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碼釋出會解讀君

    我認為華為這次最大的亮點還是它的影像系統,華為P40系列包含華為P40、P40 Pro、P40 Pro+三款手機。其中,華為P40搭載超感知徠卡三攝,包含5000萬畫素的超感知主攝,800萬畫素的長焦攝像頭,1600萬畫素的超廣角攝像頭。

    華為P40 Pro採用超感知徠卡四攝,包括5000萬畫素超感知主攝,4000萬畫素電影攝像頭,1200萬畫素超感光長焦攝像頭,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

    華為P40 Pro+搭載超感知徠卡五攝,包含一枚5000萬畫素超感知主攝、一枚4000萬畫素電影攝像頭、一枚3D深感攝像頭,一枚3倍長焦鏡頭,一枚10倍超遠距光學變焦攝像頭。

    前置方面,華為P40擁有一枚3200畫素的前置攝像頭,而華為P40 Pro、P40 Pro+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一枚景深攝像頭,也就是前置雙攝。DXO評分133分,可以說完全碾壓了其它各大旗艦手機。

    第二個亮點,就是華為p40 pro的螢幕了,業界首款四曲滿溢屏,四面邊框極窄。華為P40系列擁有業界首款四曲滿溢屏,螢幕四周微微呈現弧度,如將水杯倒滿,流體邊緣滿而不溢,充滿視覺張力。

    同時,華為P40系列又向理想的全面屏邁進了一步,它擁有極窄的邊框,可以帶來均衡的曲面邊框視覺體驗。

    第三點就是華為在海外版本上線的HMS,用來對抗美國的制裁。華為加油吧,我們要站著把錢賺到,不對美國佬低頭。

    其餘方面華為P40系列都是正常迭代,沒什麼亮點的。而且這次的P40實在閹割的太嚴重了,簡直就不是同一代產品了,連個40W快充都沒有,這可能是真是後孃養的孩子。

    借用別人整理的一張圖,大家可以看看,跟其它旗艦的配置對比。

  • 2 # 三易生活

    按慣例的海外首發、慣例的夜間釋出會、慣例的相機規格提升、慣例的價格進一步上漲……對於剛剛亮相的華為P40系列來說,一切都來得如此理所當然。

    不過縱觀目前對於P40系列的相關報道,大多還是隻將重點放在了影像方面,對於其他部分卻鮮少提及,平心而論,這確實容易造成大眾對於新機的片面認知。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自然就有責任為大家進行更全面和客觀的解析,看看這次的三款機型究竟有哪些亮點,又有哪些不足。

    外觀和螢幕解析:有進步,但還是慢了一步

    現如今,一說到華為的P系列產品,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拍照強機”,但實際上按照華為自己的分類,P系列的定位一直都是“優雅時尚”。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外觀要有足夠的“高階感”,要迎合使用者的審美,甚至要有一些輕奢的氛圍在裡面。

    P9瑪瑙紅

    從這一點出發來看,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認為最符合這個定位的P系列機型是多年前的P7、P8,以及P9系列,其中尤其以P9的瑪瑙紅配色最具有這種味道。

    P30 Pro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是認為此後的P10到P30都不夠好看嗎?事實上在我們看來,與早前P系列機型相比,從P10系列開始在外觀細節的打磨上,確實少了那麼幾分“高階感”。比如說P10過於粉嫩的機身色彩和銼刀一樣的機背材質,P20莫名多了個實體按鍵的大下巴,還有P30系列上與主流設計顯得略有些格格不入的粗邊框和大水滴,這些其實都反映出設計上的不夠極致,或者說為了功能多少犧牲了一些美感。

    P40 Pro

    好在當時間來到2020年,此次的P40系列在外觀上又進行了一次大改,從入門款的P40到最高階的P40 Pro+全系都換上了開孔屏。特別是定位相對更高的P40 Pro和P40 Pro+,四曲面的“滿溢屏”加上流體造型的拋光中框,無論是從正面看上去的屏佔比,還是從側面看起來的機身曲線,都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說它科幻也好、說它終於又有了“輕奢感”也罷,這次的P40 Pro與P40 Pro+,我們認為總算是找回了在外觀方面的應有水準。

    P30、三星S10+與P40 Pro的螢幕開孔大小對比

    不過如果大家有關注今年各大品牌的新機,看到P40系列這次的螢幕造型與螢幕本身的引數,可能感覺就沒有那麼興奮了。畢竟一方面來說,P40全系這次採用的開孔屏孔徑確實不夠小,與近期的OPPO Find X2系列、小米10,或是三星Galaxy S20系列相比,視覺上的阻礙感也相對明顯了不少。儘管從現有的公開資料來看,華為的這個雙孔開孔內部其實集成了頗多感測器,也是為了實現諸如更好人臉識別一類的功能,但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蘋果當年也是這麼解釋的,但大家似乎也沒少覺得劉海不好看。

    其次在P40系列這次的螢幕素質方面,從目前已經公佈的官方資訊來看,入門款的P40沒有說支援高重新整理率,只講了支援P3廣色域,這意味著這塊京東方螢幕可能還是60Hz的螢幕重新整理率。而P40 Pro確定採用了來自京東方的AMOLED曲面螢幕,從釋出會上公佈的“減少30%有害藍光”這個細節來看,京東方的這塊螢幕可能也具備了一些塗料或者材質上的改進,但與當前通行業界的三星E3 AMOLED來說,客觀上還是存在差距的(E3的藍光減少量是42%左右)。至於P40 Pro+,目前看到它的螢幕引數與P40 Pro是一致的,但螢幕供應商卻依然是個謎,如果不是京東方也不是三星的話,難道會是LG?

    OPPO Find X2 Pro的螢幕,顯然比華為這次的要好不少

    除此之外在硬體引數上,P40 Pro與Pro+的這塊螢幕解析度為2640×1200, 支援HDR,並具備90Hz的高重新整理率模式。但官方沒有公佈螢幕的具體色域範圍、色深、色準,以及亮度水平,也沒有說明具體支援的是哪一種HDR標準——HDR、HDR10+,還是杜比視界?這裡面的差異可就大了。況且在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20系列與OPPO Find X2系列均全系配備3K解析度、120Hz重新整理率,以及小孔徑開孔屏的情況下,華為這次P40系列的螢幕雖然相比P30系列有所進步,但放到同價位市場中來看,或許就不那麼亮眼。

    順帶一提,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這次P40 Pro+不是還有陶瓷後蓋嗎?這難道不是造型和做工上的領先點嗎?Emmm……這個嘛,畢竟小米MIX系列用陶瓷材質已經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所以還是那句話,與自家此前的P20及P30系列相比,P40系列,尤其是P40 Pro和P40 Pro+在外觀上確實進步顯著,但與同時期的競品相比,無論是在設計上的極致感還是在用料水準上還有著一定的差距。

    相機解析:更大的底、更長的變焦、更錯綜複雜的配置

    外觀設計不夠極致,螢幕用料更是與同價位優秀產品的差距較大,那麼問題就來了。此次P40系列畢竟是海外定價高達6000甚至萬元以上的機型,那麼它的成本到底花在哪裡了呢?

    答案當然是相機。

    早在P40系列釋出之前,關於此次相機模組將有大升級的訊息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而從釋出會上官方公佈的資訊來看,不得不說此次的解決方案的確堪稱近年來升級最大的一次,不僅延續了自家的優勢技術,還針對過往產品的一些短板也給出了有效彌補。

    有意思的是,華為在釋出會上隱去了CMOS的型號,不知道索尼作何感想

    首先,P40系列這一次最大,同時也最有意義的相機部分亮點配置,毫無疑問就是全系都有的全新5000萬畫素索尼IMX700主攝了。與此前的IMX600系列相比,IMX700感測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點上。首先,是2020年到目前為止尺寸最大的(注意這個定語)1/1.28英寸大底,這意味著四畫素合一之後,等效單個畫素尺寸提升到了2.44微米,僅次於三星S20 Ultra 1.08億畫素“九合一”之後的2.7微米,為當前業界第二大。

    其次,索尼IMX700這次在對焦設計上終於使用了全畫素對焦,並且不是普通的左右雙核全畫素對焦,而是左右各四個畫素的“八核全畫素對焦”,用華為自己的話來說,這是為了實現更好的低光對焦速度。不過這種設計也就意味著它與過去的雙核全畫素對焦一樣,主要對左右方向上距離不同的物體較為敏感,在垂直方向上的對焦速度理論上可能不如OPPO Find X2 Pro所採用的能夠實現八方向追焦的IMX689。當然,這涉及到索尼那邊的產品路線問題,就不是我們能夠去進行具體推測的了。

    最後,就是索尼IMX700延續了此前IMX600系列的RYYB子畫素排列,這是一種可以顯著增強CMOS感光能力的設計,但缺點是容易導致偏色,需要額外的演算法和白平衡感測器來矯正。並且由於成本較高,且偶有成像不穩定的現象,因此目前僅有華為一家在使用。

    說完了主攝,我們再來看看P40系列這一次的副攝。但不得不說,P40系列這次的三款機型(P40、P40 Pro、P40 Pro+)在副攝配置差異上極大,而且具體的鏡頭配置也難以直接用文字描述清楚,我們建議大家直接看下錶。

    看明白了嗎?簡單來說,除了主攝採用了全新的IMX700之外,P40系列這次的入門版本(也就是P40)在其他所有副攝的配置上其實都算不上太亮眼,既沒有RYYB的新潛望式鏡頭(P40 Pro專享),也沒有4000萬畫素的超廣角,甚至就連前置自拍攝像頭還是個定焦。

    除了P40之外,P40 Pro與P40 Pro+的後置副攝配置則更是堪稱“錯綜複雜”。比如單看潛望式鏡頭所採用的CMOS規格,價格更高的P40 Pro+甚至是不如P40 Pro的,但它因為又多出了一枚獨立的3倍長焦副攝,加之望遠鏡頭本身的焦距更長,因此如果把整個相機系統視為一個整體來看的話,那麼P40是後攝三攝、P40 Pro是後置四攝、P40 Pro+則為後置五攝,而且最大變焦能力也還是依次遞進的。但是如果只考察單一望遠焦距上的清晰度和感光能力(比如單看五倍光變這一個距離上),那麼P40 Pro和P40 Pro+哪個更好,這還真不好說。

    其他:高低配之間差異依然巨大,入門款誠意不足

    看完了外觀、螢幕與相機部分的引數,相信大多數朋友都已經有這樣的感覺,這次P40系列的高低配差距好大!

    雖說從P20時代開始,P系列每代的入門款與高配之間在螢幕、相機,乃至充電部分就一直都有著較大的差異。但正因為每次P系列頂配版本都會有著明顯的進步,相比之下每代之間提升沒有那麼大的入門款,與定位更高版本之間的差距實際上也就被拉大了。

    標準版的華為P40看起來非常普通,但卻不便宜

    比如說我們前面已經講到,P40相比於P40 Pro和P40 Pro+,螢幕不是曲面的,也沒有90Hz螢幕重新整理率。但除此之外,它的解析度也比高階型號要低一些,僅為2340×1080。

    這裡面列出的大部分功能,標準版的P40都是沒有的

    又比如說在相機方面,P40系列(注意這個系列)此次的宣傳重點是5000萬畫素的新主攝、10倍光學變焦、100倍數碼變焦,以及4000萬畫素的十六合一超感光電影鏡頭。但是入門款的P40只有5000萬畫素的新主攝,後面的這些特性一概欠奉。

    除此之外在電池和快充配置方面,頂配的P40 Pro+此次具備4200mAh電池、40W有線快充,以及40W無線超級快充,高配的P40 Pro則是將無線快充功率降低到27W。但入門款的P40不僅電池容量為更小的3800mAh,充電方面也僅為22.5W的有線方案,且不支援無線充電,連無線慢充也沒有。

    要知道,雖然海外售價大家都懂得不能完全代表國內市場的定價水準,但入門款的P40這次可是起價高達799歐元(約合人民幣6195元)的機型。相比之下,即將在歐洲釋出的小米10近日被曝出的起售價為700歐元(約合人民幣5470元),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換算的話,那麼P40在國內的起售價大概會落在4530元左右,而P40 Pro則差不多是5700元。如果真的多掏1200元不到,就能換來外觀、螢幕素質、充電速度、相機變焦效能等多方面的大幅提升,那無疑就意味著P40 Pro會比P40要超值得多。當然,這只是在P40系列內部進行比較和估算的結果,如果放到整個市場中,那麼P40系列“香”與“不香”,消費者的判斷可能又會有所不同。

    總結:P40延續了前輩的道路,但市場競爭格局已然改變

    總的來說,縱觀此次P40系列的配置、設計、功能,以及定價策略,我們不難發現,此次新品其實走的還是以往的老路,強化拍照、改進外觀,與此同時在顯示效果和效能方面給年底的Mate系列產品留出餘地。

    但是與當年P20 Pro釋出時市場中幾乎沒有超高畫素機型,和當年P30 Pro釋出時幾乎沒有大變焦機型的情況相比,如今P40系列釋出時,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大為不同了。

    華為P40全系不支援8K攝像

    論高畫素,老對手小米早在2019年底就已經做到了超越,今年2月份釋出的小米10系列更是早已開賣,而且結結實實取得了市場的認可;論大畫素,隔壁的OPPO剛剛憑藉著同樣是從索尼定製的感測器,摘下了DXO測試的榜首;論相機堆料,三星的Galaxy S20 Ultra第一個實現了在潛望鏡長焦鏡頭中塞進了4800萬畫素的CMOS當望遠副攝,如此生猛的設計到現在還找不出第二家。

    OPPO Find X2 Pro的螢幕是目前最好的手機螢幕

    更何況,5G手機是要拍照好,但除了拍照好之外,5G時代的內容消費格局也註定了5G機型還必須螢幕好和音質好。但在這個領域,P40系列這一次交出的答卷卻顯得不那麼極致,雖然智慧手機的螢幕效果不能只看引數,但P40 Pro與Pro+的1200P 90Hz螢幕、P40的1080P 60Hz螢幕在釋出會上基本被一筆帶過,很難想象它們會有比目前1440P 120Hz螢幕更好的觀感。除此之外,P40系列此次居然是全系單揚聲器,沒有立體聲外放。要知道,早在P10 Plus上就已經用過了2K屏與立體聲揚聲器的配置,如今5G時代的新機在影音方面居然略有怠慢,不得不說略為令人感到意外。

    會有比這個更貴的新品在國內亮相喔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這或許是華為有意而為之的市場策略。畢竟採用相同麒麟990 5G方案的Mate 30還得在市場上銷售至少大半年的時間,P系列作為定位持平Mate系列、但方向有所不同的產品線,自然不好全面壓倒自家產品。再加上華為目前已經做出了預告,幾天後的國內釋出會上還會有比P40 Pro+更貴,在售價上創造整個華為終端新高的產品。或許這也是目前P40系列有所保留的原因之一。

    只是在其他的競爭對手紛紛於2020年初就推出了更全面和更完美的新旗艦攻勢下,與他們價格相當,但卻依然堅持影像“偏科”的P40系列,是否能夠再現此前該系列機型的輝煌表現?或許就只有時間才能給我們答案了。

  • 3 # 一把勺子

    昨天晚上(3月26日),華為釋出了新一代P系列旗艦手機P40,都知道華為P系列是主打拍照的手機,新版旗艦一定會在拍照方面留一手,但沒想到效能居然如此強悍,下面我就分析下這款手機的優點和缺點:

    亮點

    外觀:華為P40使用了無邊縫技術,正面使用四曲滿溢屏,任何一個邊緣都珠圓玉潤,握持感非常舒服,視覺上科技感十足。顏色上,新發布的華為P40擁有黑、藍、白、銀、金五中顏色。

    處理器:作為華為的旗艦機,處理器一定不能弱,華為P40Pro搭載了麒麟90 5G處理器,運存8G起步,最高配達12G,這款晶片已經在華為Mate系列應用過了,基礎效能上或許與驍龍865存在一絲差距,在5G和AI上更是獨步天下,在手機效能過剩的今天,滿足使用者的日常需求是完全沒問題的,

    超強拍照功能:作為P系列的“大殺器”,新款華為P40的拍照能力讓人歎為觀止,後置四攝是5000萬畫素主攝+4000萬畫素超廣角+1200萬畫素長焦+TOF感測器,支援了5倍光學變焦以及50倍的數碼變焦,感測器尺寸達到了1/1.28,再加上華為自有的成像最佳化演算法,成像效果又一次得到明顯提升。有兩個印象比較深的功能:一個是反光的一鍵去除,有鏡面時再也不用擔心反光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智慧去除誤闖入畫面的行人,拍照也不用等行人全部躲開了,活生生的黑科技啊!

    不足螢幕挖孔:左上角螢幕挖孔的孔徑比較大,擠佔了太多螢幕頂部的空間。第一次看到這款手機的挖孔內心還是有些抗拒的,市面上鮮有這樣的設計,與其說設計不如說是妥協,永久了可能也就習慣了吧。價格:不得不說,華為P40不便宜,官方價格最便宜的版本合人民幣也要6000多元,不過,國內的價格要等4月8日舉行P40的國內釋出會,華為上一次釋出P30的時候就因為國內價格遠低於國外,圈粉了一把,這次預計還是繼續這個路線。
  • 4 # Cool說

    瀉藥!

    華為P40的釋出會我全程仔細看完了,也查閱了網路不少資料,我主要總結下的亮點和不足,僅供參考(以P40 Pro+為例):

    亮點:

    拍照加入了十倍光學無損變焦和百倍混合變焦;

    全系均採用了四曲面屏,R倒角完美;

    pro+背後使用了陶瓷後蓋,有效改善沾染指紋的不足,兩種顏色可選;

    WIFI 6給配上了,想用前提家裡路由得支援;

    螢幕指紋解鎖面積變大,並且識別速度更快;

    “底兒大壓死人!”16合1畫素技術的索尼IMX700感測器5000萬畫素攝像頭;

    全部麒麟990 5G,整合基帶,功耗控制的比驍龍要好;

    前面螢幕採用了雙挖孔屏,工藝更復雜,並且支援前置4K拍攝;

    紅外人臉解鎖 晚上不用亮屏開燈就可以解鎖;

    使用了姿態感測器 mate30系列上隔空操作的延續;

    40W的無線快充給Pro +安排上了。

    不足:

    以上說的都是Pro +的,其實與丐版差別甚大;

    記憶體使用的還是lpddr4,並不是5,RAM也不是UFS 3.1;

    4200mAh的電池是不是小了點;

    40W有線充電比起現在的65W就是個弟弟啊;

    90HZ螢幕配在近萬元的機子上是不是覺得不舒服。

    暫時就這麼多,華為P40 Pro+這款手機我不是特備感冒,覺得與今天釋出的榮耀30S比起來,後者更有誠意,不過我覺得即便是有缺點和不足也不會耽誤多少銷量的,畢竟P40 Pro+面對的是人傻錢多的主!

  • 5 # 酷美科技

    華為P40 Pro vs OPPO Find X2 Pro vs 三星S20+,直接上圖

    華為P40 Pro則沒有之前那麼優勢突出,攝影很強,但差距沒那麼大了,一向注重續航這次電池也不夠大了,而設計上背部有質感但前面很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4年湖人擁有3個聯盟前5的球星,為何打不過比盧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