娶狄女為王后,與戎狄兵共伐鄭。這是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和親事件,此後漢唐直至明清,和親之舉不絕於書。儘管這些和親有的出於被迫,有的出於自願,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和親作為一種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統治者不斷使用。
史料記載最全的而且最多的應該就是漢匈和親了,當時西漢時期同西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很差,所以為了加強關係並結成同盟,就出現了和親的手段,整個和親政策一直貫穿西漢時期。
漢朝和親列表:
前200年,漢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
前192年,漢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
前176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
前174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于
前160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
前156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
前140年,漢武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于
前108年,漢武帝宗女細君公主嫁烏孫昆莫(國王)獵驕靡
前103年,漢武帝宗女解憂公主嫁烏孫王岑陬、翁歸
-
3 # 唐明國亮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和親政策是西漢高祖劉邦時郎中劉敬提出來的。
漢七年(前201),韓王信反叛,劉邦親自率軍出征。韓王信逃往匈奴,與匈奴一起合謀攻打漢軍。
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 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 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 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 斷絕了聯絡,史稱“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劉邦一生的恥辱,也是西漢歷史上的一大恥辱。劉邦所率大軍,竟不敢與匈奴兵開戰,被莫名其妙地圍困在白登,最後還要靠賄賂女人,才得以灰溜溜地逃脫。
劉邦雖然僥倖從白登脫圍,但匈奴人侵擾北部邊境的問題仍沒有解決。劉邦對此十分憂慮,向劉敬問對策。
劉敬認為,漢朝剛剛平定天下,士兵被兵火搞得疲憊不堪,對匈奴不能用武力制服。而冒頓憑武力樹威勢,也不能用仁義道德說服。所以,要解決匈奴之犯,只能從長計議,讓冒頓的子孫後代臣服於漢朝。
劉邦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劉敬於是提出了與匈奴和親政策。
他說:“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辯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
劉敬這一和親政策,分三步:
第一步,建議劉邦把大公主(魯元公主)嫁給冒頓作妻子,送他以厚禮。冒頓知道漢帝皇既送來女兒又送來厚禮,必定愛慕而把大公主立為正妻,生下的兒子也必定會被立太子。
第二步,建議劉邦經常派人拿漢朝多餘的而匈奴少有的東西去匈奴撫問贈送,順便派能言善辯的人用禮節去開導教育冒頓以及太子。
第三步,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冒頓在位時,他是漢朝的女婿;冒頓死了,漢朝外孫就將成為匈奴的君主。外孫是不可能與外祖父分庭抗禮的。如此,漢朝不出一兵一卒,便可使匈奴逐漸臣服。
最後,劉敬還提醒說,如果劉邦不能派大公主去,而讓皇族女子或嬪妃假冒公主,冒頓一定會知道,不肯尊敬親近她,那樣就沒什麼好處了。
劉敬的所謂和親政策,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首先,任何人也不能保證送給匈奴的公主將來就一定能生兒子?如果公主只生女兒,或乾脆啥都不生,那麼這和親政策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次,劉敬沒能認識到,國與國的交往所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則。所謂溝壑難填,人的慾望只會越來越大,永遠無法滿足。所以,漢朝給匈奴人輸送的財物越多,越有可能激發匈奴人的貪慾,越想得寸進尺。
再次,劉敬過份誇大禮教作用,而忽略了周圍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力。他認為,只要漢朝經常派些能言善辯的人去匈奴施教,就能教化匈奴,就能讓外孫不敢與外祖父分庭抗禮。其實,歷朝歷代的歷史證明,為了權勢和利益,即便是親父子、親兄弟也可能自相殘殺,何況是一個長期生活在異域的外孫?
但當時劉邦恐怕也是病急亂投醫,他聽了劉敬的話,認為很對,馬上便想送大公主去匈奴。
呂后得知後,日夜哭啼,對劉邦說:“我只有太子和一個女兒,您怎麼忍心把她遠嫁匈奴!”
劉邦因此沒有把大公主送給匈奴,而是找了個宮女,充當大公主嫁給冒頓,同時派遣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和親政策。
單就西漢初年和親政策的效果來看,作用其實不大。
因為在劉敬提出和親政策之後的數十年裡,西漢雖然為和親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使匈奴貴族得以過上豪華奢侈的生活,助長了他們的貪慾。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裡,就經常提到匈奴侵擾邊境,索取財物,甚至出言不遜的事。
這種情況,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有所改善。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等兩次大敗匈奴,從此出現“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公元前33年,他又入朝覲見,自言願當漢家女婿,於是上演了“昭君出塞”這一流傳千古的歷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漢匈兩家一直保持著友好、和睦關係。
自昭君出塞之後的漢匈友好、和睦關係,主要原因並非是和親政策,而是當時漢朝國力的強大。
-
4 # 回溯史河
和親作為歷朝民族總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和一種民族關係的表現形態,貫穿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對歷史發展有著或隱或顯的影響。 和親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往下則一直延續到清代,幾乎所有的朝代(宋朝是唯一沒有和親的中原王朝)都有次數不等、緣由各異的和親。
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和親可追溯到西漢劉邦
漢初,天下初定,國力衰弱,士卒疲於征戰,劉邦採用婁敬建議,以漢朝宗室女嫁給匈奴單于為閼氏;雙方約為兄弟;開放“關市”,兩族人民互通貿易。此後,西漢開始推行與匈奴“和親”的政策,中原女子以公主名義下嫁匈奴單于,以求得邊境安寧。“和親”從此成為中國曆代王朝處理與周邊民族關係的一種重要手段。不過只是隨便找了一個庶人女封為公主,一直到劉邦的孫子景帝才有真正的公主和親(漢武帝的姐姐)
惠帝、呂后、文帝、景帝及漢武帝初年都採取了和親政策。這一政策相對緩和了軍事衝突,有利於漢朝休養生息,促進了漢初經濟的發展,加強漢匈兩族的經濟文化交流。西漢王朝不斷依據自身的實力調整對匈奴的政策:漢初的“和親政策”,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取得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和親
-
5 # 愛古典的好娃娃
中國歷史上“和親”的起止時間,史學界一般都認為是始於西漢初年,止於清代末期。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劉邦兵敗匈奴於平城後,採納謀士劉敬的建策,開始與匈奴和親,正如東漢史學家班固所說:“和親之論,發於劉敬。”
西漢初年,在漢匈民族激烈衝突的歷史背景下,劉敬所獻“和親”之策,首次將“和親”運用於調整漢匈關係之中,正式開啟中國古代和親之先河。雖然此時和親的不是真公主,但其影響及意義深遠。
不過,在漢匈雙方軍事力量失衡的西漢初期,“和親”並沒有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漢匈實際上“和”而不“親”,邊境衝突連綿不斷,和親約定不斷被毀,又不斷得以恢復。
與兩漢時期相對單一的漢匈和親模式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和親,幾乎涉及到了當時活動於中原的所有少數民族及政權,因此呈現出極其紛亂複雜的形態;而且當時和親次數發生頻率之高、涉及範圍之廣,堪稱中國古代和親歷史之最。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楊堅廢周自立建立隋朝,結束魏晉南北朝以來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重新統一中國。雖然國祚短暫,但文帝楊堅相繼遣宗室女安義、義成兩公主和親突厥,為唐貞觀年間攻滅曾經縱橫大漠的東突厥前汗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唐一代和親史,尤其是吐蕃及回鶻的和親,是最具特色的,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相繼和親吐蕃,首次將和親的範圍由北邊及中原擴充套件到西南地區;而唐肅宗為收復兩京,借兵於回鶻,將親生女兒寧國公主嫁與毗伽闕可汗,開創了中原王朝以“真公主”和親之先例。
兩宋時期,前有西夏、遼、金之威脅;後有金、元之南侵,與漢唐所面臨民族問題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更為嚴峻。但兩宋時期,卻沒有透過聯姻式“和親”緩解緊張民族關係的成功事例,這與宋人對“和親”的理解不無關係。宋人對“和親”的理解,是除了結婚不行,別的跟結婚相關的一切禮數,都可以如數交付舉行,即其他“和親”要素一應俱全。
明人對“和親”的看法,比宋人激進一些。明成祖朱棣先後五次北征,雖然軍事上有所斬獲,但始終沒有真正消滅蒙古部落的有生力量。有明一代,蒙古諸部始終是北部邊境最大的威脅。
約在公元10世紀崛起的蒙古族,及其後所建的蒙元帝國,將“和親”方法運用到了極致。蒙元帝國既有與高昌回鶻持續多年的聯姻,又有與政敵夏、金二國短暫的“和親”,可謂兩頭跑。
滿蒙聯姻,即清代朝廷與北方蒙古的聯姻。不僅是中國古代和親史的終結,也是最具特色的和親正規化之一。自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南不封王,北不斷姻”,成為有清一代奉行不替的基本國策。
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道光帝綿寧第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嫁與蒙古奈曼部札薩克郡王德穆楚札克布,可以視為中國古代和親模式的基本終結。
中國曆代王朝在處理民族關係的過程中,“和親”始終是一項備受關注,也是爭議頗多的重要政策與措施。
嚴格意義上“和親”雖然肇始於西漢初年,然而溯其本源,卻可以從先秦時期政治婚姻中尋覓到最初的原型。
-
6 # 斯文卿相
如果單指與少數民族和親,最早的記錄應該追溯到前778年,周幽王四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納褒姒。
當然,這一年的和親與周室無關,而是以後大名鼎鼎,並一統六國的秦,前778年的秦還很弱小,一直受西戎欺負,積累了數代血仇,雙方也一直爭鬥不休,打嬴非子前900年甘肅清水一帶立國之後就從未停止。
前778年,嬴非子之五世孫就在與西戎的爭鬥中含恨而死,留給後人的,就只有西垂大夫的爵位,以及包括犬丘、秦亭等地在內的,方圓不過數百餘里的土地,秦國如何發展再次成了難題。
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世父,一個是次子贏開,世父英勇,贏開沉穩。秦莊公原本想讓世父當繼承人,但世父拒絕了,理由是: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
西戎殺了我爺爺仲,我不報此仇,殺了戎王,絕不回城。說完這句話,就將爵位讓給弟弟贏開,然後帶著兵馬到最前沿的犬丘抵抗西戎去了。
他對西戎的態度是戰,嬴開因此上位,當上了秦襄公,秦襄公的想法與哥哥完全不同,他認為:其時周幽王寵信褒姒,致使朝局混亂不堪,不久天下必將有變,而這個變化,就是秦發展壯大的最好時機,而秦要發展,必須要穩定後方,更何況,大秦國力弱小,幾代爭鬥早已疲憊不堪,如今若還繼續與西戎爭鬥的政策,以目前的實力,只能拼個兩敗俱傷,不是什麼好辦法,因此,不如先安撫好西戎,再借天下有變的時機發展起來,等到自己強大了,西戎問題就自然不再是問題了。
出於上述想法,他打定一個英明的主意,與西戎和親。歷史上最早的與少數民族和親即由此而來,當時,秦襄公挑中了西戎豐王,西戎部族當中比較強大的一支。
這是 秦頭一次對西戎由戰轉和,國內反對聲音當然很大,但和親僅一年後,發生了一件大事,才讓人們發現,他的這個主意得有多麼英明。
前777年,不滿秦襄公政策的世父貿然向西戎發動進攻,結果非但沒報了仇,自己也全軍覆沒,兵敗被俘,照例,他是回不來的,必將成為秦的另一個烈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秦襄公挑中的女婿發揮作用了。
大秦的第一位外族女婿,西戎豐王親自出面斡旋,終於勸說戎王將世父放了回來,被西戎抓去還能放回來,這在大秦歷史上還是頭一遭。
世父回來之後深感恥辱,從此隱居不出,不問政事,權力因此集中到秦襄公手中,秦襄公乘勢大力向東,佔據了素有“關中鎖鑰”之稱的汧(念“千”)邑,即如今陝西隴縣,並定都於此。
首次將核心勢力發展到陝西,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一:遠離西戎,一旦發生戰事,還有個緩衝的餘地;
二:靠近關中,可以緊密觀察周朝局勢,待天下有變,可以迅速出手。
事實再次證明,秦襄公是非常英明的,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鎬京,西周因此滅亡,秦襄公得到訊息後迅速發兵救駕,平定犬戎之亂後 ,還主動出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至洛陽。
周平王洛陽安定下來後,即將秦襄公由大夫晉爵為伯,並將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封賞給他。大秦至此,才成為周承認的,真正意義上的國。
-
7 # 本昌談歷史
所謂“和親”,是指兩個對立民族為了緩和矛盾,停止戰爭,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
"和親”的形式是將皇家公主、郡主甚至妃子,遠嫁到千里之外的其他藩國,以達到同其他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的目的。"和親”政策最早起源於漢朝,“昭君出塞”就是當時為緩和與匈奴的關係,將漢皇室的妃子昭君與少數民族匈奴首領"和親”的。此後的朝代多次發生過"和親”,如唐朝的文成入蕃、清朝和碩嫁準葛爾,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和親”事件。
-
8 # 陝西周末玩
最早的和親:
如果單指與少數民族和親,最早的記錄應該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的周襄王時期,周襄王準備討伐鄭國,但是又擔心戎狄來犯,故娶狄女為王后,與戎狄和兵共同討伐鄭國。這是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和親事件。
最悲催的和親:
公元前778年,周幽王四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納褒姒。也就是後世最為熟悉的烽火戲諸侯的女主人公,當時褒姒所在的褒國就是位於現在的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的區域,褒國太弱了,打不過,就把自己國家美女褒姒送於周幽王,這女的不高興呀,來了就是不笑,才有了後邊的千古典故,當然這個是戲說了。
最有名的和親:
大漢王朝建國之初,國力太弱了,百廢待興需要建設,經濟需要發展,但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不停來犯,無奈之下,漢高祖劉邦採納陳平的建議,出現了歷史上眾人皆知的和親,並且這個一直經歷了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四代,直到漢武帝時期隨著國力的強勢開始征討匈奴,這個才有所緩解,但是並未取消。
外交形式的和親:
再往後的話除了在戰爭時期的和親外還出現了外交形式的和親,如唐代的時候,仍然有和親的事情發生,那會不是打不過,而是一種外交手段,和各個少數民族見了邦交關係,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贊干布。
和親高峰期:
中國和親史到了清代才達到頂峰,雖然很難做出精確統計,但據秦永洲和華立的統計,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從公主到鄉君就有70餘人之多。
總之,和親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此我們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來客觀的評價它。無論統治者實行和親時的主觀願望如何,多數中原王朝同北方民族之間的和親結果都導致了中央政權和北方民族政權之間的和平交往的關係。在客觀上也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民族融合,對北方少數民族來說,凡主動要求和親者,通常都是對中原王朝的一種嚮往和欽慕,是對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先進文化的趨同,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種體現。 -
9 # 落伍者
如果單指與少數民族和親,最早的記錄應該追溯到前778年,周幽王四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幽王納褒姒。
周幽王
前778年,嬴非子之五世孫就在與西戎的爭鬥中含恨而死,留給後人的,就只有西垂大夫的爵位,以及包括犬丘、秦亭等地在內的,方圓不過數百餘里的土地,秦國如何發展再次成了難題。
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世父,一個是次子贏開,世父英勇,贏開沉穩。秦莊公原本想讓世父當繼承人,但世父拒絕了,理由是: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
西戎
西戎殺了我爺爺仲,我不報此仇,殺了戎王,絕不回城。說完這句話,就將爵位讓給弟弟贏開,然後帶著兵馬到最前沿的犬丘抵抗西戎去了。
出於上述想法,他打定一個英明的主意,與西戎和親。歷史上最早的與少數民族和親即由此而來,當時,秦襄公挑中了西戎豐王,西戎部族當中比較強大的一支。
這是 秦頭一次對西戎由戰轉和,國內反對聲音當然很大,但和親僅一年後,發生了一件大事,才讓人們發現,他的這個主意得有多麼英明。
和親
大秦的第一位外族女婿,西戎豐王親自出面斡旋,終於勸說戎王將世父放了回來,被西戎抓去還能放回來,這在大秦歷史上還是頭一遭。
世父回來之後深感恥辱,從此隱居不出,不問政事,權力因此集中到秦襄公手中,秦襄公乘勢大力向東,佔據了素有“關中鎖鑰”之稱的汧(念“千”)邑,即如今陝西隴縣,並定都於此。
戰
一:遠離西戎,一旦發生戰事,還有個緩衝的餘地;
二:靠近關中,可以緊密觀察周朝局勢,待天下有變,可以迅速出手。
事實再次證明,秦襄公是非常英明的,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鎬京,西周因此滅亡,秦襄公得到訊息後迅速發兵救駕,平定犬戎之亂後 ,還主動出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至洛陽。
周平王洛陽安定下來後,即將秦襄公由大夫晉爵為伯,並將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封賞給他。大秦至此,才成為周承認的,真正意義上的國。
回覆列表
歷史上與少數民族和親最早可追溯至西漢,西漢先後將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下嫁萬里之遙的烏蘇國和親,達到兩國結盟、共同抗衡匈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