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C小明
-
2 # 睿王的小幸福
最好的早教是家人的愛,是家人的陪伴。我以為孩子一輩子都要學習的是愛的能力――享受愛、愛自己、愛他人。而這是任何早教班無法替代父母完成的。
-
3 # 前半生我只愛過一個人
我家寶寶一歲半了,我跟老公白天都上班,所以白天婆婆幫我們帶孩子,晚上回家我們自己帶,沒有想過報早教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早教機構離家遠,我跟老公不放心老人單獨帶孩子去上課,因為不能接送。家附近有遊樂場、公園、母嬰館,而且都是同小區的熟人,只要帶上保溫杯和小零食,孩子可以在外面玩的很開心。玩累了就可以直接回家,我們也不用提心吊膽。
2、不想讓寶寶過早體驗學校的生活節奏。三歲之前的寶寶心智發育還未成熟,不宜過早進行約束管教。晚上不愛早睡,早上不愛早起,不好好吃飯,調皮搗蛋是天性,三歲之前都應該儘量滿足他。而不是去早教機構學習怎樣微笑、怎樣聽話、怎樣做個乖寶寶。
3、現在的早教機構太商業化。一個居民區周邊有幾家早教機構,課程內容大同小異,根本無法區分早教質量和效果,都是為了達到提升口碑,賺取利益的商業目的。
三歲之前是寶寶最無憂無慮的年紀,爸媽和家人就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溫馨和睦的家就是寶寶最好的學校,真實的陪伴和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愚見。
-
4 # 我是阿兵
我感覺還沒有這個必要,畢竟孩子還很小,智力還在發育階段,過多的傳授一些知識分話腦袋受不了,也接受不了,沒有必要
-
5 # 糖小寶的趣味
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寶寶報早教班?
還記得我們孕期的心願嗎?惟願孩子平安的來到這個世界!
還記得孩子呱呱墜地時我們的憧憬嗎?惟願孩子健康快樂!
那當孩子逐漸成長,我們又在想著什麼?
TA比鄰家寶寶矮?TA還不會爬怎麼辦?TA怎麼還不開口說話?
要不,給寶寶報個早教吧。但價格好糾結!
早教班,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到底有沒有必要,先先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
沒必要:覺得陪伴、父母教育更重要
@昔年
我覺得沒必要。
早教中心的課程再設定的趣味化,它也是特定的去教孩子模仿學習,這樣孩子都是跟著老師的思路去玩。這樣還有什麼意思?而且孩子那麼小就要學習那麼多東西,等她長大了課業更重。
在她該自由自在玩耍的年紀,至少給她自己選擇想要玩什麼。而且我去早教中心看過,感覺沒別的就一個字“貴”。她們說她們的地板、天花板、玩具、娛樂設施用的都是進口的,室內PM2.5有多低,課程引用的美國等等國家的。反正就是告訴你什麼都是最好的。所以學費就得這麼貴。
我寧願多給孩子買點她喜歡的吃的跟繪本玩具,沒事帶她到山上、動物園等等四處玩玩,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我去看過報早教中心的好多都是奶奶外婆帶去的多,有時間的話爸爸媽媽多陪陪孩子比上十節課要有用的多。
@趙靜
早教只是給孩子一個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和平臺,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間接的培養孩子好的性格。
最主要的其實是教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家長不能把主題定位為早教的老師,其實主體是家長。早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家長用心的話不比任何一家早教機構差。
@我有我的小思念
關於早教班的問題我們全家上下老老小小十幾口子人糾結了很久,最後,我定奪堅決不送。
我相信不能讓娃娃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肯定是對的,但我還是想讓孩子有更快樂的童年和良好的品格,幼教裡的老師可能會很優秀,但小孩子多就會有好多的小毛病,小孩子學好不容易學壞可快了。
我一直堅信身傳、言傳教育比書本幻燈片上的更能讓孩子好懂,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做複製版的乖孩子,我還是想讓她在大自然中認識好與壞,不想讓孩子太早的去揹負更多的壓力,這是我個人觀點。
有必要:希望TA她能交到朋友,提前適應
@艾米米
我是非常贊成給寶寶報早教的,但不是隨波逐流盲目跟從,而是找一家適合寶寶的,寶寶喜歡的早教機構。
我大概從寶寶7-8個月開始給他尋覓早教機構,也會去各大品牌進行考察和體驗,最終選擇了一家離家近孩子喜歡的早教機構
總結一下個人認為的早教優勢:
1.現在的高層讓孩子眷養在家裡沒有和其他小夥伴相處玩耍的機會,早教就提供了這樣的場所,同時工作日老人也能帶孩子去早教free play。
2.早教不是給孩子灌輸什麼知識,而是給他們建立秩序感和口令,這樣當孩子上幼兒園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應性。
3.一節課短短的45min也是父母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和孩子的互動時刻,父母應該把課堂上學到的點在平時也要加以訓練才能事半功倍。
早教不是上了一兩個月就能看到成效的,我相信前期的投資總會在孩子長大後看到成效的。雖然我家沒上多久 但是會堅持上下去的。
@單飛清檸
我的寶寶從8個月開始上早教,不是真的期待他學會多少知識,而是希望他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課堂紀律、學會放開自己……
在家裡我們都會包容他、哄著他,有些問題上無紀律可言,但是去上課,他知道要乖乖坐著、要跟著老師學習!
一歲多學走路怎麼都不肯放開大人的手,但是去早教中心看到他的同學走路,瞬間就放手自己追去了。跟同齡的小孩子一起玩,他會把老師教他的話教給別人,去上學他也比其他小朋友更適應。
@小阿冰
孩子報早教班很有必要。
因為比起沒有太多經驗的父母,容易溺愛寶寶的長輩,早教班的環境會讓寶寶養成更好的習慣,養成更好的性格。
很多早教班,能啟發孩子的很多能力,而且會給日後的成長奠定基礎,重要的是早教班會需要爸爸或者媽媽的陪伴,對親子之間親密關係建立有幫助。我贊成上比較成熟的早教機構。
還有一點,能讓孩子交到朋友,而且都是同齡小朋友。
視經濟情況而定
@℡蓮蓮
我覺得還是要看家庭經濟能力了。
經濟能力好的也有時間陪寶寶去早教的是比較好的,上早教也是可以多讓寶寶接觸到外面的事物,學習的東西也是挺有用的。
沒有時間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的那就讓孩子晚些去,一般孩子滿三週歲就要送去幼兒園。
小雅媽說:
以上幾位媽媽的真實想法,其實沒有對與錯。
早教班到底值不值得上的問題,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准許,負擔高額的早教費用無壓力,陪孩子上課也沒有現實困難,早教班是可以上的。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依賴早教老師來教育孩子,僅憑一個月幾堂課的早教,也無法改變孩子什麼、最主要的還是透過早教老師教的,將他們的育兒理念和引導方式運動到生活中去。
早教班可以不去,但是早教不能少。
-
6 # 無盡無法
沒有必要的。對於孩子,最好的早教就是與父母共情關注,充分溝通,輪流談話。簡單的說,父母的語言是孩子最寶貴的早教財富。
大腦是人類唯一一個出生後還可以不斷改變最佳化的一個器官,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是父母的語言對小孩大腦構建的重要作用。父母提供一個語言豐富,積極正面的一個家庭氛圍,將比上任何昂貴的早教班成果更豐富。
請相信我,相信你們自己,多讀點書,把這個3歲前的黃金時段交給自己,養育出更美好更幸福的孩子。在這裡真誠推薦最近讀的新書《父母的語言》《養育男孩》,同時感謝樊登老師傳播養育資訊,幫助大眾共同受益。
-
7 # 嚮往美好的溫馨
早教這個東西沒有一定的必要和不必要之說
父母覺得必要就必要
不用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
但是,有句話說的好,是錢花哪裡哪裡好,你給精力和金錢投入到哪裡哪裡都有收穫呢
-
8 # 玲瓏情感屋
【玲瓏說育兒】
早教機構現在非常多,收費也從幾千到幾萬不等。大多數家長也開始有早教觀念,並重視早期教育。但是早期教育≠早教。
來上早教的大多是以下幾種:
1.大多數是新手爸媽,對育兒沒有經驗和方法
2.父母沒時間帶,爺爺奶奶不懂科學育兒方法。
3.家人都沒時間帶,保姆代養
4. 有育兒觀念,但自身能力有限
早教確實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境,有很多種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身體運動協調能力,手指精細動作,思考和專注力等等。我們家長上課陪同,學到的方法回家也可以玩。
早教是0-3歲的早期教育,1歲一點不會小,很多幾個月的孩子早就開始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去上早教,只要爸爸媽媽多學習育兒知識,懂得科學育兒,多陪同孩子玩耍,互動,親子閱讀,說話溝通,多放手讓孩子鍛鍊,多去戶外運動……也可以養育健康的孩子。
畢竟早教上課時間只有45分鐘一節課,最重要還是課後延伸到家裡的24個小時,家人的氛圍,家人愛的陪伴,才更重要。早教只是一個輔助。
-
9 # 乖媽育兒
這個應該參考你家裡的情況,和你瞭解的育兒機構,選擇對寶寶最有利的方式育兒。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一歲的孩子都需要什麼:
1、安全感
2、無微不至的照顧
1歲的孩子還不能生活自理,餓了渴了,尿了拉了,無聊了孤單了,都只會透過哭和最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也有的孩子這個時候還完全不會說話。
所以照顧孩子的人必須很瞭解孩子,能理解孩子的需要,及時給予幫助。
這兩點是一歲年齡段孩子的主要需求,其他需求都是建立在這兩個被滿足的基礎上。
誠然,現在很多早教機構都規劃得不錯,會根據年齡段的孩子給到不同的照料和教育,所以如果在家人滿足不了孩子這些需要的時候可以考慮找機構。
但如果家人可以照顧孩子,只是想透過早教機構能讓孩子更聰明、更有能力,其實有點過早。
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打牢基礎。知識永遠有機會學,但是成長的陪伴只有一次。
對於一個人來說,父母的關愛是無可替代的,有條件的話,還是親爹親媽照顧吧~~
-
10 # 垂耳兔大大說育兒
幼兒的早期教育是很多寶媽都非常重視的,我個人建議是可以去體驗的。
現在比較著名的蒙氏早教,或者其他同類型的早教,其實很多大機構已經發展得很好。他們的課程設計,如何去幫助孩子,訓練孩子的語言,大運動,精細運動都有很好的幫助。但如果你自己深諳育兒之道,知道買那些東西可以鍛鍊自己孩子的,那麼也可以自己每週安排合適的課程給孩子。
不過選擇早教機構,要考慮的因素就有很多,每家機構的專業度都會不一樣,所以要很之慎重選擇可能設計比較好的機構。
-
11 # 諾媽育兒叨叨唸
關於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班的問題,我覺得還是要根據自家情況來決定的。像題主所說,孩子本身智力、體能都很不錯,如果家長有時間多陪伴孩子的話,就沒必要去上早教課。
早教課也分好多種的,而因為早教比較火,所以很多並不具備資質或者不成熟的機構可能也會來做早教班,如果不懂分辨選擇,選到這種,那我覺得還不如不去了。
去上早教課,一節一兩個小時左右,也是需要家長陪同的,家長要有這個時間。這可以說算是一個前提條件吧。
另外,還要考慮經濟因素,早教課一般都不算便宜的,而且一週也上不多,我覺得如果有些父母想學習如何陪伴孩子,也不是不可以透過其他方法來學習。
當然了,如果本身有需求、有條件,選到很不錯的早教班,還是可以先去試聽一下,感受一下效果如何,再決定要不要去上。
像我家兩個孩子,大寶沒有去上過,二寶現在也有一歲了,也沒有打算給他上早教課。
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帶孩子去上課。另一方面,家裡兩個孩子,經濟方面也是有些不輕鬆,我也不是不捨得給孩子花錢,但是我可能會把這筆錢用在孩子學特長的上面,我也可能用這筆錢給孩子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我還可能把這個錢給孩子攢起來留著長大了用。而不是去上早教班。畢竟,每個人面臨的問題、所處的環境,看事情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所以選擇也會不同?這些,就需要題主自己去考慮了。不管怎麼選擇,也都是為了孩子好。這就足夠了。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
12 # 陳情研究所
不需要真的不需要,孩子以後成不成功優不優秀也不在意這一歲,太小了,要給他開心的童年發掘他的興趣愛好,別人家的會這會那,也是別人家的,不要攀比,一週歲實在太小,你若是著急,三週歲再開始也不遲。
-
13 # 凡凡22923760
我家寶寶現在八個月整,從她四個月就開始轉各種早教班,各種對比,最後選擇了一個自己比較認同的,孩子狀態也比較好的,對於早教,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有人覺得沒必要上,有人覺得就很有必要,我是取中間值,我認為在有一定經濟條件的情況下,能給孩子上最好,我的想法很簡單,不為了鍛鍊孩子所謂的集體交往或者大腦開發,只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玩的地方,寬廣的地方活動,畢竟在北方霧霾這個厲害的冬天,在家整天窩著肯定不行的。
-
14 # 蔡蔡的童鞋童裝
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如果家裡很有錢,無所為!在什麼早教,說白了,就是自己懶,怕帶孩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15 # 會魔法的K媽
有了孩子之後,作為父母我們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給予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的起跑線是什麼?不是別的,是我們,是我們做父母的格局。
我們不僅要知道什麼是好的,而且還要知道對於自己的孩子,什麼是對他現階段最好的最適合的。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中,給了我們很大的顛覆性認知,作者講到其實在早期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很大程度來自於父母對孩子所講的語言的詞彙量和詞彙的種類。
作者全書都在倡導3000萬詞彙,我們應該在孩子的早期大腦發育階段,對孩子儘可能的多講話,用各種詞類的語言去講。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神經元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我們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都無一不在刺激他的大腦的發展和發育。
早教課固然會對孩子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在這一學習過程中的主角是誰,是我們作為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是孩子玩耍的主要場所,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和發現,孩子的各種感知覺與動作的能力的培養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
16 # 嘟媽貝貝
寶寶馬上1週歲了,有沒有必要報早教班?
對於寶寶報早教班這件事我個人認為還是得看實際情況,若是家庭實力及環境允許的話當然還是可以的,上一上早教班對寶寶來說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家有兩寶,我家大寶在上小學前一直生活在農村,而且那時候在我們那裡早教班也還尚未興起,而我也壓根兒就沒想到還有這一茬兒,也就更不用談報早教班了。
而現在我家二寶也已經|歲多了,前兩天帶她在遊樂場玩時好多寶媽們都在談論關於給寶寶報早教班的事兒,有幾位寶媽說在寶寶|歲時就給報了,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去,想說等到大一點兒再去,也有正在上早教班的,說是還可以,而還有一部分寶媽則和我一樣,是家庭實力不允許,所以就沒報。
其實當初也有想過說給寶寶報一個,可是想想我們一家四口有三個花錢的,就一個掙錢的,著實經濟壓力有點大,所以就乾脆算了,想著自己在家能教就教她一點吧,再加上我家大寶每天中午都要回家吃飯,時間上也錯不開,兩頭為難,所以這早教班就還是算了吧,是可望不可及啊!
寶寶上早教班的好處有哪些?早教不僅能更好、更有針對性的發掘寶寶的潛能,還有利於寶寶走向社會,讓他們學會和別人相處,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更有助於寶寶順利適應並接受幼兒園生活,可以說是好處多多,那麼具體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哪些優點呢?
1、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小寶寶的大腦其實正處於一個快速發育時期,家長們要有意識的去培養他們的大腦發育狀態,比如在每個階段可以適當增加不同的益智遊戲或是益智類玩具等,幫助有效開發寶寶的大腦潛能。
2、改善育兒經驗。
透過早教的機會可以和周圍的家長們更多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能分享更多的育兒經驗,在未來寶寶的成長髮育過程中也能夠有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3、培養寶寶樂觀開朗的良好性格。
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倔強、不講禮貌或是比較內向等等,而透過早教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禮貌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對他們形成樂觀開朗的良好性格也是大有幫助的。
早教雖好,但凡事都是有利亦有弊,也並不是說非報不可,就像我前面說的若是家庭實力及環境允許的話,報一下還是可以的,但切記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早教機構,這樣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回覆列表
你好,我認為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是需要去早教的
,原因如下:
1.自身缺乏教娃經驗,交給更有經驗的早教。
對於不到三歲的小孩兒來說,身心健康成長的優先順序是遠遠高於多認識幾個漢字、幾個單詞,幾個數字的。而早教中心自有其行銷的邏輯,如何最大可能的向家長去量化他們的教學成果?無非是逼著小孩兒掌握我上面所述的一些淺顯認知能力。換言之,作為商業機構,早教中心沒有必要去顧及這樣的行為是否會揠苗助長,是否會讓小孩兒在更需要學習的時候顯得“後勁不足”。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年紀的小孩兒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他們會很黏人,這樣的黏人一點兒也不過分。在這個時間節點裡,父母就應該是小孩兒的全世界,耐心得陪著小孩兒成長。
如果在這個階段扯上“為孩子好”的大旗,圖省事把小孩兒交給早教機構去帶,極有可能會導致小孩兒在長大以後變得“情感冷漠”。小孩兒三歲以前非常需要父母“愛的刺激”,幫助大腦發育。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陪伴教育的優先順序是遠遠高於早教的。
2.上早教能提升寶寶的智力。
早教機構一大宣傳賣點即為——上早教能提升寶寶智力,幫助開發所謂右腦潛能。
首先,大腦發育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三歲前的一些早教活動對小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微乎其微。只要為寶寶補充足夠的營養,陪伴他進行一些日常親子活動,寶寶本身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至於所謂的“用科學方法開發右腦潛能”,這是存在科學性錯誤的,所謂左右腦可以分開訓練本身就是一種以訛傳訛,寶爸寶媽們在知乎上搜索相關問題,檢視闢謠文章。
因此早教中心存在提高孩子智商的方法是個偽命題,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寶爸寶媽們需理性判斷,不要讓自己對寶寶的關心被引導利用。
3.提高寶寶的社交能力。
寶寶們的社交需求實際上也是個被早教機構放大的偽需求,父母長輩天然更喜歡能說會道、積極表達的小孩兒,因此小孩兒顯露出內向沉默的跡象也會讓他們倍感焦慮。
事實上,不到三歲的小孩兒根本沒有社交能力,即使在老師的安排下表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行為,其實他們對此也是毫無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