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崽爹
-
2 # 樹袋寶寶孕嬰坊
父母不可能永遠替代孩子來和其他人溝通。
遊樂場是相對安全的環境,有熊孩子推人,這是黑天鵝事件,不可避免,所以你不用自責。
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首先,要教育孩子有安全意識,在高處避免推搡。
其次,要教育孩子具備反擊意識,不能光捱打不還手。
另外: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孩子的機會。比如我知道你頭摔了一下很疼,我們一起來想一想,下次能不能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
-
3 # 多彩森林vlog
1、熊孩子是打不得,罵不得的,即使你非常討厭他,如果他們來到你家做客,一定要陪他們玩!可以借用這個機會拉近你們的關係,還能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的行為,防止這群熊孩子的邪惡觸手伸向你的珍貴物品。如果他們大吵大鬧非要向你索要什麼東西,你也可以利用小零食、其他小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
2、熊孩子其實你多關注他的情緒、瞭解他的心情。他也能被你所收服,關鍵是你要用好辦法。比如你想把他趕出你的房間,不能簡單粗暴的把他推出來,可以溫柔的跟他說:“帶你去公園玩”,“帶你去逛超市”等等,使他無計可施。
3、切記,不要試圖跟熊孩子的爹媽理論。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熊孩子的父母說不定是熊父母。如果你執意去和家長理論,反而會讓人覺得小氣,爸媽也會很沒有面子。
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樣的,“熊孩子”與“天使娃”其實只是一念之差,這一念,全在於大人的耐心引導。如果是親戚的孩子,不方便管教,就只能利用小妙招避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發現有成為熊孩子的苗頭,一定要找準原因,加強引導,好好教育孩子。
-
4 # 迷茫的怪盜文
遇到孩子被打,教孩子再打回去肯定是不對的。因為這就是在告訴他,以後在社交生活中可以靠打解決問題。想想看這樣的處理社交關係的方法,是否能幫助他適應以後的生活。我們需要教孩子的是應對方法,把每一次的危機當作解決問題的訓練。
首先,教孩子正當防衛的辦法,用具體的語言說具體的事,才是應對挑戰的策略。“這是我的身體,你沒有權利打我。”、把你的手從我手上拿開。”“這是我的玩具,請你放下。”“這是我先拿到的,請你等待。”漸漸的,孩子會明白我有權利維護我的權利,有理有節。
其次,說出情緒和感受。孩子不會說時,你幫他說出來;孩子會說時,引導他說出來。在這一過程中,父母需要基於當前的事實表達情緒。“他剛剛也想玩鞦韆,可能是等不及了所以把你推下去了。你跟他說了是你先玩的,請他等待。”有時候也可以跟孩子分析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做。讓孩子從多一個角度瞭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他馬上要離開公園了,可實在太想玩了,等不及了吧。”
再次,事後,跟孩子回顧這件事,做到反思。今天發生了什麼事,你們是怎麼應對的,下次該怎樣做。
-
5 # 智慧媽媽旺三代
現在的孩子,個個都像“小人精”,聰明的很,而且大都都是很講文明有禮貌的,但也不凡有個別熊孩子在家長不在的情況下欺負其他小朋友,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試試以下這幾種方法:
1、讓自家的孩子遠離熊孩子。
2、躲不掉的情況下,為了保護自己,可以適當的回擊,告訴孩子這叫“正當防衛”。
4、及時讓老師和家長知道熊孩子的存在,以便時時監督熊孩子的出格行為,給孩子帶來傷害。
-
6 # 學育兒共成長
刻薄的孩子不僅僅是中學生的問題。麻煩已經波及到了最年輕的學生。學習如何發現它——以及如何保護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受學校欺凌。
欺凌可以以多種形式存在:它可以是身體上的(推、打、打);口頭的(辱罵或威脅);或心理和情感上的(散佈謠言或將某人排除在談話或活動之外)。
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孩子們之間的不當行為可能會在課餘時間透過電子郵件、簡訊和Facebook帖子發生。這些交流被稱為網路欺凌,可能會特別傷人和具有攻擊性,其有害影響通常會在第二天被帶回學校。
對付欺負者的第一步是知道你的孩子什麼時候是受害者。
問問題,讓你的孩子談論他們的社交情況。瞭解他們和哪些朋友相處得好,哪些不是。帕斯蒂爾納克博士說:“在孩子們出現恃強凌弱的問題之前,就應該開始建立良好的溝通。”“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要儘量籠統,但如果你懷疑孩子有問題,或者你的孩子已經說出了問題所在,就要追問更多細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同伴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所以你可以更直接地提出你的問題。當你的孩子說話時,認真傾聽他們分享的內容,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通常會生氣或沮喪,但孩子們不需要你反應過度。他們需要你的傾聽、安慰和支援。他們需要看到你的穩定和堅強,能夠在任何情況下幫助他們。”卡普蘭說。
一旦你確定你的孩子受到了同齡人的虐待,下面是一些對付欺凌的最聰明的方法。
在欺負行為開始之前制止它
群策群力,在欺凌事件發生或升級之前阻止它。開發和準備一個工具箱的想法,供孩子在艱難的情況下使用,當他們可能很難想清楚。
他也可以試著說“嗯,隨便吧”,然後走開。
角色扮演“如果”場景
角色扮演是建立自信和幫助孩子應對挑戰的好方法。你可以在孩子練習不同的反應時扮演欺負者,直到她有信心處理棘手的情況。在你的角色扮演中,教他以堅強、堅定的聲音說話——抱怨或哭泣只會鼓勵欺負人的人。
促進積極的身體語言
到3歲的時候,你的孩子已經準備好學習一些技巧,這些技巧會讓她成為一個不那麼招人喜歡的目標。“告訴你的孩子練習觀察她朋友眼睛,當她和一個打擾她的孩子說話時也要做同樣的事情,”Borba說。這會迫使她抬起頭來,這樣她會顯得更自信。還要練習做悲傷、勇敢和快樂的表情,告訴她如果她被打擾了,就換成“勇敢”。當你遇到惡霸時,你的長相比你說的話更重要。
保持開放的交流
每天和你的孩子確認學校的情況。使用冷靜、友好的語氣,營造良好的氛圍,這樣他就不會害怕告訴你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強調他的安全和幸福是重要的,他應該總是和一個成年人談論任何問題。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你的孩子對自己感覺越好,欺凌就越不可能影響他的自尊。鼓勵孩子在業餘愛好、課外活動和社交活動中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告訴你的孩子你愛他的獨特品質,強化你希望看到更多的積極行為。
尊重孩子的長處,鼓勵他們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增加他們的長期自信,並防止任何潛在的欺凌情況。
表揚進步
當你的孩子告訴你她如何化解騷擾時,讓她知道你為她感到驕傲。如果你看到另一個孩子在公園裡和惡霸對抗,把它指出來給你的孩子聽,這樣她就能模仿你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要強調你的媽媽在你小時候可能告訴過你的觀點: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她不喜歡被打擾,欺負者通常會離開。
教導正確的反應方式
孩子們必須明白,霸凌者需要權力和控制他人,並渴望傷害他人。他們通常缺乏自我控制、同理心和敏感度。話雖如此,孩子們在對付霸凌者時使用以下策略還是很有幫助的:
不要讓惡霸讓你感覺不好。當有人說你的壞話時,對自己說些積極的話。提醒自己積極的品質。
告訴他你的感受,你為什麼這麼想,你希望他怎麼做。學會用冷靜和堅定的聲音來做這件事。例如,你可以說:“當你叫我的名字時,我感到生氣,因為我有真名。”我要你開始叫我的真名。”
不要用眼淚回報欺負者。欺負者想要傷害你的感情,所以要表現得像他在辱罵你一樣,不要傷害他。你可以透過承認欺負者是對的來做到這一點。例如,當欺負你的人叫你“胖子”時,看著他的眼睛,平靜地說:“你知道,我確實需要開始多運動了。”然後自信地離開。
用幽默解除惡霸的武裝。嘲笑他的威脅,離開他。
運用你最好的判斷力,跟隨你的直覺。如果欺負者想要你的作業,而你認為他會傷害你,那就把你的作業交給他,自信地走開。然後告訴一個成年人發生了什麼。
不要期望被虐待。當你走向一群孩子時,把他們想成對你很好,並盡你所能表現得友好。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如何對待別人。為其他被欺負的學生挺身而出,讓他們為你挺身而出。
採取行動制止欺凌行為
最終,父母要幫助孩子應對欺凌。幫助他學習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並在他感到受傷或看到其他孩子被欺負時採取行動,並準備好在必要時進行干預。
報告重複,嚴重欺凌
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報告欺凌事件,你可以和他一起去找老師、輔導員、校長或學校管理人員談談。瞭解學校的霸凌政策,記錄霸凌事件並做好記錄,與學校保持聯絡,瞭解學校正在採取的行動。必要時,向校外的人尋求幫助,比如家。
-
7 # 慕小喬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捉弄和欺負的差別。當孩子來抱怨或求助時,請給孩子輕鬆、理性的談話氣氛,針對每一個事件“案例”,協助孩子釐清所謂的捉弄和欺負,有沒有“立場”不同的問題?孩子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究竟是對方因不懂事而有的不禮貌言行,還是真正的惡意攻擊?
讓孩子學習揣摩別人的想法、心情,也弄清楚自己的情緒,學會分辨事情的對錯和嚴重性,知道哪些可以包容不理會,哪些得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以及在哪些情況下,必須立即向老師或父母求援。如果只是孩子間常有的嘲弄或摩擦,則應提點一些實際的說話技巧,讓孩子練習溝通、表達。只要孩子做得好,就要立即給予鼓勵,幫助建立自信。下面是一些建議:
1.教會孩子學會拒絕,人都是得寸進尺的,所以如果孩子學會了拒絕,將會阻止很多事態的惡性發展。
2.教會孩子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對於不正確的行為,家長要及時跟孩子溝通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3.教會孩子怎麼交朋友,往往受傷的孩子都比較孤僻一個人,容易被欺負,所以教會孩子找到自己的朋友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4.教會孩子什麼事情要與父母親溝通,比如這道題目不會做啦,不喜歡老師啦,被同學欺負啦。是個孩子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父母親可以幫忙想想辦法。
5.不要輕信陌生人,多和認識的人一起,少和陌生人說話,拐賣孩子的也很多要注意人販子。
6.不吃陌生人遞來的食物,特別是女孩子更要注意,現在科學發達的狠,要各種防範從小養成習慣。
-
8 # 蝸牛默默說育兒
孩子被欺負,不僅會讓孩子的身體受到傷害,更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心靈。
一、孩子被傷害,家長會更心痛。要避免孩子被欺負,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哪些孩子容易受到欺負。
1、年齡小體格弱的孩子。
2、缺乏自信的孩子。
3、被過度保護的還。
4、愛炫耀的孩子。
5、曾經欺負過其他小朋友的。
二、要想孩子不被欺負,就要避免以上情況的出現。
1、不要過早的把孩子送到幼兒園。
2、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要多鼓勵孩子。幫孩子樹立自信。
3、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4、教會孩子不炫耀、低調的人生態度。
5、如果發現孩子有欺負別人的舉動,要及時制止並教育孩子。
-
9 # A哥操盤
在同一個校園,孩子們產生分歧出現爭吵到打架都是常態,但對於被欺負的孩子應該怎麼做呢。被欺負孩子最正確的做法是將情況告訴老師,或是請求朋友幫忙,或是請家長出馬。這才是正確的方式哦,孩子教育馬虎不得。
在我們上學階段一定遇到過熊孩子吧,常常惹得家長和老師十分苦惱。而這些熊孩子的專長就是欺負小朋友了,無論老師和家長怎麼樣警告,熊孩子依舊我行我素。那些被欺負的孩子們,如果不能正確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很容易在心裡留下陰影,會產生牴觸學校的情緒。
很多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去大家,家長們會要求孩子有禮貌溫和謙讓,甚至會將過錯歸咎在孩子的身上的思維。這中方法很好嗎,我看不見的,這樣長期壓抑很容易讓孩子心理留下陰影。不少獲得高學歷的學生就因為幼年時期的陰影,當社會中遇到不順心會瞬間爆發,引發災難。
-
10 # 精華影院
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善良,勇敢,堅持。就是這些道理!善良的對待別人,勇敢的對待別的熊孩子的欺負。剩下的就是堅持善良與勇敢。其次就要說一下家長了,一般這種情況就要爸爸出面了,不需要你去幫孩子怎麼樣,經常去接送孩子,這本身就會對孩子有影響,也是對孩子外來的一些傷害的震懾。不要以為只有你的孩子聰明,會看人下菜碟。別人家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爸爸經常出現在孩子身邊。對那些想欺負或者在欺負孩子的小朋友就是一種威懾,他也會害怕。當爸爸的其實本身就是這個家庭的保護傘,有些責任不要偷懶,你的偷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11 # 小小思維家
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誘導、鼓勵他們將學校發生的事,遇到的困難說出來。聽孩子講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然後才是可以怎樣做。傾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永遠與他在一起,支援、保護他,使他感受到,至少在家裡,他是安全、受到關懷和愛護的。
讓孩子知道什麼算受到欺負
家長可適當教他一些防禦本領,例如:保持自信。當孩子面對欺凌他的人時,要站直、勇敢地直視對方的眼睛,說話時語氣堅定。要讓孩子知道,被動只能捱打,讓對方得寸進尺。與孩子共同將上述情形排演幾遍,直到熟練為止。
幫孩子找個忠實的朋友,經常邀他到家裡玩
一般在學校被欺負的都是孤零零的孩子,有伴的孩子即使軟弱一般也不會被欺負。所以不妨找幾個大一些的或者強勢的孩子,大家一起玩,這也有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
教會孩子逃生的本領,在什麼情況下、如何逃跑。最大限度地避免身體上的傷害、避免激化矛盾,也是很重要的防身手段,應該讓孩子學會。
-
12 # 養娃隨筆
1、教孩子要有禮貌,不能隨便欺負別人,告訴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多次犯我,直接打怕他。
2、在學校的話,如果第一次,我言語警告,第二次告訴老師,第三次,打回去
熊孩子一般吃軟怕硬,你越軟弱他們越欺負你,很多時候,第一次強硬的警告後,大部分熊孩子的欺負行為就會停止(青春期的一些熊孩子除外)
3、跟孩子要有良好的溝通,如果受到欺負能及時知道,給孩子身上放上微型錄音或監控裝置以備當證據用
4、不管男孩女孩,經常鍛鍊身體,學點防身的,最起碼跑步要行
5、跟對方家長溝通,跟能溝通的人講道理
如果對方不但熊還很有勢力,那就躲著吧,惹不起躲開總是可以的吧。總之一定要注意,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有被欺負的心理陰影。
-
13 # 亦淇遇見自己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不被熊孩子欺負,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處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問題,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發展的社會情感技能。
假設我們只教會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去找老師,那麼孩子每次被欺負都去找老師,一直到成年,他都無法學會獨立處理和對方的問題。我曾經遇到一個大學生在宿舍沒法解決內部矛盾,直接打電話給舍友家長,希望他管管自己孩子。
那麼我們怎麼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的衝突呢?我們分5步驟:
1、教會孩子表達感受。今天我很開心。今天我很生氣。今天媽媽看起來不高興。姐姐很傷心。
2、教會孩子因果聯絡。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吃了一個糖果。今天我很生氣,因為我的書不見了。今天媽媽看起來不高興,因為她說話語氣有點大聲。我看到姐姐哭了,她很傷心。
3、教會孩子分析後果。如果我打了哥哥,他有可能會哭,有可能會受傷。如果哥哥打了我,我可能會打回去,也可能會告訴媽媽,也可能會告訴哥哥這樣是不對的。如果媽媽在睡覺,我在大叫,我可能會吵到媽媽。
接下來,我們看看我怎麼用以上幾個步驟來解決孩子被人欺負的問題。
小明欺負了小紅
小紅對小明說:你剛才打我了,我很生氣。
小明不理睬小紅,繼續玩自己的玩具。
小紅繼續說:小明你打了我,這是不對的,請你向我道歉。
小明繼續不理睬小紅。
小紅繼續說:我很生氣,你打了我,如果你向我道歉,我還可以繼續和你玩玩具,如果你不道歉,我可能就不和你是好朋友了,我有很多好玩的玩具。
小明聽了著急了,馬上向小紅道歉。兩個小朋友又成為了好朋友。
假設小明也是一個有同理心的孩子,在家庭中父母也關注他的社會情感技能發展。那麼小明一定清楚,如果我打了小紅,小紅會傷心的。所以,一個懂得別人感受的孩子,很少會出現攻擊性行為。
-
14 # 微山秋水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社會大問題。
孩子連著父母的心,怎樣避免自家的孩子避免讓熊孩子欺負?
我見過的最糟糕的處理方式,就是一句話解決:小孩子不懂事。然後不了了之。
應該以學校為中心,搭建以家庭教育、社會監督、法律支援、學校德育為支撐的立體防控體系,給孩子們撐起這片安全的屏障。社會要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對霸凌事件要零容忍,對"小霸王"要有效管控,定出界限,落實行動,打造樣板,全面推廣。
在防控體系、保護屏障不完善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的個人能力在處理該類問題上起到關鍵作用。老師、家長們之間要多交流、多探討,有預案,防範於未然最重要!另外,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時,要積極的向做的好的老師、家長請教,多看優秀的案例,向國內外的教育專家汲取營養。大教育家葉聖陶用三塊糖果教育熊孩子的故事就很生動,大家可以借鑑。
-
15 # 無貓二三
首先很慶幸您的世界觀是正的,熊孩子一般都是家裡人慣的,你揍了熊孩子熊孩子會告訴她的父母,她的服務會過來跟你撒潑耍無賴。最好的方式讓你的孩子好好鍛鍊保護自己。學武術吧,熊孩子哪兒都有。
回覆列表
我們有自覺的家長都會盡量教育孩子善良有禮,孩子會美好得像天使一樣,結果遇到侵略性十足的熊孩子,我們的孩子就像秀才遇到兵,委屈巴巴,可憐兮兮的被欺負了,這是為啥?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忘記了讓孩子的善良裡帶點鋒芒。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很難分辨出哪些是正常玩耍,哪些是他被欺負了,這種時候沒有培養好他的應對,很有可能就造就了一個懦弱可欺的孩子,這肯定是我們不願意的。
這時候也不適合由家長直接介入,會讓他形成依賴,不會自保。(當然,出現安全問題必須第一時間介入)
這裡推薦在送走熊孩子後,第一時間和孩子做一個模擬小劇場,透過由爸爸媽媽扮演重現情景的模式,把不同的應對方法讓孩子看到,由他自己體會不同模式下,會有什麼後果。
之前我家小崽兩歲的時候,總被熊孩子搶玩具,我們就透過這種方法讓他學會了保護玩具,後面他被熊孩子打的時候,他也能舉一反三的進行躲避或者反擊。
所以,比起幫他處理,更重要的是讓他學會,自己可以保護自己,以及什麼時候需要保護自己,願題主的孩子早日戰勝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