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創詩詞德春

    鬱孤臺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

    深山聞鷓鴣。

    這首詞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州、途經造口時所作。關於此詞之發端,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有幾句話非常重要。《鶴林玉露·辛幼安詞》條雲:“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自此起興。”《宋史》高宗紀及后妃傳載:1129年(建炎三年)八月 ,“會防秋迫,命劉寧止制置江浙,衛太后往洪州 ,騰康、劉珏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從行。閏八月,高宗亦離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載:“質明,至太和縣(去吉州八十里。《太和縣誌》),又進至萬安縣(去太和一百里。《萬安縣志》),兵衛不滿百人,滕康、劉珏皆竄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后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去萬安凡二百四十里。《贛州府志》)。”《宋史·后妃傳》:“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宋史·胡銓傳 》:“銓募鄉兵助官軍捍禦金兵 ,太后得脫幸虔。”史書所記金兵追至太和,與羅氏所記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羅氏為南宋廬陵人,又曾任江西撫州軍事推官,其所記信實與否,尚不妨存疑。況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鋒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無此可能。無論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后被追至造口時情勢危急,以致舍舟以農夫肩輿而行,此是鐵案,史無異辭。尤要者,應知隆祐其人並建炎年間形勢。當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汴擄徽欽二宗北去,北宋滅亡之際,隆祐以廢后倖免,垂簾聽政,迎立康王,是為高宗。有人請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后妃傳》記其言曰:“今強敵在外,我以婦人抱三歲小兒聽政,將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詔曰:“雖舉族有北轅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獨在。”《鶴林玉露·建炎登極》條雲:“事詞的切,讀之感動,蓋中興之一助也 。”陳寅恪《論再生緣》亦謂:“維繫人心,抵禦外侮”,“所以為當時及後世所傳誦。”故史稱隆祐:“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窮追隆祐,東路金兵則渡江陷建康、臨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誠南宋政權出存亡危急之秋。故當作者身臨造口,懷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興 ”,題詞於壁,實情理之所必然。羅氏所記大體可信,詞題六字即為本證。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捨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 2 # 御龍氏文化

    辛棄疾是繼蘇東坡之後的豪邁派文學家。

    豪邁一般都是充滿悲憤的。

    這種文風是繼屈原之後文壇的人文精神體現。

    其文字透過詩歌體現的思想很多形容憂傷,悲憤,豪邁等

    可以說文學離不開悲天憫人和多愁善感。

    這是文學的最基礎人本精神,是人的情感最為真實的體現。

  • 3 # 眼兒不媚

    清平樂 · 獨宿博山王氏菴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此詞是作者貶官為民,閒居帶湖期間投宿博山腳下一戶王姓人家所作。這兒只有幾間破舊的小草菴,屋後是一片竹林、環境十分荒涼冷落。詞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成了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上闋描繪環境,渲染氣氛,下闋作者撫今追昔,對自己的出生地北方淪陷感慨萬千,表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可貴精神。

  • 4 # 拾玉山人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於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並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女真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於辛棄疾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後方的漢族人民由於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訊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三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並不瞭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讚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後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儘管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讚,廣為傳誦,但已經不願意再打仗的朝廷卻反映冷淡,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才幹很感興趣,於是先後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去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雖然他乾得很出色,但由於深感歲月流馳、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內心卻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然而現實對辛棄疾是嚴酷的。他雖有出色的才幹,他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著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畏縮而圓滑、又嫉賢妒能的官場上立足。他也意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論盜賊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歸隱的準備,並在江西上饒的帶湖畔修建了園榭,以便離職後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四十二歲時,因受到彈劾而被免職,歸居上饒。此後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閒居。

    辛棄疾一向很羨慕嘯傲山林的隱逸高人,閒居鄉野同他的人生觀並非沒有契合之處;而且,由於過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儘可以過得頗為奢華。但是,作為一個熱血男兒、一個風雲人物,在正是大有作為的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臺,這又使他難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盡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光和其中的恬靜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湧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的理想所激動,時而因現實的無情而憤怒和灰心,時而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度過了後半生,他寫下了著名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這是對山河破碎的悲哀,對壯志成空的悲哀;歲月無情地流去,因這種悲哀更顯得怵目驚心。然而即使詞人在寫他的孤獨和悲哀,寫他的痛苦和眼淚,我們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許、絕不甘沉沒的心靈。

  • 5 # 微光心理學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 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作品裡面最有代表性的“悲”,其中原因我們要從作者的創作背景開始瞭解。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什麼是悲?最簡單的定義應該就是:求而不得視為悲!

    正如上面的定義,我們的“悲”是生活中對愛情、事業、友情、親情的求而不得。

    而辛棄疾的悲是“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求之不得!

    22歲的他已經一戰封神!帶著50個勇士,夜闖5萬兵馬的金軍大營,在毫髮無傷的情況下,把正在享福的叛徒直接捆走,再不遠千里,押解回南宋朝廷,交給皇帝正法。

    “赤手領五十騎,縛取於五萬眾中,如挾狡兔。束馬銜枚,間關西走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這樣的大英雄一生所求定然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要麼收復河山,要麼戰死沙場!

    但奈何南宋朝廷腐敗無能,毫無骨氣!自己的家國情懷,抗金救國的理想只能在“醉裡”在“夢迴”!

    恍惚間回到現實,卻發現自己已經“白髮生”!

    這種撲面而來的“悲”把他淹沒,也讓後世的讀者為之黯然神傷!

  • 6 # 紅旗漫卷原野

    宋代豪放派詞人辛棄疾詞作的風格特點與時代背景分析

    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巔峰時期。宋詞,分為豪放派與婉約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主要代表的豪放派詞人,與以秦觀、柳永等人為代表的婉約派詞人的創作風格截然不同,一掃沉迷奢華、風花雪月、醉生夢死的人生態度與狹隘自私、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創作了大量波瀾壯闊、催人奮進的豪放派詩詞,對推動社會發展、文明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特別是南宋詞人辛棄疾(號稼軒)的詞作,滿含正能量,往往洋溢著濃重深厚的愛國情懷,甚至飽蘸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投筆從戎而不得,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力圖恢復國家統一,有心殺賊而眾志難酬空悲切的悲憤無奈之情。辛棄疾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如同南宋時期豪放派詞人陸游的《示兒》詩一樣,“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有陸游另一首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空有一腔報國豪情,卻不得朝廷國家重用盡情揮灑施展才華,只能日夜思念惦記前方的戰事,魂牽夢繞思慮大江南北的廣袤土地,夢中求得短暫心安,慰籍自己孤獨苦悶的尷尬處境和飄移遊蕩的思想靈魂。這該是多麼悲苦寂寞而又傷感鬱悶的事情啊!作者辛棄疾長期就在這種情緒狀態下生活煎熬,憂國憂民,表現出了一個愛國詞人的高尚情操與豪邁品格。

    ’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封建時代計程車大夫辛棄疾等人,都能做到愛國忠君情牽民生,作為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者的我們每一個人,應學習借鑑和繼承發揚這種高尚思想和奉獻精神,‘’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淡泊個人榮辱和名利得失,樹立共產主義遠大志向,追求崇高的理想目標,發奮學習努力,運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識和實踐本領,更好地報效國家和人民,為祖國和人民造福。為國際和平發展、人類自由平等、人民安居樂業和諧進步,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在奮鬥中體現我們的自身價值,從而書寫出我們的精彩人生。

  • 7 # 絳珠草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豪放派詞人,現存有六百多首詞。

    辛棄疾(1140年5冃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為幼安,中年別號稼軒居士。出生於被金國佔領的北方地區,青年時期參與耿京起義,率領五十幾人衝入金營幾萬軍中綁張安國於馬背上獻給南宋朝廷。回到南宋後,給朝廷提出了很多抗金北伐收復中原的建議,可南宋朝廷當時主流的聲音是議和,加上“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不被朝廷委以重任。辛棄疾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身事業。然而現實對辛棄疾是殘酷的,即使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收復中原的雄才大略卻沒有施展的機會與地方。這是辛棄疾個人的悲哀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謝枋得:以此比來,忠義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此朝廷一大過,天地間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宋辛稼軒先生墓記》)。辛棄疾把滿腔熱情和遠大抱負全部投入到詞作中。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這首詞作於辛棄疾同陳亮的第二次鵝湖之會,陳亮回家後。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詞的起筆便寫想象中的練兵殺敵的場景與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但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突然接“可憐白髮生”,點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夢境。白髮無情,壯志成空,“報國欲死無戰場”。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喝酒,只能在醉裡挑燈看劍,只能在夢裡“黃沙百戰穿金甲”。這處境昰何等的悲哀啊!

    我們生於最好的年代。感恩我們的黨,感恩我們的國家。青年學生們要豎立正確的信仰,發奮圖強刻苦學習,為建議我們的國家獻上一份錦薄之力。

  • 8 # 山西小馬

    辛棄疾的詞與其說悲,不如說是壯志難酬的壓抑。辛棄疾適逢山河破碎之際,再加上南宋統治者的昏庸無能,他的滿腔報國熱情無處釋放,只能透過詞來表達。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他的人生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但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詞中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例如: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是辛棄疾寄好友陳亮(陳同甫)的一首詞,詞中回顧了他當年在山東和耿京一起領導義軍抗擊金兵的情形,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和英勇戰鬥的場面,也表現了作者不能實現收復中原的理想的悲憤心情。

    這裡就不每句分析了。最後一句“可憐白髮生”,意思是說:可惜功名未就,頭髮就白了,人也老了。這反映了作者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 9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一 辛棄疾與南宋

    辛棄疾少年時代生活在淪陷區,祖父被迫做著金國的偽職,但心繫大宋,志在恢復。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辛棄疾,從小就有著為國雪恥、恢復大宋的志向。辛棄疾有著燕趙俠士的慷慨之氣,他一生以英雄自許,二十一歲就率兩千多人參加了耿京的抗金義軍。後來,他身入敵營,抓捕叛徒,名震一時。二十五歲時,辛棄疾南渡歸宋,擔任江陰籤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帝王無心收復失地、光復河山,朝廷長期以來都是主和派當政。其中的原因有三:宋朝重視文官,嚴防武將,長期以來軍事力量薄弱,南宋更是如此,收復失地實力不足;帝王顯宦偏安一隅,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趙構最大的心病就是北伐成功,迎還二聖,自己帝位不穩。收復失地,迎還二聖是天下人心所向,是時代的呼聲,所以,朝廷虛以逶迤,還是要表演一番。

    辛棄疾的不幸就在於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他的抗金志向和朝廷的主和策略相沖突,這導致他報國無門、請纓無路,最後只能齎志而沒。辛棄疾六十八歲鬱憤而死,臨終前口中還喊著:“殺賊,殺賊……”

    二 辛棄疾的詞

    漢代辭賦大家楊雄曰:“詩賦小道,壯夫不為也。”其實辛棄疾無心於成為詞人,他想成為一個為國雪恥,光復河山的英雄。辛棄疾渴望像孫權一樣“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像劉裕一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請纓無路,報國無門,最後成為了一個讓人扼腕墓嘆的英雄。

    辛棄疾的詞題材內容比蘇東坡更廣泛,但最為突出的還是他那些慷慨激憤的壯詞:“將士百戰身名裂。向梁河、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賀新郎》)“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恨之極,恨極消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蘭陵王》)。辛棄疾把這一腔激憤化而為詞,英雄的豪壯與絕望交織在一起,無意於詞,而成了千古不朽的壯詞。

    辛棄疾信老莊,常在詞中作曠達語,甚至發出一些消極絕望的聲音:“而今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卻把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憑誰問,廉頗老矣”,“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那種英雄無奈的苦況,讀來讓人更是悲的心酸。

    三 此論文如何來寫

    野狐給三點建議

    1 辛棄疾的身世、志向。(他成長於淪陷區,祖父作過偽職,這也是朝廷不重用他的一個原因。)

    2 南宋當時的軍事實力、基本國策,君臣的不思進取和沒有血性。

    3 辛棄疾的悲是個人理想和時代侷限的衝突,註定是個悲劇。這種悲在辛棄疾詞中的幾種體現,舉例說明。

  • 10 # 葉蟬135

    慈者悲親,仁者悲天下,辛棄疾屬於後者。

    當時南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擁有一顆憂國憂民心的詞人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感受都融進了他的詩詞裡面。

    這種“悲”是悲天下,是大悲。

  • 11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最好說辛詞常帶感傷。他隨從耿京山東起事一路殺過江來,以為南宋君臣一定為收復中原臥薪嚐膽,但現實情況是舉國苟安。他上過《美芹十論》,講他計劃韜略,但不被重視,皇帝看了,棄置一旁。所以,他的詞雖因豪壯與蘇齊名,但斜陽煙柳,他免不去感傷。回家種地,學陶淵明,號所居曰稼軒,睌年排遣歲月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鮑魚螺什麼季節最肥?