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炒米視角
-
2 # 李北鯤
有、沒有,都是後人猜測了。
即使有刀斧手,能保得劉禪一時,也保不了劉禪一世。
所以,我覺得劉備不會蠢到設刀斧手,沒有什麼意義。
在劉備託孤之時,蜀國有李嚴為代表的本地勢力,還有諸葛亮為代表的劉備老班底,相比較而言,前者勢力更大些。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託孤選擇諸葛亮和李嚴。對於劉備來說,他更擔心李嚴代表的本地勢力整事,畢竟劉備取蜀地也不怎麼能上臺面。
諸葛亮作為老班底的代表,必須讓他全力輔佐,才可保政權平穩過渡。所以讓劉禪“以父事之”,相當於把諸葛亮架到了這個託孤之位,不可不“鞠躬盡瘁”。
而這也導致了後面諸葛與李嚴之爭,深遠影響到蜀國後期人才匱乏,蜀中無大將的局面。
劉備情商是很高的,不會採用刀斧手這樣低階的手段。
-
3 # 鹿與紅茶
肯定沒有啊。
劉備仁義一生,如果最後在這個上面來了個安插刀斧手,那絕對屬於智商上有問題了。
其理由如下:
1:劉備兵敗夷陵後,蜀漢已經成為一個超級巨爛的攤子,如果說劉備登基的時候是豪華無比的宮殿,那麼現在已經淪為茅草屋。如果諸葛亮跟著一死,那麼意味著劉備的早期政治班子全部撲街。
2:諸葛亮何許人也?說句實話諸葛亮不跑路都算好的了。劉備自己都是諸葛亮一手扶持起來了。
3:劉備自知劉禪是個什麼貨色,政治軍事民生無一是處,當個混吃等死的富二代絕對沒問題,但你要他做一個皇帝簡直是難為人,畢竟資質擺在那裡了。
以上,蜀漢舉國兵力一朝敗空見底,反覆又回到了白手起家的時光,外加上隆中對已經無法挽回,自己也是將死之年,怎麼可能還會去釣魚執法試探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明顯是把自己最後的籌碼全部賭在諸葛亮還能力挽狂瀾上面。
對諸葛亮說的那一番話並非是對諸葛亮道德綁架:諸葛亮是什麼人劉備心裡很清楚,就算劉備什麼都不說諸葛亮也絕不會跑路或者謀反。
劉備白帝城託孤更像是對諸葛亮的道歉,內疚:
1,失去荊州已經算是失去格局了。
2,繼續打東吳無論劉備有何用意都算是與諸葛亮定下的國策繼續背道而馳。
3,出征閥吳前,一般諸葛亮肯定要對劉備規勸,而這次卻彷彿事不關己,很明顯諸葛亮已經對自己有了隔層,又或者說對自己的大志有了懷疑。
所以根本沒有安排什麼刀斧手之說。
ps:
1,說劉備假仁假義偽君子的,請列舉你們所謂的讀過的三國志上任何一條資訊來證明。
2,各種陰謀論的,請別拿你們連歷史碩士學位都拿不到的去質疑漢末三國時節儒士的名節。
3,別光站在歷史上去審判劉備、諸葛亮一生,請審時度勢去看他們的決定。
事後諸葛亮誰上誰都行,青銅噴王者不外如是。
-
4 # 劉咖老叄
玄德君,孔明臣。諸葛神機,不敵備之謀慮深遠。新野之敗,不捨百姓;長坂戰後,擲阿斗而趙雲泣;奪巴蜀,鳳雛隨行。使孔明坐鎮荊州,一買荊州人心,二不使權臣坐大。街亭之戰,孔明自嘆不如先主。等等。
白帝託孤,非託孔明一人。顧命將佐,焉能伏低?孔明縱有野心,只好自認天命,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關張子侄長成,趙雲矢命守錦官。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諸葛若反,以上人等焉能坐視?玄德經營蜀川經年,人心早服。所以,備料定孔明不反。刀斧手之說,俗民訛傳,不足為證。
-
5 # 格局論壇
您太小看古人的道德水準了。
劉備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讓諸葛亮取代劉禪,也有撂挑子的想法。至少還可以保住劉禪的命。經過荊州慘敗,夷陵慘敗。蜀漢大本營被東吳端了。益州豪強又激烈反抗劉備集團,南方,西北蠻夷也跟著造反。兩次慘敗蜀漢損失關羽,張飛,黃權,馬良,張南,馮習,傅彤,關平,趙累等忠臣良將,馬超,黃忠,法正病故,15萬久經沙場精銳覆滅,劉封被殺,孟達叛變,益州估計老弱病殘也就幾萬人了,東吳,曹魏虎視眈眈,劉備,你行你上
-
6 # 丙丁35921431
用點腦子就知道沒有。諸葛亮真要反你託孤時候留刀斧手也沒用,管得住託孤還管得住以後?曹睿怎麼託孤司馬懿的,司馬懿不一樣該篡權就篡權了?哪怕對面真有反心也不會傻呵呵當面承認,你留個遺言反而變成對面的政治資本。連現代文盲鍵盤俠都想到的,對劉備這樣的梟雄來說,他不可能不清楚這點。所謂埋伏刀斧手,不過是沒有任何政治頭腦的幼稚現代青年們的低能解讀。
劉備託孤諸葛亮,最大可能就是他是真誠的信任諸葛亮,在自己理想無法達成的時候,希望自己最信任的臣子能達成自己的理想,他知道,所謂刀斧手不會對未來有什麼真正的制約,所以他用自己的信任,希望換取諸葛亮的回報。
很多沉迷於快餐文化,追逐快速成功學的現代人不理解,一定要想象什麼刀斧手的場景,主要是很多人不瞭解古代君臣關係,上下級關係,並不是我們電視劇裡常演的君要臣死,那是明清以後中央集權強化後的綱常邏輯。實際上宋之前,古代上下的關係,更多的是所謂計程車為知己者死,也就是君以國士待之,臣以國士抱之。這種情懷在古代屢見不鮮,雖然有司馬懿之流叛主弄權辜負信任,但更多的是豫讓,諸葛亮們肝腦塗地的回報。所以不要用低劣的政治智商來丟擲什麼刀斧手論了。
-
7 # 在水一方122097561
劉備那時命都難保了還安排什麼刀斧手。劉備也知道諸葛亮的為人,更知道他的才能,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就沒有他今天的霸業,眼看著自己因沒有聽從諸葛亮的規勸一意伐吳導致的大敗,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不掙氣的兒子劉禪,因此就有了白帝城託孤,說那話當然是試探性的口氣 ,也是他收買人心慣用的手段,果然那些話把諸葛亮牢牢綁在了輔佐後主的戰車上,直到累死,劉備還是厲害。
-
8 # 清風無ying
本身劉備集團就存在問題,它是一個很小的圈子,就連馬超稱呼劉備為玄德兄張飛等人都不能接受,劉備也不會去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導致馬超常年的坐冷板凳抑鬱而終。使蜀國白白損失了一員猛將。第二點,對於猛將的壓制也很厲害,在敵強我弱之際還對魏延、馬超等名將進行壓制,不注意培養後備人才,名臣大將死一個力量就削弱一分,這樣的國家不要說古代就是現代也得亡國。劉備建立的蜀國雖然是易守難攻但是也有它的致命缺點,那就是交通閉塞,發展困難。諸葛亮的前期發展政策是正確的,既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可惜一副好牌被劉關張給打爛了。如果到時劉備能忍下這口氣,積極儲備人才,積蓄力量歷史也許會有另外的一個景象。
-
9 # jordan25
劉備也是梟雄,閱人無數,如果不放心諸葛亮,那就不是託孤了,二話沒有就砍翻了。但是,畢竟主少國疑,敲打敲打諸葛亮,以預萬一罷了。所以,不會有刀斧手,如果劉備覺得諸葛亮有二心,斬殺他也是一句話的事。諸葛亮沒有自己的班底啊!
-
10 # 閒的蛋痛來研究三國
真相很簡單,我們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劉備,當時你會怎麼做呢?如果是我,我對諸葛亮還真是不太放心,因為作為一個帝王,最起碼的素質就是要心狠手辣,不去相信任何一個人,一個臣子依靠你才能發揮才能,這是你的福氣,但是如果一個君主離開一個臣子就玩不轉了,這樣就危險了,而當時劉備在世時,雖然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但是自己的威信是誰也不能抗衡的,諸葛亮離了自己照樣玩不轉,但是自己的兒子還能鎮得住諸葛亮嗎?諸葛亮在自己死後會不會對自己的兒子起二心呢?作為一個帝王難道不會考慮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嗎?毫無疑問肯定會的,哪怕信了諸葛亮一輩子,在臨死前也要試探一把。這是帝王的本性,與信不信任無關。除了人之常情之外,其實在三國演義白帝城託孤這段還有一個非常誇張的細節值得我們去深思,那就是諸葛亮聽完劉備那段話的反應,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諸葛亮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乍一看還以為諸葛亮被劉備感動的呢,實際上此時的諸葛亮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差點嚇昏過去,因為他知道自己一旦神態或動作稍微有點不自然之處,兩邊的刀斧手就會將自己砍成肉泥,劉備看似是肺腑之言,但是一雙眼睛卻在盯著諸葛亮,因為在召見諸葛亮之後,劉備就將劉禪託付給了趙雲,並讓趙雲好好照看,啥意思?意思就是讓趙雲防著點諸葛亮,搞了一輩子政治鬥爭的劉備知道人心善變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今天的忠誠也可以演化成明日的背叛,因此劉備在託孤之際確實對諸葛亮有所防範,但是是否在房門兩側埋伏刀斧手,或許也是有可能的!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
11 # 清史宴
沒有,絕對沒有的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劉備如果殺了諸葛亮,豈不等於自毀長城,蜀漢現在內憂外患,劉備需要的就是在臨終之時,好好的用自己的眼淚籠絡住諸葛亮,讓諸葛亮死心塌地的為劉禪效力。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劉備如果安排了刀斧手,諸葛亮豈能不知,你想此時的諸葛亮的心裡會怎麼想?其實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是非常鐵的,劉備也完全沒有必要對諸葛亮疑心,諸葛亮要的功名和名垂青史,所以他諸葛亮是不可能造反廢了劉禪的,如果真的這樣,他諸葛亮在蜀漢也是無法立足的,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必敗。
就連雄才大略的曹操都不敢擅自廢帝自立,何況諸葛亮?
-
12 # 巴山夜雨涮鍋
自古以來,老君主臨終前,因為顧慮兒子年輕,讓身邊位高權重的大臣擔當輔政任務,本來就是常情。
然而劉備這一次託孤,卻顯得分外另類。
因為他說了另一句話:
“您的才能比那該死的曹丕強了十倍不止,一定能安定國家,成就大業。如果您覺得我兒劉禪值得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不值得,您可以自己當皇帝,坐江山。”
諸葛亮聞言之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忠心到底,至死方休!”
在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看來,劉備這話實在是駭人聽聞,乃至大逆不道:天下是劉漢的,你劉備也要興復漢室。真讓諸葛亮做了皇帝,那他和曹操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一百年後的西晉史學家孫盛抱怨劉備:“做大事必須要講究名正言順,大臣就該盡忠皇帝,哪有說還要先看君主的才能好不好,再決定盡忠不盡忠的!這樣的國家能統一天下才怪!劉備這遺命簡直昏亂到極點了!”
也因此,後世的人們給出了更為“厚黑”的設定。他們認為,劉備這一招其實是以退為進,點破諸葛亮可能篡位的野心,藉此逼諸葛亮表態。
要是諸葛亮面對劉備的“讓賢”,真敢露出半點喜悅之情,那門外的刀斧手就直接衝進來了。而諸葛亮也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所以哭著鬧著表忠心。
諸葛亮既然表了這個忠心,他以後也就不敢再篡位了,劉備這一招實在高妙。
這大約也就是樓主提問的由來吧。
然而,刀斧手云云,其實是說不通的。
如果諸葛亮真的有異心,那麼他大可以當面表現出絕不篡位,但等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完全掌握大權時,再拿這句話出來,尋劉阿斗幾個錯誤,說自己以前忠心報國,推讓了先帝的遺詔,誰知道現在小皇帝越發不成體統,為了江山,為了萬民,只能勉為其難,遵從先帝遺詔云云。那時候,莫非劉備還能從墳地裡爬出來收拾他?
所以劉備這番話,並不能起到試探諸葛亮的作用。如果諸葛亮真有異心,這句話只能是給諸葛亮未來篡位提供一種藉口而已。
所以,我認為劉備的推讓是誠心的。
作為一個征戰數十年,幾經起伏,又曾親身體驗戰火四起、生民塗炭的英雄,他的志向,未必只在“把江山遺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一個獸類的本能。“興復漢室”這個口號式的目標,也未必只侷限在區區的劉姓一族。劉備畢生艱難困苦打造的蜀漢政權,如何將其從逆境中傳承發展,保住鼎足三分的地位,進而一統天下,造福萬民,這個目標,或許是劉備自己更關注的。在這種情況下,讓跟隨自己十多年,推心置腹的諸葛亮接替皇位,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數百年後的五代末年,後周太祖郭威就把帝位傳給了養子柴榮。古來的英雄人物,也有少數能勘破血緣侷限的。
-
13 # SayGoodbye153349197
悟空兄弟你這個有點兒標題黨了。劉備眼看著就要掛了,把僅有的體力用來交代後事。他哪有那閒心還安排什麼刀斧手。劉備當初可是三顧茅廬,隆中對都是三國志裡明確記載的孔明28歲就跟劉備混了,那是老劉就一個純屌絲,他倆一起完成的大業。感情相當好。自己要掛之前託孤兩個人孔明和李嚴可見這兩個人都是重中之重,然後再安排刀斧手,我想悟空兄弟你可能是這麼想的,劉備跟孔明說阿斗能服你舅服,不能服你就服自己。孔明要是不痛哭流涕誠惶誠恐。刀斧手立馬從屏風後面出來把孔明亂刀砍死。哈哈悟空兄弟你真敢想哈哈
-
14 # 叱吒16287868
經常看到有人提出這種問題,只能說是心理陰暗,不懂古人的忠義。誠然,歷史上確實有設鴻門宴埋伏刀斧手,但是對於選定的託孤大臣,有必要在臨終前還玩忠誠度測試嗎,這點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還託什麼孤?
-
15 # 冰封三尺06
提這個問題的人智商急需充值。而回答有的人,智商充值也沒救了,如果是小學沒畢業的話,後期努力下還有可能恢復到正常人的水平。不蠢到無可救藥,即使是要造反,也不會在那種情況下說:是,更蠢的是居然有人覺得諸葛亮會說:是。然後還有一批史盲說劉備託付趙雲防諸葛,先不說這事正史有沒有,即使有史盲也該先科普下趙雲是諸葛的心腹吧。
-
16 # 縱橫寰宇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弄明白兩個問題:
第一、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是誰?我相信只要是歲數超過30歲的朋友,一定能想到,人最愛的莫過於自己的孩子!遍觀歷朝歷代,如果太子(劉禪)不能繼位,可有一個人能夠不遭橫死,得到善終嗎?第二、劉備一生都在標榜“復興漢室”,那如果是“復興漢室”,劉備會真心讓一個不姓劉的人做皇帝嗎?如果諸葛亮稱帝,即使北伐成功了,江山也不是劉家的!何談“復興漢室”?所以,劉備讓諸葛亮“自為成都之主”,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既不符合帝王的心性,也不符合人性!不要再說阿斗愚蠢,諸葛多智!即使諸葛亮能力再強,對劉備而言,諸葛亮也是個臣子!能力再強,劉備也斷不會把天下相讓!(曹操能力不強?漢獻帝能力差,你看漢獻帝會讓天下嗎?)倘若劉備白帝託孤,有試探之意,那麼安排刀斧手,也並非不可能!畢竟當時的劉備已經時日無多,只能快刀斬亂麻!如果喜歡本評論,可以關注我,歡迎和各位好朋友一起青梅煮酒,暢談古今! -
17 # 蛟潭小郡主
我覺得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受了易中天老師的影響,劉備如果真心想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又何必把劉封給殺了,要說僅僅是說劉封沒有營救關羽,這個說法太牽強了。難道給劉封不比給諸葛亮好嗎?說這個就是因為劉備深知人的心理,斷定諸葛亮是不會這樣做的,就跟遊戲裡的人設一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間長了,知根知底,悄悄話都說了一萬句了,哪還能不知道對方心裡的想法。
首先:如果劉備真的安排了刀斧手,諸葛亮豈能不知?說實話就這夷陵之戰後的爛攤子直接把諸葛亮給磨死了。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沒有對先主的承諾,又怎麼會六出祁山,堅定的意志堪比愚公。
其次:事實證明諸葛亮取不取都一樣是蜀中老大,話說劉嬋可能蹲牆根了,要麼就是劉備和阿斗說了,以後一切聽丞相的,不然真的有可能性命堪憂,因為你根本鬥不過他。
再次:劉備也不會蠢到安排刀斧手,因為他無論諸葛亮是不是有意取代,他已經是不知道的了,只能做好最後的安排,那就是用用諸葛亮壓制李嚴、又用李嚴牽制諸葛亮,《三國志》記載就是諸葛亮為主,主政;李嚴為輔,主軍;這樣做的原因無非就是互相牽制。
最後: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智十倍於曹丕,如果阿斗搗蛋,你就取而代之;然而又叮囑趙雲說,我們都是過命的交情,我實在是不願意與你分別,念在我們的有這樣的感情,一定要幫我照看好這個兒子,別辜負了我的囑託。
劉備交代完畢,就去見兩個弟弟了,都是個人見解,所以我認為劉備是不會安排刀斧手的。
-
18 # 閣下可知司馬懿
這個問題真好!
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際遇,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
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有人說劉備託孤諸葛亮是虛情假意,故意鎖住諸葛亮的心思,逼他許下諾言不敢篡位等等,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自古以來,對託孤大臣的處理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定下君臣的名分。老皇帝往往唯恐老臣不尊重新皇帝,都會採用一些手段,讓老臣領新皇的恩情。比如像李世民那樣,先貶抑李世勣,再讓高宗即位之後提拔回來等等。為什麼這樣呢?
因為託孤大臣在新皇帝權威未立的時候,是權力最大,距離皇權最近的人,對皇位也最有威脅。所以這個時候老皇帝對之是一個既利用,又防範的心理。
但是劉備是怎麼做的呢?劉備對諸葛亮說: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相當於把權柄直接的送到了諸葛亮手上,如果諸葛亮真的有不臣之心的話,這就是現成的口實,如果不是真心的非常相信諸葛亮,劉備怎麼可能說這樣的話呢?對比一下魏明帝曹睿託孤司馬懿的話:
死乃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 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
前半段是說自己對司馬懿多麼看重,忍死等司馬懿回來,後半段指著自己的繼承人曹芳說,你要好好的輔佐他們。
這就是正常的君王和託孤大臣之間的囑託,一方面強調彼此的情分和信任,一方面強調『輔佐』,而絕對不會提『君可自取』。
那麼刀斧手的說法,是怎麼演變出來的呢?這個和康熙有關。康熙在《通鑑輯覽》的時候,對劉備諸葛亮這段君臣相托的股市是這麼看的:“以譎詐相尚,鄙哉!”其實這隻代表康熙個人的看法。而康熙的個人看法,和他本人的經歷非常相關。康熙的爹順治在臨終前託孤的時候,託給了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和遏必隆。
而鰲拜後來獲得了大權,專橫跋扈,非常的驕橫,後來讓朝野驚恐,後來有很多文學演繹這段歷史,比如金庸的《鹿鼎記》。後來康熙設計擒拿鰲拜,才親政獲得了大權。
有了這段經歷之後,康熙對顧命這回事自然充滿了不信任感,所以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信任不理解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靠譜寫歷史,輕鬆聊經濟。
拒絕貼上複製,從不百度抄襲。
請關注經史通義,不負有深度的你。
回覆列表
個人觀點,劉備對諸葛亮肯定是有提防的。但絕對不會幹出埋伏刀斧手這種低劣的把戲。劉備是一個極其聰明而且情商很高的人。他當然知道諸葛亮更聰明。所以那些小兒科的事情做了只能適得其反。很顯然白帝城託孤,劉備上演的一出那才是更為精彩絕倫。
我們先說說白帝城託孤前劉備與諸葛亮之間關係的背景。
首先,諸葛亮自稱臥龍,是整個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經紀人選老闆的人之一。而且他的營銷做得特別好,讓劉備“三顧茅廬”。他不投劉表,不投孫權,更不投曹操。說明了他有更好的理想與政治抱負。他需要的是一個能無條件採納自己意見的,甚至是言聽計從的老闆。這看來很不合理。但是他做到了,他選擇了劉備,並通過了一系列的營銷手段,讓劉備親自登門拜訪。
其次,聯吳破曹,巧借荊州,諸葛亮功不可沒。使得劉備有了發展的根據地。諸葛亮名聲更是噪於一時。而此刻劉備不愧是一個更為高明的領導,進益州之時,他深刻明白,他絕對不能讓諸葛亮再得更高的功。所以他帶了龐統入川,留諸葛亮守荊州。他絕對不能讓諸葛亮出現功高震主的無法收拾的局面。
再次,得到益州之後。劉備大肆封賞荊襄集團。連趙雲都看不下去了。諸葛亮卻一聲不吭。因為此刻的劉備已經不是當初沒資本,對他言聽計從的劉備了。諸葛亮為了打造圖霸中原的戰爭機器,施行苛政。蜀人有怨言不敢言。法正進言劉備,劉備欣然採納。從此法正正式成為劉備智囊。法正之所以能成為劉備智囊,是因為他的情商更高。他從來不逆龍鱗,他的觸類反比大法,經常能讓劉備既做了正確的決定,改正錯誤,又保全了面子。
第四,諸葛亮曾經說過,如果法正在世,或可勸動劉備不去攻打東吳。也就是說劉備在進入益州之後,他的主要智囊和最信任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所以諸葛亮也預見了夷陵之敗,所以為了不引起劉備的不滿,他勸都沒勸。任你去失敗。這也說明了諸葛亮的一個缺陷,他不夠圓滑。
劉備為什麼要出兵攻打東吳,為關羽和張飛報仇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為了奪回荊州。雖然史料裡沒有記載,但是我相信他得到漢中後,才發現了“隆中對”的一個致命缺陷。想走劉邦的老路,已經沒有了成倉,只能走祁山。而蜀道艱難,沒有了荊州,想出中原基本沒戲了。那他也只可能是下一個劉璋而已。這是劉備不顧一切去攻打東吳的原因。
然而劉備失敗了,敗得很慘。劉備逆商不是不高,只是天不假年。一生征戰,耗盡了他的生命。然而在最後的時刻,如何安排後事?他沒有辜負自己的高情商。再次證明了他的一生不白給。託孤大戲上演。
諸葛亮絕頂聰明,他早已預見夷陵之敗。所以一聽到訊息,就立刻帶著阿斗從成都趕到白帝城。劉備立刻指定了劉禪為接班人。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和諸葛亮不和的李嚴為副相。這種任命結構為不得已。首先,要確保政權穩定,一步都不能錯。立長立嫡,劉禪不二人選。諸葛亮大才,軍機政要皆付於他。一時間從資歷威望能力再無他人。如果張飛不死,即便他再是個莽夫,張飛的地位也要高於諸葛亮。然並卵。李嚴其實不足以抗衡諸葛亮,但在老一輩智囊團中,也就剩下他了。所以我很相信網傳的趙雲袖中有密詔。如果諸葛亮敢取劉禪而代之,趙雲必殺之。但前提條件,只一個,諸葛亮取劉禪而代之。與他任何其他條件。
劉備油盡燈枯的時候,仍然對這個安排顯得無奈,卻又不得已。於是臨終前,又開始上演了一部大戲。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一切言下之意,我死後,你是蜀國真正的皇帝了。沒人能壓制你了。但是你別忘了我們為什麼一起共事。為了匡扶漢室啊,雖然阿斗傻了吧唧的,但是我還是立他為繼承人啊。那是因為我遵守祖制,立長立嫡啊。你的才能若干年前大家就都知道了,你是有能力匡扶漢室的啊!(把諸葛亮捧的高高的)。我知道我兒子不行,你自己來幹吧。當然你是個萬世忠臣的楷模啊,所以你不會這麼做的。(當然你最好別動這個歪心思,我敢這麼說,我就有後招,當然後招不能告訴你。)為了要你的忠心,我讓我兒子認你做乾爹。你就好好輔佐他吧!
很顯然,這一招只戳要害,既實際給了你最高權利,又用你最在意的名來束縛你。你給俺老劉家勤勤懇懇打一輩子工吧!後來發生的一切都證明了,無招勝有招。李嚴被搞掉,趙雲被壓制。但最終諸葛亮心中的那個“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