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火茶話鋪

    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自覺的或者是有相對覺解的意識,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人的"立"意識是一種普遍的精神現象,具有自覺性、獨立性、階段性、過程性、內在和外在統一性等特徵.在對生命之"立"反思意識有所忽視和遺忘的今天,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擔崇高的人生使命、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於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中,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

  • 2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十是星,心的意思。在天上,地上立三星。也就有了三星堆的意思。在人身上,先有中心,再有左心,再有右心,此三心。三心成三龍,三龍繞骨內壁行。而應是鴯鶓的去本意,實是鳳的意思,即單足立,也可叫骨立。所以三十而立,立的是骨。只有骨立,人才立得起來。

  • 3 # 原墨顧如

    1孔子三十歲突然得到大量古籍。2那一年也正是單氏奪周。老子等學者隨王子姬朝逃難南下楚國。3孔子將侄女嫁給犯罪的商人南宮适。這個南宮适曾經安排孔子向老子問學。綜合起來,可以推斷,老子等南下。周室藏書可能因竹簡太重。而交由南宮适運輸。南宮适也因此(被懷疑)入獄。孔子得到了這批典籍。將之藏在房子夾縫中。漢初孔安國從老宅夾壁獲得的藏書,應該就是這批典籍部分。(據說已經大部分腐爛,但秦末到孔安國才幾十年,還不至於腐爛)。

  • 4 # danyboy

    原文:《論語 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前幾天回答過“四十不惑”,這次談談“三十而立”。

    首先,要在這句話整體的語境上理解。

    三十而立後來成為了成語,大家包括古人也會對其斷章取義單獨使用,籠統的指男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有所成,或者更加通俗的理解是男人的成家立業。所以,這句話就被扭曲成每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必須找到一份工作,從而養活一個家庭的世俗哲言。

    有趣的是,《禮記 曲禮》說:“三十曰壯,有室”。開玩笑的話,可以說三十歲得結婚,有家室了。這裡的室,是妻室,不是房子的意思。

    扯遠了,扯回來。總之,孔子這句話,談的是自己的“成長曆程”,三十而立是一個早期的階段,而抵達三十而立的前提,是“十五志於學”,因此,而立,與“學”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二,學什麼?答案之一:學習儒經

    《說文解字》說:“三十年為一世”。三十歲,並不是孔子隨便說的一個時間段。在上古時期,能活到三十歲,已經不容易了。今天通俗說的一生一世,“一世”已經是不斷的時間了。

    學什麼呢?

    在漢朝,人們的思想比較質樸,會把這個問題考慮的很實在。《漢書 藝文志》裡說:

    “古之學者且耕且養,三年而通一經,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

    也就是說,從15歲開始學儒經,三年通一經,五經需要15家,正好三十歲。也就是說,三十而立,學的是儒經,而立就具有“學成畢業”的意思了。

    第三、學什麼?答案之二:領悟道

    到了宋朝,人們對“學”的內涵已經不那麼固執了,比如朱熹就認為,日常生活中早起早睡,灑掃庭除,都是一種學,“格物致知”嘛,對任何事物都可以“格”一下,格出道理來。

    既然“學”的意思變了,那麼“而立” 也就不能死板的理解為“學成畢業”的意思了。

    朱熹說:“心之所之謂之志。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謂“而立”,就是指三十歲的時候,男人應該找到一種可以身體力行的、有德性的樸實的生活方式,從而在“人生意義”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取得初步的、草創性的理解。有了這個認識,就可以直面接下來的新世代所發生的一切問題。

    所以,“而立”也指對“道”,也就是你個人理解的“人生意義”的一種領悟。

    此外,古代還有人認為“三十而立”是“立於禮也”,或是“學不外道與禮也,至三十後,則學立而德成之事。”(清人劉寶楠)等等,把“而立”理解為:學禮。

    綜合各家的說法,三十而立,是一種對知識、道德、禮儀的理解和實踐,能夠達到自立、獨立的水平。至於能否成家、買車買房子,與三十而立並不沾邊。

  • 5 # 心智玩家

    首先,要理解“三十而立”所在那段話的意思。

    孔子說他,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輩子,其實就在做一件事:教人學會心智系統轉換,從而進入一種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

    孔子自己一邊在印證心智系統轉換的幾個過程,一邊在教學生,他的這段名言,其實,就是孔子在動態入定的印證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

    孔子三十歲開始傳承他的動態入定的心智技能。

    為什麼是在三十歲呢?

    因為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真正掌握了動態入定的門道。

    “立”字就是入道的意思,所以說三十而立。

    這個,我們可以從甲骨文的“立”字來看

    “立”字的上半部的“大”表示人,下半部的“一”表示道,人在道上,表示一個人入道了。就是《中庸》哀公問政中經常出現的“一也”的意思。

  • 6 # 東華禪寺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指的就是明確了自己追求的目標,給自己的人生確立了方向,從三十歲開始努力。

    努力十年之後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才“四十而不惑”,不再迷惑、不再彷徨猶豫。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

    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

    但是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啊,所以到六十歲就“耳順”了,無論你說他好還是壞,他都不在意,他安住在自己內在無比愉悅寧靜的心靈世界裡,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

    所以孔聖人也是修了幾十年,道業才穩定的。

  • 7 # 武俠哲學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是「立」,而非「立的是什麼」

    孔子這段話裡,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一樣。都是指人所達到的某種狀態或者境界。所以「三十而立」是「何為立」,以及「如何立」的問題,而不是「立什麼」的問題。

    把「三十而立」單獨拿出來,從立什麼的角度去討論,就偏離了。本來是「人立」,現在變成了「人立什麼」。 而人可立的東西太多,立德立功立言?還是立業?這都偏向了另一個問題,使得對「立」的解釋狹隘了。譬如「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是「我思」,不是「思什麼」。如果從「思什麼」的角度解釋「我在」,就偏離了,得從「思」上去說。

    二、何為立,曰「立於禮」

    關於「立」。就《論語》本身來說,最直接的線索就是「立於禮」。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論語·季氏》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

    學禮知禮而行禮,便可「立」了。不學禮,不知禮,便「無以立」。就此而言,「三十而立」似乎便是三十而立於禮。

    但這個解釋仍是模糊的。還要進一步解釋,何為禮。

    禮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之禮,就指禮儀制度,廣義之禮,是理論上的節度秩序,是狹義之禮的理論基礎。在孔子之前,就已然有了這種分別,他們用「禮」和「儀」來分別表述。外在的儀文制度,是「儀」,這是末節。「禮」的意義,是一種安定秩序的理論,或者說信念、規則。並且,這時對禮的認識,都從於當時的流俗信仰,以天為本,所以他們認為:禮本於天。

    孔子關於「禮」的觀點,是在前人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孔子接受了「禮」和「儀」的區別。「儀」只是末節。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

    冕本應用麻,如今用純,用純儉於用麻,但不必拘守傳統,孔子也從眾而改之。但另一方面,拜上與拜下,孔子卻不從眾。孔子的從眾與不從眾,說明他認為「禮」是以某種「理」或「正當性」為基礎的,並非拘守傳統就是對的,也並非從眾就是對的。

    在孔子之前,禮的基礎,是本於天的。但在孔子這裡,他認為禮的基礎是「仁」和「義」。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

    「質」即實質。「禮」以行之,是說禮為行義者,禮之行,以義為質。義是實質,禮是表現。所以表面的儀文制度,做得再好,那可能也不能算禮。「是儀也,不可謂禮。」有「義」,才能稱禮。而義,是一種正當性,「義者宜也」,是人的自覺意識。禮的基礎不再是天,而是義,這是孔子突出了人的自覺意識,是一種「自覺秩序」。

    對於這種「義」的正當性的達成,是從「仁」為基礎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是基礎,禮歸於仁。而另一方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復禮是要克己的,克己復禮也就是仁了,仁又落在了禮上。

    孔子所言的禮,是以仁義為基礎的。強調人的自覺,以及一種「理」的正當性。在這個基礎上,方可談「立於禮」之「立」。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

    《論語集註》引程子語曰:「可與立者,篤志固執而不變也。」引楊時語曰:「通道篤,然後可與立。」「立」是通道篤,是篤志不變。又「立於禮」,而禮以仁義為基礎。所以,這種「立於禮」的第一重意思,便代表了一種境界,是一種對於仁義,對一種道德信念以及秩序正當性的堅定。因為有了這樣的堅定,所以在明知道之不行的時候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能夠「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這是一種自覺的堅定。「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種自覺與堅定,是不為外物所轉移的,他遵照一種正當性而行,「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雖然道德信念堅定,然則畢竟是三十歲,修為還達不到「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具體行為上還需提防,仍需要「禮」的外在約束,使自己的言行得當。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亂,直而無禮絞。」《論語·泰伯》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所以「立於禮」的第二層內容就是,從外部約束自己的行為,有一個外在的禮規則來約束自己。要「克己復禮」,使得行止有度,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毋過無毋不及。「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而最高準則是「中庸」。

    「立」是「立於禮」,「立於禮」是內在的道德秩序的篤執不變,以及外在的言行舉止符合禮的規則。這是是一體兩面,內外並在的。

    三、如何立,曰:學。「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立是從「學」開始的。這裡的的 「學」不是知識論意義上的學,學的不僅僅是某些知識,不是學儒家經典,而是學道德修養之道。到後世的「知」,也不是知識論意義上的「知」,而是對道德修養的自覺。所以志於學其實是志於道。「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論語·里仁》)另外更多地例子比如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孔子及其門人的論「學」,都不是從知識角度而言,而是指關於道德修養的自覺與方法準則。十五志於學,志於道。到三十才能「立」。正如朱熹所言:

    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時便立,須從十五志學漸漸化去,方到。

    境界水平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自然達到。得從學漸漸化去。「立」是孔子自道之言,說得是自己。今人動輒自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實乃大言。以聖人之言衡之,果「立」乎?果「不惑」乎?

    有人從學問的角度理解「三十而立」,基本上是用《漢書·藝文志》中所言:

    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用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

    但這其實只是看到了一個表象的東西,是對古之「學問」的誤解。如果一定要從學問的角度理解。大概對於孔子對周禮典章的學習與尊奉而言是可以的。孔子三十歲而系統掌握了周禮並切身奉行。但若言三十而立只是學問,就不妥了。那不僅僅是學問的完備或者確立而已。到三十應該是道德人格的「確有所立,不退不轉」而言行能夠「約之以禮」了。

  • 8 # 老莊絕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告訴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應該達到不同的精神境界。“三十而立”,現在民間比較通行的理解,就是指成家立業,個人覺得,這非常不正確。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看看後面的四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明顯都是談的“形而上”的事情,都是屬於精神層面,跟“成家立業”這樣非常具體的“形而下”的事情完全不相干。因此,“三十而立”同樣也應當是指精神層面的事情,而跟具體的事物不相干。

    綜合來理解,“三十而立”應當是指“立志”,確立自己這輩子的使命和人生目標,規定好人生的方向。正如《論語·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兩者意思相近。

  • 9 # 建章君

    立的是志,即立志而立人的問題,不是指傳統所言的君子三立之“立功立德立言”。顯然,孔子不會說自己在三十歲時就已經有此”三立“了;而且,事實也確實不符,因孔子是大器晚成。

    原文是這麼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歲時立志於學,但至三十歲才真正確立人生的根本志向,四十歲時才完全沒有疑惑動搖。

    有下述三則: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論語·季氏》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

    上述是不是就證明了所謂”立“就是”立於禮“呢?非也!

    詩是陶冶人的基本性情與格調的,這叫”興於詩“,引發人生的初起的基本興致趣味的。

    禮是令人能確立的,中國文化向來講由禮而立人的功能的。立人的實質就是立志,志之所立為立人之本;而是否達成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則屬天命所歸,非人所強為。這叫”立於禮“,使人在禮中站立起來,由小人而成君子,由禮而化心志。因為禮會使社會及個體對文明產生體驗,由此社會與個人都會因此形成目標。

    一個人能否大成而通於妙處,若不懂藝術,不瞭解樂之化人於無形,是君子其賢尚未成。所以是”成於樂“。

    “不知禮,無以立也”,如果不懂禮,就啥都立不起來,大白話來講就是沒有教養。“立於禮”是以禮來立人的意思,禮是教化的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

    解釋先秦儒典,一是應當符合古文語法習慣,特別是譬如“於”這類虛詞不要像現代歐化語言那樣解釋;二是要了解儒家修學所講的基本次第,這樣對古文中自然的省略才不會因此感到茫然錯解;三聯絡上下文要符合邏輯,不能牽強附會。

    立志向來是儒家的一個基本問題。

  • 10 # 貳讀

    立的是他接下來40多年的人生中所倡導的處世治國理念,即“仁政”“禮治”。

    “三十而立”這個詞(現在已經被傳為一個詞語了),出處大家都知道,而且經過兩千多年的傳誦,現在已經改了本意,現在大家說三十而立,基本就是指人到了三十歲,該有自己的家庭事業了。然而,這卻不是孔子的意思。

    這句話呢,是孔子年老的時候回顧自己一生,對自己的一個總結,雖然孔子是聖人,但我們也不要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沒意義。

    孔子十五歲立下志向開始學習研究學問,主攻方向是他因材施教傳授給弟子們的“禮、樂、射、御、書、數”。

    但是孔子學習了十五年之多,才堪堪“而立”,所以,他所立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如果是成家立業,那孔子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完事了。

    魯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歲,為了能夠經常回到祖籍地宋國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華人丌官氏之女為妻。

    十九歲就結婚了。

    對於那個時代的人,成家立業似乎不是很困難的事,不如現在這麼受重視。

    那麼孔子花了十五年時間學習,三十歲而立,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剛剛不惑,這事是孔子一生的大事,肯定在他三十歲之後開始踐行,他三十歲之後到去世之前,所踐行的是什麼呢?

    周遊列國,推行他的“仁政”、“禮治”!

    所以,孔子三十而立,立的就是他一生的志向,周王室之後,諸侯國紛紛獨立,不尊周天子,禮法全廢,各華人民遭受苦難,孔子積極推行仁政,講究法度,熱愛人民,孝順父母等等。

    雖然如此想法,但真正堅定下來,還是在四十歲,才漸漸“不惑”,堅定信念,自己推行的一定是正確的,有利的,對人民。

    然而,事與願違,雖然想法是美好的,但各國君主並不喜歡他的一套方針邏輯思想,所以沒有人樂意接納他,如此堪堪十餘年,到了五十歲,孔子開始研習《易》,漸漸知天命了,知道了事情有些可為有些不可為,不能強行強迫別人接納自己。

    六十而耳順,經歷了種種挫折磨難嘲諷鄙視驅趕等之後,到了六十歲,看透了世事,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幹擾,不管別人說的多難聽多刺耳,依然會樂天知命,全部當順耳話過。及至七十歲,各種禮法法度道德準則全部融入到行為的每一點滴中,此時所作所為,事事合乎法度禮儀準則,隨心而做率性而為,不會預約法度規矩了。

    三十歲,正好是合適的年紀,此時的人,學習了十幾二十年,道德禮儀觀念能夠差不多通透了,可以明辨是非曲直,三觀形成的也差不多了,此時是立自己一生追求的最佳時刻。

    對現在的人而言,從出生就接受非常非常多的知識,以及父母老師的三觀,會在不大的年紀就豎立自己的三觀,雖然學習的知識足夠多了,但閱歷不夠,經驗不多,所以還是有點年輕,私以為,三十歲,仍舊是一個合適的立追求的年紀,不晚。

    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有抑鬱症,兒子在24歲時得了精神病,其它親人沒病,可能是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