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下古麒

    對於順治的死,有很多種說法。在《清實錄》中只留下了“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這樣的敷衍之詞,使得對於順治最後的歸宿很難進行系統的考證。

    不過,在許多民間傳說中,有下面這麼幾種說法。

    一,被鄭成功炮轟於廈門

    在手抄本《延平王起義實錄》中有這麼一段話。“有人密啟藩主:以高崎之戰,偽虜順治實在在思明(即廈門)港被炮擊歿”這本典籍是所記錄鄭成功一生,對於鄭成功的研究有很大的考證價值。據這本書所描述的及民間的說法,順治在廈門督戰的時候被鄭成功方面的大炮給轟死的。

    二,得天花病死

    因天花而死是很多人所認同的一個觀點,並且儘管《清實錄》中對順治的死僅僅就寥寥數筆,好像不願意多談這個事情,但是其中還是隱隱約約透露一個順治病死的資訊。當然,有人還說是因為順治的愛妃董鄂妃得了天花,傳染給了順治,所以董鄂妃病逝不久後順治也撒手人寰了。

    三,五臺山出家

    也有人說順治並沒有死,而是遁入空門上五臺山出家去了。其中《鹿鼎記》中就沿用了這一說法,然後才有康熙派韋小寶五臺山出家並且親自上五臺山看望父親的情節。對於順治為什麼出家,民間所給出的說法就是順治是一個痴情的男人,在愛妃董鄂妃去世之後就看破紅塵了。而且,在順治生前就透露出了自己嚮往青燈黃卷的佛門生活,並且還說自己前世就是佛門子弟的一些話。

    當然,對於順治的死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且歷史上所留下來的典籍也寥寥無幾,在考證方面也有著很大的阻礙。所以,順治的死因也就留成了一個歷史八卦,成為民眾在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

  • 2 # 泜水漁翁

    我個人傾向於順治得病而死。出家當和尚的說法經不起推敲。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人云,察己則可以知人。由我們自身推測一下吧。倘若我是皇帝,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尚在幼年,怎麼忍心把諾大個江山壓在他頭上。說順治因董鄂妃之死看破紅塵,更是天大的笑話。皇帝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再從天下挖出個董鄂妃也未必做不到,怎麼可能為這點事就喪失理智。再者說,就算順治皇帝對董鄂妃情深義重,但作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一代帝王,站得高看得遠,決不至於糊塗到丟下老母幼子和天下臣民,一個人遁入空門的地步。那是傻小子所為,像少年維特那樣的小人物才會那樣,順治這樣的帝王不可能那麼沒出息!

  • 3 # 宮殿君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的愛情估計是帝王家裡少見的,可惜啊,董妃年紀輕輕就走了,而沒過多久,順治傷心欲絕,也“走”了。

    而關於順治皇帝是怎麼“走”的,歷史上有很多說法,不過從現在的記載來看,他的死和當和尚沒關係。

    咱們先來看看官方記載,在《清實錄》裡這樣寫道:

    順治“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

    寥寥數語,就跟記述後宮妃嬪去世一樣。

    難道。。。其中有啥隱情不好說的?!

    正因為記載過於簡單,所以給了民間百姓瞎想的空間。

    有人說順治皇帝因董鄂妃去世傷心的去當和尚,最後病死五臺山。

    還有說他是在廈門思明港被炮擊而亡。

    不過據另一些資料的記載,順治是死於當時的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天花。

    我們來看這段記錄:

    “初六日,三鼓,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即就榻前書寫”。

    據此,再加上當時突然禁止民間“炒豆”吃豆,禁止沿街潑水等,可以判斷,順治皇帝確實患了天花,年僅24歲就走了,最後實行的是火葬。(“火浴”)。

    哎,24歲,正是一個人最年富力強的時候,也許董鄂妃的死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致使身體抵抗力急劇下降,心情又抑鬱,最後染上了天花。

  • 4 # 吾不到的吾空

    關於順治帝的下落有三種說法最為流傳,一是他死於天花,二是去當和尚了,三是被鄭成功炮擊而死,這其中流傳最廣的肯定是去當和尚了,因為這個說法才更具有趣味性,另外,一部《康熙王朝》,也使這個說法廣為人知。

    關於順治帝的下落,《清實錄》只有寥寥幾筆:

    “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已刻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

    正是因為記載的太簡單,才引起了人們對他死因的懷疑

    一、出家為僧

    據記載,順治帝自小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他14歲那年打獵時偶遇了一位高僧,相談甚歡,從此他便開始迷戀佛法,與當時有名的高僧玉林、木陳、䒢溪森都交往甚密。

    後來,董鄂妃的突然死亡,讓順治帝幾乎失去了理智,他不但殺了承乾宮30餘人為董鄂妃殉葬,而且再無心世事,一心想要出家。

    所以,說順治帝出家為僧的說法也多出自僧侶書籍,說順治帝在董鄂妃去世2個月後,命令䒢溪森為他進行梯度,這可急壞了孝莊太后,火速召來䒢溪森的師傅玉林,玉林對䒢溪森極為惱火,準備燒死䒢溪森。同時,他還對順治進行了一番勸說,正是在玉林的勸說和䒢溪森被燒死的壓力下,順治才回心轉意,蓄髮還俗。

    但是,事後不久,順治便在慈壽寺出家,成為唯一一個公開歸入佛門的皇帝。

    䒢溪森的塔銘:人人道你大清國裡渡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哈哈,總是一場好笑。也印證了這件事。二、死於天花

    順治帝死於天花的說法主要來自王熙的一本《自傳年譜》裡,詳細記載了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一至初八這幾日順治帝及其本人的活動。

    “辛丑三十四歲,元因不行慶賀禮,黎明人內,恭請聖安,人養心賜座、賜茶而退。日,入內請安,晚始出。初三日,召入養心殿,上坐御,聖射少安,命至御前講論移時。初六日,三鼓,奉詔人養心股,諭: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即就塌前書寫,······凡三次進覽,三蒙欽定,日入時始至夜,聖駕賓天,血泣哀慟。

    明確說了: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

    王熙作為順治帝的寵臣,而且在順治帝病亡之前一直侍奉左右,而且《年譜》也不是官方史書,沒有必要避諱隱瞞,所以這個說法是可信的。

    三、鄭成功炮擊而死

    2004年4月,某報上刊登出了“順治被鄭成功斃於廈門”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

    全書以日記的形式記載了鄭成功戎馬倥傯的一生。其中,有一段記載說:

    有人密報鄭成功,高崎之戰中,順治皇帝在廈門思明港被炮擊中,清軍將領達素不敢對外公佈這個訊息。

    另外,書上還有一段披露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被害內幕的文字,其中再次提到順治帝死因:

    太師鄭芝龍降清後,屢次寫信勸兒子鄭成功投降清朝都以失敗告終,但順治帝並未加罪於他。而順治帝被炮斃於廈門後,輔臣蘇克薩哈與鄭芝龍有仇,向康熙帝建議:鄭成功可以用炮擊死我們的先皇,皇上難道就不能處死他的父親嗎?”康熙帝採納了他的意見。

    順治皇帝的下落迷霧重重,一層一層的撥開,或許結果是那麼令人可悲,但這卻是歷史,容不得我們的想像!

  • 5 # 邊宏偉0

    我個人傾向得了天花病後到五臺山出家,然後因為天花病死在五臺山,。順治皇帝得了天花病,作為一國之君,威嚴不能沒有,不能已滿臉水痘見大臣,在宮中又怕傳染給其他人,或者怕得了天花的病傳到外面人的耳朵裡,當時迷信還比較盛行,皇帝都不行了,江山社稷不穩,怕別人以為是清朝命裡要絕,於是就安排了一場自導自演的戲,這樣既安排好了國事,又為自己出家正名。後來肯定死在五臺山了,因為當時的天花病是不治之症。

  • 6 # 鄉村歷史

    順治應該是出家了,有專家曾經發現過一幅清朝和尚的畫像穿著一雙龍靴只有皇帝才可以穿,康熙也曾去過五臺山而且也修建過五臺山,用的是隻有皇族才可以用的琉璃瓦,種種跡象表明順治確實是出家了,順治應該也是圓寂於五台山大白塔還留下了頭骨舍利。

  • 7 # 鵬萍相依

    我覺得吧應該是在五臺山圓寂的吧 因為順治皇帝與佛有緣 他的愛妃董鄂妃得了天花病去世後 因了無牽掛得高僧指點拋下一切於五台山出家為僧

  • 8 # 冰洺墨搖

    現在普遍觀點:順治帝是得天花而死,並不是去五臺山當和尚。包括百家講臺上講述此疑點時,也是給出得天花。

    去五臺山當和尚是因為什麼原因越傳越深遠,以致越來越多人更傾向去五臺山當和尚?應該是在董鄂妃離世不久,順治帝因為悲傷過度,無心留戀江山和美景,於是跑去五臺山當了幾天和尚,後被孝莊皇太后給勸回。不久之後,順治帝離世,發病到離世好像是三天還是四天,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再加上野史的精彩手筆和電視劇精彩演繹以致深入人心,慢慢的就接受了順治帝出家當和尚的思想。

    但電視與野史畢竟不能作為了解歷史的依據,現在普遍觀點是:得天花而死。這也成了清宮一大疑案。

  • 9 # 葛大小姐

    做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六歲繼位,在位十八年,在孝莊和多爾袞的輔佐下,平群雄、除朋黨、遷都城、用漢制、懲貪汙,政權逐漸趨於穩定,順治十八年,24歲的順治正是風華正茂、年輕有為之時,在他的寵妃董鄂妃死後不到半年,順治帝卻突然神秘消失了。

    從宮內傳出來的訊息是順治帝駕崩了,《清世祖實錄》中的記載非常簡短“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清朝史籍對順治帝的日常活動都有詳細記錄,而生死大事而只有寥寥十一個字,更讓人費解的是,順治帝的死因,清宮檔案中竟然隻字未提?

    而順治帝留下的遺詔,也極不普通,是一份罪己詔,裡面充滿了自責和內疚,這根本不符合一個帝王離開人世的最後心情,很明顯,朝廷在刻意隱瞞著什麼?

    短短十一個字是無法讓人們信服的,老百姓更相信另外一個版本。順治帝的妃子董鄂妃出身書香門第,天資聰慧、溫柔善良,被順治視為紅顏知己,一個月內由賢妃晉升為皇貴妃,更舉辦隆重冊妃典禮,大赦天下,在大清300年曆史上只有這一次,足見順治對董鄂妃的寵愛程度,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後,順治甚至有立為太子之意,可惜,這個孩百日而殤,董鄂妃為此鬱鬱而終,短期內,痛失愛子與愛妃,順治帝痛不欲生,萬念俱灰,決心遁入空門,順治離家出走,清宮上下驚慌失措,堂堂一國之君,為了女人而出家為僧,朝廷顏面何在,為了不引起世人非議,只得向外宣佈順治帝駕崩。

    據說康熙親政後,多次以進香為藉口,到五臺山看望順治,勸順治回宮,但順治不為所動,後傳說,康熙年間,兩宮西狩,經過晉北,地方匆忙間無法提供御用器具,最終在五臺山找到內廷器物。

    但是,近年來,更多學者對順治出家說提出質疑,提出各種證據,證明順治乃是死於天花。

    學者們認為,康熙五臺山拜訪順治說法不成立,實際上康熙拜五臺山上喇嘛廟是想借此機會拉近與西藏、蒙古之間的關係。而順治帝確有出家之意,但是,在孝莊皇太后和眾大臣的苦苦勸阻,甚至以死相逼之下,順治帝最終放棄了出家的念頭,最終派他最喜歡的太監吳良輔代替自己在北京的天寧寺出家。

    而順治帝卻突然病倒了,病症正是可怕的天花,很多人覺得天花並不恐怖,那是因為現代醫學發達,而在古代天花絕對是一種不治之症,死亡率非常高,而且症狀非常可怖,開始是身上出紅色斑點,面板慢慢潰爛,直至死亡那一刻,病人面目全非,形同枯槁。

    順治皇帝病危時,命令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而在《王熙自定年譜》中詳細記載了整個過程: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根據順治的意思撰寫《遺詔》,寫完一條,立即呈送。一天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遺詔》到初七日傍晚撰寫與修改完畢。當夜,順治就去世了。

    順治皇帝臨終前說:“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

    順治帝去世後立即被火化了,由茆溪森和尚主持,第二年,順治帝的寶宮(骨灰罈)與董鄂妃的寶宮一同葬入清孝陵。

    順治帝遺體之所以火化,主要是清入關初期,扔遵循滿族火化的舊俗,其次是順治帝好佛,而僧人圓寂後都實行火化,所以“行痴”皇帝也尊崇火葬儀式。

    順治帝病逝後,年僅8歲,已經出過痘的玄燁繼承皇位,康熙王朝來臨了!

  • 10 # 老豬的碎碎念

    作為大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其短短的一生,也算是個傳奇了。今天咱就扒一扒這位傳奇皇帝的一生,順便揭秘一下他的死因。

    順治只是他的年號,他的本名是愛新覺羅福臨,其父是大名鼎鼎的皇太極,其母是坊間熱議的風流人物孝莊(坊間和電視劇中紛紛議論,孝莊曾經在皇太極死後,和自己的小叔子多爾袞有那麼一腿,而且福臨能成為皇帝,也全是其皇叔多爾袞的支援才得以實現,換句話說,孝莊用身子作為兒子福臨登上帝位的條件)就這樣,福臨在幾歲的時候便登上了皇位,自然權利還是歸屬於多爾袞代為行使的。就這樣,年少的福臨一直在“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陰影下生長,終於有一天,紫禁城外傳來一個巨大的好訊息,他頭上的這片烏雲,多爾袞在打獵的途中突然掛了,死因不明,估計是急性腦淤血什麼的家族病,自此,福臨終於可以得以親政,成為實實在在的皇帝了。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遺傳了愛新覺羅家族多情愛妻的“毛病”,他摯愛的董鄂妃竟然病倒了,這讓剛剛二十多歲的順治焦急萬分,終於,他最深愛的女人還是離他而去了,順治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接連幾天不吃不喝,身體的免疫力急劇下降,在當時有一種讓人們懼怕的疾病“天花”,因為當時醫療水平非常有限,基本得了這種病就是絕症,順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由於過度悲傷,他被天花病毒感染了,自此,年僅23歲的福臨也追隨心愛的女人而去了,所以說,順治皇帝是死於天花疾病。並沒有像坊間傳說的那樣遁入空門當和尚去了。

  • 11 # 陸棄

    愛新覺羅福臨,作為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前有先祖打下的大好江山,後有忠於職守的輔佐大臣,本可以穩坐江山,享一世太平。然而他的一生充滿傳奇,連死亡都變得撲朔迷離。

    民間對於順治皇帝的死,也是眾說紛紜,無外乎這幾種說法:一是被鄭成功炮擊死於廈門;二是自幼信奉佛教,出家為僧;三是得天花而死。

    然而議論最多的就是順治出家當和尚的說法。順治帝是一位鮮有的痴情皇帝,董鄂氏就是他最深愛的妃子,兩人相濡以沫,後來董鄂妃為其生下了皇子,順治帝內定這位皇子為皇儲。可世事總是如此難料,皇子剛出生幾個月就夭折,這讓董鄂妃一下接受不了,最終抑鬱而終。順治帝看到愛妃和愛子相繼離自己而去,覺得已經看破了紅塵,腦袋一熱,便去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但是這種猜測一度遭到質疑。據王熙《自傳年譜》裡記載: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從中可知,順治帝確是得天花而死。

    歲月變換,順治帝的死,我們已無從考證。不過他的子孫卻幫他完成了他未完成的事,開創了康乾盛世,讓大清朝在歷史上留下最光輝的一筆。

  • 12 # 史無止境

    歷數中國古代的歷代帝王,精彩和跌宕的故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但清朝順治皇帝的傳奇經歷則更是增添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順治帝本名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5歲登基,駕崩時年僅24歲。當然,這只是官方說法,更多的民間傳說是,順治皇帝沒有駕崩,而是出家當和尚去了。放著大好的皇帝不幹,偏偏詐死然後跑去當和尚,這事能是真的麼?

    在《清世祖實錄》中,對此的有關記載異常簡短:“丁已,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短短几字,病因病況隻字未提。而據史料記載,順治皇帝得病,從初二到初七,短短的五天時間就命喪黃泉了。由此可見,他得的不是尋常之病。可是讓人感到疑惑的是,檔案中的記載只是說順治身體不適,到底病況如何卻毫無解釋。這難免讓後人猜測紛紛。

    民間最盛傳的就是順治帝跑到五臺山出家當和尚去了。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滿文件案記載,順治14歲外出打獵時,曾會見過一位在石洞中默默修煉了9年的“別山”禪師。對這位“別山”禪師,順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了表示恭敬之心,順治還特意在京城西苑(今中南海)為他闢出一處“萬佛殿”,以供禪師前來修身。但“別山”禪師卻僅僅入宮做了禮節性拜訪後,又飄然而去。順治對此更加敬佩不已,一心向佛。

    當然,順治成為一位篤信佛教的皇帝,也和他生活環境的影響有關。早在他的祖父努爾哈赤時,藏傳佛教已傳到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佛寺,並常常手持念珠禮佛。到皇太極時,盛京(瀋陽)興建實勝寺,藏傳佛教在後金已產生很大影響。順治的生母自幼受到佛教的薰陶,以信佛解脫內心的孤獨與苦悶,順治帝稍長便信奉起佛教來。

    可見,順治崇佛已久,而且早有出家之意。但導致他最終決定出家的,還與董鄂妃之死有關。董鄂妃是順治帝的愛侶,但紅顏薄命,董鄂妃年僅22歲時就病逝了。董鄂妃死後,順治帝傷心欲絕,無心朝政,頓覺紅塵戀無可戀。有記載統計,順治皇帝在董鄂氏死後的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38次到高僧館舍徹夜論禪。順治帝還為自己取了個法名叫“痴”,並命得道高僧茚溪森為他淨髮,要放棄皇位。但迫於孝莊皇太后和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對聲,所以順治只能收回成命。但不久之後,順治帝就突然駕崩於養心殿,他8歲的兒子玄燁即位,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

    據《起居注》記載,康熙即位後不久,孝莊皇太后曾多次帶著他上五臺山禮佛。此類活動本可以在北京舉行,可他們偏偏不遠千里來到五臺山,而且這樣的活動不只進行過一次。如此看來,順治在五臺山出家修行,也許才是隱藏在禮佛背後的真相。

    由此看來,順治皇帝突然駕崩,也許僅僅是個對外託詞,或許他並沒有死,而是遁入空門,削髮為僧了。

  • 13 # 學史使人明智

    順治帝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一生娶了十九個妻妾,但最愛的只有董鄂妃一人,不幸的是,董鄂妃在順治十七年因病去世了。順治皇帝為此痛不欲生,順治五天不理朝政。不久後,他要下旨追封董鄂妃為皇后,董鄂妃去世後,順治的心也跟著死去了。

    蔡東藩曾在《清史演義》中描寫了順治帝的哀痛之情,說順治帝哀傷過度,已經看破紅塵,並且只留下一封詔書,便離宮出走了。此外,在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以及專門輯錄清代遺聞軼事的《清朝野史大觀》這兩部書中也記載了順治帝削髮出家的故事。

    順治帝此次出走使宮廷大亂,為了保住皇室顏面,皇室只好對外宣佈順治皇帝駕崩了。但謊言總會被人識破。沒過多久,民間就紛紛流傳言大清皇帝為愛削髮為僧的故事。

    但也有人認為,順治帝並非是因為痛失愛人出家,順治帝一心向佛,其實順治帝早有出家之心,他曾經讓最寵信的太監吳良輔去憫忠寺出家為僧。另一方面,順治帝與孝惠皇后一向沒有感情,因此借董鄂妃之死,出家皈依佛門也合乎情理。

    據說康熙帝親政後,曾多次到訪五臺。出巡就是為了看望父親順治帝。還有傳言說,康熙年間兩宮西狩途經晉北,結果當地找不到公寓器具,沒想到卻從五臺山上尋到了,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順治帝出家的說法。

    但也有明清史專家認為,順治帝沒有出家,而是在即將前往五臺山的時候,患上了痘診,突然去世了。所以順治帝是否真的出家了,還是一個謎團。

  • 14 # 文城觀點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只活了二十四年,可是,他的經歷卻是非常曲折而豐富的,是清朝皇帝中很有故事的一位帝王。

    福臨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清軍入關後遷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他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他的親生母親是清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福臨出生於瀋陽故宮永福宮,在盛京(瀋陽)篤恭殿即位,稱年號為順治。

    順治皇帝(劇照)

    福臨是幸運的,他本來沒有繼位的資格,但在皇太極駕崩後,卻因為滿清皇族中兩派力量的爭鬥而僥倖得以繼位。當時,在繼位爭鬥中,一派是以福臨的叔父、睿親王多爾袞為代表的實力派,另一派是以皇太極的長子、肅武親王愛新覺羅·豪格為代表的先皇嫡系派,兩派爭鬥激烈,難分勝負,為了避免清朝皇室內耗,最終,六歲的福臨被推為繼位皇帝,多爾袞為攝政王。

    福臨又是不幸的,他的婚姻使他很不滿意,對別人硬是讓他聘娶的皇后非常反感,而他所鍾情的妃子卻很快死了。福臨的第一位皇后是他生母的孃家侄女、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福臨的這位皇后是由多爾袞為他選定和安排迎娶的,他對她一直很厭煩,因而,不久,福臨便將其廢去皇后位,降為側妃;福臨的第二位皇后雖然溫柔賢惠,地位也很高貴,她是鎮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但是,福臨對她根本一點愛意也沒有,一直不喜歡她,要不是因為有孝莊皇后庇護,加上這第二位皇后很能委屈圓通,恐怕也會被福臨廢了。

    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福臨所寵愛、鍾情的是董鄂妃,他對董鄂妃一見鍾情。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之女,自幼天資聰慧,好讀史書,她年少時即受到江南漢文化的影響和薰染,風韻溫柔、嫻靜優美,善解人意,悟性極高,很得福臨的寵愛,只可惜,他年僅22歲便香消玉殞了。此前,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福臨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非常罕見。十二月初六日,福臨還專門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福臨對董鄂妃如此重視,足見他對董氏的無比鍾愛,而董鄂妃的早逝,給福臨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這是福臨後來走向信佛之路的重要原因。

    董鄂妃畫像

    福臨自幼在孝莊皇后的培養下,加上因有滿人的尚武精神的影響,他有一種好勝性格和桀驁不遜的心態。因而,他雖沖齡嗣統,掌控不了朝權,朝中有多爾袞、豪格等把持朝政;後宮,有他母親孝莊皇后的督促和教育,但他有一種反抗心理,對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等一直有逆反心理。他頗有主見,敢作敢為,經常順著自己的愛好做事,是一位不願聽權臣擺佈的年輕皇帝。

    福臨的這種好勝、執著和傲氣是他後來堅持禮佛、信佛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外出狩獵的攝政王多爾袞在喀喇城突然逝世,這使得順治帝福臨得到了提前親政的機會。福臨親政後,在孝莊太后的支援下,他逐漸控制了朝局,並不久即能乾綱獨斷,他雖然親政時才十四歲,但卻幹了不少大事。

    順治皇帝畫像

    親政時的福臨,很想有一番大作為,而且,他在皇位上也幹得不錯。

    多爾袞的病逝使順治帝擺脫了被壓制的地位,他再也不想當傀儡皇帝了。而他親政不久所幹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對多爾袞進行清算。他不懼朝臣的反對,削除多爾袞的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諡號,並籍沒其家財,對他的這位原來的“皇父攝政王”進行大肆報復。而此舉大大加強了福臨掌控朝權的氣勢,對他往後的施政措施帶來了重要影響。

    為了強化皇權專制,順治帝還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並採取措施,停止了滿清貴族的圈地行為。此外,他還放寬“逃人法”,他試圖透過對一系列政治措施的改革來緩和滿漢的民族矛盾。他受中原文化影響較深,想採取更多漢人的管理方式來治理朝政,但是,當時滿清貴族剛剛入關,他們對漢人的警惕心態和防備措施非常強,順治帝身邊尚缺乏能贊同吸取漢人管理方式的重臣,因而,福臨的管理革新並不順利,這讓他感到很苦惱。

    順治九年(1652年)二月,順治帝著力改變朝中的政治結構,透過改變人事來加強君主的集權統治。他加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一個月後,他取消了諸王、貝勒、貝子管理六部事務的權力; 四月,順治帝採納了禮部的建議,規定皇帝一月三朝,而春秋兩季各舉行一次經筵,並設定宗人府官員。他重新制定了一系列新禮制,將治政活動納入了禮制之中,強化統治秩序,這實際上是將治政機制進行一定程度的”漢化“。他還為滿人的每旗設定宗學,讓未受封的宗室之子十歲以上均可入學,以加強對滿族子弟進行包括漢文化科目在內的新教育。

    順治十年(1653年)正月,順治帝下令對僅有滿臣奏事的上奏程式進行改革,規定此後凡章奏,令滿漢侍郎、卿以上官員會同奏進,這是清王朝重用漢臣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

    順治帝因其年輕時受漢文化的影響,他當親政後,很重視對歷史上漢族皇帝的治政經驗進行探研,他在漢臣的指引下,認真閱讀《資治通鑑》,他曾向朝中大臣詢問,要求從漢高祖、漢文帝、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皇帝中選出最傑出的帝王,秘書院大學士陳名夏對福臨說唐太宗最優,而福臨卻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很出色,他的各種立法能利於後世。其實,福臨是以此來表明,入住中原的清廷,將延循明朝制度和管理措施。福臨的這一主張非常重要,大大有助於化解漢臣與滿臣、漢人與入關後的滿人的矛盾關係,而且,使清王朝能具有承繼”法統“的合理理由。

    此外,順治帝還賜太常卿湯若望號為“通玄教師”,接受湯若望的一些積極建議,並開闊了眼界。此後,雖遇陳名夏案發生,陳被指責為漢臣“南黨“首領,勾結朋黨,擅權亂政,因而有二十八名漢官遭到訓斥,但是,順治帝並沒有以此來限制漢臣,他隨後即增置內三院漢大學士,每院各二人。同時,他設立十三衙門,並下旨嚴禁宦官干政,規定所設太監品級不得超過四品。還有,順治帝還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籠絡漢臣,拉近與漢臣的距離,比如,他令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為妻。

    為了穩定後宮,順治帝廢除之前多爾袞為他迎娶的皇后為靜妃,不久,立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

    順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順治帝下旨修《順治大訓》,並且編纂《資政要覽》;四月,順治帝又下詔修《太祖聖訓》《太宗聖訓》。順治十二年(1655年)春,他特命大學士馮銓為Quattroporte官編《孝經衍義》;特命大學士巴哈納、劉正宗等為Quattroporte官編《通鑑全書》;他還大力提倡忠孝節義,比漢臣提倡得還要賣力。其實,他這都是為了加強滿清皇權的統治意識,以皇權專制和忠孝節義理念來教化滿漢大臣。六月,順治帝將宮禁命名為紫禁城,將後山命名為景山,將西苑南臺命名為瀛臺,並命內十三衙門立起鐵牌,嚴禁內監干政。這一系列的命名、立牌,是想從規劃的建築文化上來加強統治秩序。

    清軍入關以後,不久就進入北京,而滿清統治集團目睹明王朝的滅亡,順治帝作為第一位進入北京的皇城,他對明朝滅亡的教訓十分重視,積極採取措施避免清朝重蹈其覆轍。

    首先,福臨十分重視整肅吏治,他對官吏隊伍推行甄別之法,重視擢優汰劣。其一,他要求各地督撫對所屬官員嚴加甄別,對有德有才兼通文義的人要及時報奏,而對不能稱職的要立即參劾。其二,為了選拔好知府人選,福臨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下令在京各衙門三品以上官員,及在外督撫,各推舉才行兼優堪任知府者各一人,並要求其備上履歷事蹟具奏,令吏部再加察議,以奏請定奪,將所選中人才以備前三十處知府之用。其三,福臨嚴格加強對官員的督控,絕不允許朝中官員結黨結社,更不許太監干預朝政,他透過嚴禁官員私交、私宴來杜絕朋黨的形成,想以此來根除朋黨之患。

    其次,福臨透過一系列革新措施,努力穩定社會經濟發展。針對明末戰亂所餘留下來的地荒丁逃、稅賦難收的狀況,為了改變福臨親政時各直省錢糧缺額達四百餘萬兩的賦虧狀況,他積極採取鼓勵墾荒的政策。為穩定好社會經濟,他採取了一些措施,著力鼓勵墾荒。比如,他採納了大學士范文程等人的建議,於順治十年(1653年)推行屯田墾荒;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秋下令鼓勵富人墾荒;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夏,公佈督墾荒地勸懲則例;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冬,又實行捐資開墾法。其中,“勸懲則例”的作用很大,則例中規定:督撫按及道府、州縣、衛所等各級官員在一年內,按墾荒數量給以記錄或加升一級的獎勵;對文武鄉紳及貢監生民人等規定了墾荒的具體獎勵辦法;而且,如果開墾不實或者開過復荒者,無論新舊官員,一律應被治罪。

    可是,後來福臨卻傾心於僧禪,成了清代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內心深處信仰佛學的皇帝。

    福臨親政初期,他認識了天主教耶穌會教士湯若望,福臨親政後,湯若望因為與福臨談得很投緣,屢次被提升,分別被封為通議大夫、太常寺卿,並賜名“通玄教師”,提為通政使等,並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被誥封為光祿大夫,秩為正一品。而孝莊文皇后對福臨提拔湯若望很支援,她對湯若望也很尊重,甚至稱他為義父,而福臨因此而曾稱孝莊皇后為“瑪法”(慈愛的女神)。福臨與湯若望的密切交往,顯然對福臨信仰宗教有一定的影響。

    順治十四年(1657年),福臨開始接觸僧人,並很快成為佛教信徒。這一年深秋,福臨在太監的帶領下到了海會寺,見到了臨濟宗龍池派和尚、性聰禪師憨璞,福臨與憨璞交談默契,很是投緣,這使他對佛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不久,福臨在南苑萬善殿召見了憨璞,之後,他還多次召見憨璞,請憨璞介紹佛教界有名望、修養高的僧人。

    玉林琇畫像

    順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福臨特意派遣使臣,赴江南湖州報恩寺,召名僧玉林琇來京,玉林琇清高自持,多次辭謝,婉拒召見,但使臣不答應。次年二月,玉林琇只好入京覲見福臨。福臨一見玉林琇,十分高興,當即封他為“大覺禪師”,並以禪門師長之禮款待玉林琇,福臨謙虛地自稱弟子。此時,福臨請求玉林琇為他起個法名。玉林琇再三推辭,認為不便為福臨起法名。但是,福臨一再要求,並請求以一些“醜”的字眼來為他起法名,玉林琇只好寫了幾個字,福臨選了一個“痴”字,起法名為“行痴”。至四月,玉林琇請求回湖州報恩寺,福臨賜給他黃衣、金印,派遣官員送他回去,並令官員召玉林琇的弟子茆溪行森到京師。

    此外,福臨還封憨璞為明覺禪師,憨璞向福臨推薦了浙江寧波天童寺的名僧木陳道忞,福臨召其進京。不久,對福臨有非常重要影響的和尚進京了,這位和尚就是玉林琇的徒弟茆溪行森。福臨在萬善殿接見茆溪行森,他向其請問佛法,茆溪行森的解答使福臨連連讚許。

    茆溪行森畫像

    福臨開始信佛,而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福臨所寵愛的董鄂妃病逝於承乾宮,順治帝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後宮的混亂,鍾愛的妃子突然去世,加上朝局紛爭讓他厭煩,滿族大臣對他重用漢臣不滿等,給他帶來的壓力、煩悶,這使他很難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只有潛心修佛才能讓他有所解脫,漸漸地,他感到寄託於佛法才是寧靜的,於是,逐漸加強了他出家的念頭。

    順治十七年(1660年)九月至十月之交,即在董鄂妃去世的近兩個月之後,福臨決心出家,他請茆溪行森禪師為他剃度,福臨成了“光頭天子”。

    同年十月十五日,茆溪行森的師父玉林琇禪師奉詔到京,據說是孝莊太后和朝中老臣令人召其入京的。玉林琇得知他的徒弟茆溪行森已為皇帝剃髮,知道惹了大禍了,他比他的徒弟想得更遠,感到為皇帝剃髮,這不但將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而且還有可能為佛教界帶來災禍。

    玉林琇禪師非常憤怒,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採取極端措施了,他下令屬下僧人堆積柴火,欲將茆溪行森焚死。放火前,玉林琇勸福臨說:“若以塵世之法論,皇上應永久坐於皇位之上,上可安聖母之心,下可使萬民安居樂業;若是以出世之法論,皇上也該永久為君王,對外可保持佛法信徒,對內可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之處。”(《順治的貴妃和太監偷情的故事》.中國歷史故事網[引用日期2015-01-25])當然,福臨是不會讓茆溪行森被燒死的,同時,福臨也覺得玉林琇說得有道理,於是,他便接受了玉林琇的勸諫,答應蓄髮但是,暫時不出家。之後,茆溪行森被他師父帶回南方,福臨繼續當皇帝。可是,福臨雖然蓄髮而不出家,但他的心早已“出家”了,福臨對篤信佛法的執念一直沒有改變。

    福臨(劇照)

    順治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關於順治帝去世,清官方史書《清世祖實錄》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皇帝駕崩是一件天大的事,官方如此簡略的記載,易於引起猜疑。

    於是,關於順治帝是怎樣死的,後來有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一種猜測是,因董鄂妃年輕輕地突然病死,鍾愛董鄂妃的順治帝傷心過度,鬱悶憂慮,寢食難安,體弱染病,在董妃去世不到半年,福臨便隨他的愛妃而去了。

    另一種猜測是,順治帝歷來很固執,他厭煩紛亂朝局,思念董妃,心無法安定,只有崇信佛法,才能心安,於是,執意出家去了,而孝莊皇太后無法將他拉回來,為掩人耳目,便對外稱順治帝病死,以此來掩蓋皇室的醜聞。後來,出家的福臨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有人還為這一說法找到了證據,比如,康熙《起居注》中有記載,康熙即位不久,孝莊皇太后多次帶玄燁去五臺山禮佛,以此推測,玄燁大概是悄悄去見他的父親福臨;再如,另一證據是,1900年庚子之變,慈禧太后西逃時經過山西,當地官員從五臺山借了一些餐具,而這些餐具很像是紫禁城裡皇家用的餐具,因此而懷疑福臨就在五臺山修佛。

    順治帝與董鄂妃(劇照)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鄭成功與清軍在廈門牛家村發生了戰爭,鄭成功看到對面有異物閃閃發光,於是,便命令士兵將大炮對準亮光發射,而那刪發亮光的正是順治帝頭上的夜明珠,因而,順治帝被炮火炸死在牛家村。不過,有專家考證,認為這一說法是不能成立的,這只是痛恨清軍平臺殺了鄭成功後代,一些恨清者編出來表達反清情緒的。

    此外,還有一種相對比較可信的說法,即認為順治帝是因為染上了天花而死的。這一說法有一定的根據,其一,替順治帝起草詔書的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在順治帝臨終前一直在他身邊,而《王熙自定年譜》中記載: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皇帝突然病倒,病情日益加重。初五日,順治將他(王熙)招到養心殿,對他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依順治帝之意,王熙撰寫了詔書,一天一夜,三次修改,三蒙欽定。

    其二,傳教士湯若望也有類似的記載,據《湯若望傳》,有過對順治帝染上天花的記載:

    “順治對於痘症有一種極大的恐懼……或許是因他對於這種病症的恐懼,而竟使他真正傳染上了這種病症。”

    其三,還有人認為,玄燁被選中繼位皇帝是因為他已染過天花並已痊癒,有抵抗力,不再怕天花了,由此來推斷,順治帝一定是染上天花而死的。順治駕崩前有八位皇子,長子夭折,二子九歲,三子玄燁八歲,其他皇子尚年幼,依理,當是皇二子即位,可卻選中了玄燁,因為玄燁有對天花的抵抗力。當然,這種推論邏輯不太嚴密,只是一種猜測。

    但是,對於順治帝染上天花有史書記載,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此外,董鄂妃的早逝使福臨十分傷心,這也是事實,所以,順治帝的去世,與染上天花病有關,也與董鄂妃的去世而傷心過度有關,他是病死的。

    順治帝去世時的大致過程應該這樣的: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內官吳良輔因以權謀私、交結外官、納賄作弊等,被大臣上奏該處死,而福臨安擔心株連太多,同時也同情吳良輔,便安排他出家為僧。當天,福臨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的出家儀式。回來時,福臨染上了天花,便發起了高燒。他預感病體沉重,很難再支援。初六,他深夜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及原內閣學士麻勒吉入養心殿,在病榻上口授遺詔。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於初七日撰擬詔書,曾三次將擬稿上呈福臨預覽,皇帝親自批改,那天晚上,順治帝去世,終年24歲。

    福臨晏駕之後,麻勒吉及侍衛賈卜嘉捧著皇帝遺詔去奏知孝莊皇太后,孝莊太后向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人宣佈皇帝駕崩的訊息。根據遺詔,扶立八歲的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為皇太子,繼帝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為輔政大臣。

    “罪己詔”

    順治帝的遺詔實際上是一篇“罪己詔”,在詔書中,他為自己列了十四條罪過,如“未能遵守祖制,漸染漢俗,重用漢官致使滿臣無心任事”等,其實,所謂的“罪己”,說的卻是他在位是做得最好最正確的事,是政績的亮點。只是,從滿臣皇室貴族的角度看,或許是不樂意接受的。因而,有人懷疑,順治帝的這一篇“罪己詔”, 並非是福臨的本意,也不一定是福臨清醒時看過的。遺詔先奏知皇太后,而後才公佈,而起草遺詔的王熙、麻勒吉,卻一直守口如瓶。這或許是孝莊太后的一種策略,她為了保證她的皇孫愛新覺羅·玄燁能順利即位,便授意為福臨起草此遺詔,她利用責備她兒子來保證她孫子成功即皇帝位。順治帝在位時,推行了一系列重用漢臣的措施,這讓滿清皇室貴族很不滿,而孝莊太后為了玄燁繼位,需要當時的滿族權臣的支援。

    福臨崩後,梓宮放在了景山壽皇殿,四月十七日,由茆溪行森執行火化儀式,火化後,寶宮(骨灰罐)安葬於遵化馬蘭峪,是為孝陵。福臨的廟號世祖,諡號章皇帝。乾隆元年(1736年),尊諡加為“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李尚英於《清代皇帝傳略》中評價說:“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代皇帝。他親政以後不過10年。一方面革除了明朝末年的許多弊政,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滿族統治者自身的某些落後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以籠絡漢族士大夫洗刷關外傖荒,從而緩和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實現了除臺灣以外的中國領土的統一。這就為康雍乾時期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福臨是清朝開國時的關鍵君主,在中國歷史上起了進步的作用。”

  • 15 # 平陽狐狸說水滸

    平陽狐狸,回答問題。

    孝莊改嫁、順治出家、雍正奪位,被稱為清朝三大懸案。那麼,順治到底是怎麼死的?有沒有出家當和尚?今天我們就來破破案。

    (順治帝 劇照)

    清朝盛產小皇帝,十一位皇帝中便有五位是幼年登基,溥儀三歲,光緒四歲,康熙七歲,同治和順治都是五歲。

    幼年登基,英年早逝,加之“順治”這個極具迷惑性的年號,很多人以為順治帝順從優柔,其實不然。貴為一代天子,哪有這麼簡單?

    順治登基時,需乘車前往登基地點舉行慶典儀式,乳母因其年幼欲同車陪護,順治不許,小手一揮,這不是你該坐的車!果然是天生的優越感,骨子裡的皇家氣質!想想此時的順治不過六七歲而已。

    (孝莊文皇后)

    滿蒙聯姻向來是滿清的基本國策,在孝莊和多爾袞的安排下,孝莊將自己的親侄女博爾濟吉特氏嫁與順治為後。順治對這位姑娘並不感冒,經過幾年的爭鬥,母子隔閡,終將其廢掉。

    為了維繫滿蒙之間的關係,孝莊又從孃家娶了一位女子過來。湊巧的是,順治對這位蒙古包裡走出來的姑娘又不感冒。孝莊太后一生精明強幹,但在兒子的婚姻問題上卻屢屢受挫,毫無辦法。

    在政治上實行滿蒙聯姻,在意識形態上傾向於藏傳佛教,以鞏固與西藏之間的關係。所以滿蒙王公貴族大多有崇佛的基因和心態,順治當然也不例外,曾經高規格的接待西藏喇嘛入京朝賀。

    順治親政之時,他又認識了一位重要人物,這個人便是湯若望。湯若望是德華人,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生活 46 年,最終死在中國,葬在中國。

    湯若望是繼利瑪竇之後最重要的來華傳教士,憑藉出色而淵博的才學,受到明崇禎和順治帝的青睞,最終官至正一品,封光祿大夫,任太常寺卿,欽天監監正。

    湯若望是一位出色的神父,他當然沒有忘記自己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的目的,自然也在與順治的交往過程中向其灌輸天主教的一些宗教思想,這對本已有藏傳佛教根基的順治來說並不衝突。高峰時期,中國當時有 15 萬天主教徒。

    1657 年,順治帝對宗教特別是佛教有了很深的認識,這一年他親至北京南郊的海會寺與龍池派高僧憨璞性聰禪師長談,相談甚歡。後又邀其至皇宮談論佛家之事,相互十分契合。

    16598年,順治又派人去南京召報恩寺玉林秀禪師進京,但被婉拒。第二年玉林秀進京,順治欣喜若狂。

    順治以禪門師長之禮待玉林秀,並自稱弟子,要求玉林秀賜法號玉林秀不肯。順治再三要求下,得“行痴”之法名。記住,此時的順治已經有了法名!

    (董鄂妃 劇照)

    前文說過,順治對從蒙古包裡走出來的兩位皇后十分不感冒,但對董鄂氏卻情深意篤,十分恩愛。 1660 年,董鄂妃為順治誕下一子,三月夭折,不久董鄂妃也撒手西去。先失愛子又失愛妻,連遭打擊的順治十分悲痛。

    這裡插一句,董鄂妃並非漢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正白旗滿人。“董”者,只是滿語的音譯,而非漢之“董”姓。

    於是在這一年的九十月間,玉林秀的弟子行森禪師為順治帝剃度,讓順治成為了光頭天子,離出家只差一步,當然也遭到了兩股勢力的強烈反對。

    第一股勢力是以孝莊皇太后為首的滿清王公貴族,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皇帝要出家,這是什麼事兒呀?自然堅決反對!

    第二股反對勢力或者說第二個強烈反對的人,居然是玉林秀!他來到北京,得知弟子為順治剃度,便召集眾人燒起柴火,準備燒死徒弟行森禪師,並規勸順治帝放棄出家的念想。最終順治在這兩撥人的勸說下放棄了出家的念想。

    玉林秀的做法是十分高明的,畢竟順治這尊佛是哪座大廟都供不起的!順治出家對佛家而言並非幸事,源源不斷的災難和麻煩到時會接踵而至,這也是玉林秀比其弟子高明的地方,師傅還是師傅!

    順治剃度幾個月後,即 1661 年初,順治得天花而死,時年 23 歲。

    天花對於當時的人來講就是絕症,順治的叔叔、多爾袞的弟弟多鐸便是得天花而死,據說董鄂妃也是得天花而死。而康熙之所以能在諸皇子中勝出,除了其母家的勢力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康熙得過天花而痊癒。雖然留下了一臉的麻子,但對孝莊和順治而言,這卻是天大的好事。

    總結而言,順治有佛根,對佛心嚮往之,有法名,曾剃度,但最終沒有真正出家而死於天花。

    假若順治能夠延續生命,那麼他接下來的選擇到值得期待,但至死他並沒有真正出家。如果你非要說在家修行也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16 # muyi0178

    是在攻打合灣時被箭射中墜馬受了重傷後慢慢死的,。為了面子才說是出家了。為什麼後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後來即使歸降清了也被處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藻怎麼醃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