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答題金榜題名
什麼叫中風?中風起病急,變化快,有內風和外風之分,內風多屬內傷病症,外風多因風邪所致。中風的病因有很多,有的人因情志鬱怒、肝火上擾而發病,有的人因飲食不節、脾失健運、夾痰上擾而發病,有的人因勞累過度、形神失養而發病,有的人因氣溫驟降、血行不暢而發病。中風的症狀有哪些?
一、中風的臨床表現
中風不僅有內風和外風之分,還要輕度中風、中度中風、中度中風之風。中風程度不同,症狀表現也有所不同。輕度中度者的臨床表現為頭暈、昏迷、神志模糊;中度中風者臨床表現為語言不利、口眼喎斜;重度中風者臨床表現為語言不利、半身不遂。
二、中風治療
瞭解中風的症狀有哪些後,如出現明顯的症狀,患者應及早治療。治療時,患者可根據自身病症及醫生指導選擇治療方法。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中風的重要原因是高血壓,所以必須要把血壓降下來,中藥降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本草綱目》記載一個偏方——桑葚火麻茶
偏方成分:黑木耳,火麻仁,決明子,番石榴果,桑葚,葛根,槐米,黃精,萊菔子
決明子有著降壓、明目,改善高血壓併發症引起的頭暈、頭痛、心悸等;桑葚具有降血壓、降低膽固朜的作用;黑木耳是有清理血管垃圾的作用,膽固朜太多會堵塞血壓,有它在可以起到清理的作用;火麻仁具有保護血管的作用,亦可通便秘。
-
3 # 橙醫生健康課堂
中風的症狀一般有:頭痛,頭暈,失眠,口角歪斜,肢體麻木,運動障礙等症狀。嚴重者可以出現意識障礙,昏迷,噴射性嘔吐等症狀。預防措施主要是控制血壓以及改善大腦血供的治療。
-
4 # 大象心健康
中風又稱卒中、腦血管病,是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一、腦卒中的症狀有哪些?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 或語不達意,吞嚥困難,一側肢體乏力或活動不靈活,走路不穩或突然跌倒。
2、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頭暈,甚至噁心嘔吐,或者頭痛頭暈的形式和感覺與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間斷性變成持續性。這些徵兆表示血壓有波動,或腦功能障礙,是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徵兆。
3、面、舌、唇或肢體麻木,也有的表現眼前發朦或一時看不清東西,耳鳴或聽力改變。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的感覺功能的緣故。
4、意識障礙,變現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態,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動遲緩或多語易躁,也有的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也和腦缺血有關。
5、全身疲乏無力,出虛汗,低熱,胸悶,心悸或突然出現打呃、嘔吐等,這是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
上述症狀,不一定每個患者均有表現,但只要有症狀出現,就是中老年人腦卒中警報,要特別警惕。此時,應讓患者保持安靜,及時臥床休息,避免精神緊張,儘量少搬動,最好就地治療。必要時,應在患者平臥的情況下送醫院診治。
二、 腦卒中發病突然,事前都有哪些徵兆?
在腦卒中發病前往往有許多先兆,比如,腦卒中發病前大多會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暫腦缺血發作,變現為突然發生的盪漾或雙眼看不清東西,面部或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楚,劇烈頭疼等症狀,一般發作僅持續幾分鐘便消失,極易被患者忽略。一旦出現上述先兆,常預示著卒中的來臨,應積極到醫院求治,不可延誤。
三、如何預防?
l、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防治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一箇中心環節。
2、控制並減少短暫腦缺血發作,是預防中風另一關鍵環節。一旦小中風發作,須立即給予系統治療,以避免發生完全性中風。
3、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當發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異常時,要採取治療措施,避免中風的發生。
4、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
5、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病等。
-
5 # 兔肉菌
中風是因為腦細胞因缺血而大量死亡
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導致中風,
首先抽菸的影響很大,菸草燃燒產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會破壞血管
第二酗酒和不良的飲食還容易使血管中脂類增多,更容易堵塞。
預防中風,從戒掉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開始,適度運動提升心肺功能,定期體檢
瞭解更詳細可以花3分鐘看看
-
6 # 千金芳
我們都知道,沒睡好也會頭暈,並且有許多疾病的前兆也有頭暈的情況。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是否是由腦中風引起的頭暈呢?若頭暈伴隨有這3個顯著特點,需要提高警惕,或許是頸動脈狹窄引發的中風所帶來的頭暈。
1.大腦昏沉
頸動脈堵塞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於是會出現缺血、缺氧、缺營養的情況,人就會感到昏沉、模糊的情況。
2.突然黑蒙
人的眼睛比較敏感,並且其中有一個血管是供給眼睛的,所以當腦中風出現時,敏感的眼睛會出現缺血的情況,進而出現黑蒙、看不見東西的情況,但時間比短暫,僅僅幾秒鐘,一般是很難意識到的。
3.意識障礙
當一個人受到驚嚇或是驚喜的時候,常常會形容自己腦袋一片空白,但其實腦袋一片空白也是腦中風的表現,但時間比較短,過一會就會恢復,但情況比較嚴重時會有暈倒的情況出現。
-
7 # 澤洪355
中風包括腦出血及腦梗塞,發病急,有頭痛、嘔吐,嚴重的有意識障礙。昏迷等。肢體可能出現偏癱,說話不清。行走困難。
中風的提前預防:經常撿查血壓,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中風,如血壓高應長期正規服藥治療。特別是老年人,如出現頭痛、頭昏症狀時應高度重視,應到醫院撿查。
回覆列表
病前訊號
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訊號。
口吃:流涎症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系統治療,才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病症症狀
眩暈
1、頭痛:無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頭痛非常常見,亦是一個重要的腦中風症狀和訊號。
2、嘔吐:一般是伴隨頭痛一起出現的,也非常常見,其特點是多為噴射狀嘔吐。如遇有嘔吐咖啡色(醬油樣或棕黑色)液體,表示病情非常為重。
3、眩暈: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是腦中風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麵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以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隻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嚥嗆咳症狀: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嚥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注意
1、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徵,緊急聯絡神經科醫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搶救,若必須移動時千萬要小心。
3、手腳麻痺、語言障礙、視力障礙等是腦中風的先兆,要儘早發現、治療。
【檢查有否麻痺等症狀】
①鼻子一側出現皺紋,左右鼻唇溝不對稱。
②嘴的一側下斜,臉部不對稱。
④出現打鼾。
⑤臉色發紅(或發青)。
⑥眼睛充血。
⑦劇烈嘔吐。
⑨發燒或出汗等。
病症病因
腦中風或腦卒中是由腦部血液迴圈障礙導致以區域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徵的疾病。造成腦中風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
(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溼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黴菌性炎症和風溼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
(7)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後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另外,氣溫變化,環境、情緒的改變,過度緊張、疲勞等也是腦中風的原因。吸菸、過度飲酒者中風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
易患人群
◆高血壓病人研究表明,無論是收縮壓高還是舒張壓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發腦中風。因此,血壓很高的人,即使無明顯症狀,也應堅持服藥,控制好血壓,千萬不可麻痺大意。
◆心臟病病人統計發現,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細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臟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過心臟手術、安裝過人工心臟起搏器者,容易出現血栓,引發腦中風。
◆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容易出現高血壓,這些都是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有些疾病,如紅細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紅細胞數目過多,血液變得黏稠,很容易出現血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酗酒的人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的量超過60克,就有可能發生腦中風。
◆吸菸的人吸菸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與脂蛋白結合並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程序,容易引發腦中風。但吸菸對腦血管的影響是暫時的,只要停止吸菸2年以上,就可使腦中風的發生率大大下降。
◆腦血管畸形的人有些人腦血管有先天性發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們可能平時沒有症狀,但極易患出血性腦中風。
◆過食鹹食的人國外有人用白鼠作試驗,發現進食大量鹹食的白鼠15個星期後全部死亡。病理解剖發現,這些白鼠大腦都有小區域性壞死。分析認為,吃鹽太多可造成腦動脈損傷和狹窄,從而引發腦中風。
◆習慣性便秘的人老年人動脈多硬化,大便多燥結。排便用力容易使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升高,這樣就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中風。
◆體內缺鎂的人鎂在人體內能延遲血小板凝集,有一定抗凝作用。缺鎂時這種作用就會減弱,易形成腦血栓。鎂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蛋白含量,因而能降低血脂,預防腦動脈硬化。為防止缺鎂,科學家們建議成年男子每天攝入鎂的量不應少於350mg,女子不應少於300mg。綠葉蔬菜、各種穀物、海味食品,特別是大豆、杏仁,含鎂量比較多,應多吃些。
◆用藥不當的人如果高血壓病人過量服用降壓藥,可使血壓急劇下降,腦血流量急劇減少,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某些鎮靜藥,如安定、氯丙嗪等,用量過大也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體瘦的老人
體瘦的老人容易患上中風
紐約猶太大學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專家發現,體瘦老人易患中風,死亡率也高。
沃瑟希爾·斯莫勒解釋說,體瘦老人一般身體比較虛弱,抵病能力弱。另外,體瘦老人有可能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不過沃瑟希爾·斯莫勒也表示,體瘦老人易患中風和死亡率高的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沃瑟希爾·斯莫勒認為,研究成果表明,不分年齡減肥瘦身的作法顯然不妥。她說,“我們的調查結果表明,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要向70歲左右的老人傳遞這樣的資訊:從保持健康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刻意減肥瘦身,更不要為了瘦身只吃水果而不吃其它食物。當然,也沒有必要刻意增加體重。
病症預防
提前注意
高血壓引起中風的主要原因是其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結構的改變。當血壓升高時,會引起全身的細小動脈痙攣,如果血壓長時間升高,動脈也會長時間痙攣,血管壁因缺氧而發生變形,管壁增厚,管腔變窄,彈性減退,從而形成或加重動脈硬化的形成;再加上高血脂、高血糖、血粘度增高等因素更易加速血栓的形成。
如果降壓效果不好,或患者不按醫囑服藥,使血壓波動幅度過大,引起動脈反覆痙攣,引起腦組織出血、水腫或動脈壁透明變性,形成夾層動脈瘤,引發腦出血。
就高血壓病患者而言,並不是血壓高就會引起中風。相反,未按醫生囑咐服藥,以及不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等,才是致病的根源。比如:長時間的高血壓,未作適當的降壓治療;雖然按時服藥,血壓仍長期在較高的水平;或間斷降壓治療,血壓時常突然增高;不注意氣候情緒變化及身體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的影響;過分降壓往往因夜間血壓過低而引起缺血性中風;此外,合併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病更易引起中風的發生。
事實上無論是輕型或中重型高血壓患者,無論預防腦中風的首次發生還是再發生,也無論在緩解中風病程或減少致病性中風上,嚴格的降壓治療都是非常有益的。降壓方法並不難掌握,只需耐心、認真和持之以恆。不妨把降壓的注意事項抄錄在顯而易見的位置,遵照執行。
1、嚴格控制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齡越小,控制越嚴,最好每天監測血壓變化,至少每週測一次血壓。
2、堅持服用降壓藥物,不可隨意停藥,應按醫囑增減降壓藥物。
3、24小時穩定控制血壓,使血壓波動較小,不可將血壓降得過低。
4、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5、減輕體重,達到正常標準。
6、戒菸酒,要低鹽低脂飲食。
7、堅持有氧體育鍛煉,如慢跑、游泳、騎車、練太極拳等。每天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5次。
相關預防
打太極拳
1)、預防中風,就要把中風的危險因素儘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特別是在調整降壓藥物階段,以保持血壓穩定。要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制,戒菸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關鍵在於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適量運動增加熱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藥物。
控制糖尿病與其他疾病如心臟病、脈管炎等。
2)、注意中風的先兆徵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儘早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當病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先兆時,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防止其發展為腦血栓形成。
4)、注意氣象因素的影響:季節與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病人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誘發中風,在這種時候更要防備中風的發生。
銀杏有效預防腦中風
銀杏可以減低中風後的腦部損傷程度,並達到保護腦部功能的目的。因為銀杏具有豐富的抗氧化成份,可以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因此也許可以作為中風治療的配合療法。並且對於腦部血液流量不足或其它腦部血管疾病也有預防效果,應該注意的是,過高劑量的銀杏並沒有這種效果。
水果食物可以預防中風
氣溫下降會使人體血管收縮,因此人們天冷時的血壓普遍比夏天要高。此外,由於天氣寒冷,人們對熱量和脂肪的攝入增加,而戶外活動減少,這都可造成血壓升高。因此,冷天是腦中風的高發期。柚子、橘子、橙子、檸檬這四種水果可有助降低血壓,預防中風。
柚子
柚子:柚子營養豐富,富含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1、B2、C、P和鈣、磷、鎂、鈉等。柚子還含有生物活性物質皮甙以及類胰島素,柚子肉中的維生素C非常豐富,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預防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中風)等功效。
橘子:橘子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橘子可減少膽固醇吸收,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橙子:橙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能軟化血管,降血脂。此外,橙子中的果膠能幫助身體儘快排洩廢物、脂類及膽固醇。研究顯示,每天喝3杯橙汁可以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可能。橙汁中含有的類黃酮和檸檬素,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並運送低密度脂蛋白(LDL)到體外。
橙子中富含的維生素C、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
檸檬:檸檬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血管彈性和韌性,可預防高血壓和緩解心肌梗死症狀。國外研究還發現,青檸檬中含有一種近似胰島素的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糖。
香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香蕉中富含的鉀元素對於腦中風疾病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因為鉀是神經傳遞的媒介物質,對於神經訊號傳遞和細胞營養的吸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每天吃約100克的香蕉,將大大減少患腦中風的危險。
土豆
土豆:土豆富含鉀元素和維生素C,所以,其作用和香蕉類似。中醫認為,土豆具有和中養胃、健脾利溼、降糖降脂、寬腸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約50克,可使中風機會下降32%。
牛奶:牛奶除含有利於人體吸收的多種營養物質外,還含有一種名為“吡咯喹苯醌”的營養物質,這種物質對腦神經起著保護的重要作用。因此,每天喝牛奶對防治腦中風大有益處。
富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科學家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C水平含量較高的人,較維生素含量較低的人患腦中風的機率要低很多。所以,建議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