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千物象

    首先介紹一下韓愈寫《送牛堪序》的時代背景。中唐之交,出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這場黨爭的雙方,提出了不同的選官標準,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重經學,偏向於對子弟、寒士一視同仁;而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則以辭章為主要標準,偏向於錄取權貴子弟。“牛黨”利用座主、門生的關係,透過把持科舉來擴大政治力量,這對“李黨”甚至皇權都是一種危害。李德裕以國家利益為重,重新定位座主、門生之間的關係,打擊牛黨請託、行賄以干涉主司公正取士的醜惡行徑。

    韓愈贊同對子弟、寒士一視同仁,按照士人才學高低來錄取。他在《送牛堪序》一文中闡明,座主取士和門生應舉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是二者之間的私情,因而盛讚了牛堪登第後不去拜謝主司的行為。

  • 2 # 踏馬電影

    《送牛堪序》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送牛堪序

    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者,又誦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登第於有司者,去民畝而就吏祿,由是進而累為卿相者,常常有之,其為獲也亦大矣。然吾未嘗聞有登第於有司而進謝於其門者,豈有司之待之也,抑以公不以情?舉者之望於有司也,亦將然乎?其進而謝於其門也,則為私乎?抑無乃人事之未思,或者不能舉其禮乎?若牛堪者,思慮足以及之,材質足以行之,而又不聞其往者,其將有以哉!違眾而求識,立奇而取名,非堪心之所存也。由是而觀之,若堪之用心,其至於大官也,不為幸矣。堪,太學生也,餘,博士也。博士師屬也,於其登第而歸,將榮於其鄉也,能無說乎?

    中唐之交,出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陳寅恪先生曾認為牛李黨爭是士庶之爭。現在學術界已否定了他的觀點,認為是兩個大官僚集團爭權奪利的政治傾軋。筆者認為,這場黨爭的雙方,提出了不同的選官標準,體現了對門第、才學的不同思考,對於晚唐文人的價值觀念和仕進道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於科舉取士,李德裕提出了很多意見,這些觀點看似充滿了矛盾,實際上並沒有矛盾。作為大官僚集團,牛黨和李黨都代表了大地主的利益,為什麼寒士傾向於士族代表李德裕,而敵視以進士詞科仕進的新階層的代表李宗閔、牛僧孺呢?這個看似矛盾的悖論,實際上和晚唐士人的門第、才學觀念的變化有關。

      安史之亂後,舊有的政治秩序被打破,新的官僚體系出現了大量的官員空缺,需要吸取具有真才實學計程車人來充實,所以貞元、元和時期大批貧寒士人能夠透過科舉而進入政治核心。穆宗長慶以後,貞元、元和以後升入高官的子弟多起來,而官員的名額空缺已經很少了。這樣,對於科舉登第的名額,在無權無勢的寒士和朝中高官的子弟之間便形成了強烈的爭奪,這就是“子弟、寒士”之爭。寒門無權無勢,所恃者只有才學。而子弟憑藉的,則主要是父祖的地位和權勢。因而,放不放子弟,在錄取時就反映為才學和權勢、藝實和請託之爭。由於大官僚集團之間存在著利益分歧,在他們政治傾軋的同時,寒士憑藉著政治縫隙而登科入仕。這個最大的政治縫隙,就是李德裕針對李黨的科舉改革。

      李德裕透過重新定位座主、門生之間的關係,打擊牛黨請託、行賄以干涉主司公正取士的行為,從而加強了寒士、子弟公平競爭的制度監督,這有利於寒士入仕。門生、座主是在科舉考試中形成的利益關係。進士及第與否取決於主司,座主有責任賞識、提拔門生,門生對座主要報恩,這樣考生與座主之間以及同門的考生之間,形成了休慼相關的利益集團。陳寅恪指出:“白樂天此詩自言已外形骸,了生死,而猶倦倦於座主高郢之深恩未報,斯不獨香山居士一人之篤於恩舊者為然。”牛黨利用座主、門生的關係,透過把持科舉來擴大政治力量,這對李黨、甚至對於皇權都是一種危害。李德裕為了打擊牛黨,重新定義了座主、門生的關係。其《停進士宴會題名疏》雲:“國家設文學之科,求貞正之士,……豈可懷賞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謂門生,遂成膠固。……樹黨背公,靡不由此。”

      李德裕依據國家利益來重新定義座主、門生之間的關係,這種思想和韓愈、柳宗元的思想是一致的。

    韓愈《送牛堪序》便是在以上背景下所做,文中稱讚牛堪登第後不去拜謝主司的行為。韓愈認為牛堪登科後不必去拜謁主司,這是因為座主取士和門生應舉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是二者之間的私情。韓愈贊同對子弟、寒士一視同仁,按照士人才學高低來錄取。

  • 3 # 斯夫

    作為文壇領袖,他“手持文柄,高視寰海”“三十餘年,聲名塞天”;作為作家,他敢為風氣之先,為文為詩氣勢磅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韓愈的確是一個傲世文壇群雄的人物。

      

    韓愈提出了“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馬,指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闡釋了在位之人如何識別人才 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問題。在《送牛堪序》中,韓愈主張牛堪登第後不必去拜謝主司,認為座主取士和門生應舉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是二者之間的私情。這與他長期主張的對子弟、寒士一視同仁,按照士人才學高低來錄取的觀點一致。

  • 4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之前,開宗明義地說一下,韓愈的《送牛堪序》是一篇“贈序文”。古代文人在相互送別之際,經常有以詩文、結集作序贈別的傳統,這種詩文或者結集作序的文章就稱為“贈序文”。

    (韓愈繪像)

    這種傳統演變到後來,但凡是臨別贈言的文章,即使沒有結集作序的也都叫“贈序文”。正因為贈序文具有實用性,帶有明確的贈別的特點,所以贈序文的題目都帶有“贈”或“送”這樣的字眼,而且大多贈序文都會明確地寫出贈送物件的名字。

    什麼是“贈序文”

    “贈序”這是一箇中國文學中的名詞,最早出自清代桐城派散文集大成者姚鼐的《古文辭類纂》一書。在書中他這樣寫道:

    贈序類者,《老子》曰:老子贈人以言。顏淵子路之相違,則以言相贈處。梁王觴諸侯於範 臺,魯君擇言而進,所以致敬愛陳忠告之誼也。唐初贈人始以序名,作者亦眾。至於昌黎(韓愈)乃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絕前後作者。蘇明允考名序,故蘇氏諱序。或曰引,或曰說。今悉依其體編之於此。

    姚鼐把中國古代散文進行分門別類,總共分為13個門類。他從“書序”的角度把“序跋”與“贈序”分開,單獨把“贈序”作為散文的一類。可以說,姚鼐將贈序文從書序中分離出來,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清刊善本·《古文辭類纂》·書影)

    從姚鼐的編排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贈序文是誕生於唐初的一種文體;贈序是明顯帶有贈送性質、有明確致贈物件的散文,集、表、傳、錄等書序類以及詩序類文章不是贈序。

    姚鼐不僅把贈序之文獨立,與一般的序跋分別開來,而且特別指出韓愈的贈序文“冠絕前後”。

    韓愈贈序文的特點

    在唐代諸多的贈序文中,以韓愈寫的贈序文最具特色,也是能代表唐代贈序文最高成就的。贈序文在文體上有很大的抒發離情別緒的成分,韓愈的贈序文當然也包含著抒發離情別緒的的成分。

    除了這一點,韓愈在贈序文中也會發表議論,表達自己的理想見識和思想,這進一步豐富了贈序文這一文體的表現力,對後世的贈序文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韓愈贈序文的成就也得到了後世的充分肯定,如北宋大文學家蘇軾在《跋退之送李願序》中就寫道稱:“餘亦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願歸盤谷》一篇而已。”

    明代文學家吳訥在《文章辨體序說》中寫道:“大抵序事之文,以次第其語、善敘事理為上。近世應用,惟贈送為盛。當須取法昌黎韓子諸作,庶為有得古人贈言之義,而無枉己徇人之失也。”

    (韓愈贈序文《送孟東野序》書影·筆者書籍)

    由此可見,韓愈的贈序文確實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韓愈的贈序文在語言上能自創新語,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不少成語就是出自於韓愈的贈序文:如成語“不平則鳴”和“雜亂無章”就出自於韓愈的贈序文《送孟東野序》;“深居簡出”和“弱肉強食”出自於《送浮屠文暢師序》;“輕車熟路”出自於《送石處士序》;“懷抱利器”出自於《送董邵南序》。

    可以說,韓愈不光為後世留下了一篇篇絕妙好文,也豐富了中國成語寶庫的儲藏。韓愈贈序文寫作手法多樣,文中多用比喻,造成語言的生動、貼切,這不僅使韓愈的贈序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極大的創新,也是使韓愈贈序文成為文學散文的重要因素。

    韓愈在《送牛堪序》中想表達什麼?

    《送牛堪序》就是韓愈送別牛堪的一篇贈序文,全文有235字(不計標點符號),為了回答問題以及參照的方便,我將原文引錄於下:

    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者,又誦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登第於有司者,去民畝而就吏祿,由是進而累為卿相者,常常有之,其為獲也亦大矣。然吾未嘗聞有登第於有司而進謝於其門者,豈有司之待之也,抑以公不以情?舉者之望於有司也,亦將然乎?其進而謝於其門也,則為私乎?抑無乃人事之未思,或者不能舉其禮乎?若牛堪者,思慮足以及之,材質足以行之,而又不聞其往者,其將有以哉!違眾而求識,立奇而取名,非堪心之所存也。由是而觀之,若堪之用心,其至於大官也,不為幸矣。堪,太學生也,餘,博士也。博士師屬也,於其登第而歸,將榮於其鄉也,能無說乎? 

    (韓愈題跋繪像)

    從這篇贈序文的開篇段句“以明經舉者”和最後一段的敘述中可以知道,當時韓愈在國子博士的任上,而牛堪是韓愈的學生,當時是國子監的太學生,而且牛堪在科舉考試中以明經科登第。

    這篇贈序文就是在牛堪衣錦還鄉、榮歸故里的時候,作為老師的韓愈送別學生牛堪時,寫下的一篇贈序文。

    韓愈曾兩次出任國子博士一職:第一次是806年韓愈官授權知國子博士,並在808年正式擔任國子博士。第二次是812年二月,韓愈復任國子博士。(在後文我會附錄韓愈年表,以供讀者參照)

    這篇《送牛堪序》的贈序文是韓愈第二次出任國子博士之時寫下的,韓愈的著名文章《進學解》也是在這一時期問世的。

    (韓愈雕塑像)

    在說這篇贈序文表達的思想的時候,我先解釋一個名詞,就是牛堪這次考中的明經科舉。

    在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設的科目,主要有秀才、進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六科。各科的考試方法、內容均不相同,其錄取標準也各異。

    參加明經科考試的人,必須要研習經學,所以取名“明經”。唐代的“明經”科試帖經,以通經比例決定等第。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而牛堪就是在明經科考試中登第的,可以看出:牛堪是一個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可以說得上是韓愈的得意門生。

    (唐代科舉考試場景圖)

    韓愈在送別學生牛堪的這篇贈序文中,主要表達了以幾個方面的思想:

    第一個方面是:首先肯定了牛堪的學識和才華

    韓愈在開篇就寫道:“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者,又誦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這就是說考取明經科舉的學生,不光要對本專業的書籍做到博聞強記,通曉文理;還要做到觸類旁通,對別的領域的書籍或者理論也要有深入的涉獵和鑽研,這就要求學生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韓愈曾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名言,就是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韓愈在這篇贈序文裡第一個要表達的思想就是對學生牛堪的肯定,也就是說牛堪是一個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才華橫溢的青年學子。

    第二個方面是韓愈對學子登第之後的一般性論述

    韓愈認為,經過寒窗苦讀的學子,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之後,經過科舉考試的選撥和錄用,終於可以進入仕途了,這也是古代寒窗苦讀的學子的夢想,常言說“學而優則仕”也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韓愈認為,這其中不乏能力超群出眾的人,他們在仕途上會表現出更卓絕的能力,甚至會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朝廷的肱股之臣、宰輔之才。

    所以在文中,韓愈寫道:“登第於有司者,去民畝而就吏祿,由是進而累為卿相者,常常有之,其為獲也亦大矣。”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特點,透過科舉考試,可以為國家選撥大批優秀的人才。

    透過科舉取士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打破了依靠世襲關係和世族的用人制度,讓普通的家庭中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國家管理者的隊伍,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其實韓愈就是透過科舉進入仕途的,而且韓愈也是普通家庭出身,正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韓愈繪像)

    第三個方面是韓愈對門生觀念、以及裙帶關係的論述(就韓愈的這篇贈序文字身而言,解讀相對簡單,但是文字又涉及到很多的唐代科舉的制度,所以還是比較複雜的一個問題,我儘量說得簡單一點。)

    這個還要從唐代科舉考試的侷限性說起,因為科舉考試雖然在唐代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但是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第一,錄用人數很少,像白居易參加科舉考試的的時候,一次只錄了十幾人,所以考上難度很大,以進士為甚,明經好一些,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第二,就是唐代科舉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地方了,唐代的科舉制度還比較隨意,直到宋代,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糊名和鎖院、別頭試等制度;第三,它和第二點有所關聯又有所不同,它是唐代科舉的一種風氣,科舉選拔人才不單單從學子的文章選,也考慮到有沒有大臣推薦等情況。

    所以考前,考生會廣泛向朝中重臣投行卷或者拜謁詩文,如果考生所投的詩文得到大臣欣賞,大臣就會進行推薦和宣傳,考上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如果考生承蒙大臣的推薦而得中,或者得到主考官青睞,一般考生會自認為是他們的門生。

    (科舉放榜 :登科與落第)

    那麼唐代的這些考生有兩重身份:一是作為教學物件,師承於某一位老師,二是作為大臣或者朝廷權貴的門生。而本文中的牛堪和韓愈的關係既有師承的關係,也有推薦的關係。

    所以考生在登第之後,往往會以門生的身份去拜謝老師或者去拜謝推薦自己的朝廷大臣,正所謂“報恩於私門”。正如韓愈在贈序文寫道的那樣;“舉者之望於有司也,亦將然乎?其進而謝於其門也,則為私乎?”韓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這種“謝於其門”的行徑這往往會形成一種潛在的裙帶關係,進入仕途之後,往往會以門生故吏的身份拜投在朝廷重臣的門下。縱觀唐代中後期的歷史,牛僧孺和李德裕的“牛李黨爭”縱橫交錯長達五十年之久,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裙帶關係或者拉幫結派造成的。

    而韓愈此處要表達的思想,還是對牛堪的讚賞之情。韓愈在贈序文中寫到:“若牛堪者,思慮足以及之,材質足以行之,而又不聞其往者,其將有以哉!違眾而求識,立奇而取名,非堪心之所存也。由是而觀之,若堪之用心,其至於大官也,不為幸矣。”

    (韓愈《聽穎師彈琴》·畫意)

    韓愈認為:牛堪沒有“報恩於私門”的行為,韓愈對這位學生寄予了厚望,韓愈認為牛堪是一位不同於一般登第者的青年才俊,這其中既有韓愈對牛堪的肯定,也有對牛堪的勉勵之意。可以說是韓愈作為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或者是韓愈學生牛堪一番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他希望牛堪在仕途上和學業上都保持初心,成就一番事業。

    所以韓愈寫道;“若堪之用心,其至於大官也,不為幸矣”。韓愈在第三個方面要表達的思想就是這些。

    (韓愈題跋全身像)

    小結

    以上三個方面就是韓愈在這篇贈序文中所言表達的思想,總而言之,是一位老師對學生寄予的厚望吧。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曾這樣說道:“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韓愈對老師這一角色的定位。

    其實在韓愈的內心深處,他不僅僅只是簡單地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其實更包含著他對學生的關愛、對學生語重心長的教誨、以及寄予的厚望。從這篇《送牛堪序》的贈序文中其實就能看出來這一點,我想這也是韓愈被後世稱為“百世師表”的原因。

    附:韓愈年表及文學思想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祖籍昌黎(今河北省省昌黎縣), 自稱“韓昌黎”。又因韓愈曾任吏部侍郎,也被稱為“韓吏部”。諡號“文”,因稱“韓文公”。《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傳。

    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 韓愈出生於河南河陽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去世很早,是韓愈的兄嫂將他養大成人。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十九歲的韓愈離家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到貞元八年(792年),二十五歲的韓愈才考中進士,這期間他參加了四次科舉考試。

    796年,韓愈到汴、宋、亳潁州觀察處置使董晉幕府,任觀察推官。799年,到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幕府任節度推官。802年,時年三十五歲的韓愈被擢升為四門博士,第二年被拜為監察御史。這一年關中大旱,韓愈上疏請寬民徭役、除民租賦,因而觸怒了當權者,被貶為連州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令。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韓愈擔任國子博士,813年改任比部郎中,吏館修撰。814年,為考功郎中,改考功知制誥,815年遷中書舍人,公元817年七月,韓愈隨宰相裴度率軍平淮西,任命韓愈為行軍司馬,因平淮西有功,升韓愈刑部侍郎。

    819年,韓愈因上表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後改任袁州制史,韓愈在任上政績顯著。821年,唐穆宗即位,韓愈被召回京師,任國子祭酒,摧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尹兼御史大夫。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於長安靖安裡第,終年五十七歲。

    韓愈在思想方面,推崇儒道,排斥佛、老,是一個儒家的信奉者。韓愈在文學上的最大功績是提倡和領導了“古文運動”。他的古文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他強調文道統一,“文以載道”。“道”就是孔孟儒家學說,是內容,是對“文”起著決定作用的東西;“文”是載道的工具,是表現形式。

    其次,他提出“惟陳言之務去”的著名論點,韓愈主張文章要創新。

    第三,提出“物不平則鳴”的論點,韓愈認為文章是作家思想對現實生活的反映。

    韓愈在領導“古文運動”中,不但有深刻的理論,而且有豐富的實踐。他的古文,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記敘性的,一是議論性的。在記敘性的文章裡,塑造了一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採用了不少富有表現力的口語。如《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藍田縣丞廳壁記》等都具有這些特點。

    在韓愈的議論性的文章裡,具有雄辯闊論,結構嚴謹,邏輯性強的特點,形成了一種剛健雄肆、曲折奔放、筆力遒勁的獨特風格,對當代及後世影響很大。可以說,韓愈是繼司馬遷之後的一位散文大師,他開創了一代文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但最近什麼也不想幹,我該怎麼打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