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居地球80年

    紅樓夢的時代是康熙末年,賈家對主子(開國)有功被世襲命官,賈珍與賈赫。亡於雍正初年這樣一段時間故事。曹雪芹拿賈代善(獨居寺廟)隱射康熙他爹,其他的在大清初年並不凸顯,如奢華等,康熙年代並沒有盛興,漢官在大清工資很高,主要是康熙彌補揚州大屠殺與安撫漢人永居江山的意圖。

    曹雪芹本家是旗人,貴族身份,雍正初年因牽連政治案件被抄家幾次,皇上(雍正)也是網開一面的,給賈家留下的根。(不是滿門抄斬)

  • 2 # 風雨中的明白

    《紅樓夢》千紅一哭,是那腐敗的社會,淫亂的官宦,人性的貪慾,和封建禮德造成的。群芳圈聚情緣,集體衝突在情紛爭豔,而又不能隨緣的錯位。生不由己,心有不甘,一顆顆春心不安,卻又無處勢懷。在這千紅群芳爭豔的青澀年華的群體中,融入一兩個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官宦紈絝公子,哪還不怨愁悲憐的。也許淚水才是她們最無奈而又無聲的抗拒訴求。

    萬豔同悲,卻體現了共同體的理想夢被無情破碎。捲入了政治的泥潭深淵,必然會招來橫禍。

    一紙操家生死別離,什麼情慾緣愛,什麼稀世繁華,什麼富貴慾望,這些都在一夜之間煙飛灰盡萬豔同悲。

    而這玉樹孤悲隕落空門,禪不盡這塵世情愛緣分,道不完這紅塵依舊冤怨愁思,訴還亂這紅樓隔雨相望冷。吾寒孤悲!

  • 3 # 道味紅樓這本書

    儒教化封建治世體糸,《紅樓夢》立道治。

    曠世經典《紅樓夢》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理解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且大家各執己見,眾說紛紜。最普遍的理解,認為是部閨閣小說,甚至還有宮庭秘史之說。甚荒唐!可惜百年間作者的苦心主旨竟石沉大海,不為人曉!

    這個千百年的謎底,最終被橫空出世的《道味紅樓》揭開!作者自信,書中觀點可以經歷歷史考驗!正如《百家講壇》講座者錢斌教授看過書稿後評價:"這本書中有貨,必將是一本‘長銷書',只要《紅樓夢》在,《道味紅樓》就可以在!"

    《道味紅樓》認為,《紅樓夢》本質是部野史版道禪智慧經書,寓玄妙的老莊思想於故事情節,以情入道,懷道傳道,普度眾生,助世人明大道的智慧,更好地修身舉業齊家治國,享逍遙樂境。

    《道味紅樓》展現了《紅樓夢》的思想框架,從其道治經書的主旨思路,解說關鍵情節,並對書中讀者常感茫然的詩詞歌賦作獨到深刻的解讀,讓讀者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道味紅樓》研究發現:《石頭記》(《紅樓夢》原名)之石,幻形為寶玉之玉,為道家所尚自然之物。《紅樓夢》以寶玉作道治思想的化身,歷教化社會之腐亂,哀大道之廢馳,演奇文以傳道。這正是:

    通篇有玄妙,

    泣淚為世癆。

    皆說言情事,

    悟道知逍遙。

    故云:《道味紅樓》後,不看紅學書。

  • 4 # 六妙長春

    《紅樓夢》中的寧榮二府由興旺走向衰落,即是書中四大家族的宿命,更是一曲淒涼的封建大家族輓歌。在這個大時局下,大觀園裡的兒女們也難逃厄運的安排,最終成為了腐朽封建制度的殉葬品。這就是小說中提到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那麼,它的根源在何處呢?我認為主要有三點。首先,時代的大趨勢非人力所能扭轉。所謂時也,命也!四大家族所處的時代正是封建社會的末期,它決定著大家族命運的總趨勢。我們知道封建社會的根基是宗法制,換一種說法,也稱為族長制或家長制,這是最禁錮個人自由意志的制度,在明清時期表現出一種暮氣沉沉的垂死之象,整個社會形態也受其影響而喪失了自我更新進化的能力,除了等待被新的社會關係取代已別無他法。其次,現實環境的惡化非能人所能改變。賈府被抄家的具體背景在哪裡?就是元春的暴亡。其實一個大家族的命運繫於一人之手,本來就有極大的隱患。特別是在封建帝制的社會,既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能“一人犯事,禍及全族”。無論是《紅樓夢》裡的賈家,還是作者本人的曹家,皆是如此。最後,賈母的病逝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賈母在,朝廷還給幾分面子,賈母亡,朝中的政敵們就無所顧忌了。見風使舵者如賈雨村之流更是要落井下石。此外,家族內的明爭暗鬥讓勢態更加惡化。如果內部尚能齊心,可能會延後家族衰亡的時間。可賈府裡的人,不肖子孫甚多,會幹正經事的沒幾人,搞歪門邪道者,勾心鬥角者那真是一抓一大把,上至主子,下至丫鬟,在此工夫上都是行家裡手。抄撿大觀園就是最為典型的一例,怪不得賈探春說了那一通氣話,”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可見,賈府不亡,還真是天理難容。所以,我們看到,賈家也好,王家、薛家、史家也罷,最後的命運都是一樣的。古語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間的兒女們又豈能置身事外。

  • 5 # 老龔166916589

    《紅樓夢》中雲:

    ‘’千紅一哭,萬紫同悲‘’,的原因,從外因上論:‘’沒有不散的盛宴‘’,這個比於是最卻當。四大家族纏綿一起,一榮具榮,一損具損,他們的命幸連結在一起,

    。從內上看,賈府的政治背景賈元春,賈府的頂樑柱賈政。

    。賈元春的失寵到逝世,是對賈府的最大打擊,等於大海中航船失去了舵,隨風飄搖。加上賈政平時嘴上仁義道德,道貌岸然,其實也是個朝廷的蛀蟲,賈府的不孝子孫,貪贓狂法,醜事敗露後,判刑,並抄沒全部家財,一夜之間,富豪變成貧民,家產的變化還是很平常,他們貴族家生話的變化是萬千難當的。著者曹雪芹先生,最後一句話:食盡鳥歸林,大地正乾淨。

    。很簡單:上述:就是哭與悲的真蒂。

  • 6 # 樂見花

    “千紅一窟,萬豔同杯” ,說的是仙境中的美酒佳釀,美豔的名字,隱示的卻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杯”的千古悲劇。

    造成這種悲劇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社會對青春女性的束縛和扼殺。

    封建社會的女性生活在皇權、族權和男權三重壓力下。

    媵妾制在當時是合法的,三妻四妾合乎當時的道德規範,正妻、二奶、姨娘、侍妾、通房丫頭、屋裡人……等級森嚴。

    正妻身份尊貴,妾、二奶等人生的孩子都以其為嫡母(如探春、賈環都以王夫人為母,王子騰為舅,趙姨娘名義上半主半奴,實際也是奴才,她的兄弟在探春、賈環面前更是奴才),但正妻是不能阻止老爺納妾、買小丫頭的,那會被說成嫉妒,屬七出之條,是封建道德規範所不充許的。所以鳳姐再怎麼厲害,也不敢明著阻止賈璉與鮑二家的胡來、娶尤二姐等,只能釆用曲折的方式,說賈璉和鮑二家的商議說要害死她,然後“明裡一把火,暗裡一把刀”害死尤二姐,還要佔容人讓夫的賢名。

    封建社會的女性婚姻不能自主,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如賈氏姐妹,元春入宮為貴妃,給家族帶來莫大榮耀,自己卻只能生活在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後來在政治鬥爭中成為犧牲品; 迎春被賈赦嫁給“山中狼”孫紹祖,受盡屈辱而亡; 探春被朝庭用於和親,遠嫁他鄉; 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才算倖免於難……

    這些鮮活靚麗的青春少女的悲劇,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就是《紅樓夢》被稱為感傷小說的緣故。

  • 7 # 旁觀者嵐

    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紅樓夢》本身,直指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只不過曹雪芹是第一個在小說中提出這個問題的人。

    "千紅一窟"、"萬豔同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封建主義的"男尊女卑"制度

    自秦漢以來,對婦女就有三從四德的說法,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工。程朱理學後,宋、明、清對婦女的束縛更為嚴重,婦女在社會,在家中,永遠是從屬地位。沒有財產權,沒有思考權,沒有工作權,"女子無才便是德",只允許在二門之內。

    試問,如果不是這種制度,賈探春能坐守空閨,不去建功立業嗎?林黛玉能不繼承家產,自立門戶嗎?薛寶釵可以自己做皇商,王熙鳳可以自己開公司,還會有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嗎?

    二、封建的剝削制度

    只說大觀園中人,除了十幾個主子,其餘百個以上的丫頭、婆子都是死契,她們的身家性命,都在主人的一念之間。根本沒有人權。

    而這一群人除了沒機會受教育外,其中的佼佼者,品貌能力甚至遠超過那些所謂的主子,這麼多可愛的姑娘的青春,被一紙契約給埋葬了。

    三、沒落封建家族的輓歌

    回到《紅樓夢》本身,這本來就是寫一個封建家族沒落的小說。

    被封建王朝的最高主子皇帝,決定抄家,讓其完全衰亡的家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一群如花少女,有過歡樂,有過愛戀,有過嫉妒,但當大廈傾倒時,就這樣被陪葬。

  • 8 # 此箋

    所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是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飲用的香茗“千紅一窟”與美酒“萬豔同杯”的諧音也。警幻仙子受榮寧二公的囑託,希望透過 “醉以靈酒,沁以仙茗”,使得寶玉能夠“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作好賈府的接班人。

    要想探究“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根源所在,首先要釐清哭之為何、悲之所在,才能把握住這紅樓一夢的精髓。“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那是為大觀園群芳諸豔的紅顏薄命,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多舛,一切至情至愛女子的終究毀滅與隕落而哭泣與悲鳴。“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它是“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意難忘,“山中高士晶瑩雪”的恨難平;它是“元、迎、探、惜”散落天涯的一生嘆息,也是“湘江水逝楚雲飛”的千般無奈,和“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的萬分委屈;還有大觀園那些如花美眷生命枯萎的命運悲歌。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道出了作者曹雪芹對於他筆下女子悲情命運所懷有的悲憫情懷。曹雪芹著書的本意是為閨閣女子立傳,他藉助寶玉天生中就存有“意淫”之情這一人物形象,以此來表達他對當時女子的尊重、欣賞以及同情。而造成“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根本原因,在於:

    其一,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對於女兒清爽的迫害,是時也。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離不開當時封建禮教的束縛。“淚盡而亡的林妹妹,死於俗世對自由戀愛的禁錮;溫柔可人的賈迎春,死於“誤嫁中山狼”的男權壓迫;風流綽約的秦可卿,死於扒灰的脅迫。面對男尊女卑的封建桎梏,這些清爽的女子只能任由其擺佈。

    敏探春即使看透家族的自殺自滅是賈府走向衰落的前兆,也只能接受時代賦予的父母之命,遠嫁他鄉。她那番但凡自己是個男子也要出去闖闖的吶喊,終究被男權社會的嫡庶有別和男尊女卑所扼殺。而尊貴如元春,一入宮門深似海,最終也逃不過王權的殉葬。“槁木死灰”的李紈,只能恪守封建禮法,成為賢女節婦的典範。為了這個虛名,李紈虛度了大好的青春,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與寂寞。等到寶玉大婚的喜慶時刻,礙於寡婦的身份還要躲避起來。也正因為如此,她成為了林妹妹最後的收屍人。

    清高如妙玉,最後卻躲不過被強盜擄走的悲劇命運。靈巧如晴雯,終究在抄檢大觀園的家族內鬥之中,成為他們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無辜擔了虛名而撒手人寰。而溫柔如鴛鴦,一直被賈赦覬覦。善良如平兒,也要在賈璉的花心與鳳姐的威嚴之中求生存。大觀園的這些如花美眷,以各自的方式艱難地尋求著自我生存的意義。在大觀園這所青春王國的庇護下,她們或許有過絢爛明媚的自我綻放,但終究無法擺脫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時代所籠罩上的悲涼之霧,永遠無法逃離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對她們的束縛。

    不管賈府處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鼎盛時期,還是處於大廈將傾、狂瀾即倒的衰落時期,男尊女卑的社會烙印一直都存在。它不會因為賈府的衰亡而消逝,也不會因為寶玉的離去而去除,女兒清爽也就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

    其二,萬境歸空的思想主題註定了紅顏薄命的悲劇,是命也。

    而大觀園的金陵十二釵,本就是太虛幻境薄命司裡的女子。曹公祭奠的繁華舊夢,不只有榮辱富貴,還有關於美好生命的毀滅與隕落。“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正是曹雪芹對於一切美好終將逝去的美學祭奠,是歷經紅塵而勘破放下的慧根禪機。這些女子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度化寶玉而來。寶玉在她們身上,感受到女兒的清爽與尊貴,體悟到女兒的情深與堅貞。從齡官那裡,寶玉悟到了“人生情緣,各有分定”;在寶釵的點撥下,寶玉悟到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最終晴雯被攆,黛玉早逝,大觀園裡的女子散落天涯,寶玉經歷了這種徹骨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之痛,才能頓悟禪機,選擇遁入空門來完成對自我的救贖。寶玉悟到的“空”與“淨”,是他經歷了這些閨閣女子的純淨與深情之後,才能得到的生命體悟。這種“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的生命體悟,經過曹雪芹的演繹,也就不在侷限於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時代悲劇。“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擁有了超越時代的美學價值與悲劇意義。這種關於美好消失與隕落的祭奠與懷念,如今的時代也不曾缺少。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象徵了人類對於人性美和悲劇美的祭奠。美好終將隕落,這是人類無法抗衡的命運悲劇。大觀園的女子逃離不了,如今的我們也無法擺脫。我們只能如擁有“意淫之情”的寶玉,去尊重與欣賞一切美好的生命,而不分高低貴賤之別。

    總之,“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源於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對於擁有著至情至愛清爽女子的迫害,那是無法擺脫的時代烙印;也源於作者對於美好生命終將隕落的祭奠與懷念,具有超越時代的美學價值和意義,煥發出人性之美與悲劇之美。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是時也,也是命也。曹雪芹用這場“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紅樓一夢,表達出對於女兒清爽和女兒尊貴的欣賞與讚頌,同時飽含了他對於人性與生命的悲憫情懷,具有超越時代的重要意義。

  • 9 # 國風文化小棧

    大家好,我是國風

    我個人覺得,紅樓夢不是一部吟風弄月,談情說愛的小家子氣家史,而是一部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明亡國史。所以,所謂“千紅一窟”“萬豔同悲”。都是對那一段令人心痛的亡國史的一絲哀嘆。

    正如《姽嫿詩》中“誰家兒女不傷悲?”千紅 萬豔指的是中華萬千華夏兒女。還有什麼堪比於國家的淪亡更使華夏子民同悲同泣的呢?紅樓夢一書,就是要告訴大家一段令人痛惜的國家敗亡史。同時告誡後人以此深刻反思。民族才會有希望,國家才會有未來。

    所以紅樓夢的結尾才不是所謂的“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最後“福善禍淫,古今定理。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這話說給的不是賈家,而是中華民族!

    從胡適開始,紅樓夢就被帶入“家史”到亂葬崗,從此,一大堆替封建貴族和滿清掘墳挖墓的填屍人開始了把紅樓裝禱成他們風花雪月甚至奪權宮斗的犧牲品。妄圖改變紅樓的真義和實質。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些人不是紅學家,是實實在在的文化流賊,封建王權的奴僕,滿清政府的走狗。家史讓人們看到的不是紅樓真相,而是重新釋放出來的煙霧黑蛋。只會抹黑紅樓,讓人們對這部偉大的藝術作品感到失望和腹黑!

  • 10 # pgxANMINGZHI

    賈府被抄家了,造成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慘狀。府裡的丫頭,小姐賣的賣,出家的出家。還有隨主子殉情的。到處哭聲。

  • 11 # 讀書悟道

    原文中為“千紅一窟,萬豔同杯”,作者採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窟”諧 “哭”,“杯”諧“悲”音,意思也很好理解,對應“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也是一種隱喻的表現手法,暗示著大觀園的姐妹們最後的悲慘命運。造成“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根本原因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分析:

    第一,作者在向封建傳統觀念宣戰

    在書中的開篇,透過一僧一道以及空空道人與石頭的對話,作者交待了《紅樓夢》與以往“才子佳人”小說的不同之處。曹雪芹透過對“幾個異樣女子”的心靈訴求,宣揚了男女之間應當重新確立“平等相待、相互扶持、共享溫馨”的價值觀以及情愛觀。

    書中的女性都是太虛幻境薄命司上的女子,這是一個悲劇的總基調。而作者在書中把女性塑造的很別具一格,抬高了女性的地位。這樣的女子們本應該擁有一個幸福完美的人生,但是,在書中女子的命運則恰恰相反,命運的結局都成了悲劇命運的代言人。

    什麼是悲劇?亞里士多德說:“悲劇是從幸福到苦難的變遷”;恩格斯說,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的衝突”;魯迅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各位名家對悲劇的敘述不盡相同,但都道出了作為美學範疇的悲劇的基本特徵:從幸福到苦難,從追求到幻滅,從有價值到毀滅,既標出了事物的兩極,又標出了兩極從有到無的變遷、衝突和毀滅的過程。

    由此,我們看到了一眾女性,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變遷過程書寫的人生悲劇。悲劇的時代造成了時代的悲劇,封建社會幾千年積澱而凝固下來的封建正統文化,通常人的道德、人情以及境遇,造成了人物性格的悲劇。

    作為倫理型的中國文化,通常將人置於很高的地位,把人與天地等量齊觀。中國文化系統中的“重人”意識,強調的是個人對宗族和國家的義務,而並非尊重個人價值和個人的自由發展。這樣就容易造成缺乏個性意識的人格,正如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華人從來沒有爭得人的價格”。

    在這種“重人”的文化意識下造成的悲劇,很顯然,曹雪芹意識到了,他把這種意識寫進了小說裡,從而引起人們的深思,並試圖促使人們反省。

    第二,加深作品本身的內涵與厚度在一個時代下,個人的命運都離不開時代命運的影響。在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朝代的更替,王朝的盛與衰,同時存在而又彼此包含。盛極而衰總是呈現一種螺旋式的發展,對於清王朝也是一樣,雖然歷史上有著名的“康乾盛世”,但其弊端也不可忽略。

    清朝統治者為了加強精神統治,在思想文化上採取了罕見的箝制與麻醉政策。同時,對於擁有種種特權的上層貴族,荒淫與奢靡之風盛行,加劇了腐敗。這樣的現象加劇了封建社會下的階級矛盾,也使一些貴族世家走向破敗。

    《紅樓夢》裡的榮寧二府,是開國功臣之後,也是康乾時期貴族世家的典型代表,但在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寧二府時,“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曹雪芹透過冷子興的口,全面而又深刻揭示了賈府,這個貴族之家必然走向衰敗的悲劇命運。

    而作為這個貴族之家的子女們,可以說無人能從一個時代的衰落中,獲得個人的新生。尤其是女性,在一個下滑的大時代背景下,在一個腐化墮落的衰敗的家族之中,更無力對自己的命運進行最起碼的捍衛。所以,我們看到賈迎春婚姻的悲劇,賈母無力去管,賈政心有餘而力不足,被親生父親出賣,對家暴連最起碼的抵抗力都沒有。這是正統文化之下的無個人意識的性格悲劇,也是一個家族的悲劇,更是她的人生的悲劇。

    所以,大觀園女兒們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之悲劇命運,使作品的內涵更為豐富、深刻,更具有典型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2020年9月上幼兒園,在哪兒上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