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產車到底靠什麼撐場面?
2
回覆列表
  • 1 # 丿攞你命3000

    作為一個小民,真的是不知道造汽車究竟有多困難,弄了這麼多年,馬路上跑的小車最多的還是外國品牌,尤其是日本車!

    如果造汽車比造高鐵、造飛機、造火箭、甚至是搞太空站還困難的話,那就沒話說了。

    中國從來都不缺人才,為什麼造汽車就這麼困難?四個輪子的車就這麼難搞嗎???

  • 2 # 龍噢噢

    最看好比亞迪。第一臺自主發動機,第一臺渦輪發動機,第一臺變速箱,第一臺車控系統,第一套增程油電,這些都把所有中國產甩在後面。比亞迪每一套三大件,國內第二套最少要五年才出來。

  • 3 # 中間的座位

    其實中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區別只在新技術的運用上,那個是有錢人玩的酷,作為普通百姓,只認定車輛的可靠性,而車輛的可靠性是什麼呢?就是質量。汽車質量的可靠性取決於什麼?就是配件供應商產品的可靠性,一般汽車三大件發動機總成,離合總成,車架總成是決定汽車質量的關鍵,前兩樣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底盤總成的配件由供應商提供,質量把關和成本相關,剩下的就是裝配質量了。所以說合資車開的是面子,中國產車開的是實在。

  • 4 # 寧波天鷹

    這樣的題目的,本身就是帶有歧視性!汽車工業已經發展超過100多年,其核心技術近幾十年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變革。中國產品牌的技術和西方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滿足日常的需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其實汽車工業的核心就是更低的成本、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利潤最大化。如果單說追求高效能,那為什麼不普遍使用碳纖維,鈦合金來製造呢?!只是汽車文化是老外掌握的,又經過長期的洗腦,對大眾造成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加上裝逼的成分也很大。其實中外之間的差距應該比醫藥工業等差距要小的多

  • 5 # NewAuto

    中國產有比亞迪和長城,我覺得就能撐起場面。

    長城汽車的全新高階品牌“WEY”(中文名為“魏派”),是一個獨立的全新品牌,類似於2013年哈弗品牌(英文名“Haval”)從長城汽車獨立出去一樣。長城將“WEY”定位為“豪華SUV品牌”是相對於哈弗品牌而言——“WEY”其實就是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姓氏諧音縮寫,LOGO的靈感源於長城汽車故鄉河北保定直隸總督府門前曾經矗立的全國最高旗杆。長城WEY VV7s代表著WEY系列最高階豪華產品。

    從比亞迪秦和唐的前臉來看,比亞迪的設計團隊貌似在試圖尋找一種驚世駭俗的家族前臉。但很遺憾的說,從網路評論以及圈子裡的風評來看,到目前為止,他們並沒有完全成功。除了這兩個品牌以外,網際網路汽車也在崛起,蔚來汽車,威馬等一批也在崛起,我相信中國的汽車行業會越來越好。

    老司機快上車,毒舌評車帶你飛。

  • 6 # 高氏觀市

    自主品牌近兩年風生水起,與合資品牌的競爭之中大有超越之勢。但其實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們仍然存在比較薄弱的地方,大多數變速箱還依賴於進口。那麼對於中國產車來說,現在到底是靠什麼在撐場面呢?

    我個人覺得最先說的,應該就是價格了。如今的自主品牌就是靠著價效比,慢慢地開始蠶食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在銷量上已經可以與合資品牌平分秋色了。而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夠有這麼高的價效比,主要是充分利用了本土優勢。本身國家政策對於自主品牌有更多的一些扶持,而中國產車在人工成本以及零部件採購方面又有一部分優勢,自然就把價格降了下來。除此之外,華人的愛國情懷,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而除了價格之外,再有的肯定就是品質了。和過去相比,自主品牌的品質感有了大幅的提升。其實,我們現在看自主品牌的車型,不論5萬左右的寶駿510,還是銷量十分火爆的哈弗H6,其車輛整體的品質感表現都十分不錯。品質感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內飾上,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入門級車型上,看到了許多的越級配置,讓產品競爭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可以說自主品牌的確是在品質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現在可能還有人認為自主品牌沒有拿的出手的企業,但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自主品牌的銷量就會發現,吉利汽車的全年銷量已經和大眾、豐田等合資品牌有的一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裡72天罡星,36地煞星都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